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方案1(杨浩)

时间:2019-05-13 15: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方案1(杨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方案1(杨浩)》。

第一篇: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方案1(杨浩)

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调查方案1

学号:11WX0629006姓名:杨浩

指导教师:何永福

一、课题

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比较全面地了解村级小学的现状。

2、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村级小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云龙县团结乡4所村级小学

四、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1、问卷调查。

2、实地查看。

五、调查时间

2013年9月6日——2013年9月30日

六、调查步骤1、2013年9月6日——9月12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2013年9月13日——9月19日进行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3、2013年9月20日——9月30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七、调查内容

1、村级小学教师的困难是什么?

2、村级小学面临的困难什么?

3、村级小学校舍建设情况是什么?

4、村级小学教师情况是什么?

八、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篇:杨江街道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

杨江街道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我街道教育再上新台阶、新水平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杨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持续发展。现将我街道教育的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以及下阶段的工作部署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街道教育的基本状况

杨江街道地处西江河畔,是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总面积296.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万多人。2007年,杨江街道被评为“省教育强镇”。目前。我街道有市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6所(其中省一级学校3所、市一级学校3所)、小学19所(其中省一级学校7所、市一级学校10所)、幼儿园20所(其中公立幼儿园5所)。在校中小学生36403人,其中:小学25138人,初中11265人;在园幼儿16523人。在职中小学教职工2087人,幼师1268人。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9.3%,小学生巩固率100%,初中学生非正常流动率0.59%,初中升学率100%。

近年来,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统览,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单基建投入达2.1亿元),优化教育资源配

臵,大力调整学校布局(撤并中小学校共7所);抓好了学校校舍及设备设施建设,加快了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狠抓了学校管理,深化了教学改革,落实了素质教育,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各类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我街道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9月分别接受了“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和“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得到省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目前,我街道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稳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师生参加区以上各项比赛获奖人数均居全区各镇(街道)前茅;每年升中考入国家示范性高中人数名列全区各镇(街道)前茅;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竞赛,获奖人数也是全区各镇(街道)之冠;教师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不少领导、教师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校长或优秀教师。

目前,杨江街道实行校(园)长负责制,积极鼓励并规范了社会力量办学,构建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的办学新格局。通过充分利用区、街教育资源,杨江基本上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大教育新格局。

二、当前我街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区小学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中心城区12所小学,在校学生为19574人,共有教学班350个,班均学生为56人,其中最大班额为68人(国家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最大班额

小学不超过45人)。造成大班额的原因,是由于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规划与建设未能跟上城区扩张的步伐,自1998年开元小学开办至今未增建1所学校,造成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问题凸显,大班额现象居高不下。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安路以西区域、豪江片区和豪江工业园片区发展迅猛,新兴住宅、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加,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给杨江七小、开学小学、文豪实验小学、德围学校等入学带来了豪重的压力(适龄儿童入学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班额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位不足,反映了学校不足。

2、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工作仍未得到有效落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缺乏专项资金。按照市校安工程要求,我街道于2010年底对所有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检测和鉴定,其中:杨江中学两座教学楼,杨江二小旧教学楼,杨江七小1、2号教学楼,泽明小学东三层教学楼,东冲小学旧礼堂、旧教师宿舍楼,宏强小学校舍等列为不合格,需巩固改造和拆除重建面积达8091m2,预计需投入资金9500多万元。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面积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街道在省、市内影响力较大的名师不多。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受制于全区教师编制的局限等多方原因,近五年来我街道几乎没有增加过老师,新招聘的教师甚少,导致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断层,小学的数学、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紧缺。

4、教育教学经费不足。一是街道教学教研经费不足,制约着街道教学教研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和师资队伍培训与提高;二是城郊部分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导致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校产的维护和教学设备设施的添臵受到严重影响,阻碍学校的发展。

5、学校的办学特色仍不突出,特色的影响力不强。目前,我街道中小学校的办学特色处于创建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做到以特色“树品牌”,以特色“促发展”等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6、学前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辖区内的幼儿园、托儿机构绝大部分属民办性质,幼儿园间的办学水平差距较大,幼儿教师待遇较低;杨江幼儿园复评市一级幼儿园和千文幼儿园申评省一级幼儿园工作进展缓慢。

三、今后工作设想

杨江街道是市的中心城区,是省教育强镇,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辖区内学校的办学水平较高,有很多素质较好的教师及管理人才集中此地,有获得全国及省、市优秀称号的学校行政领导、教师一批;育人环境理想,学校管理已积累一定经验,并逐步形成特色。因此,为今后辖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厚积薄发之势呼之欲出。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教兴街战略,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落实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措施,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列入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关心支持教育和为教育提供物质保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努力为教育办实事,使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⑴ 为切实解决中心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使杨江中小学校布局更趋合理,确保街道教育事业的持续优质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一是加大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借市十中搬迁新校,与市协调将宏中搬迁到现十中,把宏中无偿划拨杨江,由街道将校舍改造提升后,把江冲中学搬迁到原宏中;而现江冲中学改办为小学,以解决国安路以西、信德路以东新兴住宅小孩就近入学需求,有效缓解决中心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二是增建教学楼。在文豪实验小学西边增建一座五层约2250m2教学楼,以满足豪江片区适龄儿童入学需要。三是做好新校建设规划,结合市打造“豪江新城”的行动计划,要规划落实好教育用地和新校建设的资金,拟在豪江新城内择地新建2所初中、2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确保街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⑵ 落实好校舍改造资金,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校舍

安全工作的指导和宣传,积极应对,重点突破,对前期排查鉴定不合格的校舍,制定好校舍改造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分、分步骤进行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为配合跃中的搬迁工作,2012年上半年首先对杨江中学两座教学楼进行拆除,并重新建设一座五层约4500m2教学楼,预计需投入建设资金2500万元。2013年、2014年分别对杨江七小旧教学楼进行拆除重建,杨江三小1、2号教学楼和辞明小学东三层教学楼进行加固改造,预计需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

⑶ 增加街道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拨出专项资金,补充街道教学教研经费及因学生人数减少导致教育经费不足的学校,确保街道教学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校的正常运作。

3、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打造高素质的教育团队

⑴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队伍素质。要求校长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去抓质量,在办好学校、教好学生方面有所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进一步健全校长的政治业务学习和提高研修制度,以《杨江教育》为平台,以开展“校长论坛”、“校长协作体”和“学校共同体”活动为载体,为校长展示实践成果、交流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搭建舞台。完善和健全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开展名校长评选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勇于创新、善于管理的校长队伍。

⑵ 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抓好教师的业务进修、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培训,通过集中举办各类专门培训班,通过集体备课、名师引领和骨干示范等方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力度,优化教师的资源配臵,使各学校的教师学科结构和比例尽可能趋于合理。

⑶ 实施强师工程,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聘任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以此为杠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加大师资队伍的管理和交流力度,深入推进校与校挂钩的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校与校之间每月组织一次校际交流活动,通过跨校上观摩课、示范课,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组织做好名教师培养与评选工作,加强名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与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其师德表率、教学示范、学术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以此为平台,打造出一支管理科学、作风一流、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教育团队。

4、铸造教育品牌,彰显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关键抓手,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双特”工程。要求学校传承和发扬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丰富教育

内涵;要在“精”字上着手,巩固和提升强明中学合唱团队、江阳中学体育特长、杨江六小艺术教育全方位渗透、杨江七小读书知礼教育、豪明实验小学书法教育等初现特色项目建设,实行以“建特色项目,创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杨江教育》、《豪明教育》及教育信息网络等平台总结推介,以扩大特色影响力,加快形成中小学校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目标。

5、加强统筹,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决定》,落实学前教育公用经费、保教费补助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布局结构,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缩小幼儿园间差距。研讨制定《杨江街道学前教育管理实施办法》,强化学前教育的管理,严格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和培养,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优化、稳定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立《杨江街道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组织开展托幼机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全面促进学前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等级幼儿园、示范幼儿园建设,协助杨江幼儿园筹建一座五层约900m2教育楼,切实做好市一级幼儿园复评工作;抓紧宏强幼儿园教育楼扫尾工作,争取于2013年上半年申报省一级幼儿园,顺利通过督导验收;协助

阳明幼儿园、千色幼儿园、豪强幼儿园做好申报省、市一级幼儿园工作;通过推进幼儿园的等级建设,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使我街道逐步建立以公立幼儿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多种幼儿教育形式并存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2012年3月10日

第三篇:调查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1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举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1、就调查结果的实况分析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人对于转基因食品,认识或了解并不深,更甚者,对于转基因食品完全不了解。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但不会过于盲目地选择或者排斥转基因食品,极大多数人支持关于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的科学研究。由于人们对饮食健康越来越重视的缘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被进一步激化。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以美国为首的主吃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常规育成的品种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而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罗云波教授说,他自己就吃转基因食品,他的同行包括做这方面研究和推广的人员,也不拒绝转基因食品。当问及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副作用时,罗教授认为不会产生副作用,一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二是由于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至于人们怀疑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主要是他们对基因工程不了解,而且这些“危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罗云波教授认为,在转基因食品大范围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之前,仅有《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此办法未涉及到进口的农产品,国外的转基因食品进入我国未做严格的限制,因此应尽早立法,这样才能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基因工程如果能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下,有序健

康地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进行发展,它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

3、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乐观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它的优势还是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中色氨酸含量提高了20%。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一般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只有靠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转基因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增,对心血管有利。转基因工程牛奶,增加了乳铁蛋白、抗病因子的含量,降低了脂肪含量……

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并注入大量资金。尽管大多数英国人反对转基因食品,但该国超过7000种的婴儿食品、巧克力、面包、香肠等日用品,可能含有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副产品,而且英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非常支持,布莱尔首相就是转基因食品的推崇者。

在我国,人多地少状况突出,基因工程是解决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的研究开发居世界中等水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罗教授认为,随着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转基因食品必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4、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风险

农田生态系统

增加杀虫剂的使用 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

产生新的农田杂草 基因流和杂交

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 插入性状的竞争

产生新的病毒 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的重组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病原体-植物相互作用

食草动物-植物相互作用

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食草动物的误食

5、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

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

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14年间增长了79倍。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3.21亿亩;阿根廷,3.195亿亩;印度,1.26亿亩;加拿大,1.23亿亩;中国,5550万亩;巴拉圭,3300万亩;南非,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食用。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

6.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

农业部规定了任何使用转基因的产品都必须标识,但是目前只有食用油标识了,其他深加工的产品则完全没有标识或者极少有标识.美国虽然大力发展转基因,但是主粮小麦没有, 而且对于转基因他是严格控制的,就是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污染天然作物,其他国家也差不多,都是允许发展科学研究,但是不准大规模种,但是就算允许大规模商业种植,也是不允许来卖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5月9日实施。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管理办法》,2002年3月20日起实施,第一次将转基因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3月20日起实施。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2002年3月20日起实施,规定对转基因产品实施标识制度。第一批标识管理的转基因生物目录是: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4月8日颁布,7月1日起实施。《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2004年6月12日颁布。

万事都有利于弊,比如说转基因食品,它有较多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但是它也有诸多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不得不承认转基因食品还存在很多隐患!

我认为,“没有发现”危害健康的成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成分“不存在”,万一存在“没有被发现的”有害成分呢?所以还是要慎重,我觉得最原始的才是最天然的,然而,现在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普及,纯农作物大都被污染了!我有一丝惋惜.不过,我知道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转基因食品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中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还要对其安全性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袁隆平说过:“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但也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 所以,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认为转基因食品都是坏的,科学家也证明了,部分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毒性,所以我们也不能一概认为都是有问题的!

对于转基因食品,我欣然接受它的存在,但是它所存在的安全性,不确定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和涉及的伦理问题,我还是保有几分质疑,不会去食用!

第四篇: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

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

在古汉语中,“艺”的原始意义是种植,“术”的本义是技能,活动。因此,“艺术”原初是一种种植活动。从这点看出艺术和人存在着密切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更加丰富与感性,所谓“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手段的不同,艺术可以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由此可见,艺术的含义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丰富着的,是动态的,多样的。

有史以来,艺术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瑰宝,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它是也是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人们不仅创造了艺术,还渴求能够欣赏和洞悉艺术的全部奥秘。尤其在今天,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新的样式层出不穷,具有无限的发展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启发人们创造艺术,理解艺术的真谛,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艺术进行良好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比重。所谓艺术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人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去鉴赏和创造美。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源远流长,许多教育先哲的言行和著作中都渗透着艺术教育的思想,它有明显的系统化的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六艺,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注重实用中的审美,它认为具有审美情趣的各种生产生活劳动中都存在着艺术的影子,它以德为基,以技为始,进技而至于自然之道,从而达至善、通真美,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

正是基于最基本的劳动而产生的审美趣味,才使得中国古代的技、艺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意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教育经验,使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与风格。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既将中国人的艺术及其生活予以全盘的观察,吾人才将信服中国人确为过去生活艺术的大家。”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中的许多东西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甚至至关重要,是我们今天进行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事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在培养完善人格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的艺术教育也正处在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社会已经明确了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而且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大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比重,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开课率要达到80%以上,高中艺术课要开满开足,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要深化艺术课教学改革,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建设一支能满足艺术教育需要,有具有实际艺术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渐使其规模化、制度化、常态化。

但是,进一步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受现有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在“高考”和“升学率”的无形压力下,一些学校对艺术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藐视。一些学校的公开课程表上虽然都标有足量的艺术教育课程,但是,具体到每位老师手上,又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这些衍生的“二次课程表”上,大部分的艺术教育课程被语数课程所替代。同时,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而且由于艺术教育课程考核力度不够,也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所以,就是剩下的偶尔几节课,学校和老师也是走过场,应付了事。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学校艺术教育中相当普遍,其后果着实令人堪忧。

在当前形势下,艺术教育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对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基本任务以及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进行全方位探讨。明确各类艺术教育办学的基础与办学条件之间的差异,由此决定各自不同的培养任务,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大胆进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于是,民办艺术教育应运而生了。

民办艺术教育作为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如今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兴力量,它是当前我国进一步增加艺术教育投入,扩大艺术教育规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类别艺术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对于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上各级各类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在全社会掀起了全民办艺术教育的热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暂时性发展和进步。

1.、民办教育在办学要素上具有综合基础优势。办学必须具备人、财、物、时、空、信息诸要素,这是办学的综合基础。民办学校由于其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再依附政府,绝大部分办学者已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因此,学校法人代表在政策法规规范下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教育资源配置权。校长在学校的基础建设上,完全可以构筑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时代气息的蓝图,可以采用合理手段配置各种硬件和软件,其中包括教师、校舍和一切办学设施,甚至包括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这就为办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民办学校的办学综合基础优势集中体现在人、财、物等要素上。人,民办学校实行的是聘任制。它可以面向全国甚至境外,按其需要选聘人才,并通过合理流动,协调组合,进行优化,形成一支既有长于管理的,又有长于教学的,既有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又有在科学研究上比较有成果的,形成一支年龄、性别、学识水平、经验和学科构成等方面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多方位的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形成人才结构复合优势,发挥互补效应和整体效应。财,民办学校具有融资自由、用资自主特点。物,按需设计、配置,便捷高效,能反映时代要求。办学条件的综合基础优势充分显示着民办学校强烈的时代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

2.、民办教育具备多维条件下的自身发展优势。民办学校较之政府办的学校具有强得多的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这是因为它不仅要面对具有压倒多数的公立学校的压力,不仅要接受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接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资源是直接取之于社会,它必须接受社会的认定和来自学生家长的评估监督。也就是说,它处于优胜劣汰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它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和直接服务于市场。可以说,一所民办学校,它的办学者,从他构筑办学蓝图那天起,谁不千思万虑这些问题?!民办学校办学者的胆略和魄力建立在强烈的办学质量意识上,而这种办学质量意识从一开始就是多维条件下的理性思索。因此,民办体制促使办学人员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态,非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们认真汲取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虚心听取和采纳专家建议,拓展信息渠道,注意收集方方面面来自社会的对学校办学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丰富并不断完善着自身发展机制,并通过自身发展机制升华办学信念和理想。民办学校在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机制方面,有很强的变压力为动力的内化功能;而在这“内化”过程中,又拓展了办学的综合基础优势,增强了活力。

三、民办学校在办学思路上有特色发展优势。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们,不仅极端重视在办学中抓管理、上档次,抓教学、上质量,抓科研、促发展,为高效产出殚精竭虑,他们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识,这就是办特色学校。他们充分认识到办学特色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所在。理念指导着民办学校创特色、显风格、示个性、增活力的办学实践。民办教育的特色发展优势,不仅来自办学思路上的理性认识,而且还源于自身条件优势。民办学校不仅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和自由度,在办学思想和办学风格上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其财力上也极有条件装备先进的设施,提供优越的实践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民办学校雄厚的人力资源,能满足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特色发展优势改变着千校一面的平庸状况,向社会展示着教育战线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点的生动局面。但是,随着近几年民办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现,这些矛盾和问题若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会严重制约

民办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人参与艺术教育不过是在通过文化高考进入高等学府受阻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这些人的艺术根基和艺术品味参差不齐,根本不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民办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和效益的关系。选择投资办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社会公益,选择了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能指望从中获取超额利润。同时,民办学校投资者办教育,一定要讲办学效益、办学成本,但讲办学效益一定要适度,如果不讲办学效益,那民办学校最终将缺乏有力的后续投入和财力支持。所以在发展民办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和效益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由此而带来的艺术教育的盲目膨胀反而会造成艺术教育力量的分散。再次,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人们很难对其教育成效加以测定,很难制定出有效的艺术教育标准和目标对民办艺术教育的成果加以监管和督促。目前,我们急切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从全民办艺术教育的急剧升温中逐渐冷静下来,加强对全民办艺术教育的监管和指导,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好民办艺术教育的金牌。民办艺术教育要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第、要正确处理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关系。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去办学。

2.第、要正确处理好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各民办艺术教育学校要在合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办学质量。要进一步加大后续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施,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要加强完善。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3.第、要正确处理好民办教育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民办教育投资者一旦选择了投资办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就一定要舍得投入,肯花本钱,逐步加大学校的校园校舍建设和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花大力气吸引一批好的教师。一定要选好一个懂教学、善管理、肯管理的优秀的专业管理者,赋予管理者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限,敢于放手让专业管理管理学校,实行专家治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办艺术教育一定会逐步走上正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第五篇:东莞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

在暑假期间我们进行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研活动。在这调查活动中,我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近年来,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党的报告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在调查活动中我发现东莞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如下问题:

一、当前东莞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东莞农村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但和城市小学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2.东莞外来就业人口多,教育制度不完善

东莞外来人口众多,而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目前还是采取积分制入读公校方式,今后将逐步加大公办学位供给量,造成外来人员子女上学教育费用高,甚至上不了学。而民办小学费用普遍较高。市教育局应该逐步加大公办学位供给,扩大学校的规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扶持民办学校。并且加大小学建设,增加公办学校,减小外来人员负担,让外来人员子女都能上得了公办小学。

3.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二、东莞政府对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东莞市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围绕“优质、均衡、提高”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实行“三转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2007年1月起,我市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将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收归市政府统筹办学管理,市财政承担全部办学经费;初中由市、镇街共管,以镇街为主,市财政承担90%经常性办学经费,其余经费由镇街解决;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并承担其办学经费,村(社区)不再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实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后,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提高了各级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二)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我市从2006年9月起,由市财政委托银行统一按市属学校标准发放全市公办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2007年我们又将教师住房

津贴纳入市财政统发。这两项改革,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全市在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调动了全市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实施完全免费义务教育。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我市从2006年9月起,免除本市户籍(包括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2007年,实行免收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2008年,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借读生杂费差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完全免费教育。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非本市户籍学生借读生书杂费,让其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四)采用积分制解决新莞人读书问题。我们把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实施新莞人子女就学工程,采取公办中小学挖潜扩容和鼓励兴办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9年,我们出台了《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通过积分制办法,接收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子女入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采用积分制办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地级以上市。今年1月,我市再次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强化操作,降低门槛,形成长效机制,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新莞人。2010年,共有1.48万名新莞人子女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起始年级。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52.86万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其中,12.6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五)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我们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举办民办学校,并加大管理力度,清理整顿无牌无证办学和跨层次招生等无序竞争行为,对民办教育开展年检,实行民办学校星级管理(即将民办学校督导评估划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市一级”三个等级),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创强评优,提高办学水平。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优惠政策,保障民办教育权益。2010年,出台《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从2010年起至2014年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新莞人子女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的跨越。2010年,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252所。

(六)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认真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指示精神,制定《东莞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采取“通过考试、考核在代课教师中选招聘用合同制教师,辞退不符合招录资格或未通过考试、考核的代课教师,根据学校空编情况逐步理顺合同制教师的入编问题” 三步走的办法,分类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并切实提高聘用合同制教师待遇。通过招录考试,共录用聘用合同制教师2140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比2008年代课教师增加1万多元;逐步为符合调入条件的教师办理入编手续;对不符合选招条件和选招落选的代课教师,认真做好经济补偿、理顺社保关系和推荐就业等工作,妥善解决其分流问题,确保我市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有关工作平稳、顺利推进。为防止代课教师现象反弹,我们采取了“先规划,后招人,逢进必考”、“临时代课最长不超过一年”等措施,严把教师进口关。

(七)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大力开展各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名教师、名校长”,创设激励性专业职位,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阶梯。2009年,我们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批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评选工作,共评出学科带头人120名;选拔出首批290名骨干教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申报了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3个名校长工作室。今年,我们

继续评选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146名,选拔出骨干教师685名,并设立10个名校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为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与展示平台。

(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平台;不断调整招生政策实施均衡招生;加大违规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力度,切实为学生减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大力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2010年,我市学生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艺体竞赛中,共有449人次获奖。此外,我们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公民意识培养、法制、安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加快学校专职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

(十)高标准创建教育强市。1996年,东莞市提出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2000年,东莞市召开了创建省教育强市动员大会,2001年又将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2005年,东莞把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并于该年5月召开了冲刺动员大会。从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以来,东莞市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创建省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05年底,东莞的省教育强镇总数达23个,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之后的第四个省教育强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后,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东莞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在财政、政策、经验上给予支持,2004年至2007年,市财政共投入4.5亿元,重点对9个未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镇进行补助。2006年沙田、茶山、中堂、洪梅等4镇顺利建成省教育强镇,2007年石排、麻涌、企石、谢岗、望牛墩等5镇也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三、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一)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等级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通过进一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的有效途径,强化优质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加强对优质学校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对薄弱学校的整体改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提高省、市一级中小学比例,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市、镇、村共同承担公办幼儿园办园经费投入机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村(社区)举办幼儿园,加强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实行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落实绩效工资,严格按照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配好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培养“名师”、“名校长”,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巩固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成果,严把教师入口关,防止代课教师问题反弹。

(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继续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学校体卫艺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三、促进东莞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1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2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下载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方案1(杨浩)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方案1(杨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中国邮政农资连锁的发展现状调查1

    关于中国邮政农资连锁的发展现状调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摘要:中国邮政响应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建立了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开展了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工程。但因其......

    金沙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1

    金沙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 肖华富 黄小柱 2 (贵州省金沙县林业局贵州金沙551800,贵州省林校贵州省修文 550201) 1摘要:针对金沙县现有林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全县林业产业......

    俄罗斯旅游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分析1

    俄罗斯旅游资源概况 俄罗斯地域广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自然资源也构成了俄罗斯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俄罗斯有很多独特而又著名的建筑,同样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小学教师职业环境与现状调查1

    小学教师职业环境与现状调查 1职业简介:请对小学教师职业作一个简要、基本的描述,如典型的工作设置和工作种类等; 涉及范围过于宽泛, 导致工作缺乏专一性,个人成长缺乏目标性。......

    武龙中学城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情况

    武龙中学城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情况 一、 存在问题: 1、 乡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存在的问题: (1)、城乡校舍建设建设差别大,城市楼房化,供暖设备好,活动场所硬化。而我校地处榆树西部,......

    乡村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乡村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进一步了解乡村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熟悉乡村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最终为乡村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建议,特组织......

    11wx0629006云龙县村级小学面临的困难调查报告1杨浩

    “社会调查报告” “云龙县村级小学 面临的困难”班 级:2011级汉语本科班 姓 名:杨浩 学 号:11wx0629006 指导教师:何永福我县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教育的重点应该在村级小学[......

    湘潭县高中教育资源现状与发展调查思考(定稿)

    湘潭县高中教育资源现状与发展调查思考一、全县高中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高中学校14所,其中普高12所,职高2所,普高中民办高中2所,共有在校生33397人,519个教学班,教师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