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5:2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

第一篇: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

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

关 键 词:数学、教学、培养、个性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个性,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施,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也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师,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必须和时代同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担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重任。

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改革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给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表现为现代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现代化素质。现代社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较高的智能,强健的体魄,较高的审美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探索、坚毅、勇敢、自主独立的个性。只有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在21世纪中敢于创造和进取,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中学生和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德。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及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泼利亚指出的普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的约占全部学生的百分之三十,而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则几乎用不到任何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等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从这一高度出发,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抓住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这些年我是这样做的:

(一)表扬不吝惜 培养自信心

凡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在何班级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及时表扬的方法。

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红红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一定会溢于言表,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

在课堂评价时,我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尝试,有些稍微出众的一点点表现,就能获得我的赞赏和表扬的机会,即使水平在中偏下的,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另外,我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鼓励探究、倡导协作、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的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儿童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比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首先我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桌面上非常凌乱的课桌,问学生如何整理。学生很容易答出:将文具放入文具盒里,书整理成一摞,作业本放在一起,分别摆放整齐。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的重要作用,即它不仅使生活有条理,更可以在数学运算中达到化简的目的。

其次,我又让他们运用归类的思想进行速算竞赛:求代数式的值。有了第一步中总结出的生活经验,一部分学生会联想到把代数式中的常数项先结合,再合并计算。这时教师可引导探索,能否把代数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的项也

合并呢?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样做可以吗?

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分组讨论活动,论题是:这样做可以吗?根据是什么?哪些项可以这样结合在一起?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互相协作,最后得出“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每一项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这样的项叫同类项);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合并同类项)是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为了巩固学生的探究成果,我安排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同类项速配,另一个是“找朋友”。正当学生沉浸在游戏中的欢乐和喜悦时,我又提出了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怎样合并同类项,学会“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玩兴正浓的学生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于是我设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5x+3x等于多少?学生齐声答出8x。我又问,怎么做的?学生答:5x+3x=(5+3)x=8x(根据乘法分配律),学生又接连做了几组这样的题后,我再让学生总结法则。学生中无人回答,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从单项式的构成考虑,学生想到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两部分构成,马上就豁然开朗,总结出“系数相加,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指数不变”的法则。

可见,教师只要设计好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兴趣,能主动观察、猜想、推理,顺着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发现总结出要学会的内容,这样教师则真正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而学生也就由观众变成了演员。

在课后的自我评价中的“你学到了什么”一栏中,学生除了填写知识点外,还填写了诸如“集体的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如垃圾分类处理,办公室格式化等”,这些是我事先都没想到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练习中主动寻求最佳方法,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要善于发现,精于点拨,使学生从中领悟、探索,提高认识,获取最佳的思维方式。

(三)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磨练意志

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学好数学单凭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一旦确立一个目标,必须要有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磨练学生的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恒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

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应用题时,学生必须有耐心、细致的观察,认真分析各个条件间、以其与问题的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从中还培养了他们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又如: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我组织学生复习总结,要求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己出数学基础知识竞赛题,要求他们每人编一份自己可以作答的竞赛题,一个学习小组编一小本典型习题解,这样的安排因人而异,不“一刀切”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训练要求符合个人实际,学生若能坚持下来,对他们意志锻炼,坚毅性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

坚毅性的培养是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许多硬性规定,可让学生总结并写出每个章节的学习方法,在写作中自己想方法克服困难,有意识的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的情绪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四)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于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干不好。

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写得工工整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习惯,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中学生虽然远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大有可为。

第二篇: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个性

利用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个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也才会出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师,在时代的浪潮中,必须和时代同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担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重任。

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给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表现为现代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现代化素质。现代社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较高的智能,强健的体魄,较高的审美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探索、坚毅、勇敢和自主独立的个性。只有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本世纪中敢于创新和进取,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代学习的基本方式看:“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为宗旨,以促进人

①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而新教材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就是基于此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抓住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好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卢梭说过:“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人的个性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的,12—16岁是人的个性初步发展形成的时期。这时期,学生以学校生活为主,老师正确巧妙的引导对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很重要。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因人施教,发展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数学教学也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二、及时表扬,培养自信心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在任何班级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及时表扬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红红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真聪明”、“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学生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时,喜悦的心情难于言表,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断增强。

在课堂评价时,我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尝试,有些稍微出众的一点点表现,就能获得我的赞赏和表扬的机会,即使水平偏下的,仍然给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另外,我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鼓励探究、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自主创新与合作学习并不矛盾。创新需要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我在数学教学中,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分组学习,六人一组,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建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做,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才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成功体验,正是学生个性、自主性形成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②的过程中,首先我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桌面上非常凌乱的课桌,问学生如何整理。学生很容易答出:将文具放入文具盒里,书整理成一摞,作业本放在一起,分别摆放整齐。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逐步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的重要作用,即它不仅使生活有条理,更可以在数学运算中达到化简的目的。其次,我又让他们运用归类的思想进行速算竞赛:求代数式的值。有了第一步中总结出的生活经验,一部分学生会联想到把代数式中的常数项先结合,然后再合并计算,这时教师可引导探索,能否把代数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也合并呢?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样做可以吗?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分组讨论活动。论题是:这样做可以吗?根据是什么?哪些项可以这样结合在一起?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互相协作,最后得出“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每一项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这样的项叫同类项);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合并同类项)是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为了巩固学生的探究成果,我安排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同类项速配,另一个是“找朋友”。正当学生沉浸在游戏的欢乐和喜悦时,我又提出了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怎样合并同类项?玩兴正浓的学生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于是我设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4m+3m等于多少?学生齐声答出7m。我又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学生答:4m+3m=(4+3)m=7m(根据乘法分配律),学生又接连做了几组这样的习题后,我再让学生总结法则。学生中无一人回答,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从单项式的结构考虑,学生想到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两部分构成,马上就豁然开朗,总结出“系数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的法则。

可见,教师只要设计好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兴趣,能主动观察、猜想、推理,顺着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发现、总结出要学会的内容,这样教师则真正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而学生也就由观众变成了演员。

在课后的自我评价中,“你学到了什么”一栏里,学生除了填写知识点外,还填写了诸如“集体的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如垃圾分类处理,办公室格式化”„„ 这些都是我事先没想到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练习中主动寻求最佳方法,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发现,精于点拨,使学生从中领悟、探索,提高认识,获取最佳的思维方式。

四、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学生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学好数学单凭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一旦目标确立,就必须有坚持不懈做下去的意志,这是培养学生坚毅性及学好数学知识必备的个性品质。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恒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这表明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这就表明他缺乏有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学中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认真分析各个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从中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又如: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后,我认真组织学生复习总结,要求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己出数学基础知识题,每人编一份自己可以作答的试题,一个学习小组编一套典型习题,这样的安排因人而异,不“一刀切”,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训练要求符合个人实际,部分学生能坚持下来,对他们的意志锻炼,坚毅性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

坚毅性的培养是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教师不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许多硬性规定,可让学生总结并写出每个章节的学习方法,在写作中自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有意识的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他们不畏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

四、形成习惯,培养责任感

现代数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也干不好。

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中,不要抄错题,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工工整整的写。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使每一个学生都逐渐养成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习惯,这样,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中学生虽然远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培养中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新时期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上传: 朱志明更新时间:2013-1-11 8:00: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过实验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江主席指出:“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努力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号召教育迅速从传统的圈子里走出来,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需要。

造就民族的创新素质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战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责任。

所以,我选定了“创新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经过实验,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理论假设和构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理解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质疑问题、多向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提问,交流、争辩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这样培养的学生具有敏锐的把握机会,敢于付诸于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具有积极地改变自己,积极地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具有积极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心理取向,即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由此产生的因变量为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提问,相互争辩。

(1)使学生在不断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3)使学生不断提高质疑的水平,不断加强思考深度,逐步达到有创见的质疑。

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蓬勃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实验过程

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认识

研究组织确立以后,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中的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与方法。首先学习了“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它使我明确了培养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是推动学生成才的需要。接着我学习了《关于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创造力。知道了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只是水平不同罢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说现在就要求学生去搞发明创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只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作准备。

创新意识的含意是什么?创新意识,自言其说,意识是一种意向,一种愿望。创新意识是指积极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心理取向。“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因此,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边学习边对我选定的课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论证,即包括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基础、起点,也包括学校的重视程度和研究者的能力,并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了设想。

2、设计研究方案

有了前面学习、讨论的基础,接下来就开始设计研究方案。

四、实验的作法体会

1、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创新意识培养”研究中,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探求出了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的新课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低段常用游戏,故事导入,通过竞赛、小品、猜谜语、讲故事等,融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教乐学,中段教师常用创设生活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创新意识培养。高段教师常常用设置悬念导入:教师提示矛盾冲突,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用声像传情导入:通过课件、幻灯、播放录音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思维启示,潜意默化培养创新意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我一方面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3、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的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就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回答:对于一般性问题,就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回答。这样所回答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同学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4、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提问应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例如:低段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关于人民币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同学们呢?”问题一经提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壹佰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有条金属线,如果没有是假钱。”另一个接着说:“人民币印有几种不同的文字,是供少数民族看的。”„„学生了解的课本外知识可真不少,有的是教师和成年人都不曾知道的。如果不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太可惜了。

学生经常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研究效果

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学生观: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

质量观:重视纵向评价,淡化横向评价。

教学观:转变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六、下一阶段的任务

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篇:培养中学生数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中学生数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福州二十一中

陈飞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它们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显重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一旦他们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

正文:什么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的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思想揭示了数学各种定义、定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等。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的总结:

一、应用转化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转化思想”也称“化归思想”方法,是指在研究未知领域时,通过元素之间因有联系向已知领域转化,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的某一形式向另一形式转变,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如:在解方程组时,通过消元这个手段,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在解多边形问题时,又是通过添加辅助线这个手段,把多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加以解决等等。

典型例题剖析:

8如图3-1-1,反比例函数y=- 与一次函数y=-x+

2x两点.

(1)求 A、B两点的坐标;

(2)求△AOB的面积.

8x14x22y; 解:(1)解方程组 得 xy2y412yx2的图象交于A、B

所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2(2)因为直线y=-x+2与y轴交点D坐标是(0,2),所以SAOD222,SBOD244 所以SAOB246

点评:这是人教版八年级课本的一道习题,两个函数的图象相交,说明交点处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既适合于第一个函数,又适合于第二个函数,所以根据题意可以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问题,从而求出交点坐标.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可以说转化思想是科学世界观在数学中的体现,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的能力

所谓“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与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研究数量关系时,有时要借助于图形直观地去研究,而在研究图形时,又常常借助于线段或角的数量关系去探求。如:在讲“圆与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时,可通过课件进行运动实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让学生首先从形的角度认识圆与以上各种图形位置关系,然后找出所对应的各种数量关系。又如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学习研究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等,正是借助数形结合的常用载体——数轴,利用这一载体大大减少了引进这些概念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典型例题剖析:

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相交、重合。在初中数学中研究这种位置关系一般是通过几何作图来研究。但是如果知道两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该如何通过代数的方法来研究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例如:直线l1:ya1xb1,直线l2:ya2xb,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直线l1、l2之间的位置关系。1212ya1xb1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何意义。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

ya2xb2ya1xb1的解有三种情况:①无解;②无数个解;③ 只有一个解。这三种情况可以转化为yaxb22直线l1:ya1xb1与直线l2:ya2xb的三种位置关系:①平行;②重合;③ 相交。方程

组的解转化为两条直线的交点。当a1a2,b1b2时,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在y轴上的截距

ya1xb1不同。此时两条直线平行,无交点,因而方程组无解。进一步来说当方程组无解

yaxb22时,直线l1、l2平行。当a1a2,b1b2时,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在y轴上的截距也相同。此时两条直线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因而方程组有无数个解。进一步来说当方程组ya1xb1有无数个解时,直线l1、l2重合。当a1a2时,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同,两条直线yaxb22ya1xb1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因而方程组只有一个解。进一步来说当方程组仅有一个解

ya2xb2时,直线l1、l2相交。

点评:这个问题正是利用以数助形的方法给出了判断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代数方法。因此这种借助于形通过数的运算推理研究问题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形转换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应用分类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分类思想”也称“类比思想”是指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分类以比较为基础,比较是分类的前提,分类是比较的结果。

分类讨论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中。需要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就其引起分类的原因,可归结为:

3.1涉及数学概念、定义的分类;

如:课本对有理数是这样定义的:“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它揭示了有理数的所有外延,既不扩大也不遗漏。

3.2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如:当我们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交点的个数多少、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大小比较),两圆的位置关系(交点的个数多少、两圆半

径的和、差与圆心距的数量大小比较),这些性质解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分类讨论的方法。

3.3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

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条边的长为6,求另两条边的长。3.4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取值会导致不同结果的。

如:解关于x的不等式(a-1)x-ax+a>0,由于a-1>0,或a-1<0导致系数化一时结果的不等号方向发生改变。

因此应用分类讨论,往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分类的过程,可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条理性,而分类讨论,又促进学生研究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四、应用整体思想方法巧解难题 所谓“整体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从而对问题进行整体处理的解题方法。整体思想的最主要及最常用形式就是整体代入法。

典型例题剖析:

11a2abb已知4,则的值等于

()

ab2a2b7abA.6

B.6

C.12

2D.57

11分析:根据条件显然无法计算出a,b的值,只能考虑在所求代数式中构造出的形式,ab再整体代入求解。

112a2abb42解:ba6

112a2b7ab2()72(4)7ba点评:本题也可以将条件变形为ba4ab,即ab4ab,再整体代入求解.

用整体思想解题不仅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而且富有创造性。学生有了整体思维的意识,在思考问题时,才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解题速度,优化解题过程。同时,强化整体思想观念,灵活选择恰当的整体思想方法,常常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结论: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相信广大教师如果能用好数学思想这把钥匙,不但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略

第五篇: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小班化数学教学中 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内容提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是载体,培养数学素养是前提,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是目标。在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培养:培养数学意识,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和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真诚、不轻率盲从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形成尊重真理、讲究科学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在数学语言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美育的熏陶,形成简洁明快的表达思维。

关 键 词:

数学素养

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

思维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以上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在提高学生数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数学语言等方面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发学习习惯,是学生走向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们甚至比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更重。

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小班额的班级中,人均受教的时间和机会相对大班有很大增加,学生能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之间能够得到更多的交流探讨机会,针对学生个性的教学活动设计、个别辅导、合作探讨的相应增多,为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效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是载体,培养数学素养是前提,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是最终目标。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知识的获得,才能实现数学素养的提高,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本身所蕴涵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它们的结合点,全面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数学素养包含数学意识、创新能力、思维品质、数学语言等四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培养数学意识,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和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观去解释、观察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 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并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要定量地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在将实际问题量化以后,就形成了数学问题;要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一系列的算法或理论支持。而研究数学的关键就是探究出一种通用的、稳定的解法,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即:

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解法——实际问题 数学的每一部分的知识都体现着这一个过程。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在将“大、小、超过、不足”等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转化为不等号后,得到不等式,实现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探求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解法,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最后运用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解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知识的应用。

实际问题的出现,是人们去探求一种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动力,而“通法”的形成,又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只有深深地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体会学数学是实际生活的需求,才会将这种需求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避免出现为了数学而学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关键是积累能表示数学关系的典型词语。例如:表示相等关系的等于、是、为、比、相当于;表示四则运算的和、差、倍、分;表示不等关系的大于、小于、超过、不足。让学生能在复杂的关系中迅速捕捉到数学信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 丰富多彩的现象,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真诚、不轻率盲从的道德品质。

创造能力是指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提炼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重数学应用的创造性,并形成忠诚、自信、果断、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创新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时,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入手。

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在基础知识的讲授时,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2)在例题、习题的讲评中,对问题的变式与推广设疑,让学生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中,形成良好的猜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解题上就是:能提出新颖、简洁、独特的方法;能对问题进行类比、推广、延伸;能将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和统一。首先,要对不同的解法质疑,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探求最优解决方案的意识。其次要对条件的必要性质疑,在一题多变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变式、延伸、推广能力。最后,还要对问题的本质质疑,让学生在“多题归一”中形成归纳、概括能力。(3)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倘若我们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把数学问题设计成学生身边或可解决的实际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探索当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形成尊重真理、讲究科学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

数学思维品质是指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逻辑推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它思维品质能力如辩正思维能力等,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数学的抽象性,来源于数学中一系列的规定。数学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并在次基础上构造算法和逻辑推理体系。例如,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建立了十进制的记数方法,并在次基础上形成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一系列的算法;在初中引入了字母表示数,并在次基础上形成了整式的运算、分式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等一系列的运算法则;在数和式的运算的基础上,形成了方程和不等式及其解法。在几何中更是如次,在五个基本公理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系列的定义、定理,并在次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对一些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将观察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进而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抓住问题的本质,灵活的解决问题。

良好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他们追求真理的信心。让学生爱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渗透在每一节课中,让学生感知真理、接近真理,他们才会科学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

四、在数学语言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美育的熏陶,形成简洁明快的表达思维。

数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严格的符号系统。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是人类共同使用及其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学会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是数学的基本要求。

代数中的数学语言指的是数和式所表示的运算关系、性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和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在研究数和式的性质时,要训练学生从数中观察到的规律总结成文字语言,然后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最后还要将符号语言运用到数的运算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符号语言的广泛代表性,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简洁表达理性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几何中的数学语言是指用符号表示的逻辑推理过程。在教学中,在熟记基本符号的基础上,能结合图形,将定义、定理所包含的内容用符号表达出来,建立起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联系。这是用符号表达逻辑推理过程的前提。学生在对三种语言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符号语言的简洁美。体会到美,才会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才会努力的去实现简洁明快的表达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品质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的数学得到全面地发展,并形成 稳定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主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2.张永春主编《数学课程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出版 3.《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杨亚

http:K12.cn/teacher/resource/lunwen/ 4.《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爱好数学》

http:K12.cn/teacher/resource/lunwen/

5.田建国《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5-08-26

下载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

    [注意]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而没有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难以实现的。随着......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心得体会集 蜀河镇中心学校 赵敏兰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心得体会(一)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有意识教育教学,将我的数学教学课堂作......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科组黄小斌)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点明确指出:倡......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须有一个......

    利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利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XX县XXX中学XXX 摘 要: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摘 要 阐述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更好地培......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进步,关键在于这个民族是否有先进的......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射阳湖镇中心小学童春广 摘 要: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