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证临床护理安全采取的对策
保证临床护理安全采取的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允许有范围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安全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病人行为护理因素。病人管理是指对那些躯体上被确定患有疾病个体的管理,而个体因疾病原因而发生身心的变化,与疾病的认识成正比。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与支持,若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焦虑、恐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等心理现象,从而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等因素导致的护理隐患。护理人员个体因素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护理人员忽视医疗护理活动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如紧急抢救的同时没有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告知义务,病人一旦出现异常,容易导致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引起护患纠纷发生。
护理人员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及开展,护 1
理工作也变得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有些护士缺乏应急急救能力,从而延误病人的治疗及抢救时机。
护患沟通不到位。部分护士忽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导致患者不满引发护患纠纷。
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有: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涂改,病情描述简单,不能体现专科疾病特点以及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缺乏连续性。一旦发生纠纷,拿不出真实可靠的证据,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患者个人因素。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状况、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危险性。患者能否与医护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对患者本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护理设备因素。仪器设备不健全或不处于良好状态,都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环境物品因素。如危重、昏迷、幼儿患者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地面过滑导致跌倒,热水袋温度过高致烫伤,感染性病人与非感染性病人同住一室,造成院内感染。
2、对策
安全护理与法律有密切的关系。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加强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见习护士的安全管理,实行岗前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差错标准及处理方
法》、及《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学习上应体现“四勤”,即勤学、勤讲、勤问、勤记,反复灌输,护理人加强各种规章制度、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对策
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护理记录是护理服务过程的文字记录,也是发生护理纠纷时的重要法律文件。因此,要求护理文件记录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要求护理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人员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培养护士“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这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遵循护理文书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来记录文字内容,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病人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文件书写标准,护理安全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组织学习,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记录存在过于简单化。主观判断偏多,内容质量不高,重点不突出,内容不严谨,以及为了应付检查,重新抄写、涂改,破坏了记录原始性和真实性的现象,构建由护士长、护理骨干、专职病历监控员组成的护理文书质控网络,使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各司专职,各负其责。
加强沟通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和支持。护理人
员在护理活动中应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同情病人,因人施护。在交流过程中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结合病人的情况,向病人说明诊疗计划、手术需知、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遇到护患双方有意见分歧时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贴关心、理解病人,提高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从而杜绝护理纠纷。提供安全的护理。积极有效沟通,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建立护患沟通制度,护理人员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多与患者进行信息沟通、意见沟通、情感沟通。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患之间良好、诚实的互信关系。鼓励患者与家属参与医疗护理安全活动,为患者与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使其依从性增加,减少其违医行为,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规范护理行为、制度安全操作流程。护士观摩各项工作流程示范,指导年轻护士掌握各项工作流程,切实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操作。确定护理监控重点,健全各项护理风险的应急预案,制定不良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及逐级上报程序。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及专业水平。有计划地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确保护理安全。鼓励与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护士在临床承担着大量对病人的治疗和照顾性工作,与病人接触密切、连续、广泛,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关系密切。护士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意识。
平时护理工作中加强手的卫生,做到规范洗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对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加强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才能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第二篇: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输血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如果输血操作规程不当,可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输血护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学习,以适应现代输血医学迅速发展的需求。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工作对安全用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有着重要作用。1牢固树立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1.1护理人员应掌握输血的一般知识护士除要掌握有关血型,输血适应证、禁忌证等知识外,还应熟悉常用血液制品的性质、特点,输血方法,各种输血反应意外抢救措施。了解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效应和成分输血等。
1.2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正确输血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错误的输血不仅影响疗效、安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执行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工作。1.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第三篇:临床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
临床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
时间: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主讲人:赵爽
一、什么是护理安全
1、指患者直接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者死亡。
护理活动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①、护理人员
②、管理者
③、病员
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理论实施真正的安全护理,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的因素:是护理措施实施者参与病人入院出院全过程。素质的高低:关系护理安全首要因素,达不到病人的要求。使病人心理生理带来安全隐患。
法律意识淡薄,未严格执行职责,制度,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忽视病人心理护理。
第四篇:临床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常见的护理缺陷
(1)医嘱处理缺陷:包括医嘱处理不及时;医嘱转抄错误;医嘱签字后未执行等。
(2)口服药发放缺陷:包括口服药错发、漏发、早发或迟发;发药后对病人交待、解释不详,致多服、漏服、错服、误服。
(3)注射、输液缺陷: 包括错注、错输、漏注、漏输;注射输液中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发生错误;用药速度快慢调节发生错误;使用过期、变质、混浊、有杂质的药品。
(4)护理处置缺陷:包括护理不周,发生褥疮、烫伤者;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不良后果者;漏做药敏试验者或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手术、检查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和检查时间者;各种检查、手术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时划破多处皮肤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或延误供应抢救物资、药品影响治疗抢救者。
(5)护理观察缺陷:包括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延误病情者;交接班不认真,不能按要求巡视观察或不坚守岗位,工作发生失误;发现问题,报告不及时或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者;监测数据不准确、不真实,弄虚作假者;护理观察项目遗漏,发生漏测、漏看、漏做者。
(6)护理记录缺陷:一是资料收集不准确。资料收集要求客观、准确、及时、真实、完整。如小腿外伤患者入院时已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下肢肿胀明显,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入院时的情况。上述情况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在实施举证倒置的程序中,导致院方证据不足。二是功能锻炼记录无连续性。护士只注重临床护理操作,未及时对功能锻炼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中未体现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循环渐进的锻炼过程。若出现医疗纠纷无法反映患者在住院期间功能康复的过程。三是康复理疗告知内容不全。其主要表现在告知内容不具体,甚至由此引发疾病加重者。护理记录书写要求在各项治疗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记录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四是安全宣教知识不全。护理记录书写规定,骨科安全知识宣教与书写记录一致,必要时并建立签字制度。而临床护士只注重口头宣教而忽视护理记录。安全宣传不到位,无详细记录,一旦患者发生意外,引起医疗纠纷,空口无凭。五是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检查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为护士专业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以及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沟通,使医护人员记录不一致,引起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记录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作为举证材料在法律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7)消毒隔离缺陷:包括各种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不善而发生感染者;消毒液浓度配制不准确发生感染者;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一次性用品处理不当发生意外者;院内感染监测项目未达标准者。
(8)输血及血标本采集缺陷:包括输错血液者;漏采、漏送血标本;血标本注错试管,或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采集血标本,影响化验结果者。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1)与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有关。极个别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漠、惰性严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不能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2)与临床经验少,业务水平低有关。调查显示,护理缺陷发生率与发生缺陷人员的护龄和职称密切相关,护龄和职称越低,差错发生率越高。这与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
(3)与行为、心理因素有关。观察发现,发生护理缺陷的人员,并非全是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护理工作者。从主观上,谁都不愿意发生缺陷,但往往却发生了,这与某些行为、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4)与管理因素有关。一是管理者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漠。管理缺乏力度,责任不清,奖罚不明,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任务观念强,报喜不报忧,对上应付了事,对下放任自流,甚至包庇、袒护不良行为。二是管理重心偏移,管理职能受到影响。由于多方面原因,护士长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 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护理措施
(1)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和执行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慎独”精神和利他意识,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业爱岗,认真负责,才能圆满完成工作,不出差错。
(2)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工作制度。经常性地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制度等。一定要养成审慎负责,周密谨慎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履行岗位职责才不会出错。
(3)规范护理记录。2008 年1 月我院护理部根据骨科专业特点,制定了功能锻炼记录标准,包括功能锻炼的目的、次数、方式、时间,是否使用锻炼支具,主动还是被动锻炼,定期评价锻炼效果。并不断补充完善护理记录标准,体现专科护理特点,避免因护理记录缺陷引起的医疗纠纷,使护士认识到医疗纠纷重在防范。
(4)加强护士专业能力培养。护理记录需要有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指导,护士不仅要有医学方面知识,而且要有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护理记录中,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出患者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护士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在医疗护理行为中,加强护士责任心,多与医生沟通,交换意见,规范医护配合行为,保持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一致性,减少医疗纠纷。
(5)加强管理、履行管理职能。健全三级护理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由护士、主管护师及护士长组成三级把关质控责任,负责住院病历的检查、修改并签字。
一是护士长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勤检查、勤督促,对差错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杜绝。
二是工作繁忙时合理调配人员和分配工作任务。改善环境,排除外来干扰,适当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上岗。
三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多用信任原则、激励原则、民主原则、协调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关心下属的心理状态。妥善解决后顾之忧,排除心理障碍,保证工作安全。
四是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遵循护理质量标准,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尽力将缺陷消除在事前,不做事后“诸葛亮”。建立护理缺陷分析讨论机制,每月无论有无缺陷,都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此防范缺陷。
五是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加强管理。重点人员如:工作责任心不强易出差错者,基本功不扎实、业务素质差者,外界环境不良、工作不安心者,自控能力差、易情绪化者,进修实习生和低年资护士等。按具体情况,分别因人施教,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是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因为高年资护士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善于及时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高年资护士要为年轻护士把好关,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安排上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此防范护理缺陷出现。
3.工作不认真,缺乏责任感
(1)护士责任心不强:例如,不按时巡视病房,病人病情变化时未能及时发现,延误抢救,造成严重后果等。
(2)语言不严谨:在病人及家属面前说话不考虑后果,不注意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气与形象,不体谅病人感受等。
(3)护理记录缺陷:体现在护理记录缺乏真实性、记录不完整、不规范以及病案管理不妥。
4.护理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
(1)抢救设备、药品管理不善,贻误抢救时机:如抢救设备、药物不齐全,影响抢救;药盒标签与内装药不符合,造成用药错误等。
(2)疏于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欠缺,技术水平不高,观察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等。
(3)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责任意识不强:如未履行告知、保密等义务等造成护患纠纷
第五篇:强化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强化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或法律规章制度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风险管理是指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因此,强化风险管理是护理安全的保证。1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的风险评估
1.1 护理人员因素
因为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业务素质较差、技能操作不熟练给病人造成痛苦,对病人病情变化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不能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延误抢救的时机而引发护理缺陷、护理纠纷、不能先行评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不能防范风险。
1.2 物质因素
设备、物品的管理不善,物质的缺陷,尤其是急救物品不能保证完好备用状态是导致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
1.3 环境因素
医院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当存在潜在不安全因素。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危险品管理不当及使用不当等潜在不安全因素,病区治安问题。
1.4 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对护理的业务培训未能及时跟上。
1.5 病人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活动,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沟通不良会导致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2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防风险的能力
2.1.1 风险意识及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风险管理培训班,接受风险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
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目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消除护理不安全性,组织反复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组织差错讨论分析会、书写心得体会,从中吸取教训,强化意识,使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及常规。
2.1.2 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分层次对每位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和达标考核
利用晨会交班、业务查房等形式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及讲评,对已发生的缺陷进行分析讨论,让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常见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基本特征和处理程序,提高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
2.1.3 沟通技巧及服务礼仪的培训,以文明、得体的护理行为、语言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2.2 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2.2.1 健全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处理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各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整体护理为依据,制定适合本科的规章制度,各班工作程序,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将工作内容具体化、明确化、目标化,重要的安全管理制上墙警示,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早采取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2.2.2 加强质量监控
加强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质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细化质量检查内容、深化质量检查范围、强化质量检查力度,保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写好护理记录,不仅是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提高护理水平、防范医疗纠纷的保障,护理记录书写要认真、规范、及时、准确,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增强法律意识,避免在医疗纠纷中承担护理记录的缺陷的法律责任。
2.2.4 重视物品、设备的管理
保证物品的供应、设备的维修,固定专人管理,加强物品、设备交接班管理,尤其是急救物品设备,确保物品的质量,设备功能完好状态。总结
3.1 加强检查
检查是发现问题促进落实的必要措施,做到重点工作要常查,重要节日及特定时间要重点查,针对个人特点及时查,全面工作要定期查。
3.2 完善护理规章制度
只有健全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风险防范预案,护理人员才有章可循,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
3.3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风险监控
确保护理安全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质控,把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