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州市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资源调查分析范文
柳州市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资源调查分析
郭丽娟龙慧
(柳州市图书馆广西柳州545001)
【文摘】民国文献是反映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公共图馆对民国文献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认识不足,使之长期处于三无状态(无目录、无专人管理、无开发),本文通过对柳州市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文献进行调查和分析,疏理出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并就其保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民国文献文献价值文献保护开发利用
【收稿日期】2010-3-18
【作者简介】郭丽娟(1959-),女,广东翁源人,柳州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研究;龙慧(1964-),女,广西荔浦人,柳州市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6【文章标识码】 A
Analysis on Resources Survey of the Documents of ROC in Liuzhou City Library
Guo Li-juanLong Hui
(Liuzhou Library,Liuzhou Guangxi 545001)
Abstract:literature of ROC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about a society changing from the modern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most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hav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its literature value and historical value and make it in threelong-term non-state(non-directory, no special management, non-development).After analysis on resources survey of the documents of ROC in Liuzhou City Library, we have found out the value of its existence and will discuss briefly on the preserv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the literature of ROC;the value of documents;the preservation of document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民国时期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9月是中国历史上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新文化、新思想、新技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大量的图书文献。其形式有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这些文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对研究发生重大变革的民国时期的社会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历经半个多世纪,存留于民间的民国文献如凤毛麟角。而存于官方图书馆的民国文献又如养入深闺,难与读者见面。为此,笔者通过对柳州市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进行调查和分析,疏理出其存在的价值意义,拟就其保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1柳州市图书馆民国文献的状况
1. 1馆藏民国文献的构成柳州市图书馆拥有民国文献2万余册,有线装、平装和精装,其来源主要通过接收、征捐二种方式构成。
接收:一是民国21年(1932年)名为“柳江民众图书馆”在“柳江图书馆”原址(现公园路小学南边)开馆后,在23年曾获政府下拨专款购入《万有文库》丛书一套4千册,解放初期柳州市人民教育馆(后为柳州市图书馆)接收了该套丛书中尚存部分及其它藏书;二为临近解放的时候,接收了被解放军截留的国民政府官员方觉慧南运的1万多册古籍文献(包括部分民国文献);三为接收了柳州名士覃连芳1949年解放前夕离开柳州市后留下的部分藏书,所接收的这些图书中的不少是民国时期的文献。
征捐:柳州市图书馆建馆初期,曾得到了广西省第一图书馆、第二图书馆大力支援,获捐了7000多册图书;1958年的5月在《柳州日报》登出了“一人捐书万人读”的倡议,向社会征集书刊,征到各种书刊7万余册;1958年8-10月,在全国一些发达地区为支援边远地区的图书馆建设的捐赠中,市馆曾派出征集小组到杭州、上海、南京、北京、抚顺等地征得古籍、线装书、日文版图书和各地新文艺书籍1万余册,以上捐赠中有不少为具有较高价值的民国文献。
1.2文献保存的现况
柳州市图书馆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国内大多数图书馆一样,也存在三无状态(无目录、无指定专人管理、无开发利用),大量的民国线装书被当成古籍与之同放一室,除少数方志类图书外,众多的文献几乎不被利用、家底不清。二是由于民国时期正是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过渡的时期,落后的工艺,造成馆藏民国文献纸质量差,保存期短,因此馆藏的民国文献破损严重,有的稍有翻动就有纸屑脱落。三是藏书环境不达标,无温控、湿控设备等,使得文献无有效的保护,民国文献正面临自然消亡的危险。
1.3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贵古贱今”观念在文献学界的巨大影响,加上国家对民国文献工作政策没有形成主导政策,使得民国文献的价值长期被忽视,搜集与整理工作迟滞。我馆的民国文献工作不被重视除上述原因外,还存在经费不足、修复工作滞后,缺乏专业修补技术人员等诸多问题。[1]
2柳州市图书馆民国图书中的文献价值
柳州市图书馆所所藏的2万多册民国文献中,有不少具有地方性的文献。地方文献又有“一方全史”之称,是自然区域社会的一切史料记载。其文献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历史文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方位科学研究地方历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国时期的地方性图书作为当时历史的真实纪录和特殊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
2.1地方方志类
我馆所藏的广西原属的历代省志、府志、县志等有21种,而民国时期修的方志为10种,主要有《柳州县志》、《柳城县志》(台湾影印本)、《象县志》、《来宾县志》(台湾影印)、《雒容县志》、《三江县志》(台湾影印)等。
其中以收藏的民国25年苏瀚涛总纂修的抄本《象县志》最具文献价值,书中有刘策群(任分纂)云:“志稿成书时正值战乱,苏瀚涛又病故,终末复勘审定付梓。只得匆促发抄,成稿五本。为日后重修纂《象县志》之基础。”(可见该志并未付印,柳州市图书馆藏有其中之一本,实属珍贵)。其次是收藏有民国37年刘策群总纂的《象县志初稿》(为抄本),尺寸为32 ×28cm。与成稿铅印的《象县志》比较,删改较大,稿本显见多人“圈阅”及多人修改的笔迹,其中有编目上的调整及增删,亦有内容上的删改。另外还另夹带一批与修志有关的散件资料及与修志有关的书信往来,其中夹带的附件中有“民国本县在国内外大学暨专门学校毕业人表”;“象县乡镇街道编制系统表”;“象县历年度田赋征收总额及实收数目统计表”;“象县现住人口统计表”,及多种图表草图及附表等等(未被收入付印本)。另还夹有民国37年9、10月议员、副议员、秘书及工作人员发放薪津表,其表项目繁多,有薪水、赏获东毫、谷、米、伙食、借支、存、欠等等,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当地人物、政府公务人员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象县志初稿》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广西地方志联合目录》中都未见提及,可见其藏本世人知之甚少,弥足珍贵。
从以上两志书中可以看出,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社会经济贫弱,所以修志时断时续,但统治阶层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还多次要求全国各级政府编修志书,其体例大部分依存清代以来的修志传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特色,并注重对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的记述,增加诸如实业、物产等新的内容,对研究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2.2地方史料类
反映广西及柳州史料的民国时期图书约有百余种,期刊十余种,内容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主要有民国30年编《广西历届郡县沿革》、《广西边防纪要》、民国23年编的《广西全省各县地图》、民国28年编的《中国建设与广西建设》、民国24年编的《广西省农村调查》、民国28年编的李宗仁等人著的《广西之建设》、民国23年编的《广西年鉴》、民国24年编的《广西一览》。还存有少量期数的民国时期的报刊,主要有《广西农业》、《大华报》、《广西建设》《民声晚报》、《钢报》、《柳江日报》等。这些史料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状况,对研究社会转型期的广西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1935年出版《南宁染织厂概况》一书为例,该书由广西工商局编辑,为铅印、线装,有图10余幅及图表多幅。全书分筹备经过、工程概况、经济概况、法规、附录等六部分。书中介绍了南宁染织厂民国 22年(1933),由广西省政府工商局投资26万元兴建南宁染织厂,民国24年7月投产,工厂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位于邕江南岸亭子圩中渡口,装备有英、美、瑞士等国和上海30年代制造的织布机、筒子机、整经机、卷染机及其附属电气等设备132台套,是广西第一家省营动力机器染织工厂。该书对还广西当时的纺织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及对建厂的前景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制定了建厂的规模和相关法规,以及送工人到外省培训的计划等,这对研究广西纺织业的起步与发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又如1927年编印的《调查中国在越南商务及侨务报告书》,该书为铅印本,线装,盖有
“上海总商局”章,封面题有“书记室存查”,作者苏希洵(旧桂系首领陆荣廷的女婿),是一个接受过欧洲新式教育的法学博士。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概述了中越双方的货物在本土输入中所占的位置、双方输入的大宗物品、双方输入税等。下篇谈及旅越华侨状况、旅越华侨人数及其职业、旅越华侨自治机构、旅越华侨所受之待遇、旅越华侨所享有的特权、华侨与越南人的关系(包括文字、通婚、宗教、交易)及双方重要文件等情况,是一部较全面记载民国时期中越双方贸易活动的文献,对研究中越双方的早期的商务活动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如《修仁三诰蒋氏族谱》(民国38年),石印(12.5×14.5cm)线装本,不分卷,60页码,书中除记载了该族人口的繁衍、变化外,还记载抗战事件、民间习俗、祭祀活动、广西小学义务教育情况等情况,对研究当地的人口迁徙、政治、经济、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3文学著述类
柳州一贯被视为“少文”,然而我馆所藏的民国时期柳州人(或在本地辖地任过职者)的个人著述就有10多种,如韦麟阁的《小舟别墅遗集》(由其子韦绣孟整理于民国5年刊印),杨道霖的《柳州文椟》、《柳州公诗文集》,柯树勋民国4年出版的《普思沿边志略》,朱心源民国25年辑的《柳州县文艺集》,梁芳津民国37年刊印的《象台唱和集》、民国38年刊印的《荔江唱和集》,以及《罗池艺苑诗钟》等一批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对研究本地文化、壮族文人,外来文化对本地的影响等,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3具有版本价值、文物价值的民国图书
柳州市图书馆所藏的民国文献大多由全国各地捐赠而来,因而其汇集了国内几十家不同的图书馆初藏章,有的还盖有陈垣、周作人、黄炎培、于右任等名人的私家藏书章及批校或题款过的图书,甚至还有辛亥革命时期无锡军政府文告、工作日志等,这些文献不仅具有文献价值、学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具有民国“新善本”的特征。
以原黄炎培藏书为例,经初步清点馆藏的民国文献中,盖有宋体、蓝色的“非有斋藏”方形书印,或盖有“黄炎培”、“黄方刚”红色小方印章,或在封面上用毛笔题有“任之”、“韧之”、“抱一”、“方刚”等图书有近300种,上千册。黄炎培,字任之(又作韧之),笔名抱一,上海市川沙县人,“非有斋”是黄炎培先生为其在上海居室取的名]。方刚,则是黄炎培先生的长子,研究佛教、哲学,“方刚”的藏书以佛学、哲学类居多。
据笔者粗略统计,有黄先生亲笔提款过的书不少于20种。其中:
《徐文定公墨迹》题记中有:“民国五年六月十二日艾君北屏见赠,墨迹在徐家汇天主堂,辨学章疏碑在南门圣母堂,艾君言,炎培志”。
《心经笺注》封面有题记,明记该书由贾季英赠,有黄炎培书“民国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自上海往厦门新宁船次读”。同时还记录了读书的笔记等。
《静然斋杂著》封面有黄炎培所题:“吕美荪女士赠,二十四、七、三十一。自青岛返[
2沪舟读完,内石柱山农行年录为甚有价值之史料。抱一”。
最为珍贵的还有《山西学务创始记》、《山西大学堂西学斋缘起》、《山西农务公牍》,这是黄炎培先生进行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用过的书,其中《山西学务创始记》的扉页有姚明辉(教育家、史学专家)用毛笔小楷写的题记:“清光绪二十八年,先景宪公(姚明辉之父姚文栋。字景宪,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拓荒者之一,清末随使出访日、德、俄等国,后致力于兴办新学,筹办过体育蚕桑学堂、云南大学堂和山西大学堂)奉山西巡抚岑春煊札委,督办山西省学务处并督办山西大学堂而山西全省学务从此创始,此记为当时刊印记录之一种,今已阙佚不全,计卷一存十页,卷二存十页,卷四存八页。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奉上任之先生。”其余2册亦有姚明辉简短的说明等,书的封面题名均为黄炎培所书,并盖有“黄炎培”印,书中有多处用红线划出或夹小纸片20多张,并有用红、黑两种色笔批注。黄炎培先生根据书中所记载的史实,考证了自光绪谕各省州成立农林学堂之后,山西农学堂首先成立,在全国是最早的。还考证出“职业教育”一词“见于官文书,以光绪三十年姚文栋《山西农务公牍》为最早。”(见黄炎培的《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
可见,这些文献提供了黄炎培先生的学习、读书、交游及职教思想研究,对研究黄炎培思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收藏的4千多册原版民国时期的日文书,这是抗战时期日本军各级将领、参战士兵、有关学者的著述,从书籍的出版日期看,有《日本民族的将来》(田中宽一著 1927年9月5日)、《陆军魂——日本陆军为何强大 ?》(和田龟治著 1942年8月28日)和《日满统治经济论》(小日山直登著 1932年10月20日)等等,书中对战争的记载,包括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尤其是对二战期间日军大面积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书中都有详尽的描述。还有不少是日军当年进攻广西的内容书籍。
如:《南宁战》详细记述了作者作为一个日本士兵之一亲自参与的“南宁攻略战”的全过程:如何乘坐6千吨的xx号运兵船,从东京湾出发进入中国广东海域;如何在珠江三角洲处抛锚过夜;如何进入钦州湾以及如何登陆并经由“恶路六十里”最后完成“南宁攻略”。在文章结尾标有成文日期和地点:昭和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即1939年12月10日)于废墟之钦州。这批日文书不仅仅是记载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更为重要的是:此为日本人自己记载的侵华史实。
4。民国文献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是图书馆界长期以来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民国文献的特殊性,使得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长期处于尴尬的境地,在国家还没有出台具有全国性的整体系统的规划和工程指导性有关条例之前,各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的馆藏情况,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人员素质、技术力量、设备)之后才能开发,不宜“轻举妄动”。就柳州市图书馆言之,笔者认为首先要将民国文献从古籍中剥离出来,摸清民国文献的家底,建立基本的书目,即便是进行扫描数字化,也要选择民国地方文献,以抢救文物的文献价值为原则。
其次是加强文献修复工作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修复队伍。柳州市图书馆古籍和民国文献约有5万册,这些文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虫蛀,大多数文献用手轻轻翻动就会有碎屑脱落,文献的自然“消亡”正步步紧逼。而现仅有专业古籍修复人员一名,远远无法赶上文献修复的的需求,因此培养古籍修复技术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三是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及与其沟通,同时还可借助社会各界人土多方向政府部门呼吁,争取政府加大经费的投入,按照古籍文献的保护方法对古籍、民国文献室进行改造,添置必要的设备,如湿控没备,开辟专室,增加一批防虫书柜来存放民国地方文献,购置高档的档案扫描仪,进行扫描等文献的数字化工作。
总之,民国文献具有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物性,在学术界有“新善本”之说,尽管民国文献馆藏的主体是国家、南京、上海、广东等图书馆,但是各县级图书馆所藏的民国文献中,或许有已在公众面前消失已久的图书。各县级图书馆对于地方性的民国文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以保护,为地方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继红,王和平.民国文献保护的有益尝试——兼谈公共图书馆新善本建设的得失[J].晋图学刊,2004(2):77-78
[2]许君.黄炎培简介[DB//OL].[2008-9-25].http://.(责任编辑刘新)
第二篇: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本站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作者:张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加强特色馆藏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鲜明的专业特色上,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但馆藏建设既不能因为强调特色忽视普通文献收藏,也不能因为着重普及知识放松特色馆藏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馆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16-01
引言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离不开一个科学的、发展的、务实的指导思想。馆藏建设指导思想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学院实情,以务实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重视数量、保证质量、突出特色,使馆藏文献能更好地涵盖学校所有的学科专业,并有重点地收藏学校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
一般来说,传统大学图书馆以综合性文献资源信息资源为主,力求全面综合丰富,尽量避免疏漏,读者是各层次的大众,对图书馆的要求是以欣赏、接受文化教育、吸纳专业基础学科知识为主;而图书馆则应以收集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主,规模不一定很大,馆藏专业倾斜明显。馆藏资源建设在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建设中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应用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范畴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体系模式。这一目的,既符合馆藏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也符合“藏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图书馆宗旨和“一切为了读者”的图书馆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建设合理的馆藏资源呢?馆藏资源储承性与发展
馆藏系统性是馆藏特色的标志。处理好资源建设的继承性,保证已有文献基础的继承和发展。
(1)馆藏建设要包括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不能孤立收藏。确立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作为藏书的重点,文献收藏应与学科构成一致,从综合到分枝,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在文献资源的配置上不搞一刀切式的平均分配,要有轻重缓急。在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兼顾一般性学科。
(2)图书馆采购要求:一是全品种采购;二是专业性强、实用性强,把专业图书和非专业图书的比例控制在7∶3左右,做到既能满足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师生课余时间对各种知识的查阅获取;三是复本量小;四是要求很高的持续性和特色性。也就是说保持循序渐进的采购原则,根据每年出版社出版新书的周期时间定期采购前沿新书;五是到货率高,时间性强。要想在短时间内采购大量图书,招标中应该选择实力雄厚、服务上乘、信誉优良的书商,确保图书采购质量,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同时,选择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品位高,质量好。坚持细查重,精挑选,严把关的程序挑选图书,做到宁缺毋滥,避免因品种和复本造成的浪费。采取书目划选和现场采购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图书不间断地、分批量地得以加工流通。
(3)建设特色馆藏:所谓馆藏特色,即是:以学校重点学科、专业为核心,建设馆藏体系。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科研、教学的需求以及科学发展变化,来制定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以满足教科研需求为目的,建立具有本校特色馆藏体系。
以我院馆藏建设为例:
我院分为经济、信息工程、机电、外语、艺术、管理工程等几个系部,每学年初我们都会联系各系部的课程设置管理人员进行图书采购方向的制定和比例的控制。近两年来,我校增加了建筑设计、施工企业会计、海关报关、酒店管理等新专业,特别是机电工程系,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单位,目前具有数控技术(省级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设备运行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所以馆藏书建设向重点学科及新建专业倾斜,集中为机电、酒店管理、旅游和报关学科采集大量文献,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馆馆藏。我们还通过四个省级精品课和示范课程,设立主题书架、新书目和咨询馆员的图书推介等方式让我们的师生了解最新的专业馆藏资源,让他们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体现特色
特色馆藏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1)图书馆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图书馆所有工作的最根本任务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馆藏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咨询馆员坚持联系各系部分管教学科研的老师了解学科的设置和专业的调整。坚持每月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学科研中去听取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分管教学的系部领导意见,同时,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馆员博客”“在线咨询”“读者荐书”、“留言薄”等栏目让读者参与购书,在大规模采购之前深入调查需求学校专业设置、馆藏情况、现阶段购书经费、制定科学合理的购书计划。
(2)加强非专业图书的资源建设。在控制专业图书与非专业图书正常比例的同时,购买部分优秀社科类图书。社会科学类图书的使用效果、借阅率呈上升趋势,这类图书对于学院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学院除了担负专业教育外,还承担着素质教育的责任。大量阅读社科类图书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3)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根本,没有高质量的图书馆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图书馆应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需要。搞好藏书建设,使馆藏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具有自己的特
色。对馆藏进行系统整理,通过专题目录将馆藏形成多个主题的专题资料,为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读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可节约大量的时间,根据其年龄小,世界观不稳定,给其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好考研的参考咨询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其专业推荐参考资料,为其要开展的科研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在什么时代,技术手段多么的先进,只有特色才是活力,才是希望、才是前进的生命力。馆藏内涵比外部建筑更加辉煌
图书馆馆藏的数量、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图书馆的价值不能以其所拥有的馆藏规模和广度来衡量,而是以它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来衡量,图书馆要充分展现文化的沉淀、提炼高校的文化精华,体现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信息。在馆藏上的特色追求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图书馆馆藏建设不能封闭进行,要与师生多接触。要注意教育理念的探讨,更要保证藏书内容主流的正面性、先进性,有深厚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建设一个馆藏内涵比外部建筑更加辉煌的现代理念的图书馆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良伟、都平平.数字化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指标体系.[2] 崔秀芬.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62~64.[3] 颜泽玲.高职评估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2008,(10):27~29
[4] 王瑞玲.馆藏纲要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广东:暨南大学图书馆.[5] 家乐毅.论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北京:北京外交学院.[6] 刘莎莎.福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研究.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第三篇:探析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的保护和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探析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的保护和开发
作者:杨效军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02期
关键词:图书馆;民国报纸;古籍保护
摘要:民国报纸是民国文献的一部分,极具史料价值与文物价值。文章以锦州市图书馆为例阐述了民国报纸的保存现状,指出了图书馆应该加强民国报纸保护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2-0066-03 民国报纸是民国文献的一部分,是指民国时期(1912—1949年)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或不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研究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文献[1]。民国报纸真实地记录了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历史发展的真相,具有极强的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尤为珍贵,必须加以保护。但现今大多数图书馆对民国报纸的保存保护不够重视,前景不乐观,令人十分担忧。笔者以锦州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阐述了当今图书馆对民国报纸保存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具体保护措施,意在唤起对民国报纸的保护意识,从而对保护工作进行积极改进和有效探索,把民国报纸的保护工作真正提到日程上来。1图书馆加强民国报纸保护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文献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社会职能,因此保护好馆藏民国报纸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很多图书馆对民国报纸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把民国报纸与普通图书同样对待,未加函装或套装加以保护,长期“裸放”在一起,民国报纸的保存环境、保存条件令人担忧。根据学界的研究,民国时期普通报纸的保存寿命大约只有50年到100年左右[2]。目前,民国文献已经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了,因此拯救图书馆民国老报纸已刻不容缓!所有这些都要求图书馆必须对其重新进行全面审视,加强民国报纸的保护工作,这项工作对图书馆来说至关重要,也十分必要。1.1民国报纸价值珍贵
民国报纸是民国文献的一部分,近年来其价值也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而显得愈加珍贵。民国报纸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它们记录了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记录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了北伐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战斗历程和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研究这段历史离不开对民国报纸的探究。有些民国报纸被革命纪念馆当做文物来收藏,其文物价值十分巨大。例如我馆馆藏《子弟兵》《自卫》等小报。有些省、市办的民国老报纸记录了某一地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城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情况,概括了整个地区的全貌,为编修史志提供了重要线索,是编修史志的重要史料。如我馆馆藏《辽北新报》《辽西日报》《辽吉日报》《辽东日报》《锦州人民报》《安东日报》《淞江日报》等。吉林省某县史志办、通化市史志办、锦州党史办等单位都曾查过我馆的这些老报纸,进行编写史志工作。1.2民国报纸保存环境和保存条件差
由于保管条件较差、设备不够完善、年代久远、报纸不好保管等因素,导致民国老报纸的破损十分严重。如我馆老报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处在没有中央空调、非恒温、恒湿的保管状态。由于我馆在北方,风沙较大,干旱少雨,书库干燥阴冷、尘土较多。后又由于多次搬迁,文献几经周转,加之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当,很多老报纸已出现了破损、脱落、散落、残破、虫蛀、霉菌、致残、老化或污损等现象,都需要及时进行修补。1.3民国报纸的保护意识淡薄
在许多图书馆,读者对这部分文献需求不是很大,因此大多数图书馆对这部分文献都不够重视,加上对民国报纸的史料、文物价值认识也不到位,所以对民国报纸的保护意识极其淡薄,保护工作自然也无从开展。当前如不及时抢救,民国报纸就会面临消失的危险,其损失也将是不可估量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对民国报纸的保护工作对于图书馆来说是当务之急的。2我馆馆藏民国报纸保存现状 2.1自然情况
我馆于1950年4月建成,其前身是民国辽西省图书馆,当时是全国仅有的几十个公共图书馆之一,因此对民国报纸的收藏亦十分丰富,目前我馆馆藏民国报纸近90种。这些民国老报纸都是竖版繁体字印刷,有四开大报及八开小报,分民国纪年和干支纪年两种方式。其中以馆藏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报纸居多,创刊时间多数是解放战争时期,大致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共计50余种。这些报纸大都是我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党报,这部分报纸是东北地区编史修志的重要史料,也是查找我党在这一时期活动最为珍贵的党史资料,又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纪念馆中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余的为中央级和其他省级报纸。馆藏民国报纸中不乏有一些创刊号及比较少见的油印小报等。我馆民国报纸的藏量在辽西地区来说应该占有绝对优势,甚至有些报纸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来说也算是比较齐全的,给很多研究者和单位提供了重要参考。1984年我馆曾经对馆藏报纸进行了一次整理,将民国报纸与其他报纸混在一起,按笔画进行了排架,并手写两套读者卡片供读者查询,其中一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一套按笔画多少排列。2.2保存环境
杨效军:探析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的保护和开发杨效军:探析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的保护和开发新馆成立前我馆书库的保管条件一直很差,不封闭,没有监控设备,没有空调,没有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尘设备,所有报纸与其他文献一起裸放在不封闭的铁质书架中,保管环境很差。因此,经过多次搬迁后,这些民国报纸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更是十分严重:报脊破损,需要翻开页面才能识别报名;报面虫蛀、变黄、变脆、脱页、散页、开裂,有的轻轻翻动就会纸屑脱落,几乎所有民国报纸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其持续保存情况可谓岌岌可危,急需抢救。2006年新馆建成后,各方面条件得到了改善,书库环境也大为改观,拥有中央空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书库配有温湿度计,书库存放环境基本达到了恒温、恒湿、避光、防尘的藏书标准,民国报纸存放在密集书架,存放环境与以前相比得到了极大改善。2.3保护情况
新馆建成后,制定了防火、防盗、防洪、防震预案、密集架书库管理制度、文献保护规章制度、书库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选拔了思想水平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工作人员作为馆线装书库的管理人员。遇到极端天气,工作人员还早中晚三次记录温湿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古籍善本单独专柜保存,其他古籍文献则采取密集架加樟木块保管,所有古籍都有布质函套,但民国报纸的保护手段却十分简单,没有装具,与普通报纸一起裸放在密集架内。2.4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馆对民国报纸不够重视,管理方式陈旧。我馆无专门特藏书库,古籍线装书及民国报纸这些特藏文献与普通图书、期刊、报纸混放在一起,甚至民国报纸的保管、阅览也等同于普通报纸,不像民国图书那样列入专架存放并管理。民国报纸只要经过我馆参考部即可查阅,读者可随意复印,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坏在所难免。新馆成立后,这些报纸与1988年前的普通报纸一起按笔画先后排序,进行了简单归架。由于各种因素,报脊破碎、报页散乱,密集架内没有报名架标,查找起来十分困难。如不改变这种管理模式,不尽快进行细化整理、保护和抢救,这些珍贵的资料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乃至失去其利用价值。2.5专业队伍
线装书库的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但这只是对书库保管而言。我馆长期以来熟悉馆藏、擅长管理的古籍整理人员,尤其是对古旧报纸整理的专业老馆员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调离了该岗位。有经验的业务骨干日渐减少,新补充的馆员又缺少培训,专业队伍素质呈滑坡趋势,整理与研究人员严重断档,专业队伍亟待加强。3图书馆加强民国报纸保护的具体措施
民国报刊的种类至今没有确切数据[3],需要图书馆进一步摸清家底,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对这些民国老报纸进行有效保护。笔者认为图书馆要加强民国报纸保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1提高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如今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已经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但对民国报纸的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全面展开,这说明我们对民国报纸的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认识还不到位。迫于民国报纸的保存现状,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尽快启动实施民国报纸的保护计划。3.2争取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是对民国报纸开展保护工作的基本保证,人才培训、文献修复、硬件保护设施的配置等都离不开资金做后盾。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把保护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到财政计划之中。3.3加强人才培训
修复是对古旧报纸的原生性保护,国家应尽快摸索研究出一整套成熟的修复方法,培养一批具有报纸修复知识的专业人员,通过修复达到对民国报纸的原生性保护。此外,对民国报纸的整理研究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上级图书馆应尽快组织对基层馆进行整理研究人才的培训。
3.4完善硬件保护设施
首先,图书馆应该科学设置书库,改变原有特藏书库顶层的格局,按照《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执行,古籍书库不应设置于建筑物顶层和上层。民国报纸既然是民国文献的一部分,就应等同于古籍,也应遵此标准。在书库管理中还要配置红外监测设备,购置紫外线灯管对书籍进行杀菌、无损害性照射,书库窗户上还要贴膜处理以防阳光照射;其次,应该对现有的民国报纸像古籍一样进行量体裁衣,配备防护套具,达到既防氧化,又恒温恒湿,同时也减少了接触时的污染及损害,同时还应该购置专用的除湿收藏柜进行保护。3.5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再生性保护
通过复制、缩微及数字化等手段对民国报纸进行再生性保护,实现民国报纸抢救保护和使用的双重功能。对珍贵的民国报纸要有计划地进行复制,可以避免翻阅原报,减少报纸的破损。对于那些特别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民国报纸应该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例如我馆馆藏东北解放区的早期报纸,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文物价值,可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工处理转换为数字资源,建设功能齐全的民国报纸全文数据库。数字化可以更好地保护民国报纸,同时更加方便读者的阅读使用,大大提高了民国报纸的利用率。[4] 3.6改变管理模式
民国报纸与普通文献长期放在同一个书库的管理模式,导致了人员的频繁进出,也增加了对书库环境的污染,不利于民国报纸的妥善保护。图书馆应将这类民国报纸从普通报纸中剥离出来,与馆藏古籍文献放在一起单独保存;建立健全合理的阅览制度并加快编目数据库建设,编制专题书目数据库,如编制我馆东北解放区早期报纸文献专题资源库;提供多条检索途径,方便读者利用,并在服务中耐心帮助读者学会检索方法以方便读者自己查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7加强协作,联合开发
首先,要对现有馆藏民国报纸重新进行调查,摸清家底,进行加工整理,建立完整的馆藏目录;其次,对兄弟图书馆的民国报纸也要了解和熟悉,以便对馆藏所缺报刊进行补配,使民国报纸的收藏和利用能更加系统完整。目前基层馆保护民国报纸的条件大都简陋,专业的整理研究人才也很匮乏,专业的修复人才更是无从谈起。作为保管条件好且具有修复能力的上级馆来说,如果能够寄存保管、联合编目,也不失为保护的一个方向。4结语
民国报纸是民国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物价值。虽然各基层馆藏量不大,但却颇具地区收藏特色。由于各基层馆保管能力有限,保存条件相对较差,保护手段也相对简单,这些老报纸正面临着消失的窘境。拯救这些日渐消失的民国报纸,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规范管理、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桂香.民国报纸的价值与保护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4(2):39-41.[2]杨怡,张国圣.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亟待保护[N].光明日报,2008-01-03.[3]郑春汛.民国文献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40-42.[4]冯子雷.国图报告献策民国时期文献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1-05-19.(编校:崔萌)
第四篇: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与服务读者调查
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与服务读者调查
一、单选
1.您一般多长时间去图书馆
□平均一周一次
□平均一月一次
□平均一年一次
□从来没去过 2.您浏览图书馆主页的次数为
□平均一天一次
□平均一月一次
□平均一年一次
□从来没浏览过 3.您使用学术文献资源时,首选的是
□网络公共资源
□图书馆的纸质文献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其他 4.您了解图书馆纸制文献资源首先选择的方法是
□到图书馆各个书库查看
□利用馆藏目录查看
□向图书馆员咨询 □查看图书馆主页
□其他 5.您是否会登录图书馆主页上“个人信息”,并自主进行过图书的“网上续借”,“借阅查询”等? □使用过
□没使用过
□不会使用
□因为太麻烦而不用
□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6.图书馆已经开展了“文献传递”、“代查代检”的服务,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把您所需要的文献通过国内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传递到您手中。您知道吗?
□知道,但没用过
□用过
□刚知道,准备用
□不知道
7.您是否用过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政治、哲学、法律、社会学等图书或期刊? □知道,但没用过
□用过
□刚知道,准备用
□不知道 8.图书馆主页经常会有试用数据库,您知道吗?
□根本不知道
□好像见过,但从来没浏览过
□经常注意且使用
二、多选
9.您知道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有哪几种
□书库借还书
□图书馆主页续借书
□文献传递
□ 代查代检
□馆际互借
□数据库宣传讲座
□虚拟咨询系统服务
□阅览室阅读
10.您想知道图书馆是否有一种自己需要的图书,您会选择哪种方法找到答案
□中国知网
□馆藏目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向馆员咨询
□到书库查找 11.您通过哪些数据库获取中文期刊论文?
□CNKI
□万方数据库
□Springer
□维普期刊
□Elsevier 12.您在哪些数据库中能查到学位论文?
□CNKI
□万方数据库
□维普期刊
□超星数字图书馆 □到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查找本校的硕博论文
13.您知道图书馆查找外文期刊的途径有哪些?
□CNKI
□CALIS
□CASHL
□Springer
□Elsevier
□NSTL 14.您在从事科研工作时,经常关注的文献类型有
□图书
□期刊
□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专利文献
15.当图书馆馆藏文献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时,您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
□自己购买
□到其它图书馆去借
□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传递”获得资源
□通过同学或朋友从其他学校获取 16.您希望图书馆举办哪种讲座?
□数据库利用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
□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如Endnote)□文字处理工具的使用
□其他
17.您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是否希望图书馆能够为您提供
□馆藏教学参考书目
□课题研究专题文献
□没有必要
第五篇:2013图书馆数字资源调查问卷(定)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者调查表注意:提交问卷者有机会获得小礼品哦
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调查表
姓名:班级(部门):学号(工号):
1、您平时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频率是?()
A.每天使用B.1周1~2次C.1个月2~3次D.基本不使用
2、您经常使用的数字资源类型是?()
A.电子图书B.电子期刊C.多媒体资源D.模拟考试平台
3、您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主要目的是?()
A.撰写论文B.辅助教学C.在线学习D.完成作业
4、您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时候出现问题,您会如何寻求帮助?()
A.找工作人员当面询问B.通过在线咨询C.通过电话咨询D.放弃咨询
5、您是否参加过图书馆举办的数字资源培训讲座?()
A.经常参加B.很少参加C.从来不参加D.根本不知道
6、您认为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工作的模式最好是()
A.自助培训B.集中培训C.在线咨询
7、您觉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不足的地方是?()
A.宣传力度不够B.检索系统使用不方便
C.数字资源内容缺乏吸引力D.数据不够全
8、您认为图书馆是否有需要启动“移动动图书馆”建设?()
A.完全需要B.可有可无C.没有必要
9、您经常需要在校外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么?()
A.经常需要B.偶尔需要C.基本不需要D.不需要
10、您认为图书馆目前的数字资源是否能满足您的需求?()
A.很满意B.基本满足C.不能满足
我为图书馆献计策
附券:请务必填写清楚后沿虚线撕下投入抽奖箱中,字迹不清做废票处理。
姓名:班级(部门):学号(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