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7:1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

第一篇: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

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

撰文/李水华

湖南国大民生堂是一家伴随衡阳经济的发展而成长的民营企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国大民生堂一方面加强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凸显党员示范作用,强化员工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其民生产业优势,切实解决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该公司党总支注重优化党组织设置,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目前企业党总支班子共有3人,均为公司高管,这种组织结构的设置有效地带动了企业的党建工作。党总支充分利用内部知识管理平台,建设阳光党务,接受全体党员和员工的监督,在企业内部营造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国大民生堂积极梳理和深化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文化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做到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依靠党建助推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为了加强党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每年组织员工体检、年度旅游,逐年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构建和谐融洽的员工关系。民生堂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为社会捐款、捐物近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数十名,安置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多年来对消费者直接让利上亿元,每年为500万人次提供健康服务。先后被政府各级职能部门授予“守信用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信誉之星金牌展示单位”、“湖南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药店”、“雁城名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先进党组织”、“纳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公司总支委员会号召党员带头,全体员工多次发起“把健康、微笑送到每一个顾客身边”的系列主题活动,并为每个分店配备饮水机,接待顾客做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和一杯客情茶,让顾客能更多地体会到一份关爱。党总支关爱员工子女、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鼓励员工子女学习深造。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健康成长的树,那么管理层是树干,员工是绿叶,而

提供营养、牢牢支撑整棵树的树根,就是企业党组织;内部关系和谐也是生产力,有党支部抓和谐,是企业的一大财富。”公司总支书记邹高山这样评价。

国大民生堂不但创造了民营经济的无数奇迹,在民营企业党建这一重要课题上,同样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是雁城名企中的的一面先锋旗帜。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民营企业党组织主动承担文化建设“主心骨”的角色,他们从规范经营、制度构建、观念培育等层面进行规划建设,不断融入党的先进文化和理念,最终形成以“坚持一百年、做好一件事,打造中国药品零售第一品牌”为使命、以“为人民创造健康、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机遇”为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

第二篇: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推动企业发展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推动企业

发展

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秉承“居安思危,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实施“投融资平台建设为主,多元化投资经营求发展”发展战略,通过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党建工作魅力,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功能,促使公司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赣州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公司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凝聚了更多发展活力。在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引领下,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截止201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已达458亿元。

一、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明确党建工作定位和思路。

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建工作坚持思想引领,为公司转型入轨打好思想基础、提供组织保障。一方面,党建借助企业文化的新理念和方式,更贴近企业和员工,增强党建活动的活力和亲和力。通过开展“企业精神释义大讨论”、“我为企业献良策”等一系列活动,创新发展观念和思维,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公司的新跨越,把“居安思危,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渗透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依托党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党工团丰富的组织资源,让文化理念落地生根。成立了书画、摄影、音响制片、篮球等兴趣小组,营造良好的公司文化氛围,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建立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将党的政治要求转化为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企业语言,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

赣州发展集团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团队文化”、“团队精神”,在统一的价值观和目标引领下,建设富有协作精神和战斗力的“团队”。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秉承“居安思危、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创新为动力,促进公司的经营、改革、管理全面提速,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创造性地开展了企业融资和资本运营工作,突破融资瓶颈,两年多的时间,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信托产品、BT合作等多渠道融资,实现融资30多亿,为我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党支部始终把党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把党的活动与团队建设相结合。用“书记讲党课”加强思想引领,以“企业管理与战略转型”、“中共党史知识讲座”等为主题,多次为公司全体员工讲党课,将党的理论与企业管理、公司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即是党课,又是企业管理学讲座,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解决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等多重功能结合在一起。在公司领导率先引领下,各部门、各子公司形成了讲党课、办培训联动格局,综合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先后成功举办了“督查督办制度培训”、“人力资源制度培训”,计划财务部、项目合约部等部门也在精心准备中,极大地调动了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找到了一条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成为赣州发展集团党建工作的一大“品牌”。

三、将企业文化元素注入党建活动,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进员工。

通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的各项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国、爱党、爱岗的热情,掀起“创先争优”活动高潮,赣州发展集团坚持党建内容为主体,吸收企业文化理念、形式等元素,使党建工作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组织公司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韶山、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开展“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中奋发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为建设优强综合性融资平台推动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梳理和深化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学榜样 争优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调研月”活动,树立“拼弃守摊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加大项目开发,推进转型发展”理念,将各项活动的开展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三届九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建党90周年等纪念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发展提升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深刻领悟会议精神实质,以贯彻落实我市“十二五”规划为主线,科学制订项目投融资规划、分解落实经营管理指标、加快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全力推进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发展,加速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和公司主营业务拓展,推动公司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实现公司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跨越。

第三篇:建立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共促机制

建立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共促机制

2002年公司完成产权制度的改革,完成改制后支部的党建工作如何开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非公企业与国有企业党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和经营,它履行职能的主要途径是靠团结带领员工来实现的。因此,非公企业党组织应该定位为企业员工的政治核心。我们应顺应体制转变的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履行职能中,注重把握好促进与引导,代表与维护的关系。

我们认为,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发挥政治导向作用,引导和促进企业两个文明的同步发展,努力构建我们党建工作的特色文化,是我们非公经济企业在新时期发展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新的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构筑现代文明中,树立起的与时俱进的主体意识,企业文化对弘扬企业精神,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企业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宣传上,重要的是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要求并能真正付诸实施的具体方案和内容进行长期培育和深层次的挖掘,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进行检验锤炼,最终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并升华为精神动力,从而促进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具体实践当中我们注重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务求实效。

一、积极培养团结拼搏、快捷高效的团队文化

企业团队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命运的共同体,它具有参与、协作和奉献三个方面的特点。企业的团队意识即是一种团队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我们注意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生活,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大家参与、投入,把娱乐休闲和亲情互动结合起来,把团队意识和管理理念融合在活动中,寓教于乐,使大家感受到了开元大家庭的温暖;为积极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帮助和鼓励大家学习管理,学习专业知识,我们给部门发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细节决定成败”等管理类书籍,以电化教学、现场讲座、拓展培训、参观考察、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为使创建的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计划,提出了具体要求,经党支部、工会和行政办公室联合组织进行评估和验收,对评选出学习型部门进行宣传和表彰,促进了活动的健康开展;我们完善了公司内部局域网络和宽带英特网的接入,在局域网上建立了学习园地,为大家提供了的工作学习的方便。

在组织参加的江宁开发园区第三届运动会中,公司取得了羽毛球团体比赛第四名的成绩。在公司组织的“迎国庆”乒乓球比赛活动中,大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之高,是公司历年组织各项活动之最。活动结束我们还组织了专题座谈和交流,使党员和群众都从中领悟到了团队作用发挥的更深层次内涵。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实现公司06年“务实、提升”的工作主题,引导和激励广大职工以“开放、协作、务实”和创新的精神,弘扬“开发自我,创造满意”的企业宗旨,我们自行创作了“共创明天”的企业歌曲。待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我们将唱响企业之歌,鼓舞和激励大家争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为公司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强化恪守诚信、塑造品牌的经营文化

“诚信服务,塑造品牌”是公司一直奉行的经营理念。2001年公司进行了CI企业形象系统的导入,2002年我们又完成了ISO9000质量体系的贯标认证并获得通过。为使质量管理体系适应体制的转变,2003年又进行了体系文件的全面改版,把原与产品质量无直接联系的行政工作全部纳入体系,一同检查、考核,旨在全方位提高我们的工作,真正落实“开发自我,创造满意”的企业宗旨,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信得过的产品。为强化过程管理,我们增加了相关质量记录,完善了过程的细节控制,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在每月的月度计划会和相关例会上进行布置、检查和落实,增强了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使整体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质量、安全、进度的协调统一,按公司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严格进行现场标化管理。在管理工作中时时、处处讲安全,定期进行安全和质量的检查和控制,保证了公司多年来安全生产无大的安全和质量事故,历年的工程项目合格率100%,优良品率50%。

三、倡导以企为家、爱岗敬业的员工文化

人总是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企业的员工都渴望能在优秀的企业中得到进步,我们如果能把员工和企业的愿景进行融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一旦被调动起来后,企业将获得发展腾飞永不衰竭的动力。

公司应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大家庭,而这个“家”要使大家真正爱得起来,需要给每一位成员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悦诚服地为这个“家”的存在和发展而拼搏。改制后,我们对公司员工现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结合从事的岗位和现有学历,拟定出全员业务素质培训计划,并予落实和实施。公司制订了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确立了“人才强企”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内部岗位技能的培训,已初步形成岗前、在岗、转岗、专业技能、管理技能、综合技能等多层结合的培训体系。制定了完成了从人员聘用到管理的一整套运作流程,为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的转轨打下了基础。

我们积极开展“三德”教育,宣传爱岗敬业,以企为家的团队精神和观念,把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培训结合起来,拓展了职工培训的思路,加速了员工的职业化水平的进程,使公司两个文明的建设有了新的提高。改制后,员工虽在思想上有了压力,但态度、观念有了较大转变,积极性,自觉性和纪律性有了显著的加强。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深化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当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六大资源,而这些资源中最关键、最宝贵的是人力资源。只有真正把“人本管理”放在首位,才能充分激发出人的热情,企业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为深化内部改革,企业根据经营战略的发展需要进行了整体构思和部署。提出了“管理年”、“深化改革年”,“二次创业年”和“务实,提升”的递进式管理目标,就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推动公司各项目标的实现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尝试,公司将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重新制定了部门职责,员工手册,工作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规范性文件。在修订、制定过程中结合有关法律、法规,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行为准则,经全体员工讨论,职工大会通过后实施。达到了企务公开和依法治企的目的。

我们在管理中注重强调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营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奋发上进实现自身价值。充分依靠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同广大员工的实践密切结合,使企业利益目标与员工利益“无缝对接”。公司改制以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共有7位年青同志相继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公司的管理人才结构。

五、努力构建政治导向,公开透明的党建文化

改制以来党支部从倡导企业先进文化入手,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注意总结提高自己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党建工作特色。

一是做好舆论的导向工作。为发挥舆论导向作用,2003年我们创办了开元信息,2005年又在内部网络开辟了学习园地和党建网站。在学习园地上我们建立了电子书籍、媒体讲座、视频点播、职工文章推荐等栏目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了又一个丰富的学习阵地。为积极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我们还专门建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为党员进行深入学习,相互交流,展现风采构建了平台,也为职工群众了解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供了窗口。仅2005年支部在开元信息上共发布党课和思想教育引导性文章12篇,信息21条,图片3组,在党建网上发布党课导读2篇,教育引导文章24篇,教育活动公示5次;对外报送信息4条,图片3组。

二是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我们认为,所谓先进性,就是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种带头和桥梁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人们往往通过对具体党员身上体现出的先进性的认识,来看我们党的作风、党的形象。因而在党员教育上我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都要走在群众的前面,做企业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带头人,真正做好“三帮四带”,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使学习教育既形式多样,又扎实有效。通过先进性教育,大家意识到党性修养、党性锻炼是每个党员终生的必修课,对党员的标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都明确表示要认真做好“三帮四带”,让“我为企业做贡献”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为保证学习活动和工作两不误,我们党员的集中学习都是安排在工余或双休日进行。其间,为给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还组织党员和群众为小区打扫卫生,美化环境,组织大家参加现场交付,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的“香山美墅”一期香坡林如期交付,二期楼盘山语间也已顺利开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实行党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为增加党建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自2001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了党员公开岗位承诺和争创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活动。我们的公开党课,主题实践活动也都吸收积极分子和群众参加。我们在党建网站上建立了党的知识、党课教育、组工建设、支部在线、党纪条规,为党员和群众学习党的知识,了解支部工作动态,与支部进行交流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专门建立了了先进性教育专栏。通过专栏进行学习引导和信息的交流不受时间限制且形式多样,同时也让广大群众了解教育活动的情况,展示党员先进性风采提供了窗口。

在活动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向公司各层面的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即增进了党群的联系,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我们还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反馈,要求党员向身边优秀的同志学习,要把党员标准与公司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支部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了长效党建工作制度,为强化党组织的“四力”,加强组织基石作用的提供了保证。

网络党建的开展,我们把党建工作全面公开化,党员和群众都可通过网站全面了解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对党的工作有了新的了解,从而使我们党建工作真正为企业所需要,为管理层所理解,为党员所拥护,为员工所欢迎。支部的组织基石作用得到了加强。

以上实践让我们尝到了甜头,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要想有位,必须有为。党建工作要确立“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管理理念,要围绕企业的发展,重在协调和服务上下功夫,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载体,形成自己的党建工作品牌。要克服“从属”思想,在政治上发挥导向作用,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参与作用,在理顺经营者与职工关系上发挥协调作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监督和保证作用,在群团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掌握政策,增强党员、群众适应改革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想方设法帮助党员和职工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本领,加快他们知识化的进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职工多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建立非公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共促机制,公司党支部找到了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有效载体,找了使企业党组织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先进性建设长效之路。

第四篇:烟台电力公司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共融互促助力企业发展

烟台电力公司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共融互促助力企业发展

烟台电力公司秉承“务实和谐,同心跨越”的大唐集团企业精神,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内容和理念,将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互融互促、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核心功能,不断增强党建工作领导魅力,促使公司经营能力不断增强,风电场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集团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明确党建工作定位思路。面对当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机遇,该公司党建工作坚持思想引领,为公司与时俱进快速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组织保障。一方面,借助企业文化的新理念和方式,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使党组织建设更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亲和力。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我为企业发展献良策”,以及“固堡垒”等一系列活动,创新企业发展理念和思路,以开放的思想促进公司的跨越发展,把“务实和谐,同心跨越”的企业精神,渗透到党建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去。另一方面,以成熟的党建工作体系和丰富的工会组织资源为依托,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该公司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积极组织书画比赛、摄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公司文化氛围。

以党的政治要求为核心,创新企业文化理念、内容和形式,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该公司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团队文化”、“团队精神”,在集团“人文本、和为贵、效为先”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下,建设富有协作精神和战斗力的企业发展“团队”。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员工以科学的发展观念统领全局,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抓手,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面提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党支部始终把党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把党的活动与团队建设相结合。以党建工作为中心,印发学习材料,组织企业员工参与讲课培训,将党的理论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解决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等多重功

能结合在一起,找到了一条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在党建活动中注入企业文化元素,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进员工生活。该公司以建党90周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党员学习形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国、爱党、爱企业、爱岗位的热情,在公司内部掀起争创高潮。坚持党建工作内容为主体,吸收企业文化元素,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员工生活,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开展了“身边故事讲述”、“学‘双百’人物做大唐栋梁” 演讲比赛、“红色旋律、激情飞扬”诗歌朗诵、“红色记忆”征文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同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梳理和深化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典型引路”、“标杆示范”等活动,从广大干部职工中寻找先进典型,号召大家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员工生活。

烟台电力公司:刘建伟审核:孙洪波

联系电话:***

第五篇:论高职高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渗互融(推荐)

论高职高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渗互融

张勇

摘要:文章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基本构成的比较分析,以校、企双方的角度论述了两者文化的交融是建设特色院校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现代学习型企业的有效举措,着重探讨了以“专业+公司”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新型模式和机制,并指出了围绕专业创办学习型企业,实现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同行;文化互融;模式与机制

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步晚,但发展快,以旺盛的生命力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高职院校发展同步,其校园文化在经历了奠基、成形等建设阶段之后,正处在发掘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建设的阶段。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为了谋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往往更注重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比较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寻求它们之间的互补、互动和双赢,这对于双方而言都将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其校园文化建设除了遵循高校校园文化的普遍性外,还要不断挖掘和培养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特色。

1、校园文化的概念与基本构成(1)基本概念与内涵

教育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了下述定义:它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在学校师生员工的言行之中。它既是隐性的,又是显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2)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校园文化从其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

第一个层次: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之所在。其核心是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学术水平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第二个层次: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校园公共规范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治校方针、改革措施、学风、校风和校纪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个层次:校园的物质文化亦称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校园主体建筑、教学设施设备、宣传设施和附设的雕塑、题字、风景点等人文景观及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等。

(3)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应突出特色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的本质特征,决定其校园文化必须走特色建设之路。高职高专院校自诞生之时便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学校只有与企业紧密合作,坚持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才能建设一流的特色学院,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这一本质特征。

其次,职业性、地方性和开放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重点[3]。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区域性、地方性是其与生俱来的“胎记”;开放性是时代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同行,共同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服务实体和运行机制,并逐步实现企业知识化、知识企业化,在此框架内深入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补与融通,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目标的实现。

2、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基本构成企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组成的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具有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盈利性和社会责任,要求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1)基本概念与内涵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4]。

(2)企业文化的基本构成企业文化通常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个层次: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正如美国IBM的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Jr.)所言: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种成就,主要决定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5]。

第二个层次: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企业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三个层次: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产品开发、服务质量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生产环境的改造、生产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校企文化互渗互融是高职教育特色的新体现

1、校企文化的互渗互融是建设特色院校的必由之路

第一,校企文化的互渗互融是教育创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现实需要。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即只有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其凝聚力才能得到强化。

第二,校企文化的互渗互融是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在“第二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要善于走科学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主动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获得广泛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三,校企文化的互渗互融是突出高职特色,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充分注重专业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构建产学合作教育新模式,既可弥补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基地实习、实训的不足,又能丰富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为师生提供有关的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实践条件。

2、校企文化的互渗互融是创建现代学习型企业的有力举措

第一,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技术支持。据统计,“九五”期间我国高等院校承担了1/2左右的国家基础性研究项目,1/3左右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1/4左右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与高等院校结合,组成一个新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第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未来的企业员工、干部的知识水平与劳动态度。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性的意义。因为,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科研方向与科研水平等,都决定着未来的企业职工和领导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第三,校企文化的结合是创建现代学习型企业、实现企业学习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在与学校密切交流的过程中,企业员工耳濡目染,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品格修养等都得到全面提高,这些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校企文化建设诸多的一致性使两者的互渗互融成为必然

学校和企业在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使两者的互渗互融成为可能。第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担负着相同的社会责任。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强国战略的高度,作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要求我们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企业为人才的后续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人才服务国家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

第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有着相同的结构层次。通过前面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内涵与基本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者虽然在精神实质、物质载体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它们在内在的结构与层次上的一致性仍显而易见。文化因素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两种组织而言,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可以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互相渗透与融通。

第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可持续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景。“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系统动力学家杰•佛瑞思特(Jay Forrester),其弟子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继承、发展并完善其思想写成《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该书一出版即产生了极大的反响[6]。学习型社会的全貌也许现在还无法清晰地展现出来,但是,无论是对高职院校,还是现代企业而言,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都成为其保持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渗互融的实现途径

1、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精神实质和努力方向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优势互补、校企同行,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与合资,可以实现资源、资本与资金的优化结合,初步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高职院校与企业以互利互惠、合作“双赢”为目标,主动围绕专业创办新型产业,通过这种途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可以得到渗透与融合、借鉴与改良,将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的创新力、创造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专业+公司”是实现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物化载体和有效途径

在探索校企同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走一条既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专业+公司”是实现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物化载体和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对各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比较与分析,适时提出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公司”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简称为“校企同行”。校企同行,职业性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更显其本质特征和文化特色。创办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企业有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通过新型科技企业的凝集功能与效应,将有效地完成技术—生产(服务)—产品等环节的转化。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校企文化互渗互融的重要保证

校企同行、文化融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大工业生产、现代教育和人才培养三者共同发展的必然需求。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由单一的、封闭型教育模式转向多维的、开放型的教育模式,将单纯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的渗透与溶合,优势互补,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新型文化。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校企文化互渗互融提供重要的保证。在校企同行、产学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技术资本、智力资本、货币资本、实物资本的优化组合。为使新公司健康运行,组建时必须以《公司法》为依据,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注册及管理。

校企互渗互融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人为本,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概念;以知识管理为导向,倡导知识创新;保持开放与共享的气氛;以宽容鼓励创新,以学习促进创造;科技产业化,企业学习型,调整知识的杠杆以取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和市场竞争力;建立能动性的组织结构,重视学习的价值;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学习与共享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组织的黏合剂,文化因素对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政治力、经济力相对应,文化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力,它有着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渗互融,将产生辐射作用,使高职教育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P1-2.[2] 李友清,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P2-4.[3] 何兴楚,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标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P12-15.[4] 徐国华等著,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2003年4月第15次印刷,P282.[5] 连玉明主编,学习型社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P431.[6] 王维编著,学习型组织之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月,P7-9.

下载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大民生堂:党建与企业文化互融互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