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
努力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
近日,南昌市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笔试举行,8个副科级岗位共吸引121名村官报名竞争。近年来,江西省努力为聘用期满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跟踪培养、长远规划,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年来,各地政府暨人事部门采取考试、面试等竞聘的方式,聘用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拓宽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也有利于改变村官队伍的知识结构,为有志于献身新农村建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然而,大学生村官能不能扎根农村,能不能在农村健康成长,则是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我们应努力营造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笔者认为,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实职营造良好环境,应主要从三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做好退职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从村支书、副主任等职退下来的村干部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传、帮、带工作,当好到村任实职大学生村官的老师,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二是统一好留任干部的思想。让留任干部领会组织意图,明确组织要求,安心工作,更加务实工作,心情愉快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支持与配合到村任实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助手。三是统一好组长、党员的思想。镇党委主要领导到村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会,统一好党员干部的思想,让村、组干部
和党员群众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中自觉接受、充分认可、积极支持大学生村官。
只有积极营造好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并使之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篇:努力营造成长环境
努力营造成长环境,认真打造成长关爱型社区
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美好的环境,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对他是否有利,主要看这个人主观的思想行为是否正确,如果一个人自身行为正确,他周围的人际关系也会是和谐的,是有利于他的自我发展的。竞技场上最佳的发挥,往往来自大家的喝彩;逆境中的最好帮助,常常来自朋友的勉励。
金融社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正确的思想行为,在辖区内针对广大的青少年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关怀关爱活动。
一、营造良好的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祖国的财富,将来的接班人,金融社区有责任、有信心,一定要把周边的社会环境清理好,把未成年人教育好,为国家培养人才打好基础。„„金融社区为了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在家庭、社区开办了家长学校,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报告会等,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社区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前沿阵地,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社区关爱”工程、“春蕾计划”、为“双特生”送温暖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2010年1月27日上午,金融社区的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者以及区残联的领导来到社区智障学生杨旭家,区残联的领导真切的询问了杨旭的生活、学习情况,并承诺对这个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更多温暖!并给送去了一些学习书籍,嘱咐杨旭好好学习。为了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2007年7月24日上午8:30在社区举办了青少年书画展活动。此次活动共展示书法作品67件,还有素描、水粉画、蜡笔画共13幅,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参观,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了新亮点,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为营造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网吧安全管理,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网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区安监局、兴安街道、兴安街派出所及金融社区等部门于2009年3月21日开展一次了联合清理整治行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金融社区刘言正、郭兴华等4位“五老、十大员”共同参加,对辖区内的6个网吧、3个旅店及娱乐场所进行了清查,并对其中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些场所进行警告并限期整改。
1、改善生活环境。按照市委、区小区改造办公室统一部署,从2006年开始 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改造,使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让孩子们在一个清新,舒适,干净的小区内生活。2006年5月,金融社区组织50多名社区志愿者以及共建单位的多名党员和居民群众,在社区庭院、小街小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党员义工服务活动。整理花坛、翻土栽花、施肥浇水,共整理居民庭院花坛16个、栽种草花400多株。广大社区党员分组包院,彻底清理了庭院的环境卫生,共清理卫生死角20处、垃圾杂物15推车、清除各类小招贴3000多张、处。为进一步改善青少年的生活区环境;由社区组织开展了文明卫生家庭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文明新风,着力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改变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高空抛物等不良陋习。开展了垃圾分类、节约能源、认养绿地、植树造林等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净化美化社区环保活动,营造了社区、家庭共树文明新风的氛围。
2、维护学校周边环境。定期检查
兴安街金融社区针对一些地方暴力侵害学校师生和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多措并举,完善幼儿园安全防护措施,为辖区内的幼儿园撑起了安全“防护伞”。
金融社区针对辖区内幼儿园、书画室等孩子、学生密集的周边治安环境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各类安全隐患以及内部管理漏洞,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幼儿园配备了多名治安员,加强治安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无故进入幼儿园园;治安员全天候动态巡逻,加大对易发案件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巡逻密度,确保幼儿园孩子上学放学时间的 “安全率”;金融社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把维护幼儿园及周边安全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创造课外学习环境。图书室
以与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2008年1月31日,新装修后的金融社区会议室热闹异常。金融社区的少年儿童及家长48人集聚一堂,共同观看了《丰硕成果》――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主题读书教育演讲比赛的录像节目。
三名同学流着激动的泪水将自己的不凡的经历做了精彩的演讲,特别是轮椅上的小姑娘张立强那一句:“共产党真好,有爱的日子真好”深深的打动了大家的心。
二、引导青少年儿童具有正确的思想行为
1、学会劳动
金融社区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尝试自行做事的机会(学习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基本知识,以便了解什么是适合孩子年龄的事)。当孩子试图自己做事时,允许他们经历些小挫折,避免“一棍子打死”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去探索并充满好奇心。按某种方式教给孩子各种生活技能,以便他们知道如何完成自己的事情。以某种方式承认孩子的努力与进步,并且鼓励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并以自己的进步这荣。
2009年2月17日,金融社区团委组织青年团员来到兴安街派出所。他们为官兵们洗床单、擦窗户、擦地板等,将派出所清扫的干干净净,派出所官兵表示非常的感谢,官兵们表示将要以实际行动保家为国,使边境城市更加的和谐安定。青年团员们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官兵的热爱,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在劳动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懂得了劳动的快乐。2010年五一前夕,金融社区组织中小学生及社区志愿者清理小区的卫生,在国际劳动节参加义务劳动,很有意义,一方面可以增强我们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美化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爱我社区,美我家园,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大家劳动积极性很高,有的清除杂草,有的捡取垃圾,还有的清理围墙的广告。志愿者们不辞辛苦,无人喊累喊脏,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经过大家一个多小时的劳动,垃圾和废纸被清理一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2、学会相处
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关爱他人。同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还影响这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而良好的同伴关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因此,社区经常召开一些怎么与同伴相处的座谈会,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交往,并结合孩子的群体生活,教育孩子团结同伴、关心同伴,让孩子在与同伴的玩耍、相处中学习关爱、帮助他人。
3、学会关爱
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是赋予孩子一种真正强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慧。我们既要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关爱身边的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在“享受爱”与“付出爱”的双重体验中,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学校和家庭要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为孩子营造爱的空间而社区的责任则是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并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社区经常走访社区居民家中鼓励孩子要学会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4、学会娱乐
提起网络游戏,很多家长可谓是恨之入骨。现在的青少年对网络可以说到了痴迷的阶段。如何让孩子戒除网瘾,学会娱乐。社区经常组织治安员联防员联合行动重点对学校周边、辖区内、治安复杂区的网吧进行清理整治,指导、督促网吧业主落实网吧管理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保护制度,严厉遏制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通过清理整治,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督、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监管部门形成合力的良好格局,辖区内的网吧面貌得到根本改观。通过此次联合检查,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同时社区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培养青少年其它方面的课余兴趣爱好,比如打球、唱歌、弹琴、画画,甚至组装玩具等等。有人说,人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一样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在这些兴趣爱好中寻找到快乐。可以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于社区来说,和关注孩子的学习是同样重要的。
5、学会自爱
6学会感恩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学会感恩对幼儿一生都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一个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报答他人和社会的人,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和心灵健康的人。幼儿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作为打根基的幼儿教育,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能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自己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要让幼儿以行动回报父母、老师、同学、亲人的恩情,让他们在实践中知恩、感恩、报恩。如,“三八”妇女节给奶奶、外婆、妈妈送上一杯甜甜的糖水,让她们感受自己对她们甜美的爱;父亲节给爸爸送上一张自己亲手做的感恩卡;重阳节给爷爷奶奶唱一首感恩的歌;教师节为教师做一件小事等等。要让幼儿知道,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了感恩。还可让幼儿每天说一句感谢的话,如:感谢建筑工人让我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感谢送水叔叔为我们送来清凉甘甜的水⋯让孩子懂得对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对社会感恩、报恩。孩子的心犹如一片净土,种植感恩,就会收获仁爱、关怀、宽容和幸福。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播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他们将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报答父母、师长,报答社会。
让更多的青少年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参加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动,树立青少年社区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和谐、文明、互助的社区理念。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成长经历
工作心得
转眼间,我离开校园走上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已经一年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感受颇深,既有对工作经验的收获,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农村最基层经受锻炼,通过了解和配合村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可以帮助自己奠定良好的思想工作基础,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在实践中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体现自我价值,这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一年多来,我力所能及地参与了村上的很多工作,也接触了很多的人与事。从刚开始的帮助镇里、村里整理资料,到后来配合村里兴东水厂建设工作等等,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委班子的一员,我既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和老百姓对我们村干部的期待,又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对农村情况的不熟悉、社会经验的不丰富等是我要面对的加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一系列问题,多看多学更就是我最重要的方法。在工作中,一是向领导、村委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二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并结合实践提高自己。首先从了解农村政策开始,通过协助村干部工作,我晓得了收上缴,计划生育,新农保等一系列农村政策。这些政策的学习对开展农村工作大有裨益。
通过一年的村官工作,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一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协助村干部完成各项工作,完成各种文件资料的整理、上报等工作,负责好日常文件的发放、分类汇总、档案管理,认真做好各项会议记录,做到有据可依。积极落实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比如农村医保,计划生育,良种补贴等等。按时管理村务公开栏,搜集信息,向村民宣传惠农政策、养殖防疫、农机服务和计划生育等知识。我两次在村中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播放关于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科学发展在水乡-合陈篇》、《科学发展观含义》等宣传教育片。并更新了村务公开栏,张贴了粮种补贴,预防H1N1,农村
1医保等内容。我在村干部帮助下,整修村部,建立了省农家书屋示范点,记录、整理了近2000本图书,现已正常开放。
二是积极参与到村里具体工作中去,一个是协助各个自然村的村干部上门收
缴水费,耐心做宣传工作,在收水费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
苦性,工作不是一两遍可以做下来的,必须多跑多说,还得有技巧。二是配合党
委政府建设塔子河工业园区工作,我们村是镇工业园区所在地,要确保乡镇企业的顺利入户,所以有大量的征地工作要做,在征地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一个就是先从好说话的百姓入手,在宣传的过程中,必须要反复强调是国家征地,大家都得征,制造一种氛围,工作相对就容易些,对于极个别的靠田过活的百姓,还得通过调田的手段来解决。三是解决群众需求,化解群众矛盾。在新农保缴纳
过程中,我几次帮群众代缴,辛苦是不辛苦,但毕竟是8000多块钱那,心中非常
感谢群众的信任。在化解村里矛盾时,要有耐心,要用行动来说话。记得是清明
时,有个村民要盛黄豆,把桂山烈士墓旁的一颗树拔了扔河里了,当时有烈士墓的后人看见了,到村部向我反映,要那个村民道歉再把松树栽上,我一看,让他
重栽面子肯定拉不下来,拉倒吧,我自己借个铁锨种上了,然后到那人家里做了
思想工作,后来就没事了。化解矛盾,最好能身体力行,不要光嘴上说说,多做
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的。
三是大胆创业、引领百姓致富,我刚来村里时,就想为村里百姓致富想些点
子。一开始,是和新万村陈支书招商引资,与浙江老板联系投资规模种值杭白菊,可是在水稻补贴上出现分歧,老板和百姓都不愿让步,最后就没谈成。然后我把
目光放在村里现有的养殖蛋鸭的项目上,通过走访,还写了调查报告给镇村领导
审阅,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投资大难以推广,一个鸭棚投资至少要十几万,二是鸭粪有污染,不是长久发展之计。后来我在和凌葛村的百姓聊天时,他们说
到,搞创业要自己先弄,赚到钱,有技术了,老百姓才会跟着弄。后来我反复考
虑,要创业致富百姓,必须从农业入手,而农业就是养殖和种植两大类,我们镇
村在提水养殖上已成规模,但赚钱的都是些蟹老板,普通百姓得不到好处,所以
我想要从种植这块入手,找风险小,投资少,有一定利润的项目才可以大面积推
广。在合陈镇农业培训班上,我找到了临城草莓创始人陆秀庭,与他合作引进大
棚草莓种植项目,草莓具有周期短,采栽期长,技术比较成熟,利润相对可观的优势,但也存在销售难的风险。不过我有信心把它搞好,原因有三,一是有乡镇
领导和村委会干部的大力支持,二是大棚种植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可持续
发展的项目。三是我亲自下田种,出去学技术。
通过一年的村官生活,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比如政治理论水平欠缺,领导安排写一些关于农村的工作情况汇报等材料,总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够。
社会历练也不足,做事情思考不够周全。以后还要加强对自己各个方面的锻炼,虚心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提高农村工作的实际本领,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兴化市合陈镇桂山村
易成宝
2010.08.20
第四篇:营造有利于基础科学人才成长的环境
营造有利于基础科学人才成长的环境
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
清华人立志重振理科辉煌、奠定洗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基础,五年前米哈佛大学博士、关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聂华桐推上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自那时起,这位年逾花甲的华裔学者就挑起了高等研究中心管理者的担子,面向世界尖端领域,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圆”重振清华理科辉煌的梦.五年来,他的梦想实现得如何?笔者借此次杨振宁教授脱寿辰、海内外科学大师云集清华园进行前沿科学研讨之际采访了聂华桐教授.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位于清华大学理学院西侧,由图书资料为背景的中.会议室整洁而明亮,在这对崇尚学术研究、追求科学创新的“乐园”里,精神里陈的聂华桐主任侃侃而谈.
关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创建的背景,以及担纲中心主任的初衷,聂华桐教授如是说——
新中国成立以前,清华大学就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是哪些学科使得清华大学被认为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呢境文科、理科和工科.当年文科的大师们,以及后来成为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家们,正是清华的骄傲.1952年院系调整后,文科和理科被调整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大学才开始恢复理科和重建文科.清华领导层认识到,清华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实现“综合、研究、开放”.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公认的一流大学都是以追求知识创新为本位,是追求知识创新的学科,才真正能让一所大学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中国各阶层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已经开始注重发展文科和理科、发展综合性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建的.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和梁尤能副校长为了发展清华的理科,想借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来一个突破,建立一个小型精干的、纯粹进行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他们专门到美国石溪去请杨振宁先生来主持高等研究中心工作,但杨先生因为不能长时在清华负责中心具体事务,无法接受,希望清华自行物色一名主任人选.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推荐,同时征得杨先生同意,清华大学决定由我来担任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杨振宁先生担任中心名誉主任.
那时我已年过 60,考虑到科学上的创新工作靠的是年轻人,尤其是在美国,科学研究进展快,年纪大了,工作慢下来,再做一流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其任光阴蹉跎,不如回到中国来尽力做点有意义的实事.在这种心情下,我辞去纽约州立大学的职位,到清华来,为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的发展尽一点力,把高等研究中心建立起来,希望有朝一日,中心能在世界上跻身一流.
2002年6月17日至19日,清华团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科学家,他们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场精彩的前沿科学的演讲报告,清华师生沐浴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谈到举办此次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聂华相教授说——这次举行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自然是为了庆祝杨振宁先生80寿辰,但也是借重杨先生在世界学术界的声望,邀请一批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来清华演讲,以此提高清华大学学术交流的水平,扩大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影响,促进学术交流和基础科学的发展.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世纪级的科学家、激光发明人汤斯
(C.H.Tounles)先生和夸克倡议人盖尔曼(M.Gell-Mann)先生,以及一些其他优秀的科学家能同时来到清华大学,对清华是一件盛事,对整个中国也是一件盛事,对清华的师生更是一个极大的激励.这样的盛会,在中国是首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难得.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使这批一流科学家对清华大学有所了解,对中国的发展有些亲身的体会.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除了邀请国内的科学家和清华大学校内的师生参加外,我们还从全国邀请了对多位研究生参加会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会议,使一批中国的青年学子能亲身接触科学大师,领会他们在研究什么、思考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对这些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这批研究生来自全国各院校,包括北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师大、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在谈到清华大学理科发展状况时,聂华铜教授深有感触——
现在常常有人把科学和技术混在一块,其实科学和技术,二者虽有交叉,但本质不同.科学是为了追求知识,技术则主要偏重于应用.由于发展的目标不一样,再加上外在的社会环境也不一样,二者发展的规律和价值判断自然大不相同.理学院主要是发展科学,工学院主要是发展技术.清华的理科现在主要由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部分构成,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现在推动基础科学的一
些办法,我的感觉是失之于“心太急”.出一流科学成果,靠的是“人”.不是“百年树人”吗?培养一流的科学人才,即使不需百年,却也绝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完成的.现行的一些奖励、评审办法急功近利,“凑篇数”、“追指标”的风气绝不是真心献身科学者之福,也绝不是达到“一流”境界的“灵方”.一个作家,你能说他发表成百上千篇作品,就能称得上是伟大文学家了吗?画家也是一样,真正的杰出画家也就凭少数有创意的作品奠定他们的地位.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一样,“质”是关键,而不是量.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就像从事文学和艺术创作一样,最关键的是人.如果有一批优秀人材,醉心于科学,有适当的研究环境,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前沿科学的发展,有机会进入发展的潮流,才有可能出一流的成绩.清华大学要把理科推向一个新的台阶,首要的是认清学科的发展前景、物色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能够发挥所长.事实上,我们引进的人才还远远不够,清华的硬环境发展得快,但软环境,包括各种制度和政策,和国际一流大学还有距离,是制约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创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软环境,我认为是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的当务之急,在高等研究中心,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目标.
现在最要紧的是培养爱好科学的年轻聪明人,给他们充分的支持,让他们能有机会加入到前沿科学发展的潮流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好的研究成果.
聂华桐教授对目前如何发展基础科学,以及对清华大学如何创造一流的研究环境,使高等研究中心能办成与国际接轨且有特色的中心,谈了自己的观点——
发展基础科学,最要紧的是培养一批有才华而又一心投身科学,以献身科学为荣、为乐的人.现在中国的大环境在某些方面对基础科学的发展不利,当官、赚钱、出国、享乐„„方方面面的诱惑对优秀的青年科学工作者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近年来,由于政府推行科教兴国,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增加,学术性的科学研究也受到重视,为基础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
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探求未知的知识,它不可能像工程进展一样,来一个“先规J后验收”.工程上的进展,一切根据已知,易于规划,而探求科学上的未知,对未知难以作有保证性的规划,有时候多年也难出成绩,如果要贯彻“先规划、后验收”,就只有“凑篇数”.“连指标”了.过多的规划管制,对于基础科学的发展,恐怕是害多利少.
中国的科学能不能全面发展到世界一流,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看中国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不是能够发展到世界一流.中国现在不宜太急于“赶超”,欲速则不达,在科学发展上恐怕尤然.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要想马上见效难于成功.重要的是掌握各学科不尽相同的规律,当整个国家的综合形势好了,优秀人才愿意回来工作了,甚至国外其他的优秀人才也愿意来中国工作了,软的学术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好了,问题就易于解决了.现在,硬环境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关键是软环境,大社会的软环境和校园内的软环境.为了吸引一流的人才,我们依照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模式和条件,已经在高等研究中心初步营造出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从国内外引进了一些优秀科学工作者,并在校内外聘请了一批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同时以长江讲座教授的方式,聘请了一些现在美国一流大学里工作的杰出华裔青年学者,每年来中心工作一两个月,建立起了交流合作关系,提高了高等研究中心的学术水平.中心成立了以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推行国际化的工作评估标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他们的升迁以学术委员会的各个成员和长江特聘教授们的评判为依据.在行政管理层面,在于尽量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设置,将行政人员数压缩到最低限度.在专业层面,教授在高等研究中心是长期职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则是三年一个聘期,两届为止.经过五年的建设,中心正逐渐营造起一个接近国际惯例的学术环境.
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出一流科学成果的希望.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有一批杰出的年轻学者,在基础科学领域有十分出色的成绩.如果清华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能继续改善生活条件,能不断完善学术评估体系,把在国外一流大学有成就的一批华裔学者吸引回来,加上清华的一流学生,清华大学的理科就接近世界一流了.高等研究中心正有意识地在营建中心这个小环境,使生活条件、学术环境逐渐跟国外接近,希望吸引一批从中国出去留学,工作成绩好,而又有意回到中国来的年轻学者来中心,安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做出几项真正受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好工作.这是我们努力要做的,也是最希望能够做到的.我个人的期望和努力的目标是:高等研究中心的整体学术水平在20年内达到国际上60名内的水平.
聂华桐教授还就高等研究中心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吸引和培养人才,使清华大学真正实现洗身世界一流的目标表明了态度——
管理者与科学工作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作为高等研究中心的主任,我是为中心的师生服务的,中心的其他行政人员,也是为师生服务的.主要的工作是想方设法为研究人员创造有利于他们潜心做学问的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有所发展,努力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如帮助他们联系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解决他
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邀请国外的杰出学者来中心访问,开拓新思路、新领域.为了保证高等研究中动的长期发展,杨振宁先生创立了基金会,亲自捐献,也在海外尽力筹款,用来补充研究人员的待遇和支持中心的学术活动.
高等研究中心发展所最需要的是人才,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有学术成就的人才,尤其希望物色年龄在40岁以下、醉心于科学工作、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学者.我们也努力培养人才.
清华大学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就只有把办校的目标定位在追求学问上、在追求创新上.在学术里有了新的突破,在人类的知识领域里有了新的发展,一群大师涌现了,整个大学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真正一流.
在学术风气日趋浮夸、学术评估体系等各方面尚不够完善的今天,要想跻身世界一流,我们就要在学术环境的营造、生活条件的提高、学术评估及管理等各方面给中已设置一些较高的要求,否则我们将无法实现我们的初衷,高等研究中心也只能等闲于一般的研究机构.五年来,中心吸引了数位工作杰出、且真正献身科学的学者,网络到了一批在海外最有成就的年轻华裔科学家,逐渐营建了一个宽松活泼的学术环境和一个接近国际常规的运行体制,初步达到了近期的目标.坚持不懈,中心在二三十年内跻身世界60名内,或许是一个有实现可能的目标.至于跻身20名内,五十年也不算长,而且要着机遇,要着整个国家的发展.
第五篇:《营造适宜儿童成长的环境》读后感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读后感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主要关注如何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儿童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学习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自己读完本书后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想:
儿童成长的环境是广泛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影响,通常人们认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就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并对学校的教育给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和期待。实际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在时间、空间和影响力上绝不亚于学校环境,而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空间而已。其实,儿童还是生活在社区和家庭中,社区和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学校教育领域也是出于一定的社区中,与社区中的多方面因素具有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因此,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学校环境,也需要关注其与其社区中相关因素的关系。另外有人认为儿童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主要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课堂教学只是儿童成长的一种环境,除了课堂之外,学校环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即使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教学之外,课堂教学的有关环境状况也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要促进儿童的成长,必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营造适合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
读了《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我认识到了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到了环境的广泛意义,它包括:学校环境、班级环境、也包括家庭和社区环境。
在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过程中,儿童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儿童参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有儿童参与的环境是友善的和有效的。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要关注儿童实际生活中不同的时间,空间、活动中可能遭遇的来自环境的现实问题、潜在危机和困扰他们的环因素。
营造儿童成长的环境中,教师可以联络家长,社区有关人士促进其参与,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又可以从多个角度有效改善儿童成长的环境。
儿童成长的环境中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两方面的因素都需要关注。
营造儿童成长的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成长。
由于家庭状况,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儿童所处的具体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适合每个儿童成长的环境也是应该需要区别对待。
《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安全无事故的校园。
据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警钟。惨痛的教训让我们越发感到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倍受党和政府及广大市民关注。
中小学生安全存在着很多隐患:
一、意外伤害成为校园安全头号威胁。
二、危房问题。
三、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严重缺乏,安全意识淡薄。
四、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五、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混乱。学生防范意识不强。
六、教师体罚学生学生的事例屡见不鲜
以上种种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保护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学校应该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本着“以人为本,建特色学校,让更多的特殊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宗旨,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下面结合我校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就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谈一些看法。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校园立法或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在增强学校、家长、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应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的安全问题,通过校园安全立法,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应明确校园安全主体,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机构;从学校及师生安全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规范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
二、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危房改造力度。政府应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对中小学危房校舍改造的前期费用和相关费用实施减免,以降低工程造价;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专项校舍维护资金投入,保证校舍得到常规的维护改造。
三、加大对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力度。学校应开展安全知识教 育,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展多角度、多方式、多层面的活动,教授、宣传普及安全知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的能力,是让师生了解安全隐患、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的最佳途径。一是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专题讲座、报告会、观看录像资料等形式,结合文件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设施,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二是有计划地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三有一开展”工作要求。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安全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四是做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五是开展安全演练。
四、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
采取先校内后校外、先易后难、先教育后强制、先共性后个性、一事一议、逐个解决的工作思路,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应采取具体措施,切实增强整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协调作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健全机构,形成安全工作网络机制
完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前提。学校成立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校舍、消防、安全教育宣传、饮食卫生、校园环境等安全工作小组。在健全安全工作网络的基础上,细化分工,明确责 任。
六、健全制度,形成安全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是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基础,健全安全工作预警、应急预案、责任追究三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安全常规工作制度。
七、立足防范,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
1、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完善安全基础设施。
2、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彻底排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矛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做到了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
4、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力度。组织开展了运送学生的保护工作。
5、开展了消防安全、饮食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严把 “四关”:(1)食品进货关;(2)消毒关;(3)操作关;(4)供给关。
八、教师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完《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第二单元——卫生健康的校园,我认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及相关管理工作:
一是各级卫生部门要全面推进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和发放工作。同时对校内食品经营店、学生营养餐、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以学生为供应对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集中力量加强监督。二是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学 校要建立和落实饮水卫生保障措施,加强水源卫生管理和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和管理。三是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要加强对学校校医室的卫生监督检查,并核查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设置、疫苗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等工作情况。四是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根据季节及流行病的特点,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增加学生的卫生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卫生安全和防病意识。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和有效的学校卫生防范体系。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做好食堂、水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同时加强学校卫生安全队伍建设,要利用宣传周等各种有利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完《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第三单元——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 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多方面构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防线。按照贴近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整治严打等活动,一个更加关心、爱护、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
针对当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这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措施,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儿童文化建设。
(一)增强儿童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向儿童等社会群体开放力度。首先要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公 共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群体开放的精神。
(二)繁荣少儿文化艺术,加强儿童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1、加强少儿文化艺术工作的领导。
2、把丰富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作为重点,积极扶持农村儿童文化校园的建设。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今后,要把丰富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作为工作重点,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农村多种形式文化设施的兴办,开展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活跃农村儿童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农村儿童文化艺术素养。
3、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为儿童提供文化服务的力度。
(三)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经营性娱乐场所的规范和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读物和视听产品,严格审查面向儿童的游戏软件,努力为广大儿童创造良好的文化服务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儿童努力学习,掌握网络技术,办好少儿文化网站,活跃和丰富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生活。
二、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要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学习了《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第四单元学校、家庭与社区我认为: 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除了其自身因素之外,主要是受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教育维度的影响。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一致,导致孩子心理失衡,无所适从,感到迷惘,甚至误入歧途的现象时有发生。
所以我们应该实现“教育一体化”。有目标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努力形成协调一致的良好的育人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建立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机构
为使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的教育能趋向一体化,首先就必须设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构——社区教育管委会。管委会应由学校领导、家委会代表和社区领导组成,它的主要职能是对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起指导和协调作用。
(二)确立教育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我认为,教育一体化首先应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只有确立了统一的培养目标,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互相协调的局面。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1、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讲文明,守纪律。
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初步养成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具有最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进行口头书面表达、交往的能力。具有最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3、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简单方法。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乐群,不怕困难。
4、有爱美、欣赏美的情趣。初步具有感知美、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5、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掌握简单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家庭、社区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作出贡献。
(三)教育一体化的具体做法
1、学校,作为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发挥主导作用。(1)密切家校联系
――建立家委会。为了密切家校联系,可以建立两级(班级、校级)家委会,通过家委会,可使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也可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以及希望家庭配合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家长。
――举办家长学校讲座。根据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家委会的意见,每学期安排三至四次讲座。作讲座的有学校及社区领导、专家、学者和学有所长的家长代表等。讲座内容宜具体生动,具有针对性。
――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学校可以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听课,或参加班级、学校举办的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并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2)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学校可以与军人干休所、劳动服务所、气象站、电信局、消防队等适宜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单位建立文明共建关系、作为学校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可以聘请离休干部、退休教师、现役军人、社会名人、气象专家 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某方面知识及技术特长辅导教育。学校本身也可以建立社区护绿队、保洁队、宣传队、服务队等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在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中,在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校就能初步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为日后成才和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2、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形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地方。我认为,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起床,学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按时作业和自学的习惯,学会尊敬长辈,礼貌待人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性等。家长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都须挤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思想,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爱护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帮助而不包办,逐步使孩子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能融于社会的人。
3、社区,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做“公民”的训练场所。社区,可以说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它具有社会的一般特征。因此,如果能了解社区,融入社区,一般来说,他就具有了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区域,我们可以把学校所在的社区作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和学做“公民”的训练场所。社区的管理者和社区中有关单位的领导也应积极主动地关心所在地区学生的成长。应该主动地为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包括场所和设施以及人才资源等。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统一,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为学生的 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我们真切的愿望。
总之学习完《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这本书,我有了较深的感悟,明白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掌握了较多的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策略,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会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个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户撒乡中心小学
闫艳情
201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