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全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全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农村定点扶贫工作纪实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江西省的重点国有大型企业。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起,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深化企业改革、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定点扶贫的战略部署,已成功实施了二轮计划。根据江西省扶贫办和江西省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办的工作部署,从2007年开始,江铃汽车集团公司第三轮扶贫工作扶贫点安排在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在此期间,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实施了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使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企业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把扶贫工作纳入重点议事日程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十分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精神,支农惠农的一件大事来抓。
1、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坚持始终把扶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热情关心和全力支持扶贫工作,保证事事有人抓、有人管,使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锡高同志负总责,亲自挂帅,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陆泽勇担任,下设扶贫办公室,成员分别由公司办公室、安技保卫部、资产财务部、纪委、机关党委等同志组成。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规定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挂钩扶贫工作汇报,研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2、明确扶贫工作指导思想,确定扶贫工作原则和思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公司董事长王锡高同志亲自对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扶贫工作的精神,党政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立足企业实际,统一思想认识,系统研究了农村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即以“千头万绪,温饱第一” 为扶贫指导思想,以解决农村特别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以“扶持资金到村,扶持措施到村,项目覆盖到户,效益体现到户” 为原则。二00七年九月,江铃党、政、工、团领导提出 “大力搞好基础设施,抓好民心工程,发展支柱产业,力创省级示范村”的整体工作思路,全面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3、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按照要求,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陆泽勇同志多次对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布置和现场指导。江铃汽车集团公 1
司扶贫办公室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扶贫点——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先后分八批到了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与当地领导和村民接触,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江背镇华坪村地处兴国县城东郊,离县城6公里,离江背镇10公里,319国道贯穿全村约3公里。全村有16个村小组,551户农户,2396人,有党小组9个,52名党员。有水田1410亩,山林面积4000多亩,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6亩,人均占有山地1.8亩,是全省17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该村有困难农户32户,特别困难户10户。而新坑等村小组因地理位置较偏僻,没有进行三清六改项目建设,农户中的生产、生活还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是缺乏配套资金。
4、抓好扶贫工作规划。根据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现状,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扶贫办深入现场与当地政府一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完善方案。先后制定了《2007年至2008年——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关于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扶贫项目》、《2009年至2011年——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关于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扶贫工作方案》。
二、集思广益,大力开展“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
几年来,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全省17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千方百计出主意、想办法,资助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尽快迈入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1、投资6万元建造了江铃华坪村新坑富民漫水桥。根据扶贫点华坪村新坑等村小组因地理位置偏僻,没有进行三清六改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经过江铃扶贫小组多次调研和充分论证,投资6万元,建造了江铃华坪村新坑富民漫水桥。村新坑富民漫水桥,从2007年11月15日开始动工,到2007年12月20日全面竣工。漫水桥全长12米,高度4.3米,桥底总长8.6米,桥面宽度3米,使用寿命50年,承载重量40吨,建桥全部费用由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承担。新坑富民漫水桥建成后,广大农民高兴说“江铃汽车集团给我们带来了富民桥,奔小康的日子指日可待。”华坪村村委会书记曹先荣介绍说:建设漫水桥有三大好处:一是有利于储水灌溉农田,据统计下游约有300多亩土地需要水资源;二是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三是有利于农民走路、车辆通行,经久耐用,实用性强。四是为华坪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了一些基础工作”。
2、投资5万元修建华坪村水利工程灌溉渠道。华坪村渠道地处立新、新坑村小组,绕山开渠于1976年动工兴建,1979年完工。当时,总工程造价为25万元,架设石拱渡槽一座,渠道全长为3000米。因该渡槽不符合设计要求,于1980年倒塌。1983年渡槽改为道封吸管工程,竣工后一直至今。由于该渠道是狮陂、立新、学新三个村小组的生命水,主要灌溉农田500亩,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多年来,这条支渠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三个村小组近千人的农业生产丰收。为此,从2009年1月开始,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扶贫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到扶贫点——兴国县江背镇华坪村了解情况,研究工作,深入现场与当地政府一道研究解决修建华坪村水利工程灌溉渠道问题,并确定了解决办法与方案。2009年7月3日,灌溉渠道正式动工修建,全长开挖土石方2300米,宽度1.3米,共计开挖土石方2392立方米。重新加固道虹管工程80米,新建小渡槽一座。工程于2009年8月底,全部胜利完工。让狮陂、立新、学新三个村小组的500亩土地,全部用上了渠道水,解决了靠天吃饭和部分村民用水纠纷问题。该渠道修复后,在60年内不需要重建,至少将产生6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3、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拓宽知识面,走科技致富之路,江铃集团在充分征求华坪村的意见后,积极提出了筹办农民科技活动室。一是到南昌市江西新华书店选购了3000册科技书籍;二是购置电视一台5000元的电脑,让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外部信息,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路。
4、积极开展人性化扶贫。针对华坪村尚有困难户32户(特别困难户10户)的事实,扶贫领导小组成员走家串户,认真摸底,深入调查,一是每年春节前都要走访慰问困难户,到目前为止,已把1.5万元慰问金送到困难户手中,切实把江铃的关怀爱心及时送到他们身边,解决他们目前的一时困难,使他们十分感动;二是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在当地创业,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成为致富的行家理手。
5、积极为部分年青农民找出路、找事做,帮助青农民到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做力所能及的事,解决了他(她)们生活上的困难。
三、夯实“造血”功能,为下一步“国企帮新村”奠定坚实基础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努力把各项农村扶贫工作落到实处,送去的不仅是钱和物,更重要的是送去了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怀,送去了江铃人对华坪人民的一片爱心。江铃扶贫工作组每次进驻华坪村,都要深入群众,走访村、组,深入田间地头,问寒问暖,每一次离开,对伙食费、住宿费都逐项结算交付,严格自律,坚持不增加当地农民的负担。
为了彻底纠正扶贫旧观念,即“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什么”的方式,实现“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过渡,根据华坪村的实际,江铃集团探索了以下几项新思路:
一是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前往发展相对比较好的赣州地区先进村参观学习,重点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致富小康的成功经验,也可组织党员干部到南昌市青山湖区的顺外村、湖坊村,广东潮州、珠海,浙江宁波等发达地区小康示范村参观学习,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振奋精神,进一步推动小康示范村——新农村建设。
二是引导华坪村加强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办好“三个基地”,即甜橙种植基地、大棚蔬菜基地、立体养殖基地。
1、甜橙种植基地:目前已纳入江背镇主要产业链之一,建成后,可带动相关加工产业;
2、大棚蔬菜基地:继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可采取农户自筹一点、扶贫单位给一点、村、镇支援一点的办法,推进项目向精加工发展;
3、立体养殖基地:已拥有水面达70亩大型水塘一座(沽水期可保证50亩水面),认真开发水产业,形成水下养鱼、水面养家畜,并配套搞一些休闲游乐设施活动,并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三是着力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农户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实现转移,增加收入。一方面向沿海发达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江铃在发展中继续优先吸收华坪村农民加盟服务。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科学扶贫,开发性扶贫为主导,坚持大力培植当地农村的综合“造血”功能,坚持与村领导一道出点子、想办法,慎重考察,科学论证,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扶贫工作尽心尽职,表现出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江铃人的扶贫行动,无疑也给华坪人民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当地乡、村两级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依靠自身优势,在工作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了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在兴国县委、县政府和江背镇镇政府、党委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华坪人民的共同努力,江铃一定会在下一步“国企帮新村”活动中奠定坚实基础。
二00九年十一月一日
第二篇:全力推进“企业服务相关工作”
广汉经济开发区半年工作走笔
(三)——全力推进“企业服务年”相关工作
交通路网四横八纵,基层设施“七通一平”,栋栋厂房鳞次栉比,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仲夏时节,穿行在广汉经济开发区,一股股蓬勃发展的热浪迎面扑来。目前,开发区共有363户企业,其中生产性企业239户,已形成石油装备、医药食品两个主导产业。今年 1- 6月,开发区生产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81亿元;销售收入80.49亿元;工业增加值22.38亿元;利税总额10.79亿元,利润总额8.31亿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对企业的影响,2009年被广汉市委、市府定为“企业服务年”,广汉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政企互动,攻克时艰”的活动主题,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企业满意为目标,采用“保姆”服务模式,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腾飞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意识到位 服务一流
广汉经济开发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势发动、强势宣传,取得骄人成绩,但如何能把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为此,开发区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调集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专业服务队伍——企业管理服务部。此外,市发改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常年在开发区设立联络员,致力为新建项目及园区企业打造“绿色通道”,让园区企业不出开发
区就能办成事、办好事,基本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封闭运行”的预期目标。
对于已入驻的企业,广汉经济开发区加强与企业的沟通,2009年1-6月,共走访企业421人次,涉及企业153户。协助企业解决有关安全、环保、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消防、就学等外围关系协调等困难100余项,切实兑现对外服务承诺,树立了开发区良好的对外形象。
关键词:用心沟通 全面细致
今年金融危机来袭,企业受到影响,为帮助企业渡过经济的寒冬,广汉经济开发区企业管理服务部认真完善并落实《企业管理服务部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兑现《企业服务承诺》,用心与企业沟通交流,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安全工作常常查。截止6月底,开发区安委会共检查区内生产经营单位225家次,查出各类事故隐患和企业自己上报隐患共224条,已整改223条,整改率98%,此次检查活动,有效的将安全隐患排除,维持了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此外在检查中了解到,广汉市兴旺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危险源点与广汉市中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构筑安全距离不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造成该公司安全许可证迟迟未更换。得知该情况,开发区多次与广汉中川复合有限公司、市安监局、安评中介机构进行协调达成整改方案,经整改验收后兴旺酒业现已完成换证工作;二是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忘。随着园区工业企业入驻户数的不断增加,环保工作成为工作的重点。今年上半年,开发区配合区内8户企业完成环评申报工作,其中2户完成验收;三是劳动就业来引路。开发区与市劳动局密
切配合,共组织区内100余户企业举行了六次大型招聘会,企业与求职人员签订用人意向协议300余份,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难题,又帮助社会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精心呵护 茁长成长
徜徉在的广汉经济开发区,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偌大的花园。“广汉环境很好,空气清新,这几年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很快,园区越来越漂亮,在这里投资我有信心。”这是广汉经济开发区园区内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的心里话。
广汉经济开发区近年来,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上下功夫,在园区的软环境建设上也颇费心思——全力扶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两大主导产业,分别以四川宏华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石油机械加工产业和以蜀中制药、益海粮油为代表的医药食品产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发区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分忧解难。由于广汉川石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短期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完善借款续贷,致使200万无法续贷,为此开发区积极与市金融办、德阳市商业银行贷款中心协调并顺利助其完成续贷;广汉市石油机械化工总厂工房项目未能立项的问题,为此开发区多次与市发改局、市经济局相关科室衔接,最终完成项目立项;广汉市维高塑料厂新厂区用气用水有困难,开发区得知后积极与城南供水公司,市天然气公司进行协调沟通,一次性为该企业节约5万元。
优质的服务营造出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良好的机制促使企业无障碍发展。同时,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广聚“人气”,形成了“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局面,为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广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关井压田、建棚移民、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落实,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应运而生,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为有效预防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出现,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法治环境。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生态法律进万家”活动和“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组建生态法律宣讲团,到各乡镇、村社进行巡回讲课,重点宣讲《土地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三禁”规定等相关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法律六进活动,为维护民勤绿洲永续生存和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二、构建大调解格局,全力构建和谐民勤。针对落实关井压田、建棚移民、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中突显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调整、充实、巩固乡镇、村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相互贯通、覆盖全县、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积极介入,靠前服务,建立健全预警、排查、联调、处置机 1
制,制定调处重大疑难和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应急预案,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变被动调解为主动化解,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防范,变上访为下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保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建立县乡政府法律顾问组,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参谋。拓展非诉讼法律业务,为中小企业、新上项目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防范和减少经营风险。对县上重大招商引资事项,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依托司法所在各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对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及时指派法律工作者进行援助,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执行机关效能八项制度,严格规范机关干部行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简化办事程序,端正服务态度,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提升机关效能。对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不良行为,热忱欢迎社会各界认真监督、及时举报,发现违规行为,将按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四篇:定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人口计生委定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5月5日)
根据地委、行署的统一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部门包村定点帮扶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帮助扶贫开发重点村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我单位接通知后,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帮扶工作:
一、立足行业、突出特色,深入扶贫开发重点村进行了调研
接----文件后,我单位立足行业、突出特色有计划、有重点的把定点帮扶工作内容细化、量化、纳入部门和单位工作计划,以“创先争优”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为载体,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人员于4月26日深入-----进行了调研,认真了解了该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家庭经济情况,对造成贫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调研的同时,我委针对定点帮扶村妇科病多发及其缺医少药的情况,对该村育龄妇女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奖扶政策、生殖保健知识宣传,发放了宣传折页和实用的各种宣传品,并为她们提供了价值5000元妇科用药,受到当地方群众的欢迎。通过调研,不仅了解到了定点帮扶村的生产发展现状和需求,也掌握了定点帮扶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合理制定新一轮定点帮扶工作奠定了
基础。
二、明确任务,锁定目标,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搞好定点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佳方式,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为此我委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调研结束,充分掌握该村的基本情况后,认真研究制定了《-----人口计生委“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部门包村定点帮扶实施方案》,为顺利开展新一轮部门包村定点帮扶工作,圆满完成帮扶任务提供了组织、人员及资金保障。
一是推动安居富民和庭院改造建设。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依托建设项目,动员各方力量,利用三年时间,预计投资50000元对50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每户补助1000元进行庭院建设,做到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彻底分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预计投入10000元联合---县人口计生委在每年冬季农闲时期举办一期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实现对口帮扶家庭中有1名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的目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农”的路子,解决农牧民科技种田和科学养殖知识贫乏问题。
三是加强对定点帮扶村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的培训,倡导健康家庭生活理念,提高育龄妇女计生知识知晓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生殖疾病的发生,争取每年至少举办一期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培训班。
四是完善计生服务体系,规范村计生服务室工作职责,指导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技术人员联合做好“三查一治”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利用三年时间,联合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对定点帮扶村育龄妇女免费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活动,预计投资30000元的妇科用药,为该村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诊治,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的情况再次发生。
五是开展人口计生及各项法律法规宣传。预计投资10000元定做法律法规、计生奖扶政策宣传折页和各种实用的受欢迎的宣传品。在每年的宪法、法律宣传月和民族团结教育月,组织人员到该村进行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计生惠民政策等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农牧民遵纪守法意识,使他们感觉到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和温暖,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从而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六是预计投资10000元在每年的扶贫周、春节、古尔邦节等节日动员委机关干部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与贫困户结对子”、义诊助学等扶贫济困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七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形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八是加强---村民主法制建设,帮助“两委”建章立制,确保各项工作管理有制度,办事有章法,行为有准则,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确保新一轮定点帮扶工作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区人口计生委把包村扶贫工作为全委重要工作之一,成立包村扶贫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亲自抓包村扶贫工作。一是每年有一名副主任分管包村扶贫工作,负责落实和解决扶贫的全面事务;二是每年确定一个科室,落实一名同志负责包村扶贫工作计划的制定,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解决资金的筹措和任务的落实;三是严明包村扶贫工作纪律,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进村不少于四次,现场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联系科室和包村人员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委领导和各科室的全体同志要齐心协力,凡是与包村扶贫工作有关的事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与各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积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寻求帮助和支持,为共同完成包村扶贫工作任务创造条件。
三是充分发挥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积极带头作用,为该村的扶贫开发,积极努力,主动争取,共同为包村扶贫献计献策。
四是落实扶贫计划,继续开展“到对口扶贫点、进农牧民家、知农牧民情、解农牧民难、暖农牧民心、送科技上门”活动,切切实实为广大农牧民的利益着想,把扶贫帮困计划切实落到实处。
五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新途径,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变“输血”扶贫为“造血”脱贫,在帮助对口帮扶村修建抗震安居房的基础上并帮助他们修路,有重点的为计划生育帮扶对象解决一定的致富项目启动资金,用以促进对口扶贫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总之,接《----地区“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部门包村定点帮扶实施方案》后,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并根据地区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定点帮扶工作的新路子,上下联动,做到了人员、时间、项目、投入“四落实”,使定点帮扶工作迅速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党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把定点帮扶工作推向深入,并自觉地服务大局,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发展工程、“三个文明”建设的名牌工程,为推动地区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模版]
充分发挥组织优势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组织优势是我们党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推手。必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创新管理理念、制度、手段、方法,把面向基层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社会管理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社会合力,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凝聚力。
创新党建工作法,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我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创新推行以“党建责任制、公开承诺制、考核评价制,承诺行动卡”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法,形成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
强化“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增强服务功能;突出贡献性、程序性、公开性、先进性,公开服务承诺;实施党组织分类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测评、党员民主评议“三项考评”,促进服务落实。达到党员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群众明白“党员将要干什么”、上级党组织明白“党员正在干什么”、各级党组织明白“应该为党员干什么”、社会明白“党员究竟干出了什么”的效果。
整合面向基层各种资源,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合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社会合力,我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整合面向基层各种资源,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内容,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坚持社会管理过程与群众工作同步,既提高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又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是整合扶贫资源,创新建整扶贫工作模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创新和谐文明共建机制,以组织优势团结统一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三是整合移民资源,创新第一书记选派制度。源头治理是社会管理的治本之举。由于库区移民普遍存在生产资源缺乏、移民收入较低等问题,移民上访一直居高不下。为从源头上化解库区移民社会矛盾,我们从2008年开始由州委组织部、州移民局牵头,整合与移民开发相关的资源,向108个重点移民村选派第一书记,整合项目资金,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治理移民村发展问题,基本实现了村民富、村干富、集体富目标。四是整合岗位资源,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式,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确保各类社会管理人才协调发展。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于去年7月专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组织工作“把脉会诊”征求意见月活动,主动打破组织部门的神秘感、消除组工干部的优越感,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另一方面,以选派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拓展为民服务领域。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主动打破干部工作的神秘感和封闭化体系,把选人用人的政策和标准交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的过程和方法亮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群众,认真落实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从根本上挤压、缩小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猜疑空间”,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在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让优者胜出、让下者服气,以提高透明度来提高公信度,以提高公信度来提高满意度。
作者系湘西州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