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
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1998 年,安徽凤阳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取得了良好的反映。从2001年开始,xxxxx公开招考xxx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人到村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引进发展项目、资金,培训农民群众,修建道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知识层次、思想意识更新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招考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严格程序选拔出来的,相对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也较为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刚刚走出校门就当上村官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就能在农村一路走好呢,这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
1、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农村实际
首先,从“头衔”看,大学生村官是当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助理就是协助,村干部如何与大学生协调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大学生当“笔杆子”、附庸,其优势很可能无法发挥。而且在应试体制下,不少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其次,农村是一个受宗族关系影响较重的地区,村民对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靠关系、讲面子,而大学生村官一时间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建议实施的很多可行政策,会在农村遇到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2、大学生能不能扎根于农村
在城市生活了多年的大学生,一旦到了农村,到了村官这个岗位。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不是工作的艰苦,观念的差异,而是文化的落后。当新鲜感一经消失,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就是无尽的寂寞,无穷的恍惚。这些在城市中,在大学校园中,习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们,可能无法忍受农村相对偏僻的环境。
此外,为鼓励学生投身农村,政策方面则给予了
公务员录取加分等倾斜优惠。很多大学生或许只是把报考村官当成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怎样才能使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满后,仍愿意服务于农村,在基层工作,这也很重要。否则,学生们来来去去,人才依旧是留不住。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的对策建议
虽然很多地方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和农村干部素质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搁浅。如何让xxx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走的更远,走的更好,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改变大学生观念,当村官是创业不是就业
现在一些地区留不住大学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是看中政府提供的优厚待遇来的,或者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在城市就业的竞争过程中失意才来的,大学生仅仅把农村当成一个“跳板”,本来就无意久留。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让有意于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充分意识到村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广大农民需要那些有能力、有本事,能带领他们致富的人做村官。大学生担任村官要有扎根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崇高精神,要有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要有能与市场竞争的知识储备,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次磨练。
2、改变社会观念,靠感情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事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当年的天之骄子扎根农村,做起了村官。这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差距,广大农民可能认为有些突兀,觉得大学生村官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因而,他们可能会与这些大学生村官保持一定的距离。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和成长总要有个过程,这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消除阻力,增加动力。各种媒体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对广大农村加大宣传力度,晓以利弊。大学生村官不是去争权夺利,不是去镀金添彩,而是真心实意的去发挥才干,促进农村发展的。让广大老村官放心,让广大村民理解,从而以更多的实际行动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3、提供财政补贴,靠待遇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也是现实的社会人,光靠精神或感情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其一定的物质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大学生的待遇问题,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应和他们就业的机会成本相差不远。否则,就可能不能形成对大学生村官有效的激励。国家财政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相应的补贴,以解决好因大学生村官上任而带来的地方财政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带动更多大学生去当村官的积极性。
4、建立配套机制,靠事业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现象是我国新形势下出现的崭新事务,我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也就是怎样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流动机制以及培训深造机制等。只有这一系列的机制形成和完善以后,大学生确实认为任职村官不确定因素少了,风险小了,才有可能把它作为事业去投入,去付出,做出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010-06-29 18:31:4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1998 年,安徽凤阳
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取得了良好的反映。从2001年开始,xxxxx公开招考xxx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人到村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引进发展项目、资金,培训农民群众,修建道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知识层次、思想意识更新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
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招考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严格程序选拔出来的,相对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也较为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没有
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刚刚走出校门就当上村官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就能在农村一路走好呢,这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
1、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农村实际
首先,从“头衔”看,大学生村官是当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助理就是协助,村干部如何与大学生协调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大学生当“笔杆子”、附庸,其优势很可能无法发挥。而且在应试体制下,不少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其次,农村是一个受宗族关系影响较重的地区,村民对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靠关系、讲面子,而大学生村官一时间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建议实施的很多可行政策,会在农村遇到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2、大学生能不能扎根于农村 在城市生活了多年的大学生,一旦到了农村,到了村官这个岗位。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不是工作的艰苦,观念的差异,而是文化的落后。当新鲜感一经消失,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就是无尽的寂寞,无穷的恍惚。这些在城市中,在大学校园中,习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们,可能无法忍受农村相对偏僻的环境。此外,为鼓励学生投身农村,政策方面则给予了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二 零 一 三 年 五 月
摘要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培养党的接班人、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论文将以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困境,第三部分为如何改善这一困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政策;
正文
1、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
我国农村发展非常缓慢,相对城市而言,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明显滞后。造成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农村精英的严重流失成为了农村发展出现恶性循环中主要的一环。
目前,我国农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等特点,大学生村官为高知识、高文化的群体,在高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他们的加入使该地区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他们活跃的思维、先进的见识和意识,都能给村里的经济带来发展。
首先,大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村两委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能够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其次,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仅对农村建设有意义,对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也具有长远意义。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后,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还有利益对青年人才培养。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让他们在艰苦的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2、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困境
困境一:在政策中有留村任职这一出路。这条是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村里的选举。然而,在中国大陆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只有本村的人才有资格参与选举,而大学生村官基本上不是本村人,即便少数是本村人,但由于农村复杂的宗派关系,一个不怎么被群众熟悉、才来没几年的大学生也很难选上。如果大学生村官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困境二:大学生在校学的专业往往与农村所需要的村官能力是不相符的。许多‚大学生村官只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而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所以不能很快与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一般就安排其打打字、写写报告,报送材料诸如此类的琐碎之事。担任助理这样的职务,并没有多少实权,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支书或者村主任手里,有什么想法,想要开展工作,要是得不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也只能无可奈何。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不对口,又得不到重用,这就很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优势。
困境三:大学生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更好的保障。大学生村官第工作期间的年总收入不高,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纳制度不够完善,也没有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培养,更没有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大学生进入村官这一行业的对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而并没有相关的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提供免息或者低息贷款。
困境四:大学生步入这一行业的动机各异,有不少大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扎根农村的远大理想,不是自愿地、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真心真意地想服务农村,而是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下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为以后可以进入公务员行业做的一个跳板,大学生认为只要待上几年,到时候就会有机会到其他地方去工作,这样的想法使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不会留在农村一辈子,做村官只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这些动机各异的大学生“村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如何改善这一困境
一是谨防诱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村官,宣传时红红火火,被社会所高度期盼,聘期结束时,却无力解决他们的出路。当初缓解就业压力的初衷,现在不仅重新爆发,更有放大的趋势。处理的不好,几十万的大学生村官必将是新一波影响社会稳定的因子,而且由于其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容易被糊弄,处理起来就显得更棘手。
二是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
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角色定位,这样大学生村官就不会因身份尴尬、角色定位模糊而困惑,也使他们有安全感和自豪感,能安心扎根农村建功立业。为此,可以用统一规范的法规和制度及公务员的待遇来规范确定大学生村官的标准,用好的明确的政策和待遇留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提高福利待遇,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群体,应单独设立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培养;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建立更专业、规范的大学生村官网和论坛。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工作和情感的交流,大力宣传做出突出业绩的大学生村官的典型事迹,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回校与校友座谈交流,形成倡导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氛围。
大学生村官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政府都应给予一定的福利保障优惠措施这样才可以使大学生村官们安下心来放手去工作去创业致富。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农村发挥才智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四是各级帮扶,绩效绑定。
确定乡镇、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三级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结对帮扶制度,全方位、多途径地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官,向其传授农村工作经验,使其尽快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级在考核过程中可将大学生村官的业绩与其帮带者的业绩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确保帮扶制度的落实。
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要尽快建立可量化指标体系,并严格按照该体系进行月评、季评、半年评、最终按一定比例进行年终考评,考核方式实行自评+互评+政府相关部门评分按比例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互评包括村民意见和其他村官意见,每年考核结果张榜公示并预留意见反馈时间,考核机构组织人员对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并将最终评定结果公布且记入大学生村官管理档案。配合考核体系建立多重激励制度,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后期保障措施
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离职后,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让他们在其他领域竞争有一定优势。目前政府也做了相关工作,但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出台的相关政策,为其提供更多帮助,一、尝试与教育部门及高校协商推荐部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入高校免试就读研究生进行进一步深造。
二、提供公务员考试选拔优惠政策,对于年考核优异的大学生村官建立加分制度,有些公务员岗位可以专门从大学生村官队伍中进行考核选拔。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授课,免费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对于有意向继续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关创业培训,对可操作性、可行性强的项目政府提供相关技术、信息、资金支持,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创业培训指导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定期、长期的培训机制。
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深入进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健康开展并取得扎实成效。
参考文献:
1、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及出路
2、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3、“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
4、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
5、大学生村官为何不愿扎根农村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共前行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共前行
转自 新华日报2008年5月7日
2007年7月,1000余名大学毕业生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奔赴苏北1000多个经济薄弱村,开始了新农村的建设历程。
一年来,从新奇、兴奋,彷徨、迷惘,到平静、务实,这支年轻的队伍逐渐适应了农村,融入了农村,用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引民致富,传播文明,以实践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支持。
数据显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有7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31人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113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13人当选市、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组织是我的大后方”
去年8月,赣榆县黑林镇大赤涧村支部副书记王权和另外11个大学生村官一起被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派员。2008年春节刚过,他就领到了10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引进2个黑莓新品种,这将改变当地由于品种单一导致黑莓集中上市、价贱伤农的情况。王权说,除了及时雨般的资金支持,来自各级的精神鼓励和关怀让他时刻感到有一股雄厚的力量在支持着自己勤奋、干事。
在宿迁市中扬镇毛集村任村委会副主任的曹文阳也深有感受。他在大学生村官博客里写到了想养羊却苦于不懂政策、缺少资金的困惑。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在浏览博客时发现后,很快协调了农林和财政部门为他提供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现在,由曹文阳创办的“七人羊”养殖场已经成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示范点。
“要尽一切可能整合各方资源,创造良好环境,让大学生们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省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大学生村官们下村后,各级党组织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展开各种形式的跟踪培养,引导大学生干事创业。
2008年春节前,省委书记梁保华专门走访看望了部分大学生村官,检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并安排以省委、省政府名义给所有村官们发出慰问信。
培训课上学习计划生育、植物保护、动物养殖、劳务输出、矛盾调处等实用知识,赴华西村培训,与吴仁宝老书记面对面交流取经,到农经、信访、计生等部门学习锻炼,由优秀基层干部作为培养联系人„„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结对方式,让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掌握了农村工作的技巧,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了解了与农民打交道的方法。宿迁市200多名村官建立“网上家园”,在网上晒业绩、亮观点,分享心得,互诉困惑。铜山县更是拿出50万元创业资金和500亩创业基地,鼓励大学生们自主创业,一施拳脚。
来自“大后方”的关爱培养成为大学生村官们的坚强后盾,为村官们干事创业搭建
起多样的平台,激励着大学生们各展所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传播文明新风。他们为农村带去新气象
大学生村官们用新的视角审视农村,挖掘致富商机,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改变着农村面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农民的观念和生活。
沛县安国镇马庄村主任助理孙蔚一上任就挥出“三板斧”:把村里120户板皮加工户组成“联合体”共抗风险,筹集资金联系销路建起蔬菜大棚,联系沭阳同学开发苗圃。她的眼光和魄力让村民刮目相看:“自从咱村来了这个学生官,大伙儿才知道我们这个穷村致富的路子也不少!”
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的封其兵被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村民誉为“千里眼”,他通过自己的博客在网络上叫卖垫湖特产,一举打响了“垫湖籼米”、“垫湖草鸡蛋”、“垫湖山芋”等农副产品的知名度,成功走进南京、上海等超市,“垫湖籼米”的价格由原来的每斤5元一路上扬至18元,仅此一项,该村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铜山县郑集镇苗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师飞,为村里引进西红柿新品种时,先请科技局专家测土壤的酸碱度,以此为依据为近百亩新建大棚选定了合适的番茄苗。邻近的石楼村看到他的“本事”后羡慕不已,经镇党委研究把师飞聘为兼职村主任助理,党支部书记孙统奎说,有了大学生我们发展经济再也不会瞎子摸象了。
大学生村官的表现,让普通村干部感到了差距。毕业于南财大的戈新化到杨楼村后为村量身定制了短、中、长期规划,很快理顺村级财务,修好了道路。村干部感慨地说:过去是干一天看一天,现在有了目标干,心里踏实多了。邳州市戴圩镇申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天成说,大学生村官有知识、素质高、闯劲大,他们的加入,从很多方面改变了以往村干部常有的油滑和暮气。他们的知识、行为习惯等,对我们启发很大。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
农村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农村
农村的广阔天地,让大学生们感受到基层干部的工作之难,同时,也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艰巨,农村发展的空间之大、舞台之广。
在盐城任职的周娜娜说,这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我真正体会到农村需要我们,农民需要我们,只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新的业绩。单集镇郁楼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王浩感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更理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蕴含的巨大意义,我将尽我所学,满足村民的实际需要。”
在农村一线的摸爬滚打加深了大学生与农民的感情。刚当选为宿迁市人大代表的张海把村里的80多家贫困户都一一跑遍了,“村民把我当成‘自家人’,我也乐意为他们早日脱贫致富想办法、多做事。在这里,有许多可以做的事情,每一天我都充满无穷干
劲和巨大热情,我感觉身在农村这片天地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郁 芬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观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于我们新到村上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刻学习,认真钻研的问题。
按其定义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方面。
这一要政方针是在二零零五年十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中提出的。当时包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要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经济上需要繁荣具体表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文化上需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政治上需要管理民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有一句话: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四方面,经济建设显然是根本。
所以我们暂且将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放于其外,单从经济单方面进行探讨。
就经济而言,无非两个字“钱财”。钱财来之何处,当然是赚。商人经商能赚多钱,但那是把东边的东西卖到西边。古有辨贵贱、调余缺、度远近的总结。然,乡村之中,经商之人太少。辨别贵贱、调度远近,不是大部分人能够做的事情,所以为商这一条路是行不通的。至此大财自然赚不到,只有将经济的根本扎根与村落的原有条件上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那么什么才是村落之中固有的优势条件呢?在我任职的卡斯邑林村有广阔的土地,且耕地类型多种多样。这便是最为重要的优势条件,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方面便要立足于农业。生产发展即为农业生产发展,钱财自然也需要从这方面获取。民以食为天,农业不可能成为末代产物。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邑林而言,除去基础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之外,尚有两种作物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为甘蔗、二为烤烟。
就两种作物的种植年限来说,有着很长的历史。所以两种作物的生产,我并没有过多的发言权。只能就看到的几个方面做几点分析。
两种作物的生产过程包括:布置任务——分发任务——指导种植——技术指导——统一收购。
在运作过程中,政府为具体的发起人,统筹发展,包产到户。这种方法将农户规划为小的生产单位并给予技术指导在一定范围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农户也尝到了甜头,一些农户家手里有了钱,盖起了砖房,买起了摩托车。但一些因为天时、地利、收购公司等原因种植不好的农户却不能劳有所得。例如烤烟栽种,一农户说一棵烟草有二十一片子,每一片叶子从采摘到出烤房需要三道工序,但烤烟收购却有合同限制,烟叶超产不收,少又完成不了产量;而甘蔗种植应其内在的原因促成价格飘忽不定,虽然有多少收多少但均价过低,种植起来经济效益不是很高。
往往出现一年下地劳苦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想象,这使得农业生产开始逐渐不受重视,出现外出打工潮流造成了农村生产力大规模的流失,农民多有怨言,有人甚至声称:现在的政府是在为公司打工!虽然言语过于极端,但也是有相应的原因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究其根本在于:收成效益与劳动付出不能成比例。具体表现在:劳动付出过多,价值获取过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社会主体背景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复杂而且深厚的本质问题,比如:农产品价值低廉、粗放型经济效益低下、作物资料型生产处于生产关系的底端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由于现行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的,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无法给予解答,所以我只能就此大背景下的“小场景”也就是包产到户下,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提出几个问题。
一、科技兴农是否切实到位;在科技指导的具体实施人:产业辅导员的选择、布置任务上是否切实实用;在包产范围的分配政策上是否切实可行。
二、单一农作物生产能否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于价值的需求?分季作物的种植分配上能否达到最大效益化?
三、是为收购公司寻求利益最大化,还是为农民群众寻求价值最大化?收购公司与农户之间利益天枰如何协调?
个人以为这三个大方向问题是当下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问题所在,解决了,卡斯邑林村得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到那时候,农民的裤兜鼓了,很多现行的其它问题便能很容易的去解决。
新农村建设,虽然卓有成效,但依旧任重道远,在未来的路上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以上就是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点心得体会,如有片面之处,还请包涵谅解。
昌宁县卡斯镇邑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