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劳务经济 开创富民之路
发展劳务经济 开创富民之路 建设和谐农村
——关于桃江县劳务经济发展的调查
伍金辉
内容摘要:桃江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535元。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县城经济的发展,建设小康、和谐农村,是摆在桃江县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近年来,桃江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就桃江县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取得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建议等作个简单的论述,希望能给全国各地尤其是贫困县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有所启示。
关键词: 桃江县劳务经济发展障碍因素对策
桃江县位于湘中地区,资水中游流域,总面积4948平方千米,人口96万,有城乡劳动力48万,其中农村劳动力44万,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9%。由于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共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7万。近年来,桃江县委、县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城经济、加快小康步伐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至今年3月底,全县已累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万人,年劳务收入达12亿。
一、桃江劳务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桃江县劳务输出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输出转移人数也由最初的几千人增加到目前的20万人。在这二十多年中,最近的几年无疑是发展最快的,而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由盲目自发输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
近年来,政府提高了对劳务输出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一些好的办法。虽然目前桃江农民工转移输出仍以“亲带亲、友带友”的自发方式为主,但有组织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桃江县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首先是加强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建设,目前所有乡镇均建立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并做好了“一图二表四帐”(“一图”:一站式服务业务流程图;“二表”: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表和登记表;“四帐”: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培训、转移输出就业和回乡创业台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其次是加强劳务交流与合作,尝试劳务派遣。桃江县于1992年就成立了驻广州办事处,并开展了劳务派遣,形成了收集信息——考察用人单位——组织输出——跟踪服务管理的工作模式,仅2008年以来,办事处查访企业3300余家,收集有价值的用工信息8300多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7500个。马迹塘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在长沙设有劳务输出点,仅在湖南日报社的劳动输出就达100余人。
(二)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在长沙某建筑工地打工的郭某,已在长沙的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五年,最初从事的工作是装模,辛苦不说,而且遇上雨天就没事干,工资低,后经过自己不断摸索学习,学会了绘图纸、看图纸,现在他不用天天干粗活了,只需放样、巡查,而且拿的是固定的每月3000元的工资,还有奖金。在桃江外出打工的人中,像郭某这样的事例在长沙的建筑行业有很多,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工厂企业也有不少。桃江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自学,即在实践中增长经验技能,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仅2008年以来,桃江县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去年年初至现在,更是抓住农民工返乡潮流抓紧培训,对全县90个贫困村的农民共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546期,培训近10000人次,输出6700人次,创收1145万元,贫困村农民人均增收250多元。今年桃江县确定了桃江技工学校等8家办学单位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进
1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今年前3个月培训3658人。同时,去年以来着力打造的“桃江保姆”品牌培训已取得成效,预计今年将培训桃江保姆1000名。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宣传了“桃江保姆”这个品牌,提高了桃江外出务工者在全国的知名度。为方便农民培训,去年,桃江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桃江就业服务信息网,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布培训、求职信息,并提供法律服务。
(三)由单一外出打工向外出打工与回乡创业并重转变。
桃江县桃花江镇的农民企业家仇祖元回乡投资400万元创办凉席厂容纳农民工100余名。像仇祖元这样通过在外打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回乡创业的事例,近年来在桃江各乡镇出现了不少。他们的创业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并吸收了大量本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同时,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回乡创业,桃江县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回乡创业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办理程序,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对返乡人员创办企业的信贷要求,金融部门优先保证;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享受与外来投资者同等的优惠政策;安排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返乡人员创业的商贸和服务型企业,可享受国家税费减免等有关优惠政策。
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城镇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一,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据测算,非农劳动力比例每增加二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约增加600元,现在44万农村劳动力中,非农劳动力比重已达45%,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桃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其中贫困农民人平收入由1994年的不足400元增长到2007年的1401元,增长3.5倍,而劳务收入占大头。走进桃江广大农村,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充分显示了农民增收致富后的新景象。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输出一人,全家脱贫;输出一群,致富一村”的典型。第二,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外出务工农民,通过工业化的“实习”、城镇化的“融入”和现代化的“消化”过程,使他们完成了一次人生“思维和能力再造”的飞跃,成为农村社会进步群体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再加上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重视,桃江农民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第三,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桃江很多“打工仔”、“打工妹”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外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攒到了票子,带着发展家乡,回报社会的愿望,“凤还巢”回乡投资创业,为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要发展,必须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走产业化道路。
二、影响桃江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难度加大
据统计,桃江县农村劳动力的增长在近几年内将达到高峰,使富余劳动力的总量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青年农村劳动力,与之矛盾的是城镇劳动力中下岗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就业形势严峻,使其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进而影响到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另外,桃江外出务工人员因素质不高,仍集中在竞争性小的如建筑、码头等技术要求低的繁重体力劳动岗位和环卫、餐饮、保姆等苦、累、脏岗位,全县高中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不足4万。这种农民素质不相适应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对桃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影响是突出的,严重制约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信息闭塞制约了劳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桃江是个山区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有句话叫“望见屋,走得哭”,形容山高路远,条件艰苦。虽然县里有劳动力市场,但从偏远的村庄去一趟县城也不容易。虽有信息网站,但农民几家有电脑?几个会用电脑?由于市场信息不灵,不知道劳动力需求的地方、类型、特点、数量、质量等,往往处于盲目流动、盲目应聘之中,那种“带钱出去,空手回来”的现象并不鲜见。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脆弱,社会管理水平低,制约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很少有参加社会保险的。笔者调查,在长沙某建筑工地打工的300多名桃江民工,从事的是高危工作,但没一人参加工伤保险,至于医疗、养老保险更不用说了。用他们自己的话,现在还年轻,虽上有老,下有小,但还能维持,至于老了怎么办,他们一脸茫然。另外,他们最怕的是生大病,对他们的家庭来说那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农村老人社会保障能力弱。在桃江农村,可以见到很多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还在地里劳作着。他们的养老靠土地,靠子女,而对于人均仅有0.5亩耕地的他们来说,靠土地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至于子女,因其自身负担重,一般也没有太多的钱给父母。这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很多日子是艰苦的,遇上天灾人祸也毫无保障,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情况时有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留在家里的老人因子女外出而倍感孤独,甚至有的因孤独而自杀(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精神需求等问题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孩来说,很多是靠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看管,长期没与父母在一起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有的虽与父母外出,但因很难进入城市学校而荒废学业,成为城市流民。这“一老一小”问题与和谐农村要求不符,并制约着桃江农村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制度和政策上的障碍,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束缚着劳务经济的发展。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大城市都在消除就业歧视,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但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使进城农民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往往得不到城市的吸纳,得不到公平的居民待遇和起码的社会保障,长期处于被歧视地位。现行的土地、户籍等政策让很多的农民往返于乡村和城市之间,成为“候鸟”,人为地引发“民工潮”。除制度和政策上的障碍外,用工单位的侵权行为,使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影响劳务经济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桃江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桃江劳务经济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喜中有忧,存在的问题绝不可小视。为保持桃江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标本兼治,多措并举。
(一)完善管理服务,优化转移输出就业环境。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劳务经济的认识,完善各项管理和服务,为农民工有序流动提供各种帮助。要建立以县就业服务机构为中心,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基础的覆盖全县的农民工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培训、维权等服务,让农民工拥有一个真正的靠山和“娘家”。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降低农民落户城镇的门槛,在土地所有权属国家的前提下,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自由流转土地,既减少土地对外出务工农民的牵绊,又使“下岗”返乡农民工不因无地可种而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和保障。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民工居住、子女就学、计划生育管理、流动农民党员管理等方面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便利。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并严格执行,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加强农村社会化管理,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救助等保障机制。如以农民为主、政府引导协助建立村级养老院,实行社会化管理,既能改善独守在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又能让外出务工者安心工作,维护农村的稳定、和谐。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要整合教育资源,将教育部门管理的职业教育,劳动部门管理的技工教育,农业部门管理的“阳光工程”,扶贫、移民等部门培训工程及社会办学等培训资源统筹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让未来的农民掌握从事非农产业或现代化农业的本领,并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培训现有农民工,提高农民工技能,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各类职业培训要符合市场的需要,提倡多开展“定单”培训。
(三)大力开展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回乡创业。
近几年,桃江劳务输出的规模是庞大的,但随着新增劳动力、现有的还没输出的劳动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减员劳动力这三部分人的汇合,还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大有潜力可挖。政府在加强引导和服务的同时,要多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拓展劳务输出领域,向国外输出桃江民工。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就地转移就业规模。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益阳市政府[2008]3号文件
[2]成威,《乡镇工作的几点思考》《益阳通讯》2007年15期
[3]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4]《益阳新农村建设现状》《益阳日报》2009-3-30.[5]《十一五规划建设学习问答》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
(此页由学生填写)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伍金辉 学号: 0943004469463 专业: 班号: 农村经济管理 *** 发展劳务经济 开创富民之路 建设和谐农村 ——关于桃江县劳务经济发展的调查
第二篇:走特色富民强县之路--关于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走特色富民强县之路--关于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中共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
发挥资源优势
一、西丰县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特色经济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大众产品已经不再是“有货不愁卖”,天然、健康才是更多人的追求。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壁垒”与国内市场上的“非绿莫入”,对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并且占有一席之地,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必须在“特”字上作文章,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占领市场。
其次,发展特色经济是从实际出发适应西丰县经济特点的需要。西丰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不在主要交通干线上,县城距铁岭市和沈阳市分别有107公里和182公里,交通的不便与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西丰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上较兄弟县(市)区没有什么更多的优势可言。地缘条件决定西丰不能把发展的眼光仅仅盯在上工业企业上,历史的教训也说明,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发展比不发展更加可怕。取长补短不如扬长避短,西丰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地理位置差但生态环境好,地少但山多,资金不足但资源丰富。利用富裕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生产优势产品,发展特色经济,才是西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发展特色经济是适应西丰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的需要。西丰县古为皇家围场,现是辽宁省九个林业县之一,山林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在2002年的县第十三届党代会上,将生态立县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首,广大干部群众一直视生态环境为各业发展的根本,坚持资源保护与利用并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努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县有林面积218万亩,森林蓄积量7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近55%。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适宜多种珍稀动植物生长,为发展特色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西丰县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
1、资源优势。我县发展特色经济的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其他县区无法比拟的特殊性。首先,从气候条件上看,西丰海拔相对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山区气候非常适合烟草、中草药材的生长,且品质上乘。如地龙骨、细辛等药材受气候影响,药性比其他地区的同等药材要好,很受客商的欢迎。其次,从土地资源上看,西丰县大体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形地貌,山多林密,土地肥沃。2001年,完成土地绿色环评面积261万亩,成为全国第一个可以整体开发绿色食品的县份,同时也被省政府确定为五个绿色食品基地县之一。再次,在动植物资源上,全县有可开发利用的各类野生动植物500余种,每年山野菜鲜菜产量2000多万斤,品种主要为蕨菜、刺嫩芽、山芹菜等20余种;可利用中草药材76种,每年可产鲜品800-1000万斤。养鹿、放蚕都有近百年的历史,广大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有着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2、技术优势。在鹿业上,西丰梅花鹿品种选育项目于1995年通过省科研成果鉴定,被确定为“西丰梅花鹿”品种。育才种鹿场被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确定全国唯一的“中国梅花鹿良种繁育中心”。梅花鹿人工受精配套新技术于2002年通过省科研成果鉴定,处于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CA增茸素、“得加911”断乳料和青贮饲料袋贮实用新技术的推广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柞蚕上,西丰县共有3家柞蚕母种场,是全国柞蚕母种基地。我县研制的“丰杂1号”“丰杂2号”“丰杂3号”已在全省大面积推广,辽宁市场占有率达80%,占世界柞蚕母种产量的35%。其中,“丰杂1号”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丰杂2号”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丰杂3号”通过了辽宁省科技成果鉴定。在烟草上,全县全部实行统一的集约化育苗,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生产。其中和隆满族乡被确定为云南曲靖卷烟厂的原料供应基地。在林蛙上,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已经成功,辽宁宏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蛙加工技术2004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草药材上,经过技术人员和农户多年的发展实践,已经成功地将中草药材从山上引到田地中,目前我县的中草药材90%都是在田地中种植的。
3、经销优势。一是特色产品的品牌效应。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我县的鹿、林蛙、柞蚕、中草药材已经打开了市场,产品辐射到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初步形成了地域品牌优势。其中,鹿产品主要销往香港、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我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鹿产品经营集散地。二是出色的经纪人队伍。我县的特色产品之所以越走越远,主要是因为有一批出色的经纪人队伍。如从事鹿产业的经纪人全县有近500人,其中最典型的有安民的张春庆,他年加工经销鹿茸等产品50吨产品(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进口40吨),产值1000万元,产品销往南韩、香港、澳门等地。从事柞蚕产业的经纪人有1000多人,主要是割茧、出蛾、养赤眼蜂等。
二、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做法
1、理清思路,明确重点。从西丰的实际出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走特色路,打绿色牌,发挥西丰资源优势,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工业化增值,坚持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进而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又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集中开发、成龙配套”的原则,重点发展了鹿、牛、蚕、蛙、烟叶、榛子、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特色产业,把其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发展西丰经济的一项重要要工作,下全力去抓。成立了产业化领导小组,并且每个产业都安排专人负责。最近,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还要求有关部门对每一项重点产业都要做出科学、详细的规划。
3、调整布局,建设基地。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三区两带”的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即北部瓜菜专业区、东部畜牧业专业区、南部林下产业专业区和辽开公路、303国道两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中精力重点培育种、养、加、销大户,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大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县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
4、以工谋农,做大龙头。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帮助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5、强化服务,完善体系。为了促进优质农产品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部门有组织地引导农民依托产业开发项目和产业为载体,建立产业协(学)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现有各类协(学)会7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约30个,参加互助合作经营组织的农户近3000户,占我县农户的3.9%,带动农户5000户,占我县农户的6.6%。
6、依靠科技,推进创新。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发一体化的协作关系,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现有加工企业和发展新兴加工业。在这方面,宏宇生物公司与辽大,东日家禽公司与沈阳农大、鹿业局与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所都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目前,全县共拥有绿色和无公害食品标识18个,种植绿色和无公害食品15万亩。
7、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大力度,为特色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首先,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土地、物资、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与管理办法。其次,加强管理,为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服务环境。
三、目前西丰县特色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果
一是鹿产业。西丰素有“鹿城”之美誉,“西丰梅花鹿”驰名中外,是东北亚地区良种梅花鹿基地之一。全县共有鹿场1487家,其中国有15家,集体2家,个体1470家。饲养量近5.4万只,存栏量4.4万只,占全省的60.6%,占全国的12.5%。我县是全国最大的鹿产品经营集散地,有各类鹿产品经销加工企业149家,参与养殖经销等各类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加工经销鹿茸120吨,养鹿及副产品加工经销额2亿元。龙头企业主要有铁岭市吉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铁岭市鹿源参茸饮片有限公司、铁岭市恒生鹿业有限公司和西丰县野鹿王酒厂等。
二是黄牛产业。西丰是全国秆秸养牛十佳示范县、全国首家肉用黄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和优质肥牛饲养及加工基地。2004年全县黄牛年饲养量27万头,存栏量14.2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占60%。500头以上养牛大户28户,养牛小区14个。黄牛品种为西门塔尔、夏洛来与本地黄牛三元杂交改良牛。全县现有黄牛交易市场3个,从事黄牛产业的经纪人2000多人。龙头企业有中敖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
三是柞蚕产业。西丰柞蚕产量高、质量好,是国家优良柞蚕母种基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赤眼蜂生防繁育基地。西丰县现有蚕场面积51.4万亩,年放养柞蚕5000把左右,产量3600吨-4000吨,产值1.3亿元,其中:蚕茧收入4000万元,加工等收入8000万元。全县有4000多户蚕农,平均每把蚕年收入为1万元左右,纯收入6000元左右。每把蚕场村集体还可以收取2000多元的承包费。龙头企业有辽宁美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柞蚕丝能力达到800吨,现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是林蛙产业。目前,林蛙养殖基本是半人工养殖,主要品种为长白山区的中国林蛙。全县共有林蛙养殖户500多户,年产量600万只,产值1000多万元。龙头企业辽宁宏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要产品有“林蛙油粉胶囊”、“清青软胶囊”、“冰鲜蛙”、“精选林蛙原油”等,是保健和美容的佳品。
五是瓜菜产业。2005年发展保护地瓜菜面积1.8万亩,其中,暖棚春茬以黄瓜、秋茬以西红柿为主,年平均纯收入1万元左右;冷棚春茬以甜瓜、秋茬以西红柿为主,年平均纯收入6000—7000元。对瓜菜产业生产拉动最大的企业是永得利绿色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所属的辽北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年交易量6480万斤,交易额3200万元,带动种菜农户4500户。
六是烟叶产业。2005年全县共种植烟叶20658亩,总产量实现4万担,占全市总产量的36%,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实现税金300万元。
七是榛子产业。我县有野生榛子林20.5万亩,已经归圃的有10万亩,年产榛子400多万斤左右,产值近5000万元。其中成平满族乡有600余户农民从事榛子产业开发,现已开发垦复榛子园2.3万亩,建成百亩以上榛子园30个,从事榛子生产的农户平均每户收入8630元。
八是水果产业。全县水果生产面积11万亩,主要品种为金红123苹果、尖把梨和红南果梨,年总产量1.4万吨,产值2000万元,纯收入1200万元。
九是中草药材产业。全县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林下参8000亩,地龙骨3000亩。龙头企业为辽宁金丹药业有限公司,其产品肾石通颗粒、六味地黄丸、全鹿大补丸等药品具有较高知名度。
此外,西丰县的山野菜、食用菌等产业都有一定的发展。而且,这些特色资源还直接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带动了西丰县医药保健品、绢纺服装、食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二)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看,我县特色经济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规模不大。几个特色产业基本上仍然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由此造成特色产业样样有,样样少,没有规模优势,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二是重点企业拉动作用不强。这些企业虽然在外观上有了现代企业的雏形,但究其实质还是家族式企业,没有像沿海地区一些家族企业那样过渡到现代企业,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十分落后,难以形成强劲的拉动作用。三是资金不足。因资金短缺,我县的很多特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很多特色产品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没有实现多次的增值增利。四是市场体系不完备。我县的市场还只是初级的集贸市场,没有大型的、专业的批发市场,一些生产要素市场还没有形成。
四、今后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措施
1、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1)壮大基地规模。把壮大主导特色产业基地作为主攻方向,按照规模大、潜力大、带动力大、效益大的四条标准,按照北部果菜、中西部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南部林特产品、药材和烤烟、东部牧业开发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种养业专业基地。重点建设梅花鹿、柞蚕、烟叶、中草药材、林蛙、榛子基地,着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格局。
(2)扶持龙头企业。这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核心,也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是要靠自己育“龙”。要积极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让它们做大做强,成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产业化核心。同时要通过改制、重组、联合等手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一批规模大、群体优势明显的产业企业集团。二是要招商引“龙”。要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增强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特色农副产品为载体,认真做好项目包装和认证,积极向域外推介,力求在食品加工、服装绢纺、制药保健品等项目的引进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3)培育服务体系。要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扶持、放手发展农业生产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要坚持“扶持不包办,指导不干预”的原则,依托原有乡(镇)的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社,通过改革和重组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生产协会。要鼓励涉农部门、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领办合作组织。
2、全力建设土特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其对特色经济的拉动作用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前提条件。没有市场就没有物流,没有物流也就没有特色产品的快速发展。要在发展城乡集贸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市场。当前,要集中力量建设东北最大的土特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总占地面积11.16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7.77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可达100万吨,实现产值60亿元,税收5亿元。要通过市场的建设,逐步把西丰打造成为东北地区土特产品的集散地,推进以特色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而牵动城市开发、餐饮服务、劳务、运输等产业,扩大就业人数和质量,扩充经济总量,拉动县乡两级财力增长,活跃全县经济。
3、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保障
要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特色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工作力度,强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工作,大力推行畜牧业舍饲圈养、生态蚕场建设,积极推广农村新能源,妥善解决好林牧、林蚕、林粮、林柴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以库、塘、井、窖等设施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提高特色产品的现代化生产能力。三是加强对垃圾、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处理工作,坚决不引进、不上马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维护和改善发展特色经济的良好生产环境。
4、实施科技兴特战略,提高特色产品的竞争力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要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积极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新,你新我精”。要增强品牌意识,对重点产品注册一批绿色无公害食品标识,并积极向外推介,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三篇:探索绿色经济走富民之路
文章标题:探索绿色经济走富民之路
**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要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突出发展、和谐两大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兴县”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绿色**,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当前,要着力打造全省珠三角产业转
移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努力跟上全省山区县发展步伐,争当全省山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坚持“以环境投资换取投资环境”的理念,打造全省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
发挥**后发优势,承接珠三角工业转移。坚持“以环境投资换取投资环境”的发展理念,全面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推进**(中山)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加大大湾工业基地、联塑机械工业基地建设力度,承接珠三角工业转移,全面推进工业入园、集约发展,做强工业经济。
发挥**生态优势,承接珠三角农业转移。充分发挥好**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农业的品牌效应,在现有的无核黄皮、沙糖桔、蚕桑、养鸡、水产、优质谷、肉桂、松脂等“八大生产基地”,沙糖桔、无核黄皮、蚕桑、养鸡等“四大走廊”,以及都城、平台、建城“三大水果流通市场”的基础上,借助外资和科学技术,着力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承接好珠三角农业转移,做优农业经济。
发挥**区位优势,承接珠三角第三产业转移。**地处两广交汇处,在泛珠经贸合作中,是**沟通大西南的连接点和桥头堡。在建的广梧高速公路、境内拥有64公里的西江黄金水道,使**的区位优势凸显,发展第三产业条件优越。今后,要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城市,以城市的建设促进发展”的理念,优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聚财和辐射能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当前,要以争创全省首批“文明县城”为着力点,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县城环境,把县城建设成为“最适宜家居、最适宜创业的绿色江滨城市”。要善用优势、巧用政策、敢用外资,主动承接珠三角第三产业转移,振兴城市经济。
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的资源发展工业”的理念,打造全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建设“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高沙糖桔,适度扩种无核黄皮,大力推广种桑养蚕,逐步做大水产养殖,放手发展畜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无核黄皮、沙糖桔、蚕桑、养鸡、林产、水产、优质谷、肉桂、松脂、杂果等“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农业产业化规模。
发展“十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创办“千亩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契机,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发展包括凉果、果酒、饮料、粮食、蚕丝、林产品、水产、禽畜、中草药加工和其他农产品加工在内的“十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真正使农业成为富民强镇兴县的支柱产业。
培育“十大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政府引导、协会为媒、市场扩面”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水果、蚕桑等流通协会,壮大流通队伍建设,建设大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流通龙头企业,在五年内培育“十大农产品流通企业”,解决农产品出路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整合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全省旅游休闲基地,推进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展“南江文化游”。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精品进行资源整合和弘扬发展,保护和开发张公庙、光二大屋、大湾古民居建筑群等南江文化资源。以发展和弘扬民间艺术文化为切入点,传承传统南江文化,创新一批南江文化精品。通过举办“南江文化艺术节”,对民间艺术精髓进行整合、包装,使我县的禾楼舞、连滩山歌、剪纸、捏面公仔、纸扎狮子、手指画等一批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南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南江文化名城的知名度。
发展“自然生态游”。按照“点、面、线”相结合的原则,打造具有岭南风格、**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点”,就是要花大力气培育好大王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创建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小流坑、神仙滩等自然生态旅游点;“面”,就是要花大力气提高森林覆盖率,要求在五年内将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达到75%以上;“线”,就是要花大力气打造绿色生态走廊,旅游、林业等部门要设计好生态游的路线。通过“点、面、线”的结合,使**的“自然生态游”充满生机活力。
发展“百里果乡游”。充分利用好都城等北片镇种果成林的优势,以及东坝等南片镇种桑成片的“北果南桑”优势,把握富窝村等3个村被评为全省最美乡村示范区(点)这一契机,将“百里果乡游”打造成为**的又一旅游名片,使游客既能亲
近自然、欣赏田园风光,又能品尝绿色食品,感受、享受“农家乐”。
《探索绿色经济走富民之路》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探索绿色经济走富民之路。
第四篇:关于灌南县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调查报告——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富民(精)
关于灌南县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调查报告——发展劳务经济 加快富民步伐
一、灌南县概况
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市交界,东与盐城的响水相连,南与淮安的涟水接壤,西与宿迁的沭阳毗邻。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6个村,7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55万,农村劳动力30.9万。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人均GDP4126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
二、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特点
2003年,该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劳务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额越来越大。该县始终把加快劳务输出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2003年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劳务输出总量不断增加。县乡村各级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2003年,该县输出劳动力16.32万人,较去年净增3.99万人,增长33.2%,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由2002年的36.3%增加到50.3%。
(二)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狠抓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协调。2003年,该县由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增加到劳务技能培训3.8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根据市场需求,该县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在建筑、电动缝纫、家政、羊毛衫针织等行业上已经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特色乡镇和特色村。
(三)南北协作不断加快。充分利用南北挂钩的有利条件,主动加强与苏南挂钩市太仓市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流情况,在太仓市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派出专人成立劳务输出办事处,专门联系协调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加强与省市扶贫工作队及后方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去年该县在苏南地区劳务输出达4.88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40%。2003年与省委工作队和太仓市密切合作,两次组织太仓市多家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来该县举行集中招工现场会,现场招聘该县农村劳动力800余人,南北劳务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四)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2003年该县劳务收入8.3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2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该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劳务输出规模还不大,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未充分利用等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比例较低。该县2002年有组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2003年有组织劳务输出虽然有较快的增长,但有组织劳务输出仍然只有3.5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22.5%。该县劳务输出仍然处于以自发性输出为主的阶段,自发输出往往带来输出成本高、稳定性差、劳动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等问题。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择业观念、和介绍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率。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县外培训相结合,加大对境外劳务输出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劳务,拓展国外劳务市场,迅速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2003年,该县境外劳务人员有由2002年的200人提高到600人。全力打造电动缝纫、羊毛衫针织、保安、电焊等该县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技能培训的行业项目,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对劳动力进行劳动纪律、吃苦耐劳、文明行为等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树立了灌南劳务输出的良好形象和县域品牌。
(三)强化劳动力南北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该县充分利用南北挂钩合作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主动出击,加强联系,不断扩大该县劳动力在苏南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规模。一是积极加强南北挂钩的协调配合。县农办、劳动局、总工会、妇联、团县委等县直单位和各乡镇纷纷主动与太仓市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搜集劳动力供需信息,邀请苏南发达地区的劳动部门、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多次来该县举行用工招聘会,认真听取他们对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该县劳动力要素与苏南技术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二是组织一批乡村干部主动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带领劳务输出。专门选派一批乡村干部带领农村劳动力到苏南等地区外出劳务,享受干部离岗创业待遇,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逐年实行轮岗制度,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提拔重用。通过学习借鉴李集乡和兴村临时党支部在杭州发展劳务输出的做法,各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引导和带领劳动力输出,迅速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三是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增设劳务输出办事处。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建立长期办事处,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办事处的作用,及时掌握劳务输出情况,协调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主动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各种服务。
(四)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机构。整合劳务输出资源,充分发挥该县富民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的作用,加快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步伐。支持鼓励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社会服务组织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劳务中介机构,促进国有、民办等多种所有制职介机构的成长发育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在提供务工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机制活、网络广、竞争力强的作用培育了一批劳务输出市场主体。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支持鼓励该县长期在外地的建筑工头、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牵头带领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逐步发展成为劳务输出经纪人,利用其长期在外门路广、关系多的优势,组织和介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鼓励劳务输出经纪人通过有效服务获得合理报酬,实现外出劳务者和中介者的“双赢”。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坚持一手抓劳动力市场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劳务市场行为,整顿劳务市场秩序,规范劳务市场运行,坚决杜绝少数劳务中介机构的欺诈行为,切实保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五)强化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劳动力多渠道输出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拓展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吸纳一批。该县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企业家和各种投资主体
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劳动力在市场的引导下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一方面,要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打破政策限制和城乡壁垒,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导作用,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需求输出,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强化政府引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引导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自由无序转移向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有序转移的重要抓手。要运用政府“有形之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把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实施。
(四)全面提升素质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农村劳动力能否实现充分转移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
第五篇:关于灌南县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调查报告——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富民步伐
关于灌南县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调查报告——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富民步伐
一、灌南县概况
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市交界,东与盐城的响水相连,南与淮安的涟水接壤,西与宿迁的沭阳毗邻。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6个村,7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55万,农村劳动力30.9万。农业资源比较丰富。
境内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人均GDP4126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
二、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特点
2003年,该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劳务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额越来越大。该县始终把加快劳务输出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2003年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劳务输出总量不断增加。县乡村各级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2003年,该县输出劳动力16.32万人,较去年净增3.99万人,增长33.2,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由2002年的36.3增加到50.3。
(二)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狠抓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协调。2003年,该县由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增加到劳务技能培训3.8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根据市场需求,该县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在建筑、电动缝纫、家政、羊毛衫针织等行业上已经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特色乡镇和特色村。
(三)南北协作不断加快。充分利用南北挂钩的有利条件,主动加强与苏南挂钩市太仓市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流情况,在太仓市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派出专人成立劳务输出办事处,专门联系协调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加强与省市扶贫工作队及后方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去年该县在苏南地区劳务输出达4.88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40。2003年与省委工作队和太仓市密切合作,两次组织太仓市多家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来该县举行集中招工现场会,现场招聘该县农村劳动力800余人,南北劳务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四)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2003年该县劳务收入8.3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2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该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劳务输出规模还不大,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未充分利用等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比例较低。该县2002年有组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2003年有组织劳务输出虽然有较快的增长,但有组织劳务输出仍然只有3.5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22.5。该县劳务输出仍然处于以自发性输出为主的阶段,自发输出往往带来输出成本高、稳定性差、劳动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等问题。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择业观念、技能素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用工企业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据统计,该县劳动力中目前劳动技能较差、没有取得劳动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无技能级别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4.7。农村劳动力既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二三产业就业,又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就业的过度竞争。
(三)劳务输出程度还不高。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人,可供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0万人以上。目前该县还有6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有待输出。在已输出人员中,季节性劳务输出占30左右,因此,该县农村还有10万左右劳动力有待稳定输出,劳务输出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四)境外劳务输出数量比较少。2003年境外劳务输出600人,和东海等县相比,境外劳务输出数量差距较大。
(五)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该县的一些部门和乡镇对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思路还比较模糊,办法也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县劳务输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宣传发动,提高各级领导重视程度。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促进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前提。加大农村宣传教育力度,破除农民固守土地、小富即安的狭隘思想和陈旧观念,为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通知》等文件,并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事关该县农村改革发展大局来抓,要求各乡镇书记、乡镇长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一名领导专抓劳务输出,村支部书记及其村干部用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