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思想道德的实践研究--董新国(大全)
初中思想道德的实践研究
江西省德兴市新建中学董新国
摘要:中学的课程改革从早几年就展开了一系列落实措施,着力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改革精神,促使我国中学教育的相关课程目标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为了能够更好地培育这一代中学生拥有更好的综合素养。笔者在本文中将针对初中思想道德学科的实践教学策略措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道德;学科教育;实践研究
基于我国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一致强调的内容要求来看,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可以作为思想道德课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指在为投入社会生活而进行的阶段性过程,每个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自身能力的提升、意志情操的磨砺都必然会经历许多的实践考验,而初中阶段也正是每一位学生从各方面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初中思想道德的实践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
一、初中思想道德实践课程教学的模式转变
(1)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教学模式。
思想品德学科开放问题往往贴近学生实际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主题场景,使用灵活巧妙的提问,开启多个但不是唯一的答案,这表明深,题材新颖,开放,多,答案评分的意义基本特征。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命题的可读性,可理解性,而丰富的内涵,让学生有话要说,可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知识,原理或组合的一些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问题。
(2)体验性命题转变为再现性命题。
随着环境问题的知识点的不断丰富化。如以前的命题应该是这样提出来的:环境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哪些内容?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则要求更多的是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认识到“做中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前往山上植被破坏和水质污染的一系列问题后。学生的经验后,没有记忆,其环境问题的一系列知识在脑海。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经验,学生环保意识,思想品德学科德育目标的经验及。
(3)重视过程而非仅在于重视结果。
新课程理念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是否记得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时有意安排一些重过程的题目,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品德修养的过程,而不再单纯要得出某个结果。
(4)重点考查学生掌握信息而非课本的考点。
这个命题是不再将课本知识的深刻化、全面化,通常即与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和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活动材料、文字、数据和图表等形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学生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握事件的特点,以解决某些问题。因此,数据信息结构主要是由“事件问题”三个部分组成。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理解信息,整合信息和使用信息,答案的能力。在这类命题在做决定时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或经验,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个跨学科性深层次综合性非常强的知识掌握过程。
二、初中思想道德实践课程教学命题突破
(1)强调学生拥有自身个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研究兴趣浓厚,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心理特征,设计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状态的个体化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已经安排练习:请参考您喜爱的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问题的介绍,学生的情感,绘画,诗歌,散文和其他形式表达他们的想象力,以探索和使学生潜在的能力,以及为实现目标的看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重视各类学科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逐步趋于课程内容一体化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注重综合学科,而且还对学科整合,抛弃死记硬背的学习,讨论,研究,激励等手段,从不同学科,不同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以来实践能力。
(3)强化国家法制教育。
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法律制度尚且不够完善,在这个社会中学习和生活就要求人们懂法、守法,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律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其生长,但也影响我们的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承担这一任务,在行使体现法制观念教育。
所有的策略研究有针对性,选择性和发展,随着我国的中学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研究战略应作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我们在新课程中的命题,并最终学科命题更深入的思考。它能反映操作分层,选择性,并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概念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结构。
三、结束语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和重要标志。学生在身心、学业、人格等方面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积极、健康的情趣和心态,具有良好的人格素养,有开拓进取的意识与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洪余桂;让品德在体验中升华——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03).[2] 董永岁;突出学科特点,改进“思品”教学[J];江苏教育;1993,(Z2).[3] 王心梅;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初探[J];琼州大学学报;1998,(01).[4] 陈玉琪;初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5] 刘如进;思想品德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2).[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三中校长 方洁玲;将德育做实在实践活动中[N];中国教育报;2007.
第二篇:初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版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制作版画最早的国家。它以多种形式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千百年来成为了文化、美术有力的普及工具。潍坊是闻名于世的三大木版年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版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制作版画最早的国家。它以多种形式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千百年来成为了文化、美术有力的普及工具。潍坊是闻名于世的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教学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背景传承版画艺术并将其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加以实施。
一幅版画作品须通过画稿、制版和印刷三个程序才能完成。画稿可以发展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制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印刷后揭开作品的惊喜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制作版画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的熏陶,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通过动手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锻炼创造性思维,因此进行版画教学的实践十分有益于学生美术能力的锻炼。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美术学科的审美价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2、大部分学生掌握纸板画的制作技巧,并在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基础上了解掌握绘画的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小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掌握木刻版画等高难度版画的制作技巧,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3、形成以版画为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并编写教材。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当前各国对中小学版画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如:前苏联、保加利亚、德、英、法、加等国家的儿童版画教育都很有特点。被誉为“版画之国的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版画教育,设有专门的儿童版画教育机构和定期的儿童版画期刊,开展以中小学版画教学为中心的展览、交流、陈列、观摩等一系列活动。我国的中小学版画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也已蓬勃发展。版画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国外很多国家对中小学生版画的学习研究起步较早,成绩显著。我国起步较晚,但广大的美术工作者都意识到了版画对于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国内的一些中小学和课外美术辅导机构中陆续对此展开研究和学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学阶段版画研究较少。在小学阶段学习制作版画的相对较多,而在中学中开展版画实践研究的较少。
2、普及面不广。初中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很多学校的版画教学只局限在第二课堂中,只面向一部分学生。
3、学习内容、形式单一,难以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课题组将面向全体学生,结合社团活动,以点带面,通过对版画的拓展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整个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立适合本学校特点的美术校本课程——版画,通过欣赏、表现、创作的版画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以版画为代表的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形式美感及意蕴。版画活动中穿插涉及的杨家埠木板年画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体验与认识,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其终生热爱艺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基础。
理论价值
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掌握一个画种,并通过对这一画种的学习和拓展,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我校近几年来对科研教学的重视,并对组内课题设有严格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市区教科院的领导一直深入我校课堂教学进行指导,使教师们的科研及教学水平迅速提高,而且教师也从中受益很多,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改革中成为市区的教学能手.2.课题研究人员均为中学高级或中学一级教师,有较高的科研水平。
3、学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做的前期工作中,师生们的反映良好。
七、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
在初中阶段实施版画校本课程作为初中美术课程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使学生掌握版画这一画种,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美术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为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依据
以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基本理念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艺术实践、鼓励艺术创造。
八、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通过对版画这一个画种的学习带动学生对其他美术画种学习的兴趣,在掌握版画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而学习了解与之相联系的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在实施版画教学过程中与本地杨家埠木板年画相结合能更好的普及、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鼓励引导学生学习版画的过程中推动整个学校的美术教育,形成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九、研究内容
1、形成版画校本课程并编写教材。
2、在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中,版画教学的要求、制作步骤、技巧、技法的指导研究。
3、以版画作为特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艺术素养的作用
4、以版画作为特色教学对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
5、以版画作为特色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十、研究过程设计
本课题预期完成时间为两学年.即(2010年9月___2012年7月)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为实践探索期 在初中三个年级和版画社团中探索版画教学.初一负责人:王晓洁,初二负责人:马桂兰,初三和版画社团负责人:郭晶晶。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成熟期 形成系统的初中版画教学体系,课题组以论文和总结的形式对课题成果进行汇报和交流。负责人:郭晶晶
十一、研究方法设计
1、研讨法: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开展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配合举办办画展、个人画集展等活动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3、知识拓展:将单纯的版画同实用美术结合起来,制作贺卡、台历、笔记本、书签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4、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随时了解关注学生对版画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想法。
5、观察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记录好典型案例。
十二、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成员吸纳的是乐于参与研究的教师。2.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具体。
3.课题组制定课题组成员考核办法,并征得全体成员的同意。4.课题组定期调度。
十三、预期研究成果
1、编写版画校本课程教材。
2、大部分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并具备相应的基础性的知识。一小部分学生掌握高一点难度的版画制作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3、搜集学生优秀的版画作品。
4、学校形成学习版画的艺术氛围。
5、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提升。
6、课题论文和总结,对课题成果进行汇报和交流.
第三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晋江二中
林黎坤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记忆词汇”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记忆词汇与应用词汇的积极性;探讨如何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英语课堂,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障碍
先学后教
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词汇教学一直都是困扰中学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同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也令人担忧。首先,初一英语老师总是认为初一的词汇量少,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行,因此,忽略了一系列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只有少数初中英语老师重视国际音标的教学,同样的,只有少数的教师重视“划分音节”记忆单词的方法。多数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只教课本上出现的词汇,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没有适当的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学生记忆单词以背诵为主,这种单一的、被动的教与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久而久之兴趣没有了,或是干脆放弃了。在最近一次初二学生“词汇记忆问卷调查”中发现:26%的学生害怕记忆单词,英语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有明显的心理障碍);38%的学生很想记忆单词,但是特别容易遗忘,英语成绩徘徊在及格线上;46%的学生渴望有一套记忆的法宝(记忆方法),他们渴望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了;54%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重视词汇记忆的方法指导,他们对记忆单词感到压力很大、负担较重。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学生依赖教师的教,英语教师的“教”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实影响了学生的“学”。如何教词汇,如何让学生积极学习积极记忆单词成了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我们必须承认: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时候,教师的 “词汇教学”让学生无所适从,我们只注重单词拼写、词组搭配和句型结构的教学,对这些知识,反复讲解,反复操练,不厌其烦,只想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取得高分。对于词汇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却一点也不重视,认为词汇并不需要教学,只要教会学生去读这个单词和理解它的意思,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最后,给学生测试听写就完成了词汇教学。我们教师的不重视必然导致了学生对词汇的轻视与麻痹大意,这是失误,值得我们反思与改进。
二、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实验。
(1)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词汇的积累至关重要,最近,对初二学生的“词汇记忆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落后,或干脆已经放弃了英语学习,就是因为他们从初一开始就懒于记忆单词,或是害怕记忆单词。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记忆词汇”的心理障碍;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为了了解“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如何使得学生在单词方面做得 “先学”以及老师该如何把握“后教”环节等问题,本人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2)实践“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手段与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口头上落实到了实处。“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学生的“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先学”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后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是有的放矢,也是因材施教。“先学后教”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因为“学习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省。”
三、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如何学习词汇。
(1)学会国际音标,音与形相结合,有利于单词记忆。国际音标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很重要,如果掌握了国际音标,不但可以做到无师自通,而且还可以准确分析语音音素,很好地区别易于混淆的音素。国际音标可以说是绝好的工具。比如目前国内出版的英语词典,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都是用国际音标注音的。通过词典的注音,我们可以准确地发音。
(2)学会划分音节。要记住一个单词,首先要能够根据音标和音节来朗读,其次是拼写,利用音节划分,把单词分成若干音节,第三,归纳总结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拼读规则以及相同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来帮助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这样记忆单词就有规律可循。例如,capital,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把它划分成ca-pi-tal /keipitl/ 三个音节(重音在第一个音节),学生只要会准确朗读就能正确拼写了。
(3)利用分类、归纳、联想对比等方法学习词汇。我们指导学生把单词进行分类,例如,分为同义词类、反义词类,再利用联想法对比的方法来寻找规律。如,street , tree , interesting , interest , interested , staple,apple 等, 本来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通过联想,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记忆了。
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忘记告诉学生:学习词汇不能靠死记硬背,学习词汇要寻找规律,学习词汇是大脑的一种智力游戏,然后鼓励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单词,并在“合作小组”内展开词汇竞争比赛,看谁联想能力最强,谁能说出最有创意的记忆方法。学习热情被激发后,学生往往是激情四射,跃跃欲试,争先恐后。
四、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词汇。
(1)指导学生“先学”,重在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接受教师的预习任务后,自主阅读课文,对于生字要利用国际音标尝试着朗读,至于拼读规律要先自主摸索,然后,在次日上课的时候拿出来与同小组的同学共享。“后教”,旨在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纠正。在这个“后教”过程,教师要及时鼓励,及时表扬,但是,在学生表现很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对于学生,宁愿多鼓励少批评,目的就是:创造好的轻松的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2)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小组内组织学生听写训练。“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人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人格完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这种“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中,我们教师经常安排学生分小组听写单词、词组和句子。具体操作如下:每一小组的一号同学(最优秀的学生)根据“导学案”(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导学案提出了“预习任务”,导学案还提供了每一section 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子),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组织全组听写单词,翻译词组,默写句子。反之,我们还把机会
给予六号同学(每组最差的学生),六号根据“导学案”,念出汉语意思,一号至五号默写出英语词组和英语句子。在这样的时候,六号同学往往乐意奉献,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态度是很好的,因为他们需要证明自己在人群中、在合作学习中是有价值的!
(3)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应用中掌握词汇。最近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背诵单词之后,没有及时学习对话,也没有及时阅读课文。这种背诵单词的意义不大,单词遗忘率很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集备组给学生开讲座,告诉学生“学以致用”的道理,鼓励学生在背诵了单词之后要积极学习对话与课文,并在语境中积累词汇。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及时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这种靠课外去完成的任务,只有让学生明白它的重要性,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去完成。
(4)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养成猜测词义的习惯。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组织学生上阅读课,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4至5篇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全部划线做记号,然后,分工合作一起猜测词义。本来是一堂乏味的枯燥的辛苦的阅读课,结果却因为“小组合作”的模式与热闹的气氛而变得趣味盎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个别后进生浑水摸鱼、偷工减料,但是,他们会被这种气氛感染得跃跃欲试,他们会偷偷的打开字典,虽然,他们违背了“猜测词义”的游戏规则,但是,他们确实为本小组做了贡献并且是积极地参与其中。这种气氛就是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拓展词汇。
(5)让学生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源于课本,超越课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达到的境界。在课堂上,只要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的词汇,我们都不吝教授。本来以为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可是,实验的结果却证明:只要教师授课生动有趣,课堂气氛热烈,很难记忆的单词,因为生活中“有用武之地”,所以学生竟然记得比书本上的词汇还要牢固!至于在阅读过程出现了生词,我们有的时候会鼓励学生允许学生把所有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并在练习课上开展查字典比赛,这样的比赛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而且使得学生养成了翻阅字典的习惯。
五、实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词汇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占有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的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本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规律,都由老师代替完成了,教师只是注意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和主体地位。然而,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发现: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可以攻克“害怕记忆单词”的心理恐惧感;“先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摸索规律的习惯;“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实现学生的异质互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降低学习压力,减缓心理障碍;同时,“合作探究”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发现、归纳出词汇的记忆规律。
研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教师反思的机会、不断自我改善的机会。虽然,该模式有它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但是,“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正在焕发出它的光彩,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典范,学生的“学”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地位。更可喜的是,多数学习态度好的后进生进步很快,因此,词汇不再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拦路虎”了,他们从中学到了规律,学到了乐趣。因为乐趣是最好的奖赏,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参考目录: 《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杨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探究。3 《外语教学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
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量大,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家长所购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第二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第三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
面对一次次试图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教学的失败,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中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苦苦求索着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增强作业实效的途径。增强作业的实效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把握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需要。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关应试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初中数学作业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②影响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有哪些?
③学生作业无效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④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精选作业的能力?
⑤如何了解各类学生有效完成作业的情况?
⑥促进学生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是什么?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
① 本课题的研究,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需要,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程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课题的运作提供了契机。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在课标中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作业没有实效,那怎么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② 通过探索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获得数学是人类社会中极为普遍的活动”,经过做作业“学生要相信自己有做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厌恶数学”,“有充分的信心去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实践意义
① 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把握知识能力的需要。
② 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教师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③ 本课题的研究,是教师减负,学生减负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范围是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初
一、初
二、初三数学作业有效性情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从评价标准角度来看分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纬度,发展性评价是基础性评价的高级阶段。从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角度看。有效性又指有效课与有效益两个方面,“有效益”在当今课改标准下,强调能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发展。
本课题针对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来谈教师在布置作业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的相关联系,以及学生减负,增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通过对课题前期的调查,通过个案与行动研究,探索数学作业有效布置的策略,探索数学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数学素养的关系,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研究的目的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主要探索提高数学作
业有效性的实施途径。通过研究,探索出作业有效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素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⑴ 学生完成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⑵ 教师布置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⑶ 影响学生作业有效因素的调查分析。
⑷ 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研究。
⑸ 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
⑹ 个别不做数学作业学生、个别抄袭数学作业学生、个别做作业无中间
推理计算过程的学生的个案研究;
⑺ 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⑻ 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10个班500人)
研究方法:
⑴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两种方式,对实验学生进行前期与后期调查,了解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影响有效的因素,作业无效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下一步的研究。
⑵ 行动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后,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影响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寻求促进学生数学有效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⑶ 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做作业、抄袭作业、作业无中间计算推理过程的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⑷ 文献研究法:查阅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孟万金著的《优质高效》、蔡敏著的《当代学生课业评价》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作业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⑸ 经验总结法: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时总结,形成成果不断加以
深化、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步骤
⑴ 准备阶段: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修改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⑵ 研究阶段:
根据“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各子课题负责人实施子课题研究。⑶ 总结阶段: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篇:初中物理反思性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物理反思性教学实践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物理课堂教学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程序性,反思性教学将直接影响教师物理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因此,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把物理学科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广大教师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由不会反思变成善于反思,由片面反思变成系统反思,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燃眉之急。培养初中物理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是终身教育和学习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对教师个才的基本要求。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总结经验,不仅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教学反思同时也是广大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课题目标:重在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与工作作风,积极锻炼提高自身文化职业素质,养成经常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指导一线教师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优质的教学方式、掌握教学专业的规律,探索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新思路,创出有利于课堂教学新模式;挖掘有限的教学资源,走出一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路,加快促成高效课堂。
课题内容:
(1)、如何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自我反思的内容、策略、模式。
(2)、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策略)──在行动中研究)。
(3)、中学生对物理学科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4)、物理学科反思性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情况
(1)、更新观念:收集国内外与此课题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结合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与反思案例,不断更改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采取行动: 选定实验教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控制,确认有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联系。归纳出有效反思的实施方法,并逐步推广。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见附件)(2)、收集《反思性教学典型案例集锦》。(见附件)(3)、撰写论文
2、实践成果
(1)、随着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从老师们的教学方式、课堂组织到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多改变,老师们都能尽快适应课堂,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体现以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体学习地位。
(2)、课堂教育实施我们提出“自学——合作——展示——反思”教学模式,模式的使用更加娴熟,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目标达成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了,教师的引导、点拨、组织、调控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课堂上提供了宽松、和谐、互动的氛围,学生参与性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素质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5)、导学案的运用日趋合理,学生对导学案也已经认可,师生在导学案的运用上达成共识。
(6)、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备课不充分,不能搞清楚哪些是知识问题,哪些是能力问题,没有找到共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3、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个别环节还存在粗放的现象,不能注意细节问题,细节问题是我们永恒的问题。
4、学生的讲解只注重过程,不能对知识点、关键点、重要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作出解答。
5、学生展示时,其他同学只听不记。或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不补充或者补充的不积极不到位。
6、教师缺乏预见性的课堂调节,往往随意性太大,调控力度不够,时机不准确。
7、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8、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教学反思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举办各种交流、展示会。我们实验小组拟定举办教学反思心得体会交流会,建立“反思袋”。
8、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做到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9、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实验小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有真情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