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对策的研究
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对策的研究
—— 乡县环境保护能力现状调查及研究
一、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简况
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辖区中东部,地处东经114
度37秒~115度01秒,北纬36度29秒~36度40秒之间,面积501平方公里,西与邯郸县接壤,东与广平县交界,南与成安县相连,北与永年、曲周二县毗邻。
县属第四第地质,地层厚度大于1000m,地貌特征为平
原,区域地势平缓,西南略高,东北略低,一般坡度为2%~6%,海拔高度41.4~55.4 m,地层主要为黄土,亚砂土间加有薄层砂和砂石。
该县境内无自然河流流经,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接纳县、县沥水经流的客水以及岳城水库灌区的供水。大气降水多年年均降水量为513.2毫米㎜,总水量约为2.06亿立方米,每年汛期,上游县经流客水年均水量为1035万立方米。
该县地下水主要贮存于新生界第四系各层地构松散的岩层中。该层含水沙层结构松散薄乱。全县地下水可采量约为68987万立方米,年采量约为6821万立方米。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直接渗入为主,其次是渠灌、井灌回归补给。由于近年灌溉供水减少,地下采水超量,水位下降。
该县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明显的季风影响,春季盛行偏南风,冬季北风占优势,夏秋两季南北交替出现,年平均风速3.3米/秒,年平均温度13.9℃,最冷月平均气温-2℃,最热月平均气温27℃,无霜期220天,平均日照时数2587.5小时,日照率52%,年平均相对温度67%,多年平均降雨量56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95毫米。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7.9厘米,历年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该县境内天然植被很少,主要为农业区,开垦已久,没有珍奇动植物。作物以栽培群落为主,稀疏分布落叶阔叶的夏绿林。
2、社会环境概况
全县总面积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总人口32.5万人,农业人口27万人。县政府驻地镇,辖2镇、7乡、2634自然村。
3、环境质量概况
该县境内工业企业较少,大气受污染程度轻,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境内无自然河流,工业企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入团结渠、东风渠,水质达劣V类,受到污染。地下水环境较好,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基本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二、县污染源现状调查
2005年,全县共有25家排污单位进行了排污申报,其
中废水申报单位1家,废气申报单位24家,固体废物申报单位25家,均属工业企业。这25家单位年用水总量为982.1万吨,废水排放量为0.72万吨,COD排放量为2.16吨;年燃料煤耗量为1534.57吨,原料煤耗量为46739.52吨,废气排放量为100625.7吨;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6307吨。
全县境内污染源按行业分,主要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砖瓦制造业。
2005年,全县境内未发生污染事故,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企业超标排污及一些重污染小企业偷开偷排现象。由于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小规模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使农业面源污染现象有所加重。
三、县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现状调查
县环境保护局成立于2002年,为该县政府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目前,该县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十分薄弱,不足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
1、机构设置不完善
县环境保护局设办公室和环境管理科两个职能科室,定编制5人;下设环境监察大队,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编10人,没有设立环境监测站,没有任何监测手段,对全县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不全面,评价不准确,不能及时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使环境管理能力与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不相适应。
2、没有办公用房
县环境保护局于2002年成立后,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一直租用别的单位的办公楼作为办公用房。
3、没有执法用车
目前该局无任何执法用车辆和必需的现场监察设备,不能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
4、办公经费不足,执法经费得不到保障
2003年7月1日起,《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条例》规定,排污费必须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并全部用于污染治理。同时为解决基层环保执法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条例》还明确环保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财政部门也下文明确规定,环保部门的自身建设不得再使用排污费,而应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所需,使其与排污费征收的多少不再挂钩。目前,县环保局征收排污费实行收支两条线,排污费不能用于自身建设,但环保执法所需经费并没有列入预算,本级财政不能予以保障。环境监察大队作为该局下设机构,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执法经费、人员工资要从收入中列支,这与《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相悖。办公经费不足,执法经费、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已经严重阻碍了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
四、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的几个对策
1、完善机构设置,成立环境监测站,并列入全额事业单位,职责是:对本县内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和经常性的监测,编报本县环境质量报告书;对县内污染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提供监测数据等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县政府应将行政、监督执法、监测、信息等环保机构纳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要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监督执法经费、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以彻底解决办公经费不足,执法经费、人员工资长期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3、上级部门和县政府应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尽快解决县环保局办公用房、执法用车等问题,以扭转环境管理和执法的被动局面。
4、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整体环境执法水平和能力。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职能、统一执法装备的要求,加强环境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加强队伍管理,公开执法信息,实行阳光执法,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文明的环境执法队伍。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对重点污染源安装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控设施,实行环境远程自动监控管理,以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和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5、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严把进人关,并采取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与考核相结合,引入目标考核办法,对目标完成情况实行末位淘汰制。
6、强化执法手段,完善环境法制,赋予环保部门必要的强制手段,如查封、扣押、没收等,以落实对违法企业的停产整顿。
7、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加快应急能力建设,建立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全县重点工业企业要建立完善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和应急事故处理设施。
作者:
第二篇: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对策研究
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对策研究
【摘要】:近些年,县级财政困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负债高,财政风险高,财政收入偏低等现象。县级财政作为财政体系的基层的部分,一旦陷入困境必然会引起广泛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建设怎样的县级财政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备受关注的课题。针对目前的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启示,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现状,罗列了影响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转移支付制度等角度进行了原因的分析。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的前提下,明确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多种手段、多种政策综合运用,提出了增强县级财力的一系列措施.只有各项改革同时进行,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县级财政。并对构建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扩大财源,完善制度改革,转变法制与监督策略;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健全财政管理程序等其他配套措施。本研究虽然试图初步构建起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作者的知识结构有限,本研究还留下了不少遗憾。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在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县乡财政困难财政基础财权事权能力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12.7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第一部分导论10-1
4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0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
2(一)国外相关研究10-1
1(二)国内相关研究11-12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2-1
3(一)研究思路1
2(二)研究方法12-13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13-14第二部分理论依据14-17
一、公共财政理论14-1
5(一)公共财政理论1
4(二)公共产品理论14-15
二、财政分权理论15-17
(一)财政分权理论15-16
(二)对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16-17第三部分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17-30
一、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现状17-20
(一)收入概况18-19
(二)支出概况19-20
二、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20-2
4(一)财政赤字过大,债务负担沉重20-
21(二)基本保障较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1-2
3(三)“非预算”收入增长,预算内虚收虚增23-24
三、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原因24-30
(一)地方政府层级设置较多,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24-2
5(二)地方税收的税基窄,税收体系建设滞后25
(三)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难以实现地方均等化25-29
(四)财政管理粗放,监督体系薄弱29-30第四部分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目标与任务30-
41一、明确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改革目标30-3
3(一)准确定位县级政府财政职能30-3
1(二)深化县级财政收入管理改革31-3
2(三)深化县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32-33
(四)深化县级财政的监督管理改革33
二、统一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33-37
(一)坚持重要理论思想35-36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36
(三)创新财政运行机制36
(四)科学调控财政关系36-37
三、科学界定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任务规定37-
41(一)近期改革任务37-38
(二)长远改革任务38-41第五部分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对策41-67
一、科学扩大财源是根本,产业结构调整是出路41-
43(一)加快市场体系建设41-4
2(二)坚持“三财之道”42-43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43
二、完善体制与制度改革,转变法制与监督策略43-50
(一)完善体制改革,进行制度改革43-47
(二)深化法制建设,坚持法治之道47-48
(三)拓展监督范围,转变监督的方法48-50
三、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健全财政管理程序50-57
(一)近期目标:取消乡镇一级政府50-5
5(二)远期目标:建立三级政府结构55-57
四、实行领导任期责任制,落实县级财政发展一贯制57-6
1(一)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的必要性57
(二)县级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设置57-60
(三)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60-61
五、增强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其他配套措施61-67
(一)建立干部政绩考核和评估制度61-63
(二)建立民主的听证与审批制度63-65
(三)建立不当举债的追究制度65-67结束语67-68参考文献68-70致谢70-7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7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三篇: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日期:2009-07-20 作者:武 建 红 来源:容城分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职能运行中,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决定政府机关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从目前基层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当前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障碍和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包括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指通过对人的知识、能力、技能、技术等人本信息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科学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增效,提高组织的整体创新力量,积累人力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年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是,对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素质依然偏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从学历看,夜大、函大等“五大生”多,高学历和正规大学毕业生少。从知识结构看,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公务员人数较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学科专业人数则较少,特别是有独特见解与个性、敢拼敢闯的创新型公务员以及复合型干部、多功能型干部,管理专家、国际贸易专家、法律专家等WTO专业型的干部更是极少。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全国541万名公务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2%。即使是那些已经拥有高学历的公务员,他们也大多只受过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管理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从与政府事务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几乎为零。
(二)年龄结构整体偏大,队伍活力有待增强。虽然经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和普遍推行竞争上岗,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相当一部分思想活、知识广、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机关内部仍存在“熬”资历的现象。从近年来公务
员身份确认和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地区考录制度执行不到位,考进不来而调进来的现象仍很严重,调任的条件中没有最高任职年龄限制。
(三)观念落后,队伍作风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对象、范围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仍有少数公务员的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沿袭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法行政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不按制度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仍存在着形式主义、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不图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影响投资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症结。
(四)考核激励机制和勤政廉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不足。一是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了定性考核。这种考核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弊端。比如,对德、能、勤、绩四方面仅有定性评价,没有量化标准,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价没有与单位的业绩结合起来;对个人工作态度的评价没有与工作服务对象的评议结合起来,致使评价标准不明确,考核差距不明显,有的单位还出现优秀轮流坐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等级”等现象。二是轮岗、交流工作力度不足。多年来,职务“能上不能下”的思想意识在公务员中普遍存在,造成机关缺乏活力,不利于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为了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多岗位锻炼公务员,为了增强政府机关活力,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公务员必须实行职位轮换制度。目前公务员在本部门内部轮岗已经基本实现,但公务员队伍还没有形成一个促进人才流动的良好的运行机制,跨部门、跨地区交流还有待于探索和尝试。
(五)对基层公务员培训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对基层公务员的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培训不培训一个样。只注重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有的基层公务员危机感、压力感不强,认为不学习照样工作,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学习矛盾突出。没有时间安排时间学习进修,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除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国家公务员上岗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等外,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知识培训,缺乏严格培训考核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保障,也影响了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学习。
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理念方面的主要的原因理念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来自于传统的行政文化和现实的指导政策的一种价值观障碍。最主要的两个主要是“关系本位”和“学历本位”。关系本位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途径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没能完全摆脱依靠组织和单位生存,依靠人情和关系生活的格局。也就是以“官本位”或“权本位”为核心理念而繁衍出来的依赖性的价值取向、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式,依然在支配人们的思想,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学历本位则表现为学而优则仕,从而使得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引进走上一条重视文凭直至有失偏颇的路。一些部门或单位甚至把是否具有
高学历成为引进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更有甚者,居然将是否具有高学历列为人才提升的必备参考条件,使得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人才引进和提升并没有按照能力的高低的来运行,从而缺乏长远性和战略性。
(二)制度方面的原因
1、由于立法层次不高,基层公务员的约束力不够强,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但目前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的出台,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2、由于跨部门跨系统竞争上岗难开展,内部竞争的比例比较低,机关分配机制灵活与完善性不足,因此岗位的轻重、责任的大小和人才的价值都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奖励方面,有的单位片面强调以精神鼓励为主,对中下级公务员的物质需求有所忽视,特别是对在艰苦环境中做出了成绩的公务员未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激励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工资报酬方面,我国现行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还不足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而且工资内部结构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上述表明竞争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基层公务员考核工作缺乏科学指标体系和较真精神,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考核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不能作为奖惩的准确依据,考核的内容未分类列等,考核结果“等次”较粗,不能充分反映公务员的真实情况。
三、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突出制度建设和创新增强基层公务员队伍活力。制度不仅带有规范性、稳定性、根本性,而且制度要产生机制,机制要激发活力,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管理,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
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并完善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行基层公务员凡进必考,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改革考试内容,创新考试方法,做到考录工作规范化,研究制定和完善笔试、面试、体检、监督、考务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规范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实行面试考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肃考录工作纪律,严防营私舞弊违规行为的进入。
二是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要加强对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与基层公务员晋升转任调任等制度相衔接,进一步完善相关办法和程序,特别是要规范基层公务员调任程序,严格调任的范围条件标准,防止调任工作的随意性,继续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各单位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素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转任。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大学以上学历且有培养前途应进行任职回避的科级及以上干部加强交流转任,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公务员的锻炼成长。同时,避免一些因为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职位任职而带来的惰性和腐败现象。
三是探索建立基层公务员任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科学机制,积极推行基层公务员任期制、试用期制和部分职务聘用制试点工作。大力推行任前公示制度考察预告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离岗培训制度,探索降职、免职的具体实施办法,创新任用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基层公务员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尽快制定适应各自特点的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各层次公务员有所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具体的考核量化标准,逐步实行分类量化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变弹性目标为刚性目标,实现考核标准的度量化,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合理调整使用基层公务员创造条件。
五是建立分类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研究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务员队伍分类管理的办法。针对社会事务、经济管理、科教文化、执法执纪等不同类别各自特点,研究建立各具特色的科学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并实行以政务类和业务类分类管理为重点的基层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认真实施职位分类管理,这是公务员管理体制区别于传统干部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基层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录用、考核、培训、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对基层公务员职位进行统一管理,修改完善公务员职位说明书,明确每一个公务员职位的职责。
六是探索建立新录用基层公务员宣誓制度,凡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宣誓仪式,教育新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勤政廉政,坚持依法行政,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新时期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二)突出能力建设,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结构。研究制定公务员能力素质标准,认真研究基层公务员群体发展,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特点,重点围绕五个素质,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法律法规素质,制定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统揽全局和宏观调控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前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处理关系能力、个人素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十多个方面的能力标准,提出相应的能力建设框架,为公务员录用、竞争上岗、培训等提供依据,切实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坚持学用一致、分级分类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等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当前重点要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以及公共管理知识培训,抓好公务员的外语、计算机技能培训,选派中青年公务员出国,境外培训引导和鼓励广大公务员参加在职公共管理硕士即学位教育,进一步优化公务员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创新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
机制逐步形成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动机制,一方面要探索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吸引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的新机制,定期对公务员进行轮岗。另一方面要畅通队伍出口,这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难点是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关键,也是淘汰低素质公务员的重要措施。
(三)突出作风建设规范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要广泛开展基层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加强政风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改进服务提高效率,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继续开展行政机关作风评议活动等,以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服务的质量,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思想素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政府机关和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针对现在广大群众最不满意对党群关系影响最严重的权力运行方面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加强对基层公务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观念,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把让人民满意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基层公务员要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把兴市富民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因此,我们要结合机构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度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要强化基层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基层公务员为社会提供公开公平服务的意识,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企业、基层群众提出办理的事项,能马上办理的,按照规定马上予以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明确办理完成时限,按照规定不能办的,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建立完善各项服务制度,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责任制、项目申报无偿代办制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把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增强基层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查严办。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标准,树立基层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总之,我们要把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去思考和部署,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和现代行政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基层公务员队伍,这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四篇:县乡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县乡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县乡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建设,不仅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与满足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是公务员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东北角,西北
滨长江水道,与、隔江相望;东南依幕与&&&县和、、赤壁毗连;扼控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北门户”之称。1992年撤县设市(县级市),市域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个办事处,总人口50万。
自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该市公务员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历经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截止底,全市在职公务员共有1811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53人,具有科级职务的907人,分别占全市公务员总数的2.9%、50.0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人,占0.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461人,占25.45%;具有专科学历的767人,占42.35%。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公务员为707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9.04%,35岁以下公务员441人,占公务员总数的24.35%。从总体上看,与1995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初期相比,公务员队伍在数量上趋于精简,结构上不断优化,素质和能力上进一步提高。
二、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公务员队伍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差距。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外贸、农业、旅游、畜牧养殖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来支撑和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而目前我市公务员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懂经济、会管理的公务员相对缺乏。虽然从比例上看,具备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的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67.8%,但大部分是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函授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对经济政策和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因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指导基层,切实为农服务。
(二)基层公务员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偏低。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出现,面对复杂局面,不少基层公务员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和矛盾,经常把问题上交,把问题扩大化,从而导致“到市、赴省、上京”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三)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偏低。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已相对滞后。有的公务员受传统重权轻法思想的影响,不尊重法律法规,工作中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目无法纪、为所欲为,违法施政;有的对上级、领导的招呼言听计从,从不考虑群众利益和法律后果。
(四)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思想不够先进,观念陈旧。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不图创新等问题,这些将成为制约全市投资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二是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一些部门、单位受利益驱动,过分强调部门和单位的权力,却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在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或只管理不服务,严重存在着服务缺位、管理错位和执法越位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发展的质量和进程。
三、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众所周知,基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大都担负着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是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其能力建设的优劣不仅影响民心向背、事业兴衰,更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进程。为此,笔者认为,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更需要提高五种能力,发挥五员作用。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当好为民排忧的服务员。皇粮国税的取消进一步彰显出政府转型的决心,说到底是政府从审批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小政府,大服务已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当然,政府的服务离不开广大基层公务员的认真贯彻和具体操作。因而,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便成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要彻底破除公务员的官本位思想,树立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从思想上、感情上、作风上真正解决好为群众与靠群众的问题,自觉做到时时想群众,事事为群众,处处靠群众,无私奉献,甘当人民的服务员。其次,要真心埋头基层工作,善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基层工作的重点是三农,但涉及的领域却包括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司法、公安、计划生育等多个方面。面对复杂的工作,基层公务员必须认真克服服务缺位、空位,管理错位、越位的弊端,切实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上下功夫,做
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高效服务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二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当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搞好协调服务,发展农村经济是繁荣乡镇、富裕群众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实施,其行政职能进一步发生转变,指导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公务员,要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当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加强对市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对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其次,要善于结合当地实际,自觉运用市场规律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在围绕单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上,重点搞好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再次,在指导农民依照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还要从本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统筹好乡村、区域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通过政府有限的管理,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集团间的不和谐音符,努力把蛋糕分好,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当好知法守法的示范员。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广大基层公务员由于身处执法第一线,其法律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法制环境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注重提高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只有通过他们的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真正促进法制与人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为此,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强化学法知法的角色意识。作为执法的主体,要把自觉学习各种法律知识,特别是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作为提高自身执法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其次,要强化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基层公务员作为公职人员,往往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然而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执法中要严于律己,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坚决避免滥用职权和吃拿卡要的错误行为。切实将服务功能寓于依法行政当中,真正做到公正执法、真心服务。第三要强化推动普法的责任意识。基层工作中,公务员接触最多是对法制需求日趋增多的基层农民群众。加强法律宣传,是推动全民普法教育,建设和谐法治环境的重要内容。所以,基层公务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既要做学法守法的模范,又要做执法普法的模范,这也是衡量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是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当好维护稳定的协调员。目前,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广大农村在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也不断涌现。面对复杂的局面,基层公务员如何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不仅是加强其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判断基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提高基层公务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好维护稳定的协调员,一要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即把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作为研究对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分析问题、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心中时时处处装着群众,并把他们的冷暖放在重要的位置。二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要针对群众思想上的新变化,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情感交流,倾听民情民意,依法合理地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群众间的纠纷,力争将阻碍和谐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三要准确判断分析,提高应变能力。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是有端倪可查、有规律可寻的。为此,基层公务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觉悟和洞察力,遇到复杂问题时,要冷静思索,认真把握,积极协调关系,果断采取措施。切实为建设稳定祥和、诚信团结、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尽职尽责。
五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当好促进和谐的参谋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公务员只有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即在调查研究中,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真正蹲下来、沉下去,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村组、深入群众,把群众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忧虑什么、期盼什么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真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切实为基层建设献计献策,提供详实的信息资料。其次,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工作决策的预见性和实效性。因而广大基层公务员要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贯穿于解决诸多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在统筹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短期与长期等关系的同时,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妥善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困难群众扶助、义务教育、医疗合作、土地征用等影响群众心态和情绪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构建和谐乡镇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三,要坚持以民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提高基层公务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善于集中民智,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调研质量,不断发挥参谋作用,促进县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即加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农村经济必将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收入、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农村整体面貌、环境得到有善变化,农民素质也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更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2010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2010-2015年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保二争一”目标和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时期。为大力发展株洲职业教育,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株洲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特制定《2011-2015年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株洲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是“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以机械制造、建材、化工、纺织、冶炼为主的重要工业城市,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全市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0家,跻身全国500强之列的企业5家,已形成以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陶瓷等为支柱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原材料生产和制造工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特大城市,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
株洲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和鲜明的产业特色,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注入了强劲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株洲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工业城市,一批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相继落户株洲。50年代,株洲铁路工厂技工学校(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湖南省第一所技工学校。此后,株洲铁路机械学校、株洲冶金工业学校、湖南省化工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第一批行业特色明显、办学条件优越的国家级重点中专相继在株洲产业,成为株洲乃至全省和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学生约5万人。拥有省级示范性建设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6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技工学校10所,农村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5所。设在职业院校内的国家和省级高级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10家,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1个。
经过几十年发展,几次资源整合,株洲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9年,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为2.9万人,中职招生达到1.6万多人,超过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连年攀升。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推行开放办学,近两年培训企业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多人次。服务经济社会成效
显著,为株洲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五十年代开始,为支持株洲城市建设,一批铁道、冶金、化工、机械等中专学校落户株洲,为株洲培养了大量技术产业工人。目前,在全市近40万产业大军中,有近20万人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稳定在95%以上。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建设需求
国家宏观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并制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职业教育必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株洲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投入50亿元,建设一座占地5700多亩的株洲职教科技园,全面整合城区职教资源。职教园将以建设“城市名片、两型典型、职教洼地、发展引擎”为目标,立足长株潭,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成为长株潭乃至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学历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心、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心。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株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准备了条件。株洲东临“长三角”,南近“珠三角”,北靠“武汉经济圈”,西接“西部大开发”,同时株洲又面临我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机遇,是我国中部重要老工业基地,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统计,仅株洲市来说,目前全市中级技工比例为%,高级以上技工仅占%,而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工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大。现在,株洲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每年需增加就业岗位4万多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产、服务一线产业工人的素质、技能和数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株洲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变株洲市人才结构的现实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株洲的必由之路。
(三)基础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源分布不均衡。株洲职教资源70%集中在城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学校办学规模小,条件简陋,师资薄弱,发展前景堪忧。
二是空间狭小,制约了学校发展。株洲工业学校、株洲技术学院校园面积都不足100亩,在校学生分别达到5000多人、4000人。城区有4所院校急需择址新建或整体搬迁,有6所院校一校多址。这种分散建设方式和校园分布格局,加大了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难度。
三是设施设备简陋落后。不少学校办学条件设施不足,设备老化,难以跟上新技术、新工艺的步伐,加上招生专业不断扩大,实习实训设施建设严重落实。
四是投入不足,学校负债运转。据统计,全市职业院校负债已达3亿多元。沉重的偿本还息负担,使院校不敷出,运转困难。
二、建设目标及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以建设株洲职教科技园为重点,优化城区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兼顾,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基本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高、中、培训的有机衔接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良好沟通。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和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株洲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逐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的、与普通教育良好沟通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主干体系。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根据初中生源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招收往届初中毕业生,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从2011到2013年每年扩招10%左右,2013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万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保持6.5万人。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职业教育每年引进、推广科技致富项目10个,培训农村经纪人200人,农村基层干部500人,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万人。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到2015年,全市所有农村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80%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持有“双证”,基本掌握1-2项实用技术,实现新增劳动力预备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每个乡、村都有一个能满足当地农民技术学习和精神文化生活
需要的设施配套的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技校,100%达到县级合格农技校标准。
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
——学校建设目标:全面建成株洲职教科技园,学历教育规模达到8万人,常年培训达到7-8万人;园区实现资源高度共享,建设水平达到园区绿化,建筑美化,景观亮化,交通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每个县(市)创建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创建一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5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各县(市)职业中专学校规模均达到2000人以上。重点建设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机构20个,在校学生均达500人以上。——专业建设目标:打造十个省级、二十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形成机械制造、电子工业、信息技术、商贸旅游、厨艺烹饪、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等对接当地产业的职业教育精品专业群。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城区以株洲职教科技园实习实训中心为依托,建设成为长株潭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中心基地。农村地区重点建设炎陵县职专旅游专业实训基地,茶陵县职专纺织专业实训基地,攸县职专种植养殖专业实训基地,醴陵市职专陶瓷、烟花专业实训基地,株洲县职专服装专业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培养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达到60%以上。
(三)建设任务
根据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目标,应当完成以下建设任务:
1.整体搬迁株洲工业学校、株洲中等职业学校等10所职业院校;入驻株洲职教科技园,校区建设计划投资约40亿元。其中自筹亿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亿元。
2.新建株洲职教科技园实习实训中心。该中心由数控技术、模具设计、服装设计与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0多个基地组成,计划投资约10亿元。自筹亿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亿元。
3.建设攸县职专种植养殖专业等农村地区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5个,计划投资亿元。自筹亿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万元。
4.配备各种实习实训设备万台(件),计划总投资亿元。自筹亿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
万元。
三、投资和进度安排
(一)投资安排
“十二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投资总体需求约亿元,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总资约亿元。中等职业教育校区建设投资亿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资亿元;设备购置费亿元。合计亿元。按照以地方为主,中央适度支持的原则,拟我市及各有关院校自筹资金亿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亿元。分投资计划见附件一(2010-2015年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项目汇总表)。
(二)进度安排
详见附件二(2010年-2015年株洲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范分项目方案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
认真落实部门职责。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完善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好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实行职业教育季度汇报、半年评估、全年总结制度,确保职业教育工作计划的落实。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对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进行职业教育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的结果纳入有关责任人考核的内容。定期对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督导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实施办法。人事部门要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株洲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制定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着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有地位、在事业上有前途、在发展中有作为的良好环境。支持和激励用人单位积极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吸引更多学生报考职业院校,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改委要会同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制定“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支持建设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投入,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财政部门要落实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的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要支持职业院校拓宽融资渠道,认真落实财税优惠
政策,引导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部门要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素质工程”,建设农民科技书屋。规划、国土等部门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确保职业学校建设用地,做好用地报批及征地拆迁工作。
(二)多方筹措,增加投入
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严格落实中央、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和城市建设维护税的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加强招商引资和融资工作,确保株洲职教科技园建设工程按计划推进。全面落实国家中职学生救助和逐步免除学杂费政策。
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从2010年起,市本级设立2000万元,各县(市、区)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鼓励社会力量力职业学校,鼓励民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办职业教育,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积极探索吸收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途径和机制。
设立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市、县两级财政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
(三)加强管理,确保项目全面落实
市县两级政府成立由主管职业教育领导为组长,纪检监察、教育、质检、建设等部门组成的组织领导机构,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管和定期检查。不断完善规划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管理、评估验收等相关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