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
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
企业的投资管理是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既具有一般企业投资管理的属性,也具有连锁经营的一些特点。连锁经营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经营单位,以一定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对企业形象和经营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实行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的特点即六个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
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是指连锁企业为短期和长期发展所进行的增加资金总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管理活动。因此,投资管理不仅涉及到连锁企业的增量资产管理问题,还涉及到连锁企业存量资产的管理问题。连锁企业对投资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可能尽快扩张企业规模,另一方面企业有效的投资亦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充分利用与高速运转。一段时期一来,部分连锁企业投资活动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企业在负债率过高、超出企业财务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仍在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有的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投资股票和房地产等,企业资金链紧张,使企业处于高风险的境地,因此有必要对连锁企业的投资进行科学的管理,完善了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严格履行投资决策程序,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运营管理和投资管理两个方面看一下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
连锁企业的运营管理
连锁企业的运营管理是投资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品牌管理、标准管理、文化管理、作业系统管理和经营方式管理。连锁经营这一经营模式的实质,是企业运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实现低风险资本扩张和规模经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连锁总部与所有连锁店共享资源与能力。这也是连锁经营能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1.品牌管理
品牌可以说是连锁企业的生命,它可是说是连锁企业服务和质量的保证。连锁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连锁企业的品牌效应在不断放大的过程。品牌需要准确定位,加强对品牌扩张的管理,慎重扩张。品牌管理体现在统一的店面设计、统一的服务流程、统一的产品品质和价格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关注到品牌价值的认定,作为收取加盟权利金的依据之一;建立品牌贡献的品牌指标体系,监督销售终端在品牌方面的贡献
或损害。
2.标准管理
标准化可以说也是连锁企业的一个特性。在连锁企业中,标准化是保障企业进行低成本营运的基本原则,是配送中心和采购职能部门大规模高效运作的前提,这与战略目标的唯一化和明确化紧密相关。连锁企业之所以叫连锁,就是因为企业的标准具有可复制性。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店铺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方式的标准化。
3.文化管理
文化连锁是连锁的最高境界。这有助于培养分部和加盟商对企业远景、理念、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分部与加盟商对连锁品牌的主人翁意识,增加连锁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便使他们能够自觉的维护连锁品牌的形象,并为连锁品牌的发展献技献策。对消费者而言,每一种品牌都应该意味着一种文化。发展连锁店时,在连锁了标准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连锁企业外在的品牌文化。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经营的不仅仅是汉堡和炸鸡等快餐,它的产品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企业文化系统在支持。
4.作业系统管理
连锁企业一般由总部、配送中心和分店三部分构成。其基本作业系统主要包括营销系统、采购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连锁企业的独特营销系统,是一种可以集中管理的技术密集型的行销网络,有总部营销和分店营销两部分组成。连锁企业的经济利益主要来自规模效益,实现采购成本较低的关键则是集中、统一的批量进货。使消费品由生产厂商通过连锁企业的销售网络直达消费者手中,形成了中间环节最少的连锁商店采购系统。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整个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承担着连锁企业的储存、加工、配送和运输功能。
5.经营方式管理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三种方式: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即志愿加入连锁体系的原已存在的商店)。针对不同的方式对权利,义务和风险要区别管理。
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
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主要包括投资决策管理,投资组合管理,投资收益管理,投资风险管
理,和投资的监督管理这几个方面。连锁企业运营和投资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本的有效运用。
1.投资决策管理
连锁企业投资决策要充分考虑连锁企业运营管理的特点,坚持审慎原则,一方面进行经营项目的科学论证,充分估算投资项目的总成本、资本回收期限、目标效益等,以确定资金需求量和筹资渠道,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另一方面充分预计投资风险,在可行性研究论证中对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作否定判断,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实施。
连锁企业必须把投资问题与经营决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重大的经营活动都要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其投资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分配资金、决定投资。连锁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必须经过全面、充分、严密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并按照规范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投资规划,投资规划包括企业的投资目标、投资总量、投资成本、投资效益、配套措施等,企业投资规划的作用就在于指导、调控投资行为按正确的轨道运作,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2.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是指投资管理人对资产进行多元化管理,以实现分散风险、提高效率的投资目的。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保证组合收益的最大化;在一定的收益条件下,保证组合风险的最小化。传统投资组合的思想: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否则“倾巢无完卵”。组合中资产数量越多,分散风险越大。现代投资组合的思想:最优投资比例,组合的风险与组合中资产的收益之间的关系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存一组在使得组合风险最小的投资比例。最优组合规模,随着组合中资产种数增加,组合的风险下降,但是组合管理的成本提高。当组合中资产的种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风险无法继续下降。
投资组合管理主要从成本,收益和风险三个角度考虑。在投资组合运行过程中,投资组合管理需要成本控制同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各个因素在组合中的成本比重,以实现组合整体的成本效益最大化。投资组合管理要确保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各个组成部分仍然能够保证预计的收益。我们也有必要把外部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时间、竞争力等影响组件价值的因素考虑在内。风险因素需要和达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稳定性、技术风险等结合起来考虑。我们还有必要从成本,收益和风险互动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动态的投资组合管理。
3.投资收益管理
连锁企业的投资收益包括连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升值等等。固定资产特别是与连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有关的不动产的投资,在价格低时可适当购入,将来有升值空
间。如麦当劳租赁和购入不动产并通过特许加盟的商业平台成功变现的案例是经典之作。但另外也需注意固定资产投资更多会给连锁企业埋下很多隐患,特别是高价购买的不动产。投资收益管理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短期投资常用的是静态分析法,最基本的方法有投资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应选择投资报酬率高或满意的方案。投资回收期越短,反映资金收回速度越快,在未来期内承担的风险越小。长期投资常用的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法。最基本的方法有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法。净现值越大,说明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内部收益率大于投资贷款利率,则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内部收益率越大,说明获利能力越强。另外投资收益管理中要特别关注现金流量管理。加强对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判断现金流量的合理性,重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运用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能力进行分析。
4.投资风险管理
连锁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连锁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基本内容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些投资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连锁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加以借鉴。建立健全科学的投资决策管理程序,保证严格执行才能降低投资的风险。对决策层有严格的考核和制约,形成投资风险的责任追究制度。企业总投资规模应控制在合理负债率之内。非主业投资规模应控制在企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合理范围之内等等。
连锁企业重点强调一下防止盲目扩张。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和盲目扩张是连锁企业最大的两大风险。扩张太快的可以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案例。麦当劳曾经深受节奏失误而带来的痛苦。2002年以前,麦当劳在世界新建分店的速度最快时一度达到每3小时一家。但其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是销售总额与利润不升反降,到2002年第四季度更净亏损达3亿4380万美元!而其公布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在营运不佳的市场关闭分店费用拖累所致”。麦当劳不得不实施缩减扩张计划,以关闭严重亏损店来实现连锁系统的盈利。优秀的连锁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价值观和实际情况掌握连锁扩张的节奏及时调整从而防范风险。
5.投资监督管理
连锁企业投资监督管理的目的是规范连锁企业投资活动,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效防范投资风险。企业投资活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符合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突出主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和实际筹资
能力相适应;充分进行科学论证,预期投资收益应不低于国内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
连锁企业应加强投资全程管理,建立和完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制度和重大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投资项目应在实施开始前明确执行人和监督人,由项目执行人、监督人与企业主管领导签订项目责任合同书,项目执行人负责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并定期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接受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审计监督。项目执行人负直接责任,项目监督人负连带责任。
连锁企业应当依据其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年度投资计划,企业的主要投资活动应当纳入年度投资计划。企业应当编制年度投资分析报告,全面反映企业资本结构情况、年度投资计划执行情况、项目投资收益情况等。
总之,连锁企业的投资管理必须做好运营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品牌管理、标准管理、文化管理、作业系统管理和经营方式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投资组合管理、投资收益管理、投资风险管理和投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保持连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二篇:连锁企业资产管理
连锁企业资产管理
连锁企业的资产应实行总部与店铺分级管理办法:
一、流动企业资产管理
连锁流动企业资产管理主要指存货部分(即:由总部配送和店铺自采的商品)和低值易耗部分。
1.流动企业资产管理原则。
一是总部和店铺分级负责的原则。总部配送到各店铺的商品由总部设置总帐控制企业资产管理,在进入店铺以前,一切损失由总部负责;店铺自采的商品,由店铺自行资产管理,商品在店内被盗、短缺由店铺负责。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总部可规定在一定价值内的单件商品由店铺经理批准购买,超过此价值的商品由总部统一购买或总部批准后由店铺购买。
二是合理设置库存的原则。对进入连锁配送中心的商品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加快对各店铺的配送,减少装卸损失,降低商品损耗率;对进入各店铺的商品加强资产管理,一要统一管理店堂和后场的商品,原则上讲,店铺不设库房,后场只设一定面积用于临时摆放上架销售前的商品,但目前由于配送功能发挥不到位,大多数店铺仍有一小型仓库;二要按照“二八”比例原则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杨丰茂——“爱与感恩”励志导师!国际注册培训讲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多家公司特邀大型会务/活动金牌主持人,中华培训讲师网高级讲师,现任天下伐谋公司高级合伙人、签约讲师。对骨干商品的经营要形成系列化,保证不脱销断档。
三是分类指导的原则。由总部对各店铺的流动企业资产管理进行分类指导,如:总部要对各店铺的订货数量、品种进行监测审核;总部要定期督促各店铺及时根据销售情况调整商品结构;总部有责任督促各店铺对超过保值期的商品进行清理,并在规定的商品范围和期限内由总部负责退货处理。
2.流动企业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
(1)加强存货管理。对保管期长、销售量大且长期稳定的商品由总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到各店铺;对部分保管期短、鲜活商品和部分地产品在总部统一配送有困难的时候,可由社会化配送中心及其它供货单位向各店铺直接配送,由总部统一结算;店铺也可以在总部授权的商品品种及数量金额范围内自采。无论是总部和店铺在结算时应严格根据结算规定,将购销合同、采购单、仓库验收单进行核对,相符合后结算付款。
各店铺要根据商品销售情况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对接近保质期的商品要积极开展,对超过保质期的商品要及时进行清理。
(2)加强商品销售管理。总部对配送中心及店铺的全部商品要设置商品管理总帐,对店铺自采的商品一般实行按商品大类管理,有条件的要逐步过渡到实行单品管理,并建立实物负责制,以保证帐实相符。各店铺要定期对商品进行盘点,由总部核定商品损耗率,超过部分由总部从店铺的工资总额中作相应扣除。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的管理原则。
连锁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照总部统一管理的原则进行。
2.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
(1)新建店铺的固定资产原则上按同一标准进行配置。但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如:利用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店铺,则应按实际需要配置固定资产,以免造成浪费。
(2)连锁企业的固定企业资产管理由总部统一核算,统一提取折旧,各店铺不进行摊销。
(3)连锁企业的固定企业资产管理由总部统一购置、调拨、报废,店铺无权处置。店铺需要添置、报废固定资产时,需事先向总部提出申请,经总部批准后送交职能部门办理。
(4)总部对各店铺的全部固定企业资产管理要建立明细实物卡,由财务部门注册登记,各店铺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同时,要进行定期盘点,店铺要保证物卡相符。
(5)店铺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损坏由店铺负责赔偿,店铺所占用的固定资产保养费用由店铺承担。
第三篇:连锁企业配送管理心得(定稿)
连锁企业配送管理心得
在学习这门课程前,说实在的,真的就不是很清楚连锁企业配送的管理。老师让班级同学分小组进行小小仓储管理实训课,每组7-8人,为时一节课(45分钟)的训练。
根据老师给的题目,完成一份初步的仓管方案。小组确定一个主管,3个左右的仓管员、3个左右的理货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就开始进行方案策划。我承认,我组是临时才开始做的,但是还是很认真,用了一个白天策划,一个晚上的检查、修正,最后完成初步方案,对每个组员来说实感不容易啊。我组成员虽缺一人到实训课,但是6人的配合和预期一样,快速有序,这可以体现我们在制作方案的过程中队实训课程的理解和努力。
在课上,男生负责机械的操作。比如叉车、托盘等,女生负责搬货,主管负责指挥,井然有序,按照方案的制定一步一步的做,没有意外发生的事,没有突发的争议,实属不错。就是物品和原先的题目有出入,自然要临时解决,在每个成员的意见统一下完成,体现每个组员对实训课的期待和兴奋,让大家都觉得将文绉绉的文字运用起来也是很不错的感觉。在这次的实训最大的心得,就是团员的合作。老师表扬我组的团结意识很强,当然我也是这么感觉的。不管是前期的方案制作,还是到临时的问题解决,大家都是有个意识,团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毕竟这是一个小组的任务。还有的实训心得就是前期的方案,对其理解,即便是临时开始制作,但是努力和投入也实属不易,因为这样后对面的实际操作来说非常重要,目的性的完成。
谢谢老师安排这样的课程,形象的诠释课本的内容以外,也让我们实际操作一番,实属珍贵啊!
第四篇:浅谈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
浅谈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
企业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投资正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企业投资管理是指为了提高竞争力或获得最大投资收益,而对投资的各项要素或环节进行策划、决策、组织和控制的过程。在现代企业,投资管理工作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房地产投资具有投资数量大、投资回收期长、流动性差、受政策影响较大、投资风险相对较高的特点,其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投资成败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房地产企业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指一城市或区域的宏观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居民收入、消费者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的所在城市或区域必须满足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能支撑项目的有效运转。
(2)政治因素。房地产企业投资是与政治及政策因素息息相关的,这是房地产企业投资区别于其他企业投资的最大特点。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政府对房地产企业投资的认可程度,以及政府的各种财政税收等优惠性政策等。房地产企业投资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所在区域的政治环境。
(3)社会因素。主要指当地人的风土人情,居住习惯、价值观念、居民消费意愿等方面的情况。房地产企业的最终客户是消费者,投资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在于去化率的高低,这与当地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密切相关。
2、内部因素
(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包括三种,拓展型战略、稳健型战略、收缩型战略。拓展型战略的企业对对外投资的需求更大,主要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形态;稳健型战略是采用稳定发展态度的战略形态,主要适用于中等及以下规模的企业或经济不景气的大型企业选择;收缩型战略采取保守经营态度的战略形态,主要适合处于市场疲软、通货膨胀、产品进入衰退期、管理失控、经营亏损、资金不足、资源匮乏、发展方向模糊的危机企业选择。
(2)项目产品特点。包括项目的类型、规模、性质及产品定位等要素。不
同房地产企业的主导项目产品特点不同,同一房地产企业在不同区域的项目产品也会有所不同。房地产企业要将产品线的特点与投资意向区域特征有机结合,做到两者的相互匹配,已达到有效投资的效果。
(3)企业所处地域集中或分散。即指本地项目或异地项目的离散性,包括形成区域性的项目开发,如项目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或华北地区等。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在已有项目比较集中的区域的投资需求较小,在空白区域且战略意义重大的区域的投资需求较大。
二、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投资过程中的主观判断太强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投资前应当严格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充分了解所要投资的项目,认真分析、充分认识投资风险和收益,然后作出投资决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都没有认真分析、充分了解这些资料,而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盲目地进行投资,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转,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
2、投资管理过程的管控不力
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过程的管控好坏是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实际中,许多企业都没有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或制度和组织流于形式不能有效执行,导致项目投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使得被投资项目由于疏于管理,缺乏监督,不能向正常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亏损,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3、缺乏相应的审计和评审
企业对投资项目投资后,应当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评审,检验投资项目的成果。但在现在的许多企业中,根本就不存在对投资项目的审计和评审,这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对投资项目的运行情况缺乏认识,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对投资项目而言,由于没有审计、评审等检验工作的压力,难免会造成投资失败。
三、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的策略分析
1、加强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完善企业投资管理制度
首先,在企业投资前期阶段,制定科学的区域选择及项目匹配标准,这需要综合考虑房地产投资的各项影响因素,并以此确定区域及项目选择的硬性指标;
其次,在投资项目推进过程中,制定项目投资流程图,细化工作流程,确定关键性节点;最后,在后期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建立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和项目评估制度,经过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和盈亏平衡分析等科学论证,确定开发项目的最佳投资方案。在流程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制度化管理。
2、加强组织构建及人员管理
建立完善的项目投资管理组织机构是保证房地产企业投资成功的必要措施。因为,管理组织机构不仅确定相关工作的责任人,也确定了管理沟通的渠道。一方面,需要加强投资管理的专门部门的组织构建及人员管理,将项目责任到人,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责任与激励并举,加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同时以一定的激励政策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管理需要其他部门的协作,因此,还需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举企业之全力保障投资项目的顺利进展。
3、加强投资项目运行过程的审计与评审
企业对项目投资后,除了管理和监督外,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定期的审计和验收。投资项目的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利。因此在投资项目运行一定时期后,必须对其结果进行审计评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投资项目正常运行,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资料,了解投资项目的运行情况,以便企业的管理者做出判断和决策。
第五篇: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2013年05月09日 11:38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03期 作者:李胡扬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要:餐饮业的连锁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问题与思考在不断加深。本文通过分析餐饮连锁企业的供应链构建特点,发现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挖掘更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
关键词:餐饮连锁,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稳定迅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明显提高,餐饮市场表现出强有力的发展势头,餐饮消费成为带动总体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重要角色。我国餐饮企业逐渐重视品牌效应,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大,注重采用连锁和特许经营的方法进行扩张。市场的诉求反映了大型餐饮连锁经营尤其是直营连锁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当今,市场竞争已经走向以供应链为主体的竞争时代,当今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能将供应链优化到极致,就是最后竞争的赢家。
二、餐饮连锁企业的概念和优势特点
餐饮连锁企业是由若干企业经营的同类餐饮服务产品的联合体。通过某些形式的组成以及公司形象的标准化、产品服务的专业性、管理体系的严格化以及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对单独的经营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它包括西餐店、快餐厅、日本料理等,以及茶吧、酒吧、特色小食店。
餐饮连锁企业是由一个总部,众多地区分店构成的一种企业联合体。每个餐饮分店为基本经营单位。然而与大街小巷的餐饮经营店铺相比又十分不同。餐饮连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统一化。即统一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统一的运作结构与流程,统一的食品材料来源以及统一的配送方式,甚至具有统一的装修风格。
那么,餐饮连锁企业具有哪有那些优势呢?又凭借什么在餐饮市场举足轻重?
1.概念、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就需要经营理念的革新、餐饮产品的更新以及服务方式的创新。餐饮连锁企业建立了一种供应商与物流配送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而达到资源信息共享。显然,这便于餐饮连锁企业迅速把握市场需求,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更人性化的服务。
2.确保食品原材料及时供应。由企业总部配送食材,从宏观上控制和调节配送数目和配送路径。同时对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统一监督和管理。
3.降低总成本。餐饮连锁企业最核心的战略经营目标就是拥有低廉的总成本,获得高额的总利润。
三、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愈是发达的国家或城市,供应链和物流水准愈高。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通过在供应链上流通、加工、包装、运输等增加其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
供应链管理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应用极为广泛。
四、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概述
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的基本含义是在供应链内涵基础之上结合了餐饮行业的特征和经营模式。即以餐饮连锁企业为核心,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通过统一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达到各个环节的共赢。其中包括原料生产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分店乃至顾客。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快速流通使供应、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完美衔接。餐饮产品前期、中期、后期与市场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影响。
五、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模式
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结构模型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从静态角度探讨供应链的基本组成;二是从动态角度探讨物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供应链中的流动情况;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综合评估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并且探究这些环节对于整个体系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该条供应链涵盖的组成元素。知己知彼,明确自己在整个流程中所处的形势,快速找出餐饮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核心竞争力中,不断创新,强化技术,以达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在餐饮连锁的供应链模型中,存在着物流、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各个实体之间不断地流通及传递。餐饮连锁企业总部以信息化的方式实现了高度统一。
原料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商给餐饮企业地区总店和配送中心供货,配送中心给各餐饮分店配送原料,分店把产品销售给顾客等环节中,明显存在着物流和服务流的流动。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数量、合适质量的原料或产品以合适的方式送到合适的地点,既保证物流平衡又保证供应链系统的有效性。在各实体相互活动的环节中产生了资金流。资金流是保证物料流动的动力,在这个供应链系统中,以信用条件、支付方式、委托与所有权契约等方式表现出来。信息流是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双向流动的一种流,它包括供应信息和需求信息,这两种信息贯穿了供应链中所有环节,在各个实体之间双向地传递。各地区企业总部统一管理各地区分店,而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则通过对地区企业总部的监督与管理,把各个分店的各种流统一起来,同时依靠信息化,在更高的角度实现整个供应链所有流的统一。
六、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的特点
介于餐饮连锁企业是由若干合作加盟企业组成,因此它的供应链也是极其庞杂和繁琐的。简单来说,每个合作企业就相当于一个结点。结点与结点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供需动态平衡。餐饮连锁企业的供应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错综复杂。具体表现为该供应链融合了多种类型的多个企业,甚至外企。也表现在原料采购、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配送运输、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
2.快速响应。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温饱需要,更多的是追求一种高品质、高格调的服务享受。目光长远的企业根据这一形势变化制定了新的经营战略,进行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幻莫测。另一方面,供应链内部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时刻流动。供应商得到需求信息,向企业传递供给信息并提供物流。与此同时,资金流从需求企业流向供应商,使整个供应链富有弹性。
3.顾客至上。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的构建和重组都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秉着为消费者带来更高价值以及获取更多收益的发展理念。在餐饮连锁供应链中,消费者无形扮演了企业发展向导的角色。顾客需求拉动供应链中物流、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快速运动。
七、我国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缺陷
1.缺乏完善的、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
餐饮产品以食物为主,原料多为农产品。分散的农户或中小型供应商在原材料供应商中占据重要比例。企业与这些原材料供应商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买卖相对自由,缺乏战略眼光。
此外,餐饮连锁企业一直秉承着传统的采购模式。一般只根据采购工作者的采购经验进行,很少对供应商们进行认真地观察、理性地剖析和货比三家的谨慎选择。这样的后果往往会导致供应商之间打价格战,同时失去供应商的信任。因而很容易出现短缺博弈的状况,最终导致双方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2.缺乏快速流畅的物流配送系统
多数餐饮连锁企业经营十分散乱,并没有建立起系统规范的模式。甚至大部分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配送中心。所以许多餐饮连锁分店虽然批量进货,却无法享有价格折扣,使分店的利益受损。同时也经常发生配送中心送货延迟的情况,而导致经营活动受到不良影响。
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物流质量的提高程度远远跟不上餐饮连锁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连锁总部对于产品销售情况没有做到及时了解,准确把握。因而对于配送频率把握不当。配送中心的网络技术不够娴熟,导致配送效率低下,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的完整体系。这些问题都将导致餐饮连锁企业付出更高的物流成本。从而阻碍了餐饮连锁企业的蓬勃发展。
3.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餐饮连锁经营模式的日趋普及,又呈现出新的问题,即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在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基本国情的制约下,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长久以来整个餐饮业的电子物流发展缓慢。虽然全聚德、百胜、小尾羊等餐饮连锁企业的管理者抢先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看似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甚至增加了网上定餐的便捷服务,同时大肆宣传新菜单、新折扣。但是在面对整体餐饮连锁体系的采购和信息环节上,他们内部的网络技术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与供应商、消费者及时沟通,达到资源和需求共享。餐饮连锁企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支撑体系也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资金周转不灵、电子商务人才匮乏、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缓慢等。从而引发“长鞭效应”,信息失真,顾客流失,最终导致企业的总体利润下滑。
八、餐饮连锁企业的改进方向
1.集团内共享数据必须做到统一和信息分享,并进而缩短整体供应链的成本,提升供应链每个环节的效率。
2.改变现行作业过度依赖人脑的习惯,未来藉由信息系统的整合力量,提升底层作业人员作业速度和准确率,并提供管理阶层决策分析能力。
3.导入标准成本制度,贯彻BOM表管理,统一门店、采购、中央厨房、物流中心。杜绝各部门间因料材编码不规范不统一导致的缺失。
4.藉由供应链信息大平台的搭建,彻底解决集团统仓、运输车队、中央厨房、数十家门店和采购等部门间的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
5.集团总部完全掌控菜品配方、商品主档,为未来大规模的跨省经营打好基础。透过标准成本制度的推动,集团总部未来可以实时掌控到每一个门店即时的库存和成本耗量,降低不必要浪费和成本耗损,并对所谓中餐标准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邝焕弟,乔忠.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分析
[2] 刘工颜.电子商务环境下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