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现状看此类节目的发展趋向[定稿]
浅析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向
摘要:“电视文艺专题”这种称呼是中国艺术创作领域的一大特色,国外并没有这个词。中国的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形成时间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直接来源于电视专题。本文将对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定义、研究的必要性作出说明,并且联系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现状,结合具体的案列来分析此类节目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文艺专题发展趋向选题表现手法
一、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定义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是以文学艺术和文艺演出作为创作原始素材和基本构成元素,在保留其原有艺术形态的基础上,运用电视视听语言进行二度创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和审美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如《苏园六记》、《洛阳牡丹情》、《江南》等都属于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类型,它们运用视听语言的二度创作,带给观众“诗”一般的视觉享受。
二、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发展趋向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的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经过了起步、停滞、复苏与发展以至于达到现阶段的兴旺,几经起伏。在中国电视文艺发展的半个多世纪中,文艺专题节目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节目的样式,以其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迅速凝聚着人心,引领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传递着社会进步的信息,印证着时代发展的辉煌。至今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频道专业化、节目商业化、以及入世后国际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等诸多因素的冲击,我们就有必要对中国当代电视文艺专题片的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其发展趋势,试图在新形势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其不断发展的途径,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三、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向
通过资料的查阅,我认为电视文艺专题节目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发展趋向:
1.电视文艺专题栏目不断发展,品种繁多齐全。电视文艺专题栏目在当今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电视文艺专题栏目也不断发展,而且和前一时期以综合性专题文艺栏目为主的情况不一样的是,电视文艺专题栏目分工日趋明确,各种品种的电视文艺专题栏目纷纷出现。
在电视文艺专题片出现之初,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早期电视文艺节目自觉地运用电视艺术手段进行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还处于摸索时期。然而发展到今天,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种类大大的丰富了。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既有综合性的《中国文艺》,也有报道为主的《幕后》,访谈类的《文化访谈录》,人物类的《人物》,赏析介绍类的《经典》、《风华国乐》,介绍类的《世界电影之旅》等,构成了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全系列。
2.选题的系列化日益明显。在频道和栏目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个节目的影响相对在缩小,系列化选题由于节目数量、播出时间以及内容定位的明确,日益在电视文艺专题创作中成为占领收视市场的有力手段,也进一步发挥了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影响,深化了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创作特性的探索。
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八集系列电视文艺专题《与时代同行》,节目编导在每一集都精心设计了一个主题对中心思想进行精心表现。第一集《走进新时代》;第二集《希望的歌》;第三集《我家在中国》;第四集《祝你平安》;第五集《家和万事兴》;第六集《跨越彩虹》;第七集《归来的梦》;第八集《中国新世纪》,八集文艺专题节目把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之路、建设现代化强国、与时俱进的十年中,中国文艺舞台上与时代同行的文艺作品奉献给观众,其中有经典歌曲,有交响乐曲,有综艺晚会的精彩展演,有嘉宾的生动讲述和珍贵的历史画面,艺术地再现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新时代的巨大变化。
3.文化性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成为创作热点。创作者们大胆地将非传统专题片的手法引进这一类文化专题片,并且结合诗歌与散文的叙述手法,以多元结合的新形式展现古老的传统文化。
比如文艺专题片《洛阳牡丹情》、《江南——千年陈酒》等节目,它们往往融知识风物、拟状物抒情、形散神不散、文化有其间。在影片中,创作者运用丰富多样的电视手法对某一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探寻,获得观众的欢迎,进一步扩大了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影响力,提升了电视文艺专题片的文化品格。
4.艺术手法表现进一步丰富。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创作日益重视电视手法的运用并且表现得越来越纯熟,为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增添了更大的魅力。
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文艺专题《四大名著·西游篇》中的第五集《笑谈八戒》,在这一集里,着重探讨的是猪八戒的形象,作品以主持人雅玲在西游景区探寻为外在线索,以评弹演唱为开篇,从“食”“色”角度,利用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木偶剧《西游记》,电视剧《西游记》等片段首先对猪八戒的性格作了风趣而形象的描写,然后通过专家的采访,对主导猪八戒思维和情绪的诸元素进行分析,其中又穿插了徐州琴书《猪八戒拱地》进行艺术表现;在外景地高老庄的拍摄引出猪八戒“倒插门”的身份,从中揭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身世的介绍。利用电视剧插曲《伴君常开花一朵》进行渲染,之后专家采访对猪八戒的性格进行定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作品里不仅对猪八戒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而且艺术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不仅利用了电视剧、动画片、木偶剧等影视片段生动地表现了猪八戒的形象,而且评弹、琴书等艺术形式还对猪八戒的性格等方面作了形象生动的说明,也可以看出猪八戒的形象在民间的广泛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电视文艺专题片主要呈现出品种繁多齐全;系列化日益明显;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等新的发展趋势,它的有益的发展态势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的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游洁.电视文艺编导基础【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2】郑向荣.电视文艺专题节目创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杜桦、吴秋雅.视听语言的语法【M]中国大学出版社,2013
第二篇:从《中国画名家论坛》看艺术类电视论坛节目
从《中国画名家论坛》看艺术类电视论坛节目
(王庆森 山东电视新传媒中心)
【摘要】
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自2010年10月开播的《中国画名家论坛》栏目,立足高端、定位高端,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和节目风格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时在坚持艺术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为其形成专业频道品牌栏目奠定了基础。文章旨在这些探索和实践方面总结几点经验。
【关键词】
中国画名家论坛,艺术类电视论坛节目,学术性,艺术性,品牌
自2010年10月开始,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开播了一档高端艺术类访谈栏目《中国画名家论坛》(以下简称《论坛》)。针对目前很多谈话类节目“话题雷同、抓不住观众的眼球,思想性差、拴不住观众的心”的一些弊病,《论坛》一开始就提出了“高端”的概念。这个高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定位高端。栏目以中国画改革创新为基本线索,以中国画21世纪的发展方向为基本研究课题,邀请全国学术界、理论界一流的书画名家作为主讲嘉宾,就中国画及与中国画学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些学术性的问题可以来自中国文联为首的学术领导机构,也可以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代表的学术研究机构,当然也可以来自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为代表的艺术学院。而只有在这个高度来选题,才有可能使得节目在未来发展成“一个集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艺术论坛节目。”
第二,内容高端。新时代的电视栏目,在收视率指标的指引下,多数都在追求“娱乐至死”的收视效果,因此很多栏目包括新闻节目、专题节目都在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而在这种风气的引导下,荧屏上观众所看到的很多节目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抄袭”,节目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种状况,《论坛》在一开始就定位高端,避开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谈,而是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从中国画学的角度去谈,将论题和论点深入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中国书画”的骨髓中;这样一来,从内容上就区别于之前很多访谈类节目同质化的电视节目内容,从而让行家能看出门道,让外行通过看热闹学到知识。
按照节目的定位和内容需要,经过若干次栏目组会议讨论,《论坛》确定了其栏目定位语:“全球语境,弘扬民族文化;中国传统,彰显时代精神;正本清源,引领学术新风;贴近文脉,融合世界潮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栏目中所说的“弘扬民族文化”,不是单纯的站在国内,也不是排斥外来文化的民粹主义,而是在当前全球化大语境下来谈论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文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纯传统的,而是新时期具有世界意义的新民族文化。反过来,我们讲的中国传统,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老的传统,而是一种被赋予了新时代精神的传统,也即民族传统的精神意义。中国画的精神在于心灵与自然的统一,在于中国哲学、诗学与美学的统一,离开了笔墨和画家的心性,中国画无从谈起,也就无从谈起中国画的精神之所在。
中国画走过了几千年,很多人都是在重复着传统,没有创新,有的人自称有所创新,只不过是在形式上有个新的样子;《中国画名家论坛》节目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示画家,更重要的是通过收藏频道这个平台,形成在画界的一个舆论氛围,形成画界的讨论,从而引导中国绘画的学术向着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发展。而站在新民族文化和新时代传统精神的高度,我们来谈学术新风,自然可以正本清源,也当然可以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融合;当然,这种中国画的学术是一种新风,而这种与世界文化和学术的融合也是在贴近中国自己文脉的基础之上的辩证的融合。由此来看,节目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学术性、思想性有了,而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有了。
紧扣以上宗旨,《论坛》确定了其节目形态:演播室访谈、讨论为主,配合图文资料和纪录短片。也就是在内容上立足高端、面向高端,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也正是有了这个思路,在首篇的四集系列节目中,紧紧围绕的话题是“当代中国画及中国画家到底缺乏什么?”
经过精心策划,系列节目安排在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作为拍摄地;在与有关方
面的专家、学者多次接触和沟通后,首篇四集邀请清华美院教授、著名策划人、文化学者王鲁湘担任学术主持,同时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美术评论家程大利,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著名画家范扬担任主讲人,以三人论坛的形式、就当代中国画学及中国画家的状态展开学术讨论。从鼎视传媒得到的收视数据和一些专家学者给出的反馈,《论坛》确实树立了一个艺术类高端电视访谈节目的成功典范。
(一)全新的节目形态
首先,在节目选题上,打破以往大众化和肤浅化的常规,坚持深入性和小众化的思路。《论坛》本身由收藏频道专业人士策划、摄制,又在收藏频道这样一个专业平台播出,面向的受众肯定是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所以,不可能照顾到普通受众。像“新时期中国画家的缺失”这样的深刻命题,是立足高端、面向高端的节目选题,一般老百姓几乎是不懂的;请中国画画学术界的高端人士进行探讨,这本身就是在高处俯视,只有书画专业人士才能听懂、喜欢听,而这种选题在一般的电视频道是看不到的。
再者,节目虽然在策划时就定位高端,但是高端并不是把一般受众全部挡在门外,而是通过穿插运用其它电视表现手段,增强节目的灵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如在多人论坛的基础上,加入演播室现场个案互动问答、外采短片、资料短片、图片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电视艺术论坛类节目的服务性,更增强了其电视表现力和观赏性。
(二)学术性的解读视角
在电视艺术论坛类节目中,我们避开娱乐化的角度,而是将书画艺术学术化,从中国画学的角度,从中国画学在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高度去解读,让“艺术理论界有争论,艺术教育界有讨论,艺术实践者有评论,艺术收藏者有理论”。
从19世纪末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对于中国画的讨论,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都是停留在“向西方学习”、“中西融合”的所谓“国画创新”上;而对于真正的“中国画传统”、“中国画学”、“西方艺术”,则很多人都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实际上,中国画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和改革,是建立在西方评判标准基础上的;《论坛》的目的,在于用东方评判标准看东方艺术,将中国画回归中国,从而丰富中国画学术。所以,从这个学术性的角度、从东方艺术的高度提
高认识,以这种思维理解节目摄制和编排,也正是《论坛》开设和开播的初衷。
(三)艺术性的小众诉求方式
在当前富媒体时代,电视从大众化向小众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而作为收藏专业媒体的收藏频道,当然也应该适应受众个性化的价值诉求,《论坛》开播以来,始终坚持高端化和小众化的个性化诉求,不追收视率,不求市场份额,这种踏实的节目风格,反而使得节目在书画艺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从媒介心理学的角度讲,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往往带有满足个人需要的得益色彩。从电视艺术类论坛节目里,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者,都能从中看到不足、学到知识、找到方向,也就是能产生共鸣。于是,他们喜欢看,并结合书画创作实践得以应用。这样的小众诉求形式,是《论坛》在艺术类电视论坛节目的一个有益探索。
此外,像普通的工业产品一样,电视栏目的存在与发展也都有一个生命周期,有的栏目长,有的则短。如何延长栏目的生命周期,扩大节目影响,形成品牌效应,这是摆在每个电视人面前的一个课题。鉴于此,新生的《论坛》也将在坚持栏目宗旨和形态的基础上,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同时,保持每一期节目制作的高标准、统一性,对于主持人、解说等的风格,也将坚持相对稳定的原则。这样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把节目打造成一档集学术性、艺术性、专业性的高端艺术类论坛节目。
第三篇:从电视问政看群众利益
从“电视问政”看维护群众利益
从前不久结束的武汉市“电视问政”,到刚结束的洛阳市“电视问政”,参加问政的政府官员在台上紧张冒汗者有之,张口结舌者有之,但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通过“电视问政”这一形式,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利益得到了维护。
现今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如何化解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为本,就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权力的运行要在制度框架下,而制度的实施要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认为通过“电视问政”这一形式,能够及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也是拷问政府和官员是否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举措。
我想我们的的群众是宽容的,面对问题,他们需要的是政府的明确态度和做法,只要我们政府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即使问题一时无法完全解决,群众也会理解。我们的群众也是严苛的,官话空话无法让我们的群众满意,专业的问题短时间无法解释清楚更无法让人接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把群众利益放在注定会受到群众的唾弃。以人为本,牢维护群众利益,是我们政府和官员牢固树立的的理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第四篇:从策划学角度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
从策划学角度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
作者:杨璐
【内容摘要】由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第一季首播即获得全国网1.191的收视佳绩,超过了同为第一季首播时的《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此后连续11期节目收视率均排在同时段节目第一,成为2015新的现象级节目。此外,《极限挑战》的火爆也令美国Fox卫视中文台,以及台湾八大电视台等多家境外电视台相继购买了该节目的播出版权。《极限挑战》第一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创新性运用了“印象”传播之道和恰当的本土化策略,更预示着中国未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新的发展趋势:电视真人秀节目不应止步于娱乐层面,更应当关注节目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核。若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其策划时仅仅希望达到娱乐效应,而忽视了其担负的社会效益,那么这档真人秀节目就不是成功的,并且也会影响到其长远发展。因此,如何使节目内容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吸引受众的同时又能不留痕迹地传递人文关怀与普世价值观,这是中国未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在策划中所应当考虑到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策划
传播印象
本土化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传播,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受众的需求也向着多元化发展,中国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综艺节目已经进入 “内容为王”的时代。打造良好的节目品牌和频道品牌,以最好的节目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当前国内电视从业人员思维模式的僵化,致使国内现有的电视节目类型趋向固定化、节目内容趋向同质化,即使是一些国内原创的电视节目也无法走出缺乏新意的怪圈。在这种形势下,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成为当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求新求变之大势所趋。
谈起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求新求变,不能不说起它由引进而起的源头。
自2012年10月浙江卫视成功引进并播出电视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后,2013年10月由湖南卫视引进并制作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在国内一炮打响,并一举引发中国电视真人秀狂潮,为湖南卫视的品牌打下更高一轮知名度,令其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一路飙升。尽管浙江卫视在湖南卫视成功后于2014年4月推出一档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但这一时期,虽然还处在国内亲子真人秀潮流的潮中,但这一时期国内其他卫视也纷纷跟风,一大批电视亲子真人秀节目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虽然自身处在电视品牌的第一阵营,浙江卫视还是敏锐地嗅到了激烈竞争中的危险气息。
红海战略终非长久之道。在当年国内电视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不断井喷的形势下,浙江卫视全身而退,在巩固已成为品牌栏目《爸爸回来了》制作投入的同时,另辟蹊径启动蓝海战略,并于2014年10月凭借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而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成功开拓出在当时还处于“北大荒”类型的中国电视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市场,《奔跑吧兄弟》中强烈的竞技感和强大的明星效应使浙江卫视以电视品牌竞争中“挑战者”的身份成功上位,并以此成为中国电视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中的首位“利基者”。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尽管其他同类节目相继推出,以及公众对《跑男》节目字幕制作水平粗劣的诟病,但仍未能有同类节目能够撼动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在中国电视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中的地位。
浙江卫视凭借《奔跑吧兄弟》收视大热而在中国电视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中独孤求败的进程,终因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的横空出世戛然而止。
2015年6月14日,上海东方卫视在晚间9点档推出一档全新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节目主打“男人帮”概念,由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等六位固定成员组成固定嘉宾阵容,每期加入不同嘉宾进行开放式的户外挑战运动,主要呈现男人们在各种追逐、竞争当中焕发的魅力与睿智,流血流汗艰难获胜。节目采用的“开放式过程”和“开放式结局”,营造完全不同于过去综艺节目模式化的观感,上演了12集“剧情式综艺”。
《极限挑战》第一季首播即获得全国网1.191的收视佳绩,超过了同为第一季首播时的《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此后连续11期节目收视率均排在同时段节目第一。有业内人士指出,《极限挑战》将成为2015新的现象级节目。
《极限挑战》的成功,与其前期的整体策划中的创意及其渗透的精神内核有着直接关系。首先,节目剑走偏锋,以“恶”显“善”。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每期节目的主题虽然不同,但在嘉宾相互的竞赛中都会“不择手段”以获取自身的胜利。这其中,不按常理出牌每期都有,心计与背叛更是比比皆是。原来,编导在该节目的策划初期,便想改变以往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侧重于“人性本善”的表现角度,从嘉宾人性中“恶”的角度做文章,通过嘉宾在游戏环节中表现出的“恶”来制造看点,一步步过渡到结尾“善”的主题。如主题为《继承者们》的第2期节目中,孙红雷和张艺兴结伴前往下一个任务点时中途在快餐店等餐,孙红雷在张艺兴上厕所时趁机拿走了张艺兴的箱子,得知自己的箱子被拿走的张艺兴非常伤心,他的一句“我们之间的信任呢?”令不少观众动容,成为了节目中一个小看点;当失去箱子又身无分文的张艺兴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地铁里卖唱获得路费前往下一个任务点时,观众又通过节目情节看到了人间满满的善意和正能量;当然,节目最终以黄渤、黄磊、罗志祥,王迅帮助张艺兴伸张正义,以及孙红雷的“改邪归正”收尾;节目内容及表现形式虽然与一般真人秀节目不同,但对“人性本善”这一精神内核的表现却是殊途同归。
众所周知,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国外一些知名的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均侧重于表现人性“恶”的一面。诸如美国福克斯公司出品的《诱惑岛》,侧重于通过节目测试人在面对诱惑时能否把持住自己;又如美国另一档受欢迎的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真相时刻》:节目设定的奖金高达50万美元,参赛者需要回答21个关于自己隐私的问题,问题难度逐渐增加,答案由测谎仪判断是否真实。节目中最大看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无疑是在亲友面前揭露自己“最深、最黑暗的秘密”。真实的东西看上去往往不那么美,但显而易见,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首先侧重展现“真实”,其次才是“秀”;反观国内,当前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无论节目内容和环节是什么,首先侧重于表现的是“秀”,其次才是“真实”。《极限挑战》虽也离不开“秀”,但其巧妙利用人性“恶”为观众营造真实感,进而制造看点,并在观众看尽“人性本恶”的一面后心理趋于向善时适时地使一切收尾于“善”。如此一来,既使节目形式上免于俗套,又制造了多重看点,而且也符合了意识形态的要求。如此巧妙的构思可谓前期策划的一大精妙之处。
其次,在节目本土化方面,前期策划也功不可没。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在开播初期就有人指出,该节目的节目模式与环节设置与由韩国MBC电视台制作并于2005年播出至今的一档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无限挑战》极为相似。而此后《极限挑战》因未购买该节目版权而与已购买版权而节目尚未制作播出的央视大打口水仗并遭遇节目第十期停播,但节目复播 1 后依然保持的超高收视率。这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一点启示:一档节目无论引进与否,要想获得国内观众的认可,必须高度重视节目的本土化。
《极限挑战》节目本土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节目情节设计的本土化。每期节目虽拍摄地点不同,但每期节目的环节设置都与该期节目拍摄地点当地的文化紧密贴合。如第五期《疯狂的石头》,拍摄地点在重庆,于是,整期节目从嘉宾造型到环节设置,全部紧紧围绕重庆当地特色文化设计。如孙红雷造型是一个“棒棒军”(重庆当地特色职业,意为挑夫),而节目中嘉宾还需通过吃重庆火锅、坐重庆缆车这样一系列与当地特色文化紧密相连的环节方可通关。节目中黄渤与孙红雷连续坐了两个来回的缆车寻找通关密语以及王迅被重庆火锅中特制的麻辣丸子辣的满脸泪花的场景至今令人印象深刻。这与某些电视真人秀节目环节设计中对拍摄地点特色文化的浅尝辄止可谓天壤之别。
其次,节目的本土化还体现在群众的参与度上。《极限挑战》连续12期的节目中,全都在人流量密集的地点进行拍摄,而节目组也并未向其它一些同类型节目那样在拍摄前对拍摄地点清场,反而是将路人也纳入了游戏环节之中,这样做虽然加重了节目录制过程中安保方面的压力,但从节目播出的整体效果看来,这样的设计是相当成功的。每期节目的画面中,嘉宾周围都紧紧围绕群众,而嘉宾们的许多游戏环节,也都是依靠周围群众的帮助完成。群众的大量出镜,不仅没有丝毫违和感,反而使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非常亲切。正是编导在前期策划过程中考虑到大众传播媒介营造“拟态环境”的作用和电视线性传播的特点,利用节目游戏环节中群众广泛参与的画面,不着痕迹地为节目营造出了一种亲民的感觉,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通过移情能够获得一种明星与自己近距离接触的心理感受,并且很容易受到画面情绪和现场同期声的感染,受众与节目增强亲切感的同时也使得节目迅速积累了人气。所以说,《极限挑战》成功的节目本土化策略也是其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又一大原因。
此外,《极限挑战》与同类节目相比最大的优势也是其创新点就在于其善于通过画面为受众制造印象。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人类理解研究》一书中将人的全部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印象,一类是观念。印象是正在经历某种事情时所获的知识,这种知识会伴随着身心强烈的情绪体验活动;而观念则是体验过后人们对该事物的回忆,或者是别人告诉自己的一种间接知识,观念的情绪体验不强烈。例如失恋的人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之中,而他多年之后不经意间提起这段往事时,虽然心中还会隐隐作痛,但曾经那种失恋后痛彻心扉的情绪体验已经相当微弱了。那么当年那种承受失恋痛苦时的感受就是印象,而多年后的回忆就属于观念,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们获取知识时情绪体验的强度不同。相应的,由于电视的传播符号是活动图像和声音,信息内容具有直观性和保真性,因而电视画面所带来的现场感令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会给观众带来较强的情绪体验。尽管电视里的内容并非观众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观众通过移情可以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
在传播“印象”上,相较于其他同类型节目环节上的“小打小闹”,《极限挑战》全程“真刀真枪”。纵观《极限挑战》,会发现编导的节目前期的策划中,尤为注重为观众营造印象。例如主题为《时间战争》的首期节目中,为获得争夺1号时间站点的钥匙,黄渤和王迅徒手爬上百米高的塔吊;而由于事先策划时考虑周全,使得编导能够在节目制作中将这一过程用俯拍、仰拍、正面、侧面、大全景,特写等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所拍摄的画面交叉呈现,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刺激性,让观众在收看这期节目中获得一种逼真的情绪体验;再如,主题为《上海滩的第一天》的第三期节目中,嘉宾王迅为了获得工资,外挂在高达282米的苏州第一高楼外壁上,擦完了50层楼的玻璃。而这一切,全部被节目组的摄像机全程真实记录了下来,又一次为观众制造出一种真实“印象”,并在节目播出后成功制造观众舆论话题,很显然,这期节目的策划很有远见。
利用视听影像传播“印象”来获得理想传播效果,其实由来已久。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曾介绍了这样一 2 个案例:在美国俄亥俄州,司机若违反了交通规则,有两种惩罚办法可供选择,一种是缴纳罚款,另一种是减免罚款,但必须观看一部由警方摄制的影片——《警号200》。该影片以展示交通事故现场为内容,画面充斥着扭曲损毁的汽车、辗压变形的肢体,还配有车祸现场受害者尖利惨叫的录音。曾有媒体报道说,大约有将近100名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为了减免罚款而观看了此片。但在观看过程中,许多人感到恶心,甚至还有人因此出现了休克而不得不接受治疗。用观看车祸现场影片来处罚违规司机,司机在观看时出现了恶心甚至昏厥等症状,足以说明视听影像对人的情绪和生理会产生多么强烈的刺激,这也说明了美国的交通管理部门深谙“通过传播印象来改变人的态度”这一影像传播的本质。
很显然,为了加强每期节目中对主题的“印象”传播,极限挑战不断刷新着“印象”传播的新高度。
在主题为《海岛求生》的第四期节目中,节目中不惜当场真实爆破3辆汽车,并以堪比电影拍摄现场的汽车爆破的真实画面以及与爆破汽车相隔仅几米的另一辆汽车上嘉宾惊恐反应的画面,又一次刷新了自身对于“印象”传播的高度;此外,为追求“印象”传播的极致,前期策划在整期节目结尾还设计了一个木屋爆炸环节,即在最后关头,极限男人帮一次次地剪错炸弹引线导致爆炸时间不断加快。当不少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认为即使最后一根引线剪错,仍旧不会有什么事发生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最后一根炸弹引线被剪错,炸弹进入爆破倒计时,嘉宾们还愣在原地,一旁导演却大喊“快跑”,当嘉宾们反应过来刚跑出木屋,木屋就在身后爆炸了,冲天的火光映红了一片黑夜、还未回过神来的嘉宾惊魂未定、有位跟随摄像因为来不及站稳脚步而被爆炸产生巨大起浪冲翻在地„„这些画面极为真实地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印象,这样大型的真实爆破场面到目前为止也是中国电视真人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尽管这些都经过了事前精心的策划和设计,但最终画面呈献给观众的瞬间视觉印象和冲击感仍是久久不能磨灭的。
可见,电视这个“当面导游者”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把故事讲的多么清楚,或者把道理讲得多么明白,而在于在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体验,以及是否该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电视真人秀节目虽表面上善于表演作秀,但其深层的本质还是在于通过传播印象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传播印象可谓电视媒介提高传播效果最有效的”杀手锏“。纵观国外各种热播的电视节目,会发现其制作人无一不是谙熟这件”秘密武器“的高手。
最后,除了上述提到的节目创意点外,致使《极限挑战》成为2015年现象级节目最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内容上的创新性与本土化,更在于其在节目中渗透的精神内核,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的社会效益。《极限挑战》第一季共12期节目每期的精神内核分别为:第一期《时间战争》——一切尽在掌握,却不一定能笑到最后;第二期《继承者们》——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第三期《上海滩的第一期》——每一个职业都值得尊重;第四期《海岛求生记》——真正的兄弟永远都不会放弃你;第五期《疯狂的石头之血战到底》——人生是一场战役,命运却时时反转;第六期《悠长假期之猫鼠大战》——比起胜利,收获友情更重要;第七期《悠长假期之冰封王座》——我们都想赢,但我们更敬佩为信守约定而输;第八期《迷失青岛》——即使被囚孤岛,仍能追求自由;第九期《职场宫心计》——职场不需要同情,但想赢,先学会尊重对手;第十期《挫冰进行曲》——只要用力奔跑,华丽的跌倒又如何;第十一期《异次元特工》——这世上永远会包容你的除了父母,还有真兄弟;第十二期《冲出黎明》——真正的善良永远值得守护;可以看出,《极限挑战》不仅限于一档综艺,也不仅限于娱乐,在每期节目玩笑的背后,都有话要说,前期策划时有意渗透进每期节目的精神内核在有趣的节目环节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给受众,让受众在欢笑之后又能够有所收获,这也是《极限挑战》不同于其它电视真人秀节目纯粹娱乐化的独特之处。
有位摄影师曾说过,一张照片的好坏不在于相机如何,而在于这台相机背后的大脑如何。3 《极限挑战》第一季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一档优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诞生,另一种层面上更预示着中国未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新的发展趋势:电视真人秀节目不应止步于娱乐层面,更应当关注节目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核。若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其策划时仅仅希望达到娱乐效应,而忽视了其担负的社会效益,那么这档真人秀节目就不是成功的,并且也会影响到其长远发展。根据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需求论及使用与满足原理,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当中国所有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时,节目便具有了同质化,受众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而到了那时,距离中国电视综艺真人秀的末日也就不远了。而这这将会是任何一个电视人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如何使节目内容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吸引受众的同时又能不留痕迹地传递人文关怀与普世价值观,这是中国未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在策划中所应当考虑到的问题。
第五篇:从高考看中国教育现状
201101455711中本5班李美娟
从高考看中国教育现状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在21世
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
而今天中国实行教育制度尽管比起封建时期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难脱其影响。说起现在中
国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几乎全社会的人都知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服从于他,就像明知前面有一个坑,但还是心甘情愿的往里跳。
自1977年恢复高考来,的确它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但高考制度它的弊端我们应该是亲身
体会的。限定的科目,限定的内容,限定的答案,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本该自由发挥的文科也被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陷于困顿之中。我们在高考之前的十几年的学习仿佛只是为了一
张试卷而服务的。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做不了,只能背书。我们向往的事情不能想,只能埋头于
题海。我们的爱好被规定为只能是学习。好学生的定义变成了冰冷数字。上至教育部,下至父
母学生,仿佛一切都是为高考服务。千军万马抢过高考这一独木桥,实际年中我们忽视了发散的思维,创新的精神甚至是快乐的童年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占一席位
然而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经之路。高考创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特殊情景,因为那里安放着难以抹去的故事和细节,而且浓缩了“中国式奋斗”的全部精髓和灵魂。
十年磨一剑,只为在这个六月“一考定乾坤”。在由“竞争”二字所诠释的逻辑体系中,高考是举起生命重托的最佳路径,“黑色六月”成为一种恒定而牢固的社会现象。竞争,不单单是高三学生的血酬定律,更是被早早地推向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由高考卷起的这场竞争注定是深远的,是彻底的,是社会性的。它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应试教育的全部逻辑,所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美丽愿景被狠狠地打入冷宫,动弹不得。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那里,从科举开始,读书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政治安排,而考试是一个人改变命运必须经历的一种仪式性的“程序”。“官本位”、“知识贵族”、“学而优则仕”隐隐地揭示了知识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文化心理一直延续至今,高考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类似的社会功能。
从1999年开始,扩招政策圆了更多学生的大学梦,然而在教育振兴、拉动内需、维护稳定、阶层流动等话语编织的复杂逻辑中,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击溃了人们对高考的美丽想象,以致无法接受“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事实,知识与命运被迫脱离了对方的解释逻辑。
高考,这个曾经承载着教育良心的选拔方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极为纠结的符号表象,最终失去了它原本强大的象征交换功能。在为人诟病的“工作之门”面前,扩招某种程度上给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轻松地越过高考,而后凭借发达的人脉关系挤占了原本属于优秀孩子的工作岗位。“高考之门”这道关卡在托起“中国式奋斗”的集体期许下步履蹒跚。
在极具幻灭感的“工作之门”面前,“高考之门”并没有被历史性地架空,这条路上依旧“人满为患”。这不能不提到我们时代普遍浮躁的“唯学历论”用人机制。如今,保姆、服务员等工作几乎清一色地转向大学生学历。当“人才贬值”成为事实,学历将能力逼向了死角,这进一步激活了大学文凭的“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有些民办大学、独立院校堂而皇之地兜售文凭,艺术类招生更是遍地开花,艺术热仅仅因为艺术专业“好考”。诸如此类的“泡沫教育”已经泛滥成灾,间接地稀释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或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我现在就在大学中学习,说实话,当我亲身经历了大学之后,这与我心目中的那座圣洁的象牙塔真的相差很远。
为什么中国可以在那些国际奥数等比赛中获得一次次金牌,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学术上的最高荣誉呢?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
另外中国的教育现状不仅仅存在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很值得人们去反思的。英语强制化的学习,小学时期创造思维的扼杀等。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学着所谓国际化的语言,却被韩国申请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崇洋媚外吧。当然,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止这些,但以我的水平只能想到这些了。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高考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否则为何国家还要持续三十多年实行高考制度呢?我想高考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首先,方便统一实施考试,招生,录取。管理教育的人省事,学校省事,大学也省事。至少大学不用费尽心思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选拔学生,全国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不管跟国外比怎么样,在国内大家都是一样的。
另外,高考还有一个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可以说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几乎时间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公平。而高考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不管那些作弊和暗箱操作,至少大家的起点一样,时间一样,机会平等。我想这一点也是高考能够实行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高考纵然有许多弊端,但在新的选拔制度出现之前,它恐怕还会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它真的比其他的制度要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