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8(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十八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以甘南、临夏两州和定西、陇南两市为重点,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到2015年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明确了我省扶贫开发的重点任务,这对推动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加快‚两州两市‛和贫困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我省大规模扶贫是从1983年国务院‚三西‛建设开始的,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区域性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近十年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为指导,以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突出一个瞄准(贫困群体),强化五大重点(以工代赈、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着力加大对口帮扶和社会扶助力度,全省贫困地区基本解决温饱,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纲要》确定的‚力争到2010年全省实现稳定解决温饱,部分贫困县向小康迈进,‘三西’资金覆盖区域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三大目标有望如期实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983年底的1254.4万人到2009年底减少到388万多人,贫困面
从74.8%缩小到20%左右。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收入达2394元,增长12.9%。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扶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我省自然条件严酷,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恶劣。贫困地区基本都在边远、深山、高寒二阴地区,耕地中山地面积达70%以上,干旱、风沙、冰雹、霜冻、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多数地方还处于‚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状态。特别是甘南、临夏的部分地区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甘南‚越穷越挖,越挖越穷‛的生态植被破坏现象突出,临夏人均耕地1.08亩,平均亩产仅为278公斤。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账较多。由于财力薄弱,发展‚瓶颈‛突出,这些问题,仅依靠我省有限的财力是很难解决的,只有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三是返贫率高贫困面大。全省常年返贫人口在80万左右,特殊年景返贫人口达200万人以上。返贫人口中,因学致贫的占24%、因病致贫的占18%。根据1196元的国家扶贫新标准,我省贫困人口为442.4万人,贫困面为21.3%,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而据我省扶贫和统计部门建档立卡的实际在册贫困人口达680.5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2.6%。临夏州贫困人口87.78万人,贫困面达52.52%;甘南州贫困人口42.1万人,贫困面达63.9%。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一直排在全国末位,已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短板‛。四是扶贫成本高。我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干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边(偏)远山(林)区和各类移民区,集中着75%以上的农村‚低保户‛、80%以上的重点扶贫对象,这些地区的扶贫成本比西部其他省区扶贫工作重点县高出约25%-35%。
《若干意见》提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使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为此,要突出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甘南、临夏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首先,甘南州要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产业规划》,该规划要与扶贫开发、支持藏区发展、新农村建设、地震灾后重建以及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紧密结合,统筹考虑,科学实施。其次,临夏州要抓紧完善并实施《临夏州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将相关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依据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第三,陇南市、甘南州和临夏州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扩大就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甘南州要依托夏河拉卜楞寺旅游胜地、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等,积极发展高原草原旅游;临夏州要积极发展回族风情旅游,努力打造穆斯林风情旅游品牌。第四,要加大对保安族和撒拉族等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要保护和利用好和政县古动物化
石,加紧建设和政古动物化石‚世界之窗‛展馆,提升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第五,实施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库库区水土治理项目,特别要支持移民安臵区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定西、陇南等特殊困难地区发展。首先,定西市要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特别要以国家重点支持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带动薯农脱贫致富;要以打造‚中国药都‛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建设全国优质中药材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其次,陇南市要大力发展铅锌、硅铁、黄金等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铅锌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体系,整合西和、成县、徽县的铅锌资源和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加快铅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硅铁产业要整合硅铁资源,加快硅铁行业的全面升级;黄金产业要通过市场运作,优化资源配臵,加快开发文县阳山金矿,对黄金、白银进行深加工,积极开发终端产品。第三,陇南市要大力发展以中药材、油橄榄、核桃、花椒、茶叶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解决灾区长远发展问题,着力帮助农民,特别是易地搬迁后失地农民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水电、生态旅游产业,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
三是加快革命老区发展。首先,加快建立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示范区,加紧建设煤化工生产基地和煤电基地,将能源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其次,加快优质农畜产品生产、杏制品加工、白瓜子仁加工出口和黄花菜生产加工等基地建设。第三,充分发挥庆阳市人文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独特,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的优势,大力发展香包、刺绣、民间剪纸等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第四,抓紧解决环县苦咸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全面扶贫。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两州两市‛为重点,兼顾河西移民特困区及散落在各地的贫困群众,科学制定我省2010-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扶贫工作规划。市、县两级政府要切实落实‚一把手‛是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建立完善‚市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扶贫工作格局,确保‚十二五‛扶贫规划编制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瞄准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开发政策,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抓好
落实,实现‚两项制度‛在程序、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要全力实施特困片带扶贫攻坚,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财力、人力和精力放在特困片带,通过制定专项规划,加强资金整合,实行动态管理,重点扶持,打好扶贫攻坚战。要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工作重点,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基层干部和劳动力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等为工作抓手,制定和完善帮扶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跳出扶贫来抓扶贫工作,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和扶贫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协调,狠抓‚两后生‛培训、劳务输出等工作,切实做到‚增大分子,缩小分母‛的要求,实现‚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的目标,努力推动我省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扩散可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食品生产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掌握着食品安全的源头信息。政府监管部门作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执行者,应加大在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构建及信息的有效传导方面的执法力度,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社会媒体和行业组织在保障食品安全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信息扩散功能能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消费者应该自我教育,提高安全消费能力。
关键词:食品安全消费者问题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屡见报端,食品安全更是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摆在我们眼前的形势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时日已久,不良生产者、经营者受到过处罚,政府监管部门也在不断致力于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然而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并且每次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小呢?
1.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下面我们简要的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近年来为大家所熟知的食品安全事件有矿物油瓜子、瘦肉精猪肉、毛发酱油、毒豆芽、三聚氰胺奶粉、药火腿、红心蛋、染色馒头、甲醇酒、药物鱼、地沟油、避孕黄瓜、塑化剂饮料、牛肉膏等等。我想现在谈及种种人们无不色变。尽管媒体不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却并没有因之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拿瘦肉精事件来说;1997年以来,农业部多次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但相隔多年,至今瘦肉精依旧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央视在2011年其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中,曝光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收购使用含“瘦肉精”猪肉的事实。瘦肉精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瘦肉精的打击力度,但近期各地仍出现部分瘦肉精事件。
1.2食品生产企业缺乏社会公德心。
1.2.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1.2.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1.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1.4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1.4.1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1.4.2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1.5食品检测不到位。
1.5.1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5.2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1.5.3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
1.6.新闻媒体的介入也存在诸多方面的困难。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将真相公之于众,还给公众知情权;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完备情况下,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食品安全问题报导的反思不能止步。食品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导致监管措施的滞后,媒介报导在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舆论监督的最好方式。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食品安全报导中存在诸多问题:“激情”转载,增加社会的紧张度;以告知为主,报导缺乏深度解读;部分媒体缺乏客观、公正、全面的专业态度等。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正所谓“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趋严重,一些解决方法的提出也迫在眉睫。在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一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2.2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2.3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4推进体制改革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做好发展规划 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2.5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6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2.7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通过加大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知识,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的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小结 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以及流通,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死角众多,任重道远。虽然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但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所以我们应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
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坚信,随着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将会得到有效地改善,人们能不再“谈食色变”,可以更为放心的食用美味佳肴!
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网
2.中国广播网http ://news.163.com/11/0124/14/6R60KLH800014JB5.html
3.季建刚 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4.何士明百姓生活与食品安全
5.姚娟人民网 《新闻实践》2011年第7期
6.周婷玉、胡浩 新华网《我国正在编制未来五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
第三篇: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5月份总公司根据中共××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在全县开展反腐倡廉征文活动的通知》,在全系统开展反腐倡廉宣教月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认识到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相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可谓意义重大。
文化就像一面镜子,它对准什么事物,哪一种事物就会被照得格外明晰。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到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模式之中,甚至开始成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在该体系里面,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被扭曲了。
“先进文化可以养廉”,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与培育廉政文化和政治文明,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方式日益多样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乃至全部价值观,都需要重新建构。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重视文化意识的紧迫性分重要 1
性。重视文化意识,就要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高尚情趣,形成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与享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让廉洁成为一种潮流、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反腐败斗争中所涉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实施的一些治本举措,大都与文化相关联,没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没有科学的文化观念、作指导、反腐败斗争是难以形成先进而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因此,必须树立反腐败斗争的文化含量。要坚持不懈地用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文化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防止在思想,文化的多样性面前失去自主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人们文化理念和文化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是非曲直、利弊得失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对不同的社会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和取舍,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导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文化心理上的失衡和迷离。在反腐败斗争中,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把握正确的文化导向,积极倡多重社会心理层面中进步意义的部分,大力弘扬党员干部中先锋模范意义的部分,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时尚,以促进全社会的先进文化思潮。
在反腐败斗争中,廉政文化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依靠
人的自觉性,是建不成的,它还有结构性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建立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形成对公开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反腐败的制度权威。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的各种“不准”和“规定”,既是政治规范、制度规范也是文化规范。只有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双管齐下,构建充分体现廉政文化内涵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才能养成人们廉洁自律的习惯,真正使反腐倡廉制度获得社会化心理的支持。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这样的一种机制,充分运用政治监督的力量和文化监督的力量,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第四篇: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经过5年多的试点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目前正向全国范围内推开。
5年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如何巩固已有成果,实现乡镇机构改革的宏伟蓝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点 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经过5年多的试点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目前正向全国范围内推开。
5年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如何巩固已有成果,实现乡镇机构改革的宏伟蓝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
2004年3月,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率先在黑龙江、吉林、安徽、湖北四省“破冰试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严格控制乡镇人员编制,二是鼓励地方积极试点,探索秋累改革经验。之后,各地相继开展试点,并加大工作力度,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乡镇机构改革在探索中积极推进,不断深化。
截至2008年底,全国试点乡镇总数约1.8万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安徽、湖北、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浙江、重庆8个省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试点。四川、青海和江西的试点乡镇已经达到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乡镇机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中央编办会同地方和有关部门通过开座谈会、专题调研、挂职蹲点、典型解剖、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试点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意见》在试点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执行中完善,数易其稿,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集思广益,先后共征求了地方55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省级240名、市级260名、县级1600名、乡级3400名)的意见。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乡镇一级差异性很大,《意见》既着眼于乡镇当前面临的共性问题,对改革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又为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留有空间,明确充分尊重各地实际,主要依靠地方和基层来推进这项改革,并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同时,《意见》还对推进职能转变、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2005年9月14日,江西省瑞金市黄柏乡“和谐110”接到瑞兰村村民钟经和的电话,称其邻居钟明原在叶坪乡松树园松源砖厂打工,因身体不适,辞工回家看病,但仍有1个半月的工资未付,问了几次砖厂老板,工资都未拿到手,请求乡政府帮忙。
黄柏乡“和谐110”接到情况后,立即与叶坪乡“和谐110”取得联系,并很快得到反馈。而后,在叶坪乡的精心安排下,综治办干部与他们一起到砖厂,收讨工资,终于砖厂欠钟明的1个半月工资如数付清,钟经和感慨地说:“‘和谐110’,真是农民的贴心人。”
据了解,黄柏乡曾是瑞金市有名的“老大难”乡,上访总量居高不下。自从建立“和谐110”联动服务体系后,在短期内扭转了“落后乡”面貌,一些信访老户问题得到解决,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信访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乡党委、政府的威信也重新树立起来。
“和谐110服务热线”、“群众事情代办制”、“一站式服务”……近年来,乡镇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有的地方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为农服务质量,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了步伐。
与此同时,各地按照中央精神,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设立“12310”电话受理举报等制度和办法,制止了乡镇长期以来乱进入现象,乡镇人员编制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改革过程中,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管理农民”逐步向“服务农民”转变,群众对干部和基层组织也产生了极大信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得到了加强。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一名村干部说:“过去干部躲着群众走,有了事时,干部急出汗,群众冷眼看。现在干部替群众跑腿儿,群众支持干部干事儿,有了群众支持,俺越干越有劲儿。”
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点 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尽管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中央编办副主任吴知论坦言。
首先,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乡镇机构改革发展还不平衡,有的省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改革试点,有的省份只是选择了少数乡镇在试点探索。一些地方还有畏难思想,改革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各地对乡镇评比考核可以说名目繁多,几乎县里所有科局对乡镇都有评比考核项目。有信访稳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农林生产方面的,有组织建设方面的,具体项目多达数十种,一些项目还实行“一票否决”。一些乡镇干部坦言,现在乡镇财力比较弱,但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总之一句话,权力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
《意见》清晰地表述了乡镇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现在“干什么”已经明确了,但是“如何干”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乡镇到底该干哪些具体事,各方面认识不一致、不明确,比较茫然。尤其是县级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依旧,乡镇整天围绕上面的“指挥棒”转,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干好应该干的事情。“下改上不改,改了也白改”。有些乡镇领导还反映,现在“有钱有权”的部门和单位都上收了,肢解了基层政府的职能,权力与责任不对等。
针对目前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中央编办负责人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将注意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有效衔接,将《意见》精神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乡镇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探索为农服务的有效形式,改革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乡镇职能转变取得实效。
同时,为给乡镇转变职能创造宽松的环境,今年,中央编办将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等部门对清理规范涉及乡镇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和“一票否决”事项以及对乡镇的考核由县级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同时抽查各地乡镇机构编制严控情况。
第五篇:反腐倡廉、任重道远.doc---1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2011年7月23日逃亡12年的赖昌星被遣返回国接受审判。晋江赖氏家族的故事,留给世人无尽的警醒与反思。思考近年来的大案、要案,钱权交易、权色交易是诱发腐败的温床,有多少人在金钱、利益面前失节,成了金钱的俘虏,跌入腐败的深渊,被绳之以法。最近分公司支部又组织观看了宋勇腐败警示录、皮黔生渎职受贿案警示录、刘志华腐败案警示录几个典型案例,更是发人深省、感触颇深,行贿与受贿是腐败的根源,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腐败了就要有被 “抓包” 的自觉,就要承担腐败的后果。
宋勇从一个知青一步一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从一个好学肯干的优秀干部蜕变成国家的蛀虫,收受贿赂达1000多万元,被金钱晃花了双眼,在金钱的诱惑下,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皮黔生,原天津市委常委,出生于革命家庭,负责滨海新区十几年,曾经一个人兼任四个局的局长,权利大了,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回报人民,而是独断专行,把权利作为交换金钱的筹码,最终背离了人民,被社会抛弃。刘志华从一个煤矿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职位的升迁,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生活腐化堕落,借用手中的权力收受巨额贿赂,堕入了犯罪的深渊,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三个典型的案例,从当事人的悔悟看到,贪污腐败之流并不是在开始就腐败,而是随着时间推移,金钱的浸染,一点点被腐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们在贪污受贿之初也曾心存忐忑,良心不安,但一次次成功的贪贿,胆子越来越大,胃口越来越高,良心越离越远,最终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案例,教育我们做人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不断学习,改造思想,坚持与时俱进,随时三省其身,防止私欲膨胀,才能保持浩然正气。
宋人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清正廉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刻刻事事都能保持清廉公正,才能防止自身的堕落。为官者只有自身廉洁、严于律己、公正无私才能凝聚人心,民心所向才能成就大事。反之,贪婪腐败、堕落放纵、自私自利必定是人心背向,走向毁灭的深渊,皮黔生、宋勇、刘志华之流,就是群众不齿的反面教材。
《孟子.万章上》有言:“归洁其身而已矣”。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保持洁身自好,做正人君子。在现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洁身自好,更应是每个党员干部乃至每个公民的自身修养要求,保持自身廉洁,是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只有长抓不懈,才能自省其身。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是胡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四分公司党办室
201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