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时间:2019-05-13 03:1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第一篇: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党城湾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党城湾镇是个城乡合并的镇,因为缺乏明显的经济优势,以往一直处于“财政无收入,政府支出靠上拨,公益事业靠统筹”的状况。两年前曾有人预言,农村税费改革后,党城湾镇农业经济将直线下滑,成为“昨日黄花”,然而,却没有所说的那样,只是发展缓慢而已。党城湾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大镇,农民人均收入不及于城镇人均收入的一半,显然增加农民收入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系统论的思想,市场化的观念,开放性的思维,工业化的举措,指导农业与农村工作,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城带农、以城补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而努力。

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现状

党城湾镇是全县最大的乡镇,也是唯一的农业乡镇,现辖紫亭社区、巴音社区、东山村、党城村、城关村、城北村、青山道村。两个社区、五个行政村、十二个村民小组(其中,青山道村为移民村)。全镇共有2558户,7386人,由汉、回、蒙、藏、裕固等民族组成。现有耕地8487亩,承包地农业税计税面积为6677亩;林地1000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为2.8亩,全靠党河水灌溉。主要农作物有为小麦、胡麻、蚕豆、洋芋、玉米、等,也种植少量的药材、大蒜、西瓜等作物。

2004年,全镇农村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362.9万元,比2001年增长913.6万元,年均递增21%;其中,牧农业总产值实现1142.9万元,比2001年增长18.9%,年均递增6.3%;乡镇企业,二、三产业总产值实现1220万元,比2001年增加508万元,增长了1.7倍;全镇从事二、三产业户数达到385户,从业人员达到45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0元,比2001年的3260.89元增加近890.11元,年均增加近3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221元,比上年增加661元,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截止2004年底,各类牲畜存栏达到8531头(只),适龄母畜比例达到62.5%;牲畜繁殖成活率达到65.3%,出栏率达到26.8%,商品率达到10.7%。舍饲养殖业从无到有,达到136户,修建温棚蔬菜16.8亩25座。初步形成了洋芋种植、舍饲养殖业等支柱产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年中举办各类培训班43期,培训农民4600人次,牛羊免疫密度达到100%,胚胎移植43枚,农村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早在肃北县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分两步走提前六年率先在全省牧区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党城湾镇要实现这个目标,具有相当大的困难。就拿目前来说,虽说我镇于1996年提前一年实现小康,但是那只是不完善的,经济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农区小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形势极为严峻,任务相当艰巨,困难大于机遇,问题和挑战并存。目前,影响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弱,物资和资金短缺,水利、电网,路面硬化建设的步伐不快;信息化市场经济闭塞;农产品流通领域狭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不利于农业增效的提高。

(2)、产业结构单一,由于陈旧观念和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贫乏,全镇农户种植仍以“老三样”(小麦、胡麻、大豆)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少,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步伐缓慢,压粮、扩经、增草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幅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缺乏大的突破,仍在低水平上徘徊,在实践中探索。农业结构调整中数量多,规模小,已调整的结构有洋芋、玉米、大豆、胡麻、西瓜、药材、梨、苹果、杏多项品种,但从规模效益上来看,缺少连片的调整规模,缺乏主打品种,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大路货多,珍、稀、特、新品种少,缺乏市场竞争力。无工业经济,地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支柱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后劲严重不足,发展滞后,没有竞争优势,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出现了粮食投入高,产出低,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而且从产品层次上多数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劣产品多、优质产品少、粮食作物多、特色产品少,使农作物的商品加工转化率低,附加值低,不利于农民增收的提高。

(3)、财政困难,村经济积累薄弱。缺乏持久有力的税源支撑,财源结构不够合理,职工工资发放缺口大,保运转,保发展压力较大。

(4)、村民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不够解放,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尤其是农民宁愿把传统的“老三样”种植调来调去,也不愿冒风险种植高新品种,使我乡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

三、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镇要与全国、全市、全县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要加快经济发展,只有把项目强镇、以城补农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关键,把科教兴镇作为发展的条件,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发挥以城带乡的优势,才能促进全镇经济发展。

(一)、坚持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思路,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质量与效益型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场重大变革,充分认识到进一步转变的观念,在实现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在思想理念上,摆脱“以粮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溥,树立现代市场经济、市场农业、大农业的思想;在发展思路上,要从数量扩张型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现代化农业转变;在增长方式上,要注重科技进步与提高生产率,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战略规划上,要求注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从忽视生态环境破坏经营向生态效益平衡与经济效益提高方面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通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民经济的发展。

(二)、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

树立正确的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把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放在首位。切实加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力度,认真解决好投入的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稳定快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只有下狠心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关键,以党城湾镇现有的洋芋、药材、牧草等特色产品为主线,按市场规律,合理调整,把它调新、调优、调特,使其由农产品生产转向农产品深加工,达到有市场、有效益,实现布局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在现有的水平上实现经济发展。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重之中,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品种、品质结构,着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引导广大农民突出求“效”上下功夫,以“三品一效”和“两高一优”为目标,加快调整,对那些投入大、产量低、品质差,费工费时的种植品种逐年淘汰,把品质优、价格好、效益高的品种放在首位。

(三)、全力推进牧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现有市场,预测未来市场,针对我镇目前的农业现状,必须发挥城乡结合优势。以洋芋种植、药材种植、玉米种植、牧草种植、舍饲养殖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东山村洋芋种植,党城村舍饲养殖和玉米种植,城关村二、三产业发展,城北村温棚蔬菜种植,青山道村药材种植”的区域布局调整,力争实现产业链,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的种植、加工、转化增值的路子,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建立淀粉、粉丝粉条、中药材削片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小作坊、小禽场、小果园、小菜园的庭院经济,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力争使我镇蔬菜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同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富民强县工程,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情况下,既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形成规模,以推动我镇经济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脱离贫困,向小康迈进。

(四)、坚持以项目强镇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我镇经济发展,就必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坚持项目强镇战略。也就是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农业政策对西部倾斜的机遇,发挥我镇的各种优势,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使项目建设成为我镇经济增长的亮点。立足镇情,突出前瞻性、多渠道、多论证,储备一批对我镇经济发展带动力大,优势突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的项目;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在短期内争取村级公路改造、舍饲养殖建设、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政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的实施;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不断完善硬环境的基础上,着力改变软环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在促进我镇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着“先发展,后完善,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使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去”就是我们要走出去宣传党城,把我们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优质洋芋、优质药材、优质紫花苜蓿等),宣传出去,把我们创办企业的区位优势绿色产品优势和政治优势宣传出去,通过这些优势的宣传变为我们的经济优势。“请进来”就是采取各种渠道,把外县、市企业请到党城湾镇安家落户,或与酒厂合作,或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发挥他们的资金优势,加快我镇经济发展。

(五)、坚持以科教兴镇战略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科教兴镇战略,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科技,核心问题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全民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因此,我们要把科教兴镇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投入,完善措施,力求创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我镇各站室所的工作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努力提高全镇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六)、重视抗灾保畜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促进经济发展

抗灾保畜工作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坚持“抗灾、减灾、增收”的指导思想,以“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抗灾保畜的工作,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和措施,向上争取资金,与有关部门联合做好。加强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对邻县地区的疫情威胁不可忽视,加强对牲畜多发病、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适时驱治牲畜内我寄生虫,牧农中心加大各种防病疫苗的购买、投放、和注射工作。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在做“三春”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对每年全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一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小麦蚜虫、小麦黑穗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预防。

(七)、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城镇辅射农村,大力实施城镇带动农业,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同时,消除城乡分割体制,让老百姓心中不要有“城里人”与“乡里人”不一样之分,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发展的经济,解决农村经济不发达的现状,从而切实改变农村衣、食、住、行,让他们过上与城里人同样的生活。目前我镇的基础设施无法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事二、三产业。为确保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发挥以城补农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商业一条街建设,吸引投资者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菜篮子工程,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合理规划我镇小城镇建设,用3-4年时间,力争使党城村、城关村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其余各村用4--6年时间逐步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城补乡,城乡一体,使我镇早日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做到了“七个坚持”,做好了“七个坚持”,党城湾镇的农业经济将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篇:后河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水果业国际化开发之新战略探析

——以后河镇为例

摘要:以后河镇水果业为例,就加大中国水果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实施战略,积极主动占领国际市场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字:国际化 绿色壁垒 技术 产业化营销 龙头企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水果业发展迅速,然而,中国水果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仍然很低,因此,中国水果业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是摆在业内人士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中国水果业需做出更大的努力,打造优质果品品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后河镇水果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水果业走国际化之路进行探究。

一、后河镇水果业的发展状况 一)后河镇的基本情况

后河镇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部平原,属卫辉市管辖,西距卫辉市城区6公里,全镇国土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元,辖3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9万,新范省道横贯全境,京珠高速与新范公路在镇西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设施齐备,气候上,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常年日照2240小时,光照非常充足,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11天,常年降雨量575毫米,雨量7月份前较少,有利于早果的生长和成熟境内无污染源,具备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无公害水果条件。

二)无公害水果基地创建情况

后河镇具有30多年的果树种植历史,全镇现有果树面积2万亩,2002年被河南省认证为首批无公害水果基地,基地面积1.2万亩,借着无公害认证东风,近几年又新发展了8000多亩。其中桃树面积7000亩(认证面积)批准产量14010吨,分布在杨庄、史庄、刘庄、皇庄、小辛庄,主要品种有仓方,沙红、松森等,苹果面积3000亩,批准产量7500吨,分布在韦庄、赵庄、邢李庄,主要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红嘎拉等,梨树种植面积1000亩,批准产量2513吨,分布在李兴村、李亨屯、后下庄等,主要品种有三吉梨、新高梨、黄金梨,葡萄和其它杂果1000亩,分布在王志屯、赵庄、皇庄,主要种子有提子、美人指、巨丰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该镇无公害水果双认证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我镇林果生产,加大了对林果产业人、财、物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的专管领导小组。2003年投资数十万元引进多个果树新品扩大种植面积,2004年组建了卫辉市春瑞果蔬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乡缘”牌无公害水果商标,桃、梨、苹果三种水果还于当年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质量认证,拿到了进军大城市的通行证。2005年投资150万元建成了位于镇西京珠高速路口的占地50余亩的豫北瓜果批发市场。结合村村通工程,修建通往果品主产区的乡村道路,投资20多万元,修建杨庄果品交易大街,印制了有无公害产品标识的“乡缘”专用水果箱。2006年又在村林果协会基础上成立了拥有4000多名会员的镇林果协会,设立内部运行机构,按照协会章程积极开展工作。请专家教授讲课,印发优质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资料。并在中国水果网、中国农业网、阿时巴巴网对该地的无公害优质果品进行了网上发布宣传,重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组织了数十个果品经纪人团队,全方位开展果品购销宣传,使大部分果品,包装装箱后运往四面八方,形成了空前活跃的果品集散市场。果品南销郑州、武汉、广州、港澳,东至青岛、烟台,北达石家庄、北京、沈阳、哈尔滨并远销俄罗斯,特别是在北京市场,后河镇的无公害仓方桃一炮走红,购销电话一个接一个。旺季日发运果车辆数十辆,目前后河镇已成为带动周边县市十多个乡镇的果品生产交易龙头乡镇,其知名度还在进一步扩大,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经济效益分析

后河镇作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历来都十分重视无公害农业生产,为搞好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他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按照认证面积1.2万亩,果树面积已占全镇农作物面积的28%,人均果树面积0.4亩,按照目前商品果率70%,精品果率30%,及现有的市场行情,仅果品一项,人均收入就可达1500元。约占全镇人均纯收入3050元的一半,其经济收益远远高于种植其它农作物。

四)主要技术措施和今后发展规划

后河镇作为无公害水果基地乡镇,在果树生产上具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有面积150亩的“高科林果苗木繁育中心”一处,拥有高级农艺师2人,农技师8人,农民技术员25人的技术贮备队伍,成立有镇、村两级林果协会,为使无公害果品的质量得以保障和提升,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建全组织,形成合力,创造氛围,落实责任。

2、政策倾斜,财政补贴,为创造特色林果乡镇,该镇近几年无偿为果农提供了大量苗木,为外出引进新品种和参观学习的村免费提供车辆。

3、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果树新优品种引进上,他们充分依托后河镇高科林果繁育中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引进了松森桃、黄金梨、金太阳杏等十几个优质林果新品种,通过干部和示范户种植,树立典型,加快了这些新优品种的推广速度。

4、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他们同“河南科技学院”,卫辉市农业局园艺站,新乡市农业局园艺科,中科院沙漠研究所延津示范站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请他们为本镇果农授课,现场示范,还通过镇林果协会零距离、全天候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技术服务,印发《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农药、化肥明白纸》等多种技术资料,户均一份,实现了家家都有明白人。

5、建立果品生产管理档案。为使无公害果品生产实现“两端监察,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我们严格控制污染源,在基础内采取禁卖、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化肥,慎用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确保安全间隔期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推广施用绿色生物农药、无公害化肥、腐熟有机肥,果品套袋、疏花、蔬果,标准化建园等技术措施,要求果农统一建立果树生产管理档案定期检查,使无公害果品生产在过程控制上得到监管。

6、今后发展规划

作为园艺水果特色乡镇,他们当前面临着“促进果农增收,保障水果安全”两大中心任务,他们的思路是: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发展思想,通过不懈努力,逐步规范和完善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展现园艺特色乡镇的魅力,带动当动和周边水果产业的发展。

(1)进一步加强对林果产业的领导,制定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镇林果协会和春瑞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

(2)规范产品包装,加强标识、标志管理。以现有包装箱进行保护和限制使用,通过标志管理,强化流通环节上的质量管理,实现分级销售,优质优价,确保“乡缘”水果品牌安全。(3)完善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重新普查农户种植品种和面积,建立分户联系档案,掌握果品生产成熟进度和质量,为销售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农户栽培管理记录档案的检查,监控农药化肥销售商的农资服务。

(4)内引外联提高系列化果树栽培技术宣传与服务,扩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针对果树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公关研究,使影响桃树产量、品质的黄叶死树病得到有效控制。

(5)拟建占地50亩的杨庄果品交易市场,并做到规范管理。

(6)拟建果汁生产厂,使所产次果得到就地加工增值,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二:中国水果业国际化开发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一)果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果品主要由果农分散生产,种植者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绿色环保意识不强,在种植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不同的生产者使用化肥不同、喷洒农药不同、采摘时间不同,水果的外形、大小、成熟度也不一样。因此,中国水果业果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形成长盛不衰的知名品牌。

二)“绿色”壁垒制约

自2003 年以来,中国每年大约有60%以上的中国水果出口企业遭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目前,绿色壁垒给中国果品出口造成了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是制约了水果出口贸易增长。第二是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水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获得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企业则要支付认证申请费用和使用年费,使出口成本大大提高。第三是企业出口风险加大。外。

三)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落后

水果商品化处理是水果采收后再加工再增值的过程,包括挑选、分级、清洗、打蜡、催熟、包装等环节。水果商品化处理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水果营养成分、新鲜程序并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延长贮藏寿命,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欧洲各国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90%以上,而中国不足40%。近些年来中国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虽有较大改进,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

四)果品贮藏保鲜能力不足

水果从预冷、冷藏、保温运输到进入消费市场是一个完整的冷链系统。日本90%以上的水果都经过预冷处理,但中国预冷处理的水果只占5%,冷链运输的果品仅为10%。发达国家水果贮藏能力为100%,其中70% ~80%为气调贮藏。而中国水果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且多为简易贮藏,冷藏、气调贮藏只占总贮藏能力的7%。五)果品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

当前中国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低,果品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各地的合作组织虽有一定发展,但在开拓市场、降低营销风险、维护农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还很薄弱,特别在出口创汇方面,销售网络还很不健全。果品通往国际市场的渠道不畅,对国际市场果品需求的研究开发不足,果品营销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从而导致果品市场“内销不旺、外销不畅”。三:中国水果业国际化开发战略举措

一)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优质种苗覆盖率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中国水果业国际化开发应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异优良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授权种植,利用国际舞台推广品种与技术,从而分享国际市场份额。积极推广果树苗木无病毒化生产,实行苗木繁育许可制度。感染病毒病不仅影响苗木质量,严重制约果树生产效益的提高,而且无法通过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防治。研究证明,栽培无病毒苗木既可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危害,也可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实现果树无病毒化栽培,不仅要注重技术,更要注重管理,建立健全果树苗木繁育许可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苗木品种优良、纯正,又避免交叉感染。

二)实施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优化调整区域布局

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地区主要水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要淘汰非适宜区的水果种植,调整压缩非优势区域,做大做强优势区域,积极支持发展有区域特色、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水果生产。优化树种结构、熟期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水果,适当压缩大宗品种,将苹果、柑橘、梨三大品种比例调整到合理水平。调优早、中、晚熟品种比例,逐步实现果品周年均衡供应。

三)开展创建标准果园,推进水果标准化生产

要大力推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落实水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重点推广优良新品种和果园覆草、果实套袋、平衡施肥、简化修剪和无公害生产等技术。不断提高果农素质、果园标准化水平和优质果率。加强病虫防控,建立健全果品安全生产体系。

四)发展水果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营销

实行“分散生产,集中处理,集中分级包装,集中销售”,增强中国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健全水果专业合作组织运行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加强产销衔接,积极开拓市场。一要研究和确定目标市场。每一个地区都要分品种对水果的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研究,明确市场定位,按品种制定营销策略;二要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在依赖出口营销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国外营销、多国营销和多区域营销模式,通过以上模式的综合运用,建立全球营销网络;三要抓好产销促进。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情况,加强生产、市场监测和预警,搞好信息服务;四要加强品牌建设。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品牌资源,培育名牌水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打造知名水果品牌。

五)加大投资力度,打造产业龙头企业 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参与果品生产、加工与经营。建立区域性大型现代化的水果贮藏库,保证鲜果市场果源供应的均匀性和新鲜度。发展加工业,提升产业附加值。营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在一定区域择优支持管理优、前景好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产业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品种保护

尽快对中国主要水果品种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植物新品种是重要生产资料,加强保护力度有利于保护育种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使中国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品种方面的优势。鼓励社会各界在品种、生产、贮藏及包装等方面创新,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保护企业利益不受侵犯。参考文献:

[1] 何报翔.湖南优势农产品资源开发的研究与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8,(1):100-102,[2] 肖淑兰,洪艳.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2):125-128.[3] 何国辉,李赛群.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及走向国际化的若干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8,(3):134-137.[4] 杨安娜,文秋林.积极推进区域特色规模化农业[J].湖南农业科学,2008,(6):147-150.

第三篇: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观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乡党委、政府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来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抽出时间下村进行调查研究,到周围县市调查了解农村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农村市场信息需求,经过分析研究后用来指导农村农业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加强对农民教育,使其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观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市场经济观,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通讯、信息大通畅,农产品大流通。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家底是乡党委、政府必须提前做好的工作,要派人提前做好乡项目库的建立,做好5年或10年乡项目建设规划,平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宣传,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同时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充分发挥了当前“一事一议”项目的作用,做到施实一个,高质量完成一个,管理好一个,使其长期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上要引导村、组建立管护的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旅游业的开发联系起来,为将来旅游业发展奠定好基础。

三、加大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力度,创建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是其农业增产,经济增收的重要途径。乡党委、政府一要多方面引进农业先进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报务;二要花钱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乡村,分期分批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先进技术培训;三要培养领头雁,在技术、资金、市场信息上帮助示范户发展壮大,通过示范户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致富。四是要结合实际,发展市场需求的商品。如利用马溪茶元、塘头村高海拔气候特点,在夏季大量种植冷凉蔬菜。

四、建立农村稳定的信贷体系、互助组织,带动农村全面富裕,鼓励土地流转,为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在鼓励现有农村信贷服务的同时,政府要教育好农民,要学会用明天的钱、用别人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看准一个项目就应当大胆的把握时机尝试一个项目;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农业发展基金,并且每年以百分之几的递增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服务,为暂时存在困难且又是好项目的农户解决燃眉之急,渡过难关。要调动农民自身的潜力,指导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羊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或者是农民专业协会,让这些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它的协作、互助作用,同时在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合理进行土地留转,一是解决土地荒芜问题,二是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土地,真正实现农产品商品化。

五、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做好农业服务,确保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一个地方农业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基层政府,一要做好国家政策落实服务工作,要将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三农”政策切切实实逐一兑现给农民,要调动全体基层力量,将上级党委、政府“三农”政策向农民宣传到位,实施到位,使农民得到实惠,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二要为农村建立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使其最终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要排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鼓励农产品流通、交易,要培养乡土物流人才,发展壮大物流业,要筹资为农村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贮藏设施、有条件时还要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三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做好对农民技术培训和服务。四要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搭建一个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广播电视传媒,利用现代交通枢纽将农民的农产品变成商品,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变成商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六、朝旅游业方向发展,在特种养殖、种植上下功夫。要长期保护马溪的青山绿水和野生生态资源,必须走旅游业和特种养殖、种植发展道路。马溪地处三地四县五乡镇交汇处,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要充分利用施秉县北环路打通后的机遇,把马溪未来发展融入施秉、镇远、石阡、余庆旅游发展圈,逐步开发佛顶山、九龙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

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食品小吃游。要与石阡的窑上景区、施秉的杉木河、黑冲、云台山景区连成一遍,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保护青山绿水的目的。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五步蛇、乌梢蛇、古妮虫草是马溪的野生自然资源特色,但现在人们仍在非法猎取,除了继续打击不法行为外,政府应鼓励部分农户从事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乌梢蛇、古妮虫草等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种植,用来满足市场需要,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实现保护野生生态资源目的。

第四篇:芦坪乡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模版)

关于芦坪乡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芦坪乡是个边远乡镇,因为缺乏明显的经济优势,以往一直处于‚财政无收入,政府支出靠上拨,公益事业靠统筹‛的状况。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大乡,农民人均收入不及于城镇人均收入的一半,显然增加农民收入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系统论的思想,市场化的观念,开放性的思维,工业化的举措,指导农业与农村工作,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城带农、以城补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而努力。

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现状

芦坪乡是农业大乡,现辖张家村、芦坪村、尽远村、坪星村、远垄村、江垄湾村、水沙溪村、大门溪村、长潭村、刘家村、壮丁村、楼城坳村,十二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3215户,15000人。现有耕地24328亩;林地10000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为2.1亩。主要农作物有为水稻、蔬菜、辣椒、茄子等,也种植少量的药材。农副产品以西瓜等作物为主,是全区闻名的礼品西瓜之乡。2008年,全乡农村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562.9万元,比2005年增长513.6万元,年均递增21%;其中,牧农业总产值实现442.9万元,比2005年增长18.9%,年均递增6.3%;乡镇企业,二、三产业总产值实现320万元,比2005年增加108万元,增长了1.7倍;全乡从事二、三产业户数达到385户,从业人员达到45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5元,比2005年的1756.89元增加近980.1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截止2008年底,各类牲畜存栏达到8531头(只),适龄母畜比例达到62.5%;牲畜繁殖成活率达到65.3%,出栏率达到26.8%,商品率达到10.7%。舍饲养殖业从无到有,达到136户,修建温棚蔬菜16.8亩10座。初步形成了礼品西瓜种植、舍饲养殖业等支柱产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年中举办各类培训班43期,培训农民4600人次,牛羊免疫密度达到100%,农村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就拿目前来说,我乡经济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农区小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形势极为严峻,任务相当艰巨,困难大于机遇,问题和挑战并存。目前,影响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弱,物资和资金短缺,水利、电网,路面硬化建设的步伐不快;信息化市场经济闭塞;农产品流通领域狭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不利于农业增效的提高。

(2)、产业结构单一,由于陈旧观念和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贫乏,全乡农户种植仍为水稻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少,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步伐缓慢,压粮、扩经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幅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缺乏大的突破,仍在低水平上徘徊,在实践中探索。农业结构调整中数量多,规模小,已调整的结构有西瓜、辣椒、梨、葛根、几项品种,但从规模效益上来看,缺少连片的调整规模,缺乏主打品种,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大路货多,珍、稀、特、新品种少,缺乏市场竞争力。无工业经济,地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支柱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后劲严重不足,发展滞后,没有竞争优势,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出现了粮食投入高,产出低,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而且从产品层次上多数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劣产品多、优质产品少、粮食作物多、特色产品少,使农作物的商品加工转化率低,附加值低,不利于农民增收的提高。

(3)、财政困难,村经济积累薄弱。缺乏持久有力的税源支撑,财源结构不够合理,保运转,保发展压力较大。

(4)、村民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不够解放,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尤其是农民宁愿进行传统的种植,也不愿冒风险种植高新品种,使我乡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

三、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乡要与全国、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要加快经济发展,只有以项目带动经济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关键,把科教兴乡作为发展的条件,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才能促进全乡经济发展。

(一)、坚持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思路,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质量与效益型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场重大变革,充分认识到进一步转变的观念,在实现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在思想理念上,摆脱‚以粮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溥,树立现代市场经济、市场农业、大农业的思想;在发展思路上,要从数量扩张型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现代化农业转变;在增长方式上,要注重科技进步与提高生产率,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战略规划上,要求注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从忽视生态环境破坏经营向生态效益平衡与经济效益提高方面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通机制,发展多

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民经济的发展。

(二)、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

树立正确的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把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放在首位。切实加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力度,认真解决好投入的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稳定快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只有下狠心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关键,以芦坪乡现有的西瓜、辣椒、葛根等特色产品为主线,按市场规律,合理调整,把它调新、调优、调特,使其由农产品生产转向农产品深加工,达到有市场、有效益,实现布局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在现有的水平上实现经济发展。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重之中,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品种、品质结构,着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引导广大农民突出求‚效‛上下功夫,以‚三品一效‛和‚两高一优‛为目标,加快调整,对那些投入大、产量低、品质差,费工费时的种植品种逐年淘汰,把品质优、价格好、效益高的品种放在首位。

(三)、全力推进牧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现有市场,预测未来市场,针对我乡目前的农业现状,必须发挥地理优势。以西瓜种植、辣椒种植、葛根种植等特色产业为重点,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的种植、加工、转化增值的路子,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建立淀粉、粉丝粉条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小作坊、小禽场、小果园、小菜园的庭院经济,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力争使我乡蔬菜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同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富民强县工程,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情况下,既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因

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形成规模,以推动我乡经济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脱离贫困,向小康迈进。

(四)、坚持以项目强镇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我乡经济发展,就必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坚持项目强乡战略。也就是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农业政策对西部倾斜的机遇,发挥我乡的各种优势,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使项目建设成为我乡经济增长的亮点。立足乡情,突出前瞻性、多渠道、多论证,储备一批对我乡经济发展带动力大,优势突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的项目;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在短期内争取村级公路改造、舍饲养殖建设、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政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的实施;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不断完善硬环境的基础上,着力改变软环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在促进我镇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着‚先发展,后完善,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使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去‛就是我们要走出去宣传党城,把我们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优质西瓜、优质辣椒、优质葛根等),宣传出去,把我们创办区位优势绿色无公害产品优势和政治优势宣传出去,通过这些优势的宣传变为我们的经济优势。‚请进来‛就是采取各种渠道,把外县、市企业请到我乡安家落户,或企业合作,或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发挥他们的资金优势,加快我乡经济发展。

(五)、坚持以科教兴镇战略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科教兴乡战略,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科技,核心问题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全民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因此,我们要把科教兴乡作为一项

长期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投入,完善措施,力求创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我乡各站所的工作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努力提高全乡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六)、重视抗灾保畜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促进经济发展

抗灾保畜工作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坚持‚抗灾、减灾、增收‛的指导思想,以‚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抗灾保畜的工作,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和措施,向上争取资金,与有关部门联合做好。加强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对邻县地区的疫情威胁不可忽视,加强对牲畜多发病、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适时驱治牲畜内我寄生虫,牧农中心加大各种防病疫苗的购买、投放、和注射工作。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在做‚两防‛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对每年全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一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大病虫害的预防。

第五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以发展和农民现状得以改善,农业生产开始向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农民现金收入占总收入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52.3%,上升到2004年的80%左右。而且农村劳动力结构有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从1992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2002年比1991减少约2559.9万人;二是从1997年开始至今,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下降50%。从1999年开始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农业劳动力有所回流,但就业结构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我国不仅仅从改革制度上为农民减负增收,还采取了很多相关措施。这些改革和措施都为农民带来实质意义上的好处。但是,农民收入还是不见增长呢?从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实际出发,分析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既有经济环境因素,也有政府政策调控因素。

1.农产品市场狭小,市场体制不健全

进入9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农产品品种的产量极其丰富,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却没有同步跟进,农产品销售日益困难。首先,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分散、细小的经营方式使他们以无组织的分散状态进入市场,在面对不正当竞争的时候,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利益追逐利益为中心的批发商,他们在农产品短缺的时候,以高价抢购;在农产品过剩而价格下降时则一哄而散,使市场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供销体系。其次,我国目前的市场建设除规模、规则无法得到保证外,市场布局也相当不合理。产地市场的不足,割断了产销之间联系的通道,使市场机制无法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而在零售方面,仍以城乡集贸市场为主,新兴的超市、连锁店还不十分普遍。

2.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协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滞后

政府职能划分不明确,政府行为涉及范围不够规范。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各地普遍存在着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销售的的现象。农民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而政府在这方面力度又不足,从而使得生产决策的盲目性较大,只知道“什么价高,种什么”,结果是“种什么,什么难卖”。增产不一定增收这个道理,还没有被人们广泛理解。市场的盲目性和无导向性使得增收走错了方向。政府扮演的领头角色不够尽力,农民对上头的依赖性又过强,这种局面使增收失去了方向。

3.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劳务收入减少

众所周知,农民增收主要来自农业和非农业两个渠道。但在目前农村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还不发达,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低。农业受阻、非农产业又不发达,大部分劳动里集中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劳作,致使劳动生产率无办法提高。以粮食生产为例,我国一个农村劳动力一年只能生产约1200公斤粮食,仅可以养活4个人;而且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城市化水平只有19.8%左右。农村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增收缓慢也就在所难免。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一)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保护农民权益

1.提高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自组织程度,提倡土地规模 经营土地规模经营的规模,严格的说,不是单一的土地集中规模大小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规模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反映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土地规模,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劳动投入规模,由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决定的服务规模等等。因此,土地规模经营,其核心是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它能够克服家庭经营土地规模狭小、分割零散、难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等问题,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行土地经营规模可以将零散的资源集合起来。在发挥农村供销社和信用社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农村合作社的经验发展以社员入股,民主管理,盈余返还,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资金融通,农民资金供应,机械耕作,农产品储蓄和销售中的作用,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保障农民利益。要培育农民自发兴办各类流通组织,包括农村经纪人,农产品促销组织,专业协会等,提高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进行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应诉贸易纠纷处理等。

(二)提高乡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1.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分配体制改革

一些基层政府在管理理念上,仍停留在过去的下达种植计划,催种催收催上缴,但当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销路时却不问不闻,由此引起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紧张,而且,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行组织的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往

往有事权无财权,这样,对于诸如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农村基层组织无力凭借本级财政收入来源提供,而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又非常有限,于是就通过向农民集资、摊派来解决,从而陷入一个“农民要增收自己来掏钱”的恶性状况。因此,由于在市场竞争环境里,各类公司,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场等是市场主体,政府要从微观层面,其重要职能是为农业、农民提供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物品,作好市场信息服务,科技和教育服务;要因地制宜,撤并乡村,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并且必须明确乡镇政府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收入来源和指出范围,变以支定收为以收定支。把不应该由乡镇政府负担的支出分离出去,减轻财政负担,强化农业税返还乡镇的管理,加强对困难乡镇的照顾,从制度上保证乡镇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三)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走特色发展道路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我国农业已经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成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也从供给总量短缺转化为需求约束。农产品增产不一定增收,这就决定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不是解决多种什么,少种什么的问题,而必须向生产的深度进军。根据我国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趋势,对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在种植业结构上,要逐步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实现饲料作物生产的独

立化。我国畜牧业结构应朝着以节粮型、高报酬型方向转变。渔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加快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从以捞捕为主转变为人工养殖为主,加快海水养殖业的改造。而林业则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过去以林业产业体系为主转变为以林业生态体系为主,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在此基础上努力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和木产品的需求。

(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通过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改革,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让多数人能够享受工业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现代文明。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可能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务人口的比重,才可能达到用现代城市文明有效地改造农村农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达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进步,使农村农业跟上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

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前提是使小城镇建设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在此基础上,要以县区为单位,根据本区、本县或本市的实际情况,诸如人口、交通、经济特点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的历史和现状,科学规划,设镇位置、镇的性质、设镇的先后,作到合理布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因势利导,先后有序,而不能盲目地完全按照现有行政区域,一哄而起,乡乡镇镇,结果会造成重复建设,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在合理建镇的基础上,我国还要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

镇化建设方针的影响下走出来。我国城市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容量增长迅速,对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对工资的要求低,能耐苦耐劳,提高了原有固定工人的竞争意识和劳动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给消费者带来利益,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各政府一定要逐步废止原有的城乡隔离户籍政策和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歧视风气,不断完善户籍登记制度,打破城乡界限,加快城市用工制度改革。

2.建立和健全投融资机制,依托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目前,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差别在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必须有产业来支撑,而发展产业最需要的是资金。要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民进城,进镇经商办厂;鼓励城市大工业向郊区有序 ;鼓励城市商业在郊区城镇开办商业连锁店,物质配送中心等。要切实制定优惠政策和导向政策,吸引外资企业落户农村城镇。这么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做后盾和良好的投融资机制做保证。

鹤城镇财政所

2011-05-11

下载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X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思考

    **办事处位于**西南部,东南与**省**市**乡、**镇接壤,西与**县**镇、旗内**办事处相连,北与旗内**迹、**二个办事处毗邻。辖区总面积239.2平方公里,辖10个村,29个自然屯,47个社,现......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一直发展相对平稳。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其成果表现如下: (......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横街小学郑献波 一、 英语教学现状。 1.英语显得日益重要了,本区的家长、学生对英语也越来越重视了。然而小学英语似乎没有受到这样的优待。特别......

    农村集贸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

    农村集贸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贸市场在搞活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与城镇建设相比,农村集贸市场无论是在硬件建设,还是规......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构建大交通、培育大产业、争取大政策、促进大和谐是市委立足巴中市情,准确把握区位特点和阶段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具有鲜明时代特......

    三合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三合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摘要 “三农”问题的不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报告浅析了三合镇农村经济过去的现状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将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精选五篇)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作者 王勇 学院材料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号1090910103英文篇名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Rural Economy in......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经济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专 业 农业经济 年 级 **** 学 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