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市城镇化与社会转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运动和一系列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长久以来中国奉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时至今日这种发展路线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唯有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才能完成中国社会转型实现新的发展。本文从小城镇的视角剖析城镇化和经济改革并给出浅陋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小城镇角色定位社会转型城乡一体化
一.城镇化定义:目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尚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城镇化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
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带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多余人口向城市转移。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变为集中。
二.调研与分析:
1.目前小城镇现状
相对于我国工业化和非
农业化水平而言,我国城镇化
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部分原因
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
化过程中走过弯路,实行计划
经济而非商品经济模式。改革
开放至今,中国的城镇化实现
了高速发展。具体表现为:发
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较快;欠发
达地区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
发展不均衡。沿海地区工业化
水平较高区域如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城镇化发展很
快。中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图2-
1地 区如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和西南边境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如图2-1)
2.空间分布与形态
小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枢纽区区域规划影响的以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逐渐向外辐射,在空间结构上成辐射状散点分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卫星城。这种空间分布是以大城市的发展战略问题为核心的,以提高大城市的发展质量为目标。另一种是均质区的区域规划影响的均匀带状分布。均质分布的城镇在主要特征指标上基本一致。如工业区为特色城镇、农业区为特色城镇、风景旅游为特色的的城镇。这些小城镇由于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在城镇化水上平很接近,加之地理位置上连成片所以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均质分布。
3.经济结构现状
鉴于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本文做分类讨论,抽取不同地区的典型来分析。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温州苍南小城镇金乡为例,该城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经济以轻工业为主。该镇以复合材料、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商标标识为四大支柱产业。此外,该镇还发展了旅游、生
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轻工经济。2002年,其中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农业产值
0.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1亿元。该镇经济结构多元、特色明显是东南沿海城镇化发
展的一个缩影(如图2-3),代表了区域城镇化水平;以中部部中等发达地区的安徽宿
州市某小城为例,该城年地区生产总值120
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产
业结构为35.8:38.7:25.5,二三产业占比
提高到64.2%。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农副
产品加工两大产业作为支撑,产值占全县工
业总产值的60%以上。此外该县发展标准
化养殖、家庭农场等特色副业。这种经济结
构中,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比例相当,它体
现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典型的中等水平;以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定西市某小城为例,该城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河上游,是甘图2-
3肃省中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其经济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是典型的粗放型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97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0452万元,第二产业29250万元,第三产业40019万元。数据显示,农业手工业是其支柱产业并
占有很大比重,总体来说该城经济实力较弱,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
4.人口结构与规模
人口要素对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口要素包括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人
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它是我们估算未来居住、办公、工业生产
和基础设施需求的基本依据。人口结构是指一定范围
内整体人群中特定人群的比重。它可以参照年龄、性
别、家庭类型、文化、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
分组。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中国正在经
历快速城镇化变革,大量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转移,各
地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
重。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
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
化社会”。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
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
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要面临人
口老龄化的问题。(如图2-4)图2-
45.国家宏观政策
新时期国家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本文摘出了相关内
容:
1、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
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
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城乡均衡发展并指出未来中国城乡发展的新方向,结束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弊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地区发展失衡,随之而来的是尖锐的社会矛盾。这种背景下,中央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严峻的形势进而开始着手对解决农村问题,并且把农村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决心和信心。根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将来国家将会把更多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共同发展,相信这种政策倾斜一定会给农产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机遇。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更加和谐,生活将更加富足、更有质量。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一个政策方针,势必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经济因素会带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的城市化运动,经济的联动会导致城乡一体化。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和乡镇面临着诸如:资源少发展慢、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单
一、长期二元模式等发展瓶颈。其次,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过快,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盲目发展,缺乏理性。
解决城镇化的问题就意味着和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国内一些地方的发展模式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准确角色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周边的大城市。因此其发展应做好自己的定
位以避免走弯路。以山东半岛为例,山
东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北部和内部经济相比落后的地
区发展特色农业。以山东泰安市为例:
泰山区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岱岳区发展特
色大棚、肥城发展有机蔬菜、新泰发展黄
花菜、宁阳县发展双孢菇、东平县培育优
质大蒜。这些地方依靠规模化经营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基地并且在此基础上
发展副食加工,深加工走轻工业路线来图3-
1提升城镇居民收入。山东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依据周边资源环境做好准确判断,找准自身角色会在发展经济发展上少走弯路。(如图3-1)
2.多元化发展模式
建设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重要出路,国内近几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积累了几种典型的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
苏南模式是指江苏常州、苏州、无锡镇江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城镇化。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在其中扮演引导角色。温州模式指浙江东南部以家庭工业依靠市场运作而发展城镇化的模式。温州模式实行的是小商品大市场,温州商人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然后把自己生产的低成本的小商品销售出去。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对广东省珠江流域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征概括。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结合而创造的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它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
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国内小城镇建设因其具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显然不能照搬这几种发展模式,但是可以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以及他们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判断。对于缺少发展工业资源整合的小城镇应该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和农业相关的轻工业、副食加工、养殖等产业链条上下游附近的产业,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的小城镇开发特色特色旅游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拥有地区区位优势的可以整合大城市工业资源优势的城镇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发挥卫星城的作用。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政府一方面要给于优惠政策另方面要积极给予引导以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改善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促使其健康富有特色的发展。
四.结论
选择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城镇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不仅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应当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打破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的发展模式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是完成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何亚龙(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国内城镇化研究的现状评估 张亚强(邢台学院城镇化研究所,河北邢台054001)·城镇化研究综述 郭荣朝(襄樊学院地理学系 湖北襄樊 441053)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1999,(6).·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1999,(2).·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6).·马武定.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危机与希望[J].城市规划,1997,(6).·]熊宁,曾尊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两种透致性制度创新和变迁及其协同效应[J].城市规划,1999,(3).·]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中国城市发展,201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
第二篇:浅谈社会转型与科技作用
浅谈社会转型与科技作用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方楷强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这一转型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价值的合理性的体现。在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时,应以中国为立场,从整体的维度、历史的维度、理论的维度去研究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相关的科技作用。本文先从社会转型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目的等方面介绍了社会转型;接着从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内在动力及作用功能等方面介绍了科学技术。最后探讨了社会转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 社会问题
当谈到社会转型这个问题,不少人就会问了,什么是社会转型?为什么要转型等一些问题。当然,有必要先解释下这几个问题。什么是社会转型,先看看它的定义。从概念上是指社会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整体性转变。那么很显然,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改造成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社会转型在宏观上是从“人的依赖”的社会向“物的依赖”的社会的转变;在微观上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实现。当然,就中国而言,社会转型包括三种含义。第一、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社会转型本身就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第二、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也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它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文化、政治、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革命”。第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社会转型被许多社会学者纳入现代化过程,具体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
社会转型的分类:社会转型可以分为3类。第一、西方国家原发、内源型社会转型。专指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由于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崛起,产业革命,资本积累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模式。第二、后发、外源型现代社会转型。指在时间上晚于西欧地区、由于受到
西欧社会转型推动而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转型。既有后发、外源型社会转型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条件,是我们讨论的实际目标。
就中国而言,中国社会转型有着独特的地方:第一、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被迫而不是自发的,“是外部强加的”。中国的现代化是被打入现代化的而不是自发成长起来的,所以第一个特点是外部强加的,当然我们为了应战,必须向西方学习。第二、中国的社会转型或说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来得比较晚,所以有后发的特点,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转型过程中有大量的原始积累,但是我们可以直接引用西方的技术。第三、先发国家自发的转型通常是以市场为主导,但是后发国家因为农耕经济本身无法逐步推进到市场经济,所以一般由政府和国家主导。第四、这种后发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扮演主导的角色,而且采取追赶的战略。
了解了什么是社会转型,然后看看为什么要社会转型呢。转型的目的:第一、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当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时,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程度就会大大缓和;当中等收入者人数占社会多数时,其生活方式就会推动与稳定消费市场。第二、从差序格局向差距格局转变。差序格局指的是我们传统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社会等级。差距格局指社会结构刚性弱化,弹性扩大,社会阶层的“换位机制”增强。
转型的作用: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跟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结构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一只隐藏在市场背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手。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工作与生活,城乡居民普遍得到实惠,物质与服务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结构的改善,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活力。
转型的地位:第一、社会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核心内容和关键进程。社会转型的历史内容就是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社会转型。第二、社会转型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自觉到自己实践意义的哲学。它关心的对象始终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实践这个核心,而社会转型正是这样一种实践。
怎样转型对中国的发展才有利呢。首先、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源的高消耗,靠大批廉价劳动力的使用,靠大量的物质资本投入来实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开始转向集约型增长。为了持续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模式上来。其次,从投资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在一些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我国自主创新上存在明显差异,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的创新驱动还没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改变旧有的社区组织管理方式,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为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镇化进程。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着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如何扩大就业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着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同时我们也需要科学技术作为强劲的动力,加快我们社会转型的进程,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发展。
说到科学技术,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又很难准确的说出它们的涵义。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其本身的特点;科学技术又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应该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理解。从动态过程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从静态结果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从事业规模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社会建制”。技术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技术的本质就是智能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组成的动态系统,其目的在于创造人工自然,用科学及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即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
至于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功能等方面考虑。经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应当分别分析科学与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在自然科学内部,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构成了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并与在此基础上派生的科学继承和科学创新、科学分化与科学综合等多对矛盾共同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基本动力,从内部推进者自然科学的 进化和发展。相应的技术发展的矛盾体现为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以及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科学技术具有许多功能与作用,其中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地位;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显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关系系统中也起着变革作用。紧接着,我们来分析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规模与速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第一、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经济上对科学技术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二、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制约性作用。虽然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不能完全脱离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而自我运动,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第三、社会文化与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社会教育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的教育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也有影响。科学技术队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巨大的精神文明功能,另外,社会意识形态又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展或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自然界带来的污染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调节能力。其次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确拉远了心理距离;科学技术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掌握着科学技术优势的国家寻求对其他民族的控制,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后盾的新霸权主义。最后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危机。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时忘记了自己是谁,从而有了技术控制人的现象。
诚然,我国在进行社会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有利的方面,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不利的方面。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中注重建设国家创新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关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并且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应注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建立恰当的科学研究结构,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大量出现的机制,营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北京,北京双桥印制厂印刷,2004
[2] 宋林飞,中国转型社会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君升印刷,2012
[3] 郑杭生,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
[4]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0
[5] 刘永振,自然辩证法概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大连力佳印务有限公司,2010
[6] 许为民,当代自然辩证法,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杭州中大图文设计有限公司,2011
第三篇: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误区与思路调整
吴晓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规避“大城市病”、推动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选择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思路。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大城市的规模似乎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也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层面对小城镇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表述,开始“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为了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十二五”规划又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小城镇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中国小城镇更多地是散落在广袤的农村区域。小城镇被描绘为“城市化因素散落在农村的明珠”,是“城乡互动的桥头堡”,因而被理想化地赋予了“三重功能”。
一是小城镇能够促进城乡产业合作。一方面,小城镇镶嵌在农村大地,面向农业,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农业产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小城镇虽然扎根农村,但是支撑其发展的产业与农村已经有明显区分,它以工商业、服务业,特别是服务于农业的生产生活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这样,小城镇作为沟通城乡的“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地位就显现出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小城镇在城乡产业交流、协作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二是小城镇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是中国城镇化过程的基本要求。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已经使得农村本身不能容纳过多的劳动力,因而非农业产业最集中的小城镇理论上可以发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实际上,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地区,由于镇域经济的发达,确实使得这一理论成为现实。
三是小城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发展的差异。在“城乡二元”的结构内部,小城镇的发展无疑是促进城乡交流的重要枢纽。由于镶嵌于农村地带,小城镇具有推进农村产业升级的便利条件,在吸收农村人口上比大城市更具成本优势。而且,除了在经济上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异以外,小城镇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升级,缩小了城乡发展精神层面的差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三大误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是一个“人为规划”的结果,换言之,它更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环,因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中国小城镇建设存在动力“倒置”问题。在先发工业国家,小城镇是城市带或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从大城市的发展中寻求到产业合作和发展动力。可是,在中国,大多小城镇散落于农村大地,被更多地强调从农村内部集聚资源。中国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收大多是通过乡镇企业来进行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多乡镇企业分散在农村内部而非建制镇。
第二,中国小城镇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思路。许多城镇热衷于建设楼堂馆所、整修街道镇区,却忽视产业规划和配套服务,因而导致一些留在城镇的乡镇企业职工过着“白天出工干活、晚上回家睡觉”的“候鸟式”生活。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小城镇停留在“赶集”的水平。在东部一些小城镇,基层政府只顾招商引资,不顾居民生活环境,往往导致一方面烟囱高立、工业经济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城镇街道污水横流、蝇蚊肆虐,当地百姓叫苦连天。另外,由于缺乏基本的日常管理,一些新兴的小城镇人员混杂,甚至成为“黄赌毒”聚集、藏污纳垢的场所。
第三,对中国小城镇的“社区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区域,它在整合旧居民和“新移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本身缺少“公民社会”的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单位体制”,对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社区要么成为政府系统的“附属单位”,承担着很多行政职能;要么发育不完善,无法发挥功能。未经发育和重视不够的社区,消解着城镇发展的社会基础,非但未形成应有的公共服务能力,还降低了小城镇对居民的吸引力,这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思路调整
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所以困难重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动力倒置”。要明白,小城镇不是特定区域的独立王国,其发展的根基虽然在农村大地,但是离开了更广阔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其竞争优势也会暗淡无光,仅仅着眼于小城镇辖地区域的发展,是没有出路的。
因而必须要转换思路,对于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采取“撒胡椒面”的方法,而应该重点关注县域城镇、城市圈或城市带周边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小城镇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小城镇从更广阔的空间寻求动力,积极主动地争取产业合作、融入中心城市区域,制定联结区域市场、辐射农村腹地、突出发展特色的发展战略,真正进入到“区域需求—城镇沟通—带动农村”的体系中来。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四篇:民营经济发展与小城市建设
民营经济发展与小城市建设
(一)以行政级别划分城市未必好
小城镇、小城市的划分,乃至大中城市的划分,是一个模糊概念,相对性概念。仅仅以人口数量划分,未必准确。以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作为划分标准,把县以下作为城镇,更难以让人信服。深圳市的现代化程度我看超过了重庆,但重庆是中央直辖市,深圳市是副省级市。浙江省义乌市现在是县级市,在我看来它已经很象一个中等城市了。最近我还到了甘肃省平凉市,它是地级市,但与义乌市相比,现代化程度还较远。可它的文化内涵似乎更丰富一些。而我的老家山西省榆社县城,这些年来发展也不慢,搞了一些基础建设,但给我的感觉,它还更象一个集镇、小城镇。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什么都以行政级别来划分,这好不好?我觉得不好。现在我国已经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现代市场经济,而许多东西还保留了行政级别的划分,如副省级企业,地厅级企业,县处级企业,科级企业,甚至和尚、尼姑还有处级、科级之别,„„这种等级制概念,不仅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含有封建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概念,废除行政级别概念。是什么就说它是什么,不必都与行政级别挂钩。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是走向市场和发展了民私营经济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飞速前进。路线对头了,思想对路了,一切工作都走向正路、顺路、大路。
在这些成就中,我以为最伟大的成就有二:一是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包括缩小了指令性计划,放开价格,初步建立了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市场在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有限资源方面发挥作用。以前有些经济学家回避市场经济概念而称为市场取向的改革,现在市场经济已成为标准用语了。我的看法,改革就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才取得了这许许多多的成绩。但我不赞成说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只能说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理由是:大批国有企业的改革还不到位,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不能说已经建立起来。加上政府职能转换严重滞后,许多宏观管理的职能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操作;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发育也只是初步的,国有资产并没有上市交易,怎么能说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呢?我们国家在宣传上喜欢吹,老说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效益如何如何的好,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多年的印象往往是不好时才说好。但市场经济的改革确实是成绩很大很大,并且这种改革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国家在这二十多年取得许多成绩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的改革。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我们才能参加世界经济的大分工,一体化进程。
二是重新出现并发展起来一大批非国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改变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混合经济成了新的经济特色。改革开放前我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那时的公有制,不是统包统配的国有制,便是“二国营”式的集体所有制。按照传统观点,这种公有制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坚持的结果怎样呢?不但满足不了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按照斯大林的观点,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而且最终把国民经济引向崩溃的边缘(这是“文革”结束时的一个评价)。所以,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一面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改革的漫长探索,这种改革直
到现在尚未到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又在公有制的身旁和缝隙中发展起来了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主要是“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包括发展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都是民间投资来办的结果。所以有时我也把非国有、国营的经济统称为民营经济。这方面的改革是最有成效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已经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活力源。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了民、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主要依靠国有制和老集体经济的增长,后者实际上处于萎缩状态。正因为非国有经济出身不好,但实际表现良好,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才有了十五大报告的这两句话:“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话是以往党的文件中从来没有讲过的,所以是一个突破。但这种突破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实际表现争取来的。有了这个实践,我才敢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应当是公有、私有并存。我们绝对不能再搞单一的公有制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当把公有、私有都包括进来。9月4日《参考消息》译载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的一篇文章《混合经济是二十世纪最宝贵遗产》。他说,十九世纪发现了资本主义,二十世纪美国、西欧和某些亚洲国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主要依靠混合经济的多种模式。我看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也要依靠“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又联合、又竞争,共同发展,岂不就是混合经济吗?所以,我认为民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其实是互为条件、互相依托的同一经济的两个方面。市场经济必须以产权主权多元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为依据,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没有市场,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前面说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不可逆转,同样,中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不可以阻挡。历史将证明,中国绝对不能再搞什么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了。它们都要沿着同一的道路发展下去,由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由单个发展到混合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特别是非国有制经济,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三)小城镇、小城市建设,应以发展民私营经济为依托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杜润生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缺乏城市的国家,百分之三十的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程度不相适应,会引起诸多问题,绝不可轻视。”还有的学者说: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我很同意这些看法。
中国要改变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必须把农村大量的富余人口转移出来,办非农产业,建设城市,才能走向现代化。所以,发展各种类型的城市,特别是建设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它涉及到上亿人、几亿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涉及到人口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等的调整,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更涉及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等等。从根本上说,它还涉及到农业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多大支撑力的问题。并不是想发展建设城市就能发展建设起来的。
我以为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民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为依托。这是二十多年来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民私营经济,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它们全是利用民间投资办的,是以民为主体的企业,老百姓的企业,非国有国营企业。在我国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办企业,建设城市,是不现实的。今后大城市、特大城市也许还主要直接依靠国家投资来建设,但也要吸引民间投资。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市。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集聚地,而主要应当是大批企业的集聚地。如果说,企业是一个个现实的生产力的点,那么,城市则是生产力的群。有了众多的企业,才可以实现专业化的分工,企业之间的配套生产,公共设施的协作共用。城市也好,城镇也罢,有了众多的非农产业,才能把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带动起来,才能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才能有整个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是大中型企业为主导,但也要办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否则,就业便成问题;而小城市、小城镇,必须和必然是中小型企业为主,民私营经济为主。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这种实例。
比如温州市,大家知道,温州这二十多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那里国有、集体企业比重很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生活便大为改善,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八十年代末我到温州考察,感觉它还是一个破旧的老城,街道上大点的汽车都走不开。而十年后去看,完全变样了,高楼大厦起来了,街道、设施也象个大中城市了。飞机、火车也通了。飞机场、高速公路据说都是民间投资办的。这是一个老城市改造为新城市的实例。它依靠什么?完全依靠的是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民私营经济成了城市发展的实际内容和有力支撑。
温州市的南面还有一个龙港市,完全是依靠农民投资办起来的。它是一个新城市,生产型城市,它的主体同样是民私营经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只是做了组织工作、规划工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
至于象台州市、义乌市,同样是依靠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义乌市是依靠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进城;城市的扩大,把周围的专业村、专业镇包括进来,变成了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向现代化城市前进的。同样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这次我到义乌开会,感到它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还说它是县级市,我看比北方一些中等城市都漂亮,都先进。而义乌市一些民营企业,也完成了二次创业,达到现代企业水平了。
所以,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必须同发展民私营经济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要以乡镇企业的集聚为前提。乡镇企业以及整个民私营企业,太分散了不行。集聚了,才能有规模效益,才能有其他企事业的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建立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开发区等,则是引导企业集聚的好办法。
(四)建设现代化城市要坚持高标准
两年前广东提出要加快率先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这次来浙江,才知道浙江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或战略。义乌市则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商贸名城”。我听了很受鼓舞。直观的感觉,这些地方确实已经相当的现代化了。高楼大厦,电灯电话,宾馆饭店,电器电
脑,车水马龙,商业服务,从表面看都很象那么回事了。我们住的“银都酒店”,据说是四星级,也很漂亮、舒适。但仔细观察,又感到粗糙一点,土一点,层次低一点。
去年,我从报纸上看到,我们社科院有位学者,在广东发表意见,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要有自己的特色,标准可以低一点,不必照搬国外的模式。我坚决不赞成这个意见。难道中国特色就是低标准吗?如果是低标准,人家承认你吗?
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并且是动态性概念。要达到公认的标准,人家才能承认。不要把中国特色同高标准对立起来。在建设四个现代化过程中,是要有中国特色,也必然会有特色。大有大的特色,小也有小的特色。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义乌市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就是特色,商贸名城也是特色。很多城市,就是靠特色出名的。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自己与其它地方不同之点。所以,强调特色是对的,要时时事事注意保持、发扬和提高自己的特色。但建设现代化城市,绝不能降低现代化的标准。
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我还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现代化城市还要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有旅游景点,历史遗产,文化、教育、科学设施,特别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使居民不仅要有生产、工作的场所,还要有生活、休闲、娱乐场所,而且处处能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我这些年每次到绍兴市,都觉得它文化内涵丰富,可看的东西太多,能学到东西。深圳市这些年来的建设,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污染较轻,空气清爽,才能吸引国内外的许多旅游者去旅游,甚至去居住,休闲,而不仅仅是看你的“现代化”。因此,我还主张把文化科学设施等等列入现代化内涵之中。现代化城市的标准要高,内容要丰富多彩。
(五)不妨引进“城市形象”的概念
自从邓小平同志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以及“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等论述之后,我国已经有学者建立了一个新学科——《地区形象学》,对地区形象的理论,地区形象的设计和建设,发表了创见性的主张。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建立城市形象学、企业形象学等等,研究这些主体的形象和建设。有了地区形象、城市形象、企业形象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就会有形象建设的内容的思考和战略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象问题。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也有内涵的深刻内容,内在的形象。问题是什么样的形象是好的形象,什么样的形象是不好的形象。形象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呢,还是有意识、有目标地树立和创造。
我以为在没有“城市形象”概念之前,城市形象的形成是自发的,或基本上是自发的;有了“城市形象”概念之后,“城市形象”的建设,就可以由自发性进入自觉性,包括自觉地改变形象,提高形象,造就形象。
“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城市的规划布局,街道、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屋的建造和风格,包括交通、绿化、景点、公园,包括企业的分布与质量,特别是建立和发展一些什么类型的企业,而且还包括学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遗产的发掘,文化景观,城市管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文明礼貌,风俗习惯,等等。所以,“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内在的,既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既包括精神风貌,也包括道德水平。
我是1949年3月当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后进城的。五十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北京确实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学校林立,人才荟萃,历史遗产、文化景点丰富多彩,是任何城市比不上的。但我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一方面感觉到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又感觉到把一个古老、和谐、优美、完整风格的古都支离破碎了,实在可惜。如果当时有了“城市形象”建设的概念,有了文化遗产的考虑,也许会接受梁思成先生的建议。现在,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它与其它城市有什么区别了。至于城市卫生状况、空气质量、文明礼貌也不如前了。同群众接触最多的售票员、商店服务员普遍看不起外地人,对待乡下人的语言、面孔(很少有笑脸)、风貌,着实印象不好(上海是看不起北方人)。治安状况也不敢恭维。我把这些都归入“城市形象”的概念之中。不能不引起重视。但有些事情已经晚了。
具体建议,我主张把“城市形象”概念引进城市建设之中,作为城市的目标、战略和发展内容来思考和论证,使之具体化并力求现实。特别是要突出特色,突出景观,突出形象的建设。不仅小城镇、小城市要这样做,大城市、特大城市更要这样做。
第五篇: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
摘 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研究农村社会转型随国家政策的分阶段特色,研究各阶段对农村居民点规划特征,才能更好的发挥农村社会转型的中资源和优势,促进农村社会转型进程。
关键词:农村; 社会转型; 居民点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特殊性质和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正是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过程,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固有的二元经济格局尚未完全被打破,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依然面临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焦点问题依然是土地问题,而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总体历史过程和基本的逻辑关系是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其次,农村的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基本前提,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乡镇企业的兴起。最后,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观念前提。
二、农村社会转型各个阶段的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发展过程 2.1 1978年至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启动与突破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取向是让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中央农村政策的制定均围绕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主要精神展开,衍生出该时期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即变革现有农村经济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民住房建设迅猛发展,形成农房建设时期,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广大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2 1985年至1992年是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取向是发展乡镇企业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农村政策围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一主线,引导传统农业向市场化转变,清除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商品化、市场化找到了新出路。
这一时期农村居民点规划的主要特点是:对村镇的各项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农民住宅、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其次,在注重农房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加强村镇规划,引导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2.3 1992年至2002年是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攻坚阶段。
这一阶段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1992年-1996年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功能不断充实,吸纳了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农业机械化作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加,带动农村住房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二个是1997年-2002年以城市为主导的农村建设跟进发展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经济尤其是大城市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村建设进入跟进发展时期,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并且受市场要素冲击,农村土地流失与失控现象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4 2002年底至2009年时农村经济社会综合改革与创建新机制的阶段。
中央农村政策取向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时期的农村居民点规划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部分地区出现城乡融合的发展态势,小城镇功能开始由简单的乡村中心向复合型的农村区域型中心转变。2.5 2010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将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化、制度化,持续性更好、规范度更高。
三、当前农村居民点规划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既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3.1 “生产发展”一一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