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如何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员工的幸福感是近年来企业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同时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也渐渐纳入了企业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员工的幸福感是分为很多种类的,但与我们工作息息相关的是企业员工的职业幸福感。
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舒适、安全等的满意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愉悦感。其实,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感触,它体现着员工是否热爱所工作的企业,决定着员工的工作创造力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哈佛大学的一项社会学研究表明,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幸福感每增加5%,客户满意度就会相应的增加11.9%,企业组织效益也会随之提升2.5%。由此可见,员工的心理愉悦程度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就会相应的得到很好提升。可以说,一个企业的基业长青不仅取决于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某种意义上也取决于员工自身高度的职业幸福感。员工在充分体验职业幸福感后,就会产生一种对企业的认同感,并感觉工作是一种快乐,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积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如何增加企业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呢?大体上讲,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企业文化价值导向。历史文化、社会舆论、职业认同感等方方面面导向的共同作用,影响着员工的生活信念、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并最终影响到员工职业幸福感的获取。二是企业稳定、合理的制度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稳定、合理的制
度影响着员工对职业发展的预期和规划,只有制度相对稳定、合理才能使员工产生职业安全感,而安全感正是员工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当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要求,并得到公正的正面考核评价时,才能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三是员工合理的自我预期和定位。如果员工的自我预期和定位过高,与其实际得到的评价相差较大,员工就会感觉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职业幸福感自然也就无法获取。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大幸福,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企业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尤其是要员工的培养体系和培训目标,根据每个员工的素质及特点与员工一起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让员工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上进心;通过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并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地工作。
幸福感是一种强烈地心理感受,幸福与否,与人当时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帮助员工分析情绪,积极化解心理问题。同时,在员工中倡导豁达开朗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提高员工自身修养,从而使其快乐工作。
第二篇:如何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甚是留恋湖南一师的学习生活,受曾教授的委托,本次网络研讨活动由我负责主持和大家共同学习。望各位同学踊跃参与,各抒己见,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教师的内在精神状态特别重要。而现实又是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情绪低落、浮躁不安,而有没有明显改善这一状况的外部环境,故作校长即着急又担忧。那如何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改变这些教师浮躁而又不安心,有利于自身又有利于学校,是一个校长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倡导的主题:如何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一、现状分析案例
刚学习回来就遇到这么一件事,不防讲出来让大家听听。近一段时间我们县在年终督导评估工作。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对领导班子的运行状况和校长个人进行测评。测评中教师对校长的意见很大,究其原因,这个校长是去年从外校交流到这所学校刚一年时间。从教师的座谈中得知校长个人的为人、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大家都没意见。有意见的是新到的校长规范了财务、后勤管理、严格执行了上级的津补贴发放政策。大家觉得没有奔头,觉得烦躁,所以将这种情绪强加给校长。我在我们县的一些农村学校了解到,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存在这种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如何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校长如何成为教师的精神引领者是校长应该承担的重要课题。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很多人眼中或许倍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取决于不同的人生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有的人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工作倍感枯燥痛苦。所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要帮助教师端正自己的职业观。
听了专家的讲座,又见了专家校长的风采,我的感悟是: 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
二、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原因
(一)客观因素
1、物质待遇偏差、社会地位失衡。
2、工作繁重、琐碎、机械,无休无止。
3、家长对农村教师的不支持、不尊重。
4、教学自主权和人文关怀缺失。
(二)主观因素
(三)、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想法
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内在心理体验,不能成为直接的追求目标,然而幸福是物质和精神、享受和劳动创造,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的统一,也是理性、感性和德行的多层次结合。
1、劳酬平衡——“加薪”。
2、形象平衡——“祛魅”: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期望。在我国,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符号还是文化标志,教师都被赋予了额外的荣耀与绚烂,并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在农村,教师更是承担着自身无法承受之重,特别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教师既要是一个教育者、学习者、创造者,一个好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必须写论文、搞研究甚至做课题。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给固化的教师形象“祛魅”,对教师持合理的角色期望:在制定教育改革措施时考虑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心理承受底线。教育管理部门在继续富有责任感地披露“教育乱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同时,把宣传视角向教育发展辉煌成果及典型事迹方向延伸,促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只有这样,农村教师才能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更多的光荣感、自豪感与幸福感。
3、增强学校主阵地的“强化”作用,竭力保障物质福利。慷慨发放精神福利。此外,要积极发放精神福利,强化精神鼓励。比如遇见教师多一些问候和微笑;举行多层次的座谈会、联谊会;写“给教师的一封信”等等,都会使教师感到精神的愉悦。
4、减轻超工作负荷,增强职业成就感。减轻考试压力,缩减班级人数,采取小班管理。减少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和评比,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变换教师的工作对象,每位教师循环教授各个年级课程,提高工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5、创设展现平台,开辟学习和交流空间。
6、关注职业发展阶段引领制定职业规划。
7、完善教师的自身“能动”作用。
8、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通过教育研究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9、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强教师的集体凝聚力,感受集体的温暖,享受幸福。
10、校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体现。
第三篇: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幸福感的概念被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自己精神追求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课题组通过所在单位研究国有企业员工幸福感,探索出了员工个人性格特征、年龄、经济收入、环境以及职业规划等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企业目前状况,有的放矢,采取了改善生活环境、创新文体活动、健康关怀等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员工幸福感,提升了企业凝聚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软实力”。[关键词] 幸福感 影响因素 企业员工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幸福理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国有石油企业,开展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调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强劲的动力。
2013年,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再次彰显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对于企业尤其是本人所在的国有企业来说,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基础是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增强员工的工作幸福感,才能使每个员工拥有幸福感、归属感,主人翁意识才会增强,才会有基层单位(组织)的和谐,才会有整个企业的和谐,而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强员工幸福感,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突破的必然选择。
一、增强员工幸福感实践的意义
首先,可以引起企业管理者对员工作幸福感的重视。把员工工作幸福感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源,也就是“软实力”,他具有长期性、独特性、可再生性、可培养性等优势,对于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雇佣关系和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企业可以在增进员工个人的工作幸福感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从而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最后,为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管理实践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各种企业都可以通过培养员工的豁达、睿智、仁爱等可培养的特质来营造有利于这些特质发挥作用的文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二、增强员工幸福感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方法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具体研究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及主客观影响因素。对于幸福感的研究,都是关于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幸福感体验,而对于工作幸福感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部分企业员工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以及观察一下不同工作岗位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在理论上将有助于把工作幸福感的理念引入中国的人力 资源管理研究,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工作幸福感对于企业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打下坚实基础。
三、增强员工幸福感实践与探索的应用前景
增强员工幸福感对员工有明显的益处,它使得员工工作情绪优化,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减少了工作事故,降低了缺勤,克服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增强员工幸福感对于企业的益处更是重要,具体表现为: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树立组织关心员工的形象、提高组织绩效、管理意外事件的风险、吸引及保留员工、减少员工抱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降低管理人员负担、提高员工士气、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间的合作关系等多方面。
如果员工在工作上的压力得不到排解和疏导,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体,而且会破坏组织的健康,比如职业枯竭高发、离职率增加、工作效率低下、焦虑症。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长期关注,由于心理压力而怠工、缺勤、跳槽或转行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只有幸福感强的员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好的工作业绩,实现“员工快乐、企业快乐、用户快乐”。
第一阶段 调研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原因和因素 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对舒适、安全等的满意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愉悦感。它是一种心理感触,体现着员工是否热爱企业,决定着员工工作创造力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一个企业的 基业长青不仅取决于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某种意义上也取决于员工高度的职业幸福感。特别是在当下我们所倡导的“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研究它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一)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无疑和员工自身有关,比如员工的人格特征、员工的性别、员工年龄等等方面。
1.个人性格特征对主观幸福观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而个人性格特征是在做事、待人方面有特有的反应。Diener和Cooper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性格特征是幸福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外向型与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能促进人们产生幸福感,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幸福感存在负相关,能抑制人们产生幸福感。
2.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对于年龄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国外曾有研究指出年龄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一致性,曾有少部分的研究指出幸福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布兰克夫劳和奥斯瓦德首次报告了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在他们对英国和美国居民(样本量为10万人)的大规模抽样调查研究中,发现了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上存在的这一规律。这一规律在哈约的研究中也再次 得到证实。
3.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性别对幸福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wood等人发现女性报告的积极情感水平比男性高。这可能因为在社会分工中,女性更多的从事需要表达的工作,如老师、护士或者在家照料儿童,从而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体验和表达情绪的变化。
(二)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1.经济收入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现代人每天行色匆匆,无时不刻的处在焦虑中,工资要达到多少才能有安全感?很多身处一线城市的白领月工资上万元仍然没有安全感,有网友吐槽自己月入一万五,但是睁开眼睛就是房贷、车贷,各种消费导致自己仍然月光,所以依旧焦虑没有安全感。要是换做十年前,月入7500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现在却仍然无法缓解都市白领的困境。
2.工作环境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现场的环境和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环境。工作现场环境是外在条件,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也是员工获取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环境,是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它与人们的直接感受最为紧密,如:获得理解与信任、尊重与关心、与同事相处融洽等。当员工平时的辛勤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时,就会感受到被企业尊重,就会在被肯定中感受到幸福。3.职业规划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职业规划主要体现在职业发展前景的良好规划、晋升通道的顺畅等方面,职业规划可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进步,从而增强员工的职业幸福感,也是影响员工获取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如果员工的自我预期和定位过高,与其实际得到的评价相差较大,员工就会感觉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职业幸福感自然也就无法获取。
第二阶段 国企单位增强员工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径
亚里士多德说过: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在生病的时候把健康当作幸福,在贫穷的时候把财富当作幸福,当感到无知的时候会把追求宏达高远的理论、思想当作幸福。就是说人缺少什么,就希望满足什么,并认为满足了自己所缺少的就是一种幸福。
中国人力资源网曾经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体验比较多,较为明显的有愤怒、受到威胁、痛苦、担惊受怕、气馁。这些情绪主要来源于:工作内容过于单调,长期枯燥乏味;工作缺乏挑战性,对于自我提升作用不大,晋升空间受限; 难以找到合适的平台和位臵;工作中自己的个性、专长与优势难以发挥;竞争压力过大,薪酬激励制度不公平等。如何培育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实现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重提升呢?
1.薪酬待遇满意度与竞争力 幸福感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员工获得支撑生活的基本待遇,满足更好发展的智力与体力投入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获得岗位付出的成就感。而薪酬待遇满意度既取决于劳动者付出与获得回报的正比关系,也缘于其薪酬福利水平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程度,而保证员工上述需求的实现,前提条件是企业要设臵合理的薪酬体系,有正常的晋升制度,让员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享受满意的薪酬待遇。
2.工作环境——软件更重要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硬件条件并不是企业有多好的办公楼,而是说要让员工在安全设施健全、身心健康有保证的环境中工作;软环境则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比如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习与发展机会等。
(1)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办公室的明亮与风景,更重要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源于良好的沟通,特别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现代企业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比如邮件、论坛、定期的座谈会等。通过多种方式,领导了解了员工的需求,及时解决问题,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配合协作更加顺畅,企业的工作氛围和谐愉快。
(2)学习与发展机会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学习和发展机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披露了一组数字:希望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的人数,在青年科技人才中占72.6%,在山区青年中占77.5%,在外来务工青年中占93.5%……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各行各业员工的幸福公式也都有相似的元素——学习提升和发展的期待。授之以渔,得一生幸福。现在的员工都有这样的远见,企业更应当适时满足这种需求,为员工提供不断学习提升的机会,让员工掌握永动发展的技能,获得打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3)环境“方程式”
环境对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整体和谐、环境宜人的工作环境,不仅是企业实力与形象的象征,也可以增加企业全体员工的舒适感、自豪感。为员工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石油企业都是工作在前线,为了提高前线工作人的健康,给每人配备属于自己的饭盒和床上用品。虽然不能改变本身吃住在前线的工作环境,但是,降低了员工工作环境的健康风险,就是从侧方面改善了员工现场的工作工作环境。使员工带着愉快的心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3.亲情文化与健康关注
为大龄单身员工提供交友平台,为在前线员工的家人提供互助平台,为员工每年进行职业病体检、心理咨询室,建立互助基金、男员工带薪休产假等等。企业创新、丰富、实践着多彩而实在的企业文化与人本关注,这样的关怀,自然让员工更幸福、更爱工作。人们概括称其为幸福生产力,我们的人力资 源部门也应当关注这种幸福生产力的作用,“让员工带着轻松的身心投入工作,创意更多、效果更好。”
企业加强组织开展了送温暖活动。“温暖工程”应该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去关心和帮助员工,起到了“暖人心、鼓干劲,人心暖、干劲足”的作用,做到“逢年过节必慰问、红白喜事必帮忙、家庭困难必支援、生病住院必看望”,处处让员工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今天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强调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我以为这一切都应从善待员工开始,善待你的客户首先要善待员工,否则,服务从何谈起?典籍《中庸》中有所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强调企业人在商业道德实践中竭尽所能、身体力行,在人际交往中至诚无欺,为人处世力求完美,实践“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以此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第三阶段 对增强员工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的效果评价
一、开展各种文体竞赛活动
新形势下,石油石化企业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职工的各种压力也将增大,精力透支的情况将普遍存在。越是在工作日益繁重的情况下,越需要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关心爱护职工,增加员工幸福感,特别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身体、心理素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单位各级领导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事关企业事业 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体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贯彻文体育企、文体强企的方针,充分发挥企业文体凝聚民心、陶冶情操、提升素质、增强员工幸福感的特殊作用,大力开展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今年以来,单位不余遗力开展了演讲比赛、歌唱比赛、集体舞蹈、篮球比赛、主题团日活动等活动,不断挖掘企业员工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尽可能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员工的生活得到了丰富,身心得到了放松,工作效率明显加强。员工性格变得开朗,脸上笑容多了,同事间感情加深,幸福感明显增强,企业因此有了更强的凝聚力。
二、不断改善生活环境
通过前期的调查分析,环境对于幸福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今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是空前的,企业充分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单位地处戈壁滩,而且员工经常深入沙漠腹地长期工作,常年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给员工身体带来了挑战,无形中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少职工经常出现焦躁、情绪大波动、沉默等不健康心理状态。单位秉着爱护职工、服务职工的主导思想,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高度,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切实增强员工幸福感。采取了包括改善宿舍条件、增加生活娱乐设施、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办公室环境等等举措,给员工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满足了员工基本生活需求,提升了员工生活质 量,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幸福感。通过走访调查,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员工心理影响的积极作用明显,缓解了员工因为恶劣环境造成的不良心理干扰。
三、心理疏导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行
企业要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柱——人力。企业的发展状态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下,企业 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考虑到本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少员工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企业各级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充分认识到只有员工心理健康、有十足的幸福感才能高效工作,才能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效益。
为此,单位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安排有经验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员工对存在心理困扰的员工给予帮助。通过调查,这种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能为员工排忧解难,重获心理健康,今年以来,已先后帮助超过10位员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一举措“解救”了十多个生产力。
在心理疏导的同时,企业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大力宣传爱国、爱社会、爱岗敬业、爱他人、爱自己的五爱思想,引导职工向着和谐的道路迈进,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
四、持续健康关怀
健康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个人问题之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正常工作,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企业做出贡 献,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如今,各类疾病层出不穷,人们面临着住院难、看病难、药费贵的难题。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单位本着对员工身体负责,对员工未来负责,对员工家人负责的态度,每年强制每位员工进行体检。今年更是推出的职业病体检,体现了对我们这种特殊作业员工的高度关怀。
平常企业各级领导、同事之间对员工的身体状况也是极为关注,一发现异常则及时进行帮助;单位积极倡导员工加强体育运动,减少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单位今年食堂也有了进步,除了口味有所改善,在营养搭配上也更注重员工的健康;对于生活用水质量一直是个大家诟病的问题,单位高度重视,今年改善了供水系统,让员工喝上了更为安全放心的水。
单位点点滴滴的付出每个员工都看在眼里,赢得了每位员工的一致好评,让每位员工由衷地感受到了关怀,幸福感油然而生。
结 论
毫无疑问,增强员工幸福感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询问,课题组弄清楚了目前所在企业的员工幸福感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找到了影响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单位的实际举措效果分析,得出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改善生活环境、心理疏导、健康关怀的等方式能有效地增强了员工幸福感,同时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课题组将持续关注身边员工的幸福感问题,积极为增强员工幸福感献计献策,为员工、为企业的美好未来做出努力。
第四篇:员工幸福感
员工幸福感、心理资本既是组织和谐的基础,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2010/07/27 10:30)
记第五届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论坛
【编者按】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是当今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个人、组织乃至国家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达到员工幸福、组织与社会和谐,人类可持续发展?2010年4月1日由易普斯咨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论坛”上,国际著名管理学家、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心理资本研究鼻祖Fred Luthans教授,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日本首相钦典学术会议会员、日本产业心理咨询学会前会长松原达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易普斯咨询首席顾问张西超博士等一批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的管理高层,和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300多位与会嘉宾,分享如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借助EAP提升员工幸福与心理资本,达到组织和谐,保障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期焦点摘录专家学者的思想智慧,与大家分享。
1、员工幸福与心理资本是组织和谐的基础
员工幸福感是和谐快乐的前提。“57.7%的员工压力大,48.1%的员工受压力负责影响。高压力的管理者更是达到68.8%。近20%的员工面临职业枯竭、抑郁倾向率达3.7%。”张西超博士在题为“构建幸福和谐组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演讲中报出的一系列数字,反映了当道组织员工面临巨大心理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的传统观念是帮助受困扰的员工从消极心理状态中恢复,但张博士结合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的最新研究,以及管理实践最新趋势,提出“提升全体员工的心理幸福感,而不仅是解决部分员工的心理困扰”的新管理思路。高幸福的员工“对自己和他人有更积极、客观的认识。生产力更高,且成果更丰富。与他人关系良好,且积极融入社会。有利于健康。收入更高。” 张博士的研究显示:与高心理幸福感员工相比,低心理幸福感员工职业枯竭、抑郁倾向、焦虑倾向分别是前者的9倍、26倍和47倍。比如18.7%的低心理幸福感员工有焦虑倾向,而高心理幸福感员工该指标为0.7%。积极心态甚至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宝,张博士报告中提到易普斯咨询与《财富》中文版2009年“中国高级经理人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2009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下,管理者应对挑战的最关键方法是调整心态,比例高达73.4%。(点击阅读张西超教授演讲全文)
构建员工心理资本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来自美国的国际著名的管理学家,心理资本研究鼻祖教授Fred Luthans基于全球化的视野,结合他对中国的深入观察(他1984年便来到中国,至今多次到访中国并开展管理研究)认为中国已经在科技、制造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个国家的真正力量所在是人:“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真正的力量所在就是人。尤其是这个国家比美国有多得多的人。一直以来中国的人是最重要的。这一直是它真正的力量所在。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没有足够强调它,我们在科技、制造等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我们真的应该强调这个国家真正的力量所在。”
要发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秘诀在于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在过去我觉得中国太强调一些经济的问题、技术的问题。”“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但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让员工有幸福感。“当我们的员工能够有幸福感,在生活中得到平衡,他们会产出更多。这就是我们能够有竞争力的秘诀所在。这是中国人力资源要在未来要取得优势的秘诀所在。”但往往我们更关注物,而忽略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忽略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同等重要的。“我想要拯救熊猫或者是拯救北极熊的,但是我也想能够拯救人,预防他们自杀,或者是防止他们有一个破碎的家庭,并且能够在你们的组织中有很好的绩效。”
中国有着无限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是人类可开发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希望、自信、韧性和乐观四个方面。“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我们有着无限的心理资本,这是中国的一大资源。”关键是要有意识、系统地开发心理资本。因为心理资本是个人幸福和组织和谐的基础,更是中国保持长远竞争优势的关键。
关注积极心理状态是开发心理资本的前提。以往无论是在研究或实践中,都太过关注负面的内容。“在心理学的文献里面,你会发现这个比例是16:1,也就是说16篇文章是关于负面的东西,比如说愤怒、恐惧、自杀,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欢乐、幸福、正向的。所以这个比例是16:1。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负面的关注力太多了,所以是时候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正向而不是负向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正向的东西是更有效的。”Luthans教授强度,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更多关注积极。在工作中,积极正向的东西和消极负向东西的比例要达到3:
1。在生活中,比如当你和你的配偶和你的孩子或者是你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积极正向和负向的比例要达到6:1。
当然,有更为系统的方法开发心理资本,其中包括EAP,以及Luthans教授在4月2日工作坊中分享的人力资源中管理中的系统方法。
(点击观看Luthans教授演讲视频或阅读演讲全文)
2、EAP:星星之火如何燎原
与会专家一致认同,EAP是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心理资本,促进组织和谐的最佳管理实践。也是企业落实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员工关爱的必然选择。但EAP作为源自欧美国家的服务项目,如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各类组织中萌牙、成长,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中如何实施EAP?中国移动集团直属党委副书记林司长、国家电网安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郭柸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EAP是组织的必然选择。国家要求、企业发展遇到的挑战、落实员工关爱是企业选择EAP的主要动因。郭书记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实施EAP是承担“三大责任”的必然选择。三大责任是指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林司长则称:“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员工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因为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员工也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这已成为管理面临的严峻任务和挑战。中国移动员工中“58%的员工感受到比较大的压力,20%以上的员工出现职业枯竭的状态,10%的员工心理幸福感不高,有17%的员工身体的幸福感也比较低。”,电力企业员工则面临“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员工在承受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同时,所面对的职业压力也在悄然增加。如公司由原来的政府部门向电网经营企业转变,部分员工还存在一些惯性思维,一是难以适应改革带来的角色转换和新的价值观念,电网结构更加复杂,安全生产的压力明显增加,客户和设备数量逐年增多,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积极导向及明确在管理中的定位是EAP健康发展的基础。两位嘉宾演讲中不约而同谈到EAP项目的定位,安阳供电局EAP定位“为员工心理资本提升是基于心理资本提升的积极、正向导向作用。包含了解决少数员工心理问题的同时,更注重大多数员工的心理素质优化。”中国移动集团从五个方面确定了EAP在管理中的位置:“一个是作为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方式。第二,作为员工关爱文化的有效落地的一个机会。第三个是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途径。第四个定位是为员工提供一项精神的福利。第五个把EAP工作作为企业日常工作的辅助手段。”
统筹指导,自主创造是星星之火得以燎原的关键。中国移动的EAP项目从2003年开始在一些下属公司试点,到2005年有一部分公司开展EAP,2006年大规模推进,当前全系统绝大多数的省公司已经开展EAP,覆盖10万多员工,成为中国目前覆盖规模最大,创新最丰富的EAP项目。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是集团公司统筹指导,第二个是各个省公司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的话这个工作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进行。”
中国移动集团对各省公司的系统指导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和专题交流来开展。例如2006年的海拉尔的会议,2007年广东东莞的会议,2007年7月份西安的经验交流会,2008年2月份武汉的工作会,2008年5月份福建福州的经验交流会,2008年11月份东莞的经验交流会。2009年还专门办了一期EAP的培训班,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培训60多名学员,参加20多天的专门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EAP的操作水平。2009年到今年年初编写了《中国移动EAP项目的工作报告》和《中国移动EAP项目的指导手册》,从而来总结我们这几年开展EAP的一些经验、一些典型,系统指导各个公司EAP项目的开展。这是从我们集团来讲,通过多次的工作会、交流会进行统筹指导推动EAP的项目。
在集团系统指导下,各省公司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移动EAP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比如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03年开始由广州分公司就关注EAP的项目,2005年东莞分公司就开始实施这个项目。以后广州、佛山、肇庆、韶观、中山这些地市公司都启动了EAP的项目。2008年8月份广东公司的深圳公司启动了PCA项目(员工心理资本增殖项目),到2009年11月份,广东公司启动了前沿的EAP项目,设置了全省统一的心理咨询热线。广东公司的模式是从地市公司先开始的,省公司指导,最后由省公司统一开展。这是它的模式。北京公司EAP的模式是“三位一体、内外结合”的模式。通过“三位一体”他们在北京公司从2007年就开始开展这个工作。
安阳供电局刚开展EAP,便树立“开展EAP不应该成为一个短期的组织行为和群体活动,而是一项事关企业和谐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各个层面和每个员工。要开展好EAP项目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项目化导入,系统化推进,规范化运作。”的思路。确定了三个核心工作目标,三项重点工作,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多层面的效果。专家的演讲分享显示:EAP能大幅度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水平,EAP心理服务融入到公司管理里面,使EAP成为日常管理的辅助手段。培养出一批内部的EAP专业队伍。形成员工心理保健预警的机制。
(点击观看林奕弘先生演讲视频或阅读演讲全文)
(点击观看郭伾生先生演讲视频或阅读演讲全文)
3、EAP当前的挑战与应对
历经12年的发展,当前中国EAP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中国EAP市场、客户、供应商乃至整个产业链有哪些特点,面临何种挑战,应该如何面对?易普斯咨询结合近10年的经验总结,由总经理郑华辉先生分享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市场红火,服务创新,机构涌现,产业链初现是描述中国EAP当前状态的关键词。中国EAP市场红红火火,整个中国版图上都有EAP,且从省市纵深到乡镇,从政府、外资到IT、通信、金融等各行各业都有开展EAP。导入部门包括党群、工会、人力,还有保健中心。
服务内容创新不断。从最初的EAP到PCA(心理资本增值),从关注员工个人问题的解决到以心理资本为导向的整体EAP。服务内容也由是调查、培训、咨询、评估、宣传五模块,到加入规划、及与互联网的结合。
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天有0.5家EAP机构成立。但是成熟的还不到5家。有近万人学习从事EAP。
产业链条开始出现。从整体的健康福利顾问公司,到专业EAP服务机构,EAP专业人员培训机构,甚至有保险公司也期望把EAP作为保险覆盖的一部分。同时也出现EAP服务之外的一些衍生产品,比如心灵营养机。
但产业链中的各方都面临挑战:客户困惑于什么是EAP,如何开展EAP,如何选择EAP模式,以及外部的机构。专业EAP机构的压力则来自客户需求多样化,需要不断创新,如何培育高质量的咨询师和培训师,并进行良好管理。如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保护专利知识。如何避免恶性竞争,保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整个产业链中,管理咨询机构、EAP咨询机构、保险公司、衍生产品公司如何定位,如何形成有机的整体也是巨大的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重回EAP本质,客户做好四项基础建设,EAP专业机构培育4项能力。
EAP的本质是提升员工心理资本,预防心理困扰风险,解决员工心理困扰的一系列外包服务。根据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高心理资本、亚心理健康和受心理困扰这三群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一个核心,既提升人的心理资本。而EAP就是围绕提升员工心理资本这一核心的一系列外包服务,包括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顾问服务,甚至测试服务。不久将来的EAP模式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由相应的EAP机构、培训机构、顾问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基于上述理念,打算导入或正在实施EAP的企业要做好四项基础建设。首先是构建自己EAP模式。内部EAP、外部EAP、内外部结合EAP这三种模式中选择哪种模式,确定好EAP模式之后,选择哪些具体服务。其次是制度建设。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将EAP在企业内部固化下来。第三是培养队伍。要培养EAP的专业队伍,而不是培养一个心理咨询师的队伍。第四个是培养甄选管理服务商的核心能力。
EAP专业机构要专注构建四项基本能力。最核心的是基础研究能力。包括工作场所中有哪些心理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的测查工具等。第二是系统的解决方案。即以培育心理资本,缓解员工困扰为导向的,整合顾问、宣传、调查、培训、咨询等一系列服务的解决方案。第三块是提升人员素质。包括顾问、咨询师、培训师等。第四是质量控制。第四块就是质量控制。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周期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力。
第五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珠东镇教育系统2015年贵州省依法治国主题活动法治辅导学习
心得体会
盘县珠东镇中心小学 施占
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不但要潜心努力学习和工作,而且要学法懂法,尤其是教师法。只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不触犯法律底线,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从而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国的进程。每一部法律的颁布出台实施,从根本上保障了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约束人们去履行应尽的义务。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文件更是对乡村教师职业幸福保驾护航。
11月17日下午,珠东镇教育系统在金叶中学会议室召开了“2015年贵州省依法治国主题活动启动大会和法治辅导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由珠东镇中心校支书张朝卿主持,中心校办公室负责人王金胜老师带领全镇教职员工学习了贵州省通用语言文字条例,重温了黔教语法2013(324)号文件内容,中心校支书张朝卿领学了教师法的部分条款;镇中心校校长谭鸿疆传达了习总书记的四个全面中的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精神内容,带领全镇教职员工学习了国办发【2015】43号文件,以上这些文件条例的学习使我觉得教师的幸福感、职业荣誉感在不断增强。
尤其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文件一出台,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教师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我是一个喜欢上网学习的人,文件出台的那一天其实我就看过,当时我还在自己的微博里面收藏并转载了,当时心情就比较激动,而现在镇中心校领导又组织学习,经过又一次重温学习,我依然还能兴奋不已。自打习总书记治国理政以来,作为教师一定深深地记得,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前夕给国培计划贵州参训学员的慰问和讲话精神,也记得习总书记2015年教师节前夕给全体参训学员的回信“做四有、三者”好老师要求标准;我还记得2015年9月8日中央新闻联播播报了人社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在2015年底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也能当教授了,这些消息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感觉国家从未有像今天这样更加关心教育。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过去人们曾给过教师许多光环赞誉,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等无疑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在时代发展飞快,物欲纵横的社会环境之下,教师职业往往在社会上人微言轻,在当今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教师感觉面对各种压力诚惶诚恐。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之后,农村教师的地位相信会得到相对的提高,因为乡村教师计划的主要措施目的就是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和政治思想水平,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今后教师职称会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可能会更高一些,等等措施都是从实质方面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乡村教师的幸福指数。
乡村教师的幸福来源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主要靠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撑,靠提高教师的生活工资待遇;精神方面主要是乡村教师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清贫,面对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条件要克服。乡村教师有乡村教师的乐趣,乡村教师更加贴近朴实的大自然,更加接地气,农村孩子更加天真淳朴,更加善解人意,更加懂得感恩,因此乡村教师要把苦日子过甜。过去乡村教师除了待遇底之外,其实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自身素质不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不高,因而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学习很重要,过去乡村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今后国家会倾斜更多的培训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一定要争取不可多得的培训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来满足当今教育教学要求。
乡村教师要学会知足常乐,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作为支撑,然而人的愿望永无止境,所以回过头来想,我们要学会满足才能体会生活工作的幸福,幸福有时也很简单,幸福就是人内心的感觉。教师职业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想想教师的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也应该感觉幸福,尽管平时工作压力大,起早贪黑,繁忙劳累,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放松。有的人可能会说寒暑假培训学习太多,其实我们要把这些培训学习当成是一种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好机会,如果能端正心态肯定不苦。我向来有这样的人生信条,工作时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工作,节假日痛痛快快地去玩耍,人生不就是有苦有甜吗?
作为乡村教师,我一直感觉走在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