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监管重点,确保扶贫成效
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监管重点,确保扶贫成效
宜章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1年2月18日)
2010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以“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抓手,以创新机制、加强监管为重点,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工作重点,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生产发展。
我们以整村推进为主战场,以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产业扶贫,突出自我发展,突出规划先行。一方面,坚持内部输血与外部造血相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注重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校、医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的基本民生状况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在产业发展上,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品,一县多品,坚持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培育特色增收和防灾减灾产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坚持扶贫先扶智,注重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和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本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坚持项目申报与严格把关相结合。在扶贫项目库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做到项目规划设计科学合理,项目选择准
确切实可行;在扶贫项目选择上,注重民情民意民智,坚持摸实情、看实况、找实路;在项目申报上,坚持“三不”原则(即未通过评估论证的项目不入库;未入库的项目不申报;未经专家评审,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共同审核,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批的项目不申报),做到严格审核,严格把关。
二、突出产业开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始终把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把产业开发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一是抓“三级联创”,创建产业扶贫基地。我县积极探索产业开发与贫困农户的有机结合,逐步摸索出三级联创绿色脱贫基地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即县级以县扶贫办、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兽医局、蔬菜局、农经局等部门联合,乡(镇)、村以扶贫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广大贫困农户参加创建产业扶贫基地的扶贫开发模式。先后创建了城西万亩脐橙基地、城南乡新田村生态休闲农庄、长村乡千家岸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等一大批种植养殖基地。县、乡、村三级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共同致力于扶贫产业基地的建立。将贫困户、贫困村和公司三者利益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整合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取得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增加集体收入、公司发展壮大的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实现了贫困农民增收有渠道,脱贫致富有保障,返贫率低的良好局面。二是抓产业开发,拓展扶贫工作成效。我县
位于全国最适宜的柑桔、橙类生产带,也是传统的油茶产区。为了壮大脐橙和油茶产业,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扶贫开发配套资金100万元,引导扶贫产业发展。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租赁、大户承包或农户入股等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流转,推动脐橙、油茶分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同时,坚持“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油茶和脐橙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县种植脐橙已达8.6万亩,油茶林12.8万亩,涉及26个乡镇256个村,覆盖全县22.68万人口,其中贫困人口5.72万人,占当地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总人数的85.5%。全县流转至各企业主和大户的脐橙、油茶林地面积已达18.6万亩,建有8大产业基地,共吸纳贫困户5676户,贫困农民人均年增收682元。新华乡东山村、吾作村、巩桥村,由村扶贫协会牵头协调,村民用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经济能人出资的股份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油茶产业,现已流转土地5000多亩,集中连片种植油茶2000亩,吸纳贫困户入股358户。梅田镇上寮村绿色脱贫产业基地以“三级联创”为平台,建成了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下建场,集种、养、加工、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每年接待农业旅游观光休闲12000人次,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1100元。三是抓投入保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扶贫工作既是大事,— 3 —
也是难事、更是善事,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为了将好事办好,我县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扶贫工作3—5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贫困村现场办公,排忧解难。县直相关部门发挥各自在行业中的技术资金优势,积极配合,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突出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拓展致富门路。
我们按照“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一批、致富一村”的工作思路,把抓好劳务技能培训作为有效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升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措施来抓。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我们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培训工作责任人,推行目标管理,下发了培训文件。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生源底子,建立生源档案。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到贫困村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培训条件的农村贫困青年全部登记造册,纳入劳动技能培训生源库,根据年龄等情况,分门别类地、有计划地安排培训时间和类别。三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媒体和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和手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激发他们学技术、学知识,树立靠知识改变命运、靠勤劳脱贫致富的理念。四是加强跟踪管理,注重培训实效。我们利用培训学员档案库对培训学
员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服务,及时为培训学员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确保他们稳定就业。同时围绕产业开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为产业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四、突出监督管理,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扶贫成效。
第一,在扶贫项目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以重点项目为突破,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坚持项目建设不偏向。在项目计划的落实上,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坚决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启动、早实施,及时派出督查小组,下到各贫困村督促指导项目实施,确保执行省、市批复计划不走样、项目实施不偏向。二是坚持项目监督不走样。首先,在项目选定上严格坚持六个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示范性开发原则、产业化建设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原则、多元化投入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并在规划前向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其次,在项目组织实施上,明确了项目实施责任人,成立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项目质量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质量、进度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县扶贫办做到随机抽查、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最后,在项目验收上,实行县、乡、村、群众代表联合验收制。县扶贫办与县财政局深入项目点,组织乡村干部共同验收,每验收一个项目均要拍摄项目责任人与项目实施效果照片,建立健全附有项目责任人和项目实施效果照片的项目档案,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杜绝扶贫
项目资金的“跑、冒、漏”现象。三是坚持项目资金不脱管。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检查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共同制定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责任人和管理责任制,重点加强了扶贫资金运行中的四大环节(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运行管护)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的“三专制”、“公示制”和“县级报账制”,促进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做到了严把“四关”:一是创新项目初审模式,严把项目申报关;二是创新项目监管模式,严把项目验收关;三是创新资金整合模式,严把资金用途关; 四是创新资金报帐模式,严把资金监督关。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开发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以及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新的一年里,加压奋进,创先争优,努力把我县扶贫工作推进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创新财政扶贫机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范文
创新财政扶贫机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罗霄山脉南麓中段的遂川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山多、人多、耕地少的老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现辖23个乡镇和2个国营林场,总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该县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新一轮的扶贫开发,该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不断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总目标,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十年,该县多方筹措扶贫资金累计达4.8亿多元,给该县贫困乡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增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县100%的行政村实现通电、通邮;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电视;农村水利设施、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5.179亿元。财政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十年,全县累计投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扶贫资金达2.3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98个,基本解决了全县10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五难”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十年来,兴建和改造乡村公路345公里,兴建桥梁101座,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兴修水利设施196处,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6宗,解决了3670人的“饮水难”问题;新建和改造电网88.3公里,解决了286个自然村、2623户、1万多人的“用电难”问题;兴建和改建学校24所,解决了2300多名学生“入学难”问题;修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9处,做到了村村有医疗卫生所(室),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兴建沼气池1436座,涌现出3个沼气村,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2、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该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木竹、果茶、畜禽、药材、桑蚕五大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开发、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十年,该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立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建基地,促进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基地建设的财政扶贫资金达7400多万元,建成4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30多处。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多种经营基地450多万亩。其中:果茶基地158万亩、中药村基地4.4万亩、木竹基地239万亩、桑蚕基地2万亩、畜禽饲养及加工基地46.6万亩。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创税收4300多万元。产业辐射劳动农户11.4万户(其中贫困户1.6万户),覆盖农户面达83%,农民年人均从中获益280元,年减少贫困人口0.4万人。
3、龙头企业逐步崛起。该县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结合起来,以改革为动力,以资产为纽带,加速转换经营机制,采取股改激活、联合带活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年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年创税收51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产品流通有效搞活。该县依托区域资源的优势和产业特色,市场流通进一步搞活,目前全县共有362个流通中介组织、6.4万营销人员,在上海、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市建立了460多个销售网点;在西南部乡镇,建成了金桔和茶叶收购市场;在县城和五大产业集中产区建成了39个遂川土特产交易市场,使遂川成为全省较大的果茶、木竹、桑蚕、畜禽、药材产销集散地。这些市场既有突出的区域特色,又有很强的辐射功能,不仅促进了生产,搞活了流通,而且为农民解决了买难卖难的问题,并从中直接受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5、科学技术不断推广。该县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支撑
点常抓不懈。一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近十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种养加工技术培训班448期,参加培训的达8.3万人次,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二是努力健全科技网络。在农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全县专(兼)职农业科技人员发展到3800多人,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为把科技信息及时送到千家万户,该县开设了“118”农业科技服务热线,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队,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架起了桥梁。
6、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一是确定重点扶贫对象。由扶贫办牵头,每三年一次对贫困户进行重新核定,建档立卡,进行重点扶持。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全县共确定了108个贫困村为重点扶持对象,并分村制订了村级群众参与式扶贫规划。二是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为解决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贫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问题,该县自2003年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工作中,不断强化措施,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实施、群众参与、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并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坚持深山区移民与地质灾害区移民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建设小康示范村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移民安置与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个私经济相结合。八年来,全县共投入建房补助资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共搬迁移民7357户、33490人,其中就近避灾搬迁2586户、11297人。对198个行政村的511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共建立移民集中安置点147个,集中安置移民4781户、21563人。从根本上改变了移民的生存环境,解决了求医、就学、行路难的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帮扶引导,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同时,该县把移民搬迁与圩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安置好了移民又做大了圩镇。另外,为切实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该县自2004年开始推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改革试点工作。工作中,坚持“贫困户受益、向重点村倾斜、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同时结合县情,注重实效,做到了“四个确保”即:抓调研,确保对象准确;抓宣传,培育诚信观念;抓引导,确保贷款用途;抓服务,确保农民增收。七年来,全县共向15896户贫困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9860万元,贴付利息335.6万元,贷款贴息户年人均增加收入46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发展了农村金融市场。
7、资金管理不断加强。该县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了五项制度。一是项目申报制度。通过建立财政扶贫项目库,突出扶贫重点,使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效益性。二是项目管理制度。财政扶贫项目全部实行合同制管理,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质量、时限、责任等在合同中进行明确规范。财政补助资金在5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单位。项目竣工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逐个进行验收,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为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制订了《遂川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细则》,从2003年1月起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实行报帐制管理,即在县财政设立报帐专户,各项目实施单位按项目计划、工程进度填写请款单,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帐凭据,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送财政部门审批后从县专户直接拨付到乡镇专户,大大缩短了资金流转时间,防止和杜绝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推行大宗扶贫物品(如沼气池灶具等工程材料)集中采购制度,这样既保证了资金安全,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审计制度。除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进行检查监督外,还接受审计部门对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监督,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五是公开制度。把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向乡镇交底,向项目单位公开,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创新监管机制 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创新监管机制 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对南溪县“两网”试点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宜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 卫
齐二药假药事件、欣弗事件、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北京市警方成功破获“2.19”特大制售假药团伙案等,每一件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神经,成为媒体报告的焦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只是吃什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成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形象、信誉和执政能力重大问题。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构建让人民群众放心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四川省和宜宾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借“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契机,把南溪县作为点,着力探索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简称“两网”)建设暨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的信息平台
在食品药品发生安全问题后,传统模式战线长、参与人员多、行政成本高,很难准确快捷及时开展全面处置。建设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信息平台,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畅通平台,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群众提供强有力的饮食用药安全保证。围绕这一目标,南溪县在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确保有力量抓信息平台建设。县和各乡镇均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别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各乡镇卫生院牵头,与“新农合”工作机构“合医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了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暨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财政局、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共同推进。试点期间,宜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南溪县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部署,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对全县各涉药单位负责人和“两网”协管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提高对“两网”的认识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是做好技术保障,确保有能力搞好信息平台建设。试点之初,宜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比选,与一家较有势力的科技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南溪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的需要,开发完成了“药品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分析系统”、“涉药企业数据定期上报系统”、“涉药企业数据实时采集对接系统”、“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等,从技术上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突出关键环节,确保平台信息准确及时。涉药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相关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是整个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基础数据能否真实完整地及时采集录入到计算机相关网络系统,关系到整个试点工作的成败。为此,宜宾市和南溪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完善了一些规章制度,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的及时和真实。对于实行计算机管理的部门和单位,通过“数据实时采集对接系统”对其相关数据自动采集更新。对于各药品零售连锁门店、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在县内药品批发公司购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通过“数据实时采集对接系统”对县内药品批发公司的数据自动采集更新。对于各药品零售连锁门店、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在县外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购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药械购进情况填报纸质报表上报乡镇卫生院或药品连锁公司,由其负责录入上报,实现数据的更新。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保证,一方面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让单位负责人对真实性负责;另一方面县食品药品执法监督部门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指导各单位数据录入,坚决纠正虚假不实申报问题。
二、着力服务公众,切实实现群众就医用药的便捷及时
南溪县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建设之初,就把服务企业、方便大众作为建网目标之一。在该网页上设置了法规政策咨询及指导、企业间信息交换、网上办公、安全用药咨询等栏目,初步实现了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网上政策法规、用药安全等咨询服务。相关企业、单位登陆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就可便捷地查询全县食品药品企业资质和信用等级情况、了解和咨询国家法规政策、获得相关职能部门网上办公的便捷服务等。社会公众登陆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即可了解全县药品供应相关信息及食品药品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获得相应的服务。在调研中,有群众讲了一个例子:他母亲在成都某医院做完手术后还需要返回南溪继续治疗,他和家人都不了解成都医院开的相关药品在南溪是否能购买到,全部从成都买又担心储存不好影响药效。偶然机会,他进入南溪县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发现有南溪药品供应查询功能。他将母亲需要药品名逐一查询,除1种新特药外,其余在南溪均可购买,并且将药品销售地点、进货渠道都清楚告知,觉得非常方便。
三、提升监管效能,努力打造食品药品监管的规范透明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督水平,规范监管手段,改善服务环境,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南溪县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切实起到了监管关口前移,到位不缺位的实效。
一是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网络。运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对全县食品安全状况作出综合评估,最大限度地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迅速定位,提供处置、救助等资源情况的综合分析。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食品安全评价、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对协调统一各监管单位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及及时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更加科学、有效。二是实现了药械物流的适时监控追踪。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药品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分析系统”中的购进历史记录、销售记录、适时库存查询、药品流向追踪等功能,即可对全县各涉药单位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来源、去向、库存数量等进行适时追踪和综合分析,对其来源和去向掌握得一清二楚,有效防范了非法药械的进入,对规范企业药械购销行为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了从源头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问题。
三是具备了对不良药械的提前预警和应急处理功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药品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分析系统”中的过效期药品监测、近效期药品监测、疑似假劣药品监测、药品质量安全分析等模块,即可作出近效期药品预警,发出过期药品报警,提供假劣药品线索等,实现了对不良药械的预警和追踪,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处理不良药械事件的预案。最大限度地控制不良药械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有效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四是构建了药品信用等级评定的基本框架。通过“安全信用管理系统”中的药品供应网管理、监督网管理、信用网管理、综合查询等模块,即可对辖区药品日常监督检查情况、企业违规情况等的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及时跟踪监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GSP、GMP的执行情况,为促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以及构建规范、有序、诚信的药品市场环境奠定了基础。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综合评定,从而进一步指导企业依法实施和执行GSP、GMP的相关规定。
四、立足长效建设,需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试点工作设计思路和试运行的情况来看,南溪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是富有成效的。但是,要确保这项试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取得值得广泛推广的经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是法律政策支撑问题。涉药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的相关数据真实采集录入和适时更新,是试点工作能否长期坚持的关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GMP、GSP规范、《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了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和销售记录,这是各相关涉药单位必须遵循的法律义务。但是否一定将这些信息传输到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上并适时更新,法律法规并无强制规定,南溪试点主要是靠行政要求。如果企业不按照规定上报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有效运行,势必给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造成障碍。因此,需要从立法角度,建立完善相应制度和纪律约束来保证数据的采集、录入和适时更新,这是此项监管模式能够得以广泛推广的法律保证。
二是运行保障问题。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来说,网络构建起来后,今后的运行在设备、经费保障以及人员培训上还需要进一步跟上。需要党委、政府给予投入和必要保障。
三是监管理念转变的问题。有了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食品药品质量监测分析与物流追踪系统后,已经能够实现全县食品药械物流的准确追踪和不良食品药械的提前预警、追踪和应急处理保障。这种监管机制建立起来后,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管理念就需要及时转变,改变传统监督习惯,更加注重预防和服务。同时还需要加大力度向全社会作更为深入的宣传,让全社会理解、知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方法,赢取全社会的支持和肯定。
第四篇:创新机制,依法监管
创新机制,依法监管 全面开展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
(2011年12月13日)宜昌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宜昌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促规范,强措施,保安全”,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国家标准,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管理,为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保障,为促进动物卫生监督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视问题就是进步,化解问题就是发展”。宜昌市中心城区有2家大型生猪屠宰场,1家家禽交易市场,近4000家动物产品经营使用单位。城区年屠宰检疫生猪约100万头,集中检疫家禽约500万羽。经屠宰检疫和流通领域两大环节检出和查处的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采取传统无害化处理方法,面临着“五难”。即“找处理场所难、解决费用难、处理监督难、确保安全难、环境保护难”。为认真搞好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全面控制动物疫病传播,杜绝安全隐患,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抓基础,推进项目建设
(一)、深入调研,积极科学论证。我所领导班子分析现状,正视问题,积极开展调研,调整工作思路,虚心“学习取经”,考察了国内多地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经验和做法。经过认真调研,深入了解,决定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此项技术先前已在海南进行了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我们与海南兄弟单位加强工作交流,吸取试点经验,并到北京生产厂家实地考察,反复论证可行性,最终决定大胆采用该项先进技术,并逐步在全市各地进行推广普及。
(二)、争取支持,狠抓项目建设。我们积极做好政府工作,争取获得支持,认真做到“三早一适时”,即早汇报、早沟通、早部署,适时推进。通过不懈努力,引起政府共识,在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上给予了鼎力支持。市财政局连续两年划拨专项资金80万元,在宜昌民大农牧有限公司、宜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两座现代化的无害化处理中心。明年将继续保持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在宜昌富江南食品公司拟建一座无害化处理中心,实现城区定点屠宰企业全部配套,完全满足工作需要。中心采用的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能达到300吨的年处理能力,同时具有“三大优点”。一是降本增益。以前我们采用“焚烧掩埋”等无害化处理方法,处理1吨病害动物产品,需要承担场地费、挖掘费、人工费、材料费约2500元左右。在同等条件下采用这套设备仅需辅料费、水电费约10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环保节能。该设备在处理过程中,无有害废气、废水排放,降解产物可以回收利用,直接用作有机肥,不会污染环境,完全符合低碳环保要求;三是处理彻底。处理过程24小时,温度能够达到120度,辅料生物活性酶具有杀菌、消毒功能,完全杜绝动物疫病传播,处理完毕不留安全隐患。从无害化处理设备启动以来,已处理检疫不合格生猪3450头,家禽24510羽,不合格动物产品45吨。自去年以来,宜昌市多次接待华农、重庆等全国各地畜牧兽医同行前来参观考察,受到了广泛好评,为我国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树立了样板,提供了宝贵借鉴。
二、抓关键,强化执法监管
今年是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标准化示范创建的起步年。我们以创建方案为目标,以动物检疫和执法监督为两大立足点,大力开展动物卫生监督规范化建设。
(一)、突出重点,规范屠宰检疫程序。我市以强化屠宰检疫监管为重,以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为旨,扎实开展屠宰检疫工作。一是落实检疫与检测同步。全市今年投入“瘦肉精”检测费用51.08万元,在屠宰环节进行生猪“瘦肉精”抽检,阳性检出率为0%;二是完善屠宰检疫制度。把好“四关”即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无害化处理关,搞好“五项登记”即宰前检疫记录、宰后检疫记录、肉品流向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待宰巡查记录,落实“三个到位”即规章制度到位、无害化处理到位、检疫收费到位,遵循“两个程序”即屠宰检疫程序和监督管理程序,完成“六个指标”即屠宰检疫开展面、进场动物持证率和挂标率、屠宰动物受检率、出场肉品出证率、上市肉品持证率、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确保出场肉品合格率为100%;三是完善化验设施。我们年年筹集专项资金,为基层检疫办公室添置新的检疫化验设备。全部配备了试剂柜、显微镜、快速检验箱、防护设施、消毒设施等,检疫结论以化验结果为参考,以同步检疫为依托,全面提升检疫监管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二)、把握关键,完善流通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为本,查处为要。我市紧紧围绕“监管与自律,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方针,明确工作重点,健全执法体系,加大办案力度,确保整体推进。一是强化日常监管。我们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流通环节日常监管巡查制度,详细制定了监管巡查计划,要求日巡查次数1次以上,月巡查次数40次以上。目前,全市动物产品流通环节巡查监管包括屠宰企业、超市、冷库、农贸市场、餐饮业等领域,工作点多面广。我们采取定期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对巡查存在问题的单位实行重点监督,重点预防。在巡查过程中,由执法人员填写《执法监管记录表》,详细记录巡查情况,并由管理对象签字确认;二是强化法律承诺。与被监管单位签订了《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餐饮业和集体伙食单位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使用承诺书》等法律文书,进一步增强了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专项整治。重点加强部门联合整治。我们主动联系工商、商务、卫生等部门,对辖区私屠乱宰、动物产品流通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多次联合整治行动。对生产经营不合格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收缴的不合格动物产品全部在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了处理,通过专项整治,使我市动物产品经营环境全面净化,保证了上市质量。
三、抓宣传,形成社会共识
抓好法制宣传,是贯彻法律法规、抓好执法监督、得到社会支持的必要途径。我们紧紧抓住法制宣传这根主线,多层次、多形式抓实做亮法制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举办宣传咨询活动。我们利用“3.15”、“科技宣传周”、“ 12.4”等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服务台,悬挂标语、制作宣传专栏、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宣传重点突出法律法规、肉品鉴别常识等内容。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152幅,张粘警示挂图228张,制作宣传展板54块,提供咨询服务3000余次;二是畅通信息举报机制。动员社会主动参与监督,24小时开通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同时,建立了应急体系,落实了节日值班制,做好了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准备,做到预防为主、有效应对;三是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每年保证集中培训在两次以上,着重加强对管理对象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规范经营指导,进一步增强了管理对象的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四、抓队伍,提高履职能力 锻造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是干好执法工作的基础。我们从强化培训下功夫,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培训呈现3个特点。一是规模大。今年举办了3次大型执法培训活动,培训规模大,参训人员多;二是次数多。我们要求利用每周四集中学习时间,必须每月培训2次以上;三是内容广。着重强化了法律法规、检疫技能、执法办案技能培训,针对性的组织了新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技能培训。我们还聘请全国知名法学专家邓勇来宜授课,举办了“新证”填写竞赛、无害化安全操作竞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我们从队伍廉政教育上下功夫。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利用“3.15”事件、反腐倡廉等鲜活的实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促进队伍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的纯洁性。
虽然我们在无害化处理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部、省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在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重心,为加快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步伐而不懈努力!
把你们畜牧系统各单位在职县级干部、一般干部、公务员、执法人员人数报市农业局法规科6900915 6900615
第五篇: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扶贫开发中,我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边关旅游、劳务经济等为主的产业扶贫,并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在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
从我区实际看,目前制约产业扶贫的问题主要有: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后续资金不到位,影响产业培育和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不够,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始终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不显现;产业项目与市场不衔接,市场竞争力弱;产业扶贫创新机制不完善,等等。要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作为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产业扶贫中促创新,在创新中谋产业扶贫大发展。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
精心编制我区产业扶贫规划,确立具有我区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是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下大力气壮大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万元增收工程”,集中力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示范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加强旅游开发规划引导,对贫困地区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带动旅游相关的餐饮、旅馆、电信、交通等传统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旅游扶贫的发展空间,增加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发展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粮食、蔗糖、水果、桑蚕、蔬菜、茶叶、中药材、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在发展非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缫丝、制药、剑麻、木片加工等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题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传统美食、农副土特产品开发项目。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扶贫产业模式,把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的产业开发项目发展起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 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在提高生产者与市场的关联度上做文章,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在战略上制定产业化扶贫的目标和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把科技扶贫和劳动力培训作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持续支持贫困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改革,破解探索股份化扶贫模式的难题。开展金融扶贫工程,实行从种养加到销售、品牌推广全产业链的融资支持。推进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建立扶贫资金统筹和监管、扶贫项目建设和效益评价、到户精准扶贫等扶贫管理机制;建立县乡主体责任、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社会扶贫参与等扶贫协调机制。
从“四个着眼于”切入,为产业扶贫创造良好条件
着眼于提高扶贫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从基础设施、农村市场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4.94% 资金 研报]质量安全等方面,创造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着眼于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从统筹规划、政策扶持、产业投入、市场信息服务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创造产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整合资源抓好扶贫开发,从整合各类政策、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改革资金分配使用方式、下放项目资金调配权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集中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产业发展问题,提高产业扶贫成效;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农民参与产业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条件,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