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19-05-13 15: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篇: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郑城镇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建立大学生村官全程即时量化考核体系,充分依托大学生村官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优势,多措并举,调动村官们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该镇还根据到村工作时长和成长程度,建立了村官递进式培养模式,制订了阶段性培养计划。针对刚“入门”的大学生村官,为他们搭建干事平台,安排他们担任远程教育播放员、“农家书屋”管理员、村级网页维护员,鼓励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组织党员学习培训,宣传推介农产品,为村民生产致富提供“对口”信息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今年8月,大学生村官赵远方被分配到东明村,到村工作才4个月,他便熟悉了环境,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挥自身特长,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冬季养蚕培训,适时发布“农家书屋”新书,向群众推荐介绍党报党刊优秀文章,受到普遍欢迎。小魏庄村村官孙扬,开通“小魏庄村第一视角”服务微博,设立“便民服务卡”,挨家挨户发放宣传,代开证明,开展法律维权等。

该镇还组建了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举办大学生村官主题论坛,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团工委,开展了“绿色环保行”、“创业富民”设计大赛、创业模拟实训培训、“美丽乡村领题调研”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与推动作用。

第二篇:郑城镇着力打好美丽乡村建设“七张牌”

郑城镇着力打好美丽乡村建设“七张牌”

一是打好“宣传牌”。制定“美丽乡村”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充分利用简报、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广大干群对美丽乡村建设认同感、参与度;

二是注重“规划牌”。按照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要求,突出农民群众需求和农村居住功能,明确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净化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着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三是树立“示范牌”。按照突出重点、抓点带面要求,重点抓好岚济路、温凉河沿岸环境综合整治,以此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四是把好“投入牌”。按照政府主导、乡村组织、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项目,多元投入,在引导激励群众投工投劳、自主建设美丽家园基础上,积极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农民企业家、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回报家乡,共创共建;

五是抓牢“产业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将金银花、大棚蔬菜、食用菌三大产业科学规划,打造一批生态型、循环型、观光休闲型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拉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六是落实“责任牌”。实行镇班子成员和站所负责人“四包”责任制,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巨大合力;

七是强化“督导牌”。按照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层级检查、考评工作机制,实行每月一督导、每月一考评、每月一观摩。

第三篇:郑城镇启动“三级承诺”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郑城镇启动“三级承诺”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郑城镇启用“三级承诺”创建机制,即:镇长与包村干部‘包村干部与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与农户分别签订承诺书。

按照“三级承诺”要求,美丽乡村51项创建指标按“红黄绿”对37个村进行逐项分析,制定出各村创建工作进度“三色”预警表,绿色表示指标已达标,黄色表示能按时完成的指标,红色表示尚未完成“一票否决”指标以及预计无法达标的非否决指标,需要镇村合力推动。同时将“三色”预警表在网站、内刊上进行公开。

第四篇:四型大学生村官助推新农村建设

“四型”培养,铺就大学生村官全面发展之路

南五十家子镇把明确大学生村官管理方向与发挥作用相结合,积极创新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村官增信心、提素质、全发展、创业绩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习型:该镇秉承“知行合一”引导大学生村官用知识武装自己,开展实践活动增长见识。镇党委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当前市场经济、常用法律法规、农村各项惠农政策和工作方法,同时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并通过组织考试,来巩固学到的知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要求大学生村官必须参加,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实用型: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树立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根据所学专业积极参与各种矛盾纠纷调解,在纠纷调解中成为“法律咨询师”、“矛盾纠纷调解员”;在田间地头用学到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改变村民传统做法,增加收入、提高效益,成为“技术员”。一线工作深入组户,扎实开展“包村抓组”活动,及时解决村民提出的问题。镇党委并注重培养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敢于压担子、交任务,村里的申请、上报材料都由他们起草把关。从而提高大学生村官的业务能力和实用价值。

管理型:建立大学生村官与脱产干部同管理、同考核制度,同时镇党委与他们签订目标责任书,增强其责任意识,并要求按时参加镇党委政府召开的各种会议和组织的培训班,使其做到先知、先懂、先

会,以便更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注重培养其农村村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能力,与镇、村干部一同进行技师资格评定,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村级事务管理工作和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型:为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做好业务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同时,鼓励其大胆创新,认真总结新方法积累好经验,镇党委要求他们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每季度写一篇调研文章,对好做法借鉴交流,对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大学生村官全面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四型”管理,增强了他们干事、创业、服务农村的热情,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身价值。截至目前,大学生村官入村以来,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起,协助建园区2个,发展产业大户6个,帮助贫困户5户,协助党支部、村委会开展了各项活动,大学生村官正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供稿人:刘云国、武静

2009年8月3日

第五篇: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理由: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谁?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人关心、有人支持,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工作能推进、创建能成功、管理能长效。否则,极有可能成为干扰农民生活的“扰民工程”、没有农民参与的“政府工程”或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

一、农民主体作用未真正发挥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应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国务院综改办明确要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但从目前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来看,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建设的主体依然是村,依然是镇(街道),广大农民依然游离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编制未充分征求农民意见

美丽乡村建设少不了规划的定位和引领,我市各镇(街道)在美丽乡村创建中也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规划,编制后也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但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停留在镇(街道)和村一级,很少征求到村民小组和农户。

2、建设资金农民贡献度低

美丽乡村建设点多面广,需要做的事情多,如道路浇制、绿化种植、河道整治、卫生保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污染整治、环境的综合提升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现状来看,只有道路浇制、畜禽污染整治和卫生保洁等,农户拿出了一部分资金,但其他的村民们都不愿出资,都想着依靠政府投资,享受政府财政补助。投资贡献度低使广大农民对建设过程不关心,对建设成果不珍惜。

3、创建过程农民参与少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村民自治的角度讲,这些事情是农民份内的事,应该由农民来做。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三种现象:一是村庄整治中很少看到本村、本组农民劳动的身影,看到的只是所在村为建设而出资从其他镇、村、村民组招聘的临时整治队伍。二是部分农民因个人利益得到损害而与村干部谈条件甚至吵架,不配合村庄整治甚至故意破坏村庄环境卫生,与村干部开展起了“游击战”、“拉锯战”和“持久战”,而村干部只能开展“突击战”。三是村干部动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农民在旁观,指手划脚、评头论足。这三种现象突出反映了农民的主体意识较差,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4、长效机制得不到落实

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中虽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但村庄整治后反弹现象比较严重,上一年整治了下一年仍要整治,上一月整治了下一月仍要整治,验收组走了环境就变差,整治成果无法长久保持。这导致村级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击思想严重,喜欢在验收前集中一段时间开展突击整治,不愿意早动手、早安排。

二、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发挥的原因

结合近年来我市村庄整治工作的现状,综合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建设目的不明使基层不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真正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家园,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但在实际中,往往将建设目的异化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开展工作,只为创建而建设。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决定了脱离农民群众是必然的,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急于求成心态使基层不想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足够的时间,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实际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象,要求基层大干快上,尽快出形象,急于看到质的飞跃而忽略了量的积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了基层在建设中大包大揽,做了原本应该由村组织和农民做的事情,承担了原本应该由村组织和农民承担的资金,这直接剥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3、农民自身素质影响自身主体作用发挥

从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来看,农民自身的素质也直接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是部分农民的行为习惯急待改变。目前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民行为习惯和环境意识仍然较差,乱扔垃圾,乱泼污水现象随处可见。二是部分农民改善生活环境愿望不强。部分农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被环境所同化,感觉不到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善环境的愿望不强。三是投工投劳投资的热情不高。部分农民有了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但将改善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基层政府和村组织身上,不愿意投工、投劳和投资,主动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建议、办法和要求:

1、要以深入的宣传引导农民参与。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的知晓率,燃起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营造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与农民互动的生动局面。二是要加强典型示范。开展先进评选,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先进村组和先进人物,组织农民代表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形成学习先进、带头参与的良好氛围。

2、要以素质的提升激发农民参与。通过农民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一是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创作美丽乡村建设题材的文艺节目,让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寓教于乐,在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继续开展各类评创,改进八星级文明家庭评创办法,深化乡风评议,形成以支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为荣的文明氛围,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建设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二是要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制定紧跟形势发展、符合本村实际、体现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约束和规范农民的行为,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将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关心支持政府与村组织的工作上来。三是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团员、村民组长在农民中示范带头作用,架起农民与村级组织与基层政府沟通的桥梁。四是要加强教育培训。要整合涉农培训项目,务实开展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现代农业技术的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的带头人和本土化的高层次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中得实惠。

3、要以良好的机制激励农民参与。

一是要建立起多元的建设机制,让农民成为建设的主体。要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体系,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鼓励广大农民自愿投资投工投劳,尊重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引导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显身手,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和生力军。

二是要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机制,让农民成为考核的主体。农民是美丽乡村真正的受益者,要真正重视农民的切身感受,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主体,让农民来评价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把农民高不高兴、喜不喜欢、满不满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美丽乡村由农民建,建好美丽乡村为农民。

三是要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让农民成为管理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重在坚持,贵在长效。要探索新型的管理机制,改变政府和村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相信农民,依靠农民,管理机构由农民组建,管理制度由农民制定,管理经费由农民筹集,真正让农民成为长效管理的主体。

下载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助推美丽乡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城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动性助推美丽乡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