第一篇:教育部要求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育部要求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3年第09期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召开学前教育立法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座谈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要求,有关司局要充分研究和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如何立好学前教育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学前教育的性质、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制度等学前教育立法的重点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教育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育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作者:
来源:《天津教育》2013年第16期
本刊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副部长郝平7月30日主持召开“学前教育立法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座谈会”时要求,有关司局要充分研究、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郝平认为,教育立法工作涉及教育体制机制创新,需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此次会议是教育部创新提案议案办理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中央关于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有关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重要尝试,对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如何立好学前教育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学前教育的性质、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制度等学前教育立法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 邓 蕙)
第三篇:学前教育立法
原标题:教育部副部长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正在就学前教育立法进行调研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梦遥)今日(11月3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及全民普法工作情况。在现场提问环节,有记者向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发问对近期发生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看法,田学军回应称,教育部将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此外还将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介绍,北京警方已经公布了北京红黄蓝事件最新的情况,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理应获得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对近期发生的幼儿园虐童事件,我们深表痛心,这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幼儿园仍然存在管理不善、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事情发生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的专项督查,并且派出调查组分赴不同地方开展抽查,重点检查师德、师风等情况,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力争立改,采取实而又实、严而又严的举措,坚决防止幼儿园伤害幼儿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幼儿健康。
田学军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已经连续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的行动计划,毛入园率从50.9%提高到了现在的77.4%,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幼儿园的老师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孩子们的成长辛勤付出,但是也发生了极个别的、我们不愿看到的虐童事件。幼儿园发生的这些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刚性入园需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下一步,教育部将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准备采取5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扎实推进各地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着力化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压实监管责任,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督促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四是要进一步明确教师行为规范,正在考虑制定教师行为规范,加强教师法治教育,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五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立法,教育部正在就学前教育立法进行调研,已经启动了程序,为学前教育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第四篇:关于加快学前教育
关于加快学前教育 步伐的建议办理情况汇报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6件,主要内容已涉及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从这些建议和提案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各位代表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愈来愈深,越来越细致入微。教育局十分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按照县政府督察室对办理工作的要求,本着“虚心接案、办理及时、落实具体、见面反馈、解决问题”的原则,做了认真的准备、部署和落实工作。现重点就井伟等代表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步伐的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34所,公办园13所(其中县直幼儿园3所,乡镇中心园10所),民办园21所),占比例为38.24%;民办园21所,所占比例为61.76%,农村园有11所,城区园有23所;在园幼儿8293名,其中公办园有4668名,民办园有3625名;设208个幼儿班级;有幼儿教师591名,其中园长47名,保教医生15名,保育员81名,其他95名,专任教师353名,占教师总数的60%; 3—5岁适龄幼儿有 9727名,学前三年入园率为84%,学前二年幼儿6670名,入园率为90%,学前一年幼儿4171名,入园率为94%。
二、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学前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延安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我县定了《子长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成立了由主管教育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土地、人劳、经发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完善以县办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骨干,民办园并举的学前教育体系。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落实部门参加学前教育联席会议,汇报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政府负责幼儿教育的规划建设、布局调整和内部设施设备配备工作。县教育局具体负责公民办幼儿园的各项常规工作管理,加强督促检查指导,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财政、人劳、经发、土地、经发等单位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部门责任。
2、加大投入,科学规划,进一步增大幼教资源总量。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原则,根据台了《子长县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全县普及学前 一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95.1%。建设幼儿园16所,其中新建幼儿园5所,改扩建11所,到2013年底,幼儿园数达到42所,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其中2011-2012,完成12个幼儿园建设项目,其中新建了瓦窑堡镇陈家洼中心幼儿园、杨家园则镇中心幼儿园2所,改扩建了秀延幼儿园、李家岔镇中心幼儿园、马家砭镇中心幼儿园、涧峪岔镇中心幼儿园、南沟岔镇中心幼儿园、栾家坪乡中心幼儿园、寺湾中心幼儿园、余家坪镇中心幼儿园、安定镇中心幼儿园、史家畔乡中心幼儿园10所。2013年,有4个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瓦窑堡镇第一幼儿园,齐家湾社区幼儿园,安定镇新区幼儿园3所;改扩建玉家湾镇中心幼儿园1所。其中瓦窑堡镇第一幼儿园目前已经竣工,正在装潢,预计秋季投入使用;其余项目即将开工建设。2011年实施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2012年实施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规范行为,科学保教,切实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1)规范办园行为。按照《陕西省基本办园标准》不断完善乡镇中心园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利用“316”督导评估体系,对全县34幼儿园进行了督导评估及分类定级,出台了《子长县民办幼儿园管理考核细则和奖励办法的通知》、《子长县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考核奖励一类园1所(每所3万元),二类园3所(每所2万元),三类园10所(每所1万元),授予省级示范幼儿园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民办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幼儿园改造,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师资整体素质。一是实行转岗培训。针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弱的情况,教育局对部分小学教师进行了转岗培训,服务学前教育;二是注重外出培训。积极参与国培计划培训,联系省内师范类大专院校加强对园长管理和教师专业建设实施培训,提高持证上岗率。三是加大在职培训。注重校本培训,实施示范园结对帮扶乡镇园活动,以子长职教中心为培训基地,启动了县级幼儿园园长及幼儿教师培训工程,实现教师在职培训目标。三年来,公民办幼儿园园长参加省级培训27人次,占园长总数的73%;教师参加省级培训68人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参加市级培训32人次,占专任教师的11%;县级培训累计403人次。
(3)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理、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为进一步提升科学保教水平,实行整体推动全县幼教工作,今年教育局从两园抽调5名骨干老师,开展分片包园指导活动,落实责任,从管理、保教、后勤等全方位加强指导、加强培训、加强管理,确实提升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对全县幼儿园加强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继续推行多元化办园模式,提高整体办园水平;充分挖 掘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学前教育乡土课程,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保教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存在问题
随着全县城乡统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办园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师资力量薄弱。一是数量少。按照标准配备208个班,需保教教师520名,但目前全县共有幼儿教师353名,短缺教师167名。二是素质不高。有169名幼教专业教师,仅占现有幼儿教师的47.9%。
2、管理不够规范。公办幼儿的管理是严格规范的,但对民办园的管理很难做到规范统一。由于幼儿数量多,城区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容纳幼儿总量有限,民办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只能是引导,暂时还不适合大面积取缔。
3、政府财力有限。近年来,我县对学前教育投入高达2000余万元。新建了秀延幼儿园,改扩建了县幼儿园、齐家湾幼儿园以及李家岔镇中心幼儿园和马家砭镇中心幼儿园,为城区幼儿园配备了保安人员及装备器械等,但由于全县学前教育整体基础较差、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后续发展面临很大压力。
回顾今年我局的建议办理工作,领导重视、突出重点、加强沟通、注重实效是我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在办理代表建议的过程中,有关责任人与代表的见面率、办理满意率都达到100%,代表对我局的办复工作给予了赞扬和肯定。同时,代表们的建议,督促我们解决了教育发展中的不少实际问题,推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后,我局将继续探索做好建议办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办好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教育部要求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教育部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新华网海口2月27日电(记者郑玮娜)记者从正在海口召开的2009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城乡合作和校际合作。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即以城带乡、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行业为主、城乡联合的“河南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等。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强化校企合作,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形成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职教集团;强化城乡合作,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辐射作用,形成城乡一体的职教网络;强化区域合作,带动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
为此,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适应集团化办学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将集团化办学的开展情况纳入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部门或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