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略性支柱产业下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战略性支柱产业下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马东艳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出境客源国。为了顺应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旅游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加强对我国旅游业全局性、战略性的把握,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发展水平的目标,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新时期重大战略举措,即旅游发展国家战略,将旅游业定位成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对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理解和认识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在国家产业群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其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支撑作用。战略性支柱产业包含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两个层次。所谓“战略产业”,一般界定为攸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不得不”发展的产业,其具有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1],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将旅游业定位成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巨大的潜力优势而做出的英明决策。旅游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既是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之策。只有准确把握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依据和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我国将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的脆弱性而引发的旅游波动性
旅游业的脆弱性是指旅游业对外界的干预和变化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经济或金融**、自然灾害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引起旅游供给和需求的重大波动,使本来稳定与均衡的旅游市场陷入混乱。造成旅游业脆弱性的原因是:各种突发事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见性以及旅游产业的高度依赖性和综合性,导致旅游业的外在制约因素太多,极易产生连锁反应,使旅游业成为一个社会中最为敏感的环节,这种情况下,旅游业相对被动,又缺乏引导市场消费的能力,使旅游业的脆弱性进一步显现
[7]。由旅游业的脆弱性而引起的旅游波动性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二)距离战略性支柱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般而言,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大,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般为5%以上,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二是需求弹性高、市场扩张能力强,弹性系数大于1.0,发展快于其他行业;三是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就业机会多,能解决更多人口的就业问题;四是产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长期预期高效果好,能够诱导新产业的崛起,对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广泛影响;五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2]。而国家把旅游业定位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综合性强、发展潜力巨大、关联度高、能源消耗低、产业贡献率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势。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五个特征中,第一个指标是最为关键的硬性指标,即旅游业的总收入必须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但由于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中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旅游企业小、散、弱;社会资金进入旅游市场
困难,在直接投资和间接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限制等问题;使得旅游市场不旺,旅游供给远远小于旅游需求,这严重束缚了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使得我国旅游业整体效益不高。
(三)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其他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国内旅游市场人均消费水平低。虽然与入境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相比,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基数很大,但是人均消费还处于低消费、低层次的水平上。同时,农民旅游需求缺位。农村居民还没有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旅游消费主体,一个占国家居民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消费需求还没有拉动起来,使农村旅游市场爆发式的增长尚需假以时日。其次,我国旅游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小散弱差”的状况,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少龙头企业,没有大型旅游集团品牌,从而造成旅游产业集中度偏低,竞争能力较弱。再次,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旅游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能满足现代旅游新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具有文化附加值的旅游项目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最后,旅游服务质量差、旅游法规不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执行不到位等,导致景区和旅行社还存在乱收费、导游利用导购收取回扣、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旅游市场秩序较乱等问题的存在,从而大大抑制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
旅游产业是推进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战略选择。为了做大做强旅游业,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和世界竞争力,将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3],实现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需要多策并举。
(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危机管理模式
旅游业的脆弱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产业固有的内在属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矛盾。旅游业的脆弱性暴露出旅游产业内在不稳定性的缺陷,凸显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旦脆弱性超过某一临界阈值,就可能酿成旅游危机,形成产业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4]。为了更好地应对旅游脆弱性而引发的旅游波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对旅游脆弱性理论和实践研究,学习和探索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旅游危机事件的成功经验和危机处理的各种方法,促使旅游业产生应对危机的弹性及战胜政治、经济动荡或自然灾害的强劲力量。其次,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旅游危机事件的政策和资金储备,从组织和机制上完善危机管理系统,制定权责明晰的旅游危机反映机制,以及科学、准确的旅游危机干预和应对策略[5]。同时,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和机制,加强外界与受到危机负面影响的特定目的地的信息沟通,让公众及时准确了解旅游危机的最新消息,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最后,旅游企业要做好危机期间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策划和加大危机过后的风险管理力度,以便在危机过后促进旅游危机事发地旅游业的快速复苏[6]
(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目前,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主要瓶颈,就在于缺乏具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管理优势以及较强的市场占有率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这不仅阻碍了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步伐,也妨碍了我国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和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旅游集团。这就需要依据旅游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积极尝试各种途径和方法,探索培养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主体的新路子。首先,以现有旅游企业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资产划拨、合资合作、兼并以及流程再造等方式,推进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对束缚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进行重组和优化,加快推进全国旅游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其次,支持一二产业中各类大企业向旅游业转型,进一步扩大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同时引进一批旅游企业,通过规模拓展,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开辟旅游集团化发展的新空间。最后,积极探索区域旅游集团发展战略,使旅游集团形成地理网络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加强旅游业的要素整合、产业整合和区域
整合的力度,构建大旅游格局。从而实现旅游企业集团的跨系统、跨地区、跨国界的经营与扩张,最终达到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目的,促进旅游产业总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整个旅游行业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提高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旅游信息化建设是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极强的产业。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旅游业效益最大化成为我国旅游业缩小与世界旅游强国差距,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旅游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加速旅游业中电子商务建设。利用电子商务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者通过计算机预订系统(CRS)、3G技术、互联网或内部网站,咨询或查询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食宿、旅游景点、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线路等相关方面的实时动态信息,并实现在线咨询、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在线交流、在线投诉处理等电子商务系统功能,实现旅游价格信息透明化、支付方式便利化,有助于提高旅游交易效率和顾客满意度。另一方面旅游企业根据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和客户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依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并加速优化产业结构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运用3S和RFID信息技术,时空分流导航管理技术与环境检测保护管理信息技术,根据空间的相对静态性和时间的动态性,依据同一空间具有不同时间人流分布的原理,利用时间移动形成的相对“空置”空间,对游客和景区车辆的相对均衡分布和有序运动进行调度和分流导航。通过对大量游客及车辆形迹行为的有效引导、监控和科学管理,防止某些旅游景区或景点出现人流、车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而造成交通拥挤、景区超载、服务质量下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四)加大政府引导旅游业发展的力度
构建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要特别加强政府对旅游业的综合协调、宏观指导和市场监管。第一、要加大政府对旅游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政府雄厚的财政实力,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对社会投入的旅游重点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并从产业政策、财政、信贷和资金等方面为旅游业这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成长和其产业地位的提升提供动力和政策保障。第二、加大科技投入力量。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积极鼓励和扶持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院校;另一方面,加大对旅游科研的资助力度成立旅游科研专项奖励基金、增加旅游科研项目的数量、提高重大课题的立项率。第三、政府要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一方面要打破社会资金进入旅游行业的政策壁垒,使社会资金能够在旅游产业中自由流动;另一方面,推动旅游融资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资产评估、旅游担保等旅游金融服务组织。第四、完善旅游立法与监管力度。为了有效解决旅游景区、旅行社和导游人员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尽快制定一部符合我国旅游业实际情况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的旅游法规。同时对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梳理,通过机制和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律的一体化、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强化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与执行力度,来改善我国旅游法规不健全,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的局面,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环境保障。第五、建立对农民旅游的优惠政策。目前,收入水平低是限制农民旅游的最主要的因素。这就需要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建立对农民出游的优惠政策,刺激农民的旅游消费的欲望,使其产生出游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推出价格适度符合农民需求的旅游产品,从而推动农民旅游市场的开拓[7]。同时依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有效防止旅游开发中低档次重复建设的盲目行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滥开乱挖的破坏行为,从而保障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8].(五)加大对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力度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旅游需求远远大于旅游供给,大众消费的热点,正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的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了推进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建设步伐,就必须加大对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力度,从而着力解决这一矛盾。首先,需要在产品体系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针对不同客源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复合性、交叉性、新型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其次,积极探索实现旅游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竞争向综合品牌竞争转变,旅游效益增长模式由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联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转变,从而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的功效,提升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最后,要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热点和品牌。,创建一批旅游文化热点和品牌,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来适应因旅游的变化和创新非常快,新概念层出不穷而来带的对旅游的新需求,提高满足不断升级的游客需求的旅游供给水平
四、结论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历史的抉择、现实的抉择和发展的抉择。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重政策给力、多重力量推动的黄金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我们应牢牢把握住旅游业发展的全新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原则,把旅游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使旅游业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不断开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从而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殿廷、王丽华、王素娟、朱桃杏、王瑜.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0,(9)..[2] 李伟.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如何定位[J].商业经济评论,2010,(4).[3]姚春晓,赵文清.均衡主张:旅游业和谐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索[J].旅游经济,2010,(8).[4]王兆峰,杨卫书.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5]黄瑾.论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J].社会科学家,2003,(7).
[6]吕利军,王嘉学,袁花,肖波.典型旅游城市环境脆弱度评价与旅游发展对策分析—以昆明市为例[J],旅游研究,2009,(2).[7]温碧燕.区域旅游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8]陈曦,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J],旅游经济,2007,(7).[作者] 马东艳,女,河北承德人,旅游管理博士,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攀枝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旅游经济管理。
联系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邮编617000,电话***,邮箱:madongj@126.com.
第二篇:加快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鄂州政发〔2010〕8号
鄂州加快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摘要】
发展目标:以形成一都(吴王古都)一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二带(汉鄂高速休闲旅游带和长港旅游示范带)发展格局和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梁子湖品牌为抓手,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湖泊生态特色鲜明、吴楚文化彰显、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和鄂东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市场主体壮大、产业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提升、区域协作深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旅游战略性支持产业。到2015年,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达到全市同期GDP的8%以上;提供直接旅游就业达到1.2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6万人。力争培育旅游企业集团1~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3个、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达到1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强县(区)1个,旅游名镇2个、旅游名村10个、星级“农家乐” 300个。
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点)及附近国有荒山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其土地出让金可专项列支用于植被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行土地使用权40年不变。对旅游设施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其耕地开垦费按湖北省耕地开垦费标准的下限收取。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其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非政府单项投资虽在1亿元以下,但对我市旅游业有明显支撑作用的项目,也可以享受以上优惠。
实行税费支持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依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对旅游饭店执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游企业排放污水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不再征收排污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纳入政府采购定点接待服务单位,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会务服务。
实施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区)、湖北旅游强县(区)、湖北旅游名镇、湖北旅游名村、4A级以上旅游景区、金叶级绿色饭店、四星级以上农家乐的单位,按纳税关系分别由市区乡镇政府给予特色镇(行业)建设资金奖励;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游船)奖励《按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星级酒店业的若干意见》(鄂州政发〔2008〕18号)执行。对进入全省“五十强”、地接旅游人数年接待在1万人次以上并居全市前三位的旅行社由政府在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对获得全市导游大赛前五名、全省导游大赛前十名和全国导游大赛入选,并与我市旅行社或景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优秀导游人员,由政府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两年“优秀导游岗位津贴”;对参加全省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前三名、全国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前十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府奖励5000元(单位)、2000元(个人)。
详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
性支柱产业的意见
鄂州政发〔2010〕8号
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现就加快推进旅游业成为鄂州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1、充分认识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前景最广阔的战略性产业之一。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2010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湖北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鄂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转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中的先导作用,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拉动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促进作用的必然选择。
2、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感。我国已进入大众化、多样化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时期,旅游业正处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全省乃至全国都在抢抓旅游业发展的先机,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规划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市拥有以梁子湖为代表的丰富的湖泊资源、以吴楚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优势,具有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和条件,正处在旅游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仍然存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产品形式单
一、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旅游业发展与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有机结合起来,与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旅游业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总体思路
3、指导思想。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更新发展观念为先导,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加快提升我市旅游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特色化水平,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加快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我市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4、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对旅游业的综合协调、宏观指导和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坚持产业联动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发挥产业互联和区域互动的共振效应,走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合作交流、利益互享共赢之路,加速实现产业升级。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着眼长远、整体谋划、合理布局,又立足当前、抓住重点、优先突破,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相结合。挖掘旅游业自身潜力,形成快速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五是坚持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生态和资源保护,实现科学开发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发展目标。以形成一都(吴王古都)一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二带(汉鄂高速休闲旅游带和长港旅游示范带)发展格局和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梁子湖品牌为抓手,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湖泊生态特色鲜明、吴楚文化彰显、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和鄂东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市场主体壮大、产业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提升、区域协作深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旅游战略性支持产业。到2015年,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达到全市同期GDP的8%以上;提供直接旅游就业达到1.2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6万人。力争培育旅游企业集团1~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3个、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达到1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强县(区)1个,旅游名镇2个、旅游名村10个、星级“农家乐” 300个。
三、进一步强化发展重点
6、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按照“两型”社会建设和新时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修编利用规划,修编《鄂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鄂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鄂州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各旅游度假区、景区规划要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等。强化旅游规划管理,维护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各类旅游规划编制、评审、报批,并监督实施。
7、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市域内城际铁路、快速通道、高速公路重要节点公共设施的旅游功能配套建设。在完善全市干线公路网络的同时,所有景区(点)均要有道路状况良好的公路连接。在市域内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城区主要干道,以及通往各景区的公路沿线建立和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开通主城区至全市主要景区(点)的旅游专线车和景区之间的公交环线车;开通我市通往周边地区以及主要客源地城市的客运专线,适时增设营运班次。加快水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整治百里长港旅游通道,打造长港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建设完善旅游景区和旅游车站、码头的供水、供电、通讯网点、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监测、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和完善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
8、抓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围绕做大做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条,策划建设一批旅游项目。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旅游投资商的特殊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中心城区要突出旅游城市功能,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内容丰富的旅游设施和项目。依托三国吴都风情文化旅游区,加快配套建设“鄂东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促进鄂东区域旅游协作,形成以鄂州为中心的区域旅游板块。规划建设集文化娱乐休闲街区、特色风味美食街区、旅游购物街区、特色夜市于一体的商务休闲功能区,鼓励发展高星级酒店、品牌连锁酒店和不同特色的主题酒店,建成洋澜湖文化休闲主题公园,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具有鄂州特色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项目,打造城市休闲旅游板块。加快推进梁子湖娱乐岛、梁子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水上系列旅游项目、商务会展设施项目、度假饭店项目、游艇俱乐部项目、大型水乡主题公园开发建设,推动梁子湖南岸沼山、青峰山、涂家垴镇等旅游资源的规划建设,配套完善休闲娱乐设施,丰富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延长旅游周期,拉长产业链,形成以湖泊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板块。依托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建设和特色农业等资源,规划建设若干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推进农家乐、渔家乐集群发展,形成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板块。加快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推进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形成研发和产供销一条龙旅游商品板块。
9、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一观光型向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复合型转变,旅游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竞争向综合品牌竞争转变,旅游效益增长模式由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联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转变。积极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着力发展生态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湖泊旅游、游艇旅游、养身美食旅游、乡村旅游、郊野旅游,以旅游新业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百湖之市”水资源的优势,唱响、唱亮“梁子湖”品牌,做好做大“水”文章,着力开发以梁子湖水为主体的系列旅游产品和水体经济,加速梁子湖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红莲湖旅游新城和梧桐湖旅游新区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速向运动休闲、商务会展高端旅游转型。西山景区要整合鄂州吴都文化博物馆和沿江三国吴都风情观光带,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旅游经营与服务项目跟进,按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三国吴都风情文化旅游区,加快向文化休闲旅游转型。莲花山旅游区和葛山森林公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向养生、康体休闲旅游产品转型。
10、促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思想,把旅游业放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放在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景观化,寻求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规划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做好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吴楚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把文化注入到旅游业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和旅游资源文化化,使鄂州的山名起来、鄂州的水灵起来、鄂州的城镇靓起来、鄂州的乡村雅起来、鄂州的历史名胜古迹活起来。
11、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宣传推广、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逐步形成一体化、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
推动梁子湖生态旅游区综合执法管理试点,强化旅游综合管理。梁子湖区要先行一步积极参与全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要进一步推进西山景区和莲花山旅游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景区经营机制创新,依法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引入大的战略投资者,促进旅游景区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投资渠道,搭建旅游业发展融资平台。建立旅游项目绩效评估与退出机制,防止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和非法囤积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益;建立旅游项目享受优惠政策和项目进度挂钩制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积极培育旅游中介机构,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的局面。
12、加强旅游产业素质建设。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在全市旅游行业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旅,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开展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买强卖等不良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实施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购物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农家乐、渔家乐和导游人员等诚信等级信用评定制度,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着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开展“旅游名县(区)、名镇、名村、名街、名店创建和景区创A,饭店、旅行社、农家乐、旅游厕所创星,导游、厨师、酒店服务员创优”等达标创建和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活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强化各类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专业培训。制定旅游人才引进办法,大胆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旅游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把旅游专业大学生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我市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3、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团队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具备条件企业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并购等方式,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促进旅游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支持旅游企业与国内外旅游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战略合作,逐步融入国内外旅游产业链。鼓励省内外品牌旅行社来我市经营发展;鼓励市内旅行社以产权为纽带,实行品牌化、连锁化经营。
14、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周边旅游市场,重点开发武汉城市圈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努力拓展海外旅游市场。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着力打造梁子湖品牌,使其成为鄂州湖泊生态、旅游、农副产品、高端居住的代名词。通过规划编制、面向社会征集等方式确定我市旅游与城市统一的主题形象。围绕梁子湖品牌和主题形象进行CI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策划、包装、营销。把梁子湖品牌和主题形象宣传体现到全市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活动和旅游促销等各个方面。实施旅游宣传“六个一”工程(一部电影、一台大型演艺、一首歌、一组宣传片、一张导游图、一套书)。把传统促销方式与网络营销、联合营销、事件营销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宣传、城管部门要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开设旅游栏目,在城市客流集中地段加大户外旅游公益广告宣传,营造旅游城市氛围。要充分利用开通至武汉城际铁路,与全国高铁联通成网的“高铁时代”机遇,加大在武汉火车站的宣传营销力度,并主动到客源地进行宣传促销活动。打造以“中国?梁子湖湖泊生态文化旅游节”为主体的节庆品牌,举办“梁子湖捕鱼节”、“梁子湖湖鲜美食节”、“梁子湖湿地文化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举办各类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充分发挥旅游节事活动影响力,提升鄂州旅游形象。
15、推进实施科技兴旅战略。加强鄂州旅游发展的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旅游研究机构和省内外旅游院校建立长期的旅游科研协作关系,开展旅游重大应用课题研究,为我市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鄂州旅游网功能,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信息咨询、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投诉受理,使之成为公共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倡导低碳旅游方式,积极推进旅游业低碳发展。坚持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我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6、加大旅游投入。各地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市政府旅游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A级旅游景区(点)和新建重点景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在2010年预算基础上逐年递增。要重点研究各行业项目与旅游重点项目的衔接和集成,对社会投入的旅游重点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17、加大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采用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为旅游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鼓励采取BOT等多种方式融资,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8、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点)及附近国有荒山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其土地出让金可专项列支用于植被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行土地使用权40年不变。对旅游设施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其耕地开垦费按湖北省耕地开垦费标准的下限收取。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其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非政府单项投资虽在1亿元以下,但对我市旅游业有明显支撑作用的项目,也可以享受以上优惠。
19、实行税费支持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依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对旅游饭店执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游企业排放污水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不再征收排污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纳入政府采购定点接待服务单位,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会务服务。
20、实施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区)、湖北旅游强县(区)、湖北旅游名镇、湖北旅游名村、4A级以上旅游景区、金叶级绿色饭店、四星级以上农家乐的单位,按纳税关系分别由市区乡镇政府给予特色镇(行业)建设资金奖励;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游船)奖励《按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星级酒店业的若干意见》(鄂州政发〔2008〕18号)执行。对进入全省“五十强”、地接旅游人数年接待在1万人次以上并居全市前三位的旅行社由政府在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对获得全市导游大赛前五名、全省导游大赛前十名和全国导游大赛入选,并与我市旅行社或景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优秀导游人员,由政府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两年“优秀导游岗位津贴”;对参加全省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前三名、全国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获得前十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府奖励5000元(单位)、2000元(个人)。
五、强化组织保障
2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鄂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由市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常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市旅游业发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根据本意见,制定相关部门分工落实方案,并督促实施。
22、优化发展环境。市直各部门要明确管理权限,杜绝多头执法,积极配合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禁止向旅游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旅游发展环境。
23、加强监督考核。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责任制,把旅游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开展旅游发展先进乡镇评选活动。建立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严重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实行问责。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引言
我国旅游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样也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坐落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是我国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其发展无论是对贵州还是对国家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概述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1452万人,占38.98%,其中苗、[1]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贵州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
种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
[2]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多彩贵州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
1980年7月,贵州省正式接待了第一个来到贵州的旅行团——港澳师生联运团。从此之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发展自己的旅游业,但发展较缓,速度较慢[3]。十一五以来贵州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规划和发展,并出台了《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贵州旅游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是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与世界旅游经济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在旅游方面硕果累累,也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8年,全省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发展和谐旅游”为主题,以政策推动、恢复启动、精品带动、市场拉动和“满意”行动为主线,以市场恢复为重点,采取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经营,突出我省少数民族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少数民族旅游市场主体,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了平稳增长
[4]。
经过近30年的战略实施和艰苦努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已达3000余个,近20万人受益,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从而为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各种资源优势,具体来说包括五点。
2.1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规模较大的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等。“四月八”是苗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祖先、英雄的景仰和凭吊。布依族“六月六”,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各自约定的地点,白天在歌场上对唱,晚上还到布依村寨里继续对唱,用这种方式表达彼此爱慕之情。“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的在农历六月初六前后过节,有的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过节。节日期间,彝族群众身穿盛装,高举火把,到田间驱除害虫。同时还燃篝火、开晚会,举行赛歌、摔跤、斗牛、敬酒等活动。
2.2 纯朴热情的民族礼俗
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交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礼俗,表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团结和睦、理智文明的美德。例如苗族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有“一家客人全寨亲”的风俗;侗家人所讲究的“酒满敬人,茶满送人”等;更有意思的要数各少数民族的婚俗,如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 “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
2.3 狂放热烈的民族歌舞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苗族群众,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和“酒歌”;侗族“大歌”一领众和,高、低声部合唱,歌声宏亮,反映出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三都一带的水族亦是 1
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以“摆起白来成山丘,唱起歌来似水流”来赞誉自己的民族。总之,贵州各个
[5]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2.4 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至少有上百种,不仅款式丰富多彩,制作技艺精巧,而且内涵深邃广博,堪称“无字史书”。男装一般都比较简单,而女装则多种多样。女装一般又有便装和盛装之分,便装比较简单,没有花饰或花饰很少,是平时穿用的。盛装花饰很多,非常精美,特别富于传统的民族色彩,鲜艳多姿,只有在新婚、节日、集会、走亲访友时才穿。少数民族妇女特别是苗族妇女盛装的制作很费功夫,一般是先分块挑、绣,然后再连缀成套,或是将已作好的各种图案部件分别贴在各个部位。
2.5 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位于隆起的四川盆地与广西盆地之间,属于高原山区。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是古往今来民族交往、结集的大走廊。贵州少数民族大抵渊于古代的百濮、氏羌族系,包括彝族、土家族、羌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且牧且耕、农牧并重;南蛮族系包括苗族、瑶族、畲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赶山吃饭”的狩猎及山地农耕型;百越族系包括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稻作文化型。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造成民间的自然隔离,不仅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而且在同一个民族内部,往往也因为支系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形成相当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贵州是一个内陆省份,工业不发达,却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料,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地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增加资金积累和经济收入
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龙速度,扩大货币回笼量,因此能够加快资金周转,从而增加资金积累。
旅游者前来旅游,必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费,从而促进我省各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因而能够提高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增加经济的收入。
3.2 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到社会许多相关产业,包括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其发展可以增加各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因此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
3.3 提高当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完善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带来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完善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3.4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国家旅游局2006年的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并且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更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在开发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进行“村村通”道路建设和旅游区内道路建设,以及村社环境整治活动。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乡村旅游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加快了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3.5促进当地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旅游业,不但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和谐交往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不会使当地的文化发生变化,反而会更加有效地保护当地文化的传承。通过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进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纯朴热情的民族礼俗、狂放热烈的民族歌舞、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力、资金短缺,缺乏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等一系列原因,使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至今仍处于起步阶级,需要回忆发展步伐,向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25%以上增长,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达800亿元以上。虽然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但这并不是跟我们的资源利用成正比的,我们应该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4.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来分析,凸显存在着5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2.1 缺少旅游精品
尽管我省近年来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总体来说我省基本上没有精品旅游路线。我省的入境旅游消费者大多是单次游客,我们的景区之所以留不住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能让游客满意的“精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纪念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地方民族特色,但是品种太少,而且大同小异、品位较低、质量较差;产品制作工艺粗糙、档次低且很少有收藏价值,由此造成的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轻。
4.2.2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旅游设施简单,公共设施、通讯设施建设薄弱,娱乐设施建设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多种因素严重制约了旅游的“游兴”和降低旅游经济效益的产生。在我省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车辆过于陈旧,舒适感差、车况不好,旅游路途辛劳,公共设施薄弱,如上厕所难、打电话难、洗澡难等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部分地区对旅客的最基本“食、住、行”要求都难以满足,造成游客除了必要的旅途花费和游览时间外,不愿多滞留景区。
4.2.3 宣传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虽然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组织开展了多次旅游推介活动,例如“爽爽的贵阳”、“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安顺(龙宫)油菜花旅游节、台江施洞龙舟节等,但就其资源与知名度相比,其宣传力度显然是不够的,造成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地处深
[6]山少人知”的状态。
4.2.4 盲目开发和缺乏保护
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开发,不惜牺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环境的破坏为惨重的代价,造成了“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开发方式,最终经济没有搞上去,反而得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来做好治理工作,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4.2.5 缺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经营管理服务人才,尤其缺乏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景点导游、宾馆服务员等旅游岗位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适应不了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新需要。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除了靠党委、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之外,亦决定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所谓旅游管理,就是包括对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组织旅游推介促销,建立培养导游队证,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5.1打造旅游精品并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旅游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贵州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着重发掘、提炼和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宗教、民族建筑等活动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和一批精品民族文化旅游路线,增加旅游产
[7]品的附加值。
5.2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快旅游公路的建设步伐,公路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注重旅游公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区域界限,联合组织策划别具一格的旅游活动,举办推介会、旅游艺术节等形式展现旅游形象,吸引招徕国内外游客,开拓市场,促进市场互动;其次再建设与旅游业发展有关的各
[8]项基础设施,例如满足吃、住、购、娱和乐的各项设施。
5.3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加大宣传力度
5.3.1应用新媒体网络来宣传
宣传贵州民族地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在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下,我们应大力开发应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网络新媒体,这样才能打破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受地域限制的弊端。因此,贵州各少数民族地区应大建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来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5.3.2 借用品牌媒体来宣传
贵州民族地区应巧借品牌媒体来宣传自己。例如:黔东南州得到国家旅游局的支持,邀请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台“时代杂志摄制组”、加拿大星岛日报、加拿大“至尊假期”旅游公司等三家经营中国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于2007年7月19日到隆里古城考察并拍摄专题片,目标直指加大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在海外的宣传力度和影响。这些著名媒体由于权威性高、受众面、影响力大,让贵州民族地区以少数
[9]民族原生态文化中心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大大提高贵州民族地区的知名度。
5.3.3 巧借歌舞产品来宣传自己
贵州民族地区还要巧妙借用歌舞来宣传自己——让这些原生态艺术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出现在千万观众面前,就等于是将自己推在千万观众朋友们的面前。例如:“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和“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这两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中屡放光芒;“苗族歌后”阿幼朵,她不但在青歌赛中获得佳绩,还光荣地做为少数民族代表去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展歌喉,让外国朋友欣赏到苗族飞歌的魅力。
5.4 正确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方面要树立和采取保护地方文物资料的意识和手段,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辩证的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5.4.1 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体一致认同,经过世世代代传承、淘汰而得以保留,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价值体系、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迅速,但由于认识还很不到位,许多旅游经营者还是把片面追求旅游规模、争取游客放在第一位,从而导致破坏性开发。例如,一些珍贵文物因过度开发而遭破坏,一些传统风俗也因被过度舞台化、艺术化
而失去了原有韵味和风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民族文化生态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或毁灭,就再也不可能重现。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旅游时,一定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5.4.2在保护中开发
诚然,民族旅游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决反对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名来限制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行为。保护不是保守,更不是自我封闭和与世隔绝,因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相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采用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违背了少数民族人民追求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愿望,其本质是阻止民族文化的进步。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性开发”的道路[10]。
5.5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旅游业为新兴产业的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最缺乏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思路和人才,我们可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界造就一批文化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管理、导游及服务人才,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结束语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贵州来说,想要更好的发展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的特色,充分发挥各民族地区的旅游优势,并根据这些优势更好的发展其地区经济。同时我们还要预见在旅游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早做出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其发生,影响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更好的为“多彩贵州”创造出一番新的旅游胜景。
参考文献: [1] 马驰.贵州民族文化旅游遭遇诸多瓶颈[N].《经济导报》,2005年9月.[2] 刘峻岭.论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年7月第535期.[3] 张齐.涌多彩贵州——贵州省旅游业跨进发展黄金期[N].贵州日报,2009年9月.[4] 肖进源.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回顾及发展的对策建议[R].贵州省政府研究室,2008.[5] 张琪亚.民族歌舞戏剧与地区旅游开发[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6] 吴安玉.发展旅游业是促进黔西经济社会[J].金黔在线,2009:2.[7] 郭睿.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E].中国论文,2009:2.[8] 徐晓光.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9] 唐小鹏.试论贵州民族地区发展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媒介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10] 田丽华.论旅游资源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策[N].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4月 第26卷第2期.
第四篇: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惠州市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也具备开发的潜能,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滨海旅游特色产品。针对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扩大投资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惠州;滨海旅游;现状;对策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滨海旅游岸线长达20多km,滨海地区主要位于惠阳区和惠东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依山傍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具备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先天条件。其中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 420万元。大亚湾旅游区,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5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亿元。尽管惠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具备把滨海旅游业做大做好的基础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滨海旅游产业规模不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
目前惠州市滨海旅游产业规模不大,与旅游景区相配套的交通、通讯、环保、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远远落后于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以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为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2 000多万元新建的海滨公路从根本上改善了主干道的交通状况,但仍存在着供水、供电以及景点交通等“瓶颈”。特别是供水问题,高峰期的矛盾尤为突出。
此外,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二轮摩托车参与交通运输较多,秩序比较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2.滨海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
一是缺乏科学管理。对于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疏导而在旅游淡季又忽略了景点维护,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比如在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缺乏合理的疏导措施。住宿、饮食、购物等价格比平时高,出现价格乱调现象。
二是重产值、轻视环保。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速
了资源的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虽然国家反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对于基层领导和经营者而言,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始终是个两难选择。许多旅游景点在开发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旅游从业人员聚散过频,经营分散,质量控制缺乏保障,产品低级庸俗,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滨海旅游业的无序开发,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附近海域的滨海养殖业,破坏海岸带山体、植被,也限制了工业的进入。目前,惠州市滨海资源开发上,比如大亚湾中海石化的落户,将带动以石化为龙头的上、中、下游石化产业圈的形成。由于这一产业的特性和该区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因素,在大亚湾的部分海岸已无法开展以沙滩休闲为主的休闲旅游。但是目前从惠州的产业发展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仍然是主导产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比较小。惠东的稔平半岛,就其滨海资源的特点,为保护环境和利用滨海资源,也不能建立大型工业项目。稔平半岛对大亚湾的海洋生态环境起保护作用,为大亚湾核电和南海石化及上中下游产业产生的环境问题,承担着环境净化和生态再生的功能。
4.滨海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惠州市从事滨海旅游业管理和服务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淡薄,应对市场的能力较低。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方式应用不够,很多滨海景区的发展只停留在网站的建设上,缺乏高级的管理技术来进行滨海旅游业的管理,这些都影响了惠州市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滨海旅游业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客源市场有限
目前惠州滨海旅游市场的辐射范围比较狭窄,游客主要局限在广东省内和港、澳地区,客源市场有限。而广大的周边地区以及内陆地区游客比例偏低,这与惠州市滨海旅游宣传的力度不够有关系,难免有“养在深闺无人知”的情况。
6.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比较滞后,景点硬件落后,特色不突出,旅游景区缺乏区域综合竞争力
目前,惠州市的滨海旅游资源除巽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外,各景区景点没有编制详细规划。滨海旅游业仍以“3S”(阳光、沙滩、海水)为主调的传统滨海旅游模式,各景区(点)功能单一,档次较低,规模小,品位不高,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如巽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目前的开发,实际上仍处于各个投资商圈地和分割自然景区的状态。沙滩被投资商分割成若干块,未能按照原来的总体规划的土地使用功能进行安排,小而散的特点相当突出。同
时,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景点结合,缺乏有整体特色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又如双月湾景区,缺乏有效的规划,景色单调。
此外位于平海镇的南门海,仍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造成滨海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明代洪武年间修建的平海古城,经历了600年沧桑,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但是这些历史人文资源略显单调,现代民居与古城楼搭配不协调,缺乏有效规划。
二、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抓好滨海旅游资源的规划修编工作,促使滨海旅游业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2000年市人大通过的《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修编工作。
一是惠州市滨海资源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促进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是规划设计中强调控制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最大承载容量,把滨海资源的保护同国土整治结合一体。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走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三是规划中注重培育特色“拳头滨海旅游产品”,使滨海旅游内涵丰富化。以“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建设为龙头,加快培育特色滨海旅游产品。包括以龙门温泉、惠州汤泉、南昆山温泉、矮陂温泉为主的健身度假游;以大亚湾华海度假区、东升渔村、小径湾大甲岛、三门岛、巽寮湾旅游区、海龟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滨海休闲旅游;以大亚湾中海石化、数码工业园等为主的园区工业游;以惠阳镇隆、惠东客家围龙屋及惠东黄狮古宅为主的客家风情游;以平海古城、香溪堡及龙门古建筑群、惠州黄氏书屋等古迹为主的历史文化游。
2.不断完善滨海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逐步完善通往各旅游景区(点)的道路,把各个旅游景区(点)的线路有机地连接起来。加快旅游景区(点)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设置多种类型和级别的住宿设施,为国内外观光客提供各种档次的宾馆、商业旅馆、度假村、野营帐篷区。同时布置一部分吸引房地产的度假别墅,以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商业餐饮服务设施坚持多样化原则。惠州的滨海游客多来自广东、港澳,广东人在饮食方面有着特殊的文化,俗语“食在广东”。因此应该在坚持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丰富各
种饮食文化内涵。
四是做好安全工作,整顿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秩序,规范二轮摩托车运输行为,为滨海旅游业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
3.深化企业改革,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市、县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企业进行股份改革,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争取今后几年内形成若干个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各旅游企业要深入开展“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的活动,按照现代企业标准,建立健全各种竞争、激励机制,转变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市、县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参加全国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和省百佳诚信单位的创建,推动诚信信息库建设。继续开展“十佳旅行社”、“星级饭店服务明星”、“优秀导游员”等评优、评先活动。
多渠道引进资金雄厚的企业投资滨海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精品。以南海石化项目为依托,打造惠州旅游新亮点。大亚湾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集聚了一大批大规模的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并成为惠州市商务旅游的最大宣传亮点,拉动了整个惠州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了各类人流陆续涌进大亚湾,涌进惠州。各级政府要抢抓机遇,借壳牌石化项目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旅游项目投资资金。
4.加强滨海旅游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于滨海旅游业
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惠州市滨海旅游业要获得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快人才尤其是高中级人才的引进步伐。特别要注意引进旅游规划、旅游营销、导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才,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要抓好现有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这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养一支业务精、服务好、作风正的旅游人才队伍,为惠州市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用人、留人的工作环境和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旅游企业要舍得用好的待遇和发展前景留住人才,这是人才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惠州市滨海旅游业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步骤。四是惠州市各滨海旅游景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卫星遥感技术的等现代资源管理方式,服务于惠州市滨海旅游业。
5.加大滨海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客源市场份额
客源市场是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应扩大惠州市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体,加强对惠州市整体滨海旅游业形象的宣传促销,同时强化对个体滨海旅游产品的宣传。继续扩展旅游客源市场,将重点客源圈的范围扩大,逐步向省外、国外市场延伸。
经过惠州市各级领导以及全体滨海旅游产业工作人员的努力,把惠州市沿海区域建设成集观光游览、娱乐度假、海上运动、休闲避暑等多功能的滨海旅游区。
参考文献:
[1]洪贤兴,韩立民.2007年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0-20.[2]惠州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汇报
[EB/OL].http://.cn/xlogin/news/upfile/***15.doc.[3]林璇华.广东滨海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133-136.[4]黄晓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悠闲度假基地——对惠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2004,(5):11-16.
第五篇: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亚翠
(中共眉县县委党校 陕西眉县 72230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在创新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在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上实现突破;在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上实现突破;在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效应上实现突破;强化队伍,在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
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旅游业;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旅游业是眉县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强力推进“旅游兴眉”战略,为突破旅游发展尽智出力,近期,我们对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努力地方向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对策和建议,供各部门在工作中参考。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旅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眉县旅游业快速壮大,2001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7年成功创建成为陕西省旅游强县,目前眉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太白山旅游为龙头,张载祠文化游、扶眉战役纪念馆红色游、西部兰花园观光游等多种旅游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旅游格局。太白山旅游区目前由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和汤峪旅游服务区三部分组成。汤峪旅游服务区目前拥有宾馆、饭店30余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5家,区内从业人员2万多人。从经营状况看:近五年,眉县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多元,上交税金2000多万元。近十年间,每年入园总人数一直徘徊在20万人次左右,两园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景区门票。从客源市场看:客源市场主要以本省西安、宝鸡、咸阳旅客为主,省外游客多集中在甘肃天水、山西运城、河南、宁夏一带。客源对象均以中、高收入为主,多为周边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组团游玩,兼顾学生。年龄多以15—45岁为主。综合分析眉县旅游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规划编制超前到位。2009年,县委、县政府重新编制了《秦岭·太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为太白山旅游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太白山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景点建设等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客源市场稳定延伸。目前,已形成了以关中地区为基础市场,陕北地区、西北地区为近程辐射的一级客源市场,以西南地区、华中地区为远程辐射层次的二级客源市场和以及以沿海地区、海外市场为主的三级客源市场。
———产业效益日趋凸显。通过发展旅游业,眉县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近3千余人,间接从事旅游从业人员近2万余人,使眉县人的市场经济意识远远超前于周边县区,太白山、红河谷森林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切实有效保护。
2、发展优势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眉县山青水秀,风景名胜颇多,特别是太白山,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第四纪冰川遗址世界罕见。二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眉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是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历史名人众多,人才辈出。2003年在杨家村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器,被考古界称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三是气候适宜物产富饶。素有“水果之乡”之称,是全国猕猴桃基地县和名优杂果县,提子葡萄、草莓、大樱桃、辣椒、核桃、甜柿子以及“太白酒”远销省内外,丰富的物产为发展旅游购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眉县东距古城西安120
公里,西距宝鸡50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速、310国道、法汤高速、关中旅游环线穿境 而过,西宝高铁已正在筹建之中,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3、发展机遇
一是休闲旅游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新机遇。从现实看,我国休闲消费已步入大众化阶段,连续十年的“黄金周”使人们逐步养成了休闲消费的习惯,连续三年全国人均出游率超过1次。二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正式颁布实施,眉县处于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地带,特别是关天规划提出要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园区、五条精品旅游走廊、六大旅游精品区。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突破太白山旅游业可谓正当其时,大有作为。三是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央高度重视旅游经济发展,省上也制定了《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将太白山列为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四大品牌之一,加快建设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这些都是我们突破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突破发展的氛围不够浓厚,整体合力不足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二是旅游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业精神亟待提高。眉县旅游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超前,尤其缺乏敢拼敢创,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三是干部群众对突破旅游发展的参与意识不强。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是旅游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太白山森林公园开发初期由于处在创业阶段,许多宾馆、饭店随意建造,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加之服务区内宾馆、饭店大都是在90年代前后建设的,多年来很少进行装修改造,设施老化陈旧,与4A级景区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深度挖掘,产品组合度低。从眉县旅游业发展实际看,缺乏攀岩、蹦极、水上娱乐、演艺、民间文化展示等互动性的体验项目,缺乏对温泉资源的深度挖掘,从战略上没有把太白山的景区与温泉的娱乐开发项目很好地组合起来,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 有的品牌效应,限制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够。太白山森林公园和红河谷森林公园门票收费没有实现“一卡通”、“一票制”,从而无法形成整体经营的合力
和规模,在与外地网络、旅行社联络以及宣传推介上,还存在各自为政,散兵作战的现象。同时,全县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整体旅游网络。
3、宣传促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人力财力投入不足。眉县的旅游市场营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旅游宣传营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难以实现“蝴蝶效应”。二是对主客源市场的潜力挖掘不够。对客源市场中现实的、潜在的客户群重视不够,如果能将本县的农村游客市场、甚至全市、全省的农村市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4、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一是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整合和管理。二是企事不分也束缚着两个公园的健康发展。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运行机制。
三、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举县一致,在创新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
一是形成举县一致抓旅游的生动局面。二是找准发展重点,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在开发眉县特色自然资源、特色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使旅游业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2、激发活力,在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上实现突破
一是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高端发力、书记县长一齐抓”的工作机制。建议成立眉县旅游局,对全县的旅游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二是强化太白山旅游
区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权。三是树立大太白山观念。建议把营头镇———汤峪镇沿山(现环线 以南)地区划入旅游区范围,扩大太白山旅游区的规模和容量,按县级市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为太白山旅游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四是要解决好企事不分的问题。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事热潮。
3、规划引领,在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是设立突破太白山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300—500万元,加大对太白山服务区的宾馆、饭店、游乐、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二是加大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力度。通过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健身、观光娱乐、疾病疗养等产品,使“温泉”成为太白山新的卖点。三是抓好太白山景区景点包装。要精心策划包装世外桃源、四嘴 山、七女峰、泼墨山等景点,完成三国古栈道修复。同时,要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记载给太白山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以现场情景歌舞戏剧、历史经典故事影视作品展演、社火、篝火晚会等文化快餐,增添文化底蕴,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看点、季季有亮点、年年有主题”,全方位打造体现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四是加快张载祠的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加大张载祠的建设力度,积极举办张载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挥“名人效应”,增强旅游文化内涵。
4、创新载体,在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效应上实现突破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扩大旅游品牌效应。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各企业共打“太白山”品牌,鼓励开发太白牌旅游纪念品和小商品,使企业借太白山的知名度来扩大市场,太白山借成熟企业的市场来提升人气,通过借势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二是加强旅游文化的发掘研究,不断提炼更多形象生动、脍炙人口的宣传词,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宣传效果。三是对外宣传上既要体现整体性,又要强调层次性。建议对县内的旅游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政府统一包装、整体对外宣传;针对游客中的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大力度的宣传 促销活动。四是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继续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进行高密度、广覆盖的宣传促销,加大在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特定区域、特殊人群的宣传,重视对学生、文化名人的宣传,通过他们的口碑扩大宣传效应。创新宣传的载体,在搞好“两节一会”的基础上,积极策划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扩大太白山的影响。五是加强旅游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以建设“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为契机,积极开辟旅游精品线路,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借梯登高,借势发展,借力突破。
5、强化队伍,在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上实现突破
一是切实加强旅游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推进旅游业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0.1.12.眉县县委十四届八次全委会报告.[2] 2009.太白山旅游区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