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蒋永元)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
浦江三中蒋永元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为开创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他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的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一开始,什么是新课程?什么是新理念?我一点也搞不明白。上课尝试着给学生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学生高高兴兴,课堂热热闹闹,自认为这就是课改。在教研员和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座谈、研讨、培训和观摩。经过多次学习、讨论、实践之后我有了新认识,原来的做法不过是追求形式,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才是有意义的。通过实践、反思,我对新课程和新理念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也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也给我带来了一些体会和思考。《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和学生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在的改变。
一、教学过程有利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
新课程标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新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是开放的,新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一思考空间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教师的考验。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中国《气温和温度带》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如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中国大陆,定讲台为海南岛,在将若干小组分为长江流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等。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温度带,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育。如通过拼板游戏; 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周游”全国、世界等等,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
政区知识和世界政区知识。
在新教材《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六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上课。教室内,纵组为经线,横组为纬线,每条经线和纬线间隔十度,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请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或说出某个同学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在教室假说的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了一下。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学得兴奋极了。大部分学生因此还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这种教学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又如,在学习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内容时,采用争当优秀售票员的游戏形式进行。首先用信息技术放映《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该图只有主要铁路干线、城市标记,但无名称),教室前面放四张课桌,每张课桌分别标明南京车站售票处、郑州车站售票处、株洲车站售票处、兰州车站售票处(或其它售票处)。选四个学生分别担任四个售票处的售票员,背向黑板面向同学坐在售票处的位置上。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依次派代表作旅客上前购买车票。买票时向售票员提出问题。如旅客在南京车站售票处购买南京至哈尔滨的车票后,向售票员提出:从南京至哈尔滨经过哪些铁路、省份和省会?售票员就对着铁路干线分布图,告诉旅客。回答时还可增加所经枢纽站及经过的山脉、高原及其他地形区,以及铁路所跨越的江河等。这样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看书,认真掌握好知识。最后评出优秀售票员,给以表扬和奖励。这样学,轻松愉快,效果又好。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进射。
二、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
据说陶行知先生在为他的学生讲课时曾演示了这样生动的一幕:先生手抓一只鸡走进教室,在讲台上洒下米粒,向下按着鸡头,鸡拧着脖子,坚决不从;陶行知先生又扒开鸡嘴,往里面硬灌米粒,鸡还是昂着头,挣扎着不吃:先生松开了手,只见鸡在讲台上甩甩头,抖抖毛,自由活动了一会儿,便悠闲自得地吃起米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
学习活动;动手做中学与动脑想中学; 目的单一性活动与目的综合性活动等等。一节讨论课、一节活动课、一次科学探究、一次研究性学习,一次合作学习、一次专题采访、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地理主题班会,一个地理调查报告、一份地理小报(板报)汇报活动,均可锻炼学生能力。甜酸苦辣,成功失败对学生都有帮助,要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去体验甜酸苦辣成功失败————这些对学生而言是一笔无法估价的“财富”。
1.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无论是采取个人学习还是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学生在调查“学校节水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调查学生在校用水习惯,调查水表的数据、设计表格、记录用水次数、进行计算、向全班宣讲。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实践活动。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习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
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学习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例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例如学生在“保护大治河水质”实践活动中,访问大治河沿岸居民,访问大治河水闸,访问自来水厂,调查工厂排污情况,探讨如何保护大治河水质,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就是一例。
3.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
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观点,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4. 体验领导与被领导的感受。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作为领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
和经历的相互补充,将会使学生收益匪浅,使其能力都得到提高。班中可能有班长、组长、班委等干部,他们是班级的领导。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领导者。做好被领导也是一种能力体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学习理想与目标,建立了积极的互赖、互信的关系,培养了良好的合作动机和个人的质论感。
5、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乎没有或很少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事实实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这种能力对学生今
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学生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时。他们所需的数据、事实实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
6、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地理被称为“小百科”全书,学习过程中常要动手操作,如使用各种工具,如测量、计算、画图、观察等。
三、教学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课程不仅带来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亲切了,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学生活起来了,但也有不少问题随之出现。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教师应联系学生、课堂实际,适当挖掘教材、调整教材内容,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地理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地理”,这就需要我们地理教师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生活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在学习“商业与贸易”时,我这样提出问题:你家里种的蔬菜或农产品吃不完,都到哪里去了? 学生说,拿到市场上去卖或送人,(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为农户家庭)又如:在讲“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这一原理时,我说:“当你给你的气球吹气,吹得太足,需要放气时,只要松开嘴巴,气球中的气会自动放出,这时气球内外气压哪里高?”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使他们体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中有地理”的道理。同时,为了得到科学答案,他们也必将尽力听讲,参与课堂的教学。课堂教学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具有生命力。课堂教学设计,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制定了多种评价方式,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在于要教师对学生竖起大拇指,从指责“你不行”转向赞美“你真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从而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记得读过一篇题为“高高举起你的左手”的报道,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初一的学生,成绩很差,课堂提问时,他从来都不举手,也回答不上问题。他很自卑,慢慢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他的班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和他谈心,并且双方达成协议:以后再回答问题时,如果他会,就举起他的右手,老师就叫他回答:如果他不会,就高高地举起他的左手,那老师就不叫他。这样一来,他在同学面前有了
自信心,学习劲头也足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鼓励对学生进步的重要作用。想想自己也曾在学生回答问题说不到点子上时,会用“错了!”、“不对!”这类词来打断、否定这些学生的回答。新课标要求教师坚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学生是“人” 是一个具有无限沉睡着潜力的个体。教师的任务正是通过鼓励、激活、诱导来唤醒这些沉睡着的潜力。表扬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尽管有些学生的问题或说法比较幼稚,但如果让他说下去,也不见得没有价值,也许会有闪光点,所以要多鼓励学生,要适时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这对学生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教学活动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有生命力。
四、思考与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法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会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反思、思考跟不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有时教学反思完全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地理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向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不断学习探索中有更大发展。
第二篇:蒋占元散文集
蒋占元
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11190号); 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西部聚焦专题部主任; 黑龙江人,黑龙江教育学院中文本科毕业——
1986年专心于报告文学、人物通讯业余写作,文章主要发表在《黑龙江教育》、《党的生活》、《时代华人》、绥化日报、黑龙江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省级、国家级报刊上。1986年第一个教师节,《人生之路的抉择》获全省征文二等奖第一名;《黑牛背的女儿》获《党的生活》全年作品优秀奖。另在省地、国家级报纸副刊与散文、散文诗类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小说数十篇。
目录
人生之路的抉择 黑牛背的女儿 奋进的旋律 托起希望的蓝天 寒地黑土秋色浓
深秋海棠红 初生牛犊不怕酒 夜戏 斗狗 路畔听琴 神萦梦绕故乡山 野菜亲娘
背着母亲逛北京 干娘 爸爸最爱吃年糕 爸爸在我的怀里静静地睡去回家 端午节踏青
在大海的怀抱里徜徉 蓝天飞翔看云飘 初夏之恋 东边彩虹西边雨 梦醒终有时 果色天香忆知音 诡异的白兔 鹊邻
在秋天的谷地里 报刊园地任剪裁
又见前妻 赌一把
梧桐花香浸染的往事 没溜文人真潇洒
寒地黑土秋色浓
蒋占元
手捧着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奖牌和奖金,他兴奋、喜悦、感
慨„„一个粗粗壮壮的北方汉子竟激动得热泪盈眶、“梨花带雨”
——
2013年8月8日,东北大地阳光灿烂,秋风送爽。在阳光的普照下,黑土地上的庄稼长势茂盛,五谷灌浆,一个籽粒饱满、果实丰硕的金秋已经踏上了诺敏河畔,有声有色地姗姗盈盈地向着人们走来。
作为一个躬耕陇亩的种田人,当看到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那该是多么兴奋、欣喜和惬意,因为那浓浓的秋色里有他身形的拔节、有他汗水的杨花、有他精神的秀穗、有他心血的灌浆。
绥化市文联主席白雪松说:“我们也是种田人,农民在黑土地上种植的是玉米、大豆、高粱„„收获的是物质食粮;我们在黑土地上种植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奉献的是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没有物质食粮,人们会因饥饿而死;没有精神食粮,人们会因颓废而死。文化与经济同等重要,两个轮子要互相推动、互相促进。文化塔台就唱文化戏,唱得越响越好。”
十年来,因为他生长在农村懂得种田之道,因为他内“文”外“联”组织壮大队伍在寒地黑土开荒斩草、辛勤耕种,因为他善于田间管理、精耕细作,因为他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满足文化受众需求送去了一个个特色纷呈、五彩斑斓的文化成果之秋,所以,他被评为“全国文联工作优秀个人”,他收到了中国文联颁发给他的荣誉证书、奖牌和奖金。看他的笑意多灿烂、精神多饱满,一准儿是打心眼儿里往外乐。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绥化全市、黑龙江全省的光彩。
他用手掂了掂,觉得沉甸甸的。不错,这证书和奖牌确实相当有分量。6月30日,中国文联九届五次全委会暨全国文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表彰了50个先进集体、15名先进个人;中国文联表彰了45个优秀集体和37名优秀个人。由黑龙江省推荐的绥化市文联主席白雪松获全国文联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这是中国文联自1949年7月成立以来,荣获部级表彰的第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文艺工作者。
也许因为他事先得到了通知,也许他到了宠辱不惊的年龄,要不,这突然到来的喜讯像陡然涌起的大浪头,说不定把他砸晕了。这不,他看着看着,眼睛就有激动的泪水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激动处。再说十年磨一剑,那么容易吗。荣誉背后的苦辣酸甜,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个中滋味。他知道这么大的殊荣落在他的头上,那是因为他是种田的带头人、拉车的驾辕马。他更清楚“活”是大家干的,“功”不可自贪。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想到了省文联的大力指导,想到了文联五位同事的团结奋战,想到了那些让他“联”过来的合作伙伴众人划桨,想到了妻子支持理解的无怨无艾,想到了高朋挚友的关注、鼓励和赞助——
倏然,他走过的十年奋斗之路又在他的脚下延伸开来„„
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说他幸运是指他的文学爱好和
他所喜
欢的文联工作构成了一列方向一致的双轨动力快车,全部外
在与潜
在的能量和智慧,都在高速地行驶中迸发出来——
白雪松,望奎县人,1961年生于通江镇。他生在黑土地,长在黑土地,像黑土地上的茂盛庄稼,长得敦敦实实粗粗壮壮。父母是中学教师,给他取名“雪松”,意在希望他做人要像雪地里的青松一样站得稳立得直,风吹雨打不改其色,霜凌雪压更显其志。
他不仅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喝着甘甜水吃着五谷粮,而且从小受着黑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的黑土文化之根“盘结”在他的心田里、“发芽”在他的血液中、“生枝展叶”在他的文学之树上。从小就想当作家的梦想,促使他在小学、中学时就发愤读书、练习写作,作文多次获优而被老师当作范文讲评。祭扫烈士陵园后,他写的一首短诗《碑文》在县广播站播出。之后,他写的新闻稿、散文、诗歌便经常被县广播站录用播放。19岁当兵,部队的军事生活更为他的写作提供了阳光和粮食。开始是在黑板报、广播室牛刀小试,后来竟野心勃勃而又忐忑不安地将《百花献八一》、《战士住新房》等文章投寄军区《前进报》。没想到还真的进了大雅之堂,显露风光。回到地方机关工作仍然笔耕不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上百篇。2002年结集《管中日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也许就是凭这本书的功力和在机关工作的经历,让他在“市文联负责人”全市公开选拔、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宣传部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正式授权,“经过几个月的挑选,认为你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下周你就去上班,重点干好三件事。一是开好第一次文代会,把队伍拉起来,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出刊物,开辟自己的阵地;三是还外债,大概有两三万饥荒。”他当时表态,“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他走后,领导便议论开了。这个白雪松,是心中有数呢,还是说大话吹牛皮,三件大事没打悖儿就答应了。领导都清楚,文代会吵吵很长时间了,都因文联没有人担纲主唱而搁置,更不用说偿还外债、空手办刊了。不管咋说,既不能太相信他大撒手,又不能不相信他不放手。是骡子是马总得要牵出去遛遛,能不能有两把刷子总得给他施展的机会,领导决定拭目以待。
人家最次的条件是白手起家,而他却是负债起家,这让他的心里还真是十五个竹篮子打水——七上八下。推了很长时间的三件大事其实是市文联重整旗鼓的三大难关,可是大大咧咧的他,却在部长面前全答应了,还喀吧溜丢脆。这大包大揽是不是牛皮吹大了?回来后,他寻思寻思耷拉脑袋了,因为这三大难关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能不能闯关夺寨,关键就看他这头三脚能不能踢开。想踢出头三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是容易别人早就去踢了,还用得着全市公开选拔招贤纳士吗。这不是当年当民工挖土方,可以铆着劲地干;也不是当兵救灾扛麻袋,可以尥着蹶子干;这是大力士弹棉花叫他有劲使不上。
2003年12月9日,白雪松就任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并主持全面工作。虽然前面带着一个“副”字,但他心悦诚服。他决心“副职当作正职干,不耻下问学着干,勇于负责主动干,艰苦奋斗埋头干”。上班的第一天,他热情高涨,踌躇志满。在原单位广播电视局两位领导的陪送下,他像新媳妇出嫁一样,一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春风得意。到了单位一看,门口早有五六个人在迎接。人们看见他,就急忙把吸着的烟悄悄掐灭。好开玩笑的他顺嘴就幽默起来了,“怎么,欢迎新领导上任啊,凑在一起是在商量怎么为新上任的领导开欢迎会、设宴接风啊?”话说完了,才觉得气氛不对劲。看看那几个人,有的横冷着眼,有的闷着个头,有的呲着个牙„„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人都紧绷着个脸儿,没有一点笑摸样,这哪是欢迎新领导上任的表情啊。有一个人说话了,“给谁接风设宴啊,我们是来要帐的。”还有一个人不干不净地骂起来,“这账都他妈拖欠几年了,我们小本生意架得住这么赊欠吗。”他一听,头顿时就大了。虽然他心里早有思想准备,但没想到债主来得这么快、人来得这么多、说话这么横。“你们不就是来要账吗,先到屋里坐,有话慢慢讲,好好说。”他客客气气将债主让进了屋。
到屋一看,一桌一椅一床一柜而已。那黑黢黢的卷柜还没有门。他往椅子上一坐,差一点后仰过去,原来文联主席这把椅子是三条腿。工作人员急忙搬过来几个凳子让债主坐下,那两个“娘家戚儿”坐在床上。他正了正椅子,找好了角度,坐稳身子,然后一字一板、落地有声地说:“这把椅子虽然是三条腿,但只要找好角度,形成三角形就有了稳固性。你们别看这屋里一穷二白,但是没关系,只要你们有白条子、有证人,这账我都认,我都担,我都还,不过你们要容我的空„„”正说着,有人打他的手机,一听是他的党校同学。听说他今天新官上任,一是表示祝贺,二是约时间请他喝酒。他正好借题发挥,“你可别叫白主席,前边还有一个‘副’字,不要忘了这个定语。祝贺喝酒,我看这事行,我百分之百同意。当这个文联副主席不容易啊,这回你可要大破费了,咱们要整就整得隆重些、气派些,要搞就搞大排场、大场面。你说按多少钱安排啊,最少5000元。你准备好,今天下午我去拿,就当你对我新官上任的最大支持了。你只出钱就行,张罗就不麻烦你了,到时候你只管来喝酒就是。”他知道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最怕借钱。有人曾调侃,借钱没有,借媳妇可以,那还要看人家愿意不愿意。借钱只能在连搅带闹中提出,你当一回事就是真的,你不当一回事就是玩笑,双方不尴尬不擦面子不伤友情。这不是,在连搅带闹中他就把5000元搞定了。至于以后怎么解释那是以后的事,大不了把同学请到家弄两个菜、喝一壶,边喝酒边解释。
“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三头五头百的,这些零头碎脑的明天来取,一次割根。额度大的分三次还,明天也来取钱,先还三分之一,三年还清。能不能信得着,要不再把我的名字签上。”坐在旁边的债主看明白了,也听明白了。其中一个人说,“都说新官不理旧账,我们以为这钱要不出来,是死钱了,还合计着告你们呐。就等你们这的新官上任,好来要账,没想到白领导还挺负责,还真当一回事。说话嘁哩喀喳,办事卡不溜丢,仗义、敞亮。你说的话,哪句撂地不砸一个坑啊,我们信你,你说啥时候还,就按你安排的办。”堵上门来的债主走了,堵在心口窝的破棉花套子拽出来了,该尽地主之谊招待“娘家戚儿”了。陪送过来的两位领导发话了,“你忙吧,没想到一个小单位还欠这么多债务,还吃啥饭喝啥酒了,债主逼门最闹心了,哪还有啥兴致了,改天再聚吧。” 戚儿走主人安,走就走吧。送走了两位领导,回来吧嗒吧嗒嘴,他也觉得不是个滋味。新官上任的头三脚,第一脚踢的就是稀屎屁股。上班的第一天就是替人揩屁股、还饥荒、堵窟窿。这一屁股眼子的饥荒,一统计哩哩啦啦欠外债三万多。已经借到的5000元,哪儿不够那儿,巴掌大的布堵不住屁股大的窟窿。他只好打电话给妻子,借口说有急事,需要钱倒把手。妻子答应将存折上的一万元先倒给他,但是再三强调这钱有了用项。他又找一起工作过的好朋友借了5000元,并一再嘱咐要替他保密。新官上任的喜悦劲、头一天上班的新鲜感、想来个开门红的精气神儿都被债主的逼债搅得烟消云散,心也凉了半截。咋整,事再难也得办,路再艰也得走。他马上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其实也就是4个人。他宣布了开文代会、办内部刊两大任务,然后情绪激昂地说,原有人员4个人,加上我5个人,合起来就是一只大手,攥起来就是一个拳头。来到文联,我是驾辕拉套的,不是赶车吆喝的。我们要齐心协力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三项工作任务,踢出头三脚,踢好头三脚,踢响头三脚。更要风雨同舟、群策群力地把市文联这辆车装满精神食粮,送到人民群众手中,满足文化受众的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联工作的宗旨是——都拿纸笔记上——以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的《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实施意见》为指南,坚守城乡文化阵地,配合政府工作重心,发展壮大文艺队伍,多联广协齐头并进,立足寒地黑土文化,繁荣当代文学艺术,打造黑土特色品牌,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最大限度扩大社会影响,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用力点和落脚点。他说得铿锵有力,信心十足。
屁股还没等把文联副主席这把椅子捂热,领导就催他交卷了。春节后一上班,部长就找他汇报工作。他深知,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用成绩说话。不要提这个要那个,更不要争。这个支持那个提供,啥都具备了还用你干啥,那就显不着你了。领导最怕的就是一提钱二说难。有了做瘪子的事,只能打掉牙往自己的肚子里咽,只能头拱地自己闷头干。艰难困苦之中,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优秀。为了开好文代会,借春节放长假之机,他带人数次到各个文艺工作者家中走访、慰问,找中青年文艺爱好者谈话,了解存在的问题,摸清底数。通过面对面地交流,心与心地沟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选好文代会代表、拟定文联委员候选人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他下发了征求意见函。广泛征求各领域艺术家的意见,制定了召开文代会的运作方案,起草了会议需要的各项文件材料。精心地准备、严密地策划、拳打脚踢地工作得到部领导的认可和赞许。
2004年2月,《绥化文艺界》创刊;3月19日,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花开了,人们嗅到了芳香;果熟了,人们品到了甜蜜。至于求爷爷告奶奶拉赞助筹措资金、挑灯夜战编稿改稿校稿、手搬肩扛送刊物进机关、到学校这些过程和细节,只有他和他的同事知道。有一次他雇三轮去送刊,上坡时帮着推车,碰巧被家乡的邻居看到了。邻居回去好一顿宣扬,说白雪松现在混惨了,在绥化大街上蹬三轮车卖苦力呢。要说不苦不累那是瞎掰,但是爱好文学热爱文联工作对他来讲,不啻是吃了一枚“神秘果”,在工作中的联络之‘苦’、协调之‘酸’、服务之‘辣’„„都在这枚“神秘果”的作用下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甜。
是忙是累已经过去,是酸是苦不再重要。当第一本刊物放在部长手上的时候,部长的表情是由惊愕到惊奇,由惊奇到惊喜,由惊喜到惊叹。“不错,不错,刊物还真的叫你们搞出来了。名字好,设计好,排版好,内容好,不错。我们文联不仅有了组织体系,有了文学艺术队伍,而且有了自己的平台和阵地,这回文联可以重整旗鼓地大干一场了。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一半,希望能看到你们更大的后劲和新的成绩。虽然时间很短,任务艰巨,但是你们却如期完成了三件大事,之外还举办了第一届‘百花迎春’联欢晚会,不错。晚会很成功,很圆满,效果好,影响大,真是锦上添花。”部长的连声“不错”。不仅是给他和文联的最高打分,而且也是最大的鼓励、鞭策和希望。
他的头三脚还真踢出去了。踢得很有力,踢得很出彩,踢得很叫响。从内部来讲,这几脚如同重新开局噼噼啪啪的鞭炮,踢出了人们的信心和干劲,踢出了人们的展望和梦想,踢出了新局面、新形象、新信誉、新面貌。从组织领导到人员队伍,人人振奋,个个昂扬。不仅有了归属感、温暖感、依靠感,而且有了方向、有了激情、有了劲头、有了奔头。从外部讲,这几脚就好像窗台外吹得爆响的大喇叭,让文联名声在外,叫“左邻右舍”从此刮目。从领导上头来讲,这三脚无疑是最好的成绩报单,踢出了文联工作的风生水起,踢出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三脚”后,他由正科定副处(四年后由“副”转正)。市文联编制增加到9人,办公室增加到5个,还给配了一台车,办公室设备全部更换一新,办刊资金也有了部分支持。他一蹦高儿,又先后接过了《大平原》和《塞北诗声》两本刊物。《绥化文艺界》作为广大文艺爱好者作品发表园地,《大平原》作为省市作家协会会员的作品发表园地,《塞北诗声》作为古体诗词爱好者的专刊。投稿走专刊,阅读交叉看,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刊每期各印刷近2000册,全部免费发放到读者手中,现已经成为全体会员、文学爱好者、机关干部、学校学生以及广大市民如饥似渴的精神食粮。
“文”和“联”是文联工作的两个风火轮。文是内功轮,联是外功
轮,两个轮子一起转就有了事业的风风火火。他张起“文”的跟头,打
起了“联”的把式,多个回合之后,他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白雪松1、68米的个子,长得敦敦实实,粗粗壮壮。从他的长相、身材以及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来看,有人说他有将军派头,有人说他有大将风度。他当过兵,可惜转业退伍了,将军是当不成了,不过他还真有将军的肚量。他整天笑笑呵呵、大大咧咧,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不愁不忧,火上房临阵不乱,狼叼羊处事不惊。用广告语来说“那都不是个事儿。”
文联工作,文是内功,内要加强壮大队伍,繁荣文学艺术;联是外功,是通过联络、协调、服务,最大限度与最大可能地和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各项活动。打铁先得本领硬,他决心先从“文”上抓起。他的思路很明确,“组建网络,扩大阵地;拉出队伍,拿出精品;擦亮牌子,叫响名字”。虽然手下只有四名人员,但是胸中有兵的他仍然带着他们南征北战、马不停蹄。在基层文联建设上,他主张“以线连片,以点带面——抓住一条线,带动一大片;激活一个点,扩展全方面”。一是构建各市县文联、行业文联的组织网络。10个县(市、区)文联组织8个有了专门机构和专职主席,先后召开了文联代表大会,每个市县文联分别配备了3至6个人员编制。在市文联的帮助指导下,基层文艺阵地也得到空前强化,8个县(市)都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有了自己的阵地。二是构建市文联所属各个协会的组织网络。重建了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小书画家协会、京剧爱好者协会、艺术设计协会、司仪协会、演讲协会12个,10个艺术家协会先后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各协会共有会员3,100人,其中省级会员689人,国家级会员68人。在拉出队伍上,他着眼于未来发展,着手于增强后劲,重点解决后继有人,大力开展三抓——从学生抓培养、从文学艺术爱好者抓引导、从青年会员抓提高,为文学艺术队伍的发展壮大输入新鲜血液,注入蓬勃生机。2006年8月,市文联与北方书局图书文化广场联合成立了寒地黑土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交流中心。中心多次举办“寒地黑土文化专题研究”、“寒地黑土文艺讲座”。为培养新人从小学生抓起,中心聘请市内文学艺术专家多次开展少年作家班、中小学作文班、小书画家与小记者培训班、作家进校园、送书到学校等活动,并相继多次组织了青少年诗歌、散文征文大赛,小书画家创作大赛。市文联连续举办八届绥化赛区“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赛”,每届都有大赛专刊。不仅深受市民群众的喜爱,而且得到了省文联领导的赞誉和首肯,市文联每届均获“最佳组织奖”。对新入会的青年艺人,市文联采用传、帮、带进行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地培训提高,并多次举办书法、美术、文学、音乐等专业培训班,采用各种培训形式培育新人。每期参训人员达百人以上,培养了一批批新人乃至艺坛新秀,使得文学艺术队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为了锻炼提高会员和培养爱好者,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多次邀请省文联、省作协、省文学院领导、知名作家和艺术家来绥化进行讲座辅导。为了宣传名家、推出新人,市文联主办了《文联工作动态》简报,《绥化文艺界》开辟了《艺术名人》专栏,《大平原》开辟了《作家档案》,《绥化晚报》开辟了《文化专刊》。为展示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创作成果,市文联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系列丛书21部、《绽放在寒地黑土上的文学之花》系列丛书20部、《情系黑土地》5部和《黑土颂歌》文学作品集。
在拿出精品上,他立足于寒地黑土文化沃野良田,大力打造寒地黑土特色品牌,实施寒地黑土文化精品战略,扩大寒地黑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市文联先后组织在省城举办了绥化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展、庆安版画精品展、绥棱农民画展、“王鸿庆、王劲松父女书法展”。绥化文联所属12个文艺家协会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中心,大力打造文艺精品。通过研讨会、座谈会和展览、演出、交流等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通过组织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一批批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频繁出现在国家和省级展赛上。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作品在省级以上发表、展出、演播、获奖二千件以上。
正当他厉兵秣马、初见头绪的时候,市委宣传部部长找他布置更大的任务。“市委领导说了,文联工作开局很好,用对了一个能人带好了一个单位。不过,文联工作要配合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一次大型的‘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晋省展’活动,以此造成强大的轰动效应,最大能量地宣传推介新绥化。这是市委直接下达给你的工作任务,也是政治任务。有把握和信心吗?”已经有了底气的他斩钉截铁地说:“保证完成。领导信任有多大,我们的胆子就有多大;领导的支持力度有多大,活动的策划规模就有多大。”“你可要为你的话负责啊?”“必须的。”
走出部长办公室,他突然觉得肩头很沉,沉得让他打晃,沉得让他趔趄。他自己清楚,市文联刚开局、刚就绪、刚起步,自己的肩头还很嫩、腰杆还很软、腿脚还很颤,承受力没有多大。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这么大的任务,无疑是千斤重担压在肩头。能不沉吗,能不晃吗,能不趔趄吗?这次活动又是在域外、在省城,是对全市文学艺术作品的一次大检阅、大展示、大推出,是绥化新形象的一次大露脸儿、大刷新、大出彩儿,是绥化市招商引资的大宣传、大推介、大开局。就像一个人一样,绥化市这次能不能露脸儿、能不能出彩儿、能不能扬名,关键就看这场文化大戏唱得怎么样。是唱响了,还是唱哑了;是唱好了,还是唱砸了;是唱出彩儿,还是唱现眼儿,千斤重担集于一身。肩上的分量还用说吗,这不仅是一场文化大戏的本身分量,还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期望、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担心、全市人民的瞩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能否涌起更大一轮浪潮的寄托和等待。他虽然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但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在心里,他也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这次活动是凸显文联地位和作用、扩大文联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最好机会。如果活动开展得好,市文联就会借势而起、乘势而飞。他暗下决心,市委市政府这么重视、全市人民这么关注,就是压垮肩、累折腰、跑瘸脚、累吐血,也一定让这场文化大戏赢得满堂彩。想着想着,他觉得肩头不那么沉重了,而脚步却显得格外沉稳而有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2004年9月23日,由市委市政府直接批准通过、由市委宣传部策划、市文联承办的“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晋省展”在省图书馆展览中心隆重开幕。省四大班子领导、省直各部委办厅局领导、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领导和文艺界、新闻界嘉宾,市几大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领导,中省直驻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委的领导,共计有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展出精品6大艺术种类作品1037件。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展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不仅震动了省城文艺界,也令普通市民兴奋不已,先后有近万人(次)参观了展览。另外,还吸引了俄罗斯、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外国友人100多位。展出期间邀请省内知名画家和书法家与我市书、画爱好者进行现场创作和交流;组织开展了肇东国画、海伦剪纸、兰西挂钱儿的展销活动。9月24日上午,在省城召开了绥化市寒地黑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省招商局、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文化产业联合会、省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有关领导和省社科院、黑龙江大学的部分专家、教授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并对我市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次特色文化精品展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远、收获丰硕,不仅通过“打造精品、展示精品、检验精品、推出精品”有力推进了全市文学艺术的深入发展,扩大了全市文化艺术的对外影响力,而且全方位、宽领域、大动力地展示了绥化的新形象,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浪潮强势涌入畅通了渠道。事实证明,文化塔台只能唱文化大戏,文化大戏唱响了,经济大戏也就粉墨登场了。
内“文”是“文”开了,外“联”怎么“联”,开始他还真有点打怵。他懂得文联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文艺工作者所组成的人民团体,无论从性质来讲,还是从职能来说,文联组织都不可能发号施令、一呼百应,更不可能一竿子插到底。得先联络关系,再联络工作;先协调感情,再协调业务;先为别人服务,再换回人家的支持。
为了“联”,总用嘴拱是不行的。有时赶上饭点,也得动点真格的。单位没钱,还有外债。事不能等,怎么办啊。工资在兜呢,先花着吧。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工资总数出了窟窿。几次想拿出来上交,又怕交代不了。当妻子问他的时候,他一看瞒不住了,也拖不下去了,他只好“实话实说”。妻子说,“人家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你可倒好,拆自己家的墙去补单位的墙。头一次让你‘拆’走了一万,听说你还在朋友那儿借了5000元,还让人家替你保密。是替你保密,还是让他瞒着我。这不,你‘联’来‘联’去,又‘联’到家来了,工资让你‘联’去一半,你可真能‘联’”。“不联不行啊,光靠自己跳光杆舞、唱独角戏完不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得内联外联、上联下联、左联右联,联就联他个左右逢源,联就联他个八方呼应,联就联他个有声有色,联就联他个轰轰烈烈。等我打开局面,干好工作,到那时——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说着说着他还唱起来了。去去去,听你唱歌简直就是遭受一次身心摧残。不过,说是说,闹是闹,事该咋办还咋办。妻子从来没有七三八
四、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这让他不仅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倒有了后盾支持。你还别说,他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取得成绩、获得荣誉,还真多亏了贤内助的妻子。军功章不给人家一半,备不住还真不干。他每天不是“文”在单位,就是“联”在外面。家里的大事小情,他啥想过,啥管过,啥干过,不都是妻子自己张罗。就连回家吃饭嘴巴一抹走人,妻子还得飘扬他,还知道回家吃饭呢,这真是我们母子的荣幸啊。
白雪松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淳朴、宽厚、仗义、重情、热情、爽朗,不失幽默和风趣,办事总怕别人吃亏,所以朋友多、哥们多、姐妹也不少。多半都是他求人家办事,少不了哥们长、姐妹短的套近乎。文联是地地道道的“清水衙门”,除了人头费、办公经费,就没有别的了,想干事干大事没有经济支撑不行。咋办,只有找到以前的哥们、姐们,名曰朋友聚会,实为拉点赞助。交往是一种能力,随和是一门艺术。当哥们、姐妹一一落座,围住的不仅仅是几个毛菜、一壶热酒,还有幽默的玩笑、风趣的斗嘴,更有不时爆发出来的爽朗豁达、毫无顾忌的笑声。情叙完了,酒喝好了,话说透了,钱也拿到手了。一次行,两次重茬哥们姐们就发话了。说什么的都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雪松来电话”,“不怕三九,不怕四九,就怕雪松大老远地奔来请你喝酒”。还有的故意东拉西扯、牵强附会,“怪不得没当文联主席的时候对我们那么好呢,原来是为了当上文联主席拉赞助啊,吃小亏占大便宜,老奸巨猾啊。”也有正话正说的,“歌词中说‘众人划桨开大船’,咱这是哥们划桨帮助雪松开大船啊”。他也不是让人的“茬子”,“让你赞助两个钱,是全市人民看得起你。都说为朋友两肋插刀,这还没叫你们插刀就叫苦连天了。还想不想为人民做点事,还想不想为文联大哥分点忧,你们掂量着办。”玩笑归玩笑,正事要正办,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明镜一样。“看到雪松干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和正事,这点钱说啥也得张罗上,白主席张一回口,说啥也得让你笑着走”。众口一词“必须的,干!”不管‘讽刺’也好,‘挖苦’也罢,都是情深意浓的酒话,都是不分你我的玩笑。喝完酒把钱拿走不需要任何情节和悬念,走时兜里鼓鼓的沉沉的那才是真货。他无论到哪去,都要带上一个人,就怕清不清、混不混,到时候满身是嘴说不清楚。当他查数赞助款时,总是热泪盈眶,因为,他感到了这些钱的滚烫温度。这些钱,不仅是朋友的情谊,更是朋友的希望。他一再嘱咐财务人员开好票,记好帐,花好钱;嘱咐大家干好工作、取得成绩,别辜负了朋友、哥们的一片血心。
锻炼人靠运动,教育人靠活动。因为活动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寓教于乐具有教育性、喜闻乐见具有娱乐性,所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他始终把坚守城乡文化阵地、满足文化受众需求,当作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用力点和落脚点。市文联通过开展组织作品参加冰雪之冬民间艺术作品展、参加区域性中心城市研讨会、组团参加省文联组织的“关爱松花江·保护母亲河”中俄国际沙雕艺术大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里组织的音乐金钟奖比赛、参加第七届哈尔滨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筹备召开中国·黑龙江第六届剪纸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黑土特色文化活动,为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丰富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普教作用。
有钱办事,没钱也办事。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事在人为,活在人干。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动手干;自己不能干的事,与别人合伙干;别人做的事,只要是对党对人民有利,就要帮着干、抢着干,不计名利。只要是为党和人民群众有利的事,只管干活,不耍奸,不偷懒,不叫苦,不报赖,天大的困难咬着牙也要挺下来。锯响就有末,有行动就有果,有耕耘就有收获。通过联来联去,他不仅“联”出了十八般武艺,而且“联”出了文联工作的风生水起,八面开花。市文联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绥化市首届十大文艺名作、百件文艺精品,十大文艺名家、百名文艺新秀‘双十双百’评奖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圆梦民族乐团等部门联合举办第28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绥化专场演出,与绥化日报社联合举办“重走长征路大型图片摄影展”,与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市直机关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书画作品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绥化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已初具形态,在国内外已有相当影响,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一地一品”和“一地多品”为框架,以海伦剪纸为龙头,以肇东国画、兰西挂钱、绥棱农民画以及望奎皮影和北林风筝等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为主要内容,以摄影、版画、书法、篆刻、民间工艺和文学创作为突破项目的寒地黑土特色文化长廊,打造了一张亮丽的绥化市文化名片。
人类就是这样,当看到什么东西快要消失的时候,才发现它存
在的价值和失去的危害,于是就展开了亡羊补牢地抢救工作。当他
意识到黑土地上曾经伴随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濒临消亡时,他寝食不安了——
白雪松有一个起早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一天,他打完球回来,洗完脸,便坐在电脑前点阅新闻。
据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上百个物种消失。有专家警告说,当地球生态系统被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看到这则信息,白雪松像火烧了屁股一样坐不住了。他不是想去抢救灭绝的物种,而是触类旁通地想起了东北黑土地上就要消失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不能丢,民间艺术要挽救。他安排一下手头上的工作,便心急火燎地带着人去了解民间艺人的当前状况。他走乡串镇,狗咬吵吵地走访了46个村屯,拜访了尚在的民间老艺人。艺人处境令人焦虑,艺术传承不容乐观。望奎县皮影艺人已经老态龙钟、风烛残年,庆安版画、北林风筝艺人更是年老体弱、苟延残喘。因为民间艺人大多都是散兵游勇、个自为战、单脉相承、后继乏人,所以导致门类艺术逐渐枯萎、甚至消亡。有的艺术半死不活,有的艺术停止不前,有的艺术濒临失传,有的艺术“去世一人,消失一门”。他感到痛心、惋惜和无助。就拿驴皮影来说,那可是他青少年时南北村屯披星戴月地没少追着看。他忘不了每每开台唱戏,那勾人心魄的锣鼓、那活灵活现的象形作品、那栩栩如生的各式人物、那动听销魂的四弦二胡,是那样地魔力十足、动人心弦。他决心让这些充满神韵和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当代人的生活中出神入化地再次鲜活起来。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紧急情况,他向市委、市委宣传部做了详细汇报,并提了五条建议:
一、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统一发展规划之中;
二、以政府投入为主,设立特色文化保护专项经费,纳入县(市)区政府的财政预算;
三、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特色文化进行有步骤、有保护的合理开发利用,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
四、系统培训特色文化人才,扩大特色专业人才队伍;
五、对民间艺术大师给予支持和帮助。五条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并在逐步落实中。
在实际工作中,市文联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谷宝珍、孙福生、刘卫平等“国宝”级民间艺人建立档案,进行重点保护;对传承人的专业培养积极提供、创造有利条件,使传统门类艺术焕发生机与活力;对海伦剪纸、肇东国画、兰西挂钱、望奎皮影、庆安版画、绥棱黑陶、北林风筝、海伦二人转、绥棱农民画打造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相应发展。借中国民协要求各地出版剪纸艺术卷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努力,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民间艺术丛书《海伦剪纸艺术》卷即将出版,《绥化民间艺术》一书也正在校对中。2010年的4月30日,《黑龙江日报》第四版专门刊登了绥化市文联的先进事迹。当年的十一月份,白雪松做为黑龙江省基层的文联代表晋京出席了中国第九次文代会,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的聆听了胡总书记的报告。
2011年1月7日,首届中华巴洛克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在哈市举行。绥化市的海伦剪纸、绥棱黑陶、兰西挂钱、肇东杨树皮画等110余件民俗艺术现场亮相,引起轰动。
2011年的4月份,白雪松作为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出席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了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等领导的亲切接见。2011年10月12日,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田野丹青乡土风——首届龙江农民画双年展”上,230件展出作品半数以上来自绥化,而且获奖作品占全部获奖作品的一半。
登高望远,居安思危;注重实际,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敢于担
当。十年来的文联工作实践说明,要当好一任文联主席,不仅需要一
个能干的人,更需要一个政治敏感、思想清醒、文化深邃的明白人——
不做文化工作,也许不知道它的重要。文化工作绝对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轻可重。它关系到国家文化的安全,关系到城乡文化阵地的坚守,关系到满足文化受众的需求,关系到全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的提高。十年来的文联工作使他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体会越来越深,他常常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建成小康社会的极端重要性。经济已经崛起,军事不断强大,国家走向鼎盛,是该考虑考虑文化的事情了。像认识、重视、建设生态安全一样。只要认识到了就不晚。认识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总不至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真正的大国取决于她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感召力,而不光是取决于她的军事经济实力。
文化的核心是思想、精神。在经济巨人面前,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有些矮化;在一切向钱看、利字当头的随波逐流中,人们的道德素质也有了滑坡。尤其,在世界经济大融合的背景下,文化领域的交融与渗透也愈显愈烈,特别是携带着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境外文化不断地涌入,逐渐影响着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泉的传统文化构成了直接的挑战。作为为人民大众输送精神食粮的文联主席,如果看不清这些,那就是撅屁股看天有眼无珠;如果想不到这些,那就是酒囊饭袋;如果悟不出这些,那就是没心没肺。他认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就像一个人的头、双手、两脚,谁也替代不了谁。文化是根,不能本末倒置。文化建设不能漠视、不能忽略,不能小觑,更不能缺失。文化建设软化,就会出现文化沙化或文化污染。沙化侵吞的是沃野良田,覆盖的是村庄,荒芜的是土地,扼杀的是绿色和生机;污染侵吞的是环境,毒化的是空气、土地、水源和食物,扼杀的是宝贵的生命和人类。文化如果被沙化、被污染,那侵吞的却是人们的心灵,损毁的却是人们的道德,危胁的却是国家文化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迫切形势已经刻不容缓,建设文化大市的任务异常艰巨。他感到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更感到任务艰巨、道路难行。但不管咋样,他都负重前行、终生不悔,决心为开创黑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度决定层次,层次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有了思想指引下的具体行动,便有了工作的方向性、目的性和时代性。除了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外,他就是把它存储于头脑中,落实在行动上。市文联的工作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是与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工作还需再上一层楼。他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更要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需求不断送去一个个高质精优的文化成果之秋。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一个伟大的声音响在他的耳边。
放眼展望,路侧的片片庄稼成熟飘香,路边的丛丛山花秋绽芬芳,路旁的雪松挺拔青翠。在这条洒满阳光、充满希望的黑土文化之路上,他豪情万丈、信心坚定、意气风发地向前走去„„
深秋海棠红
蒋占元 清明节前,回辽宁老家祭奠父母时,见到了本家哥哥,也是儿时的伙伴。
家族中他排行老七,我排行老八,应该叫他一声七哥,但是至今也没有叫出口。问起他忙什么,他笑呵呵地说骑摩托去赶集了,买了苹果、甜梨、橘子、香蕉等好几种水果,现在是想吃啥就买啥。一个农村之家,在这大苦春头子,能买那么多水果预备着,想吃啥就买啥.农家日子过到这个份上,那可是有了一定的高度,这事在以前是连想也不敢想啊。说着说着他就把我们小时候偷秋海棠的事当做笑料给抖落出来……
我们村子分为南北两沿,中间原来是一条小河,常年流水,水中有鱼。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后来成了干河套。没有绿水的滋润,青山下的小村也就失去了早年的妩媚。我们小时候,正是五六十年代。那时,在辽西贫困的山区,一年四季想吃一个当地产的水果都很难,别说外地水果、港澳台水果、外国水果。就连苹果只知道是啥样子,却不知道是啥滋味。有杏树、梨树、李子树的人家,一旦下来果子想给谁家送点去,都要用一只小筐装上果子,然后用毛巾遮住上面,像给人家去下奶一样悄悄地飘进人家的院子里。因为怕别人看见,给这家送不给那家送,引起邻居不睦。
我们小时候一般都是打赤脚,只有天冷的时候才穿鞋。由于我家兄弟妹妹多,妈妈白天要出工劳动,只有晚上掌灯给我们做鞋。往往是鞋做好了,穿的时候也已经小了。那时候能穿上一双新鞋,可是我们童年最快乐的事,不亚于过一个节日。八岁那年,我刚入学不久,妈妈给我赶做了一双新鞋。穿上新鞋那天,正是星期六,我在南沿儿的小伙伴们面前显摆了个够,还觉得不尽兴、不过瘾,又去北沿儿的小伙伴们面前显摆。可以想象得出,那份得意真有点趾高气扬、牛气冲天了。
显摆完了之后,显摆的人说得舌干口燥,吹捧的人说得口燥舌干。这时候七哥引逗我们说,你看老谢家园子里的那棵果树,上面结满了那么多果子,那要是吃上一个,准保解渴又解馋。顺着七哥的手指望去,果然见到了谢家园里的那棵果树,干不太高,树大如伞,枝桠枝桠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果子。
正值深秋时节,枝头上的果子都红了,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枝头上。风儿一吹,小红灯笼一跳一颤的,像是有人拎着它走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又像小姑娘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害羞地躲在树叶后,一闪一露的,很是活泼俏皮。‚这是啥果,是甜的还是酸的?‛说完,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一个能用舌头舔到鼻子尖的长舌头小伙伴馋得用舌头直舔嘴唇,一个好流口水的小伙伴口水流得更长了——‚馋虫‛给逗引出来了。
‚眼馋了吧,我听别人说,这果树是秋海棠,没熟的时候,果子是酸的,熟了的时候是甜酸的。‛七哥明显地是在煽风点火。
小伙伴们的热情都被煽惑起来了,有的说是酸的,有的说是甜的,有的说是甜酸的,其实都是瞎猜一气,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现在都
红了,那一准是都熟了。
‚是甜是酸,摘几个尝尝不就知道了吗?‛从小鬼心眼子就多的七哥继续怂恿挑逗。转而又说,‚听说你会爬树,爬得可快了?‛
‚爬树会啊,不管树多高,蹭蹭蹭,几下子就爬上去。‛说完了,我似乎觉得上当了。话已经吹出去了,想收也收不回来了。
一个小伙伴还没反应过来,他不服气地说,‚再快也没有张小子他爸爬树快,像猴子爬杆,人家在树上还能拽着树枝跳到另一棵树上,你能行吗?‛
‚我不行,你行你去上树摘果啊。‛
‚你说啥呢,张小子他爸多大岁数,咱们才多大。‛七哥背着我向那个小伙伴使眼色。
‚好好好,你爬树快,那你能不能爬上去摘几个果子给大伙解解馋。‛那个小伙伴还挺机灵,转得还挺快。‚去摘人家的果子,那不是偷吗?让人家抓住会挨打的。‛我在寻找借口。
‚青瓜绿枣,谁见谁咬。瞅着没人摘几个果子吃怕啥。‛ ‚那你们咋不上树去摘啊。‛
‚我们都不会爬树。‛七哥向其他人挤眉弄眼。其他小伙伴也随声附和七哥,‚我们都不会上树。‛ ‚我的衣服没有兜。‛
‚你穿我的衣服,我的衣服有两个兜,摘满了就够咱们吃了。你是不是胆小害怕?‛七哥在‚刚‛我。‚原来你也是胆小鬼啊,哈哈
哈!‛其他小伙伴都在讥笑激我。
看看小伙伴们舔嘴抹舌的馋样和轻视我的目光,再看看果树上诱人的小红果子,我答应了。‚老谢家住在坎上,果园在坎下,只要他家的人不来园子,就看不见有人上树。你们去两个人到园子外侦查侦查,看看园子里有没有人。再去两个人到沟坎旁隐藏好,看见老谢家出来人,只要往果园这边来,就咳嗽几声,我好往外跑。‛我俨然一个小司令发号施令。
为了能吃上果子,小伙伴们立即分头行动。不一会儿,人就回来汇报,说园子里没有人。望哨的人也已经快步到位,一切准备就绪。
我换上衣服,一纵身就跃上了园墙,然后轻轻跳下。几步来到树下,脱下新鞋,两手抱住树干,两只脚蹬着树身,蹭蹭蹭,快如狸猫,几下子就爬了上去。浓郁的果香包围着我,红红的果子在眼前晃动。不管咋说,先造几个再说。看哪个大,我就摘那个,往衣服上蹭几下,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连气吃了好几个,吃得牙都有些酸了。这时,我才急忙往兜里摘。不一会儿,两个兜里都已经装满。我又把上衣的下边系上,又摘了几个放在怀里。冰凉凉的果子紧挨着肚皮,骨碌碌的触摸着我,弄得只想笑。我顺着树干刚要出溜下来……
‚这是谁呀?‛一声惊喝,吓得我突然放开了两手,从树上一下掉了下来。好在树干不是太高,顿得屁股生疼。还没等我哎呀出来,就让老谢家的母女俩把我按住了。完了,全毁在了粗心的小伙伴身上,人家娘俩在园子里的豆角架下摘豆角都没发现。
‚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胆大,大白天就敢进园子偷果子。‛人家
把我摘的果子全部没收不说,还把我那双新鞋也拎走了。我灰溜溜地从园子里走出来,放哨的,坐在树林里等着的小伙伴都围过来。
‚都怪你们俩没侦查好,人家两个大活人在院园子里摘豆角都没看见。还想吃果,我的新鞋都叫人家拎走了。这回家还不挨打吗?‛我气得差点哭出来。
‚这可咋办?‛连心眼多的七哥也没了咒念。转而,他有了主意,‚老谢家和咱们老蒋家是老表亲,拿走你鞋的那个人,咱们管她叫大嫂,你去找她叫一声大嫂,再好好说说当不住就把新鞋给你了。‛
那就试试吧,我胆胆怯怯、羞羞臊臊地去老谢家要鞋。见到了那个人,还没等我说话,她先开了口。
‚你是谁家的孩子?你爸爸是谁?‛我如实地告诉了她。‚你是我六哥的大儿子?‛
‚是啊。‛
‚呵呵,那你想吃果为啥不来要,从小偷别人家的东西可不好。‛她说出的那个偷字比爸爸的鞋底子打在屁股上都疼,知道这样,宁愿回到家里实话实说挨几鞋底子打,也不叫人家羞臊我。
‚大嫂子,我知道错了……‛还没等我说完,那个女人却生气了。‚还知道套近乎,攀亲戚呢,管谁叫大嫂啊,回去问问你爸,从你爸这方面叫,我管你爸叫表哥,你得叫我姑姑。‛看她生气了,我知道鞋是要不回来了,我转身要走。
‚你老实说,来几次了?‛ ‚来12次了。‛
‚啊,都来12次了?‛她很惊讶。
‚这是最多的了,我就学了12个数,你还想让我说多少?这还不够老实啊!‛
‚哈哈哈!都来12次了,你的新鞋就更不给了。‛我不知道她怎么笑得前仰后合、抚胸捶背。我转身走了,下了那个土坡还能听见她的大笑声。‚咋还没把鞋要回来?‛七哥问。‚都是你让我管人家叫大嫂,把人家叫炸了,生气了。人家说了,我还得管人家叫姑姑。‛
‚那你没好好说说嘛?‛
‚说了,她问我来几次了,我说来12次了。‛
‚可能说得越多了越不好,那你咋不说就来一次呢?不就一次吗。‛
‚她让我老实说,我以为越说多了越老实啊!不是为了把鞋要回来吗?‛
我们为说多了好还是说少了好争论不休。日头在我们的争论中,嬉笑着落下去。
这时,谢家的那个女孩来找我,‚我妈叫你呢!‛我和谢家女孩来到她家门口。看见她妈妈早就站在那里,手里拿着我的新鞋,还用
衣襟兜着一些红果子。
‚你说你来12次了,那你知道这叫啥果,是酸的还是甜的。‛ ‚他们告诉我说叫海棠果,以前不知道是啥滋味,没吃过。刚才在树上吃了,是酸的。‛
‚你不说都来12次了,还没吃过?‛
‚就这一次,多说是想让你把新鞋给我,要不我回去会挨打的。‛ ‚这是你的新鞋,这是你摘的果子,都给你。天快黑了,你不回家你爸妈找不到你会着急。以后想吃果就来和我要。不要……那不好,知道了吗?‛
‚知道了。‛
我穿上新鞋,用衣服兜着果子跑了。
小伙伴们笑嘻嘻地围上来,我按人给他们分果子。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小伙伴都没来得及擦一擦就放在嘴里咬着吃,嘁哩喀喳地十分响亮,果汁和口水咕咚咕咚往下吞……
故事带来了笑声,笑声送走了岁月,岁月染白了少年头。蓦然回首,时代的更替、人生的变化,只在转眼之间。
初生“牛犊”不怕酒
蒋占元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是因为牛犊没见过虎,更不知道虎的厉害。牛犊只见过猫,虽然虎比猫大,但在牛犊的眼里,虎也只不过是一只大猫。虎也没见过牛犊,看牛犊个头比自己大,头上长着两只尖尖的角,很是害怕,以为比自己强大,所以让牛犊撵得吱吱跑。
我没见过虎,不知道怕不怕。酒我见过,也见到别人喝过,但自己没喝过,不知道酒有多厉害。只听大人们说过,这酒有劲儿。酒不就是有点辣的清水吗,它能有啥劲儿,能挎篮抬筐,还是能扛口袋。不过在七八岁时,我还真领教过了酒的厉害,知道了酒有多大的劲儿。想起儿时的那次醉酒,现在仍觉得好笑。
快过年的前几天,爸爸叫我去乡供销社给他买酒,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涮了两只空瓶子,找来与瓶口粗细相当的苞米瓤子塞进瓶嘴当瓶盖,然后割断妈妈纳鞋底的麻绳,拴在瓶嘴并系了一个绳扣,再找两根小圆棍穿进绳扣,于是,我一手拎起一个空瓶,蹦蹦跳跳上路了。
一切都很顺利。我给卖酒的大胡子叔叔递上瓶子,交上钱。大胡子就把酒露儿插进瓶嘴,提起酒提给空瓶装酒。一瓶装一斤,装完后还帮我把苞米瓤子塞紧,于是递给我,并再三地嘱咐,要小心,别拎打了瓶子,拎打了,你爸爸过年就没有酒喝了。我拎起两个装得满满的酒瓶兴高采烈地往回走。走着走着,我便对酒,准确地说对我拎着的瓶子中的酒产生了好奇。我把酒瓶拎得高高地,然后细看,这不就是清清亮亮的水吗,那么,人喝了怎么会是那个样子
——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爸爸喝酒吃菜的陶醉样子。
我们家有一个白色带花的磁酒壶,四个磁酒盅。逢年过节,妈妈总是给爸爸掂对几个菜,爸爸就烫上一壶酒。菜上来,酒烫好,爸爸就自斟自饮起来。一盅酒,爸爸总是分三次喝下去。第一次抿一口,喝下去之后停一小会儿,然后才去夹菜吃菜;第二次啜一口,喝下去之后依然停一小会儿,再去夹菜吃菜;第三次周一口,爸爸好像怕把酒洒了,端酒的那只胳膊抬得高高,仰着脸儿,酒盅斜斜地往嘴里倒,之后竟发出“啧儿”地一声,很是响亮。和前两次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先端起酒壶给酒盅倒上酒,然后才去夹菜吃菜。每一种盅酒都是分三次,每一次都是一样的程序、一样的方式,还有都是陶醉的一样的表情。这让我羡慕、让我牢记,让我蠢蠢欲动地想模仿——就是这瓶中酒、几角钱一斤的散装白酒,竟让爸爸满脸笑容、两眼迷离、舔嘴抹啦舌的陶醉,尤其那“啧儿”的一声响亮更是让我记忆犹新、久久不忘。以前模仿都是在小伙伴面前做做动作耍笑,这次趁着酒瓶在手,我要来一次真的模仿,我要做真正的男子汉。
我去拔一个酒瓶的瓶塞,因为大胡子叔叔塞得用力,瓶塞很紧,没有拔出。我又去拔另一个瓶塞,还是没拔动。我放下一个酒瓶,两只手紧紧抱住另一个酒瓶,然后用牙狠狠地叼住苞米瓤两手下拽头往上扬,摇头晃脑地使足力气,只听“呯”地一声,瓶塞硬让我叼起来。随之,那酒香便像蛇一样从瓶子里出溜溜儿地窜出来,出溜溜儿地钻进我的鼻孔里,出溜溜儿地钻进我的肺腑——真的好香啊!
我喘了一口气,然后两手抱起酒瓶,嘴对嘴地喝了一大口,咕咚一
声就咽了下去。由于喝的急,没品出啥滋味,只觉得辣辣的,直呛嗓子,呛得我直咳嗽。我把酒塞盖上,拎起酒瓶继续走路。
我一边走,一边纳闷儿。爸爸一口酒一口菜,是喝了酒吃菜香呢,还是吃了菜喝酒香呢?我的眼前不断过起电影。先是爸爸自斟自饮慢条斯理一板一眼的陶醉状,接着就是村子里来戚(qie)待客的热烈场面,一桌子男子汉围在一圈划拳行令、谈笑风生。那可不是像爸爸一盅酒分三次,而是一口一盅,一口一杯。酒让人兴奋,让人喜悦。有的脸喝红了,有的脸喝白了;有的舌头喝大了,有的嘴巴喝短了;有的腿喝软了,有的脚喝散了;有的喝得张牙舞爪,有的喝得趔趔趄趄„„但是,不管哪种情况,在酒席桌上喝酒的人没有一个认输的,没有一个孬种,这让我十分惊奇,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劲儿——酒壮英雄胆。
想着想着,酒欲像一只小手又在捅鼓我的嗓子,痒痒的。我拔开酒塞,又周了一口,这次我没咕咚一下就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一小会儿再慢慢咽下去。这口酒下肚,就觉得像点燃了一张纸,忽地就热上来,脸热、耳朵也热、浑身也渐热起来。
喝完第二口酒,我才发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两口酒都是在一个瓶子里喝的,这样,两个瓶子的酒线就不一样了。这要是拎回家,岂不是让爸爸妈妈一下就发现了吗。反正一不做二不休了,我索性将另一个瓶子打开,连着就喝了两口。结果,把握不好,两个酒瓶里的酒,始终不是一条线。于是,我就这个瓶子喝点、那个瓶子喝点,好不容易让它们拉平了。一看瓶子里的酒线,已经降在瓶子的肩膀下了。瓶子里 的酒线是拉平了,我肚子这个酒瓶里的酒线却涨高了。
头晕晕的,身上热热的,两腿软软的。我像穿上了一件神奇的外衣,刺骨的北风吹在身上竟然不觉得冷。要落的日头也好像来到我的跟前瞧看,我觉得暖洋洋的。我不知道,不一会酒劲就上来了。我觉得腿脚格外轻,一抬脚,便忽地一下“飘”了起来,像是腾了云驾了雾。我觉得犯困,上眼皮和下眼皮总是往一起拉。实在困得不行,我就找一个既向阳、又背风的沟坎,然后倚在沟坎下迷迷糊糊睡去。
这一觉睡得好香、好沉、好长。等我醒来一看,不觉大惊。天色已是星斗满天、夜色阑珊。呀——我睁大了眼睛,神经也立时绷紧,然而我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来不及细想,我拎起两个酒瓶一路跑起来。夜风像老寡妇哭男人,嚎嚎啕啕。树丛像一只只怪兽,蹲伏在那里随时准备跃起,我害怕极了。我越跑越快,脚底下像安上了风火轮。
忽然,前边传来了爸爸呼喊我乳名的声音,我急忙对喊“我在这儿呢——”爸爸看见我便问“你干啥去了,怎么这时候了还没到家,家里都急死了。你姥姥家、奶奶家都找遍了。”我不语。爸爸把我背起,我拎着酒瓶,一起快步回家去。
到了家,把爸爸我放下,然后接过酒瓶,借着灯光一看便明白了所以然:“你喝酒了。”妈妈疑惑地看着我说“不能吧,他才多大„„”。“你看看,一个瓶子一斤酒,一般都在瓶子的肩膀上这一块,你看看,这两个瓶子里的酒,都在肩膀下。不是让他喝了,就是让他洒了。哪个瓶子里最少也得少一两酒。”爸爸指着酒瓶子分析得头头是道。
“你是不是偷着喝酒了,这么大你就喝了二两酒,长大也是一个大 酒包。”
“以后不许喝酒,记住了吗?”
我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倒在炕上睡过去。朦胧中,我依稀听到了爸爸妈妈朗朗的笑声„„
夜
戏
(散文)
蒋占元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
每当听到这支百唱不衰、百听不厌的儿歌,就会勾起小时候一些盼戏、看戏、搅戏的趣事来。
(一)五十年代,地处偏远的辽西山区最大的热闹就是唱大戏了。唱戏多半是在晚上,所以也叫唱夜戏。唱夜戏大多都选在放完秋垅、铲趟结束、挂锄住犁的时候,田间管理除了拔莠子、薅高草之外,就没有什么催手的农活了。再者就是选在收秋打场、粮食进仓快要结束的时候。虽然年景已定,但是人们不管年景几成、收成好坏,都要张罗着唱几天大戏乐呵乐呵。唱夜戏,人们不仅晚上可以怡然自得地看戏、白天照常出工干活,而且对业余剧团来说还可以掩饰一些演出破绽。
夜戏唱的大多都是人们喜闻乐见、惩恶扬善的评剧,分文戏、武戏、文武兼唱戏。文戏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李三娘打水‛(也叫‚井台会‛)、‚杨二舍化缘‛、‚马寡妇开店‛、‚刘翠平哭井‛、‚夜审周子琴‛、‚杨八姐游春‛、‚三娘教子‛、‚小王打鸟‛、‚小借年‛、‚小姑贤‛、‚茶瓶计‛、‚回杯记‛等,武戏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水漫金山寺‛等,文武兼唱戏有‚劈山救母‛、‚打渔杀家‛、‚狸猫换太子‛、‚白蛇传‛等。
小时候除了盼年就是盼戏。盼年是嘴上的欲望,盼戏是精神的饥渴,盼戏胜过盼年。如果能看上七天大戏,就是不过年也心甘情愿。过年是解决嘴馋,看戏是满足心瘾。再好吃的东西吃完了也照样是穿肠而过;好看的戏则不同,看完了会念念不忘、回想联翩。那一波三折的剧情和那生动鲜活的人物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大脑的屏幕上联袂而出、历历重现;那动听的唱腔和那铿锵的锣鼓声、流水般的板胡声、清脆悦耳的唢呐声也会从耳朵里络绎不绝地响起来,常常让人分不清是在听戏还是想戏、是在戏中还是在戏外。尤其戏中的道理、人物的品格更是让人回味再
三、咀嚼生趣,并深深地植根于血液、骨髓之中,陶冶着少年的心灵,影响着未来的人生。
孩子们盼戏,大人们更盼戏。常听到他们说:‚宁愿晚上不守妻,也不落(读là)掉一场戏。‛那时候因为小,不知道‚守妻‛是咋回事,有啥意思,更不知道‚守妻‛与‚看戏‛孰重孰轻。问过大人,他们则狡黠地说:‚‘守妻’就是晚上陪着媳妇唠嗑。‛看着他们的一脸诡笑,我们很是不解而又不屑地自语:‚不就是说话吗?‛大人们都笑起来:‚长大就知道了!‛
关于定团唱戏的事,你不用急,他也不用急,因为早就有人张罗在先了。定下的剧团有的是花钱外请的专业剧团,有的是自己组织的业余剧团。一旦戏班子和演出的时间定下来,那原本平静的小山村便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牵着毛驴、赶着牛车翻山越岭去接闺女、叫女婿。自此寂静荒凉的小路有了跫跫的足音,空旷幽静的山谷有了朗朗的笑语。少一辈的要接,老一辈的也要接。于是,村子里陆陆续续接回了七大姑、八大姨、老表舅舅、老姑奶奶……平时农活忙,人们没有时间走亲戚、串门子,借着看戏人们倒是有了互相走动、活络感情、密切关系的机会。常年不走动的亲戚关系犹如一潭死水,是大戏的锣鼓敲起了涌动的波澜、激起了欢笑的水花。亲戚上了门,鸡鸭丢了魂。赵家杀鸭,钱家炖鸡,孙家叫亲,李家请戚儿(客人),村子里比过年还热闹。家家迎来了长久不登门的贵客嘉宾,户户弥满了喜庆祥和气氛。通过人们接闺女、叫女婿,唱大戏的信息也就长了腿,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传出了有多远,反正河对岸、山那边都知道了,就不用说十里八村的了。
搭戏台倒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在村子边上找一块开阔地,埋下几根立柱,绑上几根横木,铺上木板,台顶和四周围上席子或苫布,台上放上桌椅铺上地毯,台前挂上几盏汽灯,戏顶中央到四个角拉上彩线,一个演绎人间苦辣酸甜的大戏台就在人们久盼的视野中搭起来了。
(二)专业剧团如果请不到,憋得无着无落(读lào)的人们就自己搭班子。不要说辽西山区山连着山岭挨着岭有多闭塞,也不要说这里的农民没有文化识得几个大字装不了一口袋,要说起唱评剧,那可是有
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评剧因为形式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唱词浅显易懂、唱腔通俗优美、演唱明白如诉而深受人们喜爱。男人们走路唱、赶车唱、扶犁唱、锄地唱,干活休息更是一段接着一段地唱;大姑娘小媳妇们点种唱、间苗唱、烧火唱、淘米唱、和面唱,往锅边贴大饼子跺脚踩着点子唱,坐在炕头纳鞋底子点头晃脑也唱。可以说评剧这棵艺术大树已经把它的根深深地扎进了这片土地、爬进了千家万户、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由于喜欢看、喜欢听、喜欢学、喜欢唱,不管年老、年轻、年少、男女,谁都能喊上几口、唱上几句;能一字不落(读là)地唱出几个大段子来的人也不是少数。更有奇者,当专业剧团来演出时,演员在台上演,观众在台下练,一来二去,不少的人都能比划出个三招五式来,一些优秀的土老帽演员竟也脱颖而出。所以说,要想自己搭班子演评剧,那倒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找一些有点功底能唱的和胆大不害臊敢唱的,再请行家给‚科班‛几日,一个有模有样、有声有色的戏班子也就拉出来了。
记不住戏词不打紧,后台还有一个老先生挑灯提词。只要懂戏路、会唱腔,能把戏词往里套就可以登台亮嗓了。有的新手刚开始时不敢出场,后边的人就把他一把推出去或一脚踹出去,只要他上了台露了脸,不敢唱也得唱了。通过实战演练、总结钻研、学习提高,业余演员队伍里还真走出来不少佼佼者。后来公社剧团成立,有不少人都成了演员,县剧团也来拔走了几个出类拔萃的苗子,外地剧团演出‚铡
美案‛还来我们这里借过‚包公‛呢。
专业剧团因为演员多、阵容大、功夫过硬,所以敢排大戏、敢亮大戏、敢演大戏。业余剧团的演员都是‚矬子堆里拔大个‛的土老帽,都是‚鲁生‛的‚土八路‛,无论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步,都是十个拇指不一般齐,所以只能先‚朝乎‛人物较少、线条单
一、剧情简单、唱腔好学的文戏,有了半神之体之后才敢去排演武戏和大戏,再后来人们还竟敢去‚朝乎‛演京剧。专业剧团出了演出事故,观众会挑剔,虽说不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但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你也别想蒙混过关。对自己组织的临时性剧团,观众倒是‚宽以待人‛。台上凑合着演,台下凑合着看,不讲效果,只图热闹。真要是出了什么笑活,台下看笑活反比看剧情还觉有趣。当人们传说起那些乐子事来,更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记得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场戏,当马进财上场时,由于是新手、又没文化,一紧张便把提词先生的知会语——‚马进财唱‛当成戏词套着唱腔给唱出来了。不知所措的老先生急忙强调说:‚马进财唱。‛还没有醒过腔儿来的马进财在台上小声说:‚我唱呢。‛‚我还没提词呢,你唱啥?‛‚没提词你叫我唱啥?‛结果是越描越黑。当老先生提了一句戏词,马进财重新起调唱起来时,台下早就笑喷了嘴、笑岔了气、笑弯了腰、笑掉了泪,那真是笑态百出、轰然一片。记得演出‚古城会‛那场戏时,已经上场的张飞看见刚出台的关羽忘了戴胡子(髯口),便高声叫道:‚哇呀呀!小娃娃,你怎么跑出来了?你爹呢?‛
关羽一看忘了戴胡子,就错打错上来,便随机应变地应道:‚我爹还
没吃完饭,正在家里喝‘甜磨粥’呢。‛台下一片爆笑。张飞又一声
断喝:‚哇呀呀,你哪里是我的对手,快去叫你爹上来。‛关羽心领神会:‚好来,你等着,看我爹来怎么收拾你。‛张飞大叫不已:‚哇呀呀,哇呀呀,哇呀呀……‛关羽趁此回后台戴上胡子重新出场……这一道具事故虽说被演员巧妙、诙谐地糊弄过去了,可观众不干了。有人高声嚷道:‚喂,关羽还没娶媳妇,哪里来的儿子,难道是和他皇嫂乱搞私生的吗?‛这一喊,无疑是在烧开了的油锅里撒上了一把盐,早已忍俊不住的人们‚哗‛地一声笑开了锅。笑归笑,戏归戏,笑完了之后,戏还是继续往下演。剧情是台上演的,台下看的;笑活是台上出的,台下传的。戏还没等演完,而笑话却早已在人们的嘴上不胫而走。一传就是多远,一传就是多久。随着人们的添油加醋、煽情点火,那笑话是越传越鲜、越传越活,真是百传不厌,日久不衰。
(三)‚大戏演前三通鼓,够不够来三千六。‛
人们都知道农村草台戏每天晚上正式开演之前,通常要打三通锣鼓。三通鼓后,好戏开演。每通锣鼓都要把一整套的锣鼓打法全部进行完,大约要击鼓敲锣三千六百下,三通鼓之间的相隔时间可长可短,根据情况而定。
这样,不管是唱戏的,还是看戏的;不管是道近的,还是路远的;不管是年轻力壮的,还是年老体衰的;不管是轻手利脚的,还是领大抱小的;不管是穿衣戴帽麻利的,还是梳洗打扮磨蹭的,都有充足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从剧团内部来讲,第一通锣鼓是吃饭,第二通锣鼓是化妆,第三通锣鼓是开台上演。
第一通锣鼓开始的比较早,在西边的太阳还有半杆子高的时候就敲打起来了。由慢到快、由缓到急的锣鼓点子像被惊飞了的鸟,扑棱棱地窜飞起来,在山村上空鸣叫着、盘旋着、拖曳着明亮的尾翼朝着四面八方飞去。
第一通锣鼓广而告之人们锣鼓敲得正烈的地方在唱大戏。听到第一通锣鼓,放了学的小学生背起书包往家跑,回家做饭的婆娘晃开屁股加快脚步往回蹽,场院上扬场的爷们笑语声声撒起了欢儿,老人们走出家门打起眼遮朝着鼓响的地方放眼瞭,小孩子们奔走相告直喊叫……
第二通锣鼓敲打起来的时候正是夕阳落山时,紧密的锣鼓把晚霞敲打得四处飞溅。声声锣鼓如同神奇的霞光之箭,凡是被射中的人们都是兴高采烈、振奋不已,乐呵呵地好像捡了个狗头金。尤其年轻人,娶媳妇、嫁婆家也没见他们这么傻乐过。喜欢说笑的婆娘们都粗野地说,那是喝了喜老婆的尿。
人们都知道,第二通锣鼓就是通知大家:赶紧吃饭快点来,大戏就要开演了。这时学校早已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场院上空也没有了条条扬起来了的谷豆彩虹,山坡地里更没有了忙碌的身影,而家家户户丰盛的饭桌旁却是满座亲朋,笑语欢声。等不及的孩子们扒拉一口饭拎起小板凳急忙往外跑,家人们、亲戚们吃完晚饭也仨人一伙五人一帮朝着戏台急忙奔去,于是,砂石路上便像干河道一样有了‚水‛的流动,而这条条‚人流‛都急匆匆地奔向了戏台前边那个人声鼎沸的‚湖‛。
第三通锣鼓响起来的时候已是夜幕垂落、汽灯点亮。声声激越的锣鼓和逐渐变浓的夜色如同沸腾的湖水,淹没了村庄、漫过了坡岭、翻过了高山,一直向远方蔓延开去。
听到第三通锣鼓,人们知道夜戏马上就要开演,于是,走在路上的人们加快了脚步,在场地里到处撒目逡巡的年轻人收回了‚猎俊寻美‛的目光,闲聊的人们开始寻找座位,戏谑、笑侃的婆娘们停止了笑闹,好戏儿的人们追着上好妆的演员先睹为快,亟不可待的孩子们在
人群中钻窜着来回报告着开演的消息,再看那台前场地早已是人头攒动黑鸦鸦的一片。
锣鼓戛然而止,大幕徐徐拉开,场地里的人们百‚鸟‛哑音。四周的小贩停止了叫卖,翘首而待的人们伸长了脖子,四周的青山趋身探影,夜幕上的星星笑眨了眼睛,升起来的弯月坐在树丫上笑弯了眉梢……
(四)那一次,是在姥姥家的村子唱夜戏。放学后,我犹豫了半天没敢回家,回了家,爸爸妈妈就得叫我看家,想出来看戏几乎不可能,我决定去姥姥家蹭饭。
我知道姥姥是一个老戏迷,小舅小姨,她一个也不会留得住,去姥姥家‚凶多吉少‛,但迫于无奈,也只好‚铤而走险‛。当我到了姥姥家时,她们早已吃过了晚饭,小舅小姨也早就没了踪影,姥姥正犯愁没有人替她看家。一看我走进屋里,姥姥眼前一亮、喜出望外。姥姥看到我背着书包就知道我还没吃晚饭,于是,
第三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我在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究性学习”,同时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21世纪,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适应了21世纪需要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从而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提供了理论保障。
下面我来说说此次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作为一名生物任课老师,经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必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生物科学素养都是作为一般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生产及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科学素养,而不是作为生物科学家所需要的高精深学识。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学不应再追求生物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要再强调生物学科的继承与发展,而应着力于学生作为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构建了体现“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课程新体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初中生物科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一点是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生物学科教育的明显区别,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因此,生物教师应心领神会,忠实贯彻。避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背离了这一次课改的精神实质。
第二、保证生物实验开足开好
针对目前中学普遍存在生物学实验室简陋和仪器设备处于低水平的现状,提倡实验教学低成本、简单易行为原则。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实验项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开足开好。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条件与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实验设计多样化,尽量就地取材;还可以采用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模拟方法开设实验以及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虚拟实验等等。生物实验的材料多为生命有机体,教师应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融入生态观念等。开设实验应尽量摒弃传统的模仿式、验证式实验,提倡同一实验的不同设计思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才能真正生物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有利于锻炼思考能力。
第三、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也即变革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个是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自己做主、自我决定的学习。具体说来,如果学生在学习的动机上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方法上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自动化的学习上是有效定时和长久的,这种学习就是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即一种“双赢”境界,以最大的限度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会合作,发展自己的非认识品质。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发人恰当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出来,而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
一、被动、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式转变,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文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
当然,在新课程标准学习中的体会还有很多,不便于一一阐述,总之,每个中学教育者都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创造性地贯彻实施在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我国成为人才强国做出贡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篇:蒋仁元检讨书
想了想,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犯错了,又要开始写检讨了。第一次犯错是因为一次中午迟到,而这次犯错是因为上课睡觉,虽然之前睡觉没有被老师您抓到,但仔细想想,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老师您看到了不想说,这次一抓就把我们几个都抓去了,可我这次又犯错了!
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上课睡觉,而就是因为我这次上课睡觉,害得老师您被领导叫了过去,让老师您看了我们班的上课纪律。之后您就上来了,把我们叫了下去,然而,我起来准备下去的时候心里确实有点吓到了,会以为老师您打我们,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不但没有打我们,而且还很客气的对我讲。最后把我们叫下去做事了,我懂得老师您为什么叫我们下去做事:第一,我们上课睡觉,惩罚我们。第二,让我们做些事,不让我们上课睡觉。第三,帮学校打扫下卫生!我上课睡觉,我做错了,我那样做,的确很不对,不但是对任课老师的不尊重,更是态度问题。在学校不读书干嘛!我虽然懂得在学校要读书,但我现在在学校里的表现很不好,对不起家长,也对不起老师,我错了。这次又让老师您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惩罚,我们在老师您的脑海里又加深了一次印象,这不是好事,而是坏事。竟然我这次犯了错,我就应该接受惩罚,我上课真的不应该睡觉,一个人不能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决定成败!我这次睡觉违反了课堂纪律,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分,这次睡觉,不但影响了大家上课学习,还影响了老师您的休息时间,不但对学习不好,也对自己的身体不好,这次睡觉害得老师您扣了工资,我错了!每次不管上什么课,任课老师总是会隔那么十几分钟的时间来提醒我们,叫我们不要睡觉,可我总是听不进去,偏偏要睡,一次没有被抓到,两次,三次,无数次,但总有一次会被抓到。而我偏偏这次被抓到了,虽然老师您没有打我们,但总会有那么一点点怕,在大厅那,也会丢丑,这次我错了!我上课睡觉,真的不应该,老师您叫我们去除草,我也知道是罚我们的,但我们上课影响了课堂纪律,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我错了!但对于我们上课那样的行为,老师您就应该把我们叫下去,上课睡觉就是违反了课堂纪律,关于上课睡觉的事情,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我的错误,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上课睡觉就是做的不对,父母辛苦赚钱,而我却在课堂上不认认真真学习,却在课堂上睡觉,对不起,我错了!我以后不会在课堂上睡觉了,老师,我错了!
检讨人:蒋仁元
2015年6月5日
第五篇:永威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永威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一生物教研组 发言人:李平
学永威究竟学什么?
一学他们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提炼丰厚的校园文化育人;生活也是一门课程。
二学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堂堂清”为核心的“四清”运动;让学生每节课像考试一样紧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会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效率;“兵教兵”,学会合作学习。
三学他们的管理思路:怎么好就怎么管;将“包”字和“评比占位”引进课堂,活用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原则;合理制订并严格执行规则规矩制度;吃苦就是享福的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
(一)解读永威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到过永威的人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永威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是永威中学腾飞的翅膀,是永威经验和永威奇迹的精髓所在。那么,要学习永威经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领会永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现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介绍于后。
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水分抓效益。教学改革就是通过有效的施教,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不放纵,不放流。这里的误区是:1把先学看成是预习,2把后教看成是教师的讲解,3 当堂达标看成是测试。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提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这里的重点是:
1、在课堂上,不是在课外,2、是在教师的指导下,3、是围绕本课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堂堂清。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
把握的重点:
1、在先学的基础上,2、在教师的引导下,3、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生互相探究,这就是兵教兵。
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具体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1)展示教学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本节聚焦或学案提示),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
(2)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3)自学过程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
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永威中学把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先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后教”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4)后教
“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后教”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
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永威中学广泛推行的“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
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5)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作业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照顾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以上只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