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学校怎样举手发言
1.明确举手发言的意义,让学生肯举手发言。
教师要表扬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时向学生阐明坐在座位上想好答案,与站起来说出答案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就要学会交流,要交流就要有勇气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光会想,不会说或不敢说,将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所以,现在就要抓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从自身的发展上,认识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认可举手,进而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举手回答问题并不可怕,只是让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所阐述的观点、看法,不论对与错,在情感上都要予以保护,使学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大胆举手发言。
3.强化表达训练。首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可以利用课前3分钟至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讲故事,播报新闻,即兴演讲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习惯。鼓励学生说话时姿态大方、声音响亮,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指导学生试着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出现的一些错误及时给予指正。
4.评价得当,增强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让学生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回答,都不会受到嘲笑、讽刺、挖苦。
5.建构课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兴趣等实际对教材进行补充、删减与整合,也可自主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精心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那些因为思维不敏捷而不举手发言的学生,教师应尽量设计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那些才思敏捷的学生,教师的提问应尽量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要把握住难度,让学生跳跳就可以吃到“桃子”。
7.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抛出问题后,反应较快的学生一下便能说出教师所期望的答案,但是大多数学生虽然对答案有些眉目,因为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提供正确的答案而不举手发言。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第二篇:关于举手发言
要抓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举手发言,供大家参考学习。
举手发言1
“上这节语文课一定要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上课几分钟前我暗自下定决心。
那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了,我那时候是个胆小的人。上课铃响了,我的心跳得越来越沉重了。几分钟后,老师问我们:“有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也不例外。
我望了望四周,暗暗地给自己加了加油:“举手啊!举手!怕什么?不就是概括主要内容吗?”我的左手拖着右手,慢慢地举起来了。
我很高兴,我战胜了我自己的胆怯。老师见到我举手,眼睛里露出了欣慰。点了我的名字,意思是让我发言。我站了起来,大声响亮地说出了我的答案。
我回答完毕,老师给予我鼓励。我越来越有自信,接着又举了很多次手。以后,我再怎么举手都不会害怕了。
以前,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尝试着做一做。就是因为那一次的发言,使我有了很大的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做,只在于怎样战胜自己罢了。第一次举手发言让我难已忘怀。
“怕什么?只不过是……!”每次害怕时我都会这样鼓励我自己。就是的!没什么可怕的。
2.“上课一定要敢于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课前几分钟,我暗暗地下着决心。“嗨,举就举呗!不就是读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吗?有什么可怕的!”快上课的时候,我又故作轻松地想。
上课铃响了,我的心不禁一怔。
几分钟后,景老师提问了:“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将《凡卡》这篇课文朗读一下?”
教室里静得出奇,连同学们的呼吸声都能听得见。我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我偷偷地向四周看看,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摆弄手指,有的同学扯着衣角。只有李佳秋、刘乐园等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举起了手。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与我朗读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举手啊!哪怕只有一个!然而,没有。
半分钟过去了,景老师温和地对同学们说:“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举起你的手吧!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朗读得很好!”
这时,我下意识地动了动胳膊,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哎,真不争气!我不敢抬头看景老师那双眼睛,但我可以想象出他的眼睛里一定充满着失望,为什么只有这么几个同学愿意读书呢?
“要是有成绩差的举手,我就接着举。”我心想,然而,还是没有。“唉,怎么成了这种心理呢?怕什么,不就是读读课文吗!”我又暗暗地鼓励自己。
我悄悄地把左胳膊放在桌上,目光偷偷地扫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才慢慢地举起右手,举得低低的,但我觉得又是那样重。举起手,我又慌忙地向四周扫视一下,忽然觉得我那举起的手,是一块嶙峋的怪石,极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搅得我心神不安,真想把手放下。
正在我惴惴不安的时候,忽然感到景老师的目光似乎向我这边投来了,我不由自主地迅速放下了自己那举得低低的手。我使劲地埋着头,再也不敢抬头看一下这静得连同学们的心跳声都能听得见的教室。
或许景老师没有注意我这一细小的动作,他最后没有叫我。我狠狠地在自己的胳膊上拧了一把:“这不争气的胳膊,怎么就举不起来呢?”
唉,举手真难!
举手发言2
举手发言这个词不是什么新鲜词,但是对于我而言,举手发言,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
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上课就不喜欢发言,不是因为不会,也不是因为上课做小动作,而是因为害怕,没有这个胆量。我曾经因为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而被同学们取笑过.那是低年级时,学习拼音,我学的不好,三个拼音连在一起字的读音我读不出来。
有一次,上一堂语文拼音复习课,一上复习课,我就紧张,因为我不会,聂老师当时是点人读拼音的,我的心里象是悬了一块大石头,害怕得不得了,我在心里想着:聂老师呀,聂老师,千万不要点我的名啊,求你了……我把头埋的很低,手一动也不动,生怕聂老师点我的名,可是,天不从人意,聂老师叫我们这排女生读拼音,我紧张的不得了,我想:我就跟老师说,肚子疼,去上厕所吧,这样就不用读了。可是我转念一想:不行啊,万一老师不让去怎么办呢?在同学们面前说要去上厕所,多不好意思,但是,我不会读啊……我左右为难,眼看就要轮到我,我吓得满头大汗,不知如何是好,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到我了,我“腾”的一下站起来,聂老师指着“hua”问我:“段衍筠,这个怎么读啊?”我脑子里本来就很混乱,被老师这么一问,只剩下一片空白,我用蚊子一般的声音说:“我不会。”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我无地自容,老师说:“没关系,我教你,这个音读hua。”我小声读了一遍,就坐下去了。虽然老师没批评我,但我心里还是酸酸苦苦的,很不是滋味,信心减掉一大半。
但是,另一件事,又使我慢慢恢复了信心。高年级我在外面上奥语提高班。有一次上一堂阅读训练课,读一篇文章,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还请了一个女生回答,那个女生回答似乎是正确的,但我觉得她回答的不太符合题意。这时老师问:“觉得这个女生说的是对的人举手。”大部分人举手表示赞同,老师又说:“觉得她说得不对的人举手。”我一边犹豫地举手一边想:
这么多人举手,老师不会偏偏选中我讲理由吧!谁知,老师看我举了手,就偏偏要我讲,在那一瞬间,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我顿了顿,想:讲还是不讲呢?这个时候不讲丢面子啊,但那么多人支持她,好象她又是对的,好矛盾啊。当我看到了老师鼓励的眼神,便信心增加,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简明的说了一下理由。
当时不支持那个女生的人较少,我还比较紧张,生怕自己是错的。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却说我讲的是对的,让我的心一下子舒畅了许多,而且觉得很有成就感,甜滋滋的。自此以后,我开始在课上踊跃举手发言了.举手发言的这些**就象是我成长记忆里的一颗颗美丽的石子,使我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举手发言3
记得二年级时,妈妈说我很内向。为什么呐?因为我一年级时的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竟没有举过一次手也没有发言过。
在二年级时,妈妈、爸爸、外公、外婆鼓励我让我举手发言。于是,我终于敢于创新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我以前一年级时不敢举手呐?因为啊,我举得如果我说错了就会被老师批评,还会被同学们嘲笑。
终于,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里的第二个星期三,也就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里,王老师突然问了个很难的问题,但是我的手不知不觉的举了起来。王老师吃惊地说:“小杨这道很难的,你能确定你回答的回来?”其实我想不出来,但是我答应过家人们要举手发言又觉得坐下又不好意思于是我急速地在脑子里想来想去,最后,我灵机一动,把答案报了出来。刹那间,全班掌声雷动,雷鸣般的掌声从我班传到三年级(7)班,连(7)班的陈老师都过来看个究竟。
我也在心中为我自己鼓掌起来,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想不到我们的语文王老师和同学们都表扬我了!
举手发言4
我到了一年级的时候,就害怕举手发言。问我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我还没有想好,不会,但更多的是因为我胆小不敢“举手发言”在我的眼里发言就是一个怪兽,一个劲的向我扑过来!
每周五对我来说是个“恐怖”的日子。因为周五语文课张老师要求同学举手发言,共同参与讨论问题。看到同学都在举手,脸上露出永远剪不断的自豪,而我却低着头不敢举手。
有一次张老师叫了我同桌来回答问题,同桌跟我“同病相连”也害怕举手。只见同桌脸色苍白,脚一直抖一直抖,抖得都感觉震动了我的耳膜嗡嗡作响,我的小心脏也扑通直跳。只听见老师在数一、二、三、四……同桌还是回答不出来,我心里想“完蛋了”张老师便叫道:你站着!我心里在祈祷,千万不要叫我,千万不要看我。不幸的是,张老师说:“荧栩你起来回答”,瞬间我眼前一片漆黑,脚都不听我使唤了,一直抖、一直抖,脸色苍白,当时我真的怕得要死!真是个倒霉的我。后来,我磕磕碰碰地回答了问题,老师就请我坐下。
下课回到家,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宝贝你为什么不敢举手”?妈妈温和地说。“因为举手发言就像个怪兽害我脸上苍白、脚一直抖,我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妈妈安慰说:原来你心中的这个怪兽是被同学嘲笑的声音。无论你回答对错,都是你勇敢的表现。只要你克服心中的恐惧,你会觉得举手发言也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妈妈的话让害怕的心里得到了安慰,我感觉没有那么恐惧了。
后来,有次上课的时候,张老师问的问题正好是我知道的。我大胆地举手,老师看到我便请我。我从容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老师表扬了我盖了一颗彩虹币。我特别开心,自信心暴增。从此,我每天上课都会主动举手发言,因为心中的怪兽变成了美丽的天使。
关于举手发言
第三篇:举手发言作文
举手发言作文
“上这节语文课一定要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上课几分钟前我暗自下定决心。
那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了,我那时候是个胆小的人。上课铃响了,我的心跳得越来越沉重了。几分钟后,老师问我们:“有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也不例外。
我望了望四周,暗暗地给自己加了加油:“举手啊!举手!怕什么?不就是概括主要内容吗?”我的左手拖着右手,慢慢地举起来了。
我很高兴,我战胜了我自己的胆怯。老师见到我举手,眼睛里露出了欣慰。点了我的名字,意思是让我发言。我站了起来,大声响亮地说出了我的答案。
我回答完毕,老师给予我鼓励。我越来越有自信,接着又举了很多次手。以后,我再怎么举手都不会害怕了。
以前,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尝试着做一做。就是因为那一次的发言,使我有了很大的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做,只在于怎样战胜自己罢了。第一次举手发言让我难已忘怀。
“怕什么?只不过是……!”每次害怕时我都会这样鼓励我自己。就是的!没什么可怕的。
2.“上课一定要敢于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课前几分钟,我暗暗地下着决心。“嗨,举就举呗!不就是读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吗?有什么可怕的!”快上课的时候,我又故作轻松地想。
上课铃响了,我的心不禁一怔。
几分钟后,景老师提问了:“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将《凡卡》这篇课文朗读一下?”
教室里静得出奇,连同学们的呼吸声都能听得见。我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我偷偷地向四周看看,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摆弄手指,有的同学扯着衣角。只有李佳秋、刘乐园等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举起了手。我多么希望有 一个与我朗读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举手啊!哪怕只有一个!然而,没有。
半分钟过去了,景老师温和地对同学们说:“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举起你的手吧!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朗读得很好!”
这时,我下意识地动了动胳膊,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哎,真不争气!我不敢抬头看景老师那双眼睛,但我可以想象出他的眼睛里一定充满着失望,为什么只有这么几个同学愿意读书呢?
“要是有成绩差的举手,我就接着举。”我心想,然而,还是没有。“唉,怎么成了这种心理呢?怕什么,不就是读读课文吗!”我又暗暗地鼓励自己。
我悄悄地把左胳膊放在桌上,目光偷偷地扫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才慢慢地举起右手,举得低低的,但我觉得又是那样重。举起手,我又慌忙地向四周扫视一下,忽然觉得我那举起的手,是一块嶙峋的怪石,极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搅得我心神不安,真想把手放下。
正在我惴惴不安的时候,忽然感到景老师的目光似乎向我这边投来了,我不由自主地迅速放下了自己那举得低低的手。我使劲地埋着头,再也不敢抬头看一下这静得连同学们的心跳声都能听得见的教室。
或许景老师没有注意我这一细小的动作,他最后没有叫我。我狠狠地在自己的胳膊上拧了一把:“这不争气的胳膊,怎么就举不起来呢?”
唉,举手真难!
第四篇:举手发言的好处
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
积极举手发言的好处是:
一、能锻炼我们的即时语言组织能力,能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一套既简练,又结构清晰的话,对我们的现在和将来都是很有用的;
二、能及时发现哪些知识点掌握得牢靠,哪些掌握得不牢靠,及时改正;
三、能锻炼自己的勇气,增强竞争能力,培养刚强的性格,对我们长大以后步入社会有很大好处。相反,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坏处是:没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竞争能力;不宜演化成公众场所发言的勇气和坚强的性格;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知识掌握得牢不牢靠等。
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口头表达的最佳途径
举手发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更有创造性。
举手发言也是增强自己信心的最佳选择。
1、能培养自己的表现能力;
2、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3、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上课多举手,说明自己没开小差,上课在专心听讲。
4、会加深印象。自己回答对了,会记得更牢;若是回答错了,同样也记得更牢了。
举手发言的同学都是会思考的同学,他们的大脑不停地转,思考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课堂上,不容易开小差。
上课时,教师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同学都愿意举手发言,但是也有一总会同学却不想举手。
举手发言有很多好处。
举手发言的同学都是会思考的同学,他们的大脑不停地转,思考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课堂上,不容易开小差。
举手发言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更流利、顺畅地把自己的想法 说出来,让人一听就明白,这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作用极大。
举手民主评议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大脑就会不停地盍,慢慢地你的大脑就会越来越灵活,思考问题的速度就会越快,就能很快地得到答案。做事过程中,可以全面的思考,做到随机应变。
举手发言可以提高你的胆量。我以前很胆小,不敢举手发言,但经过几次举手 后,我就不怕了。在同学们面前讲话也不会害怕。这就为以后面对众人发表演讲,主持节目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中,只要你思考了,发言了,你就会有收获,所以举手发言也是提高成功的关键。
其余那些不举手发言的同学,他们没有思考,很容易想到其它东西,然后就开小差了。他们为什么不发言呢?
他们不想发言,觉得发言很没有意思,甚至觉得这完全不关我事,让他们说好了,这种想法是很不对的,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会让自己更用心,更专心,也会让同学们了解你。
有一部分同学思考了,但不敢举手,为什么呢?他们发言后,怕自己答错了,同学们会笑话他,或者觉得很紧张、害怕,却说不出理由。甚至有人一站起来就不该说什么,想好了也忘了,这正是因为缺乏锻炼呀,只要勇敢地举起手来,多锻炼几次自然就不会忘记了,胆子也大了,干嘛不举手呢?会紧张害怕的同学只要战胜自己,多举几次手,你就会会再害怕,再说了,又有什么好怕的呢?站起来就不知道说什么的同学也同样要多举几次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会胆怯、不再会忘记了。而且有时候还会突然冒出些新的想法来。这就叫灵感,有灵感的人才是才思敏捷的人。
其实关键还是看自己,想战胜自己,锻炼自己,就勇敢地举起手来,不要自欺欺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想想一个连举手发表见解的勇气都没有还能做成什么大事呢?不要怀疑自己,不要不相信自己,举手其实很简单,就算你答的不好,多数同学也不会嘲笑你的。老师还会帮你纠正错误,教你正确的方法,你的收获肯定比不举手的人多得多。如果你答对了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扬,你就会有别人体会不到的成就感。
多举手发言,其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其实站起来答不出问题的人才是真丢人,真没面子。多举手发言对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不小的作用。多举手发言,做一个敢于表达的人吧。我相信从举手做起,改变态度,战胜自己,磨炼自己,才能得到更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举手发言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促成学校未来的发展?
举手发言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促成学校未来的发展?
“我在延庆教育信息中心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十年相伴,有很深厚的感情。这本杂志不是为教育信息化‘敲敲边鼓’‘展示展示’,而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近日,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主办的“信息技术与学校未来发展”座谈会上,北京市延庆区教育信息中心贾康生主任如是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很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次座谈会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进行,探讨的内容和意义深远。
本刊社长兼主编祁靖一在座谈开始前,为所有参会人员整体介绍了杂志社的办刊和发展情况以及理事单位、专家智库等具体内容。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副校长丁书林、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姜源、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李艳红、朝阳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李颖、延庆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贾康生、河北雄安县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吴卯新、通州区张家湾中心小学副校长李金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勇、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袁中果、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高新星等,来自北京、河北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负责人、校长、一线教师们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本刊社长助理仲玉维主持。
初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过短短20年,贾康生主任见证了这20年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投影仪到当下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创客,信息技术有了飞跃发展。他向与会人员抛出的4个问题值得思考:再过20年,那时候的教育是什么样、学校什么样?泛在教育是否实现了?学校到底怎么发展,现在学校的模式、班级的模式、教材体系是否会发生变化?学校教师的编制是否会动摇?
就在贾康生购入一台计算机还算“赶时髦”时代,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北京有一所学校也开始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所学校在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中很有名气——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李艳红校长回顾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当时,正在任上的田昆升校长带领着学校教师们全员参与,坚持以信息化类的课题为引领,课程研究的轨迹,逐步走向更深入。2012年学校开始PAD教学实验,如今已实现PAD和互动反馈系统的全部年级覆盖。
尽管在学校力推下信息化有所成效,但掣肘也是存在的,李艳红谈到了设备老化对于常态化教学应用的制约问题。面对后续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新老校长的交接与传承,为此,李艳红没有忘记接棒学校掌门人的“初心”,她提出来,继续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常态: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研和科研的常态,信息化应用的常态。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来做事。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资源“过剩”,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勇指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值得期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是教师们使用的重要来源,但是这些资源多为散点式分布,“互联互通”尚未形成态势。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目前不少区域正进行着积极的尝试。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高新星的介绍,也让大家看到了在集群化、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带给教育的红利。这所地处方庄地区的学校,是北京市第二批数字校园实验校,方庄教育集群里拥有11所幼儿园、7所小学、4所中学,学校锁定“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共享,用“共享”的方式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颇有成效。
“互联网+”时代还没过去,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在实践和探索。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袁中果老师谈到了学校的做法和思考,比如学校的信息化如何定位。他认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一线教育教学,基于用户的需求,而且有良好的反馈和优化机制,这样的系统才能长久发展。此外,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否盲目跟从专家?这方面人大附中采取教师自愿尝试的做法。学校的信息化人员应该比一线老师更懂技术,比开发人员更了解学校,他应该收集传递需求,参与系统开发,并参与使用推广和培训反馈等。
信息化没有钱不行,仅仅投钱也不行。参照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副校长丁书林过往的履历——北京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这个说法,即刻得到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姜源校长、朝阳实验小学副校长李颖的认同。比如,尽管有些区域在教育信息化上投入大量资金,构建了很好的软硬件环境,但这不惜代价的投入与实践中的应用关系似乎有些脱节。作为校长或是教师,大家更关注的是信息化设备在课堂上的常态应用,希望信息化设备能够给师生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李颖副校长认为:“如果只是将这些设备用于展示课、公开课上,这样‘游击战’式的应用,对于学校发展、学生的成长就失去了原本之意。” 不仅如此,姜源校长也提出了信息技术的一些现实的意义,目前正处于中高考改革的关键时期,他明显的感受到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连最起码的排课表都难以做到;作为校长管理学校大量工作,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设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均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的运用现在尚处于非常浅的层次。现实:薄弱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亟待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非常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受到区域的限制,教育信息化应用不均衡的矛盾也在本次座谈会的发言中有所体现。
作为“北京向东看”城市副中心的通州,持续性地进入大家的视野。近些年,通州区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各种设备设施都比较齐备。通州区张家湾中心小学副校长李金山在发言中说: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软硬件设备的建设还是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农村学校,教师的理念更新也跟不上技术的更新,这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如何应用和应用的程度,他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次座谈会上,我们也邀请到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区域“雄安新区”,吴卯新副书记介绍,雄县是组成雄安新区的三个县里,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地区,这也得益于教育局局长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农村学校需要信息技术,但是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是资金的不足和设备的落后;其次是优质师资力量的缺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校长、教师的理念落后和对信息化发展重视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他提到了一个细节:购买了设备之后,就堆放在了墙角,一问才知道,老师怕用坏了还要再修会比较麻烦。因为怕用坏而不用,足以看得出薄弱地区似乎还处于对信息技术带给教育冲击的惧怕阶段,未来的发展就看是否能冲破这个非舒适地带。思考: 顶层设计、教育思想还需要与技术进行适配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成学校未来的发展?北京建华实验学校丁书林副校长的两点体会,给了与会人员一些思考和启发。一是从学校层面来讲,要有自己的愿景,但是在做教育信息化时,学校还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二是从教师的层面来讲,虽然不少教师整体素质很高,很多还是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但基本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思想,其实不大具备。这会限制老师们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理解。推进教育信息化,除了本领域的内容,基本的教学原理、课程论,也都是教育信息化组成部分。另外,老师们缺少教学设计的能力,一谈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从基本的教学去理解,并没有把认知科学、基本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技能结合起来看待。如果教师不具备教学设计的素养,在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适配上会出现问题。
吴卯新在座谈会上也提到了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也遇到了好时期。目前京津冀三地校长和教师开启了协同培训,容城小学、安新二中、雄县二小将由北京名校对口支援。不仅如此,雄县也与北大的专家和江苏等地区机构合作,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软件的开发。面对未来这些都是很好的开始,在信息化时代,雄安新区的学生和教师将成为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展望: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解决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极不平凡”四个字是对过去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情况的一个高度概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开始于五年前。“互联网+”给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教育的空间和机会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今天的教育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截然不同了,未来教育关注的重点不是单纯的教育信息化,而是新技术支持下的系统性变革,包括营造智慧移动的学习空间,采取泛在多元的学习方式,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体系,创设弹性融合的组织管理形态。未来学校是一种方向,指向教育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
座谈会上,本刊社长兼主编祁靖一在发言中指出,“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在其中承担的责任,把教育放在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平等的地位,审视教育的本质和功效,以及教育应该做出什么改变,然后你才有标准和评价的尺度。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绝不是要强化应试教育,而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生态。”
201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发起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示范校联盟,而后,更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几年来杂志社和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举办了多次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研训活动,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教育专业媒体,杂志社也坚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看教育的功能;不断思考在社会变革中,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