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8:5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

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

一、基本情况

金堂县官仓镇始建于东汉年间,位于县城赵镇以北10公里处,以境内历代设官府粮仓而得名,是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镇幅员面积37.25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7个村1个社区。沱江支流-北河穿境而过,省级重点水利工程-红旗水库坐落在官仓镇红旗村,滋养了这方热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全镇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官仓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采取 “政府引动、政策调动、科技驱动、市场牵动、龙头带动”的措施狠抓蔬菜产业的发展。截止2006年,全镇粮经比例达到1:9,蔬菜复种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有黄瓜、豇豆、茄子、萝卜、二金条辣椒、黄豆荚、四季豆等50余个品种,主要销往成都、重庆、武汉、陕西、青海、西藏等地,初步形成了“品种繁多、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安全营养”的产业特色。从总体上看,我镇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省级重点水库--红旗水库蓄水能力达1127万立方米,其配套渠系呈放射状覆盖全镇7个村1个社区;平坝地区机电提灌站及其配套渠系完善,丘陵地区全面实施“微水治旱工程”,种植条件明显改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种植种类齐全,品种结构趋于合理。据统计,全镇栽植各类蔬菜品种已达11大类,50余个品种。在引导农户选择品种中,我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加强与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的合作,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不断加快品种结构优化,形成了以。其中黄瓜、豇豆、豆角等部分品种已在成都、重庆地区形成了明显品牌优势,有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生产水平日趋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我镇蔬菜生产设施主要有地膜、竹架、塑料大棚三种形式。其中地膜覆盖面积1.6万余亩;竹架菜4万余亩,各类塑料大棚面积不足100亩;露地栽培蔬菜年轮作倒茬一般为2.5次,正常年景下,亩均生产蔬菜6000公斤,实现产值4000-5000元,最高的曾达到1.2万元,分别是种粮效益的3倍-5倍左右。在生产技术运用方面,全镇普遍推广了轮作倒茬、合理密植、营养育苗、嫁接技术、平衡施肥、环境保护、无公害生产等技术,使蔬菜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四是无公害基地建设已经起步,蔬菜的内在品质有了提高。近年来,我镇在基地建设、生产技术监管环节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生产标准,2002年我镇蔬菜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被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同时,建立了官仓镇蔬菜产业协会,发展会员667名,通过协会开展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宣传,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启动“绿卡”管理、倡导无公害施肥和病虫防治技术,使广大菜农的食品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是商品化率越来越高,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2006年投入运营的官仓镇综合(果蔬)市场是我镇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龙头企业,该市场占地20.6亩,累计总投资200万元,蔬菜交易高峰期日平均交易蔬菜400吨、交易额40多万元,年实现交易量15万吨,交易额达1.5亿元。同时,我镇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成都市锦江区辖区建立了特色农产品直销配送中心,的从而使我镇蔬菜销售进入外地市场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发展思路

(一)立足优势,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在编制镇村两级新农村发展规划的框架基础上,重点围绕产业优势,制定了万亩蔬菜核心发展区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规划;丘区万亩干果及工业原料用林基地规划;以产地果蔬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冷贮及精深加工企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物流规划;万头生猪及规模奶牛养殖基地规划;以白马涌泉为核心结合场镇开发及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建设的“白马泉”生态城建设规划。

(二)以项目为载体,龙头企业为主导,推进“三个集中”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为载体,引进四川省菜特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朝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现代设施农业。建3000亩有机转化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大棚生产基地,建2000平方米现代农业展示大厅及1000米生态观光科普走廊。在积极推广示范大棚生产,无土载培,节能灌溉,生物防治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的同时,引进并做好生产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的试验示范。

二是以森林健康项目、干果及工业原料等基地项目为载体,引进业主对荒山荒坡规模流转经营。按有机循环原则,在中日友好柑桔园建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养殖场1个,在柿子树村建奶牛规模养殖场1个。

三是以官仓白马涌泉开发建设项目为载体,由四川中达置业有限公司实施“白马泉”生态城建设项目,分期建设现代农业体验区,温泉旅游渡假区,滨河生态湿地公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及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以现代农业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二、三产业发展,有力促进特色场镇建设和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和比较充分就业目标。

四是以“锦·金”合作项目为载体,以产地批发交易市场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对2006年建成的投资300万元占地20亩的批发市场完善功能,建成了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引进了检测检验设备。培养并稳定了一批市场管理人员,农副产品批发商,仓储运销经营户。搭建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年交易量15万吨,交易额2亿元以上,在调节市场规范交易,保护菜农利益助农增收方面效果明显。同时引进果蔬保鲜冷藏和粗深加工企业,以市场为核心,以“锦·金”合作为契机,建立健全“初、中、高”三级物流网络平台。“初”即产地大宗批发,解决广大菜农卖菜问题;“中”即面向中端消费市场营销。通过朝晖公司在锦江区建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开直销店,初深加工农副产品进住宅小区、超市、学校。现已成为家乐福超市永久供应商,每天供货15吨;“高”即面向高端消费市场营销,通过莱特公司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建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实施有机转化和标准化生产。以品牌拓展营销空间,增加附加值。

(三)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人才的培养

一是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寿光专家合作,进行产业规划,制订科技试验示范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生产力转化水平。

二是与四川广丰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山东寿光农副产品出口企业合作,打造农产品出口基地。

三是以蔬菜产业协会,产销合作社为桥梁纽带,发挥蔬菜示范党支部的作用,创新土地规模流转模式,探索有尝出让经营权路子。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充分发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变松散合作为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多层面增收,多方式转变身份。在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同时,培养一大批本土技术能人和农民技术工人;创新土地规模流流转模式,探索有偿出让土地经营权路子,组建农民资本互助社,变松散合作为紧密合作。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加大红旗水库平坝末端渠系整治工程、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核心区建设、机电提灌站改造、微水治旱、沼气池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的对上争取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组织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业主,促进土地规模流转经营,引导民间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第二篇:浅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下大学生村官作用机制

浅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下大学生村官作用机制

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大学生村官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方面有着优越的条件及智力保障,围绕农村文化建设,探析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大学生村官”制度,从操作层面上讲,就是在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并派驻到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任职的一项制度安排。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走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大学生村官,和谐社会

1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背景及意义

国家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推出了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村官”的振兴和拉动农村发展政策,这一政策正是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9年1月,中央1号文件重申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村官已经有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这些重大决策及现实表现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走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由此出现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几乎成为人才“洼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当代的大学生学有所长,他们一方面能够在技术、信息、教育、卫生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最现实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广大农村寻求到发挥自己才干和智慧的舞台。但是完全靠市场驱动,农村似乎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因此,通过实行“大学生村官”制度,搭建通向农村的人才桥梁,在为农村输入管理型人才的同时,解决农村实用人才奇缺的问题,这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新路,而且对缓解我国人才结构性矛盾,优化城乡人才配置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利于开辟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不断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递增,2008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已从2003年的212万猛增至559万,而实际需要就业大学生(即历年未就业人数累计)人数更达到703万,2009年高校计划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19万,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更加增大。不仅如此,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锐减。同时,在全国1.4亿外出农民工中有2000万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这一系列复杂因素胶合在一起,都将相互挤占经济发展所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有限就业机会和市场。“大学生村官”制度也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据2009年最新统计,我国目前有60万个村委会,如按照平均每个村至少配置1名大学生计算,还有约50万大学生可实现就业,这将大大缓解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具体实践

2005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2008年3月23日,经中央同意,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1月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并将此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大学生村官”制度不仅旨在为农村提供高素质人才,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并由此缓解就业困难造成的社会矛盾及其政治风险。到2008年年底,全国在任的总数13万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分布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现有60万个村委会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划,还有近50万大学生进入农村基层工作。这无疑将是一个相当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状态,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不仅将对农村基层工作及社会政治有重大影响,对于大学生下基层的国家战略、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以及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都将起到重大的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某市2002年4月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7月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目前,该市共有1289名“大学生村官”,这些“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级组织,使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6.5岁,大专以上学历提高了39%,从而弥补了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偏旧、能力偏弱的缺陷。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增强了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截至目前,该市超过58%的“大学生村官”有致富项目。在750名有致富项目的“大学生村官”中,148人资产超过100万元,42人超过500万元,22人超过1000万元。“大学生村官”共创办各类致富项目810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个,年产值12.6亿元,带动9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给农村带来了文明新风,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民主意识强,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据不完全统计,某市“大学生村官”参与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42个、标准化卫生室240个、图书室133个,组建文艺宣传队105个,创办农民技校56所、关爱留守儿童学校16所。该市“大学生村官”在全国率先创建了4个农村社工服务站,组织1300名社会义工为群众提供帮扶救济。

(四)“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村干部队伍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某市1289名“大学生村官”中,有522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为农村干部队伍的骨干力量。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突破了村干部选用的常规模式,为农村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五)“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大学生村官”计划拓宽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毕业生找到了一条在农村实现自身价值的新途径。目前,全国共有在岗“大学生村官”20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60.4万个村委会。按照中央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全国将至少选配60多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办的项目也吸引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

3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

选拔“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毋庸讳言,从全国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一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政策措施不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后顾之忧。

“大学生村官”是择业者而不是志愿者待遇如何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于受地方财力制约,“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多为补贴性质,而且数量有限。在当前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制编制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的编制也很难落实。由于“大学生村官”没有正式编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村级组织一名岗位特设的“合同工”,对于合同期满后的出路,许多“大学生村官”感到前途迷茫。

(二)“大学生村官”缺乏明确的身份定位,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大学生村官”是党委组织部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吃的是“皇粮”,有别于土生土长的村干部,但他们又没有被纳入公务员体系,不同于在岗在编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既不是学生,又不是农民,也不是公务员,身份问题没有解决,法律地位极不明确,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三)“大学生村官”地位尴尬,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目前,很多“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局限于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做好各项工作,基本上成了村支书、村主任的“秘书”,工作范围和权力十分有限,甚至属于村级组织的“边缘人”,无缘决策层,没有话语权,在其位但难谋其政。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村官”名不副实,长期被“借调”在乡镇机关,农村“村官”变成了乡镇“干事”,难以对农村发展产生实际效果。

(四)“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储备与“三农”工作差距较大,学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

“大学生村官”在大学阶段所学专业各异,很多专业和“三农”相去甚远,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农学类人才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据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暑期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追踪调查,具有农学背景的“大学生村官”仅有4%。“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不仅增加了他们融入农村的难度,而且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

(五)部分大学毕业生把当村官作为跳板,缺乏在农村建功立业的长远打算。

为了激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主要是冲着优惠政策去的,目的是通过曲线方式获得今后自身发展的机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日报》党建周刊“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考录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高达83.2%,选择留任村干部的仅为10.1%。如何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有所作为,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必须统筹把握,综合考虑,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目的是选拔培养一批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新型农村干部队伍,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要把“大学生村官”工作纳入国家政权建设范畴,在经济待遇、政治待遇、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等方面制定科学办法,配以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动力,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期实施提供制度保证。

(二)要明确定位“大学生村官”,有效解决其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问题。要用统一规范的法规和制度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为他们设置专项编制,并上升为全国统一执行的政策,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逐步实现“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保障社会化。要根据各地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工资报酬标准,保障“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大学生村官”在政治上也应享有和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的权益。“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应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相关费用要纳入财政范围。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选拔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一定的比例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北京市为2010年合同期满的3000名“大学生村官”定向提供300个基层公务员招考名额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三)要搭建平台,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要鼓励“大学生村官”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村官”多接触村里事务,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强应对村里事务的能力。要注重调整“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让他们独立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是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注重营造他们干事创业的环境,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拓展“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功立业的渠道。

(四)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的真实需要。

要对拟任“大学生村官”进行任前培训,促使其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农村、融入农民。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加强岗位培训和跟踪

培养,将其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还要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进行专题集中培训,加大农村实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确保“大学生村官”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农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五)要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拔程序,尽量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本土化。成长于农村的大学生,不但热爱农村,而且熟悉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这是他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重要保证。实践证明,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历程来看,本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更能发挥作用,选拔本村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回村任职应成为首选。实在不能做到本村任职的,也要尽可能选择近的村任职。这样做,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又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生活和“大学生村官”的稳定性。

(六)要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实现出口多元化。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并不是要把某一个大学毕业生一辈子拴在农村。2009年4月,中央组织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随着“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有人离开村官岗位寻求新的发展是正常现象。要从制度上科学制定“大学生村官”流得动的退出机制,有效缓解出口堵塞,保证“大学生村官”常量不变,确保农村村级组织能够及时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参考文献

[1] 万银锋大学生村官:一种值得推广的的制度安排[J],中州学刊,2011,2

(1):10-12

[2] 杨发.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3-37

[3] 郭淑敏.北京大学生村官调查[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10.40-50

[4] 河南新乡5000多名大学生角逐400个“村官”岗位.[5] 张键.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海.2010(5):1-8

[6] 高放.李景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3-377

[7] 马葆青.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探讨与实践[M].鹤壁:中共鹤壁市委组织部编.2005,12-20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二 零 一 三 年 五 月

摘要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培养党的接班人、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论文将以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困境,第三部分为如何改善这一困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政策;

正文

1、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

我国农村发展非常缓慢,相对城市而言,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明显滞后。造成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农村精英的严重流失成为了农村发展出现恶性循环中主要的一环。

目前,我国农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等特点,大学生村官为高知识、高文化的群体,在高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他们的加入使该地区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他们活跃的思维、先进的见识和意识,都能给村里的经济带来发展。

首先,大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村两委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能够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其次,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仅对农村建设有意义,对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也具有长远意义。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后,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还有利益对青年人才培养。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让他们在艰苦的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2、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困境

困境一:在政策中有留村任职这一出路。这条是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村里的选举。然而,在中国大陆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只有本村的人才有资格参与选举,而大学生村官基本上不是本村人,即便少数是本村人,但由于农村复杂的宗派关系,一个不怎么被群众熟悉、才来没几年的大学生也很难选上。如果大学生村官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困境二:大学生在校学的专业往往与农村所需要的村官能力是不相符的。许多‚大学生村官只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而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所以不能很快与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一般就安排其打打字、写写报告,报送材料诸如此类的琐碎之事。担任助理这样的职务,并没有多少实权,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支书或者村主任手里,有什么想法,想要开展工作,要是得不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也只能无可奈何。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不对口,又得不到重用,这就很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优势。

困境三:大学生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更好的保障。大学生村官第工作期间的年总收入不高,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纳制度不够完善,也没有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培养,更没有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大学生进入村官这一行业的对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而并没有相关的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提供免息或者低息贷款。

困境四:大学生步入这一行业的动机各异,有不少大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扎根农村的远大理想,不是自愿地、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真心真意地想服务农村,而是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下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为以后可以进入公务员行业做的一个跳板,大学生认为只要待上几年,到时候就会有机会到其他地方去工作,这样的想法使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不会留在农村一辈子,做村官只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这些动机各异的大学生“村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如何改善这一困境

一是谨防诱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村官,宣传时红红火火,被社会所高度期盼,聘期结束时,却无力解决他们的出路。当初缓解就业压力的初衷,现在不仅重新爆发,更有放大的趋势。处理的不好,几十万的大学生村官必将是新一波影响社会稳定的因子,而且由于其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容易被糊弄,处理起来就显得更棘手。

二是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

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角色定位,这样大学生村官就不会因身份尴尬、角色定位模糊而困惑,也使他们有安全感和自豪感,能安心扎根农村建功立业。为此,可以用统一规范的法规和制度及公务员的待遇来规范确定大学生村官的标准,用好的明确的政策和待遇留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提高福利待遇,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群体,应单独设立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培养;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建立更专业、规范的大学生村官网和论坛。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工作和情感的交流,大力宣传做出突出业绩的大学生村官的典型事迹,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回校与校友座谈交流,形成倡导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氛围。

大学生村官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政府都应给予一定的福利保障优惠措施这样才可以使大学生村官们安下心来放手去工作去创业致富。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农村发挥才智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四是各级帮扶,绩效绑定。

确定乡镇、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三级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结对帮扶制度,全方位、多途径地帮助指导大学生村官,向其传授农村工作经验,使其尽快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级在考核过程中可将大学生村官的业绩与其帮带者的业绩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确保帮扶制度的落实。

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要尽快建立可量化指标体系,并严格按照该体系进行月评、季评、半年评、最终按一定比例进行年终考评,考核方式实行自评+互评+政府相关部门评分按比例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互评包括村民意见和其他村官意见,每年考核结果张榜公示并预留意见反馈时间,考核机构组织人员对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并将最终评定结果公布且记入大学生村官管理档案。配合考核体系建立多重激励制度,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后期保障措施

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离职后,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让他们在其他领域竞争有一定优势。目前政府也做了相关工作,但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出台的相关政策,为其提供更多帮助,一、尝试与教育部门及高校协商推荐部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入高校免试就读研究生进行进一步深造。

二、提供公务员考试选拔优惠政策,对于年考核优异的大学生村官建立加分制度,有些公务员岗位可以专门从大学生村官队伍中进行考核选拔。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授课,免费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对于有意向继续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关创业培训,对可操作性、可行性强的项目政府提供相关技术、信息、资金支持,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创业培训指导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定期、长期的培训机制。

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深入进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健康开展并取得扎实成效。

参考文献:

1、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题及出路

2、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3、“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

4、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

5、大学生村官为何不愿扎根农村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观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于我们新到村上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刻学习,认真钻研的问题。

按其定义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方面。

这一要政方针是在二零零五年十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中提出的。当时包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要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经济上需要繁荣具体表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文化上需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政治上需要管理民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有一句话: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四方面,经济建设显然是根本。

所以我们暂且将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放于其外,单从经济单方面进行探讨。

就经济而言,无非两个字“钱财”。钱财来之何处,当然是赚。商人经商能赚多钱,但那是把东边的东西卖到西边。古有辨贵贱、调余缺、度远近的总结。然,乡村之中,经商之人太少。辨别贵贱、调度远近,不是大部分人能够做的事情,所以为商这一条路是行不通的。至此大财自然赚不到,只有将经济的根本扎根与村落的原有条件上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那么什么才是村落之中固有的优势条件呢?在我任职的卡斯邑林村有广阔的土地,且耕地类型多种多样。这便是最为重要的优势条件,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方面便要立足于农业。生产发展即为农业生产发展,钱财自然也需要从这方面获取。民以食为天,农业不可能成为末代产物。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邑林而言,除去基础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之外,尚有两种作物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为甘蔗、二为烤烟。

就两种作物的种植年限来说,有着很长的历史。所以两种作物的生产,我并没有过多的发言权。只能就看到的几个方面做几点分析。

两种作物的生产过程包括:布置任务——分发任务——指导种植——技术指导——统一收购。

在运作过程中,政府为具体的发起人,统筹发展,包产到户。这种方法将农户规划为小的生产单位并给予技术指导在一定范围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农户也尝到了甜头,一些农户家手里有了钱,盖起了砖房,买起了摩托车。但一些因为天时、地利、收购公司等原因种植不好的农户却不能劳有所得。例如烤烟栽种,一农户说一棵烟草有二十一片子,每一片叶子从采摘到出烤房需要三道工序,但烤烟收购却有合同限制,烟叶超产不收,少又完成不了产量;而甘蔗种植应其内在的原因促成价格飘忽不定,虽然有多少收多少但均价过低,种植起来经济效益不是很高。

往往出现一年下地劳苦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想象,这使得农业生产开始逐渐不受重视,出现外出打工潮流造成了农村生产力大规模的流失,农民多有怨言,有人甚至声称:现在的政府是在为公司打工!虽然言语过于极端,但也是有相应的原因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究其根本在于:收成效益与劳动付出不能成比例。具体表现在:劳动付出过多,价值获取过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社会主体背景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复杂而且深厚的本质问题,比如:农产品价值低廉、粗放型经济效益低下、作物资料型生产处于生产关系的底端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由于现行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的,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无法给予解答,所以我只能就此大背景下的“小场景”也就是包产到户下,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提出几个问题。

一、科技兴农是否切实到位;在科技指导的具体实施人:产业辅导员的选择、布置任务上是否切实实用;在包产范围的分配政策上是否切实可行。

二、单一农作物生产能否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于价值的需求?分季作物的种植分配上能否达到最大效益化?

三、是为收购公司寻求利益最大化,还是为农民群众寻求价值最大化?收购公司与农户之间利益天枰如何协调?

个人以为这三个大方向问题是当下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问题所在,解决了,卡斯邑林村得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到那时候,农民的裤兜鼓了,很多现行的其它问题便能很容易的去解决。

新农村建设,虽然卓有成效,但依旧任重道远,在未来的路上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以上就是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点心得体会,如有片面之处,还请包涵谅解。

昌宁县卡斯镇邑林村

第五篇:深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李吉高

2010年第11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我们以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试验区监利片初步实现了“生产条件改善、村镇面貌改观、生活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加快”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建设来源、发展方式、公共服务、文明提升、设施管养、村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深化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创新基础建设投入机制。近年来,试验区监利片在创新投入机制上,采取“四轮驱动”:一是政府公共投入。我们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入资金达到5.4亿元,开展地方配套和财政奖补资金达到6223万元。二是金融部门支农。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金融部门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3.7亿元。三是农民自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作用,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近年来,我们引导农民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投资投劳,自筹资金达5.05亿元。四是社会资金引导。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和社会事业,近年来,试验区监利片共吸纳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资金3.18亿元。

——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围绕“生产发展”目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将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以科技化推进现代农业。我们通过狠抓“六个加强”(加强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加强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构建、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和动植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目前,试验区监利片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50%。二是以产业化提升现代农业。在培植生产基地方面,重点发展种植业板块、畜牧业小区、水产业片带、林业基地,目前,试验区监利片已形成60万亩优质稻板块、60万亩水产板块、年出栏生猪过20万头及出笼家禽过500万只的畜禽板块和15万亩林业板块。在培植龙头企业方面,通过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试验区监利片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2家、县级3家。在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方面,重点支持福娃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目前,试验区监利片规模以上企业达38家,产值达58亿元。三是以合作化带动现代农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试验区监利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0家,网络农户4000多户。

——创新公益事业服务机制。近年来,我们按照部门职能设置,严格区分和界定政府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将经营性服务全部推向市场,真正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有效地推进了试验区监利片新农村建设。一是明确主体责任。明确县、乡(镇)两级政府在提供乡镇公益性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确定服务项目、提供经费、拟定标书、组织实施、兑现合同的工作责任。二是严格资格准入。规定从事乡镇公益性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其资格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通过公开考试、考核等办法来认定,并发给相应资格证明。三是推行竞争上岗。凡是具备承担乡镇公益性服务资格和能力的公益性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可以成为乡镇公益性服务主体,参与竞争,最后由政府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四是实行合同管理。乡镇公益性服务项目由发包单位与公开招标确定的服务主体双方签定服务合同,对服务内容、经费标准、时间要求、考核结算、兑现办法等事项进行约定。五是完善考核办法。采取定时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其结果与服务费用兑现挂钩。

——创新民俗民风引导机制。一是通过环境整治引导民风民俗。2008年以来,我们投入7000多万元,在仙洪试验区监利片组织开展了以“五整五建”(路边整治、渠道整修、环境整洁、后院整齐、树木整形和建晒场、建路灯、建垃圾池、建墩台路、建绿化带)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活动,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二是通过文明创建升华民风民俗。近年来,我们广泛开展了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三是通过开展大众文化活动丰富民风民俗。我们采取“以文补文”、“以商养文”、“以趣兴文”等方式,大力扶持农村文艺社团,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通过村规民约规范民风民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正面教育和道德约束作用,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管理。

——创新公共设施管护机制。近年来,在推进仙洪试验区监利片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创新公共设施管护机制,建立长效管护办法,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明确管护主体,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无人管”的问题。根据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性质以及服务范围明确管护主体,对于可由农户作为管护主体的,全部明确到农户个人,对于可由集体作为管护主体的,明确落实管护人员。二是健全管护制度,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无法管”的问题。我们坚持做到“三管”(管人、管车、管牲畜)、“四护”(护路、护渠、护桥、护坝)、“一查巡”(定期查巡),确保沟渠不堵塞、饮水无问题、路面无坑凹、耕地不侵占、设施不损坏。三是落实管护经费,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无钱管”的问题。通过基础设施管护协会会员每年缴纳会费、面向社会各界募捐以及农村“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筹措基础设施管护经费。

——创新村级规范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村级规范管理机制,建强村级组织。近年来,试验区监利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一是规范“三资”监管。全面推行民主理财制度,认真落实财务“双代管”,严格实行村财“乡管村用”,严格监督资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规范村务公开。围绕群众关注的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低保对象和标准、宅基地安排、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方面情况,切实抓好公开。三是规范矛盾调处。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严格实行受理登记制、首问负责制、干部包案制和责任追究制。四是规范干部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

(作者系中共监利县委书记)

下载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创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三年来,开局良好、成效初显,但在探索和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反思......

    村官感受新农村建设

    达拉特旗公开选拔副科干部的公告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010-06-29 18:31:4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

    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工作个人先进事迹

    去年8月,**作为全省首批选聘生被选聘到**城镇**村任职,她从农村工作的点点滴滴着手, 迈出了她人生一步步扎实的步伐……从开展调研、熟悉村情到归类整理各种党建材料,从了解本......

    2014大学生村官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新农村建设

    【导读】2014年福建大学生村官考试将于2014年1月19日进行,华图教育整理“2014大学生村官考试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新农村建设”供考生参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

    四型大学生村官助推新农村建设

    “四型”培养,铺就大学生村官全面发展之路南五十家子镇把明确大学生村官管理方向与发挥作用相结合,积极创新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村官增信心、提素质、全发展、创业绩搭......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 作用的调查报告 尹红岩 (河南省鲁山县张官营镇小营村,平顶山 467324)我叫尹红岩,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