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及建议(精选)
河南省中职宣传栏设计比赛的感受与建议
2012年11月28日省中职宣传栏设计比赛已经结束,此次比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及感受。
首先,我们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重视与关心。27日下午预备会上,领导们从比赛到生活,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周到细致。此外,还准备了遇到突发事件时的预案,如光缆要是受到破坏怎么办?组委会就准备了两套方案。其次,评审老师们废寝忘食、心向学生的精神也常常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在异地的赛场中感受到了重视和温暖。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通过比赛我们有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此特向组委会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1、比赛项目的方案希望能更早地提供,以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练习和掌握。
2、赛后的作品希望能够展示,以使大家更好地互相学习和交流。
3、大赛的奖励和比例希望得到提高,鼓励更多的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
以上就是我们的感受和建议,在此再一次向认真、细致、负责的组委会与主办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
最后祝愿大赛越办越好!
2012 年 12 月
第二篇:课程感受与建议
课程感受与建议
通过一个学期《环境考古与自然地理》课程的学习,我从对风水的理解由不懂到了解,由偏见到理性认识。从这门课上我了解到了五行、八卦、九宫、十二属相的风水数,了解到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法则。老师以盘龙城的宫殿型布局和张西湾的大型聚落布局为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一座城市选址的地理条件或风水特征以及古文化遗址地理标志与指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讲到的建筑与风水的关系,现代住宅与风水,家居风水学和办公室风水学对我们的现实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通过查阅更多的书籍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也许其他的课程在以后的生活中,真正学以致用的非常少,但是我觉得这门课,是一生都可能会遇到的。因此,学习这个课,我认为我做了个很好的选择。谢谢老师!我没有白学。
建议:希望老师能和学生有个互动的环节,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解,而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我们也许没那么主动,但是老师可以带领我们去主动,把我们对风水的误区纠正过来。
第三篇:听课感受与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受学生的喜欢。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深深的感受到课堂教学中两个主要的环节。一是引入环节。通过身边的例子创设了大量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离自己很近,在身边就能够找到。另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把本节课所教的物理知识与社会中的一些物理应用的关系,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把物理学习延伸到课外,继续探究。
教师利用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去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离生活越来越近,学生会很感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都有物理现象,物理的乐趣。另是教师能发掘身边的物理课程资源,使他们学到一些方法,养成一些建模的能力。生活中的现象是生动而且复杂的,要从中提炼出物理学的规律或相应的定则,需要去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这就包含了建模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有更高层面的要求,比如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探索。
老师还动员学生一起做了很多小实验,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些小实验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成本实验由于更直观、简洁,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功能。老师对学生稍加点拨,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运用低成本实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一堂“光的折射”课,老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每组一个纸杯,一枚硬币放在杯底,学生后退至刚好看不见硬币的时候,缓慢加入清水,发现硬币看似浮起来了。这些实验除一是学生的参与面广,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很深,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去感受现象,建立物理概念。这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讲课内容为“光的折射”。教师:一块泡沫板,你们注意看,上面沾着一条鱼,将它放到浴缸中,这是一根用来叉鱼的铁钎,为了瞄准,我们做了一个瞄准器,注意观察。我现在就来叉鱼了,我瞄准了,那到底叉到了没有。同学上来体验。他用的非常好,首先是课堂引入的时候用这个实验让学生瞄准鱼去叉的时候根本叉不到,这就会引发他们思维的冲突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就会思考,我明明瞄准了为什么没叉到。通过后面的实验探究把光的折射规律搞清楚以后,后来在课的结束时再重新来解释叉鱼没叉到的现象。而且学生也明白了叉鱼要瞄准人眼看到的鱼的下方去叉。我觉得这样一个实验既用于了课前的引入也用于了课后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上面,前后呼应。我感觉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好。首先他用一个现象让学生产生迷惑,而这种迷惑是学习的一种动力,使他产生一种好奇,这样一种动力会让他一直有一种冲动或者一种兴趣跟着老师一直往下走,这是很重要的。那么接下来让他带着问题学到最后老师解释为什么没有叉到鱼和用什么样的角度才能叉到鱼,做了一个前后呼应这也是很好的。
教师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更好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能放手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去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结合具体的实例去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就会降低,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上建立起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个理念让学生感到物理有趣;“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的有用,一个有用,一个有趣,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能结合教材上的图片和图片所配的文字,比如“声音的世界”的这章的图片是“潺潺的流水”、“悠悠的琴声”,又例如“多彩的光”等,给学生美的欣赏,达到育美的教育。
第四篇:关于创建企业文化的感受和建议
2010年4月关于创建企业文化的感受和建议
(改变——在行动中,文章见后面)
1、感受:我公司自从创建企业文化以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综合素质及修养都有很大提高.工作、生活与学习也更加和谐了.建议:企业文化重点是建设感恩文化,以人为本。当员工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企业文化时,企业才会有合心力、凝聚力,才能经受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而不是被看成是在“做秀”。
中原分公司李学军
2、感受:“三峰”企业文化,是给我人生的一杯浓烈航行的酒,车间的机械声音,是给我征战商海创业的一叶不会搁浅的舟;企业的绿化,是给我奔波劳碌中小憩赏景的画;熊董的教诲,是给我征途的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VIP 朱传宏
3、改变——
我来公司半年多了,在外经常这样出差。刚出差在外,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事和人就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候连一个人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经过这半年多的锻炼,学会坚强、忍受孤独。
出差在外经历了很多事情,印象中比较深刻的那次经历,是到山西朔州应平化肥厂。每次去收款,该厂老板都像是挤牙膏一点点的挤给我。该厂路途遥远不说,离县城还有50里路,可谓荒山野岭,特别偏僻,交通也不方便。
当我那次去,该厂老板像是遇到仇人一样躲着不见,电话关机,把我关在去办公室外面不让进,害得我顶着太阳一直晒到太阳下山也不见对方有点同情心啊!这么远来一趟还被关在外面,当时滋味很不好受,想想真是气人啊,天色已晚只好回住处。第二天早早来到对方公司等他可等到快中午也不见人来,看到外面很多都是来找他要钱的,没有找到人都已回去了。
心想今天又完了,这可怎么才好呢!就在这时,可能是他朋友也来找他,得知老板马上就过来,我就一直躲在暗处他看不到的地方等,终于看到老板过来了就紧跟后面,可仍是到办公室把我往外面推,把当时的我惹恼了,心想这是什么世道啊欠钱的比要钱的还有理有啊!拉扯中我哭着喊救命说老板打人了对方才给我3000元,事后老板向我道歉,说今天的行为有点过激,是因为确实困难无法维持下去,明天准备停产了,事后老板写下缓期付款的条子,答应下半年付完。
4月份去了很多化肥厂都面临停产,这钱就更不好要,生活中有很多使人无奈的事,有很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委屈在所难免的,人生路上,我们无数次被命运逆境击倒。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也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来一点掌声,相信自己是独特而重要,哪怕被丢弃、被侮褥都能从容地走过去成为人生胜利者。
清欠小组 胡爱琴
第五篇:待在学习部的感受以及建议
时间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到了大一下学期,在学习部待得这几个月,收获良多,让我学到了许多,也进步了许多。
想起刚进大学时,心中充满了兴奋感,加入了几个社团,也加入了两个部门,但是后来我毅然退出了外联部,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情才能做好,于是,我发现喜欢待在这个部门——学习部。
初进部门,曾担心自己无法融进这个集体,但是这里的很多人都让我觉得温暖,有干事之间的真诚相待,也有部长的悉心教导,仔细回味这段时间,觉得十分充实。怎会忘记一起在足球场上看别人挥洒汗水,我们谈笑风生?怎会忘记一起聚餐时的欢声笑语,一起尽情歌唱?怎会忘记一起在图书馆布置现场,那遍地五彩的气球?怎会忘记一起排演话剧的快乐?怎会忘记陪同别人查学风的切实感受?……在这里,我做了很多事情,也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之理,渐渐明了,相信从这里学习的东西也会让我受益终身。
对于这个集体,我心中也有一些想法。一个部门,若想运作流畅,必须有每个人的合作无间,诚然,为了部门的和谐性不做一些硬性要求是应该的,但就几次冷场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部长应该是绝对核心,所以,纪律的要求是必要的,制度的建立也是必要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这本来就是个优胜劣汰的社会,如若不能从这个尚且简单的大学开始习惯这种生存道理,到了社会上就更难以习惯,所以,这并非冷漠无情,而是为每一个干事着想。
谨上拙见,却也肺腑之言,若有不当之处,望无介怀。
孙永康
2.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