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管理转型的趋势(推荐)
【企业管理转型的趋势】1)过去用员工的体力,未来用员工的脑力;2)过去靠员工加班,未来靠员工创新;4)过去靠金钱团结,未来靠使命凝聚;5)过去靠经验管理,未来靠流程复制;6)过去靠能人专制,未来靠系统运营。
【德鲁克:公司高效的五个标准】
1、有效产出是衡量一家公司的最基本的底线标准;
2、管理者的时间在哪里,公司的战略就在那里;
3、不要把人当成本,要当成投资;
4、聚焦专注,把重要的事情先做,一次只做一件事;
5、优秀的公司很少决策,只做重大决策,而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决策。
第二篇:包装印刷业转型趋势
在印刷工业中,包装印刷是发展最快、利润相对较高的领域。美国包装印刷产值约占全球包装印刷产值的30%以上。我国的包装印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包装印刷在机械、医药、纺织、电讯、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中都离不开。
目前电子出版物的不断发展,将冲击传统的纸质书刊,必然造成书刊印刷业务的大幅度的下降,而包装印刷业不会带来任何影响,甚至还有上升趋势。因此在全球印刷业转型阶段,包装印刷企业应
该把握机遇,做大做强。包装印刷业如何由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向现代的设计服务业转变,是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绿色包装和环保要求
防止和减少污染是印刷行业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绿色印刷目前已在美国印刷业成为最基本的规范要求,绿色包装必将是世界范围内包装业发展的主题和显著特征。包装印刷企业应该尽量选用
环保油墨、纸张、水性胶水、水性光油等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原辅材料,研究推广迎合环保要求的印刷新工艺、新技术。
数字化印刷流程建设
数字化流程是印刷包装企业必须逐步建立并规范的生产流程。笔者曾考察过的美国赫斯特出版集团和时代杂志社印前数字化流程管理非常严谨和到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所谓数字化流程,就是
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印刷的整个工艺过程的图文信息盒生产控制信息进行整合和控制的系统。在建立数字化流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关注ERP系统、色彩管理系统、文件信息传输系统、数字打样等流
程的建立并充分掌握。通过数字化流程的建立,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印刷厂与客户间的数据、印刷生产管理、远程打样签样的直接对接。
同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印刷企业应该把客户的文字、图片、图像等数字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这样既可以增强我们服务客户的能力,同时我们可以从众多资料中挖掘出
更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完善印刷生产流程的管理,启发我们进行印刷增值服务的行销。
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
对于包装印刷企业来说,我们应该注重自主产品的研发和行销。我们在为客户提供精致印刷
品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开发包装纸、办公文具、礼品盒等纸制品,打造自主品牌,加强企业在市场的影响
力,从而增强企业持续获得赢利的能力。产品创新还包括服务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来样印刷服务已经很难适应客户愈来愈多样性的服务要求,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进行印刷服务模式的创新。譬如说,传统的印前打样出片可以利用我们在数据处理上的技术优势,转变为跨媒体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商、信息载体服务者、媒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包装印刷企业可以利用我们在印刷技术上的优势,转变为“
为客户提供创意设计印刷包装全方位的包装解决方案供货商”的角色。
包装印刷品将由现在的以印刷为主导,发展成为以产品包装设计为主导,包装印刷企业逐步由承接包装印刷品转向提供全面包装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产品设计的著作权成为印刷企业追踪的热点,即谁拥有产品包装设计著作权,谁就决定了包装产品的印刷权。如果印刷企业拥有产品包装设计的著作权,那么就拥有这些产品包装的印刷业务。如此作为一个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包装设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包装印刷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品牌建设
印刷为各行业进行印刷品加工服务到印刷为企业提供增值信息服务,各种概念都有,这都体现了印刷人对未来竞争市场的思考。品牌对于印刷企业的重要性应该逐步得到企业的认同。印刷企业往往
重视服务的品牌企业客户,但往往忽视了本身企业的品牌培养。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设备、技术、产品都趋于同质化,品牌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印刷技术的培训和教育
一支稳定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于印刷企业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水墨平衡,还是印后加工中的UV、覆膜、裱纸、模切、装订、糊盒等工序,对员工技能的要求都十分严格。
印刷机长的培训是非常值得注重,但我们亦千万不要忽略印后操作员工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在包装印刷领域。
印刷企业走向国际化需要的不仅是国际化操作模式的人才,更需要完全职业化的员工。完全职业化的员工队伍需要我们在职业修养、商业道德、规范操作的自发性等方面强化培养和培训。同时我们
应该关心印刷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好坏影响到企业在今后的转型中如何来保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除传统的印刷教育外,还应该关注从业人员的实际技能和专业
素养培养的印刷职业教育。
/product/
文章来源:华夏模具网()
第三篇:2018年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2018年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即将逝去的2017年,数字化转型成为很多组织推动内部信息化、资源优化,实现IT重构的共同选择。那么在2018年,数字化转型将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呢?以下内容摘编自媒体:
趋势之一:云计算与物联网深度整合
云计算与物联网虽然都是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一直以来,云计算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却并未表现得太过密切。
云计算的应用对象还是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服务器、PC等方面。而实际上,物联网有着改变众多领域活动的潜力。市场调查机构IDC 2015年便指出:物联网的活动超过50%集中在制造业、交通、智能城市和消费类应用,在五年内,所有的行业都将会推出采用物联网的举措。而咨询公司Gartner则估算,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84亿台,比过去一年增长了30%,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是204亿的市场额度。
可以说,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给业界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被赋予了更强工作能力,云计算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很好的存储空间。云存储可以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而物联网则为云计算提供了落地应用,丰富了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能够进一步推动数据价值的挖掘,使数据价值进一步显现,促进产业革新“瞬间爆发”。
趋势之二: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进一步融合
2017年,疯涨的数字货币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虽然大部分人仍然对其实际价值存在着广泛质疑,但是实际上,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区块链所构建的支付机制及沟通渠道,可以让用户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商业交易。同时,区块链网络本身的特点允许其支持线性的、永久性的索引记录,这能使用户在完全不需要任何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全局审查或引用。
当今,很多走在行业最前端的专家都开始呼吁“人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数据”而不是传统的“中心化”,由此安全性也将得到很大的保障。区块链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整合行业资源,还需要多方参与,集人才、技术、资源于一体中国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将成为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一个新高地。由此,各级别的区块链组织相继成立,比如由金汇金融、京东金融、平安银行、微众银行、招商证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发起成立的盈利性组织,其宗旨就是以技术标准为纽带,整合及协调金融区块链技术研究资源,形成金融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合力与协调机制,提高成员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
某企业数字化研究中心专家预计,在2018年,区块链技术将与传统金额进一步融合,其在安全方面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其所创建的可扩展、安全且又易于审核的数据平台,甚至已经达到了为国家机要组织所用的安全级别。
正因为如此,2018年将会成为一个新起点。在技术都趋于成熟并且能够借助相互的技术优势和特点之际,业界完全有能力完成重大突破并开始建立一个足以改变人类生活、工作及休闲方式的新生态系统。
趋势之三:XaaS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什么是XaaS?简单的来说,XaaS是一个“合法”的术语,可以有效地描述一种新的云服务类型—这种云服务类型可以使用IaaS、PaaS和SaaS,并灵活地以一个包交付。XaaS并不是个新词,和所有带-aaS的词一样,它同样发端于云计算领域。在这里引用这个概念,除了指在数字空间里基于云计算的各个层面上的各种服务之外,还包括现实世界中的设备分享和租赁、供应链金融、经营服务外包、物料托管等各种服务。
利用XaaS,可以将很多的传统业务进行云化,将传统的服务交付方式转移到云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各个层面全方位的业务支持。对此,启迪国信企业数字化研究中心专家指出,有几个XaaS类别正在中型企业中变得流行起来,其原因是这些服务要么是易于外包的服务(UCaaS);要么是已经成为一种要求,前提是IT公司选择在云服务中运作业务(MaaS);要么则是足够成熟,足以给组织带来效益,比如说网络即服务(NaaS)。
趋势之四:移动化管理演变成为统一端点管理
全球各地的企业正在面临从客户端—服务器应用,向云与移动应用转变的挑战。在过去,端点主要是指PC、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终端类型不断增多,复杂度不断提升,各企业正在采用数字工作空间来简化云端应用的管理、交付与消费,传统的内部端点管理模式,难以应对专为固定桌面与客户端—服务器应用而设计的杂乱管理及复杂流程,单纯的移动化管理方式也很难满足组织对于内部复杂终端的管控需求。
为此,一些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将移动管理平台升级为统一端点管理平台(UEM)。新平台能够覆盖全面的端点操作系统,对终端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还拥有完善的中间件系统,支持流程定制及二次开发。通过统一端点管理平台,可以极大地提升组织管理的安全性与效率,同时为组织进一步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
第四篇:现代企业管理的五大趋势
1、对品质的执着
品质改变了商业的竞争的本质,决定了企业要如何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品质也发挥了等化的力量:让小企业有机会与不能迅速行动的大企业,一较长短。但是,还有两个最基本问题,必须正视:到底谁来定义品质?(正确答案:追求以较低的成本,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管理方式)?说得明白点,品质管理就是:
组织中每个人都要直接参与、都要认同。
全面品质是一种做事的方法,不只是一项活动而已。
全面品质的中心对象是顾客
实施全面品管很不容易,将近一半的实验者都尝到了失败。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如何转变企业文化,客服内部的冷嘲热讽。
即使你客服了这些难题,挑战依旧没有结束:品质,只是一张让你迈入全球化经济的门票,在你之前,许多竞争者早已购票入场。你的下一步,是如何区别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
2、企业的转变
企业的转变,最初叫做重整,然后管理者开始说重组,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则是再造。
无论怎么称呼它,它的成因都是一样的:未来企业必须更仔细聆听顾客的声音,更有弹性,更善待有用的人才。
垂直的金字塔组织过于老旧而缓慢,营运成本又太高。所以,首先组织必须扁平化,淘汰层层管理。然后,舍弃以功能分工的组织方式,改以流程为导向。愈来愈多企业大刀阔斧滴改革,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既深且远,因为“职务”与“工作”的定义已在转变之中。
组织愈扁平,管理者的工作便愈来以领导、指导为中心监督的成分日减。员工更加被授权,愈来愈多的人开始以团队的方式工作,以成果为导向。
这些,当然都是假设你的工作饭碗还在的情况。企业再造的后遗症已经浮现,许多人开始认为,再造就是把工作变不见,例如,美国企业已经淘汰了130万个员工,但是根据一项调查结果,只有不到半数的企业传出了所得增加的捷报。就像全面品管,企业再造的困难处,同样在于实施不易。但是也正像全面品管,企业为了适应高度竞争的经济,必须力求转变,不管利用再造或者其他方法,不这么做,必死无疑。
3、真正全球化的来临
喊了几十年,真正的“地球村”重要成形。人人都说全球化,都看到了全球化带来的机会。
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全球化的真正冲击到底是什么:你做的东西,如果达不到世界第一流水准的话,那么你就不该再做下去。因为市场全球化以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会建立在“要做”或“要买”的基础上。《智慧企业》一书作者昆恩指出,管理者应该认真考虑外寻资源的可行性——任何活动,如果你不能做到世界第一流的水准,那么与其自己做,还不如向别人买。
对于企业高层主管来说,挑战便在于如何定义出企业的核心优势——哪些事情可以做到世界一流、如何集中火力发展这种优势。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耐吉,尽管营利高达20多亿美元,而它自己却没有搬家工厂,而将生产外包,专注于研究、设计与行销。波音同样不重生产,而将中心放在飞机的设计、装配与后勤管理上。全球化观念也许听来耸动,但是,如同大前研的个人、企业与政府,势遭灭顶。
4、电脑的个人化
就连发明电脑的人,当初都大大低估了电脑转变人类的力量,最早,企业用它来将办公室的部分工作自动化,然而效率有限,白领生产力滨没有显著提升。但是,当人类开始把一个个单独的电脑连接起来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电脑不仅帮助人类自动化,更可以资讯化。以前只是将企业流程自动化,现在电脑开始提供有用的资讯,而且让同在网路商的人共用这些资讯,发挥创意。
现在又有了网际网路。电脑资讯化的力量,从此开始超越企业与国家的疆界。而全球网路灯新的传播方式,也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未来资讯科技不再只是企业的生意帮手而已,它就是企业的生意。
5、资讯革命
电脑与通讯的结合,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立即可得的全球资讯,另一方面,则是可能彻底改变未来的全球权利结构,国家的本质与力量都将受到剧烈冲击。管理者的权利也不能幸免:高层管理不再是唯一能够踪观全局的特权阶层;负责上下传递资讯的中阶管理,现在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资讯革命也让国际贸易的概念愈来愈落伍。产品不再只能进口与出口,现在可以跨越好几个疆界,进行制造与行销。对于企业,资讯革命的启示又是什么?除了必须国际化、资讯化,改变体质迅速适应机会之外,因为未来企业的最大资源是无形的智慧,所有企业将保持高度机动性,随时准备转移,追求最有利的环境。
第五篇:企业管理创新八大趋势
企业管理创新八大趋势
日前,由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共同对外发布了一份对国内外企业管理创新最新趋势的跟踪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在商业环境的稳定性、确定性、可预测性已经被变革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所代替的同时,国内外企业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顺应时代变化进行了许多管理变革,它呈现出了八大趋势,它们是:
一、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研究表明,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惟一主题,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坚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在管理中就会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能动作用等等。
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这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客观条件。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二、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运营能力的竞争。
企业从大量市场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寿命期长、信息含量少、简单的一次性交易的竞争环境,向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寿命期短、信息含量大,并与顾客保持沟通关系的全球竞争环境转变。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就要使企业的生产、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敏捷”起来,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实现向“敏捷管理”方式的转变。一个企业要适应超倍速的竞争,必须在以下各层面具备敏捷性的特点:在生产方面,敏捷管理意味着具有依照顾客定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在营销方面上,它具有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特点;在组织方面,敏捷管理要求能够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的互动合作,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管理方面,它一改强调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
三、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在现代企业的生存原则中,“排他”已被“合作”所取代包容。
许多成功企业形成了不少互利合作的竞争方式:供应链式,主要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企业的增值链中,供应过程所占成本很多,所以供应链的动态互联至关重要;战略网络型,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的价值链形成一种战略网络,竞争已不是单一的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战略网络间的竞争;协作联营型表现为企业通过有选择的与竞争对手,以及与供应商或其他经营组织分享和交换控制权、成本、资本、进入市场机会、信息和技术等,形成联营组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创造更多的价值;虚拟组织型,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资源、能力和思想动态地连接起来,成为一种有机的企业网络组织,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创造价值。
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企业将主要通过管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知识被认为是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厂房、设备等,虽然很容易估价和进行管理,但它们已经越来越难以决定企业的价值。相反,企业的价值更取决于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特许经营、软件、研究项目、创意以及专长等。国外机构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的市场价值中,已有6/7都取决于这些“知识”资产。管理这些资产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很难的,但最难的还是怎样对待员工的思想和知识。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和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
五、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以期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其致命的问题在于:从目标到绩效结果的形成过程缺乏控制;不是封闭的,没有绩效改善的组织手段作为保证: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
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更为精细的绩效管理成为可能,绩效管理的工具也由单一向多维发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360度打分、平衡计分卡和EVA价值管理等。
六、信息技术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无限制地扩大了企业的业务信息空间,使业务活动和业务信息得以分离。在订单的驱动下,原本无法调和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得以解决,并提供了手段。通过整合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集中、统一和有效配置;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能够跨越内部资源界限,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为了应对挑战,出现了许多如PDM、ERP、CRM、SCM等企业信息化产品,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为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解决方案。
七、顾客导向观念受到重视并被超越。
由于顾客往往缺乏主见,因此顾客导向难以使企业具有前瞻性。而近十几年来,以微软、英特尔为首的部分高科技企业放弃了“顾客导向”,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产生了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现有的份
额,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市场和挑战。要提高企业的预见性,抢占产业先机,仅着眼于顾客导向已经不够,它会随着竞争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失效。
八、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跨国公司在推行市场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责任表现,同时更多的公司认识到,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获取商业利益,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社会利益,还可以改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声誉。
近十几年来,管理体系方面最重要的发展应该是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已经不是“是否应该”实施社会责任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实施,大多数商业发展计划都要进行道德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在ISO9000和ISO14000之后,SA8000标准是一个最新的管理体系标准。大多数公司意识到,消费者在选择商家时越来越多的考虑公司的道德表现,商业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已经变成一件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