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式教学与故事秀表演的有机结合
主题式教学与故事秀表演的有机结合月亮班 安娜2011-7-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变分科课程模式从而建立整合课程模式,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主题的整合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之一。当主题式教学的优点被专家们研究得透彻头骨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主题式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如何更有效地体现主题式教学的情景化、互动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核心思想呢?故事秀表演是将幼儿故事剧本化,幼儿在探讨故事、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将故事表演出来。故事秀旨在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表演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打通幼儿童话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创造故事情境,通过切身体会,去接受故事中知识性的渗透,去感受故事中各种角色的语言特点和心理变化,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内化知识、理解故事;
3、要求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自主地探讨和学习,充分体现发挥幼儿主题作用的性质;
4、故事秀表演,要求师生是故事情境的共同组织者和探讨者,这样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5、让幼儿以自己的理解去表演、解释角色,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挥发展;
6、提供表演的舞台和观众,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样的有效目的,故事秀表演和主题式教学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教育方式的统一体。
一、故事秀表演是主体式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故事秀表演,通过它特有的情境性,帮助幼儿在相互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知识能力,增加了趣味性、互动性和体现了主体性,这些都符合主题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所以故事秀表演时主题式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
二、故事秀表演是主题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主题式教学的实现需要创造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故事秀表演正好非常符合这一需求,所以故事秀表演可以作为主题式教学的一种实现形式。
三、故事秀表演和主题式教学相互作用,共同为课程的更好实现服务。在幼儿园教学体系中,课程是核心,一切都为课程服务,虽然关于课程的界定到现在还有颇多争议,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任何教学都是最终为课程服务。故事秀表演丰富了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引导了故事秀表演,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为综合起来的课程服务。
那么,如何将主体式教学和故事秀表演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主体式教学引导故事秀表演,让故事秀表演丰富发展主体式教学呢?敝人不才,只能总结出如下几点,需要更多的更好的点子等着各位专家去研究:
一、制作主题网。通过层层递进,由主到次,由宏观到微观的网络,我们一眼就能找出老师、幼儿所感兴趣的枝干,便能清楚地去延伸主题。制作主题网,是师生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调查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有利于建立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主题网的制作,帮助幼儿自己去探讨去发现,更是激发了幼儿思考、实践的愿望和能力。制作主题网,更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归类,无形中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比如说,在我们的社区--动物--昆虫--蜻蜓的主题网中,我们最后的落脚点是蜻蜓,跟蜻蜓一类的还有其他的昆虫比如蜜蜂、螳螂、七星
瓢虫等,它的上层是动物,有青蛙、啄木鸟,而这些都是益虫,反面便有害虫,通过主题网一览无余,幼儿也很容易理解。
二、创编故事。创编的故事是围绕主题进行,比如关于动物的主题,通过故事,我们能将各种角色理解得非常清楚,包括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同样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一个主题内,我们定位为昆虫主题,我们有螳螂、蜻蜓、蜜蜂、七星瓢虫,然后有吃某些昆虫的啄木鸟、青蛙。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些角色来创编故事了。创编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探讨的过程,幼儿只有充分了解昆虫这一主题,他们才可以帮助各种小动物塑造形象。在我们班《粗心的小蜻蜓》的故事秀表演中,幼儿们便是先兴趣浓烈地探讨、理解了各种小动物、小昆虫的特征,知道小蜻蜓是益虫,并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但是跟它长得很像的十一星瓢虫是害虫,这样创编故事就顺其自然了。当然教师可以先编好故事,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往故事情节的发展上靠,关键是他们经历了这个编制的过程,这与你直接给一个故事给他让他表演有很大的区别。
三、参与故事制作。故事制作是指在剧本写好的基础上进行录音、制作道具、创造人物的动作。幼儿的参与制作,大大增加了故事的生命。在理解角色上,幼儿有着先天的能力和表现力,他知道那一句台词配什么动作,只要教师鼓励和稍微指点即可,如果教师干涉太多反而会抑制他想象力的发展。录音也是重要环节,因为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能增加故事的整体效果,所以故事秀一定要是幼儿自己的声音。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幼儿录完音后,一个个都异常兴奋,他们从音响中听到自己的声音更是激动不已,“我是小蜻蜓、啄木鸟是我说的……”那种自豪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他们得到了自我的满足。
四、以舞台形式表现出故事秀。虽然故事秀本身具有表演的性质,但是如果没有观众,孩子们的积极性会受到压抑。只有展示出来,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个“大明星”,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表演欲。舞台和观众的提供,无疑增加了故事表演的秀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与主题式教育的思想相吻合。
五、体现多种学科的综合。在《粗心的小蜻蜓》这个故事里,我们是以语言为主,融合了艺术(音乐、头饰、服装、道具制作)、科学(知识性渗透:瓢虫有7个点的是益虫虫,有11个点的是害虫)、社会(以一场多人参加的庆功会开场)等,多种领域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
第二篇:历史与现实如何有机结合
模块七
浅谈历史与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的结合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总的来说,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变为现实财富。
但是历史不是过去,而是鲜活的现在;历史也不是分数,而是让学生体味人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把历史与现实交汇,创造出富有生气的中学历史新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真正有收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呢?
1、历史教材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电影电视、图片动画、民情风俗,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把这些活生生的材料应用到课堂上。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
2、历史教学方式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录像、电影、多媒体等),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获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得到陶冶,才能真正去体验历史。初中学生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3、历史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异常,钓鱼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比如,我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知道钓鱼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为什么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有证据吗?难道中国倚强凌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授古代史知识时,就应该讲清楚这个内容。根据国际通行准则,判断和证明一个国家对一片领土是否拥有主权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即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历史是现实的过去,而现实则历史的延续。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具有的不可逆性,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时代的脉博,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优化历史教学的一种正确选择。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元谋县物茂小学:雷永林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激发审美情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结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结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结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结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下面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谈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几条有效途径:
一、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授《夜莺之歌》一课时,教师三次出示夜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每一次出现各有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圆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课前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搜集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更能把课文了解透彻。然后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然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出示当时的影片资料,同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朗读、阅读能力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这些环节都不能忽视。朗读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小学低年级小学生来讲朗读很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获取信息,拓宽素材积累空间,促使学生建立素材“信息库”,对素材分门别类收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在阅读教学预习中,采取单元整体预习的方法,利用已有资源如网络、杂志、书籍等,在作者、背景、知识、出处及相关方面查找整个单元的资料。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提取适合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资料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适时补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得心应手。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能够写作、轻松愉快的写作,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运用声象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自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作文课堂,课堂便活跃起来,学生在找到写作材料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写真”,“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各地揽胜”,“名山大川”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如:“熊猫”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动物,可由于生存环境决定它们只能生存在祖国的西南地区,不冷不热,箭竹丛生的地方,这便是我们无缘与熊猫相见的原因。然而,通过多媒体作文,学生不但见到了熊猫,而且还了解到关于熊猫的许多方面的特点。如熊猫的生性孤僻,活动范围小,喜欢在树上活动。繁殖,发育慢,以箭竹为食,有人的灵性,是残存的古动物,更主要是直接观察了熊猫的活动形象。再如“孔子”,“哥白尼”古今中外著名人士,学生对他们的详情了解甚少,可是对媒体作文满足了学生的欲望,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五、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在一个“用”字上。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完整的系统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这样就能节约出宝贵的时间,我们将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运用。其次,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练习途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课程整合无疑是将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转化为信息技术的传授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已阔步进入了语文课堂。应该说,“善假于物”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其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它必将结出丰硕的实验果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与作用》.李永前
4、《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2期
第四篇:语文教学与书法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与书法的有机结合清代刘熙载认为“字如其人”,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对个人来说,写好字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书法,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一、借字载德,陶冶学生的情操。中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对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及汉字的艺术美不甚了解,我们应当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型最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文字。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文字,只有汉字的书写演变成为一门艺术,而且在国际艺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有人自豪地说汉字是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而且,种种迹象显示,汉字继英文之后,正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脑语言。
语文教学讲究审美,讲究情操的陶冶,而书法与之结合,正好能实现这方面的目标。汉字笔画安排巧妙,字形变化多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比如笔画有顾盼、对称、和谐、向背之美,字形有俊秀、洒脱、凝重之美等。练习写字可以感受点画之美、字形之美、墨色之美和气韵之美,从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在书法教学中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郑板桥体察民情
等。这些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着耀眼的光芒。通过讲述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向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第二、以字养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习惯是人们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的惯常行为,它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社会性等特点。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差,这与广大的学生家长和一部分老师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的书写能力已是无关紧要”的思想认识有关。殊不知,一种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而现在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智慧,更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顽强的毅力。写字很苦,不仅手累,身累,心更累,要写好字,必须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写字很枯燥,每一个汉字都是点、横、撇、捺、折等笔画的重复,因此,要写好字就必须具有顽强的毅力。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正面引导,让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生根。有关专家认为,学生不重视书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值得反思。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一些教师已经很少在黑板上写板书,而是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很难想象他们教的这些学生中,日后有人走上教师岗位后,还会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写板书。还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来自某些新闻媒体的炒作,那就是:人类将进入网络时代,办公、写作等将全部由电脑完成,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实用性,老年人练字消遣消遣还可以,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根本就没有必要,写好写坏无所谓。这种认识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书写,不肯在写字上下功夫。
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虽说近几年电脑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在我们国家,无论是使用人数,还是知识的普及程度,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当今社会还有90%的文字工作需要用手写,将来电脑再普及,书写也不会被遗弃。你可以有手提电脑,但打印机可以随时待命吗?正如我们人类现在已经拥有飞机、轮船、火车与汽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可是仍需要用脚走路、跑步一样,我们是无法不用手书写的。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才会在练字上下苦功,从而达到写好字的目的。
于漪老师说:“由于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广阔,想得宽,想得深,也想得杂,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常常超越他们的年龄,这就大大增添了教者的‘困’的程度。”而把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无疑是解“困”的一个好办法。
德育与智育兼顾,人品与字品兼得,何乐而不为?
第五篇: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内江市东兴区东兴街道中心学校
代艳丽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机结合、读写一体会呢?通过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鼓励学生多练笔
练笔这种作文的形式,花时少,学生的负担轻,又便于老师的指导。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册教材中一般都安排了3—4次的小练笔,而且形式多样。如三年级上册中学了课文《给予树》后,要求学生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种小练笔,要求虽然简单,但让孩子们怀着—颗感恩的心来写,即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了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知道感恩。再如在四年级上册中学了《搭石》后,有这样一次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这里不仅要让学生注意平时对周围的事物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还让他们明白,不能只看重表面华丽的东西,平凡的事物中也有许多在默默奉献着,他们的“美”不张扬 但却实在,让学生的价值观得以体现。还可以仿照着课文来写生活中的“美”,这样的小练笔达到了多重效果。在教材中这样的小练笔还有很多很多,也有可能教师因为平时的教学时间不够用,不进行或者进行了也不给予学生们任何的评价,我想这样的话,教材安排这样的小练笔的用心就白费了。不管是几句话,还是—整篇文章,我们都应该及时地为他们评价,并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学生的写作潜能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不能低估了他们的实力,往往会让我们出乎意料。学生的写作督能,是可以进行无尽的开发。写作教学不仅仅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儿童学龄前和小学低段就应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学龄前儿童在他们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他们是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内心的感想的。这时教师和家长,就应重视孩子们的举动,并顺时引导,诱发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到了中段,尤其是三年级,在学生刚学写作时,不要让他们对作文有畏惧心理。三年级开始写作不再是几句通顺的话就行,还得有结构相对完整、篇幅短小的文章。这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他们的作文中有几句或几段可取之处,教师都应极力鼓励,对他们的作文应多一些表扬,少一些删减,借平时练习写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写出更优秀的作文,让他们树立好写作的信心。总之,学生的写作潜能是无限的,这就得看老师们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去激发,让学生的潜能在写作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利用课外阅读和平时在生活中的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
经过学生平时的课内外的阅读,肯定会积累非常多的知识,其实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也会收集到很多写作的素材,对他们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 的写作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写作。在学生刚学会写字时`可以让他们读一些绘本,并将平时的所学用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写作打下基础。当他们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后,可以采用教材上的小练笔的方式。学会日记后,写日记也是对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学校或者老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和写作有关的活动,例如:参加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大比拼、校报或广播站资料征集、自编故事大赛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真实的自我
现在国家和政府对教育也投入了非常多。学校有了多媒体、大量的图书,补充了更多的专业教师„„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各小学也举办了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这些课外活动,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的充实,对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为了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很多学校举办了读书活动、书信比赛、征文比赛、跳蚤书社、校园广播站、故事大赛、诗歌朗诵赛等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读书和写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将学生的童真童趣尽情地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这就得靠我们所有的教师担负起重任,将小学语文教学引领进一个全新的境界。让孩子脱离读书难、写作难,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上阅读、爱上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