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调研与思考
班级:093307 姓名:刘欢 学号:20093366
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中,曾经崇拜着美丽的大自然,而后又要努力的改变着大自然,甚至狂妄到企图征服大自然,直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全球变暖,资源枯竭,贫富悬殊时,人类才发现,大自然是不可被征服的,可行的是与之协调。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达到真正的发展,得到永远的幸福。
可持续发展已成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它与传统发展不同,它追求的是人地关系相互协调,明确其内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谈可持续发展,必须先弄清何为可持续发展,有些人一谈到可持续发展,便会想到环境保护,认为保护环境就是可持续发展,这是错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但是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何为可持续发展,肤浅的可以解释为在不影响以后的发展的前提下发展现在,专业人士解释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那么换句话说,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百度显示,做好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控制人口的适度规模,使之与地区的自然承载力相适应,二是要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以保证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
第二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调研与思考
国家前任主席江泽民曾说过,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自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中国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思想转变,并且在这十多年间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环境保护上,国家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并且取得良好成果。但是,即使这样努力,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自然资源开始殆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较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等等,所以基于以上面临的问题,我国必须做出正确领导去解决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阻碍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国情,我国要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人口,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同时重视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用生态环境去交换经济的发展,虽然破坏生态环境可以一时促进经济发展,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历史会证明拿环境与经济交换,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所以必须加强环保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裁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不断发展生态旅游等无污染的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普及中小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要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着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要加快解决城乡就业压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状况,让老百姓能够不为衣食所忧,只有在自己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人们才能真正的去为他人考虑,为环境考虑,为社会着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严厉打击破坏环境份子,对待破坏环境的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宽恕任何一个人,做到平等对待,绝不徇私舞弊。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合理改善经济结构,运用价格制衡企业高排污,高耗等行为。从而保障经济,社会,人口能够和谐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逐步接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然融入世界大市场,全球经济的不断一体化也使各国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我国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正确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促进我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仅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中
国人民共同的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去维护,需要我们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不怕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共同奋斗,共同努力,共同实现。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今乃至未来的一个发展战略目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其努力的一个指导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最终有利于壮大中国,使得中国在世界之林中拥有显赫地位。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我们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一直走下去。这是一个注重长远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第三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调研与思考赵卫强20092521
一、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举行的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将其界定为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有的权利。
在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得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的首位女首相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当前被普遍接受的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达到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包括:1.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不可分割的关系;2.提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有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相互矛盾的,他是人类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不仅带来了指引我们更好的前进与发展的旗帜,马克思主义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思想等科学方法论。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自觉和进步的科学理论,他的每一个关系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尤其是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指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讲求的是人类是自然的孩子,但是孩子不听话,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的大机器已经是破败不堪,因此,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一种发展方式。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限制,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有消除了,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的行为导致能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此刻我们我们所面临的困境,臭氧空洞,原油资源的紧缺,海平面的上升,发生的一系列的天灾、人祸,这一现象的根源同样来自人类社会,来自人类自己的行为。人类异化自然必然会转化为人类的异己力量来危害人类的发展。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构建节能减排和集约型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发展绿色GDP,并强化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另一方面,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配合企业竞争力评估和必要的强制措施,推动全社会各企业尽快转变为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二)建设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法律与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保有关法律,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强化依法监管制度;设立并严格交纳环境税标准;提高重点行业污染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进一步发挥经济杠杆对污染减排的激励作用;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和公款吃喝的处罚力度,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并配以必要的刑罚和行政处罚。
(三)构建和完善环境污染和灾难责任保险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国际经验表明,实施环境污染和灾难责任保险是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提高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有必要将政府的环境管理与市场调节手段相结合,尽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和灾难责任的保险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社会保障机制。
第四篇: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路径
尽管不比银行,但杭州小额贷款却更为便捷和迅速,甚至更适合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因其契合了民间借贷正规化的需求,在各地政府的鼓励推动下,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缓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小额贷款公司先天存在的资金来源不足、风险控制欠缺、税负过重、前景不明朗等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堪忧。
(一)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一方面,应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股东数量的限制,因为股东投资是小额贷款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同时,在经营持续期间,应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定期增资扩股。浙江借贷平台专家指出,另一方面,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性质,应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通过同业拆借网络进行融资;或允许其发行大额债券,发行对象为非自然人,以此扩充资金来源,运用资金杠杆来提高盈利能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上,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与普通企业相同,如果能得到税收优惠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完全可以适当下调。民融通建议对小额贷款公司采取税收减免政策,可参照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在税收减免方面给予适当扶持,使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在补贴上,建议将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针对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三农”、小微企业贷款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政策扩展到小额贷款公司,使其享受同等待遇。
(三)搭建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平台。人民银行应将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信用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降低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的资信调查成本,便于小额贷款公司更加便捷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另一方面为小额贷款公司获取贷户的信息资料提供对称的平台,方便其及时了解贷户信息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贷款风险。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贷款申请审核、授信评估、贷款发放等环节构建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流程。二是加强对金融政策和市场的研究,及时把握政策动向和市场脉搏,尽可能做到提前预测和防范可能发生的外部风险。三是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和企业文化塑造,注重培养员工法律意识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五)明确发展前景。只贷不存的经营性质,使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天生的劣势。转制为村镇银行,应成为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宁波网络投资公司指出,从当前情况看,管理层应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系经营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能够享受正规金融机构在信贷、经营方面的优惠政策,并适当降低其转制为村镇银行的限制,促进其发展壮大,逐步向村镇银行靠拢。同时,要合理引导小额贷款公司预期,使其正确处理利益期望与现行制度设计的关系,鼓励其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承担农村金融市场“规则演化推进者”和“信贷补充者”的角色,防止其经营出现异化。
第五篇: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张晓理
摘要: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双重任务。由于城市化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强化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又是城市化的前提。因此,中国城市化应从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构筑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两个方面同时推进。应注重大城市群的龙头作用,以便较快地形成先进生产力,通过多功能辐射增进中小城镇活力。
中国城市化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与大城市的发展是在互动中推进的,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比例关系。是否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提高。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及能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按照客观规律进行。鉴于我国大量农业剩余人口亟待转移的需要,以制造业吸纳农业剩余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城市群体,并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发展中小城市的主要目标。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吸纳劳动力有其特有的优势:1.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入城市。2.小城市的制造业一般集中于某一产品的生产领域。这种对象专业化形式有利于专项技术提高和特种工艺传播,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使就业扩大。3.小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单一,社会投入相应较少,因此土地价格能维持较低的水平,减小了农民进城的门槛。4.农民进入附近的中小城市,往往还能维系原有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他们相互扶持,传授经验,保持信誉。
中小城市的发展还为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小城市单一的专业化形式,薄弱的基础设施,欠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客观上要求专业多样化配套和工业体系协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种功能的影响,也离不开金融、保险、信息、高等教育体系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等特殊功能领域的支持。这种客观上的需要是大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中小城市不仅为大城市的产生准备了经济上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城市的发展输送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口,因为中小城市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但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合理的布局和过度发展也会扰乱科学的城市体系,并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国农村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高压下造成的盲目性很容易排斥经济规律。由于工业化是转移农村人口的快捷途径,相应的城市往往会受农村人口布局的影响而分散兴起。过度分散建城破坏资源、环境,过小的规模和孤立运作又为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城镇肩负着大量农业剩余人口非农化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任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任务是极为艰巨的,并且需要持续相当的时间。完成这一重任取决于城市的活力和吸纳人口的能力以及城市科学的布局和结构。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城市,才能使每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的特长,并在相互补偿中使这种特长成为城市群体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市把这种能力集聚起来,又把它辐射给每一个中小城市,进而传递给小城镇。大城市群则是这种发展的必然,大城市群的强大影响力能激活更偏远的中小城市。
大城市群的集聚方式和发展潜能
大城市的规模能容纳多种专业化组合,专业化形式多样化又与信息业、商业、金融业、信托业、保险业以及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性行业相互促进,并奠定城市辐射力的基础。人口及各种要素进一步集聚,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使之得以完善。但是,大城市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建设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就会累积成难以治愈的大城市病,影响科技力量集聚和城市发展。如果大城市孤立发展,它的影响力就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将非常有限。
大城市持续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形成高新技术和特殊服务业的核心引导力,二是解决城市过大带来的大城市病,这两个问题又相互牵制、相互影响。但解决的思路不能局限于大城市内部,只有用开放的方法,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成综合的城市群体,在这个群体内部进行功能配置,才能突出大城市的核心引导力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专业特长,也才能通过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1.大城市集群拥有很强的生态效应。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基础工作。城市生态系统必须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解决城市诸多环境问题中发挥效能;生态系统的规模又是物种多样性的条件,只有物种的多样性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集群通过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功能划分,城市农业和生态隔离带以补偿的形式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组建成的大城市群保留和发扬了大城市的优点,开拓了回归自然的建城方式,为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流的环境还是提高人口承载力,吸引人才的前提。有了各种人才,才能构筑起高新技术产业,激活城市经济。以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集聚的模式组合成的城市集群,正是按照这一规律继续拓展城市化发展的新途径。
2.大城市集群强化了创新能力。在新经济条件下,维持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大城市走出困境的关键。这种创新能力首先是科学技术,然后是科技运用而派生出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更新。由于创新具体包括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个过程,而这三个环节又日趋紧密,因此,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应该确立科学的地理空间关系,以实现上述三个过程的相对独立和有机联系。中心城市应该在整个创新链中强化基础和应用研究。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表现为学科细化的同时又相互融合,要求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多样化,需要这些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相互渗透,这对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创新园区的规模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大的规模和多样化的研究才能通过交叉、边沿、综合学科的发展涌流出开发研究的科技源泉,并成为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一个重要内涵。产品的具体开发过程相对集中于卫星城市进行,一方面使中心城市减少制造业而理顺功能,另一方面,卫星城市的专业化配套和工艺性补偿能加快开发研究的产业化进程。由于大城市圈包容了多样化的市场,市场需求又激励开发研究,从而促进整个科技创新链的发展。
3.大城市集群为专业化多元组合开辟了道路。分散、孤立的中小城市必须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以稳定自身能力,与此相反,城市集群是通过工艺专业化形式强化整体的生产能力。由于现代化的快速交通系统把中心城市和各个卫星城市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对于城市集群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与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使得生产能力首先体现于开发、研究,进而体现其产品更新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依赖工艺专业化的分工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也不断诞生多样化的成果。这些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往往是许多学科的结晶,支撑其产业化过程也需要多
样化的工艺专业化组合。在工艺专业化分工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能力专业于某一加工领域,产品生产日益成为分工协作不断扩大的社会共同成果。社会分工协作把各种专业化能力衔接起来,形成不断强化的综合能力,大城市集群的潜能就是在这种“综合能力”中提升出来的。
4.大城市集群的功能互补。由于中心城市拥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加上各个卫星城市的各种专业化互补,使得大城市群具有很强的工业化配套功能,这是吸引制造业集中的重要原因。城市农业与卫星城市和城区相互交织还创新出特殊的功能: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高效农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研究功能;观光农业带动旅游、拓展就业的功能。大城市群还拥有文化集聚功能,并由此形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包括文化自身的产业,以及文化对旅游等产业的带动。大城市集群还具备完善的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也通过分工协作得到强化。中心城市集中了信息、金融、保险、贸易、咨询、信托、技术等重要服务,这些服务的影响能力覆盖所有的卫星城市,并波及更远的区域。而一些一般性的服务,特别是一般生活服务,在城市规模较小的卫星城市反而更能提高效率。例如,新鲜食品供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由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交通衔接起来的大城市群体,一方面继续弘扬特大城市的优点,又回避了大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
5.大城市集群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大城市群本身的范围是可以不断向外拓展的,拓展的能力取决于如何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完善快速交通系统,但它的影响力却远远跨越自身的范围,对周边的地区形成强大的辐射力,这种辐射能力源于特殊的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专业化配套和各种人才培养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增强,早先孤立单一的中小城市也会因周边大城市群崛起而被激活。城市化的龙头是大城市集群。大城市群在整个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集聚、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化后发国家不能走分散建城的老路,应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以大城市群带动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以中小城市的发展促成大城市群的诞生,又以大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这种模式不仅能保证城市化道路的持续发展,而且能集合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城市化的障碍及源头治理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障碍主要源于城市化主体自身的素质。我国亟待城市化的主体是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关的农村人口,其素质远不能适应城市化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农村人口实际文化程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村50%以上的青少年得不到高中教育,难以进入大城市群就业。
1.强化城镇规划和教育功能是城市化的重要开端。由于农民平均文化素质太低,很难在大中城市中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一般只能以兼业农业的形式进入小城镇,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因此,按照人口素质和现行的依赖土地的农民保障体制,我国城市化道路势必从小城镇和小城市起步。但是,必须牢牢把握住城镇的科学规划,化大力气强化城镇的教育体系。城镇上规模,就能增强城镇的功能和集聚能力,加大辐射影响力,强化城镇之间的联系,为城市群的构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大中城市输送有文化的人口。相反,如果以分散的形式展开,就会打乱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基本关系,破坏大中小城市的比例和结构,那么,人口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将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城市化进程。
2.建立遏制人口数量增长、提升人口素质的生育导向政策,从人口再生产的源头加大控导力度。应探索与城市化挂钩的调控方法,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向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女孩家庭倾斜的政策,在教育、就业、进城、养老等方面,只要社会拥有能力,就要倾全力一项一项具体实施,要探索社会保障的新路子,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问题。
3.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人口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焦点,也是推进城市化的具体措施。要制定和尽早实施12年义务教育,为大中小城市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大城市群集聚了各种特殊的服务业,制造业也以工艺专业化深化发展的形式相互配套,对就业人口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文化水平必须达到高中毕业及以上程度,由此决定农村青年的最低教育年限应该提高至12年。此外,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还是农业实现科技化、现代化的需要,并直接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品位关联。为此,必须探讨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的力度,延长教育年限,探讨多元化教育体系补偿的方法,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分阶段尽快进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经费不足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4.探索把生态建设和其他公益事业与教育衔接进行的方式,强化财政支出的教育功能。例如,可以在我国生态建设规划地组建教学与生态建设联合基地。学生以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方式进行生态建设和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这样,国家和社会就可以通过生态建设投入同时启动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为他们进入大城市群就业进行知识铺垫。
5.建立特殊的教育保障,确保进城青年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条件远优越于农村,农村青年进城后,可以利用城市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起点和发展后劲,也关系到能否通过城市化推进人口素质提高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应该把进城青年的继续教育纳入社会保障范畴,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强化进行。政府参与引导、调控,以文化素质提高增进就业能力,以就业能力提高来减轻社会保障压力。此外,人力资本投入能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城市群体内部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才交流。为了建立这种继续教育体系,应挖掘城市各种人才的潜力,可动员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要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把土地保障转变为城市就业和教育保障的经济补充,同时促进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发展。贫困地区知识青年进城,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而减轻生态压力,因此,贫困地区的教育也应纳入社会扶贫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
城市化是中国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契机,城市化又把高素质的人才聚合在一块,形成特殊的创新能力。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化的相互促进,能够尽快地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束缚,实现以科技创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语
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双重任务: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由于城市化严重滞后,大量农民滞留农村,阻碍了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目前,人口扩张的驱动力依旧很强,生态环境不堪负重,人口素质难以提高,这又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城市化滞后还拖延了工业化进程,压抑了第三产业发展,约束了就业能
力的扩大;大量分散的、畸形发展的乡镇工业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又限制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化应从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构筑城市化的两大功能体系和两种发展能力,激活中小城市的活力和扩大大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它们各自实现的前提。
在这两者的结合关系中,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大城市群崛起的前提,因此,必须注重搞好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强小城市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之成为人才交流和人口转移的中介。大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龙头,有多功能的辐射、影响和带动能力,并可以通过中型城市,延续和传递这种“能力”,从而确保小城市的活力。
只有从提高人口素质这个源头入手,按照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应走创新的道路,并与城市化相互衔接。国家应千方百计提高农村青年受教育年限,或以生态建设的方式勤工俭学,使他们拥有进入大城市群就业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加强城市各种继续教育的保障制度,确保人口素质在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大城市群的产业才能向高端发展,才能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进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进一步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城市化只有按照提高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加快农民的非农化进程,减轻生态压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张晓理,杭州行政学院
文章 来源: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