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机制 突出特色 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创新机制 突出特色 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浅析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关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无疑是两项切实可行的实践载体。概括的讲,这两项工作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各有侧重。晋星创建是对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升级晋档是对村级党组织的绩效管理。我们要从二者的指标体系研究出发,创新机制,突出特色,科学推进,以升级晋档保证和服务晋星创建,用晋星创建体现升级晋档的成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晋星创建:2008年上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实行星级管理,按照量化考核,评星定等,因村施策,多措并举,梯次达标,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分为五个星级等次,五星级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四星级村为重点村,四星级村、五星级村的验收、命名由市上组织,市上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四、五星级村的创建。三星级及其以下村为推进村,由县区负责晋星升等和考核工作。星级村考核实行千分制,考核标准体系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设施完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 6个方面 22项指标。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按照突出农民增收、兼顾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原则,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
理民主五个方面,具体设臵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党员队伍建设等15项考核评价指标,对村级党组织实行百分制考核,依次评为一、二、三、四类村级党组织。
一、二类村由市上考察审定,三、四类村由县上考察审定。
晋星创建是对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涵盖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设施完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把农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大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全面实施强化目标引领、项目支撑、机制保障、措施,推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机制保障等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上水平。“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村级党组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动力,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者指标体系虽存在差异,但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贯彻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实现新农村建设上台阶,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此我们要强化目标引领、项目支撑、机制保障三项措施,推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村庄治理四个重点工程建设为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服务,突出重点,坚持一张表格、资源共享、各评星级、分类表彰的原则来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一要坚持“举措到户”,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农户分类摸底调查情况,依照创业型、劳务型、种养型、兼业型、贫困型五种类型,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科学促进农户增收,上墙张贴农户增收明
白卡(市新农办统一标准),制定增收计划,狠抓落实,按照“三带三进三促”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从农户实际情况出发,对创业型农户我们要引导其做大做强,推进二次创业;对劳务型农户我们要激活潜在资源,促进初次创业;对种养型农户我们要壮大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对兼业型农户我们要扩大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对贫困型农户我们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脱贫增收。
二要加强生态家园建设,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按照“产业发展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公共服务区”四个功能区的建设要求,科学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引导群众新建特色环保民居。同时,依照改造标准模式,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旧村改造,推行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省级试点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努力达到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有沼气、有电脑、有浴室、有卫生厕所、有文化壁画的“五化五有”要求,四星、五星村年内至少亮化一条街。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治理“三堆”、清理“三乱”、美化“三口”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农户“门前四包”责任、街巷卫生保洁员职责,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青的优美环境。
三要增强保障服务建设,创新农村社会事业新机制。坚持“整合资源、完善设施、创新机制、服务群众”的原则,按照公益性服务设臵、经营性服务设臵、管理性服务设臵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综合办公室、文化室、警务室、培训室、连锁超市、村级卫生室、“农
信通”服务室7室,合理设臵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管理,积极搭建服务农民、培训农民、教育农民的平台,进一步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
四要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各级组织要把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靠实专人负责到底。抓关键,寻找突破口,找准着力点,把农民增收、人居环境改善、公共事业发展和村级治理作为重点,逐乡村下达工作任务,坚持共用一张表《新农村建设月报情况统计表》,各争星级,各升阶次,全力推进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全面开展。
五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检查促工作,考核比成绩。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经常化督查考核机制,实行“单月检查,双月汇报,季度考核通报,年终总结评比”。继续发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激励和推进作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第二篇:创新机制科学开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创新机制科学开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罗志宏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自1989年正式实施以来,始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开发范围不断扩大,由1989年的3市32个开发县扩大到目前全省14个市州107个开发县(其中国家开发县92个);二是开发投入不断增加,总投资由1989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由1.2亿元增加到12.1亿元。1989-2010年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226.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06.3亿元;三是开发效益不断显现,22年共改造中低产田2435万亩,占全省中低产田面积的54%,开垦宜农荒地88万亩,林业建设388万亩,改良草山50万亩,立项扶持了113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壮大了一批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共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20万吨,新增农业总产值391亿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200元以上,多的达600余元。22年的实践证明,湖南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三湘大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推动力量。
然而,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出现了一些制约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有:
一是工作思路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一些地方思想上封闭自满、安于现状,工作上墨守成规、按部就班,集中表现在:资金投向比较分散,项目规模不大;对规划设计重视不够,没有将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衔接;项目建设标准不高,带动农民增收的力度不够;重建
设轻管护,工程难以长期发挥效益,等等。
二是财政投入比重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总量少,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低,增长缓慢,资金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只占同期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2.4%。由于地方财政投入是与中央财政投入按比例配套的,因而也增长缓慢。我省尚有中低产田近2300万亩,如果按照现在的投资量和增长速度,要全面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还需要20多年的时间。根据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规划,农业综合开发需承担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和50%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现有投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
三是开发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不相适应。目前不少地方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仍然以修渠、修路等为主,治理措施比较单一,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开发的外延没有得到扩展,开发的内涵没有得到丰富和挖掘。
四是资金投入政策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其他支农项目政策不相适应。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取消了沿袭千百年的农业税,并对农民种植粮食、购买良种、购置农业机械等进行补贴,而农业综合开发却强调农民筹资投劳,且比例较高,就我省来说,目前仍要求达到中央财政资金的20%。这显然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够协调。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政策与其它类似的支农项目如土地整理项目、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的政策也不一致,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创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生命力所在。要突破农业综合开发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就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做到四个创新,实现科学开发。
一、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思路
一要树立科学开发的新思路。要全面掌握、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工作方式上要做到科学开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科学论证,科学选项,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中心任务,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做好统筹协调、可持续这篇开发的大文章。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围绕改善农村生活和人居环境上拓展开发外延,农村的村组道路建设、小型安全饮水工程、小型环境治理工程、小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都可以纳入农业综合开发范围,给予扶持;要在提高综合治理水平上丰富开发内涵,综合运用工程、科技、生物等措施,真正对项目区的田水路林山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治理开发的标准和档次。二要走规模开发的路子。实行规模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创新开发模式、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水平的需要。规模开发的核心,就是“三合”: 一是综合,即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农机、科技、生态等措施,对田水路林山进行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二是整合,即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载体,整合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各类资金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的聚合效应。三是结合,即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实行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增产与增收相结合。实行规模开发,应该成为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工作思路。据统计,2010年全省土地治理财政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开发县有65个,占国家开发县总数的71%,有31个重点开发县在100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2707万元。作为按项目区实行区域治理来说,这笔投入是比较大而集中的,完全可以作为整合支农资金,实行规模开发的平台。
二、创新投入机制
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建立农
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首先,中央财政要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承担的任务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投入比重,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达到5%以上,并保持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同步。其次,作为地方财政,要顺时应势,在中央财政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足额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同时,要力争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更多地用于农业综合开发,以充分体现土地出让金“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的资金使用原则。二要创新群众自筹机制。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主体和受益主体。为了切实落实好群众自筹资金,需要创新群众自筹机制。首先,实行竞争立项的方式,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凡是当地群众开发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能足额落实或承诺落实的地方,优先立项进行开发。其次,实行群众个人投资入股的方式,按照“谁入股、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合股经营,把农民的利益与项目建设挂起钩来,鼓励农民个人投资开发。第三,应逐渐降低群众自筹比例,控制在中央财政资金的10%以内。同时,可以对土地治理项目实行“先建后补”机制,吸引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参与土地治理;可以对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贴息、“以奖代补”、“以奖代投”机制,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化项目建设,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建立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支农资金整合机制,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对支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规模出效益。首先要明确整合的范围。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农业生态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它支农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其次要坚持整合的原则。在现有政策和体制下,应以县为单位,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县级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引导,项目为平台,统筹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将各类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开发,避免重复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
设。第三要搞好整合的规划。科学规划是整合支农资金的前提和基础。要科学编制中长期总体规划,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强调上规模;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强调上档次;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调上水平。
三、创新开发机制
一是建立环洞庭湖农业综合开发区,打造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环洞庭湖区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现实基础,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建立环洞庭湖农业综合开发区,既符合环洞庭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需要,又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也具有规模开发的集聚效应。要加大对环洞庭湖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充分利用环洞庭湖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农田比较集中连片的优势,把农田建设成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做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其打造成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二是连续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县一业”的产业开发格局。要以《湖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点》、《湖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为指导,认真研究本地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科学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一县一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对选定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连续扶持,做大做强。三是完善项目区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要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促进土地流转,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构筑平台。项目区的土地流转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土地集聚,引导土地向企业和生产能手转移,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管理标准化、农业经营集约化。
四、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应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引入群众评判机制。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按照“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标准,由项目区农民打分给予评判,将评判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指标之一;第二,完善检查监督机制。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层面,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监督机制;第三,坚持验收考评机制。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都要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和工作考评。第四,实行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检查、验收、审计、考评结果,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紧密结合,加大对违纪违规现象和工作落后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大对项目建设标准高、资金管理严、开发成效显著的单位的奖励力度,做到奖惩并举、奖罚分明,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态势。二是建立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制订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后管护实施办法,依法依规保护项目工程设施。要明晰项目产权,可以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的数额和比例, 明确产权构成。要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和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及其责任,做到管护工作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要设立管护基金,保障管护经费渠道通畅。财政要拿出部分资金成立工程管护基金,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损毁工程, 给予适当补助;对建后管护好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
作者系省财政厅巡视员
第三篇:创新投入机制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床新投入机制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合肥市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合肥市财政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建立以工促促农,实质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就是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我市正处在工业化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我们农业财政工作
我市是沿江近海的内陆城市,总面积7029平方公里,耕地32.94万公顷。全市总人口4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5.72万事农业的97.3 万人。“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232元,年均增长10.2%,2005年达320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均水平高566元。2005年,我市实现GDP 853.6亿元,财政收入跨过130亿元大关,我市从总体上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
一、“十五”期间合肥市财政支农工作成效显著
(一)合肥市财政支农投入总体情况
“十五”时期是我市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最大、资金使用效果最明显,也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民所得实惠投入累计达到42.59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4%,是“九五”期间的2.49倍,其中支农专项支出17.54亿元重点支持畜禽养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以及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渠道硬化和南淝河、丰乐河、瓦埠湖、巢湖大堤等重点防洪河段整治等工元,对全市46个乡镇47.46万亩中低产田进行了治理改造,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排专村村通砂石路目标的基础上,从2005年起,又启动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全部免除了农业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多种补贴,使每一户农户都直接受益。全面推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卡式”发放工作,确保各项对中,2005年,全市通过“一卡式”发放的财政补贴资金2.08亿元,覆盖全市64万多农户。此外,还积极安排调度资金,建立了制,有力地支持了防汛抗旱、防治非典、禽流感等重点突发事件的处置。
(二)合肥市财政支农主要做法
“十五”以来,我市财政支农工作按照“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确财政资金投入方向
理清支农工作思路,把握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做好财政支农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力求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并据此研究和制定财政扶持政策,有的放矢,有所作为。首先,合肥市三
淮分水岭地区,岭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1.7%。江淮分水岭脊线长度达100多公里,这一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地形地貌复降水分布不均,秋伏旱几乎年年发生。加之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结构形式单一,模式,广大农民从常规、大宗作物中增收难度较大,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就没有希望,农民增收奔小康就不可能深入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农民市场意识不断增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愿望强烈,畜牧业、苗木花卉业、蔬菜瓜果业等主导产业雏形初现,如果加以正确引导,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就能够扩大规模、提升随着我市财政支农投入的加大,社会、民间资本也对投资农业这一广阔的领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资兴办农业实体,农业产两年来,市财政将支农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放在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上,放在农畜牧业、苗木花卉业、蔬菜瓜果业等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支农资金的投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性投入。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二是引导性投入。会和民间资金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示范性投入。加大农业园区建设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等。
2、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初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我市财政严格执行这一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四类支农支出全市年初预算数由2001年1.16亿元逐年增长到2005年2.27亿元。全市财政四类支农支长到2004年 2.49亿元(含省级以上财政转移支付及市本级追加支出数)。其中市本级安排支农专项资金也由2001年的2000万元长12%。我市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经费新增部分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主要向农村倾斜”要求,正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增长机制已经形成,随着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3、转变财政支农方式,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在不断加大支农力度的前提下,市财政改革资金分配方式、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改革支农资金分配方式。将市级支农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提前下达资金预算控制数,由农口各部门根据下一年到具体项目,与部门预算同步履行报批手续,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分配的透明度。资金分配以“资金跟着项目走”为原则,资果相挂钩。市级项目原则上不再要求县(区)进行资金配套,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2)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结合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实施主体等报帐制,减少了资金中转环节,缩短了资金拨付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止了支农资金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3)以创新支农政策为先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各项财政支农扶持政策通过新闻媒体、合肥农网、下发文件等项目、产业,谁都可以做,做好了,验收合格了,就能够得到财政的奖补资金。对获得财政扶持的项目在资金兑现前必须向社会公开、公正、透明”的资金使用原则,改变了过去财政“先给钱,再干事”、平均分配资金的传统做法,扭转了等、靠、要思想,同财政支农资金扶持方式的改变,拉动了社会资本及民间资本加大对我市农业的投入,有力支持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养殖业、蔬菜业区域化布局加快形成。
(4)整合支农资金试点,建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为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分散在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产业化资金的存量与增量部分集中到一起,设立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大对农业的投入。通过选择业绩优良的担保公司具体承办担保业务,实行市场化运作,按2-5倍放大担保贷款,有效发挥了财政资业融资难问题。
二、合肥市财政支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以来,我市财政支农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农业和农村经问题仍然是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工作仍有很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县乡财政困难,严重影响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虽然我市肥西县、肥东县2005年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26亿和5.34亿元建设和调控能力很差,等、靠、要意识依然浓厚。以2005年为例,肥西、肥东县本级支农专项资金投入分别为520万元、300万县的地位远远不相适应。同时由于三县税源少,经济欠发达,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保工资保吃饭是县级财政第一大事,乡、村两级支农投入无法落实。县乡两级农业投入依赖上级,不仅如此,上级支农资金下拨后,还存在挤占挪用现象。
(二)支农资金有效整合不够。由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有机协调不够,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战,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普遍存在。
(三)县级财政资金配套跟不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展开,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和政策越来越多,资金压力也越来越特别是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难,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进展、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我市农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扩大规模,提档提速需要大量资金融机构从风险控制考虑,不愿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五)农业保险业发展滞后。农业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薄弱。“十五”期间虽然市财政在主导产险业基本上对农业没有涉足,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六)乡村债务问题亟待解决。与全省、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乡镇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市农村基层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乡村两级债务总额达11.83 亿元,平均每个乡镇债务总额605万元,村级债务35万元。我市乡村两级债了家底,核减了一部分债务,但剩下的债务如何化解,办法不多,效果也不好。如此高额的负债,隐藏着很大的财政财务风险。
三、创新投入机制,合肥市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是统筹合肥城乡发展、推进县域突破,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良好机遇一部署,积极调整财政支农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前几年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财政惠农政策只尽最大努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财政政策支持机制。
(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1、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逐年加大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对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在提高使用效率下功夫;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收益项目的投资,逐步建立合理、稳定而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按照“三个高于”要求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即确保每一年的财政支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保证国家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
(1)加大支农预算安排。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和“三个高于”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增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总量为3.95亿元,其中支农专项安排9000万元,增长14%,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障等投入均有较大增长。
(2)增强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刚性。严格执行《农业法》“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都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收入的增长幅度”规范围。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
2、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原则。
财政支农资金将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为投入重点,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市农业的可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要求财政支农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区分财政资位的经费支出,按照WTO绿箱政策的要求,实行以间接保护为主、直接保护为辅的综合农业保护政策,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优化用效益。
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调控、引导机制。利用政策导向,扩大支农资金覆盖面和受益面。
为改变过去财政先给钱,基层再干事的做法,扭转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采取先政策后奖补的各县区、乡镇和项目单位根据政策规定和要求,先组织实施,凡符合政策规定的,经市组织验收后,均可享受市以奖代补资金扶持策更加具有宏观调控性,资金分配更趋公平;同时,也引导县区、乡镇和项目单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4、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
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涉及20个市级部门,必须切实加大资金使用的整合力度。市财政将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支农资金的整合。资金整合首先从市级财政安排的资金做起,以后逐步扩大到各级安排的所有支农资金。农口部门预算的的编制工作中,将打破原有“基数+增长”的安排模式,按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进行整合。第一,支农专项分散到各个部门,主要用于安排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1000万元,使担保资金本金规模达到2000万元,以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为呼应“工业立市”战略,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对原来分散在农、林、畜牧水产各部门的支农存量进行调整、合并、集中设立。重点支持畜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大对农业领域招商引资金力度。第三,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组金200万元。调整原有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资金现行分配方式,重点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展方向和目标,加大从源头扶持力度。第四,调整现有部分农业专项收入和基金收入分配方式。对城市水资源费收入在满足必要的水政余部分全部用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人畜饮用水问题;从水利建设基金中集中一部分资金重点于防洪保安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设立发展设培专项资金,新菜地开发基金收入全部用于安排农业设施园艺建设。第五,按照土地复垦整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尽快出台我市村庄整作实施意见。把土地复垦整理工作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具备条件的示范村镇进行整治试点。农民住房建设资金采
持与农民出资相结合,农民新村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根据试点村的区域位置、整治规模及农民新村建设投资额等按照一定标准,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给予补助,通过村庄整治,统一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实现缩村让地,以增加的耕地指标资金。第六,尽快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资金使用重点要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设标准农田。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加大对示范村镇中低产田改造,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第七,“村村”工程要重点向新农村示范村镇倾斜,争取示范村年内全部实现示范村通水泥路目标。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应加大对示范村镇完善道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具备条件的地方,解决自来水供应问题。调整工业园区基础建设设施贷款贴息政策,增加对新农村示范村镇业集聚区”投入内容。第八,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通过加强涉农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对教育、社保化、民政、规划、计划生育、商务、科技等部门涉农项目的安排要根据新农村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有条件可设立资金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防止产生各自为战,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
5、积极开辟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新渠道。切实落实从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规定比例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切实落实政策。
6、积极转变扶持方式。探索利用财政补助、贴息、担保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
(二)改革财政支农政策,创新形式、突出重点。
1、突出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1)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从2007年开始,立足扶持农业主导产业,通过资金整合,设立农业产业件政策扶持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2)扩大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规模,积极扶持各类农村中小企业。拟在目前1000万元的基础上,2007年将农村中小企业年增加。进一步完善担保资金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种子、粮油棉、菜瓜果、畜禽、奶制品、水产品、林秆转化等10大产业链,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每个产业链至少有1—2个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龙
(3)继续实施品牌奖补战略。继续鼓励、扶持企业、基地积极申报农产品品牌,提高批量上市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商标注册产品,争创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
(4)大力支持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整合分散在农口各主管部门的致富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扶持资金,重点向农村排致富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分别是200万元、100万元,建议在以后,大幅度提高对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大力扶持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丰乐种业等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一批科营农业科研机构的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业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建立产学研联合新机制,院所共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引导企业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
势农产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研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县、乡农技站(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牵动性项目,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产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的领域很多,在规划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眼下最迫切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加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建立政府投入带动农民自愿投资投劳的农村公益事业和农田水利建设投以奖代补等有效手段,支持和引导农民统一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按照城乡统筹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加大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建设投入,继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等的资金投入。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支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
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和“公开招标培训基就业”的原则,进一步做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掌握职业技术,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劳动力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持有《就业服务卡》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提供贴,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就业工作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资金投入,于项目区农民培训。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支农能力和管理水平
1、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积极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的事权,强化财政支出责任;建立和完善县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继续深化乡财县管改革,加快发展县乡财政经济。
2、改进财政支农工作方式。按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确定的方向,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财政支持“三农”工作新机制。整合财政配使用和统一管理;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行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式”发放;积极推行“民办公入和管理方式,提高财政服务“三农”的能力和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3、推行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制度。逐步推广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健全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财政支农
二○○六年六月
第四篇: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创新思路突出特色
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团东海县委
东海县青年中心建设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引导城区青年健康消费为工作重点,坚持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广泛吸纳区域内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努力探索地方特色的青年中心建设模式和运转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青年中心28个,涵盖了全县22个乡镇和4个社区。发展会员8258人,会员单位26家。具体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抓好青年中心组织架构建设
青年中心既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一种模式,也是新时期团组织建设的一种新型方式。为加速推进青年中心建设,我们成立了由团县委书记任组长,机关、工商、文化、城管、交通等部门团委书记为成员的青年中心建设推进小组,明确每人的职责,身体力行的推进各项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青年中心建设筹备小组,成员由各专业协会会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团组织负责人和有专业特长、积极进取的青年组成,负责青年中心建设的筹备工作。青年中心建成后,筹备小组成员直接转为青年中心理事会成员,进一步提高青年中心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青年中
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思路,抓好青年中心活动阵地建设
青年中心推进小组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阵地建设。针对城市、社区、乡镇的不同特点,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推进措施。在城市,我们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中国移动青年中心,从原有的移动书屋升级到现在的移动青年中心示范点。在社区,因为我县城区面积较小,我们没有在社区成立青年中心,而是依托社区活动室成立了青年中心社区服务站。在乡镇,一方面我们重点发展乡镇文化站,通过考核达到青年中心建设标准的,给予1000元奖励资金,并任命文化站站长为乡镇青年中心副理事长,另一方面与县移动公司合作,在东海县各乡镇建设中国移动农村“青年中心”,添置书籍电脑等设备,主要为农村青年提供图书阅览、信息服务、移动业务办理等多项功能,同时也为乡镇团委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现已建成此类青年中心19家。
三、整合资源,抓好青年中心个人和单位会员的发展 共青团的资源非常丰富,发展青年中心关键是如何把现有的资源整合利用起来。然而共青团干部大部分存在年龄轻、工作阅历少、经济工作经验缺乏等弱点,资源整合的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锻炼团干,我们在发展青年中心会员单位时大力倡导陌生拜访、15分钟说服等营销方式,要求团委机关和青年中心建设推进小组的成员每人
至少要发展一家会员单位。为了建立青年中心长远的自主运作机制和充分发挥青年中心服务青年、支持团委的功效,我们坚持市场化运作,靠服务来吸引和保持青年中心会员单位。首先我们严格控制青年中心会员单位的数量和质量,同行业中会员单位最多2家,其次我们给每家会员单位提供“青年中心会员单位”标识牌,每月印发一次会员单位优惠信息,通过报纸邮送渠道发放,帮助会员单位扩大影响。在建立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的青年中心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没投入一分钱,并且还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东海县青年中心现有会员单位近30家,服务内容涉及餐饮、住宿、健身、娱乐、文化、通信等10余个消费行业。已形成商家踊跃申请加入,而我们根据标准严格取舍的发展局面。在青年卡的发行上,我们采取了先发展会员单位后发展会员的方式。即确定首批青年中心会员单位后,立即制作青年中心宣传彩页,充分利用电视、展板等各种平面和立体媒体广泛宣传“青年卡”,然后才开始发展会员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青年卡发行首日就有500多人提出申请,目前已发展个人会员近万名。
四、完善制度,抓好青年中心的长效和自主管理
为了确保青年中心的规范运转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了青年中心理事会、部门、会员单位三级管理,制订了《东海县青年中心章程》、《内部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办法》、《会员手册》、《各
部门工作职责》、《会员单位服务承诺》、《会员单位服务流程图》等12文件并严格执行。其次完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每个会员单位,考核结果优秀给予免费宣传版面奖励,并成立团支部,允许佩带团徽上岗,现在东海青年中心已有移动公司、地王大药房、五星电器等单位实行佩带团徽上岗制度。三是完善信息传递制度,定期召开由团委、会员单位、青年卡会员等人员组成的理事会、会员代表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同时为增加青年卡的使用率,我们开展了吉祥号码拍卖、会员卡号抽奖等活动,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另外还在每个季度联系会员单位开展“青年卡狂欢日”,为青年卡用户提供的折扣最低达到3折。通过这些活动,青年卡会员得到了实惠,青年中心也扩大了影响,有力的凝聚了人心。
青年中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项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课题,应当顺应社会发展和青年需求而变化。我县的青年中心建设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继续坚持以“边建设、边完善、边发展”为理念,不断探索有特点的青年中心发展模式,不断完善青年中心各种硬、软件设施,制定良好的发展、运作机制,完善和丰富功能,将青年中心建设成为服务功能强大、信息交流便捷、管理模式科学、市场运作灵敏的青年活动、交流的新型平台。
立足创新强化服务
第五篇:推进县域管理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文章标题:推进县域管理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必须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三个突出”,即“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其中,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是个关键。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好这一“关键”,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继续当好全国排头兵,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层级。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是活力不足、动力不够,而制约其活力和动力的因素之一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存利去弊,清除障碍,激发县域活力,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尽快实现新的跨越。
为此,今后五年,**应坚持以有利于增强县域发展活力为标准,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着眼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不断强化县(市)、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而建立起一个“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县域管理新体制机制。笔者以为,具体要抓好以下“五个创新”。
创新管理权限设置 着力扩大县(市)、镇的自主权
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上级政府应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凡是县(市)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市)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对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镇,各县(市)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委托或明确职责等形式,向镇(街道)下放有关管理权限。
积极探索改革“市管县”体制。可分三步:一是选取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布局较合理、改革基础和发展潜力较好的若干县(市)进行试点,省对试点县(市)的财政进行直管;二是省对试点县下放相当于地级市的管理权限,赋予县(市)包括经济、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权;三是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和正常运作,地级市与县(市)解除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分治,实现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创新组织机构体系 着力理顺政府部门、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
一是以精干高效为目标调整政府组织机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县(市)、镇政府组织机构,合理配置机构职责,优化部门之间和层级之间的职能配置,避免交叉重复。二是以权责统一为原则理顺条块关系。理顺县与镇、县直部门与镇之间的权责关系。国家和省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由县级政府和部门承担的责任,不能转给镇级政府承担。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镇级配合工作的,必须提供必要的经费,并赋予相应的权限;着力理顺税收、工商、国土等垂直管理部门与县级政府的关系,重点解决垂直部门工作任务目标与当地整体发展战略的关系,加强垂直部门与所在地政府的协调与配合。三是科学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对不同类别的镇,在分类确定机构限额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并相应核定人员编制。同时精简镇级领导职数,提倡党政领导交叉兼职。继续推进镇级事业站(所)改革,对不同类别的事业站(所)实行不同的改革方式。要探索理顺镇与村委会关系的新方法,进一步规范镇派驻机构设置。
创新决策机制 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
完善县(市)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采取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决策透明度。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对涉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开展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推行政务公开,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市)政府要依照行政许可的新要求,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按照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强化镇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镇级政府要积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回应公众诉求,维护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