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学》课程 复习指导
《财政学》课程 复习指导
(统设必修 本科)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
2、多项选择题(5题,10分)
3、名词解释题(5题,20分)
5、简答题(4题,36分)6论述题(1题,14分)。
二、考试说明
1、第十四章 财政透明度和财政监督不作考核要求。
2、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种题型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
3、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三、复习重点
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关键名词:市场失灵、公共产品、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重点掌握:
1、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2、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内容。
3、财政三大职能的政策工具。
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
关键名词: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政府采购。
重点掌握:
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及主要影响因素。
2、如何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3、政府采购的特点。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关键名词: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资。
重点掌握:
1、财政投融资的特点。
2、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第四章转移性支出
关键名词: 社会保障、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部分基金制、价格补贴。重点掌握:
1、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
2、社会保障的基金筹集模式。
3、财政补贴对供求的影响。
第五章财政收入总论
关键名词: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规模。
重点掌握:
1、财政收入的分类。
2、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
第六章税收原理
关键名词:税收、纳税人、征税对象、税基、税目、税率、税负转嫁。
重点掌握:
1、税收的特征。
2、税收的原则。
3、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4、起征点与免征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税负转嫁的实现条件。
第七章税收制度
关键名词:商品课税、所得课税、税收管辖权、税收饶让。
重点掌握:
1、增值税的类型。
2、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
3、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及免除方法。
第八章国债原理
关键名词:国债、挤出效应、货币效应、国债依存度、国债偿还率、国债负担率。
重点掌握:
1、国债的特征。
2、国债的功能和效应。
3、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4、如何评价和控制国债规模。
第九章国债制度
关键名词: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外债债务率、外债偿债率、外债负债率。重点掌握:
1、国债的发行方式。
2、国债的偿还方式。
3、如何监测外债规模。
第十章政府性收费与基金
关键名词:非税收入、政府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重点掌握:
1、非税收入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2、我国政府性收费及其管理的分析。
3、我国政府性基金及其管理的分析。
第十一章政府性预算
关键名词:政府性预算、复式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重点掌握:
1、政府预算的原则。
2、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
3、对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分析。
第十二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关键名词:横向财政失衡、纵向财政失衡、对称补助、一般补助、专项补助。重点掌握:
1、政府间税收划分的依据及方式。
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和基本模式。
3、对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分析。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
关键名词:财政赤字、财政政策、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相机决策财政政策。重点掌握:
1、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融资手段及其特点。
2、财政政策的类别。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第十四章财政透明度和财政监督(本章不作考核要求)
大连电大张裕民老师
第二篇:财政学复习
财政学复习
1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 ,财政, 产品的竞争性;产品的排他性,贫困线,贫困率,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影子价格,消费者剩余,现值,贴现率,社会贴现率,税负转嫁,征税对象,纳税人,消费税的纳税人,营业税的纳税人,广义的和狭义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会计学视角下的政府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2简答题和论述题
政府的职责
财政的基本要素
财政的本质及主要内容
财政的双重属性
产品的不同类型
教育的性质(私人产品特征和兼具公共产品特征)
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财政支出及考察意义
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财政预算及预算原则和预算程序
政府采购制度及政府采购原则和程序
各国财政支出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的主要原因
三大农村扶贫项目(扶贫贷款、发展资金、以工代赈)的资金投向。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重点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
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
社会保险的私人产品特征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领域的原因
养老保险的含义及其筹资模式
养老金的筹集形式及具体内容
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及内容
失业保险的经济效应
政策分析的十大步骤
金融成本和收益
财政收入的类别
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结构
经济发展的含义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的特征
税收原则
财政收入原则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税负转嫁的形式
世界税制结构的基本情况
税制要素
税率及形式
违章处理
增值税的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企业所得税(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国有资产收入的概念和构成资本运营及其主要特征
资本运营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
国有资产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
政府债务的特殊性
利息支付的税收负担
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框架
构建政府风险管理的基础制度
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的目标
财政管理原则
政府预算的定义
政府预算的原则
财政体制的内涵
政策组合相机抉择政策有效性的条件
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及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第三篇:财政学课程总结
财政学课程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的财政学课程就结束了,虽然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感觉到压力蛮大,但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还是收获了不少的东西,对财政有了更为准确和深入的认识。财政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正如有的书上所说“从出生到死亡,从摇篮到坟墓,都同政府和财政息息相关”。
本学期的财政学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公共经济学所研究的方向和视角以及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再次就是从比较具体的角度来分析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等相关内容。
学习的过程是获得知识、去除愚昧的过程,财政学也不例外。通过财政学的学习我知道了财政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收入差距,实现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双丰收。通过财政学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钱是从哪儿来到了哪里去,老师结合时事的讲法更让我们将身边的事情和书本上的道理结合起来,使得学习变得简单又有趣。
财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就是一个艺术家,国家财政运用得好,就可以为人民谋福利,促进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但是,如果财政没有运用到它该用的地方,或者对财政的认识不正确则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不仅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会下降还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停滞。例如我们在第十五章《税收和效率》中讲到的拉弗曲线的问题:一般而言,税收的提高会导致税收收入的增加,但是,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税率的提高会因税收负担超额上升,损害税基,从而不仅不会增肌税收收入,反而会使税收收入减少。我们知道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各种税收收入,税收收入的减少直接带来的就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同时,人民的收入水平也会因为较高的税率而相对下降,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将会下降。可见,学好财政学,让财政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有人说财政是由国家控制的就算是他有多少多少好的作用,我们普通人也不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只要政府管理人员懂财政不就行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财政学?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开设财政学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运行制度,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政府所采取的一些不同的措施和手段,并且,我们还可以根据政府行为的大方向来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
在经过了是十几周的学习之后,我觉得还是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自己对财政学这门课还是缺乏一种较为整体性的、系统性的理解,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零散的阶段,不能很好地将课本中不同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估计是我在学完以后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接下来复习的过程中主要需要主义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不能自己主动去联想到身边的现实性问题,这样也不太利于我以后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但是很庆幸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较为轻松的理解了现在学习的东西,而且细心的老师还将我们以前学过但是忘了的知识补充起来,让我受益匪浅。风趣幽默但又不失严谨的教学方式,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以及一个个身边的列子都让原以为枯燥无比的财政学在十几周以后悄然结束,让我们回味无穷。
第四篇:财政学复习要点
财政学复习要点
1、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国家为维持其自身的存在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凭借政治等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活动。
2、理解财政的概念需要注意的事项:(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2)财政分配的依据——凭借国家政治权利;(3)增值税,我国主要以消费型增值税为主。
24、增值税的计算方法:①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②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征收率③进口货物计税方法: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财政分配的最终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财政分配的客体——国民收入。
3、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收入分配职能概念: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基本内容: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2.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5、财政职能和政府职能的关系:1.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是从属关系。2.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相互依存。3.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有共同作用的基础,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施政府干预。
6、财政支出按经济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7、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
8、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分析:(1)政府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2)经济发展水平(3)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4)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9、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一般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
10、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 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11、政府采购模式:集中采购模式、分散采购模式和半集中半分散的采购模式。
12、国防支出范围:国防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费等方面。
13、财政投融资的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14、社会救济:是指公民在其收入低于贫困线以下或因自然灾害,发生其他不幸事故生活困难时,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一种帮助制度。
15、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16、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性功能⑴社会补偿功能⑵社会稳定功能⑶社会公平功能经济性功能⑴调节投融资功能⑵平衡需求功能⑶收入再分配功能⑷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
17、财政收入的分类:㈠按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公债收入、收费收入。
㈡按收入的性质分类: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㈢按收入层次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18、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与政策、价格因素、财政政策因素
19、税收是政府以其社会职能为依据,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范,参与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所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注意事项: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3.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20、商品课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21、商品课税的特点:1)课征普遍,且具有隐蔽性。2)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3)普遍采用比例税率,计算简便。4)商品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5)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22、商品课税的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23、增值税的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
25、消费税: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26、财产税的主要税种: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和遗产税。
27、行为课税的主要税种: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车船使用税。
28、税收使用权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29、国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举借的债。第一,国债的债务人主体是一国的中央政府。第二,国债所筹集的是财政资金。第三,国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范畴。第四,国债的担保物,并不像私债那样是财产或收益,而是中央政府的信誉。
30、国债的特性: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
31、国债的期限结构:①短期:1年以内②中期:1年以上10年以内③长期:10年或10年以上
32、国债限度的制约因素:①国债规模受社会应债能力的制约。②国债规模还受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③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果也会影响国债的负担能力和限度。
33、国债发行价格: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
34、国债的偿还方式:①市场购销法②抽签偿还法③按次偿还法④一次偿还法⑤提前偿还法
35、影响外债规模的因素:①国内因素:⑴国内储蓄缺口的大小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程度⑵该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②国外因素:⑴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和技术发展⑵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⑶资本输出国对外经济战略⑷其他国家吸收外资政策和利用外资的规模。
36、政府预算的原则:①完整性原则 ②统一性原则 ③可靠性原则 ④公开性原则 ⑤性原则
37、政府预算程序: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
38、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①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②稳定增长的职能分工③资源配置的职能分工
39、事权和支出划分的原则:
1、对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
2、、由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
3、对跨地区以及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应出面组织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4、对于收入分配差异问题,应由较高级次的政府出面进行调节,从而为缩小收入差距和提高调剂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
5、坚持事权和支出划分的法制化原则。
40、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在量上的对比关系。三种情况:①收入大于支出,有结余②支出大于收入,有赤字③收支相等。
41、亚当斯密税收原则:①公平原则②确定原则③简便原则④征收费用最小原则
42、私法权收入:包括国有财产收入、国有企业收入、公债收入等。
43、2011年经济政策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4、比例税的缺点:①比例税不利于缓解社会分配不公。②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且具有累退性质,不能兼顾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第五篇:财政学复习参考资料
财政学复习参考资料
财政:财政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手中的权力,强制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第一章
优值品(merit goods):在经济学上,凡是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劣值品(dismerit goods):凡是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
贫困指数(Poverty index):是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什么是公共需要,其特征和内容是什么?
(1)公共需要是与私人需要相对应、社会成员在经济生活中集体的、共同的需要。
(2)公共需要的特征:①具有非加总性②具有无差异性③具有不对等性④具有发展性(历史性)
(3)公共需要的内容:
①典型的公共需要,如公安、司法、检察、国防、外交、行政管理、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
②半社会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医疗、体育。
③大型公共设施,如邮政、电信、铁路、公路、煤气、电力和城市公共实施。
2.什么是公共产品,其特征是什么?
(1)公共产品是指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
(2)公共产品按纯粹程度划分,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消费的非排他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消费的免费性。
4、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准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也不同时具有竞争性、排他性特征。
▲论述:什么是市场失灵,其表现是什么?(论述题:三四百字,自己把握)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2')
表现为:①公共产品困境与“免费搭车”②外部效应③收入分配不公④信息不对称 ⑤经济运行不稳⑥自然垄断⑦市场不完全⑧偏好不合理
第二章
简答:政府失灵的概念是什么?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政府失灵的表现有哪些?(不同于论述题)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表现:(见课本44)
1、政府干预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
2、即使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成本高昂,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
3、虽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效率也较高,但却带来了其他负面效应。
第四章
政府采购: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采购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简答:简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现实原因:
1、政府职能扩张。
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提高。
3、人口增加。
4、物价上涨。
5、科技进步。
6、突发事件。
7、政府服务环境。
▲论述: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开展政府采购的情况。
第五章
财政投资:财政投资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投资来源的一种投资活动。(由于财政投资政府为投资主体,故也可以称之为政府投资。)
简述财政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和重点。
必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财力扶持。
重点:1.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2.扶持农业科研及其成果的推广,发展农业教育和农民的培训事业。3.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论述:结合实际,试分析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
第六章
定员定额管理:定员定额是指通过制定文教科学卫生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的管理制度。
简述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1)科教文卫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性支出。
(2)科教文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2、意义: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教育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条件;
文化事业是劳动者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保证;医疗卫生是保证劳动者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七章
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的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
简答: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以法律或规章形式规定的,作为一定时期内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行为依据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
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论述:结合实际,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着重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第八章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需要,依据政治权利或生产资料所有权,利用各种财政收入形式集中的一定量的货币收入。
简述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国家通过各种收入形式,将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形成国家手中直接掌握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就是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合理规模就是财政收入的总量界限。
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价格水平因素。
2、政治因素。国家的政治框架、社会政局的稳定状况、政府履行职能的行政效率、国际安全形势。
3、财政因素。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财政收入征管效率、财政收入分析政策。
4、其他因素。文化因素、人口因素。
第九章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什么是税负转嫁?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行为及过程。
2、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2)后转;(3)混转或散转;(4)税收资本化。第十三章
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依据借贷原则,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方式而取得的收入。
简述:财政赤字和赤字财政的区别。
1、财政赤字:指的是财政活动完成时出现的赤字,这是实际的真实的财政赤字。赤字财政:指的是编制预算时安排的赤字,这是计划中的赤字。
2、财政赤字:是违背人们的意愿,是在提倡财政平衡原则的背景下,被动出现的财政赤字。赤字财政:是人们积极主动安排下出现的财政赤字。
* ▇* 简答:政府收费思考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政府收费即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中的一些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经省以上财政部门批准,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政府收费的内容:
1、行政管理性收费
2、事业服务性收费
3、专项收费)政府收费的特点:
1、收费主体的分散性
2、收费依据的有偿性(交易性)
3、收费订价的垄断性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经立法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简答:政府预算执行的含义和任务。
政府预算执行是按照批准后的预算组织预算收支,并对其进行平衡和监督的活动,是把预算收支由目标变成现实的必经步骤,是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任务:
1、积极组织预算收入。
2、及时拨付预算资金。
3、组织预算收支平衡。
4、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论述:我国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
部门预算是以部门为依托,以部门为基础单元,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综合预算。实行部门预算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第一,编制部门预算是《预算法》的要求。
第二,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第三,编制部门预算将使预算透明度提高,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第四,编制部门预算有利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简答:财政政策主要由拿些要素构成?
1、财政政策的作用主体
财政政策的作用主体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2、财政政策的作用对象
财政政策的作用对象指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领域。
3、财政政策传导方式
财政政策传导方式指能够把国家制定的财政政策意图传导给被调节者,使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具体方式和实施途径。财政政策的基本传导方式: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
4、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
政府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消费、财政补贴、财政信用。
▲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和必要性。
模式:
1、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简称“双紧”模式。
背景:社会总需求严重超过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势头正猛,物价涨幅过高,经济过热。效果: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抑制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但那可能引起经济增长急刹车。
2、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简称“双松”模式。
背景: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企业销售普遍困难,价格总水平呈下跌之势,经济效应严重滑坡,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量经济资源闲置,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萧条状态。
效果:这种政策组合必然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可以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扩大就业,但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的危险。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简称“一紧一松”模式。
背景:国民经济总体上处于复苏阶段,还有部分资源闲置,失业率还有些高。
效果: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简称“一松一紧”模式。
背景: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渐入高涨状态,需求膨胀已露端倪,市场购买力活跃,价格上扬,失业率降至正常甚至较低水平。
效果: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
必要性:
1、两者调控重点不同
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功能较强,财政政策结构性调节功能比较突出。
2、两者调节领域不同
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仅限于经济领域,财政政策还可以对很多非经济领域发挥调节作用。
3、两者调节方式不同
货币政策的间接性较强,财政政策的直接性较强。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简称财政体制,是国家如何组织、管理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制度。简答: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以各级政权之间事权划分结构为依据,根据不同税种的不同特性,将其分别划归不同财政级次,确定不同政权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财政管理体制。
内容:
1、支出范围的确定。
2、收入的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简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
主要包括五方面:
①确定政府财政管理的级次和主体;
②确定划分各级财政主体之间收支的原则和方法;
③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依据事权的划分确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
④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
⑤确定各级政府之间的预算调节制度,核心内容是政府转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