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业公会和行业协会发展及管理的探索
同业公会和行业协会发展及管理的探索
同业公会和行业协会在现行政策和历史渊源的大背景下,大多是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的非盈利性组织,一般是政府机构几次改革后分离出来的分属政府行政部门管理,其服务对象是行业内会员企业。由工商联(商会)这样的社团组织渊生的同业公会和行业协会较少,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行业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与政府分离的同业公会和行业协会有较大的区别。笔者认为应合称行业商会。
行业商会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是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是同一区域 中跨行业的企业或企业团体志愿加入而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法律和商会内部的规约,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并制约和协调会员的个体行为,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健康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工商联于2004年9月14日,组织召开了牟定县药品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我县第一家同业商会,牟定县药品协会,大会通过了协会章程及会费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理事15名,其中名誉会长1名,会长1名,副会长3名,秘书长1名。协会共有会员48名,会员来自全县9个乡镇及县城的药品经营门店负责人。
-1-
协会属牟定县工商联领导下,由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自愿联合组成的行业组织,是牟定县药品从业人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药品行业的助手。
协会的宗旨是: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保证药品的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维护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坚持对广大会员进行团结、帮助、指导、教育,促进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牟定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协会的主要职能和服务: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为会员提供目前药品经营有关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开展药学专业知识培训,帮助会员改进经营管理,组织会员参加考察,帮助会员开拓市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会员引进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的技术和人才。
药品协会成立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药品经销的整个行业缺乏规范有序的管理,存在问题也日益突出。仅在牟定县城就有大小药房近30户,进药渠道十分复杂,药价更是五花八门,甚至假药、劣药屡屡出现,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行业恶性竞争也导致了经营、管理的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牟定的一些药品经营户强烈感受到,必须
成立自己的商会,依靠全行业的力量,充分发挥商会自律作用,协调解决药品经营的无序状态,于是牟定县药品协会在县工商联在牵头组织下,应运而生。
药品协会成立后效果显著
牟定县药品协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协会组织《章程》规定,坚持“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主服务、自筹经费”的组织原则,及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活动方针,服务企业,服务行业,协助政府做好行业引导和行业管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1、建章立制,加强行业管理,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协会成立以来,理事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制定了协会《章程》,统一了进货渠道,平衡了药价,杜绝了假劣药品。对会员实行了设片组、分片管理的原则,严把质量和价格关。
2、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互助,保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通过药品协会的统一协调和互助,确保县城29户药品的经营企业按时保质的完成了GSP认证。
3、加强学习,全面贯彻党和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和政策。创办了《药品协会简报》,及时向会员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规定,通报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和GSP认证情况,传递药品经营的有关信息。促进了行业企业的诚信建设,加
强对会员企业的引导,教育会员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不断提高会员企业的素质,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4、注重组织建设,不断巩固行业商会的地位和作用。在争取县工商联的支持和引导下,在会内成立联合党支部,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参与药监办的社会评议机关工作。
行业商会在区域民营经济发展中作用明显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行业商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综合治理结构中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并且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行业商会,既是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保护和促进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1、参谋助手作用。行业商会植根于广大会员,了解会员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情况,能从国家利益出发,通过开展行业调查,参与行业管理、参政议政等一系列活动,为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出谋献策,提供决策依据。
2、桥梁纽带作用。理顺政企之间的关系,当好政府管理非公制经济的助手。商会作为市场主体,是他们自愿结合组织起来的,很多都是非政府组织;政府也和这些商会衔接,把政府的引
导通过商会传达给市场主体,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通过组建行业商会,使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缩短了,更加直接了。通过这座桥梁,平衡各种关系,保证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也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3、行业自律作用。行业商会通过制订适合国家政策和市场运行要求的行规行约,对同行业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约束,发挥监督、管理和协调作用,确保市场活动规范有序。
4、服务会员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帮助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行业商会利用其群体、专业、人才、网络等优势,运用多种形式提供信息服务,和开展各类培训、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多种交易会,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降低企业传递和获得信息的成本、公关成本、学习成本、采购成本及经验成本,也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样,利用行业商会的自治自律机制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信用信息互通平台,谁失掉了信用,谁就难以在这个行业内生存。
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形势下,组建民间自律性的行业商会组织,已成为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做强、做大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商会帮助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发展独
立公正、规范动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体系。”这说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立健全行业商会是非常必要的。行业商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视和低估的。
第二篇:新形势下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问题研究
--兼论行业性中介组织与统战工作的关系
市工商业联合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过渡,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也由原来简单的政府--企业的二元结构向政府--中介组织--企业的复杂多元的链式结构延伸。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这种深刻变化,给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任务。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作为市场中介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研究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考察其在沟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中的影响与作用,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探索在这一新的领域开展统战工作的重点、途径和方法,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同行业企业出于避免盲目竞争、谋求共同发展、维护整体利益和市场秩序的需要,自发和自愿依法组织起来,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法人社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沟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相互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承担着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标准,组织行业检查和评比,协调和处理同行业企业纠纷,开展行业自律等职能,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它还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这一特定利益群体的代表。
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商会是以西欧行会制度形式出现的、于1599年成立并在1650年获得书面特许的法国马赛商会。此后,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创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商会或工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与商会都是市场中介组织,具有共同的性质,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为行业性组织,即“条条”,后者为地域性组织,即“块块”。因此,有时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也称商会。
我国的商会组织因近代工商业的不发达而出现较晚。1902年成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商会,同年还有张之洞在汉口创办的汉口商业会议所和袁世凯创办的天津商务公所等。1903年清政府商部制定了《商会简明章程》。191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为当时中国的总商会。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商会法》,1918年颁布了《工商同业公会规则》,1928年颁布了《工商同业公会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全国各大中城市一般都有商会、同业公会组织,如解放初期在上海有270多个同业公会,北京有130多个同业公会等。1953年在改建中国旧商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工商经济界的社会团体,同时也是当时在经济领域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渠道。此前各地大多陆续成立了地方性的工商联组织,当地的同业公会均纳入工商联系统,从独立的社会团体变为工商联领导下的专业性组织,其组织形式和社会地位有所弱化,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各地同业公会一直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制定行规行约、组织行检行评、平抑物价、评议税收、组织城乡物资交流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部门管理并直接经营企业,同业公会的职能因被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取代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趋势,政府对企业从直接经营转为管理和服务,需要相应的中介组织即行业协会作为承担政府原有职能的受体。同时,市场的发育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使很多企业的经营范围突破了过去按部门管理行业的限制,出现了大量无上级主管部门的企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产生了对各类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的客观需要,在政府转制和企业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新的行业性中介组织应运而生。
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而陆续出现的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都是行业性中介组织,只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名称,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为便于论述,本文把依托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组建成立、经社团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尚带有原计划经济体制痕迹的行业性中介组织称为“行业协会”;将同行业企业自下而上组成,充分体现出领导自选、人员自聘、经费自筹、会务自理的民间社团本色,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或无主管上级的民营企业组成的行业性中介组织称为“同业公会”。
目前我国的行业性中介组织有如下特点:
从地域分布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行业性中介组织的自发性越强,群众性越广泛。这些地区多数行业性中介组织因主要依靠企业自愿组成,基本上体现了自律管理、自我服务,可切实代表会员利益,会员参与热情高。在提供为会员所需服务的基础上,也能收取会费;不足之处是经费时常短缺,常常要靠大企业赞助支持,因而易被某些大企业利用或左右,日常活动的开展也比较困难,特别是没有适当的主管单位而不能依法注册,活动领域和方式都受到限制。
从行业分布看,越是传统的行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翻牌”而来的协会越多,旧体制的色彩越浓。这些行业协会因具有官方身份或背景,带
有一定强制性的行政职能,如核发许可证、产业证,出具年检证明,参与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组织行业评比和行业检查等,因此会费收入较为稳定,有可靠、持久的经济基础,便于开展各类活动;不足之处是易滋生官僚作风,受权力部门控制,工作方式主要是依托行政手段,难以真正代表会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利益,会员的认同感、向心力较差。
从职能作用看,据对北京市部分行业协会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各类行业性中介组织在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协助政府开展行业管理等工作。主要是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进行行业统计,制定行业标准,组织企业参加政府主办的对外交流、招商引资、经贸合作等;二是开展面向会员企业的服务,主要是组织会员企业进行有关政策法规的培训、咨询活动等;三是通过组织行业评优、开展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帮助企业提高素质,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四是代表和维护会员合法权益,集中和反映会员的正当要求等。总的说来,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尽管背景不同,它们对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一些遵循市场规律、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处理较好、自身定位准确的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行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并逐步加强了为会员服务的职能,如上海市医药行业协会近年来由于从政府有关部门那里获得了对新建医药企业行业准入的前期咨询、药品的定价与调价、全市医药行业的统计、参与行业规划的制定等项职权,协会得到很大发展,会员数量已由1987年成立之初的69家,发展到了190家,对全市医药行业制药工业企业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一些成立比较早的行业协会,已经初步实现了从行政性行业组织向社会性行业组织的转变,会员成分已经由国有企业占主体逐步发展到私营、个体及股份制等无行政主管的企业占主体,会员的行业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在行业协会随着政府转变职能、实现政社分离、逐步走向规范的同时,一些自发形成的同业公会组织也开始出现,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这些由企业自发成立、与国际惯例较为接近、没有政府背景、不依靠行政权力而能发挥中介组织功能的同业公会,如温州的打火机协会、服装商会等,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维护行业利益、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起到了政府部门难以发挥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行业性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时,我们更应看到,从整体上看,目前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迟滞了市场化进程。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
1、政府转变职能滞后,制约了行业性中介组织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无需商会、协会的存在。在体制转轨
时期,尽管在改革方向上明确了“许多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商会等人民团体去办”,但在操作实践
中,由于“交与不交、早交晚交、交多交少”的主动权在政府,因此政府转变职能是使企业成为无主管的市场主体,从而产生对民间社团
需求的基本前提,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形成政府--中介--企业相辅相成的市场体制框架。政府部门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对象。
从计划体制下的“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涉及大量部门利益、权力的调整,而政府职能转变和发挥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作用,二者
互为因果,目前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内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情况下,行业性中介组织的建设很难真正摆上日程。
2、行政依附性强,行业代表性差,且组织林立,时有扯皮现象发生。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刚刚形成,因此,一方面自上
而下成立的行业协会的会员目前主要还是原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下属的国有企业,与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多种所有制企业联系较为薄弱,开展工作时依靠主管机关赋予职能,民间性、自律性、服务性、平等性较差;另一方面自下而上成立起来的同业公会数量很少、范围有
限,会员在该行业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经济实力等,都缺乏行业代表性。在一些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新兴行业中,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各
种行业自律性评议等,均需依靠能够代表行业发展前景、维护行业利益、反映业内人士要求的行业组织的参与,但目前新兴行业中的同
业公会尚缺乏应有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加之所有制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等现象的存在,行业性中介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重复设立、层次偏多、相互交叉、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造成企业多头入会,无所适从,主管部门也容易因为既得利益而有时争抢、有时推诿。如
在“非典”流行期间,为阻止“非典”的传播,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分别发布了《分餐制经营服务规范》和《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
件与服务规范》,因“政出多门”,两个协会对分餐制的标准不同,要求不一,又难以协调解决,在企业中引起了混乱,致使“分餐制”无法
实行而不了了之。
3、自身机制、管理体制与市场化趋势的要求不相适应。从自身机制看,目前绝大多数行业协会是体制内生成的,即由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转制或由其直接组建产生,形成政会不分,会企不分,许多行业协会是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产物,自治色彩淡而政府主导性色彩
浓。据对北京市现有148个全市性行业协会的调查,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等在原系统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占绝大多数,部分行业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置离退休的领导和解决机关的分流人员,甚至部分协会办事机构成为与政府相关机构合署办公的“二政府”。从
管理体制上看,目前仍延续对行业性中介组织实行社团登记和业务主管双重管理的体制,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出现并将继
续出现的大量无主管上级的民营企业和许多新兴行业,因无法在原体制内找到合适的主管部门,而不能使同业公会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获
准登记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据对杭州市的调查,许多体制内生成的、自上而下组建的行业协会大多名存实亡,而民间自发形成的适应
市场需要、有着强大活力的143家同业公会,仅有5家在民政部门获准注册登记。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这两种矛盾现象并存,目前在各
地有一定的普遍性。
4、行业性中介组织无法可依的现象亟待解决。行业性中介组织尽管有了20年的发展,但迄今没有专门法律法规对其性质、地位、作用、机构、职能等进行全面明确的定位,在政策层面上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既有重复又有空白。一方面,各个系统从自己工作需要,甚至从自身利益出发创办行业协会,由于国家对于不同级别地区间的同类行业协会的关系并未明确,造成重复设立、职能交叉:同行业的行业协会在不同的委办分别设有,因企业的所有制不同又有不同的组织,省市一级有,地市一级也有等等。这种按部门、地区、所有制和行政级别而设立的行业协会自成体系,小而分散,人为地分割了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协会建设中行业分布不平衡,留有相当的空白。如北京市的行业协会大部分是按照原来传统行业格局设置,行业协会主要集中在工业、商业和建筑行业等传统产业,而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行业协会则较少。尽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中介组织的作用,发现了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商会与行业协会法》,也未颁布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其性质、地位、职能、体制等问题,也难以对现有行业性组织加以清理、规范和有效整合。
5、自身性质在理论与实际上存在矛盾,造成运行中的种种困难。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行业协会的领导由民主选举产生,大多由在行业内有威望的企业主担任,专职工作人员是社会招聘的,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会员交纳的会费和从事咨询、培训等有偿服务获得的收入及骨干会员的赞助。对此,我们在理论上是认同的,而实际情况与之差距很大。在人员构成上,由政府机关改制产生的协会领导多为原政府部门领导,带有比照原行政级别的安置性质;由业务主管部门组建的协会,领导大都由政府部门推荐或任命,多为行政干部而非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领导层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自身水平有限,很难适应行业管理要求等问题。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素质与协会应发挥的作用也极不相称。目前行业协会大多未建立合理的人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淘汰和退休机制,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员工待遇、福利制度,社会保障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些方面的缺陷,使得协会对所需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造成人才缺乏,专业性不强,整体素质偏低,且现有人员也缺乏专业化培训,客观上难以胜任工作和承接政府转换职能后的行业管理重任,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与健康持续发展。在经费筹措上,由于会员企业的认同感差,协会能提供的有效服务又很有限,目前一些有政府背景的协会还需靠主管部门有限的资助生存,而缺乏相应资助的协会更面临着生存问题。自下而上组建的同业公会,又往往由于没有主管部门难以获准社团登记,不具备社团法人身份,即使会员愿意交纳会费或给予赞助,也无合法的财务手续收取。现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没有形成有效的会费交纳和催收制度,会员欠费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现会费标准由政府限定。如北京市的会费标准为300元至2000元,这样的标准,使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即使足额收取会费也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和日常开支。调查显示,北京市的行业协会年收入一般在2-10万元之间。由于缺乏充足的经费,限制了服务活动的开展,使自身陷入了“经费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声誉低--会员少--经费筹集难”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遵循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既是我国政府的庄重承诺和工商经济界的责任和义务,也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战略目标相一致。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完善我国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组织,是在入世机遇与挑战的新形势下亟需采取的应对措施。
1、明确整顿、规范行业协会和培育、引导同业公会的改革思路。一是行业性市场中介组织的建立,应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能由政府包办或主办,而应由同行业企业自发形成;二是行业性中介组织不仅承担政府转移出的“社会服务职能”,更重要的是承担行业自律的管理职能,以“内行管行内”的自律代替依托行政手段的管理,如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划,开展行业统计和行业培训,组织行业检查和评比,在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则的基础上,对外以民间社团身份代表和维护行业利益,等等;三是政府承担的各项管理职能不是简单地以“委托”或“授权”的方式“转移”给在原体制内自上而下成立起来的行业协会,应避免行业性中介组织在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后成为经授权代行政府职能的“二政府”。
2、改革社团管理体制。适应新兴行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适应众多“边缘”行业存在交叉、行业划分越来越细且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新特点,适应无主管上级的民营企业大量出现以及国有企业改制后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新形势,建议以试点方式探索改革行政归口管理行业类中介组织的现行体制。现有行业协会应在与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整合,成为以企业为主体,以“四自”为原则,恢复民间社团本色。社团管理部门应把无上级主管的同业公会纳入登记、年审范围,降低准入门槛,使其在发展中规范。社团管理部门要通过年检等方式加强管理,既保证民间社团依法活动,又不干预其内部事务管理。
3、突破地区、部门及所有制界线,对现有行业性中介组织进行整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业管理特别是对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管理,不宜以行政隶属关系划分,不宜以所有制形式划分,更不可能都由政府出面来做。目前由于行业协会和专业总公司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的人员主体大多为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其经济利益也与国有资产有密切联系,因此产权不清,责任关系也不清。这一点与民营企业自发组成的同业公会有根本区别。行业协会的主要问题是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处理好与专业总公司之间的关系;同业公会的主要问题是规范,要将其有序地纳入到社团登记、年检的管理活动中,不应再任其自生自灭。建议在打破各种界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不带偏见、不带框框地从实际出发,既可以行业协会为基干改造成包容本行业各部门、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民间社团,也可
以同业公会为基干加以改造。
4、及时把行业协会的立法提上日程。行业性中介组织要具有社会权威性,就必须有法律的保障。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的职能和任务如果没有法律的承认,那就只是会员间“约法三章”,没有社会约束。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发挥职能和作用,不应该靠与政府部门抢跑道、争职权,也不能仅靠党政领导的开明和重视来解决,必须以立法的形式,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依法开展活动。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将此纳入立法规划,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特色和实际情况,对不同区域、部门、所有制、经营规模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一视同仁,设定相同的入会标准,保证平等的入会权利。特别应强调的是,政府部门应与行业协会脱钩,不得合署办公或几块牌子、一套人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兼任行业协会的领导职务,确保其独立的社团法人地位,强调行业协会的自主性、自律性,重在培育自下而上组成的新型行业性组织。
5、加强自身建设,培养吸纳人才,形成自律机制,规范社团监管。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的自身建设,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这不仅是行业性中介组织自身的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改变对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地位和作用了解不够,重视不够的现状,真正把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的建设提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并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政府转变职能、国企转变机制与发展中介社团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把其变成安置分流人员的组织,也不能办成行政型机关。要突出会员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权威,以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决定工作方针和任务,逐级选举产生理事会(执委会)、理事长(会长)等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再由领导机构聘用秘书长及其以下的工作机构,在切实做好政会分离、政群分离的基础上,引导其逐步成为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的行业性中介组织。
四、关于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建设与统战工作关系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对此,我们要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制定与完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这些新力量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原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北京市为例,现国有企业中设有统战机构的仅存5家。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重点、方式和途径面临着调整和转变。
我国行业协会、同业公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建设、规范、培育、完善,是多元利益主体以及新的社会阶层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组织化形式之一,也是新形势下适应统一战线工作社会化、群众化趋势的实现途径。但是目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工商经济界人士对此均缺乏自觉认识,总是单纯从经济工作的角度认识和思考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建设问题,缺乏对其与统战工作内在联系的分析和探讨。
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作为工商界为保障自身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会员应该也必须是其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参与会务、商务的积极性,做到会员办会、企业办会,才能使其活动为会员所需并得到会员的拥护、支持和肯定,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成员构成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自然人,又是企业法人代表;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的领导,是独立经营管理着企业的企业家,又是具有一定威望和影响的行业带头人。这种双重属性表明,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既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组织,又是一个在经济领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既是企业自发组成的自律性组织,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经济阶层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渠道。前者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证。我国的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由于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的核心或主体是具有行业带头人性质的企业,而企业家又是企业的灵魂,因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行业性中介组织中的贯彻落实,应该也可以通过行业带头人来实现;而统战部门应该也可以通过做好行业带头人的工作,使新时期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得以延伸和发展。所以,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应该也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既做企业的工作,又做人的工作;既是经济性组织,又具有统战性内容;既要开展各种富有实效的服务活动,又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既要促进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又要使之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新型组织并纳入国家的政治框架。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在研究探索行业性中介组织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系时,应注重并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组织的积极作用。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建国初期曾领导各同业公会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事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自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各级工商联组织即开始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会之路,十多年来陆续指导建立起一批同业公会组织,丰富和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从历史上看,五十年代的工商联通过指导同业公会活动,在经济领域内发挥商会、同业公会作用的同时,又有效地开展了统战工作,一大批与党风雨同舟数十年的老工商业者,正是在此基础上从统战对象成为统战工作者的。这一历史的经验对新时期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从组织架构上看,目前工商联已在全国形成了有相当覆盖面的、比较健全的组织网络,县以上地方组织有3000多个,有164万个各类经济成份的会员,已组建起同业公会、基层(乡镇、街道)商会近2万个,并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会保持着长期友好联系,在海外具有一定的信誉和声望。同时,许多工商经济界代表人物经统战部、工商联的培养和推荐,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任职,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域和影响。作为政协组成单位,工商联能够在较高层次参政议政,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工商经济界的桥梁作用。这些优势,是工商联区别于其它经济社团的显著标志,也是把工商联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会、并通过工商联指导和联系同业公会的基础。
从工商联的发展看,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是其自身改革的客观要求。199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工商联同时称中国民间商会,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赋予工商联一些商会工作职能。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作出明确指示:“工商联要发挥民间商会作用,政府部门必须赋予一定的服务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入,一些原来属于工商联的服务管理职能,要逐步归还移交给工商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商会等人民团体去办。在条件成熟的大中城市,可以支持工商联自下而上地组建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同业公会或行业协会。”《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也规定:“工商业联合会可按行业设立同业公会或同业商会组织,同级工商业联合会是其业务主管单位”。这些指示和要求,对于在新形势下开展我国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引起充分重视。如近年来由政府部门、学术单位等组织开展的许多调研、论坛等活动,主要集中在行业协会的规范、改革和发展方面,而对在新兴行业和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行业中出现的同业公会关注不够,认识不足,也未纳入社团管理范围。同业公会的重新出现,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需要,是宝贵的建设性、制度性因素,由于缺乏与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联系,工商联又未被授权做其主管,仍游离于体制之外,既无法在整顿中加以规范,也无法在培育中得到发展,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对此应在开展行业协会、同业公会问题的研究时予以充分关注。
总之,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行业的管理从过去以行政集权为基本特征的部门管理向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和地区、所有制界线,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行业自律转变,是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工商经济界对行业性中介组织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认识其作用,明确其地位,规范其职能,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愿望,也是行业性中介组织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还应看作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领域
第三篇:发展行业协会
发 展 行 业 协 会
农工党调研组 2004年11月27日
● 行业协会是反映市场主体的意愿,是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
●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关键。● 加快行业协会的立法进程。
一、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下,由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赢利性的、以经济类为主的社团法人,是同一行业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壮大行业规模、提高竞争能力的联合体。具体来说,行业协会有三大作用:一是服务。就是向会员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信息、咨询、法律方面的服务;组织对会员企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沟通国内国际联络渠道等。这是其首要任务。二是协调。一方面,在协会内部,对会员进行必要的协调,要维护会员之间公平竞争的权利,反对不公平竞争,通过制定一定的公约或行规,进行集体的自我约束,保证正常的生产和销售秩序;另一方面,在协会外部,代表广大会员的利益,协调同其他商会、协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三是联系。充当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双向联系的纽带。行业协会可以把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反映,以求得到解决。行业协会要在会员中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措施,敦促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另外,协会还可以接受政府的委托,协助政府执行部分管理职能。
行业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行业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会费,通常占总经费的50%—70%;二是专业活动收入,如举办培训班、出版发行行业刊物等;三是社会捐款,这部分收入比例较小,也不固定。此外,还有一些来自政府部门提供经费,政府把不宜做的事务交给协会去办,专款专用。行业协会的基本做法可以概括为:花会员的钱,替行业办事,商业化运作,非营利性。
二、截止2004年10月底,我市在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行业协会有12家,分别是汽车零部件维修、烹饪、广告、烟草、银行、建材、食品、电力、农机、房地产等。这些协会成立后,对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汽车零部件维修是较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汽车维修协会早在1988年8月份就成立了。协会现有会员40多人,会员企业由成立初的28户发展到现在的159户,其中一类企业2户,二类企业39户,三类企业118户,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的门类齐全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汽车维修格局。多年来,该协会围绕市场,发挥协会的桥梁、参谋和服务职能,为推动我市汽车维修行业朝着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前不久,该协会还针对汽车制造已向电子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的特点,特请南京汽车维修专家来铜举办培训班,旨在尽快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适应汽车维修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冶金工业协会、机械电子工业办公室、煤炭工业办公室、商贸办公室是机构改革后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转化而来,承担着行业的部分管理职能。这些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着力提高协调和服务意识,促进了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冶金工业协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整合资源,协助政府搞好我市的黄金发展规划,为相关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做大我市黄金产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目前我市黄金年产量达6吨,位居全省首位。成立省丹皮协会是我市的一件大事。2004年9月3日,全省第一个农村民间行业协会—牡丹皮协会在我市应运而生,农民兄弟企盼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丹皮是我国的名贵地道中药材,在我市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市这一传统中药材面临着困境,在种植、加工、技术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家庭式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大市场的需求,丹皮价格大幅度下滑,由高峰时节的18元/公斤下降到不足3元/公斤,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农民增收困难。为扭转局面,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市丹皮种植部门联系周边地区,成立了省级丹皮协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指导药农科学种植,农业大户规模经营,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搞活农村经济。烟草、房地产等协会在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市还有不少企业参加了地区或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如电子元器件协会,硫磷化工协会、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协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市某企业一创汇名牌产品——“天鹅牌”手拉胡芦就是在起重行业协会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当前,行业协会在我市刚刚起步,存在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如协会组织缺乏精通本行业业务的专门人才,难于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协会收费困难,办公经费缺乏,难于解决“自强、自立、自养、自主”的根本性问题;没有相应的专门办事机构,各协会负责人大都是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政会混合,行政色彩浓,影响行业协会的经济职能发挥;一些协会是政府职能部门分流人员的“过渡组织”,或是机关事业单位安置“闲人”的分支机构,服务意识、市场观念还很淡薄;另外,协会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这些问题需要逐步得到解决。
三、行业协会的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的程度,发展行业协会是大势所趋。因为它反映了市场主体的意愿,是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特别是在当前我们要应对国际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候,行业协会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温州打火机协会组织会员打赢了欧盟反倾销官司,巩固了温州打火机在欧洲市场中的地位,起到了政府和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和协会的关系应该说是比较清楚的。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政府的职能有待变化,市场主体正在发育,在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下协会的发展就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逐步强化协会民间性、自治性、服务性的职能,熟悉和应用WTO规则,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受益,让行业更加发展壮大,是行业协会的努力方向。这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关心和帮助,共同推进行业协会这一新的经济中介组织健康成长。
要发展壮大行业协会,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
(一)政府转变职能是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关键。政府、协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三大主体,三者之间有不同的定位、分工和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程度和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得怎么样。如果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管,紧紧抓着行政审批权不放,协会的活动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协会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弱。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与代表座谈时指出:“职能转变是我们政府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过去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这也是人员膨胀、机构臃肿、文山会海的根源,更为重要的是它束缚生产力,因此,我们要转变职能,把应该交给企业、中介机构、市场的事情交出去,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我们认为,政府应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的内容,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的程序,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重点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下功夫,提出规则、定下规矩,明确政府做哪些、不做哪些,协会做哪些、不做哪些,给协会更广阔发挥作用的空间。例如,政府部门对行业信息统计、运行分析、技术标准制订、生产许可证和资质认定等基础性和前期工作可委托行业协会来承担,并予以制度化,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特别要反对有些政府部门把本已放给协会的工作又轻易收回去。政府应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微观职能,尽快让位于市场和行业协会;把不该介入的行业工作领域归还给行业协会,尤其是一些比较明确的职能,如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内新产品及技术专利维权等应积极下放。政府应给予行业协会合理的对话权利,积极倾听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让行业协会参与相关法规、法令、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反映本行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要求。行业协会在法律监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这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再比如我市去年搞的行政招待定点饭店。这种事情本不应该是政府要管的事情,让协会来做比较好,也利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
(二)、加快行业协会自身改革。协会要有效发挥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需要继续加快改革的步伐。改革主要包括:一是行业协会组织制度的改革,减少行政色彩。这既是保证行业协会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又是行业协会有效运营的基石。要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协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业务机构等组织机构有效运转,保证行业协会的整体功能、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做到组织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职责职权不模糊、不交叉,机构之间整合力强,人员少而精。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民主决策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述职廉洁制度和日常行为准则等。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树立行业协会良好的公众形象。二是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从长远来看,一些协会必然要从挂靠政府部门向社会自主发展,从政府部门主导设立向企业自主设立转变,从政府官员挂帅向龙头企业家挂帅转变,从对会员企业的政府指导型向对会员企业的市场服务型转变,从政府部门的附属组织向市场经济的独立主体转变。这种趋势要求行业协会要加快改革进程,积极顺应形势,尽快实现“自强、自立、自养、自主”,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中介组织。三是要加强信息建设。电子信息化是行业协会服务转向快捷、高效化的重要手段。行业协会创新服务手段,可以建立专门的行业协会信息网站和会员单位局域网,以便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速问题处理,及时捕捉大范围内的市场信息,为全员企业提供更便捷、更准确的信息。四是政府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行业协会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协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前不久,黑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行业协会的职能以及政府在其发展中应当充当的角色。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尽快出台发展行业协会的指导意义见。
(三)、要提高协会的服务水平。对任何一个协会而言,信息服务是最基本的职能。协会要积极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和提供国内外各种有用信息,通过协会局域网、编印发行各种行业报刊、资料、召开信息发布会、成果发布会、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把国内外有关技术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传送给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协会要切实代表会员企业的利益,及时把企业的声音传达到政府,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出台政策的重要依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公交市场发展方面,协会可就有关问题,积极向政府反映,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协会还可利用具有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联系面广的行业优势,积极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加快行业协会的立法进程。由于还没有行业协会的专门法律法规,导致行业协会发展较为混乱,运行机制不独立,内部管理和治理不健全等居多弊端。因此必须尽快制定行业协会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目前的《社团管理条例》已经不适应行业协会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法律、法规出台。通过法律的形式,还行业协会民间自治性组织的本来面目,明确行业协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及运行机制,这样才有利于尽快培育壮大一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业协会。鉴于我们目前的情况,政府对社团管理应明确分类,把经济类社团与政治性、学术性、文体娱乐类区别开来,实行分类管理,放松对经济类行业协会不必要的管制,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权,使其在发展中逐步完善成长壮大。
第四篇:关于行业协会管理的暂行办法
关于行业协会管理的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国家轻工业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培育和发展轻工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管理,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要求,结合轻工业实际,制定本办法。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行业协会是由国家轻工业局(轻工业部、轻工总会)审批、主管并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下同)核准登记后,依法成立的轻工业全国性社团组织。
第三条
行业协会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
行业协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其宗旨是服务,为企业和行业服务、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通过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第五条
轻工业各行业协会是轻工业实施行业管理的基础和主体。
第六条
对行业协会实行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轻工业局是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国家民政部是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第二章 行业协会的职能
第七条
行业协会的职能是:
(一)对行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政府提出有关改革、发展、产业政策、经济和技术政策、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受政府部门授权或委托,参与制定行业规则,对本行业新办企业申报进行前期咨询调研,向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
(三)加强行业的经济和技术信息网建设,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和授权开展行业统计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发布行业信息,进行市场预测,创办刊物,开展信息指导与服务,为政府制订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四)受国家轻工业局等委托,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
(五)配合有关部门对本行业的产品质量开展行检、行评和产品认证以及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发行行业产品质量信息,扩大优质名牌产品的宣传,向国内外用户推荐优质产品和新产品;
(六)受国家轻工业局等委托,参与本行业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企业资质审查工作;
(七)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参与行业内重大投资和合资合作项目的前期论证、初步审查并提出建议;为政府和用户采购、项目招标提供推荐意见;
(八)制定行业的行规、行约等管理规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九)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协调同行价格争议,做好价格自律工作,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本行业的国内外展览会、订货会,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参与建立和培育国内的相关产品专业市场;
(十一)组织和联合企业、科研单位、院校开展科学技术交流与开发、创新工作;受委托组织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促进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十二)参与制订行业人才发展规则,组织行业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交流工作,接受委托组织行业职工等级考核;
(十三)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十四)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
(十五)反映会员要求,协助政府解决和处理行业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六)积极发展行业公益事业;
(十七)承担国家轻工业局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第三章 行业协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
行政协会的权利
(一)参与轻工业行业管理和开展行业自律管理的权利;
(二)依法维护自身及成员利益,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要求并获得有关政策、信息的权利;
(三)按有关规定取得合法收入、接受合法资助、赞助和捐赠的权利;
(四)按其章程和有关政府规定自主开展业务活动和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
(五)依法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
第九条
行业协会的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在国内外各项活动中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不得从事与本协会宗旨不相符的活动;
(三)组织或参与包括出访和召开国际性会议等活动,涉外活动须按有关规定报局外事司办理审批手续,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有关部门;
(四)各行业协会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并于3月1日前将总结报局;
(五)按时办理年审、年检。每年3月31日前向局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经局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民政部接受检查。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执行方针政策的情况;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本办法和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等。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本办法和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等。
关联法规:
第四章 国家轻工业局对中国轻工行业协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管理
第十条
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家轻工业局对行业协会负责实施监督和管理
关联法规:
第十一条
国家轻工业局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各行业协会独立自主和依法开展工作;
第十二条
在国家轻工业局领导下,中国轻工行业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轻协联)对局主管的各行业协会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轻协联设主任一名(法人代表),副主任若干名。
轻协联主要职责是:
1.组织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管理基础工作;
2.密切与国家轻工业局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
3.调查研究协会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4.总结交流协会工作情况和经验;
5.负责协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外事活动的初审、申报工作;
6.受局委托,负责协会的人事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职称评定工作。
第十三条
轻协联设立办公室(简称:轻协办),负责日常工作。轻协办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轻协办下设综合处,并加挂党委办公室、人事处、咨询联络处牌子。
第十四条
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是对行业协会进行工作指导、协调和联系的归口部门。
第十五条
国家轻工业局党组负责轻协联和行业协会秘书长以上干部推荐和管理。
轻协办主任、副主任的任免由局党组决定;由机关分流到轻协办和各协会的,正处级以上干部由轻协办提名,经人事司考核后,报局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定,由人事司下文任免;副处级及以下干部由轻协办按人事任免程序任免,报人事司备案。
国家对社团组织管理办法出台后,有关管理按新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轻协办党委归口局直属机关党委,负责指导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七条
行业协会的财务管理按国家轻工业局国轻企(1999)140号“关于印发《轻工行业协会、学会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国家轻工业局、轻协联建立与行业协会的工作联系与议事制度,定期研究部署行业协会有关工作。
第十九条
轻协联印章的使用须经轻协联主任或副主任批准;轻协办印章的使用须经轻协办主任或副主任批准。
第五章 行业协会的内部管理
第二十条
行业协会的章程
行业协会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修)订协会章程,并将其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依据。
关联法规:
第二十一条
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
(一)会员代表大会是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理事长负责协会全面工作,负责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代表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等。因特殊需要协会可设名誉理事长;
(二)行业协会根据需要可设立若干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活动;
(三)行业协会设立秘书处作为其常设办事机构。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条
协会秘书长以上负责人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法定代表人一般应由理事长(会长)担任;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协会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三条
行业协会人事管理
行业协会要重视改善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专职工作人员要老、中、青相结合;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实现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要重视秘书处干部的选拔、培养,不断提高常设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行业协会的人事管理及干部任职要求和条件须按轻党(1992)66号、轻党(1999)62号、轻总行管(1994)14号文件精神及国轻人发(1998)103号“关于颁发《对全国性轻工行业协会干部任职问题的补充、修订意见》的通知”一并认真执行。
第二十四条
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正常规范的工作秩序。
第二十五条
行业协会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政策、法规和规定;各行业协会可根据局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各协会财务管理办法。
第二十六条
按提高工作效率、精简机构的原则,设置行业协会的机构和编制。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要逐步向“自养”过渡,并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和社团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行业协会换届一般程序
(一)行业协会原则上每四年换届一次,届满须按程序换届;
(二)行业协会应在届满3个月前进行换届准备工作。秘书长以上人选经轻协力征询行业协会意见并商有关部门和单位后,召开轻协办会议研究,向国家轻工业局提出建议名单;经党组决定后,作为候选人推荐给相关协会按章程选举产生。国家轻工业局党组也可直接推荐秘书长以上人选。副秘书长人选由有关行业协会提出,经轻协办会议研究推荐按协会章程产生;
(三)召开理事会,讨论并通过换届方案及下届理事会候选单位名单并以本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名义推荐给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名额以约占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为宜;
(四)换届选举应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产生理事、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秘书长。考虑到会员单位较多等情况,理事单位的产生也可采取通讯选举的办法。换届选举时一般由本届理事长或秘书长代表理事会向大会作推荐单位和人选说明;
(五)召开新一届理事会
1.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
2.召开新一届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正副理事长、秘书长;
3.各行业协会要及时将换届情况函告有关部门;
(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换届的,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延期换届,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八条
(一)行业协会和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的设立或终止必须符合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各项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经轻协联审核报局批准后,到民政部办理设立或终止登记手续;
(二)行业协会秘书长以上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在届中需调整的,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确定推荐人选后,按协会章程,一般应召开理事会或采取通讯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并到民政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三)行业协会变更名称、地址,须按工作程序由轻协联审核并报局批准后,到民政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关联法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或与国家有关规定不符的事项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轻工业局负责解释。
二000年三月一日
第五篇:阿荣旗行业协会发展状况调研
阿荣旗行业协会发展状况调研
孙维烈 王忠君
行业协会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愈来愈突出。
一、我旗行业协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旗行业协会也随之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全旗依法登记行业协会33个,主要分布在、农业、医疗、文化、经贸、运输等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二种类型:一是政府部门牵头举办的行业协会,如阿荣旗教育学会、阿荣旗鄂温克民族研究会、阿荣旗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二是纯民间性质的行业协会,如阿荣旗个体出租车行业协会、阿荣旗乒乓球协会等。
这些行业协会的组建,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一是开展行业调查,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为业务主管单位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加强交流,沟通信息,为会员单位及时提供行业发展动向。如阿荣旗生态保护建设研究会创办的《阿荣生态》等,深受会员单位的欢迎。三是制定行业规范,开展行业自律、行业交流和行业服务等,促进了本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如阿荣旗个体出租车行业协会,维护了会员的合法权益。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培训和服务活动。如阿荣旗音河奶牛协会为会员上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产出协会出面按照市场价负责销售,协会每斤提0.1角劳务费,既解决了农民的销售问题,又增加了协会的收入。
二、当前行业协会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尽管我旗行业协会在“服务、组织、协调、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彻底割断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因此政社不分、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是:政社不分,一些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湮没在政府的管理
功能之中,用行政手段来开展工作,违背了自愿、民主的办会宗旨;职能转移不到位,部分行业协会仅停留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组织行业的内部交流、开展业务培训等服务上,对于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自律、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争端协调、权益维护等功能尚未健全,对会员企业的服务不够。
当前行业协会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上、观念上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办色彩较浓,政社不分
目前我旗行业协会存在官办色彩,无论是从行业协会章程的制定、高层人事权、日常决策权,还是内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行业协会都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大部分行业协会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发起,许多行业协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都由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兼任,业务主管单位往往把行业协会作为一个下属科室。协会的人、财、物都依附于政府部门,在工作和开展活动上也没有自主权。这种过分的依赖,限制了协会日常工作的开展和协会职能的发挥。
(二)经费缺乏保障,机构运作比较困难
我们在对行业协会的调研中发现,行业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条渠道:一是政府拨款;二是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捐赠;三是服务性收入,既通过培训、咨询等所得;四是经营性收入,即下属实体经营所得。这些资金来源渠道都没有可靠的保障,政府拨款是不确定的,会费标准较低,又常常拖欠,一些协会为了生存,只好采取以会养会,收取培训、咨询费等办法来维持生存,甚至出现乱收费行为。
三、2011年工作重点
行业协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情况复杂,治理工作难度大,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大行业协会改革力度,实行政社分离
当前应着重加强官办行业协会的“脱钩改制”工作,首先,党政机关领导干
部不得兼任行业协会领导职务,现已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过批准兼任的,必须限期辞去所担任的行业协会领导职务;其次,行业协会的办事机构、人事、财务应当与政府部门分开,其办事机构不得与政府部门的工作机构合署办公,现已合署办公的,应当尽快分开办公;第三,政府和有关业务主管单位要充分尊重行业协会的法人地位,引导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得以监管名义实行统管,支持行业协会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另外,对于纯民间性质的行业协会,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协会健全机构和制度,充分发挥它们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功能,同时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防止这类协会成为垄断组织和敛财工具,损害他人利益,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明确行业协会职能,确立行业协会地位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就必须确立行业协会的地位。要将行政机关承当的经营服务性质的工作逐步交由一些运作规范、活动开展有效的行业协会来承担,实行自愿有偿服务,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责职能,突出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确立行业协会的社会地位。同时引导调动行业协会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的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通过合法形式反映会员企业的愿望和要求,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三)全面实行“阳光收费”
各行业协会要按照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和规定,主动、全面、及时公开本协会的会费标准、收取范围、计费单位及依据、监督电话等内容,增强收费透明度,更广泛地接受会员和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收费”。实践证明,“阳光收费”是一项政府、行业协会、协会会员等各方面都欢迎的民心工程,是规范行业协会收费行为,强化收费监督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