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行队伍的修炼与建设
浅谈发行队伍的修炼与提升
-----------
自办发行的“诞生”,与报业市场竞争和体制创新密切相关。1988年,《杭州日报》开始自办发行,风风雨雨近20年,为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今,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变革日新月异,新兴媒体悄然崛起,媒体融合趋势加快,这些都给自办发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发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自办发行队伍亟需进一步修炼与提升,与时俱进,提高竞争力,实现和谐发展。
一、正确认知自办发行队伍修炼与提升的意义
首先,这是加快发展、拓展产业的需要。从全国报业看,收入结构比较单
一、抗风险能力不强,是一个共性问题。报业要发展,必须优化经营结构,加快产业拓展,发行作为经营部门之一,自然也不能例外。2004年6月,杭报集团发行体制实行“订投分离”改革,发行公司职能转变为“投递与配送”。在这一转型期,既要稳定投递质量,控制运作成本;又要开展网络配送,增加经营收入。因此,队伍的修炼与提升是加快发展、拓展产业的前提条件。
其次,这是应对挑战、和谐创业的需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内容的发布面临更多选择,手机报纸、电子杂志、数字报纸等的出现,意味着报纸的发行在未来会面临全新的挑战。同时,信息技术带来自办发行管理与服务的创新,信息化终端,网络式管理,多渠道信息,需要懂管理、善经营、会沟通的高素质人才来担当发行二次创业的重任。再次,这是打造品牌、服务媒体的需要报纸是产品,投递是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已成为媒体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提升媒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自办发行队伍实施品牌化战略至关重要:通过每一天准确、及时的投递服务,培养杭报集团忠实读者群;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便民项目,加强发行队伍与读者互动,进而塑造媒体与发行公司的双品牌、双形象。
二、自办发行队伍修炼与提升的要素和方向
加强自办发行队伍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炼与提升:
1.服务质量
报刊投递和网络配送同属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立身之本。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时效和服务态度。服务时效采用首问责任制和时间承诺制,并与绩效挂钩。服务态度主要是提升服务理念,提倡亲情服务,定期监测读者满意度,要求达到95%以上。
2.成本控制
发行部门作为经营部门之一,必须做到有效控制成本,减少非生产性支出。特别是报刊发行,应该坚决贯彻中央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发行市场秩序的要求,结合治理商业贿赂背景,逐步实现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最终达到“优化发行结构,提高发行收入,规范市场秩序”的目标。
3.品牌识别
实施品牌战略是自办发行的必由之路,如北青报的“小红帽”、华商报的“黄马甲”等已成为自办发行品牌化的代表。除了统一服装、统一标识外,制定星级服务标准,建立从业人员认证机制,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是品牌识别的重要内容。
4.信息应用
科技是生产力,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自办发行队伍管理的升级和品牌的升值。把发行网点建设成为智能化终端,通过指纹考勤、客服中心、引入ERP管理来提高发行网络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为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5.网络增值
发行网络增值是全国报纸自办发行研讨的热点。利用发行网络资源,掌控商品分销渠道的关键是:一要开展适合发行队伍特点的项目,销售高附加值产品;二要提升市场意识,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改造现有队伍,提高营销与沟通能力,挖掘经营人才,为合作方提供包括策划、宣传、市场监测等一系列服务。
自办发行队伍修炼与提升的方向主要有:学习型团队、职业认证制、管理信息化、经营产业化。
三、杭报集团发行队伍修炼与提升的实现途径
1.开展分级培训,提高战斗力
杭报集团发行公司通过开展分级培训、站长工作讲评和技能达标考核等途径,统一认识,提升理念,使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2006年,发行公司组织了针对管理人员与站长、管理员、投递班长、投递员的分级业务培训。对管理人员和站长侧重管理方法和品牌宣传的培训,以便提高他们的营销和沟通能力;管理员突出业务知识交流和技能操作;以提高执行力为目的组织投递班长进行军事化训练;投递员以技能达标考核为目标强化基本职业技能。据统计,发行公司近250人参加了分级培训,达标率为100%,队伍建设初显成效。
站长讲评是发行公司队伍建设的又一新招。每天投递员回班后,各站因地制宜按规范流程操作,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聆听站长讲评一天工作和要求。统一的着装,整齐的队型,规范的操作,响亮的口号,常常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和啧啧赞叹。
2.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执行力
制度建设是规范内部管理的保障。用制度管人管事,关键在于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2006年,杭报集团发行公司实施双向选择,强化岗位管理,编制《岗位说明书》和《发行站工作手册》,推出绩效考核、巡回督查、安全生产等系列制度,建立了以《站长工作目标捆绑式考核》和《科室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为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每月由评奖小组从投递质量、投诉处理、站务管理、副业经营等方面对站长业绩进行评价;科室人员从出勤纪律、工作效能、服务态度、学习获奖等方面进行打分,奖勤罚懒,树立正气。为加强“送早报”现场管理,发行公司班子和投递督查部每周至少2次不定期到分运部、发行站巡回检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分运部合理调度,优化运力,精确测算每个班次运行时间,使报纸提早、错时到站;站长强化现场管理,缩短内部处理时间。经过努力,发行公司在少量增加人员的基础上,在市区承诺段实现了早上8点半投递到户,为集团节约经费近150万元。
3.应用信息技术,打造竞争力
未来发行网络竞争不仅是数量与硬件竞争,更是管理与服务竞争。杭报集团发行公司以构建15分钟服务圈为目标,增加站点,调整布局,提高终端信息技术应用,以通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与地理分布上的“发行网”共同打造发行配送网络的市场竞争力。
“站长日记”博客、指纹考勤系统和客服中心改造是发行公司2006年的三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站长日记”博客和指纹考勤系统均已投入使用,客服中心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站长日记”博客要求每个站长记录当天工作,既相互学习又交流思想。个性化界面,真实的文字,博客成为发行公司的网上家园。如朝晖站博客,根据物流团购任务推销情况,提出了优化产品结构、细分客户市场的建议。指纹考勤系统是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典型,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客服中心将整合报刊发行和物流配送业务,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探索数据库营销、社会调查、商品推广等新的盈利模式。
信息化终端建设给发行公司多元经营、产业延伸带来发展机遇。以杭州近郊优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为主的“每日送绿色产品”配送项目,短短8个月营业收入就突破100万元,门店从原来5家增加到7家,入网单位从12家增加到21家,商品种类多达100余种,经营保持良好态势。
4.坚持和谐发展,提升凝聚力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发行公司实现和谐发展的要求,目的是引导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为此,发行公司立足于长远,从硬件和软件上进行规划,确定发行站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设计统一样稿,统一实施。
硬件上,企业文化建设外化为改善站容站貌、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员工着装等。2006年,发行中心为投递员配发春夏两季工作服,统一更换带有集团标识的门面,站内投递员工作牌和投递本统一上墙,并配备了投递员信息一览表以及公示栏。
软件上,企业文化建设内化为提升服务理念和形成共同价值观。围绕打造学习型团队,发行公司多次组织学习和讨论,灌输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逐步形成“把新闻、服务、形象、品牌带给读者;把责任、激情、诚信、发展带给员工”的共识,树立公司与报纸的双品牌、双形象。继续发扬杭报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步,勇攀高峰,勇于跨越”的精神,把“脚踏实地,只争朝夕,精诚团结,精益求精”作为行动指南,有效提升全体员工的凝聚力。
第二篇:浅谈公安制度建设与队伍管理
浅谈公安制度建设与队伍管理
制度建设是公安队伍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促进队伍管理正规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三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制度建设在公安队伍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看到,制度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制度建设问题,用发展的思路研究制度建设问题,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制度建设问题,否则,制度就会脱离队伍管理的需要,成为影响队伍长足发展的桎梏。结合工作实践,谨就如何用发展的观念指导制度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一、树立制度建设的发展观念
公安机关的队伍管理制度是指全体民警必须遵照执行的行动准则和办事规程的总和,是用来调整队伍建设中各种关系,具有正式形式的规范化体系,是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对制度建设也就提出了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律法规变化对队伍管理制度建设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仍处于立法活跃期,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修订,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关于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办案程序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修
订等对公安机关队伍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社会发展对队伍管理制度建设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思想素质、纪律作风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队伍的新期盼、新要求,就必须发展和完善队伍管理的制度建设。
(三)民警思想变化对队伍管理制度建设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民警追求实现自身价值,思想更加开放活跃的积极一面,也有更加关注自身利益,集体观念相对淡薄的消极一面;既有思想方法灵活,善于应付各种变化的一面,也有奉献精神不足,自我克制力不强的一面。公安队伍管理的制度建设必须适应民警的思想状况变化,必须加强对消极因素的针对性,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当前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公安机关队伍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仍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随意下发制度,使部分制度缺乏严肃性。严肃性是制度的根本属性,离开这一特性的制度就不能称其为制度。这就要求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必须严肃,应当建立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而且制度一旦建立形
成,必须使其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同时,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对于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都应及时处理相关责任人,绝不能姑息迁就。
(二)制度繁杂,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制度必须严谨,相互之间不能重复、抵触,同时,必须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便于操作。但是,制度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不少单位的制度是靠东拼西凑建立起来的,没有考虑这项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必要、是否能够落实、是否与上级的制度和要求相重复、相抵触,从而导致制度过多、过滥,使得民警对制度漠然视之、靠东拼西凑建立起来的,没有考虑这项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必要、是否能够落实、是否与上级的制度和要求相重复、相抵触,从而导致制度过多、过滥,使得民警对制度漠然视之、麻木不仁。
(三)制度僵化,难以适应当前队伍管理需要。制度的好坏和执行的效果,必须放到队伍管理的实践中去检验和评价,及时搜集民警的反映,全面掌握执行的效果,注意发现存在的缺陷,并不断加以去除、修改和完善,否则,制度就难以适应队伍管理的需要,就会成为队伍管理的羁绊。
(四)执行不力,使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虽有制度但得不到很好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有些单位不能很好落实,出现了落实制度难的怪
现象,甚至有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还带头违反制度,使监督部门无法有效执行。还一些制度监督执行机制缺失,使之陷入无人监督执行的棚架状态。
三、用先进理念指导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安机关属于一支纪律部队,管理必须靠制度。因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真正把制度建设臵于队伍管理的重要位臵,用发展的思路、先进的理念解决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把制度建设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一)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制度建设。以人为本是队伍管理的重要理念,当然也是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的理念,是判断制度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在制度建设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一是要充分考虑民警的合法权益和正当需求,不要人为地“拔高”制度标准,不要制定超过履行职责需要的制度规定;二是落实从优待警方针,加快并完善从优待警制度的制定,使制度体系中从优待警制度和从严治警制度的结构更趋合理,努力提高民警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和谐警营建设。三是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广大民警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这样才有利于各种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解决,才有利于使民警接受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
(二)用精简理念指导制度建设。实践发现,制度过多过滥、使民警无所适从,是制度执行乏力的根本原因,要克服这种问题,必须用精简理念指导制度建设。首先,对制定和修改制度的权限和程序进行规范,明确规定哪一级的部门可以制定或修改哪一类的制度,从而使制度的制定和修改规范起来,从根本上防止制度过多过滥等问题的发生。其次,要从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及时清理、废止一批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内容重复的制度,健全、充实一批仍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制度,使制度建设与形势发展相适应。
(三)用效能理念指导制度建设。制度发挥效能的关键在于落实。因此,我们在制定、完善制度的同时,更应注重制度的贯彻执行,对有制度不遵守、有制度不执行,甚至公开违反制度规定的,要给予严肃处理,以充分体现制度的绝对权威。在各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领导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引起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不搞特殊化,才能形成尊重制度、坚持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使制度发挥应有的效能。
(四)用实践理念检验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效果不在于条文的多少,而在于发挥作用如何。因此,要在队伍管理的实践中检验、评价和评估制度建设效果。要对执行效果差 的制度规定搞清形成问题的原因究竟出现在哪里,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及时调整完善那些与制订制度的目的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方面,使制度更加合理、完善、科学、有效。
第三篇:如何建设巡视队伍(模版)
巡视机构代表上级党委行使监督权力,扮演的是上级党委“眼”和“耳”的角色,这就注定其职能非强制性的特征。看多看少,听多听少,了解发现问题的深浅,都有赖于自身履责的程度,而科学有效的问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本刊记者 孟盛
一问:谁来监督巡视组?
有人提出,如果巡视组与被巡视对象产生利益瓜葛结成“同盟”,对问题视而不见怎么办?如果巡视组个别人员利用在选人用人中的发言权受人请托收受贿赂怎么办?有专家指出,未雨绸缪,应防止巡视组权力的个人化。
此外,一些地方巡视员与被巡视对象私交较好,有的曾在省级单位共事,有的曾在当地任职,尽管有“5年一轮换”巡视区域的规定,那轮换之前呢?而有关公务与任职回避的规定,也由于涉及的人多面广而不好操作。于是有人担忧,如果巡视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巡视效果将大打折扣。
这些问题集中为一点就是:谁来监督巡视组?
原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曾就此问题有这样的回答:“巡视组既要接受外部监督,包括上级领导机关的监督、进驻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也要搞好内部监督,设有党支部,有严格的组织生活。”
尽管如此,但在目前的制度设计和工作实践中,巡视机构的确存在因体制不顺导致监督缺位的现象。
上级领导机关能够监督巡视组,但这个具体监督者又落在谁身上?“是党委、纪委,还是组织部?看似都有,似乎又都不到位。”有人困惑。
据记者了解,全国有的地方巡视组是省委下面完全独立的机构,省委领导重视程度高,如辽宁,与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不再有人事关系;有的又类似于所属上级机关的一个子机构,如某省巡视组设在纪委下面,由省纪委副书记分管;而更多地方是由在省委领导下的该省纪委与组织部门共同建立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一般由省纪委书记牵头,也有由省委副书记牵头的,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等为成员,各地情况不一。领导体制的不统一,带来各地领导力度的差别。
有人认为,这个责任应落实在巡视办身上。巡视办负责巡视工作的综合协调、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等,一般设在同级纪委,有的是由省纪委副书记分管,有的是由省纪委常委分管,真正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大部分是抽调来的省纪委的室主任,而巡视组长都是正厅级干部。“即便巡视办可以监督巡视组,处级怎么去监督正厅级?在现实中如何操作?事实上,巡视办在监督方面无更大发挥。”某省巡视办一副主任向记者坦言。许多地方都规定了巡视工作人员由纪委、组织部共同管理,但却没有管理的细则。
有人提出,按照党章,巡视是党委的职责,而不单是纪委和组织部门的工作,应由党委牵头负责,提议将巡视机构完全独立出来,由省委专职副书记分管。但也有人置疑,脱离了纪委和组织部门的支撑,既增加了行政成本又不符合精简机构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成果运用与两大机构关系密切,并且过去的5年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如果完全独立,如何保持三方之间工作的有序衔接和稳定?
“毕竟开展时间不长,巡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出现监管不到位、体制不顺畅等问题也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采访中,某省一位巡视组组长认为。他说,对巡视组的监督要有力,还需理顺各方面关系,确立科学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等一整套制度,最终还是要通过制度来约束、规范。
二问:谁来考核巡视组?
巡视组是否真的做到了不辱使命,谁来考核评价?巡视人员能否长期保持工作激情,谁来激励?巡视工作的问责与激励制度,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专家指出,从理论上讲,上级党委应该对巡视工作效果、人员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但实际上目前巡视制度缺乏科学的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些地方的巡视干部透露,巡视机构成立以来,没有针对巡视干部工作思想等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要求、规定和考核标准,也没有激励的办法措施。时间一长,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都一个样,年终听个人述职也就走走过场。“这样的管理机制不利于调动巡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们认为。
“刚开始肯定是信心百倍地下去工作,但每天都谈话,一坐就是一天,接触的东西多是千人一面的书面语言,久而久之难免会有一些厌倦情绪。”某地巡视干部坦言。
激情的消磨还来自于人员管理体制的不顺导致队伍建设的诸多问题。“我有时感觉被边缘化了,身份尴尬。”他向记者吐露。巡视机构一直被定义为“专业机构专职队伍专司其职”,中央还下达了专门的编制,尽管如此,各地大都采用巡视人员原有人事关系不变的管理方式。
某省一巡视办副主任向记者透露,目前巡视人员的考核、竞争上岗、评优评先、干部交流、干部培训、组织生活等仍然要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各自回原单位参加。“抽调到巡视组后长期在外,久而久之与机关疏远,原单位根本不知道你的工作表现,甚至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你,竞争上岗时谁会投你的票?”该省一巡视干部感到苦恼,“有时会觉得缺乏归属感,对未来也很迷茫。”
管人与管事的脱节造成了对身份与个人前途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巡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虽然一些地方在暂行办法中有“在巡视机构工作满两年以上可有计划地交流回原单位”的规定,并要遵循“该提拔的要提拔,该重用的要重用,不合适的要调整”,但现实中基本没有执行。
三问:如何建设巡视队伍?
“‘两年一轮换’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影响了巡视队伍的专业化。”一巡视干部认为,“巡视工作需要一批真正热爱巡视工作,以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专注投入的专业人员。两年是可以做不少事的,但却谈不上对巡视工作有多么深刻的思考、多大的拓展和建树,也难称‘专业队伍’。”
此外,还会影响队伍稳定性。5年一轮换的巡视,其间人员整体平均轮换超过两次,刚熟悉就要流转,这支队伍如何在轮换不断的情况下保持工作固有的连续性,保持队伍的稳定?后来有地方将这种“轮换”解释为“包括在巡视机构的内部轮换”,然而内部“换防”并不能解决人员管理体制的现有缺陷。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地方作了探索,有地方规定后备干部提拔前先到巡视组工作一年,将巡视机构作为培养干部的基地。这样做既充实了队伍又锻炼了干部,解决了巡视队伍“激励不足后继乏人”的尴尬。然而,真正是否可行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队伍建设中的另一困扰,来自地方巡视组干部结构优化的问题。目前巡视组中由不少老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优势是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经验丰富;德高望重,有威信;同时比较超脱,顾忌少。但许多老同志即将面临退休,刚摸清情况又要换人,对工作不利;还有,老同志在地方上熟人多羁绊多,如果个别人抱有“马放南山”的消极心态,就容易“放水”。
“巡视机构不能搞成照顾性安排、解决职级待遇的地方。”专家提议,应该让精力充沛而真正适合这项工作的老同志来主持巡视工作,但人数不宜太多,同时也要尝试加入“新鲜血液”,特别是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敢说敢为的年轻人,这样才能保持“长期作战的激情”。
“巡视人员难道只能来自于纪委和组织部门系统吗?”一些被巡视对象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巡视队伍为什么不能加入其他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血液”呢?单一的用人渠道会不会导致视野的局限性,看待问题的固有化、模式化?会不会不了解基层实际、不懂地方经济工作?“还是需要内行„„”某地级市党委主要领导一语总结。-
第四篇:浅谈如何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队伍建设是我局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队伍建设优不优,关键就看这支队伍的纪律作风硬不硬。纪律作风硬,就有利于增强队伍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提升队伍形象。煤炭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其队伍纪律作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煤炭局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每天都与煤矿打交道,是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单位,由于是煤炭行业,社会对煤炭行业管理的要求又会高于其它社会群体,一旦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势必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对整个单位造成不良影响,也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因此,如何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以过硬的纪律作风,以严格的日常监管,有效防范队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严肃而认真的政治任务。
一、当前队伍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制度来规范其行为,近几年来,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八条禁令”、“五十二个不准”等多项行为准则来规范行为,主要是影响队伍作风建设的因素越来越多,使得当前队伍的作风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政治业务能力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表现为思想觉悟差,政策理论水平低,为民服务的本领弱。有些领导干部平时疏于学习,不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不常思贪欲之祸,不常修为政之德,自私自利思想严重;政治业务学习制度不落实,学习教育照本宣科,不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政治理论匮乏;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业务知识不精,对新的科学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只注重文凭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工作水平的增强。二是责任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实。受当前社会因素的影响,少数领导干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工作敷衍应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些领导干部工作漂浮,不深入实际,不深入一线,不调查研究,凭个人喜恶办事,热衷于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层层指挥,把自己当成传话筒、传令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有些职工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吃、拿、卡、要思想严重、作风粗暴、冷硬横推。四是执法执纪不严,违纪违规屡有发生。执法艺术不高,执法质量不强,执法监督不硬,有的不严格履行执法程序,执法随意性大,重执法的法律效果,轻执法的社会效果,在执法中与群众发生冲突,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有些对“八条禁令”、“五十二个不准”充耳不闻、置之脑后,存在侥幸心理。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体制机制上根源,但归根究底还是由于领导干部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理想信念滑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潮的生活方式不断涌现,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外在的诱惑日益增多,少数人不自觉地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影响,理想信念动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经受不住金钱、美女、酒色等的诱惑,从而跌进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泥坑。二是满足于现状,学习氛围不浓。少数领导干部满足于现有的文化知识层次,认为自己掌握的技能知识已经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社会需求以及日益繁复的煤炭行业管理工作形势认识不够,不愿主动加强学习,工作表现为总是老办法老套路,没有创新没有进展停滞不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煤炭行业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三是领导干部自律不严,单位管理手段欠缺。有些领导干部缺乏自律意识,无组织纪律性,作风散漫,进取意识不强,工作消极应付。单位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盲区”,失管、缺管、漏管,导致领导干部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引起群众不满。
三、严格管理,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决定成败。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态度,敬佩的是作风,不满的也是作风。作为一名煤炭局职工,我想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谈如何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有效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近年来,我们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队伍纪律作风整训,以纪律严明、作风文明的队伍创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2008年9月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授予“二00八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先进单位”,2009年3月被洪洞县人民政府授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09年4月被临汾市人民政府授予“二00八煤矿安全生产优秀单位”,2010年3月被洪洞县委、县政府授予“综合服务二等奖”,2010年3月被临汾市人民政府授予“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多年来,队伍没有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保证了队伍廉洁的纪律作风。我认为可以紧扣“四个并举”,严格日常管理,扎实推进队伍纪律作风建设,防范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一要抓班子核心与领导干部队伍并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看的是干部,说明了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班子的领导力、向心力、执行力是抓好一切工作的保证。如何抓好班子建设,一是要强化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学习。领导班子要坚持学政治理论、学法律法规,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全面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才能增强决策能力、领导能力。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重大事务,正职讲民主,副职讲集中,切实提高班子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才能增强班子的执行力。三是要着力提高班子的率先垂范作用。领导是队伍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更是实践者,只有领导自觉发挥榜样的力量,才能在队伍中产生感召力。班子成员只有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驾驭能力和做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才能以其公正的形象、团结的形象、亲和的形象凝聚人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工作。四是着力增强班子的责任意识。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诫勉谈话制度,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做事业发展的带头人。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要同步抓好队伍建设。一支好的队伍,是带出来的,是管出来的。如何管好队伍,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管人管事。不断增强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必须从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入手,强化“尚法”意识,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开展业务技能的培训比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施教,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执法监管,提升队伍执法形象。因此要在全局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队伍形象,提升群众满意率。一方面要从抓执法制度的修订、抓执法质量考评入手,实现对执法过程的全程监督,强化内部监管;另一方面,从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入手,及时发现整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外部监管。
二要抓激励引导与惩戒教育并举。多年实践表明,队伍的管理既要正面引导,又要反面惩戒,但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激励和约束。而我们施行多年的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工作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考核等级化、激励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通过层级管理数量化、质量化的目标管理来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一是要强化定期考核。要充分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每月服务群众进行明查暗访,每月对队伍、业务、执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精细考核,全年总结帐。二是要强化“两个挂钩”。一方面要将考核结果与政治待遇挂钩。既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又能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格局。二是要强化推优树典。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通过学习典型的先进事迹,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多开展“争当岗位标兵”等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业务知识竞赛,坚持培养、发现先进典型,树立样板。要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全局人员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营造良好氛围,树立队伍正气。
三要抓工作作风与生活作风并举。对于煤炭管理行业的作风而言,群众更为关注,不但关注八小时之内,而且关注八小时之外。因此,我们要突出一个“严”字,狠抓作风建设,注重对八小时内外一起抓。按照“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严格督查、严肃处理”的管理思路,营造严管的氛围。一是要严格要求领导干部。经常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可以将“八条禁令”、“五十二个不准”制成学习材料,要求领导干部熟记于心。股室、中心、站、队签订“五十二个不准承诺书”,严格用车辆管理,杜绝酒、车、赌等违纪问题。二是要严格自律。通过教育意识到违纪违规就会丢工作,“掉饭碗”,甚至影响家庭平安和谐,从而自觉遵守党纪条规,由“要我遵守”变为“我要遵守”,时时做到自律自省。三是要严格督查。除了内部设立专门督查组外,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四是要严肃处理。在严格督查的基础上,必须狠抓责任追究,一旦发现违纪违规的,一律按队伍管理相关制度处理到位。要通过严管严防严处,全方位促进作风的转变,彻底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四要抓刚性规定与人性管理并举。在注重用纪律和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要注重从人性化管理出发,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努力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把那些真正愿意干事、又能干事、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从而在队伍中营造起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第五篇:队伍作风建设
一支好的队伍,是带出来的,是管出来的。如何管好队伍,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管人管事。不断完善与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强化日常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必须从如何杜绝核心风险入手,强化“红线”意识,熟练掌握风险防范措施,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员工作业的规范性。
一、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作风散漫的问题。着力解决管理人员中存在的思想松懈、作风散漫、状态不佳等问题。管理工作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掌握人的个性化差异与心态,因材施教引导班组长带头进入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查找自身原因,明确管理目标,善于发现所属员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敢管、敢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着力整治在岗不敬业、执行力不力、工作不落实等问题。对班组级与分队级管理人员不按规定执行与落实,实施严格的履岗问责惩处制度。
(三)进取心不强的问题。加强管理人员队伍教育,倡导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的良好作风。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奖惩机制,着力解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负责任等问题。对勇于承担、敢管敢干、业绩突出的班长、分队长做到坚决支持,严格区分一般差错和“红线“差错,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平台。
二、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治庸治懒、问责问效)
(一)健全“治庸”机制。各队室根据部门月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以上的专业技能业务培训学习。培训管理人员根据培训学习内容不定期进行检查,每季度少于2次培训学习的班组级以上管理人员将责令书面检查,限期自行补习。各队室要认真开展员工代表民主评议机制与活动,让“庸者下、能者上”。
(二)健全“治懒”机制。一是限时办结制。各队室必须在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内办结既定事项;对上级交办事项,必须按规定时限办理;二是责任连带追究机制。围绕加强安全责任风险防控,巩固现场作业规范的正确性,提倡团队力量相互监督,主动补漏,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共同承担的原则,试行以管理人员为重点的连带责任绩效奖惩制度。
三、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员工队伍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切实担负起推动作风转变、狠抓工作落实的责任,对管辖范围内的人和事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真正做到敢抓、敢管、敢较真,扎实推进各级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
(二)加强跟踪督导检查。建立联动督查机制,形成班组分队自查与部门督查合力。围绕典型事项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完善工作落实责任机制,层层传递压力,形成目标明确、督查有力、问责严格的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