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五篇

时间:2019-05-13 11: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第一篇: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以xx市为例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产业有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然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分布并不平衡,而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优势旅游地区的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当地财政、就业等都贡献了一定力量;然而,弱势旅游地区由于受旅游资源本身及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其旅游业并未得到有效发展。这不仅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不符合当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萎靡的今天,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弱势旅游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其拥有的弱势旅游资源是多地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xx为例,通过对xx地区的经济和旅游资源等进行全面分析并找出xx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路径,以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关键词

弱势旅游地区;旅游资源;经济结构;对策

Analysis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vulnerable tourism region

——take Shangqiu city for example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nearly a decad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and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service industry promoting economy growth and expanding employment channels.However,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distribution is not balanced, and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ization.Region with advantages of tourism has get a good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d greaqtly to local finance and employment, etc;However,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l economic level, region with disadvantages in tourism has not been effective development, This not only caused the waste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today'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pecially in global economy, the role of tourism indust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further highlighted.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weak reg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s.In this paper, we take Shangqiu city for example, analyses its economy and tourism resources, and find the path of developing tourism industry.These suggestions in paper will provide preference for other areas.Key words

Weak tourism region;Tourism resources;Economic structure;countermeasures

绪论

弱势旅游地作为一种旅游目的地类型,是在资源、区位、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旅游地,相对于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优势地区而言,其在旅游发展潜力和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劣势,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以本地市场、中短途游客为主[1]。弱势旅游地在我国很普遍,但是因为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导致其开发、发展与优势旅游地难以比拟。

因为弱势旅游地在资源、区位、市场拓展等多方面有先天的不足,其又大多位于经济落后地区,再加上目前我国该类旅游地又较为普遍,所以在此领域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持续提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国人出游人数大幅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目前国人的旅游方向大多是旅游胜地,目的地比较集中,由此造成了旅游时吃住行比较拥挤,休闲、放松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带动的区域也变得十分有限。与此同时,我国普遍存在的弱势旅游地区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从这一点而言,弱势旅游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促进消费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仅通过对xx发展旅游业分析的影响、形势及对策,着重分析了xx发展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xx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xx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五千余年建城史,位于河南省东部,与山东、江苏和安徽接壤。xx拥有800多万人口,是劳务输出大市;2012年综合实力在河南省排名第十位。境内有京九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多条国道和高速也在此经过、交汇,交通比较发达,为中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xx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老子、孔子的祖籍,也是庄子、墨子的故里。xx旅游资源秉赋良好、潜力巨大,风水八卦古城、芒砀西汉地下宫殿群、黄河故道湖泊湿地、林海果园都远近闻名。然而,由于xx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旅游资源又与周边城市(以开封、徐州为主)较为雷同且对比处于劣势,所以xx旅游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

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xx经济和发挥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xx也对xx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大的维护和改造升级。自2000年以来,已先后投资1.5亿元对xx古城旅游区的相关景点进行了维护和后续开发。修葺了燧皇陵、火神台、城湖公园、南湖动物园、明清一条街等景区景点,绿化了周边环境,达到国家4A级旅游标准并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xx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收入呈现迅速增长趋势。以xx古城为例,十几年来,古城旅游得到迅速发展,从下图1中我们可以得知:到2008 年,古城年旅游总收入为 14223.67万元,比2002年增加了6倍多,旅游收入的高速增长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从而第三产业在xxGDp中的地位迅速得到提高,旅游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明显,古城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图1 xx市旅游收入变动图

(数据来源:2003-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依纵向比来看,xx旅游业发展确实可喜,但是横向比的话差距就很大了。据统计,2010年,xx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75.43万人次,实现了快速增长(见图2)。从旅游收入来看,仅占当年GDp的1%左右,这距离旅游发达城市的20%多差距很大。游客目的地较为集中,xx古城旅游收入是xx旅游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游客方面基本也以本市人节假日有为主。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就业人数极为有限。仅从这些信息足以看出xx旅游资源为得到充分利用,旅游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图2 xx市旅游接待人数变动图

(数据来源:2003-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

二、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xx旅游产业发展之所以较为缓慢,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所致。从目前来看,影响xx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xx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洛阳、开封、徐州等周边文化历史名城相比仍存有巨大差距。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xx各景区的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走进各景区你会发现各景区无论是道路、绿化、休息处、停车位等等事关景区形象的各种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不尽人意。游、购、娱等设施更是不全,最令人汗颜的是古城景区的厕所数量都十分有限,这都极大的影响力游客的游览心情,造成景区口碑较差。

再者古城内的自然景观不具有优势,人文景观才是生存之道。人文景观,就必须要有积淀比较雄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本身就是旅游经历的重要因素[2],但文化内涵不是游客一次旅游能完全认识的,这就需要在资源的开发时,用心把资源可以展示的所有内涵发掘出来,游客自然可以感知和领悟,从而满足求知欲。目前,xx景区所开发的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景点基本是是实物的陈列,没有丰富的内容、解说系统,没有高标准的导游人员解说,使得游客游玩了一次感到没有看到东西,不能在浓厚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导致多数景点不能吸引游客,没有较大的游览价值。也正因为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景区吸引游客十分困难、景区知名度差。

(二)产业目标市场的定位存有误差

我国根据景区的质量等级把全国各景区划分为国家、省市级,并又加以划分为多个层次。xx各景区依据各自质量也都有自已的不同等级,其中xx古城是质量最高的,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其他景点多数省市级,等级较低。即使xx古城是AAAA级景区,但也同样面临着游客稀少的尴尬。探究其中缘由,我们不难发现xx旅游产业目标市场的定位存有误差。

xx处于洛阳、开封、徐州等文化历史名城的包围之中,并且洛阳、开封、徐州等城的知名度远比xx要高,景区质量也远比xx景区要高且也各具特色。由于周围名城的吸引,游客是过xx而不入,在xx驻足停留的游客少之又少。而当今xx又以吸引外来游客为目标,没有把当地广大市民及农村人口视为潜在的真正游客,产业目标市场的定位存有重大误差。故而出现了目前这种我们看到的周围其他城市游客充足而xx各景区游客不多、旅游产业发展困难的瓶颈问题。

(三)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资源利用过于单一

对xx目前的景区进行一番探索,你会发现xx大量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不充分,资源的利用更是过于单一。我们知道,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物质性“硬资源”开发,也有非物质性“软资源”开发[3],而xx当今的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物质性“硬资源”开发状态,非物质性“软资源”亟待发掘。

目前,xx景区被外人认知的仅有古城和火神台这两个景点,其他景点都由于多种原因不为外人所知,这有宣传上的原因更是对景点的开发不充分所致。通过调研,xx虽然对一些景点进行了开发,但多处于半开发状态,无论是景点的改造升级还是基础设施都没有完整的修葺、竣工。还有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都滞留于较低水平,缺乏深度,品位较低,而且许多景点为迎合、吸引游客,开发了许多引进、仿制或移植的内容[4],严重脱离xx当地固有资源的特色,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吸引力。这些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景点根本吸进不到游客更别指望它们能带动当地经济了。另外,虽然近几年来xx也一定程度上发掘了非物质性“软资源”,例如举办各种文化节等,但这远没有改变xx景区整体处于物质性“硬资源”开发的状态。旅游规划更多地还是利用文化遗址、典型建筑等历史景观,对体现城市个性特征和文化氛围的非物质资源的开发尚无有效规划,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基本定留在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简单组合上;专业化的旅游文化表演缺乏,现有表演项目规模小且管理不规范;旅游纪念品不成体系并且缺乏专业市场,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资源的利用过于单一。

(四)旅游产业链的延伸程度不高

旅游产业是指旅游行业和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并为其提供文化、信息、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等物质或非物质服务和支持的行业和部门。这其中的行业或部门不仅仅局限第三产业,有的还属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范畴,可见旅游产业是由旅游行业和其他众多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行业组成的行业群。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产品和市场,旅游经济活动过程就是将各种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然后转卖给游客获取经济收益的过程,而旅游产业链就是相关旅游行业的松散的利益共同体。

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但是我国旅游产业的衔接程度不高,旅游产业链的延伸程度不高。具体表现在消费中存有消费结构不平衡,购物消费比旅游发达国家比较仍有十分的大差距,距离其要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其原因大多包括意识弱势,未予重视;生产能力有限,手工为主;供给不足,供给不稳定,时有时无;定价偏低,利润少等[5]。xx,作为我国弱势旅游地的代表,其旅游产业链的延伸程度更是有限。通过调研,xx各景区几乎都没有依据自身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产品,缺乏产品设计和生产;购物在整个旅游花费中的比重少之又少;对传统工艺和人才的保护也是缺乏有效的措施。这是xx旅游经济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首要因素。

三、对策和建议

二十多年来,xx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欣慰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针对上述分析,特提出以下开发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xx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各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因此,在开发xx旅游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绝对不能够忽视对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各个景点在开发前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自始至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之上,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对于暂时不开发和不适合开发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应采取严格、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

1.要培养当地市民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市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者,只有让广大市民参与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才能真正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脱离了广大市民的参与,要想使旅游资源得到很好地保护是花费巨大的,更是难以实现的。

2.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管理,对旅游资源实行开发与保护配套管理

要想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靠市民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的市民觉悟还是比较低,让其参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一定困难。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法律和法规方面制定出具体措施,以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真正做到对旅游资源保护有法、有据可依。也只有这样,旅游资源才能在法律法规和市民的双重保护下得到有效的可持续的开发。

(二)明确自身旅游业的目标市场定位

有效的市场定位可以强化旅游资源的针对性,增强旅游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利于开拓新的市场。对拥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目标市场的定位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xx旅游产业发展路上的最大屏障。鉴于xx旅游产业的市场目标定位存有一定误差,所以xx必须转变其旅游产业目标市场的定位。

1.充分挖掘本辖区内旅游人口

xx的旅游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的质量,与郑州、开封、徐州等周边城市存有很大的差距,其知名度在国内更是比较低。也正由此原因,xx的外来游客比较少,来的人也是遛一遛便转移阵地了。如今xx仍以吸引外来游客为其主要目标,这不仅没有是外部人进入xx反而由于缺乏对本地人员的重视和挖掘使得其各景点旅游人口稀少。因此,xx要转变其旅游产业目标市场定位,以吸引本地人口为主、吸引外来人口为辅。

目前是xx转变其旅游产业目标市场的最佳时期。首先,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生活追求也有了改变。xx作为人口大市,辖区内800多万人口是其旅游资源的真正目标市场。再者,由于农村老年人口以前受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有的压根就没到过市里、没去过本市的旅游景点。现在,由于空闲时间增加和经济因素的排除使得众多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加入旅游一族。最后,由于工作原因,很多人在休息天不可能远距离外出,所以选择本市的旅游景点散心、休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2.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吸引外地游客

在充分挖掘本地市场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外地游客,而要尽最大努力宣传自身、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尽管xx在各方面都与周边主要旅游城市存在差距,但是xx旅游资源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所以,有关各方要抓住自身优势通过多方的、不断的努力是外地人尽可能的了解xx,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其利用闲暇时间到xx来观光旅游。

(三)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整体大环境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当前制约xx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仍是基础设施,所以在进行旅游资源再开发时要做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优化景区整体大环境。完善景点的基础配套设施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完善各景点的旅游交通建设

进一步改善连接各景区与区外客源市场的交通条件,逐步形成连接本地与区外旅游城市的立体交通体系,尤其是要加强本地交通条件的建设是当务之急。包括区域交通系统、水电供应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环卫清洁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系统和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网点设施、体育娱乐设施、旅游业务机构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同时要强化洛阳、郑州、开封、徐州和亳州等旅游城市对xx市场辐射作用,进一步改善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快旅游资源区内旅游交通干线的建设和辖区内乡村、城际公路建设,提高道路的等级,形成连接多个景点的交通网络,改变“旅长游短”的时空结构;同时要加快景区景点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比方通信及与吃、行、住、游、娱、购等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用最大努力搞好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最大程度的吸引游客、服务游客。

2.优化旅游景点整体大环境

良好的环境既是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更是旅游资源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xx旅游资源的整体大环境是比较令人忧患的、不满足的。因此,目前xx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从发展大背景着手,全面考虑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立足于创造环境舒适、历史氛围浓郁的大环境建设。围绕各景点的独特主题从景点所在位置内部到周围的地形、交通设施等有关的景点进行全面的整治。在整治中可以根据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景观的不同处理原则,择其精华,选其要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虚映实,以映衬出景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6]。

(四)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广度开发,延伸产业链

要想使xx旅游资源最大限度的转变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在开发过程中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广度开发,延伸产业链。

1.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广度开发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首先,充分挖掘景区深层次可供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不应把开发停留在满足传统观光游之类的基本表层上,要找出、找准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和社会效益[7]。再者,要把开发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开发过程中要把视野放得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最后,要选准突破口,深度开发“火文化”、“商文化”、“木兰文化”、“老庄文化”“古城文化”等,并以此打造商业娱乐、休闲娱乐、及互动性文艺演出等体现xx文化特色的项目,建立起一套管理科学、互动性强、类型多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娱乐服务体系。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增加互动参与性内容来提高品位和形成精品。随着市场与游客需求的变化,一步步的增加投入,进行可持续的开发,让是成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

2.延伸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和社会优势

旅游产业链条的拉长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因为产业链拉长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延伸的环节本身可以创造价值,而在于其他环节同样可以参与新价值的分配和价值的传递[8]。目前xx旅游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程度明显不够,延伸产业链是摆在xx旅游产业发展面前的有一难题。依据xx旅游资源特点,需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此困难:

首先,拉长旅游商品链条。旅游商品是旅游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旅游商品的消费比例在xx旅游区比例比其他旅游地区要低得多。所以,xx景区要从本地特色入手努力拉长旅游商品链条。例如,可以推出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旅游商品,促进旅游者“购”的消费。对xx酱菜、白糖豆腐乳、宋绣、张弓酒、林河酒、民权葡萄酒等名优产品,柳编、刺绣、桐木雕刻、孔子像纪念品,虞城的工艺刻瓷、工艺葫芦和抽纱,著名的的鸳鸯转香壶、皮毛制品以及石雕工艺制品等特色工艺品,要进一步完善并出售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同时要结合xx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设计开发火文化、商文化等文化产品。在明清街、餐饮街、侯府以及四合院度假区和重要景点附近,设计布置景观型购物商店,重点培育一些品牌特色店。

其次,克服专吃门票“偏食症”[9],延伸旅游相关产业链。目前,我国大多旅游景区存在严重的专吃门票“偏食症”。旅游旺季,我国热门景点故宫、长城、泰山等在一片反对声中竞相涨价,相反国外旅游景点在假日期间则在降低门票价格。一般情况下,在我国游客花费中,门票占40%左右,食宿大概占40%,交通约占15%,而购物和娱乐两项则仅占5%不到。由于门票限制了一些游客,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的游客,导致旅游人口增加不明显。随着这一弊端的显现,目前大多景区比较先进的做法就是取消门票,转而通过旅游要素流动产生的旅游消费及商品销售活动和景区内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地区旅游及运输和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构建旅游产业人才高地

旅游产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旅游人才的竞争,更是旅游队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10]。如果没有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很好的生存,更不要说旅游产业能健康、快速的发展。xx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应用智力、财力等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优秀旅游人才。对于现在xx旅游市场旅游人才的空白状况,可以通过引进来解决,但这只能解燃眉之急。在引进这些人才后,应通过本地高等院校培养、发展本地优秀旅游人才。政府可以与xx师范学院、xx工学院、xx学院和xx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优秀的旅游人才,以使旅游人才有合理的培养机制。

结论

本文分析了xx作为弱势旅游地在发展旅游产业面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这对解决包括xx在内的弱势旅游地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我们所知,弱势旅游地在旅游地理、旅游资源质量及当地经济水平等方面距离旅游发达地有很大差距。但弱势旅游地有其自身独特优势,只要充分发掘其本身旅游资源优势,做好与此相关的多项工作,弱势旅游地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得到有效利用、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通过政府、企业、人民的同心协力,弱势旅游地的旅游资源也一定可以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苟自钧.深度开发旅游商品 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经济经纬[J].2005,(4):2

[3] 翁桂芝.城市群边缘区视角下的xx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衣传华.弱势旅游地区旅游产业链优化的策略[J].《中国电子商务》,2010(11):2,122-123

[5] 邝金丽.xx古城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6):6-8

[6] 陈道山.xx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xx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15

[7] 许韶立.关于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2005-7,(4):3-4

[8] 储玖琳.弱势旅游地发展潜力与拓展模式研究——以安康市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 朱智慧.浅析xx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3-26

[10] 徐雪.构建开封旅游消费市场对策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2):30-36

致 谢

我很高兴能够顺利完成本论文,在本文中得到了身边朋友的帮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另外,特别感谢张保胜老师,他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纠正了本文的错误及不足之处,提高了可读性。

第二篇:六盘水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六盘水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朱德贵

〔内容摘要〕 发展六盘水旅游要做好规划,找准定位,打造精品,加强宣传,大力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 旅游 规划 对策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旅游局 副局长

六盘水文化古老多元,气候凉爽舒适,交通四通八达,群山逶迤,峡谷幽深,风景奇绝,民风淳朴。既有古老神秘的史前古人类文化和古夜郎文化,又有“三线建设”带来的多元的现代工业文化;既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又有自然天成的喀斯特山水文化,凉爽舒适的气候资源享誉全国,有“中国凉都”的美称;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造就了六盘水一流的地质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名至实归。六盘水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禀赋极高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理应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旅游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地位。

六盘水已经制订了《六盘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中国凉都、夜郎古地、运动城市”的总体形象定位,做了许许多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有利条件。但是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六盘水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和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而无暇顾及旅游业的缘故,旅游业未能真正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盘子,对旅游业投入少、重视不够,使得旅游发展起点低、步子缓慢。

第二,对六盘水的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六盘水即使有一些旅游资源,也多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开发建设难度大,目前还无力顾及,旅游市场也不明朗。

第三,对六盘水的旅游发展缺少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可行的总体策划思路,在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上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走一步算一步。许多品位、禀赋很高、具有潜在的旅游资源还藏在深山人未识,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拓展。

第四,六盘水至今仍没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旅游精品,现有的景点犹如散落的珍珠,缺乏一根串起来的主线。

因此,六盘水的旅游产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向《六盘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努力。

要大力发展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六盘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思考、宣传、规划、建设各个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打造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炼这一发展理念呢?结合六盘水的实际,笔者认为,“咫尺秘境·中国凉都”较为准确。

把“咫尺秘境·中国凉都”作为六盘水旅游业发展理念的定位,理由有三:其一,这种表述给人以神秘、向往、易达、舒适的感觉。其二,这种表述符合六盘水旅游资源的状况,可以为宣传、规划、建设、营销统一认识,利于今后的工作部署,若能够一以贯之,加大力度,不出几年,六盘水的旅游业将会呈现后来居上的局面。其三,这个定位内涵丰富。“咫尺”,强调交通便利,来去方便。六盘水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作为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东进贵阳,西至昆明,北上四川,南下广西均十分方便,有四省立交桥的美誉;“秘境”所包含的,既有历史、文化、景观、地形地貌方面的内容,也有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习俗的内容,集“稀·奇·古·怪”于一身。“稀”、“奇”:凉爽舒适、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是为“稀”、“奇”之一;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和三线工业文化,是为“稀”、“奇”之二;在不足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保存了喀斯特地质现象、典型地质剖面、大地构造形迹、山原地貌景观、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古人类遗迹等丰富的内容,而且又比较集中地出现在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是为“稀”、“奇”之三。

“古”在六盘水的体现更为充分,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古人类遗迹、古夜郎文化、古建筑、古植物等等,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怪”,主要指六盘水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怪异奇绝的峡谷风光,如峰丛、峰林、石芽、石林、坡立谷、天坑、竖井、峡谷等等,也包括比较集中地出现在3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保存的喀斯特地质现象、典型地质剖面、大地构造形迹、山原地貌景观、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古人类遗迹等丰富的内容。

“中国凉都”的“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的气候特点已经权威认可和为世人所公认,既是六盘水的城市品牌,更是六盘水的旅游品牌。

从这一定位往外延伸,六盘水旅游业的灵魂是什么?毫无疑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六盘水的旅游文化可谓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史前古人类文化、古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三线工业文化、喀斯特山水文化等等,发掘整理后都是六盘水的宝贵财富,更是发展六盘水旅游的宝贵财富。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目前,发掘整理古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三线工业文化是当务之急。

紧接着的问题是,六盘水有些什么旅游景点、景区?可以形成规模吗?答案是:有!而且是天然的、原生态的、多种多样的、高品位的、成规模的。

六盘水的旅游景点多而散,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发掘工作的深入,浑然天成、没有人工雕琢痕迹的天然美景和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逐渐展现在世界面前,而且都是吸引游客的绝佳亮点。这就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只要用一条条主线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六盘水美丽迷人的风光就会呈现在世界面前。

光照电站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极佳的首选主线——北盘江。光照电站大坝蓄水,自然抬升了北盘江的水位,形成一条天然的观景水道。从市中心区出发,抵发耳或营盘后乘船沿江而下,美境尽收眼底,到毛口上岸,沿水黄线返回市中心区,形成一条环线。游客还可以在环线上的多处景点逗留游览,回头路很少。在这条环线上,有“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大部内容,如苍翠欲滴的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美丽迷人的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其中有红九军团渡江地点虎跳石,可开辟具有体验、探险性质的红色旅游支线),奇险峥嵘的北盘江峡谷风光、令人留连忘返的格所河峡谷风光、撼人心魄的花嘎“溶斗”、飞天图腾等,沿途还有古朴神秘的陇脚·月亮河布依生态文化园以及将要沿水黄线建设的景点。我们可将这条旅游线命名为“凉都秘境游”,并设计为一日游、两日游、三日体验游、五日体验游等多种形式,用天然美景留住游客,展现“凉都秘境”的国家地质公园风采。游客也可从黄果树到郎岱古镇,然后从毛口溯流而上,尽览“凉都秘境”风光后西上昆明或东下贵阳,北至四川或南抵广西。

环线上公路铁路皆宜,只需修建几个码头和不长的连接公路或步道;水路蜿蜒曲折,乐趣奇妙无穷。主线的建设可与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密切结合,从形成环线入手,有侧重地逐步建设精品景点。这样,六盘水旅游落后的局面就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环线的建设和开发同时也能够大大加快沿线深山区和少数民族村寨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扶贫资金,把旅游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建设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

这条主线建成后,其他分县(区)或跨县(区)的主线可作为后续建设的内容。

六盘水旅游发展的方向如何确定呢?一般而言,旅游大体上可分为景观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三种类型。虽然景观旅游还在方兴未艾,但“休闲旅游、体验旅游”已经开始成为旅游的主流。而六盘水的旅游资源正好与这一主流相契合。凉爽舒适的气候、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令人神往的古生物化石群和古人类遗迹、建设在坡立谷地形上的已具雏形的现代化城市、种类繁多的工业区,无一不是“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的最好注解。因此,六盘水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确定为“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按照这一方向在《总规》的指导下制作《详规》,选择景点,建设景点,打造精品,做好营销工作。“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的主要方向确定以后,紧接着就需要充实四个内容——“乡村(城郊)旅游、工业旅游、民族风情、夜郎古地”。一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城郊农民提供脱贫致富的手段,丰富凉都旅游的内容,拓展游客的食、住场所,缓解夏季高峰期的食、住矛盾;二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不断打造六盘水的旅游精品,提升六盘水的旅游品位,提高农民、市民的素质,加快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三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并与“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紧密结合,可大大提升游客的旅游兴致;四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开辟贵州西线旅游局面,打造西线旅游品牌,吸引贵州东线、中线旅游和过境旅游的游客。第五,我市的工业旅游是一个特色和亮点,基础好、受欢迎、易建设、品种多、见效快,融休闲、娱乐、科普于一体,至少在省内是一大创新。当然,其他内容如红色旅游、会展旅游、有条件的高品位景点旅游(如风电场上马后的坡上草原风光游)等也应该考虑,但属于一有条件就上的类型。而以上四个方面则属于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类型。

六盘水较高的旅游资源禀赋由于历史的原因,外界并不知晓或知之甚少,甚至误将六盘水当作六盘山的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大宣传和建设的力度,笔者谓之为“两全”“奇”美措施——全方位宣传,全社会动员,以收“奇”美之效。

全方位宣传,就是统一宣传理念,精心组织,围绕“咫尺秘境·中国凉都”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多渠道、多角度地展现“咫尺秘境·中国凉都”的魅力。全社会动员,就是要继续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战略,运用政府组织协调的强大作用,推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的进程。除了已经采取的十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外,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在总方案的指导下,采取“多渠道投入、多方位建设、总方案整合”的多赢方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在建设和打造“民族风情”、“三线建设”、“乡村旅游”、“煤炭文化”等旅游精品上发挥重大作用。在这方面,成都打造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和攀枝花打造“三线建设”旅游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笔者认为,发展六盘水旅游业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而“咫尺秘境·中国凉都”恰好是发展六盘水旅游业的准确定位。由此拓展,近在咫尺的“秘境”的“稀·奇·古·怪”特征就是我们营销的极好卖点;北盘江主线就是我们目前的建设重点和营销重点;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古夜郎文化、三线工业文化等就是六盘水的旅游之魂;“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夜郎古地、民族风情”就是我们打造旅游精品的四个努力方向和建设方向。六盘水丰富诱人的旅游风光,因为历史的原因藏在深山人未识,需要我们采用强势宣传的方式来揭开她的面纱,向世界展示她的美丽;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展示六盘水的惊世之美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化进程,全面加强旅游的软、硬件建设,扩大我县旅游对外知名度,使三百山成为“绿色赣州”的重要品牌,把我县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对照这个目标和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

义。为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地破解各种难题,扫清旅游业发展中的障碍,才能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东江源三百山生态旅游节,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得到提升;三百山风景区、东江源温泉度假区基础配套设施大为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已端倪初现。据统计,2008年我县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增长1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60万元。可以说,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问题一:缺乏政策扶持,政府主导力度较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至今没有正式出台关于扶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旅游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二是对旅游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投入的经费小,设立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量偏少。三是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目前我县的旅游管理体制不很健全,尤其是三百山风景区的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部门多头等问题比较突出,单靠旅游局协调和组织面上的发展,很难有明显成效。

问题二:投融资渠道较窄,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当前,我县旅游投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县是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政府对旅游产业方面投入资金相对偏少;二是投资开发主体较为单一,投资开发摸式落后,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目前我县旅游资金的投入依然主要来自政府及少数几家公司,而大量的民间资金却没有得到有效激活,全民投资办旅游的多元投资机制未能建立,投资开发模式落后,市场化动作程度低。

问题三:资金投入较少,开发建设进程慢。由于对旅游业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再加之对旅游资源缺乏宏观性、系统化的配置,我县已开发的景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一是旅游景区开发程度低。目前全县已完全开发成熟的旅游景区点没有,而现已开发的景区也仅开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且景区内的游览线路过长、景点分布又较为分散,难于调动游客的游览兴致;二是旅游产品种类少。已开发的产品以观光类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几乎没有,难以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三是旅游景区容量小。全县现已开发的景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景区的容量小,旅游者进出景区只有一条通道,旺季时过分拥挤,给人的感觉比较差,即使是现在重点开发的三百山风景区也是如此;四是旅游景区老化进程加快。由于近年来我县旅游开发进程较为缓慢,再加之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挖掘,体验项目设计少,游客的参与度低,缺乏新的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对游客吸引力度呈下降趋势。

问题四: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从目前来看,我县旅游业涉及的行、游、娱、购、食、宿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较差。从**县城到各景区以及各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建设不健全,道路指示系统不完善,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二是娱乐项目不丰富。现有的娱乐项目内容单调、设施简陋、场所分散,而且规模档次都不是很高,缺乏大型娱乐项目,对游客的逗留吸引力不强;三是旅游商品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没有成熟成形的旅游商品,专门进行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还不具备,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街区也未形成;五是住宿档次和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全县具有2000多床床的接待能力,用于旅游接待的不足1200张床,且当前全县仅有一家旅游星级饭店,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问题五:对外影响力不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一是缺乏世界级旅游品牌。我县虽然拥有4块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生态旅游大县),有了一定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但由于缺乏世界级旅游品牌,致使我县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缺乏强有力的后劲支撑;二是旅游对外形象不够鲜明,客源市场较窄。由于缺乏经费,在宣传造势上形式单一,方法滞后,未能形成强劲的舆论攻势,致使我县旅游业的对外形象至今还不够鲜明、生动和突出,游客的主要来源也只仅限于广东、香港及本县周边地区;三是旅游对外宣传缺乏新的炒作热点。由于当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品牌过多,新

闻炒作没有很好的切入点和轰动效应,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国家地质公园等品牌我县又还没组织创建和申报,旅游宣传缺乏新的炒作热点;四是客源面临被抢夺的威胁。由于我县是交通“三无”县(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省道安定线还在全面拓宽改造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而邻近的县市却不断加大旅游投入与炒

做,与我县争夺客源市场。

三、对策措施

对策一:政策扶持,加大引导力度。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强政府主导和扶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县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的产业来培育,政府在协调管理、扶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组织协调利益关系。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县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对一切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管理,统一调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对部门的旅游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统筹,对涉及的相关利益进行合理调整;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政府对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旅游市场营销的投入,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民办旅游的多元投入机制;三是要进一步确立旅游业产业地位,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接续产业来发展。建议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列入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将旅游工作纳入对县直各有关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整合力量共同推动旅游发展;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舒适的居住氛围和良好的服务是我县提升旅游吸引力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重要抓手。按照“东江源头,生态之都”和打造“旅游名县”的工作目标,在硬件上通过净化美化市容市貌,把我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异、自然山水优美、文化特色浓郁、休闲度假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栖居之地;在软件上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抓手,科学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对市民的思想言行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增加居民的好客度,形成浓厚的旅游氛围。

对策二: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旅游资金投入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全县对旅游资金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景区开发建设进程明显偏慢。因此,必须把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旅游资金投入作为当前和今后全县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好县域外的资金。精心编制好《**县旅游招商手册》,用最好的项目,提供最好的服务,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景区景点开发,兴建旅游宾馆饭店、开办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二是要向上级发改委和旅游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要根据政策的变化,适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跑“部”进“厅”,申报各类项目,争取项目配套资金,以支持**县旅游业的发展。三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激活民间资本,引导部分资金投资旅游业宾馆建设、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旅行社经营等,掀起社会投资办旅游的高潮;四是积极地争取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成熟时机可考虑用景区门票收入作抵押的办法争取金融信贷,筹集必要急需的资金投资旅游业,支持旅游景区做大做强;五是与海轩投资公司协商,在服从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依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打破现行的投资开发经营模式,鼓励更多外资企业投资开发经营三百山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和利用好三百山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对策三:整体推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良好的服务功能,是吸引游客树立良好旅游形象的关键所在。我县对旅游形象至今不够鲜明、生动,没有赢得游客的良好口碑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景区特别是三百山风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因此,完善旅游配套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是树立我县对外良好旅游形象的根本所在。对此,要依照旅游业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行走方面:一是要依照“舒适、便捷、顺畅”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在定南、信丰进入我县旅游景区的道路上设立旅游交通标识标牌的设立,实现无障碍旅游;二要开通并加密节假日县城至三百山风景区过桥垄、东风湖的公交车,方便游客特别是散客能顺畅进入旅游景区;三是要加快县城到三百山风景区公路建设,重点是要加快县内省道343路面的拓宽改造工程,提高公路路面等级,确保旅行畅通。游览方面:一是要加快三百山东风湖景区的开发,开通东风湖至知音泉的“黄金旅游线路”,彻底解决当前旅游景区容量小和走回头路的问题,丰富“寻宗探源游”线路的看点;二是突出“东江源温泉”旅游品牌建设,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在2年左右的时间把东江源东江源温泉度假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上乘,特色鲜明的温泉度假休闲的乐园;三是要扬优成势,利用我县果业面积广、景色壮观的特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使之成为我县特色旅游的一部分,从而不断丰富特色旅游内容。当前可重点利用距三百山风景区近,又易于线路安排和游客行走的三百山仙人峰脐橙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四是要学习借鉴龙南关西围屋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客家围屋东生围管理体制,完善围屋利益收入分配机制,大力发展客家风情游。购娱方面:在县城和三百山镇虎岗村分别开辟旅游商贸特色街区,对街区的装饰风格、经营内容、经营秩序进行指导和规范,并给以相应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降低准入门槛、市场推广等。进一步可考虑发展美食一条街、娱乐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建立健全旅游产业链条,真正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效应。食宿方面:要依照“山上游,山下住”的原则,在三百山风景区附近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和特色星级农家饭店。一是重点要加快东江源温泉度假区餐饮区建设及三百山热泉河酒店四星级旅游饭店的申报,以提高宾馆饭店接待档次;二是要在鼓励民资投资宾招设施建设,利用民资在三百山风景区周边的虎岗村和符山村兴建一批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钓农家鱼”于一体的特色星级农家旅馆,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对策四:强化旅游营销,拓宽客源市场。旅游营销是开拓市场、挖掘客源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县游客接待人数来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的对外营销工作力度不深,面度不广。因此,强化营销是我县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继续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通过创建江西旅游强县、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不断扩大**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二是组建专职旅游网站。建立专门的东江源三百山旅游网站,为大众提供详实的**旅游情况介绍,为潜在的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资讯服务,挖掘潜在的客源市场;三是要利用三百山与粤、港地区源头源尾的特殊联系,切实加强与东江源流域特别是粤港地区旅游界知名人士、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适时邀请粤港地区旅游界知名人士、新闻媒体前来我县进行旅游采风,报道**的景点景区、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和旅游人物,进一步提升我县在粤港地区知名度;四是要积极组织各大旅行社到我县考察、踩线、洽谈业务,并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第三者销售行为,努力提高**旅游的知晓度;五是要依托东江源头的品牌优势,加大与粤港等地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合作力度,大力推介“东江寻宗探源”、“温泉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提高这三条旅游线路在粤港甚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第四篇:敦煌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敦煌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敦煌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立市战略,紧紧围绕“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发展目标,把发展旅游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使得敦煌旅游业发展逐步壮大,但目前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就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

1、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敦煌铁路、313线高等级公路建成投用,敦煌机场建成4C级并实现了国际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即将扩建为4D级,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完善了月牙泉、雅丹、阳关、玉门关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业接待服务设施已具规模,敦煌市共有宾馆饭店131家,其中星级宾馆37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13家),总床位14800多张、标准床位12135张。经营国际国内业务的旅行社70家,导游1024人。城乡程控电话、数字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5%以上,宽带网络覆盖敦煌市所有乡镇村组,为敦煌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北京、天津等国内重点旅游客源地城市成功举办了敦煌文化艺术展和旅游推介会,相继与日本日光市、镰仓市、臼杵市和韩国南海郡缔结为友好城市。组团参加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成功举办了中国敦煌飞天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敦煌葡萄节暨国际服饰模特艺术节等重大节会,出版发行了一批外宣精品,协助拍摄了《敦煌》等多部影视佳作,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宣传展示了敦煌形象,不断拓宽了国内外客源市场。

3、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莫高窟艺术观赏区、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风光旅游区、阳关渥洼池绿洲旅游区、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观光区、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等五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和“石窟艺术”、“古关古城”、“大漠奇观”三大旅游品牌,先后推出了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7个旅游线路,同时,积极加强与丝路沿线城市及周边县市的营销合作,整合旅游资源,联合推出了丝路文化游、古关古城游、民族风情游、大漠探险游、度假休闲游、宗教艺术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有力地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效应。研发生产工艺骆驼、夜光杯、铜雕、蜡染等旅游商品12大类3000余种,书画、古玩、奇石等特色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建成酒吧、网吧、健身房等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场馆130多个,特别是建成敦煌大剧院并实现了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在旅游旺季成功商演,极大地满足了来敦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4、旅游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业作为敦煌市支柱产业的地位逐步形成,敦煌市先后荣获“感动世界品牌城市”、“国家旅游名片城市”、“市民最满意城市”、“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国家精品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评为“中国旅游品牌十强景区”。

二、敦煌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

1、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敦煌旅游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旅游开发上,“政府主财”、“政府主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所有权和管理权、开发权与经营权分离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采用的较少。

2、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从客观上讲,旅游行业存在条块分隔、多头管理的现象,如:莫高窟景区由敦煌研究院独立行使管理权,阳关、玉门关由市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进行管理,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由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共同参与管理;从主观上看,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掣肘的问题,缺乏一种统筹、协调的运作机制。

3、交通通达能力不畅。从航空运输来看,4C级机场虽已建成投运,国内航班也增加到了10个左右,但是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线开通的较少;建立敦煌国际航空港、开通国际直飞航班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制约了海外客源市场的拓展。从铁路运输来看,敦煌铁路虽已开工建设,但在近期内很难解决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从公路运输来看,敦煌境内还没有高等级公路,313线改造工程已全线开工,相当一部分游客绕道柳园进出敦煌,游客“难进难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4、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景区内供游客参与的活动项目少,游客参观莫高窟景区,从进到出大约需要1.5—2个小时,基本没有参与性的活动项目;新开发的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游客乘车跋涉近200公里,到了景区仍然是乘车“巡视”一圈便返回。由于这些精品景点不能有效滞留游客,从而使游客在敦煌的滞留时间较短,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效益。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景区的通讯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外币兑换、景点简介等亟需加强或改善。

5、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敦煌市现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22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12家,其他宾馆、饭店、招待所100多家,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4家,经营国内业务的旅行社19家,涉外宾馆商店14家,各类旅游接待车辆200多辆,出租车1400多辆。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阵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整体能力。

三、旅游业发展思路对策

1、要注重规模化经营,靠规模增强整体竞争力。要打破地域、行业上的界限,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逐步把有实力的宾馆、饭店和旅行社企业联合起来,组建1—2个能够抗击市场风险的大型旅游集团公司,集中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问题,真正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旅游航母”。并与全国各大旅游景点、旅行社、机场、车站等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以敦煌为核心的西北旅游网络,开展网上购票、网上订房、网上组团等业务,把经营活动向周边县市、周边省区以及相关行业延伸,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尤其要重点扶持旅行社的发展。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争取在今后1—2年内,敦煌市旅行社总数发展到25家以上,到2010年敦煌市旅行社总数达到30家以上,其中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要达到6家以上,并尽可能地允许更多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同时,要理顺旅游接待体制,逐步把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公务接待交由旅行社承担,加快培育旅行社企业。

2、注重发展特色旅游,靠特色开拓客源市场。敦煌旅游的客源市场已形成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出境市场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总体特征是国内市场份额大于海外市场,出境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其结构比例为87.8%:12%:0.2%。从海外客源市场分析,以韩国、日本为主的东亚市场和以港、澳、台为主的南亚华人已占到敦煌市海外游客总量的77%以上;东南亚市场、美洲市场、欧洲市场、大洋洲市场的游客仅占敦煌市海外游客总量的22%左右,但这些市场的潜力很大,是今后宣传促销和开发的重点。从国内客源市场分析,周边的新疆、本省以及经济发达的沪、京、粤地区是目前敦煌市国内客源的集中地。从发展趋势来看,沿海地区是敦煌市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今后,除了以敦煌独特的历史文化作包装,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以外,还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制定不同的旅游营销策略。

3、注重服务设施建设,靠服务提升旅游形象。在硬件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快敦煌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建设敦煌国际航空港,开通日本、韩国等国际直飞航班,积极配合完成313线改造工程,改善敦煌旅游的交通条件;要进一步提高餐饮、娱乐、购物、邮政、电信等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为旅游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在软件建设上,要尽快建立敦煌旅游发展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发展旅游提供决策服务;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营造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五篇: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

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3.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黄山市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欠缺。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客流量的加大,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度提高和破坏度加强;二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其保护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资金难度。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政策层面的高屋建瓴。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黄山经济发展中将以旅游经济为中心。黄山市政府积极采取政策和经济优惠进行招商投资,并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乡村旅游业。

2.居民收入提高,节假日增多。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一些传统节日列入节假日范围内,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国内旅游市场逐年增温,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需求逐年加大,这有利于黄山市旅游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东向”战略。安徽省在近年来实施“东向”战略,将有利于安徽的旅游业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东向战略有利于黄山进一步打开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黄山可以借“东风”,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省内旅游业的竞争。安徽作为旅游大省、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六安市、亳州市、巢湖市等,这些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旅游特色,是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难以再生性导致旅游业的发展不具稳定性。由于自然资源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和客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因此黄山市的旅游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连续性不强的特点;另外,黄山的众多人文景观是具有非可再生性的特点,一旦破坏将不会再有。

3.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黄山市旅游存在着盲目开发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环境优美、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重复建设,旅游商品价格混乱;旅游主管部门只管星级宾馆,大量非星级宾馆还没有纳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对其经营旅游服务业的质量问题欠缺管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山旅游业的形象。

五、黄山旅游业发展必要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SWOT分析,黄山市旅游业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一目了然。我们认为,只有在黄山旅游业的发展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地发挥好优势、利用好机遇条件、化解劣势、克服威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发展是三者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任何片面的单方面的增长都不能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逐渐成为新的全球性发展的主流哲学,并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

黄山市应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良好的旅游业优势是黄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黄山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黄山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众多的机遇,只有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真正的把握好这些机遇,才能真正的紧跟市场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黄山市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们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黄山市发展旅游业存在着劣势和威胁,这是客观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黄山市存在的旅游资源发挥作用不稳定性的缺点,可以促进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持续稳定的贡献作用。

六、对黄山市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若干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引导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宏观上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实行旅游资源有偿、有限、有序开发的方针,在保障旅游业发展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是应深层次地挖掘和开发旅游文化的内涵。只有将旅游景观与旅游文化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真正保证旅游的吸引力的长期性和持久性。黄山市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开发的战略。现今黄山的众多地区仍然保存着徽商文化遗产,但应当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包装,从而令徽商文化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增加文化底蕴,扩大影响力,增强潜在吸引力。

三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既不利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承载力,又不利于保护旅游资源。所以黄山市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将旅游设施配套、旅游服务配套、旅游管理配套并重发展和提高,同时要加强景区管理,特别是对国家级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要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准,实行高水平管理,建设一流景区。

四是注重旅游机制创新和加快绿色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这是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是创新旅游开发机制。鼓励内外资、民间资金踊跃参与旅游开发,形成开放性、多元化旅游开发格局;其次要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和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合作,形成合作和互助的格局;最后要加大对高新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高新技术的代表,负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可以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最后要加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持有何种环境保护的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旅游行为以及旅游经营者的经营和管理行为。黄山市旅游业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广告、电视、报刊等媒体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他们传统的只顾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长期效益的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环境文明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结语

对黄山的旅游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宪章》所说:“旅游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最高和最深层次的愿望。但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改善环境质量。”黄山市在发展旅游业时一定要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着不竭的贡献。参考文献:

[1]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研究,1999,(2).[2]姚李忠.浅谈加入WTO对中国黄山旅游业的影响[J].黄山学院学报,2000,(3).[3]王启敏.黄山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8,(4).[4]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4).

下载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作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载体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辽宁省资源优厚,发展旅游......

    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以天堂寨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

    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旅游业,是融食、住、行、购、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是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旅游业体验营销的问题与对策(5篇范文)

    旅游业体验营销应用研究 旅游业体验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08市场营销 李翔 ***7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寻求各种类型的体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07年2月13日 15:39:22字体:大 中 小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把我县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把实现旅游业......

    浅谈安徽岳西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浅谈安徽岳西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岳西县作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其旅游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何利用有利的旅游资源是发展岳西的......

    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五篇)

    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某某市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下面就将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一、存在问题1.大旅游发......

    中国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五篇]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但总的说来我国旅游业仍然处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