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读书笔记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陈隆升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
P5:
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的技能本身的展示和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
P11
对学生提问、回答、作业、谈话、评价进行探查,不论对错,都可以算作是学生的经验,反映他们对教材理解的真实水平。
第二篇:读陈隆升博士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心得体会2
读陈隆升博士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心得体会
伊宁市第26中学语文组 何春玲
花了几天的时间,我将陈隆升博士的著作《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全部读完了。可以预见到,陈隆升博士对“学情视角”的阐述,将对我之后的语文教学观念以及实践产生较大的影响。
陈隆升,1992年在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生获教育学博士学位陈隆升编写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 重构》是目前我国第一部从“学情分析”的视角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本书重构的“学情视角”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是我阅读本书的一些体会。
本书的结构相当清晰,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章,作者阐述了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的学理以及现实原因,第二章是从实施层面讲“学情视角”重构的分析框架,这是整本书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章是一个整体,作者是从“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三个角度对学情进行透彻分析。在他看来,语文教学设计层面的学情视角重构在“学习起点”,语文教学实施层面的学情视角重构在“学习状态”,语文教学评估层面的学情视角重构在“学习结果”。这是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有分量的部分。我们一般认为,学情是我们教学的起点,而陈隆升博士则是从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而且,这三个层面不是并列的三个角度,而是有内在逻辑顺序的三个进程。第六章,作者探讨了当今中小学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的制约性因素,第七章则是展示作者合作研究的部分成果。
陈隆升博士来自一线,从教十余年后又去读博,从另一个高度对教学进行学术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深知语文教学之弊端,缺乏学情视角的教学就是其中最大的弊端,这也是造成课堂效率不高的最大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都是从教师自身出发设定的,几乎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经验状态以及实际的水平。一节40分钟的课,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就认为万事大吉,而学生自然也应该按照教师所讲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想法与学生的水平、需求难免产生矛盾或者不一致,教师对学生水平与需求的了解基本上是停留在“预测”状态,或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推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当然,这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教师讲的,学生都会了;学生有疑惑的,教师没讲”的情况。
陈隆升博士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首先,在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方面,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收获不大,原因是语文成绩的提高主要靠课外阅读,语文课大部分时间是在看课外书或做理科的作业,如果不是高考,语文课可以取消,而自己上了语文课和没上语文课,没什么进步,老师所讲的内容对提高语文能力没什么帮助。其次,在语文课学习状态方面,有学生用四句话来形容:沉默的课堂,无言的学生,巨大的幻灯片,底下动笔的学生。学生希望语文课上“多一些学生发言,多一些学术性讨论,多一些课外拓展,多一些联系实际,多讲一些美文,多组织一些课外读书交流活动。”再次,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教师时常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已经懂了的内容,教师也不需要对每一篇课文的方方面面都讲得详细,课堂上学生的疑难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教师也不会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教学。当然,这是面上的调查,不代表个体的教学现状,但是这里面的很多问题或许就是当前语文教育的诸多困境。当然,陈隆升博士也不认为这完全是由语文教师造成的。在我看来,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许会解决部分问题,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试评价制度等等,也都有可能造成种种“课程之弊”。
在这种教师不愿意面对的现实前,反抗体制或许是无用功,怨天尤人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互相推诿也不应是正确的态度,只有积极建设,才是可取的理性主义态度。也就是说,在既定现实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其中,“学情视角”的重构就是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重构“学情视角”,意味着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了解真实的学情,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真实的接受水平,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这与传统的“备学生”的逻辑是一致的。预习、调查、问卷、提问等都是有效的了解学情的手段,每一节课都进行这样的工作,可能不太现实,但至少对于重要的课文、重要的知识点,要做一些类似的工作。我发现,教师对学生做题能力与技术的“学情”,掌握的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对于文本阅读以及写作现状,教师了解的不是太深入。就拿我来讲,拿到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困难,我并不是十分了解,在课堂上,也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去了解,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分析文章,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状态,这是需要反省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情也是值得关注的。课堂上的学情主要是学生学习的状态,包括理解状态、积累状态、听课状态、讨论状态、思考状态等等。我一直自诩为“课堂控制”较强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但课堂控制与课堂管理并不是了解学情的方法,或者说前者是管理手段,学情则是要用语文手段去把握的。在文本分析时,学生可能随时会有一些疑问,对这些疑问的辨别、处理,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智慧”的问题,同时也是了解学情的问题。就我自己的课堂而言,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答案否定的较多,有的问题或者答案没有经过甄别就被轻易地放走了,这其实就是“贻误战机”。这一点也是需要反省的。
了解学情还存在于课后的作业布置中。陈隆升博士对这块分析得也很透彻,但是在应试得大环境下,很多措施是不现实的。而且,我认为,作业状况一时半会儿还很难得到彻底的转变。目前,学生的课外作业是由试卷、试题、阅读、写作等构成的,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将课堂教学与作业有机联系起来,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也应该是我们的积极追求,但现阶段,还做不到。
总之,这本书的启发警醒意义或许要大于实践方法论的意义,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与观课评课中,学情,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
2018年2月
第三篇:语文课堂读书笔记(格式)
语文课堂读书笔记(格式)
__月__日星期__
《XXXXX》
内容:
一、好词佳句(摘抄积累好词好句
经典段落)
二、点评共鸣(对文章的语言结构
手法主题选材进行点评)
三、感受倾吐(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进行交流)
第四篇:《国家的视角》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是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家,他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和独裁主义国家是如何在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生活状态的社会工程项目中遭到致命性的挫败,俄国的集体化、巴西利亚的建设、强制的坦桑尼亚乌贾玛村庄等等一系列以“美好”初衷为表征的运动何以使世界愈发混乱和背离了和谐的发展轨道?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斯科特说:“对我们和我们环境的真正威胁在自于对认识论知识的普遍主义自负与独裁主义社会工程的组合。在城市规划中,在列宁的革命观点中,在前苏联集体化中和坦桑尼亚的村庄化中都有这种组合在发挥作用。在科学农业的逻辑中隐含了这种组合,并且清晰地体现在其殖民地的实践中。当这类项目越是无视或压制了米提斯和地方的变异,越是接近于实现他们不可能的梦想的时候,他们的实践就越可能失败。”
本书反复出现两个关键词汇:极端现代主义和米提斯。哈维认为极端现代主义是对在知识和生产标准化条件下的直线进步、绝对真理和对理想社会秩序的理性计划的强烈信念;现代主义引起的结果是积极的、技术统治的和理性的。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极端现代主义可以被理解为对科学的机械化的绝对信仰和服从,它科学所界定的简约公式、模式是最纯粹和崇高的真理。而关于米提斯,斯科特指出它“包括了在对不断变动的自然和人类环境做出反应中形成的广泛实践技能和后天获得的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米提斯位于天资灵感与被编纂知识间的巨大的中间地带…它以不易言传和经验为核心特征,背景特点是短暂的、不断变化的、无法预计和模糊的,这些条件使他们不能被准确地测量、精确地计算或有严格的逻辑。”极端现代主义是控制和规划那些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工程项目的典型的国家管理制度,而米提斯则是作者崇尚的解决问题之关键,二者相互交融与对比,贯穿本书始终。
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自然规律为指导,所谓规律,只能谨慎地利用和遵循,同时拒绝忽略与改变。人类的“Naive”中又多出一层暗含的意味:无知,愚昧。想要成为主宰者,最终的结果只是“被宰”而已。有时想,在自然面前,人类如此渺小和无助,那无形的自然之力总在带着些许暧昧和讽刺地观望着我们的自妄,然后不失时机地给予刺激,提醒我们人类本身只是灵长类演进的一个阶段,在宇宙浩淼的时空尺度内是无限接近于零的虚无,可是这些刺激仍然不够强大,因为可怜的我们未曾停止犯错误,于是,我居然开始企盼一种接近毁灭性的灾难,只有经历足够痛苦的浩劫,也许才会有一个重生般崭新的开始,也许才会有一个永恒不灭的良性循环。人的“理智”和本性居然显露出尖锐的矛盾,或者,我们已经在自己垒筑的工业化围城中变得愚钝和麻木不仁,在不断追逐利益和所谓更高质量的舒适生活的道路上逐渐偏离了属于自然、扎根于土地的本性?我不相信,即使有这样的怀疑,但因为还有希望,那些纯真的孩童还在和着泥土,保留着对自然最原始和纯真的直觉。
也许,适当的时机,人类应当对所处的环境(自然的和非自然的)保持漠视的态度,看看生命的奇迹将如何引导我们,如果这种引导使我们愉悦、松弛和产生安全感,这便是正确的方向。
极端现代主义的国家机器和管理者欣赏的,极端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所坚守的完美城市以网格状或呈几何状的定居模式为核心特征,作者认为这种模式很可能起源于简单的军事逻辑。历史演变自然形成的非规则“杂乱”布局在极端现代主义者眼中毫无美感可言,是完全非科学、非理性,非逻辑的,因此是不能被容忍存在的。这里谈到逻辑,极端现代主义者的逻辑似乎有强烈的教条主义倾
向,而教条主义无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看似相仿的个体之间细微的区别,统一、僵化的培养、孕育模式无疑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自然的魅力正源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导人们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用不同的手段对待它,前提是尊重,这对于以清晰化、规模生产为前提妄图创造巨额利益的统治者往往是恼人、混乱以及不合逻辑的,而逻辑又是什么?无非是麻痹的程序,机械的工业化时代之产物而已,我们只知人类的逻辑,却忽视更为重要的自然之逻辑,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本能的反应则是坚守前者,无视后者,因为前者的合理性在某些偶然因素作用导致的二者和谐存在的那一刻被无限放大了,更因为它符合我们日渐“成熟”的审美情趣和日益膨胀的自负,这就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本能倾向。
从国家的视角,人不再是有着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和需求的个体,而成为为了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在国家认为是最高效、理性的编制程序和运转模式下机械地劳作与生产的零部件。正如作者对于集体化的评论:“集体化的目的在于将最小的、落后和零碎的小农场转变为联合的、大的公共农场,它们具有现代化科学的机械和科学的数据,可以为市场大量生产谷物。”“除了列宁高度赞扬的极端现代主义农业的表象外,国家根本不能实现任何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强大的能力可以使农村的生产者被再农奴化,解除他们自己的制度,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农民以及采取野蛮的方式征收。”然而国家机器施加于人民的强制力就如同施加于弹簧的力,压得越紧,反抗就越强烈。或者说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的总体)存在一种使自身回归平衡状态的趋势,“越要求与官方制定的微观秩序内在一致,那么要维持这个神话就需要越多不符合要求的实践。”那些被视为“离经叛道”的非正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极端现代主义造成的损失。本书最后,斯科特深入分析了农业、林业、邻里规划中米提斯的真正科学性。农业种植的多样化可以增强农业系统的抵抗突变不良因素的能力;轮作尽可能少地打扰景观和生态,在可能的情况下,模仿植物的共生关系以适应环境的逻辑,体现了生态上的谨慎。农民依据长期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而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更适合自然的复杂性与易变性,并非一切简单、明显、概括化的公式都能解释自然,从而被利用来改造自然,任何大型过程或有机系统的运作都是复杂和微妙的,更多的是人类尚未发现和理解的,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智能的界限,而不是掌握了些许的真理就以为掌控了世界。谦虚,尤其在自然面前。
第五篇:乐陵实验小学语文课堂结构的重构
课堂结构的重构:
(一)周目标导航
传统的达标流程先是一篇课文,然后是一个单元,再到一册教科书,最后是课程标准。从教学实际来看这种达标方式,就发现有一个对接的问题,一个单元三四篇课文,一册书共七八个单元,再从一册书到十二册书,这样对接到课程标准的时候,有好多东西就在过程中流失了。就好像两个管子,一个很粗,一个很细,这两个管子对接的时候,如果直接插上,没有一个过渡的环节,肯定要滴、冒、跑、漏,那我们的教学在达标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呢?我们就把传统的达标方式颠倒过来,实现异径对接。所以我们提出了周目标导航。我们的目标不是针对一篇文章,而是直指课程标准,有了课程标准,然后再设置学校的课程。我们把课程分了三类,一类是基础性课程,一类是文本性课程,一类是实践性课程。
具体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把学期的总目标分解到周,按照基础性课程、文本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具体落实各项学习目标。积累性课程如字词、成语、经典等,由小组负责过关检测,班级负责展示性检测或抽查。文本性课程分课内和课外两种情况,一个学期每组主要精读两篇,然后依次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实践性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课前收集资料(观察),课堂展示成果。
下面是从五年级一班的周目标内容中随意摘录的“第三周语文教学目标要求”: 1.目标要求
(1)继续练习前置性学习的方法,使之掌握三步读书法;(2)继续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3)积累12生肖个成语:保底熟记,会写三个,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中度熟记,会写,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度会用;(4)欣赏《清明上河图》,学习欣赏名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涵养文化。2.教学内容(1)基础性: 成语(十二生肖成语)
鼠目寸光、牛鬼蛇神、虎落平川、兔死狐悲、龙飞凤舞、蛇蝎心肠、马到成功、羊肠小道、猴年马月、鸡飞狗跳、狗急跳墙、猪狗不如。名句: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2)文本性:
美文:《金色的脚印》;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雁门太守行》 经典:《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3)实践性: 影视:《地道战》
观察:春天的柳树(利用课余时间)名画:《清明上河图》 民俗:清明节 3.预设与生成
(1)请家长陪孩子触摸春天,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以柳树为主。
(2)成语采取自主学习,重点放在记住成语,大致了解意思,至少有两个可以正确使用,而后班内交流。
(3)班内欣赏《清明上河图》由教师讲解,作者、特点及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说出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利用假期查阅清明节的相关资料。
(5)利用周五早到校检测《道德经》背诵情况。
(6)通过欣赏名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7)写《地雷战》观后感。
从上述周目标可以看出,目标明确具体,学生知道自己一周中将要学习那些知识、达到什么要求。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还有“阅读”“ 生活”等拓展性的目标;不仅目标明确,还有学法的指导,家长的参与,评价的方法等。这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以及经典诵读,艺术欣赏、能力方法等培养起到巨大的作用。这符合现今语文教材的模块式结构,也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是一个认知性的学习,它不同于传统的预习。每学期的40篇课文,开学以后的前两周有老师领着精讲三五篇,目的是给学生做示范,等于给展示的学习小组一个前置性学习的过程,再就是通过老师对展示小组的指导形成规范:即做到面对每一个学生,关注到全体学生。每一个小组都是四个人,两个组加起来才八个人,一周内老师利用早到校,晚离校,周末、课间时间,对这八个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的教。
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则依据周目标要求,采用三步阅读法(第一,用生活解读文本,再现文本生活原景;第二、用文本拓展生活,学习积累文中的知识;第三、让文本服务生活,体会作者态度与情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层次完成任务。如在进行《白杨》一课的前置性学习时,知识基础一般的学生侧重于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积累文中一些感兴趣的词句,读通课文;语文基础知识稍好的学生侧重于了解白杨 的特点及文章的写法;语文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侧重于体会文章的喻意,查找有关白杨的资料。
初读课文、积累知识之后,学生要尝试自我建构。如:在进行《丰碑》一文前置性学习时,有的同学自己确立了以下目标:①了解“丰碑”的意思;②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军需处长的品质;③弄明白“文章为什么写得如此感人”。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丰碑”的含义,初步感悟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体会到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虽然这位同学对目标③体会得未够全面,欠深度,但是这些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就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前置性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质疑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可见,前置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预习”。传统的预习,仅仅是针对教科书、针对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提前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有效的指导。乐陵实验小学的前置性学习则是在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就一篇文章而言,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关于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不仅要学习一节课的内容,也不仅是在课内完成,而是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预习,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形成组织文化,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
恒久的学习动力。由此,前置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当下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对现行语文教学结构的一大突破。
(三)基础过关
在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过关的形式,检查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认读字词,诗歌背诵,成语的积累等。
(四)成果展示
对于基础性课程的成果展示,主要是采取游戏、接龙、竞赛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情况。在小组过关的基础上,采用抽签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有一个同学不过关,整个小组的成绩就受影响。
对于文本性课程(即阅读类课程)的成果展示,则采用栏目教学和“闯关”的形式,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阅读课的展示分为六个栏目: 栏目里的六关我们是这样设计的。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实现,旨在检测字词掌握情况;第二关是“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重点训练、检测朗读能力;第三关是“入情入境,品味人生”;第四关是“得知得智,拓展人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展示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读中感,读中悟,逐步走进文本,让生活与文本对接,把文本还原为生活,让学生获得知识、延伸阅读,这既是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
分享智慧、丰富思维的过程;第五关是“化人化文,学以致用”,重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实际,将学习感悟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还能把所思所感写下来形成文字的过程;第六关是“超越自我,百流归宗”是个全班互动过程,师生进一步解读文本,通过“攻防打擂”的形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教师适时点拨、总结,使课堂成为知识思想的集散地。
对于实践类课程来说,不同的课型其学习流程是不同的,主要采用“自主实践—家校合作-小组互查-多元展示(文字、活动)”来进行。下午我们又听了韩玉珍老师的一节成语展示课 一个有四年级32个小学生组成的班集体在不到50分钟的一节课上居然背出500多个成语接龙 真是奇迹!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天的参观结束了 坐在回家的车上我们依然回味着课堂 回味着李升勇校长的报告!乐陵实验小学学习参观,感受了李升勇校长大语文教育改革的浓厚氛围,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崭新场面,聆听了李校长的探索教学改革的报告。对我思想冲击很大。同样是一所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管理理念,特别是干事创业的精神上和李校长有很大差距。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和乐陵实小的成功经验,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从李校长的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校长有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教学改革的心,爱教育这是基础,正是因为爱教育,所以才积极探
索教学改革来办好教育。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李校长的教学改革,闪烁着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四个回归,教育要回归农业,教育要回归儿童,教育要回归生活,教育要回归游戏,无不体现着他的教学思想必须服务于教育思想的理念,所以他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四个大来概括,大目标、大课堂、大教材、大视野。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心中亮堂,学习的重难点也一目了然。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大目标、大课堂、大教材、大视野就是关爱学生,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谈吐高雅、志趣高尚、一个有自信、有尊严的社会公民。
积极的对语文教学改革,既吸取了先行着的经验,又在理论创建和教学实践上有了大胆的创新。这当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巨大冲击。就乐陵实小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教学,给我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我读我入境,人人当英雄。如情入境,品味人生。得知得智,拓展人生。化人化文,学以致用。超越自我,百流归宗”这不正是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所要探索方法过程和要实现的目标吗?这六关首先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入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曾在课下问过学生,为什么在课上展示的那么流畅,那么自信,学生的回答是课前充分预习,收集有关资料,实际上课前已经学习,课上只不过是展示和交流的锻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学生怎么参与课堂就需要教师的点播和培养。其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也就是学生成功的程度,真正触发学生的动力,人人在课堂上展示,人人在课堂上表现,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乐陵实验小学的语文课堂显的如此的大气,如此的流畅,如此的和谐。一节节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积淀了知识,激发了兴趣,训练了方法,培养了习惯,拓展了思维,塑造了品质,涵养了文化,这样的教学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吗?
当前,我县的“有效课堂达标”正在积极有序的开展,当然,我们小学对这项活动正在积极的探索中,正当我们对有些问题感到迷惑时,教育局领导的前瞻目光,给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教委带领我们的这次乐陵之行,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给我县的课改注入新鲜的活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县的教育教学水平将达到一个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