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文学、权力(修改版)
语言•文学•权力
九江职业大学石舞潮
摘要:自从福柯以来,语言、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倍受人们关的问题。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说“在社会科学中,不能把对权力的研究当成是次要的问题„„没有比权力更基本的概念了。”1本文就试图透过对一些语言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来认识权力在语言、文学领域中的运作,以便加深我们对语言与文学的理解。
关键词语:语言、文学、权力
一
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人性的特点的。“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2人是语言的动物,正是语言使人区别于一般的动物——语言水平的交往,不仅是人的交往与其他动物的交往行为的一道分水岭,也是人脑的发展和人类思维进步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创造性的活动和人类的精神活动的第一次肯定”。3在这一层意义上,不是人创造了语言,而是语言创造了人。
语言既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又是人类思维的内容。
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对人的精神产生强有力的、生动的影响”。4 它所包含的语言素材、结构规则和模式,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情感表达方式,包含着该语言集团对世界的主观见解;又反过来对使用该语言的个体及集团的世界观和思维、情感表达方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德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洪堡特声称:“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民族语言”。5作为思维的内容,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正是通过它,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才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接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一个文化的承诺——接受一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6
正是因为语言具有这种特殊的、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所以,语言向来就是各种权力与利益激烈竞争的角逐场:
“最精微的、最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因此也是最令人难以抗拒的对人实施压迫的方式,就是语言的控制与压迫”7——对语言的控制与压迫,就是建立思想、文化霸权,开展思想、文化殖民运动的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征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最彻底的征服策略,就是取消被征服民族的语言,以此来割断被征服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因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真正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是他们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即他们共有的思想观念、道德传统和价值标准。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言,是维系这种联系的最重要的纽带,一旦这根纽带被割断,一个国家和民族就失去了来赖以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从而成为一盘散沙。殖民征服的另一个征服策略,就是压迫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把被征服民族的语言排挤到正式的官方语言之外,使它处于边缘地位;而外来语言则凭借着殖民势力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的强力支持,获得了正式的官方语言的地位而被广泛传播与接受。在殖民主义势力长久的、令人难以抗拒的语言压迫之下,被殖民者完全可能逐渐淡漠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记忆,直至完全忘却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从而不得不从先前在政治、经济上对宗
123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0 页。《春秋•毂粱传》转引自申小龙 著《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版 第5页转引自申小龙 著《语言的文化阐释 •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知识出版社1992版 第58页 5 转引自申小龙 著《语言的文化阐释•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知识出版社1992版 第65页 6 帕默尔 著《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版 第115页申小龙 著《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版 第23页
主国严重依赖,进一步在精神、文化上沦为宗主国的附庸,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被殖民者——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化彻底熄灭的根本性标志,就是语言的消失。
语言领域的权力斗争,不仅是在不同语种的不同民族、种族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而且在一个民族或国家内部——各亚语种和不同方言之间——也同样存在。这十分突出地体现在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
对于民族共同语,语言学界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民族共同语是一个语言自然发展的结果。如果单从语言内部的继承、流变和发展来看,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在共同的自然、文化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不同方言之间,在语音、语法、语汇方面,天然会有相近之处。而民族共同语作为通用语言,必然在各个方面与各种方言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但是,如果从民族共同语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完全排除社会政治、经济等种种权力因素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至少在汉语世界里,从先秦时代“百家殊方,言谈异声”,到秦统一文字、努力促进民族共同语形成的过程,是人为的、权力作用的结果,而非语言自身发展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中国先秦时代之所以出现“百家争鸣”的语言文化繁荣局面,根本上是因为各种语言(方言)所代表的实力集团之间处于权力的均势,谁也不能命令或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意愿。因而,各种语言、文字就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所谓“争鸣”,实质上就是各种语言(方言)之间对于语言控制权与文化统治权的争夺——而秦国之所以最终获得了语言的控制权与统治权,能够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天下书同文”,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它打破了七国并峙争雄的权力均势,以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作为强力后盾,获得了号令天下的绝对权力。
在秦王朝统一文字之际,中国至少有五至六种以上不同的文字,而被作为标准的、统一的文字推广的只有“秦篆”,其余的则被消灭。那些被消灭的文字之所以被秦篆取代,并不是它们自身本质劣于秦篆——“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不在于外部声音和感性符号的不同,不在于对某一事物的称谓不同,而在于它的内蕴形式所取的对某一事物的观点不同,即世界观的不同”。8而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是多元化的。所以,不可能也不需要有一种共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语言的优劣——而是因为它们所属的集团或族群所处的权力等级相对较弱,而被迫接受强权的统治。
尽管强秦凭借专制政权的支持而统一了文字,但它并没有真正实现建立民族共同语的目标,“四方之民,言谈异声”9的局面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只是直到最近,在中央政府动用多种社会资源、长期坚持推广“普通话”的努力之下,我们才拥有了所谓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然而,当前各地方言的活跃却与政府推广普通话的努力构成了一对有趣的矛盾——它表明:所谓“普通话”仍然不是一个语言自然发展的结果。这种不协调,我们从“普通话”这一概念本身的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中也不难感觉到。所谓“普通话”,表面意思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通用话语。而《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普通话”的解释却是:以北京话的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汉民族通用语。这一概念本身就...................
包含着一对矛盾,即所谓“普通话”,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方言。既然是一种方言,又何来普遍通用之说?这表明:普遍通用并非“普通话”的现实状况,而是它的一种愿望与要求——一种力图超越自身的地域限制而获得对其他方言的统治权的愿望与要求。
为了确立所谓普通话的统治地位,并适应它普及与推广的需要,权力制造了“普通话/方言、土语”这样一个二元对立话语。在平常意义上“普通话”这一概念所谓的“普通”是“一般的,没有突出特点”;方言是“有突出、明显特点的”。而在“普通话/方言、土语”这一二元对立的话语框架下,“普通话”是正统、高雅和文明语言的代表,因此“没有突出特点”这一修辞在此就变成了“规范的、标准的,没有缺点”的代名词;与之相反,“方言、8转引自申小龙 著《语言的文化阐释•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知识出版社1992版 第63页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
土语”则是粗俗、混乱,模糊、无序的语言的代表,因此“有突出特点的”在这里也就成了“有明显缺点”的代名词。这样,通过制造“普通话/方言、土语”这个二元对立的话语,权力就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普通话之于方言、土语的优势地位与统治地位。与之相适应,在权力所确立的意识形态中,讲普通话被认为是文明的,有修养的行为,而讲方言土语则被贬斥为没有文化、缺乏修养或者不尊重人的行为,并因此而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鄙视。
上文已经说过,就语言的本质而言,不同的语言(这里包括不同的语种、同一语种里不同的亚语种和不同方言)之间,是不需要、也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作优劣之分的。更何况,“语言在现实中只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实际上总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而存在,而且只是以最个别化的形象,即方言、土语的形式出现。”10与所谓“普通话”相对立的方言、土语,作为处于权力等级中较次等地位上的、受压迫的语言,还能够生生不息、蓬勃发展,这就足以证明它的存在自有其天然的合法理由。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权力对于“普通话”之不言自明优越性与正统地位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对于普通话是否会如其所愿地在民间被自愿而广泛地接受也没有明确的把握。所以,它不只是制造出“普通话”这样一个意识形态话语,还以强大的政权力量为后盾,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强制推广它。比如,不会讲普通话就不能进入某些职业圈。当然,权力在普通话的推广过程中更多是以隐蔽的方式运作。比如,尽管它没有强制性地要求每一个都能听、能讲普通话,但是,它决不会在大众教育中为了方便群众而采用方言、土语作为工作语言,也决不会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采用方言、土语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或编写报刊杂志。这样一来,对于广大的群众来说,不学习普通话就意味着自动放弃许多受教育的机会;等于自动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
然而,尽管权力一再强调“普通话”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但民间并不认同权力所确立的“普通话”的优越性与统治地位。在南方的乡村里,普通话一般被称为“官话”,讲普通话则被称为“打官腔”。在这些地方,讲普通话不仅不会被认为是文明的、有修养的行为,反而会被认为是标榜自我身份与地位的自大行为,是看不起乡下人的骄傲举止,并因此而遭到人们的抵抗。在这些地方,打官腔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周围的人们当作假洋鬼子孤立起来了:人们对他不予理睬,即使他们完全能够听懂“打官腔”者所说的是什么,他们也会佯装什么都听不懂而回避与之交谈,或者干脆就直接、正面指责他“不要打什么官腔”。这是方言为保卫自己的权力空间而对“普通话”进行抵抗的较为普遍的方式。即使是在较为开放的城市,尽管“普通话”的推广开展得颇有成效——几乎人人都比较高标准地掌握了“普通话”——方言也还是为自己保留了很大一块自留地。比如在上海,方言在许多行业和机构中至少是仅次于“普通话”的第二大工作语言。对于在公共机构中工作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说,他们有着两个几乎等域的、平行的话语空间:工作时他们讲“普通话”,回到自己生活的社区他们就讲上海话;或者在工作中他们本地人之间讲上海话,而对外地人讲“普通话”。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它是方言面对“普通话”所代表的强权势力所采取的一种世故圆滑的、有所保留的妥协态度。如果我们愿意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它至少也是方言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力空间而对 “普通话” 进行的另一种抵抗——消极的抵抗。
二
既然语言与权力的关系是如此密切,那么,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就不可能处于权力之外的真空里自由地嬉戏。正如波德来尔所说:“为艺术而艺术派的幼稚的乌托邦拒绝道德,甚至还拒绝热情,现在必须让它绝育了„„艺术与道德和功利都是不可分的”——相比于语言之与权力的关系,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往往更直接、更明显。
为了利用文学来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各个时代的统治者都颇为大方地豢养自己的御用文人:通过给予优厚的物质享受和比较高的政治地位,来买通他们为自己的统治辩护,10 转引自申小龙 著《语言的文化阐释•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知识出版社1992版 第7页
宣扬统治阶级的功德,粉饰太平。这样,在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扶持下,就形成了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文学。官方文学势力不只是受到来自官方的政治、经济支持,而且还作为官方权力与利益的代言人控制了文学、艺术的传播媒体,并以此来压制来自民间的进步作家:控制出版行业和发行渠道,建立严格的出版检查制度,封杀具有挑战权力威性之倾向或损害统治阶级利益之可能的文学作品;把已经出版发行的,具有蔑视权力倾向的作品列为禁书,禁止其流通或再版;更甚者是直接限制进步作家的创作自由,直至他们的人身自由。当然,“动用国家机器来进行强制性干预,只是权力的最后形式”。11权力对文学的干预与控制,更多的时候是以匿名的方式进行的:
为了达到了通过文学来影响或控制意识形态的目的。权力制造了“雅文学/俗文学”这样一个二元对立话语。符合统治权力之利益的文学作品,受到官方认同与赞赏,被鼓吹为格调高雅的、情感纯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与道德进步的“雅文学”;具有蔑视权力之倾向,或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调的,则被官方贬斥为低级趣味的、卑下媚俗的、缺乏崇高的道德与理想追求的 “俗文学”。„„通过官方的权力支持和御用文人的大力鼓吹,某些所谓高雅的作品被奉为经典,它的形式与风格从此就成了不成文的写作规范与批评标准——这种规范与标准一旦形成,它就不仅引导着读者的阅读情趣与阅读期待,而且也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尤其是大部分普通的读者与一般的作家。
从表面上看来,这种由所谓经典形成的写作规范与批评标准,完全是从文学内部生长出来的,以之来对任何作品进行评价所遵照的都是文学艺术自身的规范与标准,因此都是合法的。而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权力话语:一方面,政治权力集团为了影响、控制社会意识形态,除了实施强制性限制措施之外,还需要借助“经典”来制定出一套写作规范与批评标准,并以此来限制进步作家创作、发表作品的自由,以保证主导意识形态的威性不至于受到来自激进作家的抨击与挑战,从而维护其权力系统的暂时稳定;另一方面,已经功成名就的所谓经典作家,为了维护自己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以及伴随而来的其它种种既得利益,往往凭借自己显赫的声名和地位,以自己或同流作家的作品为样板来制定写作规范与批评标准,并以此来限制新生代对自己的权威地位的挑战和既得利益的损害,而且,往往在个人力量鞭长莫及之时,经常公开或秘密地与权力集团合作共谋,以相互借重。
因此,“经典”一旦被作为规范与标准来衡量其他作家与作品,它立刻就堕落成了专制权力实施统治的工具——追求经典与经典化是文学艺术永恒的理想,但是,崇尚经典与经典化恰恰又是反文学艺术之自由、开放的精神本质的——它被权力设置为文学前进的路标,而实际上却成为了前进的路障,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道路上一座座绕不过的大山。
权力的这种匿名的影响在文学领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即使是在“文体”这一高度形式化、抽象化的事物中,依然渗透着权力的影响。比如说,西汉时期大赋之所以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朝皇帝对楚辞的熟悉与爱好。汉高祖和汉武帝就曾经亲自写过赋。而且,辞赋以长篇大制、工整有序、铺陈丽词、气势磅礴见长,正好迎合了帝王对自己的帝国之辽阔、强大、安定、繁荣的想象,所以深得帝王的喜好。更为重要的是,汉赋对词采的要求,对排比、对仗等形式工整的要求,有利于限制文人思想与个性的自由表达,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他们对规范和秩序的驯服,并进而限制其思想、情感的自由生长。这正是专制权力所期望的。也正是因为权力对于原则、规范、秩序与稳定的迷恋,以及它要求限制人们的思想个性无限自由地膨胀以利于维护权力系统的稳定的需要,所以它对严格遵守规范与秩序,又能创造出“经典”的作家大加赞赏;而权力的赞赏所带来的世俗利益以及规范创立之初所产生的经典作品的示范效应,又反过来促进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所谓规范与秩序的迷信和驯服心理。正是文学艺术与权力的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促成了大赋在西汉的流行。11 米歇尔•福柯 著《性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版 第39页
继汉赋之后的骈文、唐诗、宋词等极具形式限制的文学创作历久不衰,这中间当然有着文体发展自身内在的继承性与规律性,但权力在其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可忽略的——它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平行的。无独有偶,中国文学界在封建王权专制时代极力崇尚形式、规范与秩序;而严守理性原则,崇尚规范与秩序的古典主义文**流,也正是在欧洲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于欧洲大陆大行其道。这二者跨越遥远的时空而交相辉映,并不是偶然的事件,它们所反映的,正是专制权力的必然要求和权力在文学领域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它的极端形式就是中国明清时代的八股文——从汉赋发展到八股文,为权力所崇尚的合规范与秩序的形式已经十分明显地成为了权力实施思想控制的工具。作为一个终结的形式,八股文是汉赋以来的文学形式主义寿终正寝的墓碑,它僵死的形式与空泛的内容,也正是作为其内核的封建专制权力本身衰落的表征。
文学与权力之间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不仅只是表现在权力对文学的的控制、影响与渗透上,也表现为民间文学为了争取正当的地位与话语空间而与官方文学势力展开明刀暗枪的争夺,对权力发起勇敢的挑战:
为了摆脱权力所支持的、由所谓经典作品所形成的文学规范的束缚而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进步的先锋作家往往敢于率先突破经典所界定的题材范围,闯入权力所设定的文学禁区,并以此来表示对权力的蔑视或挑战权力的威性。他们的另一策略是突破传统的经典所设定写作规范,公开蔑视权力所设定的批评标准或直接对它发起进攻:不断地实验新的的写作形式与表现手段,以此来挫败任何企图把文学写作与批评的标准规范化、教条化的努力,粉碎权力企图以规范与教条来束缚文学的自然生长与作家个性的自由发展的阴谋。
而且,先锋作家为争取民间文学的自由与合法权利的斗争,常常是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时甚至直接以政治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由先锋作家和文化精英所领导的,旨在颠覆旧文化与旧制度的政治革命运动:从1917—1918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开始,先锋派的作家们对统治了中国文坛长达千年的文言文发起了正面的、尖锐的挑战,要求废除文言而用白话写作。12因为文言文艰涩难懂,给学习者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它与人们的口语以及日常生活相脱离,人为地在日常生活、普通人与知识领域之间设置了一道高高的屏障。它唯一的好处就是便于封建贵族与知识阶层(绝大多数是统治者的帮闲)垄断文化、知识的生产与消费,而剥夺了广大平民自由接触知识的机会和自由表达思想的手段,使他们永远被拒于文明的世界之外,在无边的黑暗中沉默、消亡。„„而且,中国封建社会积淀了2000多年的伦理、道德传统和三纲五常制度,以及封建王权专制大一统文化,正是通过文言文来承载与传递的。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接受封建专制主义思想、道德愚化教育的开始;更可怕、更令人难以觉察和难以抗拒的是,文言文那僵死的文法、句法,就象一道道紧箍咒一样,时时紧紧地束缚着人们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性格的自然生长,它在传承封建文化的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皇权专制统治的同时,也把青年的创造能力与改革精神扼杀的在了摇篮里。总之,它在方方面面都是受到权力支持,又反过来为权力的统治服务的。正是看穿了文言文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这种阴险的同谋关系,所以“五四”先锋作家和文化精英们以文学革命的名义,坚决要求废除文言而用白话写作——它既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也是一场政治革命运动。其实质与核心是民主、自由的新思想与封建专制的旧制度之间的权力斗争。它最终成了中国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
作为民间文学的另一种形式,大众文学以不同于先锋文学的面目出现,但在为生存、发展而与权力进行抗争,与代表权力利益的官方文学进行斗争方面,它与先锋文学是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只是它战斗的方式有所不同。
先锋文学以严肃的面目出现,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在强权统治之下争得自12 《中国文化大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版 第2518页
己应有的权利和生存、发展空间而大义凛然地向权力发起挑战。而大众文学并不标榜崇高的追求与庄严的风格,它的心态和行为都表明它自甘承认是下里巴人,它以形而下的物质世界琐屑的愉悦为满足,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玩世不恭的面目出现——它有意地逃避崇高,逃避权力所倡导的“表现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主旋律。比如王朔和他笔下的《顽主》之流的人物。这样一些人物的存在——像本雅明笔下的“游手好闲者”13——本身就已经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挑战,因为从他们真诚的人格与实在的享乐之中,人们看到了所谓崇高的理想与追求、不朽的价值与功德原来是多么的空洞与虚幻。大众文学的这种自甘沉沦的作为,是对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奋发有为”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就是对权力的别一种蔑视与挑战,是与权力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大众文学挑战权力的另一种方式是以对权力所支持的主旋律的美学规范和经典的写作风格进行嘲弄、反讽、戏仿的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的所谓崇高、伟大变得滑稽可笑。金庸笔下反复出现一些武功卓绝、胆识过人、无所不能的绿林好汉和侠士帮主,他们都可以被称为英雄,但决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英雄:《侠客行》中目不识丁,对武功一窍不通的傻子石破天,偏偏破译了侠客岛上的武功秘笈,练成了绝世的武功并被拥立为武林盟主。《天龙八部》中完全不懂围棋的虚竹,却偏偏破了旷古疑难之局,并因此被无崖子收为关门弟子,授以毕生之武功,使他成为了一代宗师。„„这些有缺陷的英雄形象的出现,决不是对权力所赞赏的“崇高”的浅薄的诋诽,而是而是对主旋律所赞赏的“高、大、全”的经典英雄形象的有意的戏仿——通过揭示世界与人生充满偶然与奇遇的另一种真实与必然,还以了英雄真实的人格;从而揭示了“高、大、全”的经典英雄之“崇高” 形象的虚假与粉饰。
„„从日常语言到文学艺术,所有曾经被认为是独立于权力之外的事物,实质上无一不与权力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权力的作用无处不在,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有形或无形之中统治着人、控制着人、影响着人。人是生活在权力之中的。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说:“权力无所不在,并非它有特权能使万事巩固在它战无不胜的整体之下,而是因为它不断地产生出来,在每一点中,或更确切地说在点与点之间的每一层关系之中。权力无所不在,不是说它包容万物,而是说它来自各方„„人们始终处在权力‘之内’,‘逃避’它是不可能的”。14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power
Abstract: Since Foucault Michel’s time,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literature and power has already become a problem concern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Just as Antonym Ketenes once said:“we can’t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power a less important one…… there is no a concept that is more basic than the concept ‘power’".In this article, I am trying discovering how the power work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alm by analyzing som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henomenon, therefore to deepen our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Key phrase words: Language, literature, power.作者简介:
石舞潮(1973——),江西九江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01级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纪人教授)。
13瓦尔特•本雅明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 魏文生译 三联书店1989版米歇尔•福柯 著《性史》张廷琛 范千红等 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版第91页
第二篇:自己作文学修改
自己作文学修改
有人说好的文章是一遍遍修改出来的,很多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习惯。那如何修改,让文章更趋完善呢?
首先,对照文题,看看你的作文是否偏题,是否抓住了文题中的题眼展开的。比如《快乐的星期天》,你叙述的事情是星期天发生的吗?你的作文传达了你的快乐吗?“快乐”是这个题目的题眼。
接着,检查作文中有没有和主题无关或联系不紧密的内容。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的,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再好的内容,再美的语言,如果与文题、与中心无关,我们都得忍痛割爱,将它们删掉。不然,作文会显得杂乱无章,什么都有,却又什么都没说清楚。
然后,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作文是否有详有略,是否重点突出。好的文章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紧扣主题,突出一个材料重点评写,其他的略写。这样,会使文章显得张弛有度。另外,一些好的结构方法也可以运用,如首尾呼应,结尾点题,揭示中心;叙述也有顺序,时间先后,地点转移。这些都会让你避免文理的凌乱。
最后,把写好的作文认真读一读,你会发现一些措辞用句、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有的很明显,修改也很简单;有的则需要你反复比较一番,选出最好的表达方式。如用词不当,你可以把你考虑的几个不同的词放进句中,读一读,比一比,你便会找出那最合适的一个。这样,就解决了文章的通顺流畅问题。
经过一番斟词酌句,你的作文一定很精彩。
【范例1】
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作文课上,大家都比较高兴,因为老师让我们先看“科学小实验”的表演,再写作文。
第一个上来做实验的是周小全同学。做实验之前,周小全提出了一问题:“把鱼和水放在试管里,然后加热,鱼会不会死呢?”
教室里出现了两种回答:一种认为鱼必死无疑,另一种则认为不一定。
这时,周小全才胸有成竹地说:“意见不一致没关系,还是看了实验再说吧!”说着,他把盛着鱼和水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同学们都伸长了脖子,睁大眼睛,等待着。不一会儿,试管里水沸腾了,可那条小鱼好像有意气我们似的,一摇一摆,非常神气。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到非常惊讶。
多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大家都感到有东西可写了。
【评析】
这是一次失败的小实验。想用酒精灯给盛鱼和水的试管加热让鱼不死,只能加热试管的上部。如果在下部加热,里面的水全沸了,鱼必死无疑。
用酒精灯加热盛鱼和水的试管上部,上面的水沸腾了,而鱼不死,是因为水传热的本领差,上面沸腾,下面却仍是冷的。这一道理必须在文中加以揭示说明。
【修改】
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作文课上,大家格外高兴,因为老师让我们先看“科学小实验”表演,再写作文。第一个上来做实验的是周小全同学。只见他拿出一杯水,一个试管,一个酒精灯,还有一条在杯里游动着的小金鱼。他这是想搞什么鬼名堂?
做实验之前,周小全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问你们,把鱼和水放在试管里,然后
在酒精灯上加热,鱼会不会死呢?”
“这还要问吗?”我大声说,“鱼保证死了!”很多人同意我的意见,还有人附和着:“不把鱼煮熟才怪呢!”可是却有几个同学不同意。这一下,教室里可热闹啦,就像有几滴水滴进了热油锅里,炸开了。
这时,周小全才胸有成竹地说:“意见不一致没关系,还是先看看我的小实验吧!”说着,他把盛着鱼和水的试管上部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同学们都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等待着。不一会儿,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可那条小鱼却像是有意气我们似的,一摇一摆,非常神气,好像在说:“怎么样,我不是好好地活着?”我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到非常惊讶。
周小全解释说:“因为水传热的本领很差,所以,虽然试管上面的水在沸腾,但下面的水却仍是冷的。那小鱼在下面游,当然不会死。”这一下,同学们全明白了。
多有趣的小实验,多有趣的作文课!
【范例2】
我喜爱的茉莉花
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爱茉莉花。
有一年我7岁的时候,夏天,茉莉花悄悄开放了。它个头太小,并不鲜艳,我没有注意。不久,下一场暴雨,茉莉花被打落到盆里,落到地上,我一点也不在意。可是第二天,风停雨住,我见到茉莉的叶子,简直像“翠色欲流”,绿叶丛中还夹着花苞。傍晚,花苞就全开放了,满屋子飘着茉莉花的香味。从此我深深爱上了茉莉花。
茉莉花,你美丽,你纯洁,你温柔,你坚强。我愿化作一朵小小洁白的茉莉花,将自己的芳香送给人类,换取大家的微笑。
【评析】
文章写作者喜爱的茉莉花,但写得较简单,有下列不足:
1.缺少对茉莉花的外形描写。
2.对茉莉花顽强的特点表现不够,还要写出茉莉花其他特点。
3.过渡不自然,要合理,流畅。
【修改】
我喜爱的茉莉花
几片洁白的花瓣拥抱着一簇嫩黄的花蕊,构成了一朵我最喜欢的茉莉花。
说起我为什么喜欢茉莉花,还有一段故事呢!
那年我才7岁。夏天到了,茉莉花悄悄地开放了。虽然香,却因为个头太小,颜色也不艳丽,并不惹我喜欢。不久,下了一场暴雨,狂风呼啸,茉莉花一朵朵地飘落,落在盆中,落到地上。
我当时却一点也不在意,没有感到心疼,没有感到难过。
可是第二天,风停雨住,我出去一看,见茉莉那墨绿色的叶子,简直像课文中写的“翠色欲流”。更令我感到万分惊奇的是,绿叶中竟然夹杂着许多晶莹如玉的花苞。傍晚,那花苞全绽开了,满屋子都飘着茉莉花的香味。
我——一个从不喜爱茉莉花的人,被它顽强的生命力震撼了,我深深爱上了这小小的茉莉花。
我端详着它那小小的花瓣,觉得真是玲珑剔透。虽然它没有娇艳的色彩,但质朴,纯洁,不加修饰,却楚楚动人。我深深吸一口它散发出的香气,第一次发现它比什么花香都好闻,虽不浓郁,但清新淡雅,令人心旷神怡。
又是一个夏天,美人蕉穿上大红袍子,披上了黄色上衣,骄傲地扬起了头;荷花摆出“水中仙子”的姿态,等待着人们的啧啧称赞„„可我,却只贪婪地吮吸着茉莉的芳香,品尝着
茉莉花茶的清甜。
我记不清哪一本书上,曾经看过这样的诗句:
小小茉莉花,默默吐芳华,纯洁如白雪,丹心献大家。
我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诗,觉得那小小的花儿呵,不是将冰清玉洁的心奉献给了大家吗?茉莉花,你美丽,你纯洁,你温柔,你坚强。
我愿化作一朵小小的洁白的茉莉花,无私地将自己的一份芳香,一份清甜,毫无保留地送给人类、以换取大家的欢笑、欣慰、满足。
呵,茉莉!
第三篇:语言+文学阅读(34)
训练三十四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日,日本“购岛”闹剧始作俑者东京都知事石原宣布辞职并着手组建新党。作为....
一个老牌右翼分子,他的每一次政治“噱头”都是为了迎合日本社会的右翼势力。
B.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像封建官老爷那样,扮官样、装官相、示官威,官气熏天,不.可向迩;而应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勤务员,从内心深处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C.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此事也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心态。....
D.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报告大厅,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见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期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
B.用“爱国”来感召年轻人投身工科没有说服力,这并不是说年轻人缺少爱国情怀,或者爱国已经成为一种大而无当,而是将“投身工科”与“爱国”扯在一起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
C.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历史品位。
D.“哥是江南Style”一夜之间成为韩国最流行的时尚短语,中年歌手鸟叔极具感染力的“骑马舞”更是风靡一时,被大人、孩子们竞相模仿。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历史教育本质上应该是吸取前人智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历史常常成为人们自豪和光荣的起点,学习历史,很多时候是为了炫耀祖先。所以,历史真相常常被隐藏或者被扭曲。
①还能照出丑,照出皱纹,照出雀斑
②由此迅速提高个体和整个物种的生存能力
③人类具有一个特殊优势
④镜子不仅能照出人的美
⑤历史常被人比喻成镜子
⑥即可以通过文化传播共享生存智慧
A.④①⑤②③⑥B.⑤④①②③⑥
C.③⑥②⑤④①D.③⑥②④①⑤
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表达思念对人的正面作用。(6分)
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诗意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曼希沃在踮着足尖走进来、撞见孩子坐在太高的键盘前面的那天,忽然心中一亮:“哦,神童!怎么早先没想到呢?这不是家庭的运气吗!他将来可以带着我周游德国,也许还能到国外去。那不是又愉快又高尚的生活吗?”
一吃晚饭,曼希沃就马上把孩子赶到钢琴前面,要他把白天的功课复习三遍,直到他眼睛累得要合拢的时候。从此竟是每天如此。克利斯朵夫很快就厌倦了,后来竟闷得慌了;他连去看看亲爱的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他的骄傲与自由都受了伤害,他愤慨极了,他决意不是从此不弄音乐,便是尽量弹得坏,使父亲灰心。这让他自己也不大好受,可是他的自由独立非挽救不可。
从下一课起,他就实行他的计划。他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把装饰音弄成一团糟。曼希沃叫着喊着,继之以怒吼,戒尺也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克利斯朵夫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忍着痛苦照旧乱弹。曼希沃和他一样固执,发誓哪怕两天两晚地拼下去,也决不放过一个音,直到儿子弹准为止。
“爸爸,我不愿意再弹了。”他鼓足勇气说。
曼希沃气得不能呼吸了。
“怎么!怎么!”他喊道。
“我不愿意再弹,因为我不愿意挨打。”克利斯朵夫大哭大叫地说,“而且,我不喜欢音乐!”
克利斯朵夫被赶到了楼梯上,又脏又暗,踏级都被虫蛀了的楼梯上。从天窗的破玻璃吹进一阵风,墙上湿漉漉的全是潮气。他一边哭一边照旧望着周围的东西,不久他站起来,窗子在吸引他,莱茵河在屋下奔流。在孩子心目中,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是个不可思议的生物,比他所见到的一切都强得多!什么也拦不住它,不分昼夜,也不问屋里的人是悲是喜,它总是那么流着,那样地恬然自得。要是能像它一样穿过草原,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子与沙块上面流过,无愁无虑,自由自在,那才快活咧!
孩子全神贯注地瞧着,听着,仿佛自己跟着河一起去了„„他闭上眼睛,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往前冲刺。而多少音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清脆的琴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那些风景隐灭了。河流也隐灭了。只有一片柔和的、暮霭苍茫的气氛在那里浮动。克利斯朵夫感动得心都颤抖了,凡是可怕可悲的事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场轻飘的梦,一阕清朗的音乐,在阳光中浮动,好似仙女座中的众星在夏季的天空闪烁。
然后,什么都隐灭了,一切形象都化掉了„„一片汪洋,一线水波在天边颤动——那是大海。河向着海流去,海也向着河奔来,终于河流入海,不见了„„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美妙的节奏很疯狂地来回摆动。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被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
时间流逝,黄昏来了,楼梯那边已经黑了。小克利斯朵夫老是伏在窗洞边上,抹得乌七八糟的苍白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他睡熟了。
他不得不让步了。虽然英勇地抵抗极其顽强,终究被戒尺制服了,每天大部分时间他必
须坐在这架刑具前面。
他自以为对音乐恨透了,但他拼命用功,那可不单单是怕父亲的缘故。祖父有过几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印象。老人看见小孙子哭,就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尚的艺术,为着安慰苍生,为着能为人类增光的艺术而吃些苦是值得的。克利斯朵夫一方面因为祖父把他当作大人看待而非常感激,一方面因为那些话跟他高傲的精神非常投合而深为感动。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印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
(节选自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热爱音乐——反抗弹琴——决定把一生献给音乐的情节,再现了他走上音乐之路的经历,引人深思。
B.曼希沃让贪恋玩耍的小克利斯朵夫闷在屋子里练琴,这使钢琴成了小克利斯朵夫的刑具,也使他开始在自由与音乐间挣扎。
C.“尽量弹得坏”“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就是因为小克利斯朵夫连看看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从而对练琴感到厌倦和烦闷。
D.黄昏时小克利斯朵夫“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E.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多样,既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又有联想与想象,使富有音乐天赋的小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7.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约翰·克利斯朵夫决定把一生奉献给“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请概述他反抗“无效”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能够取得音乐成就应该感谢父亲曼希沃,也有人说一个音乐天才几乎毁在父亲曼希沃的手里。请选择其中一种看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三十四
1.C [解析] C.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一般说“对„„漠不关心”。A.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B.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D.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了。
2.D [解析] A.句式杂糅,应改为“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有关”。B.宾语残缺,“大而无当”后缺少宾语中心词“的口号”。C.搭配不当,“浓厚的”不能修饰“历史品位”。
3.C [解析] 注意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横线前后的具体内容,二是六句话之间的关系。从横线前的内容看,语句的意思是历史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吸取前人的智慧。如果从连贯的角度分析,横线后的第一句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历史教育”或“人类”等,二是这句话要说明历史教育吸取前人智慧的原因。然后可以从六句话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处句号的角度分析,③⑥②应该排在一起;⑤单独成句,引出下文对镜子的相关表述,④①承接⑤,是对镜子的表述。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4.[答案] 示例: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束阳光,让你在忧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解析] 解答仿写题,要注意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要审准例句的句式“思念,是„„,让你„„”,仿写时要注意题干要求“表达思念对人的正面作用”,注意比喻手法的运用。
5.(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6.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 B.“贪恋玩耍”错误,原文是说小约翰·克利斯朵夫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并能从中感悟音乐之美。“在自由与音乐间挣扎”也不准确。D.“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错误。C.小克利斯朵夫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让父亲灰心。
7.[答案] 热爱音乐,有音乐天赋,富有想象力;倔强,有反抗精神。向往、追求自由。(每点2分,概括与分析各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对文本进行分层次阅读,并筛选信息。
8.[答案] ①父亲的严厉责打。父亲的戒尺制服了小克利斯朵夫,在固执的父亲面前,他屈服了。②祖父的鼓励。祖父的话切合他高傲的精神,使他大为感动。③内心对音乐的热爱。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印在小克利斯朵夫的心头,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继续他的音乐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思考,对文本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9.[答案] 观点一:小克利斯朵夫应该感谢父亲。(2分)理由:从情节上看,父亲发现小克利斯朵夫有音乐天赋,严格要求他坚持练习钢琴,在他感到厌倦时,父亲的固执是他继续音乐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从人物上看,性格固执的父亲,对小孩子自由个性的约束,为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演奏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从主题上看,写小克利斯朵夫的成长主要是表达对父亲这一形象的赞美。(2分)
观点二:父亲几乎扼杀了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赋。(2分)理由:从情节上看,父亲只是通过硬性的规定和要求刻板地训练儿子,这些做法使小克利斯朵夫几乎放弃了音乐。(2分)从人物上看,父亲的固执、严厉甚至粗暴,使小克利斯朵夫对弹琴产生了厌恶之情。(2分)从主题上看,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走上音乐之路的过程,表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综合阅读与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作答。(观点明确2分,论据充分,言之有理,要点清晰,6分)
第四篇:语言活动:《落叶》(文学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文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活动准备:
教育挂图《语言.落叶》,幼儿操作材料《语言.落叶》,《落叶》课件、落叶。活动过程:
一、出示落叶,引发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怎么会是这样的?通过问题让幼儿回想到秋天落叶的情景。师: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让幼儿运用肢体学做树叶飘落的动作。师:大家猜一猜,这些树叶会飘落哪里去呢?(飘落到地上、河里等等)
二、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师:树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的名字叫《落叶》,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散文里的树叶飘到哪儿去了?(教师有表情地配乐朗诵散文一遍)
⑴小朋友,散文听完了,谁来说说这篇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⑵散文里说的树叶都落到哪里了呢?(幼:树叶落在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⑶散文里有哪些小动物?(小虫、蚂蚁、小鱼、燕子)
三、逐一出示课件图片,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1、提问:树叶落在哪里?谁看到了?它把落叶当做什么?通过提问引出句式:“树叶落在„„,XX爬过来,把它当做„„。”
2、出示图片5、6,引导幼儿用刚才的句式试着完整的表达画面内容。
3、出示图片7,引导幼儿学说小燕子说的话(解释“催”“到南方去”)。
四、采用各种方式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加深理解散文内容。
1、全班幼儿动作表演方式朗诵。
2、分组接龙方式朗诵。
3、个别幼儿朗诵。
五、播放《落叶》录音,活动结束。
区域活动:将幼儿操作材料《语言.落叶》投放到语言区,引导幼儿仿编散文。
第五篇:语言活动:小猪和靴子(文学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小猪和靴子(文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知道捡到别人的东西要还给别人。【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懂得捡到东西应该还给别人。
(二)物质准备:故事角色桌偶一套,红靴子图片、数字资源《小猪和靴子》。【活动过程】
一、借助图片启发幼儿想象,引导幼儿了解故事的名称。
(一)出示红靴子图片,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启发幼儿想象它像什么。
(二)教师小结,提出故事名称。
二、结合桌偶操作表演,引导幼儿初步熟悉故事。
(一)教师边操作桌偶边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它们把红红的东西看成什么?
三、借助桌偶,再次讲述,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再次借助桌偶的操作,一边讲述一边提问,让幼儿在情景互动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小猪认为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它怎么做、怎么说?小猪怎么回答、怎么做?(请个别幼儿模仿小猪的语言和动作。)
提问:八哥认为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它怎么说?小猪怎么回答、怎么做?(请幼儿结合肢体表演模仿八哥和小猪的对话。)提问:狐狸认为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它怎么说?小猪怎么回答、怎么做?(请幼儿结合肢体表演模仿狐狸和小猪的对话。)
提问:小狗看见小猪手里的红靴子怎么说?它和小猪一起怎么做? 提问:小熊看见了红靴子为什么那么高兴?
(二)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量词。
提问:故事里的动物在看到红靴子时,都用数量词说出来,是怎么说的?(小猪:一个袋子;八哥:一顶帽子;狐狸:一只瓶子。)请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说说还有什么可以用一个一顶一只来描述。
四、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大胆表达,懂得要拾金不昧。
(一)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猪吗?为什么?你丢过东西吗?丢东西时和别人捡到东西归还给你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情?
(二)小结:捡到东西要还给别,要乐于帮助别人。【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1.表演区开展故事表演小猪和靴子。2.在美工区开展靴子制作创意活动等。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坐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孩子。领域渗透:结合美术活动开展《小猪和靴子》角色手偶制作,并投放到表演区供表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