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4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

第一篇: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

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近几年来,出现了一大批依靠技术创新而成功的企业典范,技术创新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得到了大批国内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得到的成果还很少,有关研究文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管理这个角度出发,在对其进行规范定义的基础上,对近些年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及成功范例,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评价,以期总结研究成果,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企业;研究;经济发展

引言: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科技型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重要。大企业具有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它们有能力从事产品创新与大规模的工艺更新,而科技型小企业很多是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人员创办的,机制灵活、决策果断,一旦有资金支持,会更愿意从事创新。

正文:

一、技术创新管理的定义

自“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开创技术创新理论以来,经过众多学者的补充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日渐完善。美国伯格曼等定义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思、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技术创新管理专家、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管理(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又称为技术革新,是技术变革中继发明之后的一个技术应用阶段,技术创新管理的概念提出迄今已有70多年,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管理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是技术创新管理包括新产品与新工艺以及产品与工艺的显著变化。国内学者认为技术创新管理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技术创新管理主要是指技术领域或技术意义上的创新管理,在这里把技术创新管理界定在技术或者与技术直接相关的范畴,而不涵盖体制、组织、结构、营销创新管理等管理创新管理的范畴。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活动由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创新管理两部分组成,包括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开发、认同与应用到商业化的完整过程。

产品创新管理——为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创造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新质量;工艺创新管理——引入新的生产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工艺方法。技术创新管理不仅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器,而且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催化剂。技术创新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来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企业除了在充分重视核心产品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管理创新管理。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管理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其中,“技术的新构想”指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新构想;“技术组合”指将现有技术进行新的组合;“实际应用”指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采用新工艺或对产品、服务、工艺的改进;“经济、社会效益”指近期或未来的利润、市场占有或社会福利等;“商业化”指全部活动出于商业目的;“全过程”则指从新构想产生到获得实际应用的全部过程。

技术创新管理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了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企业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和谐高效、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发挥而进行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以及具体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管理。

吴贵生等人认为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是从技术管理理论演变而来的。技术创新管理是对从技术起源(技术发明,主要指R D)到技术实现(包括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商业化、产业化过程)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及其组织、管理,是对技术创新的管理。

葛新权等人根据现有文献,按时间顺序归纳出了四个技术管理学派,即R D管理学派、创新管理学派、技术规划学派和战略性技术管理学派。

杨加陆、方青云等人认为企业的创新管理不同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对象是管理活动,目的是使管理适应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创新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创新活动,目的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可能性。由此,可以引出创新管理的三种互相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管理的创新;二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三是创新型管理。

二、技术创新管理的对象及类型

企业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企业家不同于技术人员。企业家不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创新的过程中,通常要求企业的生产、市场、研究、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而这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下才能避免各部门的局限性,将整个企业的资源组织起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阎军印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中提到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技术创新的技术环境;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环境;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技术创新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而言对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分类都是根据创新管理对象、创新管理程度、创新管理来源等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创新管理的对象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管理中创新管理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管理可分为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过程)创新管理。

产品创新管理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管理。按照产品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管理又可细分为全新(重大)的产品创新管理和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管理。产品用途及其应用原理有显著变化的可称为全新产品创新管理。渐进的产品创新管理则是指技术原理本身没有重大变化,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

2、按创新管理程度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渐进性创新管理和根本性创新管理两类。

渐进性创新管理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改进所引起的渐进性的技术创新管理。根本性创新管理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管理。它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创新管理,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按技术创新管理的来源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管理的来源不同,可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自主型技术创新管理、模仿型技术创新管理和引进型技术创新管理三类。

自主型技术创新管理是指依靠自我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新技术并实现其工程化和商业化生产的技术创新管理。自主型技术创新管理要求企业须拥有高素质创新管理人才和较雄厚的资金保障。模仿型技术创新管理指通过模仿已有技术成果的核心技术,并根据自我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

三、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

一般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基本内容由五个方面构成。

技术创新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概念、分类、过程和管理要素等。

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决策贯穿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各个部分,但集中的、影响大的决策主要是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和技术选择。

技术创新活动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开发管理、新产品生产和营销管理、技术转移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管理。主要包括技术信息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激励。

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每一项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要素的管理;第二层次是从整体上对技术创新流的管理。企业应自觉地对每项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对技术创新机会的管理;对技术创新学习的管理;对新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对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管理;对技术创新收益的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的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制度管理;技术创新的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的文化管理。

四、技术创新管理的职能和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行使着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职能。如果这些职能或职能部门的作用不到位,甚至有些职能或职能表面之间起负作用,就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职能的正常发挥,造成整个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功能的降低。

白俊红在《创新管理概念、框架及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技术创新管理并不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管理,而是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管理,其特征主要表现在适应性、持续性、全面性、结构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1、技术创新管理是基于技术的活动

技术创新管理与非技术创新管理的区别在于基本手段,技术创新管理是基于技术的活动,而不是基于管理、组织、制度的变动。这里的“技术”是一种广义概念,它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二是将这些流程、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付诸实现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装备;三是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信

息)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

2、技术创新管理对“技术”变动的程度有较大的弹性

从技术的发展来看,既存在技术的根本性变动,也存在技术的渐进、微小的弱变化。技术创新管理在概念的外延上,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既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管理,也可以将已有技术进行新组合而实现创新管理。而且技术创新管理的效益高低不能直接仅用技术变动的强弱和大小来衡量,它还与市场的销售量及市场份额、单件产品或服务的收益率等因素有关。

3、技术创新管理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与技术发明(创造)不同,技术创新管理不是纯技术活动,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管理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技术创新管理的关键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管理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有时也包含社会价值)。

五、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金融危机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对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关键“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科技大会上提出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管理”。“加快国家创新管理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在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理顺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关系,努力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现在的30%提高到60%以上。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拼资源式的粗放型增长己经很难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现代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实践证明,企业搞技术创新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结构优化,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供给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振兴和发展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

技术创新管理是提高企业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途径。国有企业发展正在进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艺升级、产品换代,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科技进步,在于技术创新管理。同时,技术创新管理是推动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倍增器。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倍增器。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能力。

六、技术创新管理成功典范

苹果和运营商谈判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说:所有喜欢iPhone的用户都是我的用户,而

不是你的用户;尽管在使用你的网络,但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我的网上下载的。其实,无论是电脑、手持终端,苹果都有很强的客户掌控能力,所以苹果在与运营商合作中会很强势。而这种对客户的掌控能力,其核心是基于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永远领先一步,从而形成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铭远咨询高级合伙人史志伟认为,iPhone成功模式的第一阶段就是依托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树立一个具有行业标杆地位的终端。以这样的方式掌控客户,从而获取整个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预期iPhone可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大量用户和关注的前提下,AT&T与苹果签署独家合作协议,对通过捆绑iPhone而新增的用户收入与苹果共享。这种模式第一次开创了终端厂家与运营商收入分成,并且分成比例高达30%。该模式也颠覆了欧美盛行的“手机定制”模式,第一次上演终端厂商“定制”电信运营商。在与AT&T合作中,苹果占据了强势地位:机身无AT&T标识,软件设置完全由苹果决定,如iPhone的手机音乐就设置成支持Wi-Fi下载的iTunes模式,而非AT&T自己的音乐服务。

iPhone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当前的模式,以运营商价格补贴形式降低终端进入门槛,吸引更多用户,通过苹果的网上应用商店APPStore获取长期盈利。此阶段,核心是苹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创建的网上应用商店模式。苹果通过APPStore开放平台,让用户在上面付费下载各种音乐和应用,苹果再跟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分成(所得收入与合作方3:7分成),建立利益驱动的合作伙伴共赢机制,形成马太效应和正向反馈,既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更具吸引力的应用和服务,也为合作伙伴和自身带来收入的快速增长。此模式中,苹果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样很强大,其掌握了价值链的两端,上游是自由软件的开发者、音乐厂商,下游就是用户。

第三个阶段,苹果不久前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布平台,即iPhone OS4.0和iAd,与App Store进行衔接,苹果正式从应用的Web2.0发行迈向广告的Web2.0发行。这个模式将以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布平台为一个赢利点,在各类终端上发布广告,这也将会使得苹果与Google在互联网广告发布领域发生正面的PK,目前双方在这方面的竞争已经很激烈。

通过前面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苹果iPhone模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基于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永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形成对客户掌控力,从而形成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从而在合作中赢得主动,获得快速且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结尾:

在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是技术的创新,谁把握住了他,谁将能成为时代的领跑者。正是依托于技术的创新,硅谷才会成就了一大批的企业神话。他们之中有以操作系统发家的微软帝国,有时常给人惊喜的苹果公司,有互联网的巨头谷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的力量就是技术的创新,而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就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剂。技术创新管理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命运,企业的前途也就取决于决策者对技术创新管理的理解与诠释了。

参考文献:

【1】 郑海鳌, 周文泳, 尤建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政府投入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组织与流

程设计[ J ].中国科技论坛, 2009(8):15-19.【2】 苗启虎, 陈洁, 王方华.技术创新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治理[ J].科学学研究, 2006

(2)130-134.【3】 陈劲, 郑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J].管理学报, 2004

(7):119-24.

第二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v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在这个创新管理主宰着企业的世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文中分析了我国国美,金利来和联想三个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并从中分析出这些企业成功的原因和它们各自的管理特色,从而显示出了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与重要性。一个企业必须学会技术创新管理,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 企业管理 创新 案例 评述

一、引言

在一个人人都坚信地球是方的、大海是由乌龟驮起的年代中,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的。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向西航行,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于是,他发现了新大陆。威廉•贝弗里奇也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在社会的哪个领域,我们都缺少不了创新。同样的,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创新。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对于我国企业,我们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并且努力做好技术创新管理。

二、案例一

国美电器(GOME)是中国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设立了42个分公司及1200多家直营店面。国美模式的总结就是“以低价打市场(以包销、勤进快销、薄利多销为支撑);以管理服务稳市场(三级管理体系、奖惩分明、严密细致的管理制度);推行全方位本土化策略(管理人员本土化、业务本土化)。2009年,国美电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分析:国美的成功在于观念新、管理销售模式新。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拥有70余家商城,年销售超过100亿元。国美每个地区的每个门店在经营管理上保留着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连锁模式。同时,国美在经营销售上特别专业。国美经营的电器,在产品种类、型号规格、价位、性能上连营业员也能如数家珍般道来。从售前咨询到售时讲解到售后服务,国美的服务都显得非常专业周到。此外,国美采取薄利多销政策,树立了国美的经营定位,大批量销售从而占领市场、赢得利润绝对值的提高。而国美之所以能够低价销售,是因为它直接与厂商联系,免去了一起中间环节和费用,加上国美总是大批量进货,因此获得厂商更多的优惠,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国美的供销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代销制,商家以承担风险的方式获得企业的让利。定制的产品综合了厂商和零售商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判断,市场适应力更强,销售速度也更快。然而各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最终也让广大消费者获利。

三、案例二

在中国香港甚至世界各地,一提起领带,人们就会想到金利来,它以多姿的风采、强健的生命力以及不凡的气势独霸了香港领带市场,并且享誉世界。领带大王曾宪梓在创立金利来之初看到了香港领带行业的巨大潜力,于是开始生产廉价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吸引顾客。可惜,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买主仍拼命压价,领带不易售出。于是,曾宪梓决定走生产高级领带的路线。他找来国外高级领带逐一解剖,研究制作过程,并以此为样本做出了足以以假乱真的曾氏领带。然而,商家出于不是名牌不好推销的顾虑仍不愿意从他那里进货。最后曾宪梓说服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将他的领带放在柜台显眼处,供顾客挑选。凭借低廉的价格,优质的面料以及新颖的款式,金利来领带一举打开了香港市场。随后又进入了国际市场。

分析:金利来的成功,在于曾宪梓能够随着市场的信息而准确地调整生产路线,瞄准市

场,同时以相对低的价格却在质量不输于名牌领带的情况下在消费者中流传开来。首先,金利来运用了香港本地男人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西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西装领带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一本地的优势。其次与国外名牌领带相比,金利来领带出产于国内,减少了运费、关税等一系列中间费用。而且金利来位于国内,能够比国外名牌领带公司更快掌握市场信息和国内流行趋向,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增加销售。另外,曾宪梓勇于创新,创造出了不同的款式和花纹,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也加深了消费者对金利来的印象,打响了金利来的品牌。

四、案例三

联系集团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在联系集团,为了建立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队伍,决策者提出了以“集中指挥,分工协作”为主要特点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使之产生1+1>2的总体效益。公司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实行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1988年起,公司根据工作性质划分论文各专业部门,任务明确,流水作业。并且公司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使企业有更大的动力机制。其次,公司以实际贡献为依据评价工作人员,要求科技人员发挥实际作用,要求开发人员强化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另外,联想集团把产品质量、公司信誉和售后服务视为企业生存三大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分析:联想集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企业宗旨和指导方式极为重要。企业还要善于制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大船模式的成功,是企业策划者创新管理的结果,是管理的方式恰当的结果。其次,企业要强化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效益化,对人才的评价不以学历资历为依据,而以实际贡献为依据。另外,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理念,让员工朝着同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更好的发展。企业中也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分层,加快企业的生产机制。联系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管理的魅力。

五、结论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方向,但是技术创新管理却在其中有着同样的作用。无论你生产什么,销售什么,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我国的企业目前普遍的创新管理技术还有不足。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基础,为效益为目标,制定准确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努力把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让企业在各个商家都各出奇招,竞争激烈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强者。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也是我国企业急需做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及其评述摘要》

《创意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

《对企业管理创新途经的探讨》

第三篇:技术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姓名:苏敏慧

班级:工管09

3学号:200916011303

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学后感想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应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引言

多年来,我国企业为生存发展问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担多为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体制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趋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自1995年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8月20日)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作为以创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竞争压力,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使技术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中更符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具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以及相关配套能力。总之企业具有直接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内在优势,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企业深知必须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形成自有核心技术,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企业应该,必需亦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中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认真学习,提高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促进企业加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3.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安全地保障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涉及国家战略高技术,国家重要产业及经济安全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是我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能政治独立。

3.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立国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造能力,技术和管理的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核心,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大保证。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体系对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亦是一个长期坚持费力的过程,决非举手之劳,朝夕之功。建立“创新型”国家更需长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使企业成为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主体,有许多艰苦工作要做。

4.1 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采取坚决措施,按照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的要求,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提高创新能力。

4.2 建立学习型组织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的复杂对变性,必须将企业构造成一个学习型地组织,使企业面对变化的世界才能不断适应、生存和发展。学习不仅是对企业、而且也是对企业里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这一点也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要求。

4.3 强化或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课题,加大投入(尽快使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5%),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行开发创新工作。

4.4 管理观念实现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配置主体,是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者。传统的企业管理只是为“利润”而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他们过早衰亡的原因。企业只有跳出仅为自身谋利的狭隘的单个小系统,而从将环境包括在内的更大系统出发来考虑、构思企业的发展战略,(例如现在国内外有一些企业针对竞争中的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为了寻求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宽容战略”、“双赢战略”、“利益共享”战略等,都是改变传统的竞争而营造一种合作与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是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形成企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发展。

4.5 科技创新,以人为本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企业要认真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而忽视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整,造成企业管理方法僵化,生产效率低下,并使企业处理信息迟钝、决定缓慢,缺乏弹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必须从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上来,把人视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人”这一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根本作用,重新认识和确立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强调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价值和尊严。

企业要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必须艰苦的坚持推进。我们如何从全面和战略的高度去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把自主创新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齐心协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事。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历史属于面向未来、刻苦顽强、坚韧不拔、开拓前进的人们。

查找文献:

《现代科技创新十四案例点评》——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技产业》

第四篇:技术创新管理

1.学习本课程后的心得体会

2.我国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现状或展望)

3.以某企业为案例,探讨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或制度管理创新

4.研究与发展管理

5.企业组织文化创新

打印版:封面:主标题(副标题)

摘要 50--100字

关键词

主体部分

结尾

参考文献

字数2000 左右

十六周交

学习技术创新管理

后的心得体会

班级:工商管理094班姓名:李超

学号:20091601140

2一、摘要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科技型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重要。大企业具有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它们有能力从事产品创新与大规模的工艺更新,而科技型小企业很多是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人员创办的,机制灵活、决策果断,一旦有资金支持,会更愿意从事创新。

二、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 国有企业 知识产权 风险管理)

第五篇:技术创新管理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张秀华 工业工程 201113647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内涵,再分析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1)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不完善,创新的障碍比较大。(2)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不足, 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3)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能力弱, 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4)企业只重视引进技术, 却轻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开发。(5)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严重脱节。最后,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技术创新管理的内涵

技术创新管理又称为技术革新,是技术变革中继发明之后的一个技术应用阶段,技术创新管理的概念提出迄今已有70多年,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管理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是技术创新管理包括新产品与新工艺以及产品与工艺的显著变化。国内学者认为技术创新管理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技术创新管理主要是指技术领域或技术意义上的创新管理,在这里把技术创新管理界定在技术或者与技术直接相关的范畴,而不涵盖体制、组织、结构、营销创新管理等管理创新管理的范畴。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活动由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创新管理两部分组成,包括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开发、认同与应用到商业化的完整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来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企业除了在充分重视核心产品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管理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了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企业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和谐高效、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发挥而进行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以及具体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管理。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

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能力已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因素。分析我国企业目前技术创新管理状况,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不完善,创新的障碍比较大。中国目前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的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体制性障碍造成的。现存体制所提供的社会监督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结构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活动良好的制度环境。(1)政企关系不尽完善。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和过多的行政干预, 许多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带有浓重的政府行为色彩。导致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投资主体, 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关系尚待理顺; 另一方面,政府各机构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协调不力, 在

1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创新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甚至出现了新的重复建设和投人的分散化。(2)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尚待完善。我国的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执法不严以及其他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此外, 科技开发贷款政策、将科技开发经费打入成本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等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 而在这些方面, 我国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显得落后。

(3)企业制度落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企业未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运作的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政企不分, 企业缺乏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一方面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不够,企业自主开发的产品少,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则导致企业的产权制度不明晰和管理机制的缺位, 滋生了经营者的道德问题。(4)企业未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由于市场规范化的程度不高, 使得创新企业和非创新企业的利益差别不大,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技术参与利益分配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企业没有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

2.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不足, 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历史表明, 无论什么时候, 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水平都是以整体投入为基础的, 我国目前技术创新滞后的环境因素也与投入要素不足紧密相关。(1)企业对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高新技术从来就是知识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理想中的少花钱, 多办事的办法在这里行不通。按国际惯例,技术开发资金只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6%的企业可以维持, 占5% 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而 2002年我国大中型企业R&D经费81.7亿美元,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3%,占世界的1.1%。(2)技术开发人员缺乏, 专业水平不高。衡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弱标准之一就是人的因素, 如: 受高等教育或培训的人员的比例, 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等。据统计, 2002年, 我国2406 家大中型企业中, 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技术开发人员 51.8 万人,平均每个企业不足23人, 占职工总数的 1.26%,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5%至30%的水平。同时,每个企业的 R&D机构中只有24.7名科技人员, 仅占企业总数的9.3%,并且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3.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能力弱, 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技术创新能否成为一国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在于技术成果产业化。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弱, 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低, 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转化率不足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0%左右,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70% 左右的水平相比, 差距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是:(1)我国的科研远离利润或与利润关联不大。我国许多科研机构信息闭塞, 与企业联系较少, 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搞研究, 许多研究项目与实际需求联系不够, 转化的能力较低,难以产生效益。(2)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 中介服务机构因其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协调产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企业而言, 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和帮助不可或缺。但是, 我国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着队伍素质不高和装备条件差等问题, 其场地、设施和服务水平都还不尽如人意。由于未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 中介机构的运作往往各自为政,其综合服务效能远未发挥出来, 还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4.企业只重视引进技术, 却轻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及进一步开发。大多数企业只重视把技术引进来, 掌握技术的基本情况, 达到提高国产化率的目的即可, 而忽视对技术详细的消化。

5.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严重脱节。“两张皮”指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长期以来 ,多数科研院所独立于企业外运行 ,同时与企业技术开发结合少 ,成果转化难。当前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问题。在旧科技体制下 ,大部分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 ,关起门来搞科研。目前我国还有 76 %的科研人员在吃“皇粮”,而美国则有 90 %的科技人员在产业部门。吃“皇粮”搞科研的结果是一门心思想着出论文、出样机 ,单纯追求学术水平、得奖,至于这些成果能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或者对科研成果如何在市场转化成价值不甚了解。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后果 ,使得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明显偏低。

三、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上述技术创新的问题是我国社会现状的反映, 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共同面临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体制、政策、法律、市场、文化等环境建设上下大功夫。针对我国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改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大环境。(1)运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环境。要抓紧建立符合国情的反对垄断、保障公平交易、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制体系, 禁止以假借加强行业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等名义妨碍公平竞争, 实行地区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严格执法, 规范技术市场和其他市场, 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国有企业提高效率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建立维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知识产权虚置问题, 对知识产权的各种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 干扰了一些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国家要从法制经济和信誉社会的高度, 下决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对侵权者给予重罚和严厉的打击;同时, 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 将其纳入各类学校法律课程, 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侵犯知识产权和侵犯其他财产权一样是违法和可耻的行为。(3)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我国应该以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技术创新活动既有效又有约束的利益机制就是产权,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使企业成为产权明晰的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容许技术和管理等智力因素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和参与分配。

(4)制定税收鼓励政策。第一,对技术转化收入, 企业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购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 实行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第二,改进现行的增值税制度, 明确规定将企业研究开发、科技人才工资等支出划人无形资产的办法;第三, 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出口产品, 可提高出口退税率, 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可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第四, 推进税费改革。对现有的收费、摊派和罚款进行彻底清理, 对其中应由企业承担的费用, 要通过税制改革, 纳入有关税收之中, 不应由企业承担的费用, 应坚决取消。(5)落实高新技术产业的鼓励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 同时要尽快制订、完善并出台与政策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 协助企业用好用活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2.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机构, 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1)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 支持企业建立健全不同形式的技术开发机构。国家和各省重点企业都要建立高层次、综合性的、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拥有决策权的企业技术中心, 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企业技术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和机制完善, 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开发能力。(2)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支持企业技术进步, 推动产业升级, 集中必要力量, 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先进技术装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提高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发展后劲。(3)加强面向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延伸, 要协助做好政策指导、项目管理、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完善技术创新信息网,培育发展技术市场, 办好各种形式的技术成果交易、洽谈等活动, 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3.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1)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一方面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 激发职工的创新愿望和热情, 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工作质量。

(2)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 尤其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 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形成人才引进、评价、激励和留人机制, 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

4.建立健全与技术创新配套的融资制度技术创新需要投资, 技术创新投资越大,技术创新能力也会越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投资主要来自银行,然而,技术创新、投资本身具有风险性和长期性,而银行贷款往往首先考虑安全性,同时银行贷款也尽量支持短平快的项目, 以便获得短期利益。因此,银行往往不愿意对具有长远意义的技术创新贷款。从这一特征来看,不符合技术创新对投资的风险性和长期性的要求,这是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发展不快的一个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本身就是风险投资, 它能够满足技术创新投资风险性和长期性要求,所以,要把资本市场作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要渠道,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除了继续增加我国上市企业的数量外, 要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专门的高新技术企业板块, 让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能上市融资;另一方面,容许和促进我国各个地方建立小型的地方性的股权市场, 通过这种股权市场获得风险投资, 这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5.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强化消化吸收和创新, 缩短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中国的工业正在增长,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企业普遍存在管理落后、研发能力低等弱点。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首先, 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缩短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其次, 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在技术引进中应加强宏观管理, 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国家应统一引进, 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 最后再转移到企业。参考文献:

【1】郭娅,李江东.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9)。

【2】唐靖廷.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4(3)。

【3】李晓峰,徐玖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5(2)。

【4】吴贵生,杨艳等.中国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现状、差距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

(12)。

下载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包括两方面: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技术创新的学派。1.1技术创新的定义现代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首推著名经......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效的激励......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

    地质勘探技术创新研究5则范文

    地质勘探技术创新研究 摘要:为了进一步的增强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不得不对现今社会的地质勘探技术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同时勘探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是管理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稀缺、有价值、不可完全模仿与替代的资源。由于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科学管......

    技术创新管理重点

    技术创新管理 一、填空 1.被认为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创造性的模仿者是(日本)。 2.按照熊彼特关于创新的观点,技术创新的承担3.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征是(专业化)。 4.企业的技术知识的一般......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研究论文(共5则范文)

    摘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调配上、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及财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因此有必要不......

    以技术创新助推发展

    以技术创新助推发展 信阳是个典型的大农业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信阳在走农区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混淆工业概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化是以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