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2013-2014学年北师大八年级上)

时间:2019-05-13 07:3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2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2013-2014学年北师大八年级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2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2013-2014学年北师大八年级上)》。

第一篇:7.2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2013-2014学年北师大八年级上)

定义与命题

1.定义

对某些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对名称和术语下定义. 谈重点下定义的注意事项

①在定义中,必须揭示出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区别.②定义的双重性:定义本身既可以当性质用,又可以当判定用.③语句必须通顺、严格、准确,一般不能用“大约”“大概”“差不多”“左右”等含糊不清的词语.要有利于人们对被定义的事物或名词与其他事物或名词区别.

【例1】 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解析:判断是不是定义,关键看是否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而且作出了规定.很明显,A,C,D没有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故应选B.答案:B

点技巧分清定义与命题

注意定义与命题的区分,作出判断的是命题,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的是定义.

2.命题

(1)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结构:

①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②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到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谈重点改写命题

命题的改写不能是简单地加上“如果”“那么”,而应当使改写的命题和原来的命题内容不变,且语句通顺完整,命题的条件、结论要清楚可见.有些命题条件和结论不一定只有一个,要注意区分.

【例2】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分析:命题的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解:①条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条件:ab=1,结论:a与b互为倒数.

③条件: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④条件: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结论: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点技巧分清条件和结论

“若„„则„„”形式的命题中“若”后面是条件,“则”后面是结论.

3.公理、定理、证明

(1)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①公理是不需推理论证的真命题. ②公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定理及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常用的几个公理: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其他公理:等式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等量代换都可以看作公理.

(2)定理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①定理是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

②定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其他命题的依据.

(3)证明

推理的过程叫证明.推理必须做到步步有据,条条有理.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命题都可以作为定理

B.公理不需要证明

C.定理不一定都要证明

D.证明只能根据定义、公理进行

解析:真命题并不都是定理,故选项A不正确;定理必须经过证明,故选项C不正确;证明可以根据定义、公理、定理进行,故选项D不正确;公理是公认的真命题,不需要证明,故选B.答案:B

点评:掌握公理、定理、命题之间的区别,明确其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命题及真假命题的判断

(1)命题的判断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定义.

①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具有明确的判断性.如果一个句子对某一件事情没有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②命题并不是数学所独有,凡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正确或错误的语句都是命题.

③命题是陈述语句,其他形式的句子,如: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都不是命题.如:“你爱好什么运动?”没有作出判断,这不是命题. 注意:错误的判断也是命题,不能以正确与否来判断是否为命题.

(2)真假命题的判断

命题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可以将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①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②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③真命题、假命题的判断与比较: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有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根据公理和定理证明.

谈重点判断真假命题的方法

①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也一定成立,那么这样的命题为真命题;②如果题设成立,但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为假命题.

【例4-1】 下列句子中是命题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②正数都小于0.③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补.④太阳不是行星.⑤

对顶角相等吗?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判断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所以①②③是命题,它们都对事情作出了肯定回答;④是命题,它对事情作出了否定回答;⑤不是陈述语句;⑥只是描述了一个作图的过程,并未作出判断,不是命题.

答案:①②③④

【例4-2】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a·b>0,则a>0,b>0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D.若a·b=0,则a=0,或b=0

解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析各题设能否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由a·b>0可得a,b同号,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所以A是假命题;a·b<0可得a,b异号,所以B是假命题;a·b=0可得a,b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所以C是假命题;若a·b=0,则a=0,或b=0,或二者同时为0,所以D是真命题.故选

D.答案:D

【例4-3】 已知下列命题: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内错角相等.

其中假命题有__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答案:析规律巧判真假命题

命题是判断事情的语句.若命题判断的事情是正确的,则命题是真命题;反之,命题为假命题.

5.命题的组合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的,当条件成立,结论也成立时,该命题即为真命题.命题的组成就是通过选择一定的条件,使结论成立,即组成真命题.

组合新的命题是考察命题的概念及有关知识的重要题型.该题型常见于对几何的考查,一般是给出几个单独的论断,根据有关知识内容结合图形重新组合写出正确的命题.

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往往不是固定的,要使所组合的命题是正确的,要求必须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

点评:①命题组合时,条件可能不止一个,注意两个条件的情况.②组合命题一般是几何中的某一图形的性质或者判定.

【例5-1】 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C;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用序号的形式写出)

解析:答案不唯一,如:由AB=AC,∠B=∠C,BD=CE,得到△ABD≌△ACE,则AD=AE.所以①③④②.答案:①③④②

【例5-2】 对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五个论断:①a∥b;②b∥c;

③a⊥b;④a∥c;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解析:答案不唯一.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可得出:若①②,则④.答案:若①②,则④

第二篇:定义与命题2教案

定 义 与 命 题(2)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命题真假的判断;了解数学史。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反例说明假命题,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是正反两方面对立统一;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原本》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发展史和人类文明价值

二、教学重点 准确的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难点 理解判断一个真命题需要证明

三、教学方法 探讨、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一个术语的意义的语句叫做_______。

2、下列哪些是命题________

①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② 对顶角相等。③ 今天天气好吗? ④ 连接A,B两点。⑤ 正数大于负数。⑥ 作线段AB∥CD。

设计意图:回忆定义和命题的概念,为本节课命题的相关知识做铺垫,过度到本节课的目标,从而出示目标。

(二)出示目标

多媒体出示,让一名学生读出来,共同学习,从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

(三)自主学习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师:由此可见,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部分是结论。

学生活动一 ——探索命题的结构特征

(1)这五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形式叙述的(2)这五个命题都是由已知得到结论

(3)这五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范例讲解、应用概念:

例1:师: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他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例题教学建议:1:其中(1)、(2)请学生直接回答,(3)、(4)、(5)请学生分成小组交流然后回答。

2:有的命题的描述没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在分析时可以扩展成这种形式,以分清条件和结论。

例2:上述命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是怎么知道它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

师: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却不具备命题的结论,即反例。

设计意图:由5个命题的结构特征让学生发现命题的一般特征,有特殊到一般,便于学生理解总结。对于反例的要求可以采取启发式层层递进方式给出,即:说明命题错误可以举例→综合命题(1)、(2)的两例,两例条件具备→例子结论不吻合→给出如何举反例要求。

(四)合作交流

学生活动二 ——探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生:命题1、2如果部分是条件,那么部分是结论;命题3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角和其中一角对边对应相等是条件,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结论;命题4如果是菱形是条件,那么四条边相等是结论;命题5如果两三角形全等是条件,那么面积相等是结论 学生活动三-----------探索命题的真假——如何判断假命题 生: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命题1是不正确的,如图:

已知:∠AOB,∠1=∠2,∠1,∠2不是对顶角

生:命题2,若a=10,b=8,c=5,此时a>b,b>c,但a≠c 生:由此说明:命题1、2是不正确的 生:命题3、4、5是正确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对应训练

1、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写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原命题可写成:如果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条件: 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结论: 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条平行线被

第三篇:定义与命题

《定义与命题》的教学反思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以及知识的重难点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范围,本节课教学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定义与命题的关系

定义和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学上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从定义和命题所共有的判断功能,切入命题的教学,自然在命题的定义的生成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自主定义,强化命题的特征,体现了定义的价值.使定义和命题的学习相辅相成.二、题设与结论的关系

在题设和结论的学习之前,教学上进行了铺垫,即对命题的相应位置进行置换,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命题是有“固定结构”的,形成命题是由“条件”“结论”两部分构成的“心理印象”.有了这样的铺垫,对于某些命题的改写,让学生从命题的结构特征方面来思考,能有效地帮助突破命题的改写难点.三、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从内容分析,学生不易领悟.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更多的注意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问题和情感基础问题.通过老师的情感投入、积极的鼓励、激情的调动.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以期在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和学习中,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交流.并在此情感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定义、命题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关系

定义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从定义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的基本方式.而命题作为数学推理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两者都是建立数学体系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定义的必要性、命题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推理价值,来突出和强化这种关系.本课以黑洞数的数学游戏为载体,使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观察发现-----科学定义----大胆猜想----执着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研究方法,渗透数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第四篇:定义与命题

命题与证明

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definition)。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statement)。

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condition),“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conclusion)。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true statement);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false statement)。

数学中通常挑选一部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这些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前面学过的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那些用黑体字表述的图形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定理。例如“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注:不论证明的思路是从已知出发,还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在探索证明途径的思考过程时,都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不断地尝试推出一些正确的结果,并鉴别其中哪些对完成证明是有用的。

在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proof by contradiction)。

第五篇:1.2定义与命题2教案

1.2定义与命题(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和定义的概念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会区分定理、公理和命题。

情感目标: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公理、命题和定义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

1:复习命题的概念,思考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2(1)边长为a(a>0)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3/4a.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3)对于任何实数x,x<0.

2:得出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3: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说命题,然后指定第二组中某一个人来回答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二):举例: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1)x=1是方程x-2x-3=0 的解。2(2)x=2是方程(x–4)/(x-3x+2)=0的解。(3)如图,若∠1=∠2,则∠3=∠4。

(4)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像和原图形全等。

(三)讲述公理和定义

1:公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这样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然后提问学生:你所学过的还有那些公理

2: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3:举例 请用学过的公理或定理说明下面这个命题的正确性:“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四)作业:

下载7.2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2013-2014学年北师大八年级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7.2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2013-2014学年北师大八年级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4平行线的性质例题与讲解(2013-2014年北师大八年级上)

    4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推理符号表示为:∵AB∥CD,∴∠1=∠2.谈重点两直线平......

    2017定义与命题教案.doc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7.2 定义与命题(一) 总体说明 在了解推理的重要性以后,从本节课开始的连续两节课将向学生简单介绍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等一些术语和名......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定义与命题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命题的概念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2.命题的真假. (二)能力训练要求1能够判断什么是命题. 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

    定义与命题的教案

    定义与命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万春学校 景毅强 我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二节课《定义与命题》。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整......

    2.2 定义与命题(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5)班比学赶帮超 制作人:周刚 2.2 定义与命题(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

    八年级命题与证明(知识点典型例题,动态几何问题)

    第四章命题与证明知识回顾:1一般地,能明确指出概念含义或特征的句子,称为定义。(定义必须是严密的,诸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2.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

    平行线的判定例题与讲解

    3平行线的判定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推理符号表示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