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您认为美术课程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您认为美术课程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您的建议是什么?
有几点问题:
第一,脑子。指教师说的。为什么要课改?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教师脑子陈旧落后,不适应时代发展,一言堂教授式的讲学没人爱听,一个人讲的好热闹底下都睡着了。这不成个人演讲了吗?关键是不公平,俩人唠嗑还得互相你一言我一语,这完全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你要讲的知识。只有靠检验,怎么检验?光凭作业不行(学生最讨厌的就是作业,不仅仅是一科,太多了),互动啊,互动中你就知晓了。再有不会吸引学生不生动。单田芳的评书赵本山的小品都爱听爱看,因为引人入胜不枯燥,教师真得是所有“家”集于一身的产物,即是画家又是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不同时刻切入不同角色。还有就是教师的做人,做人在古代叫修身,如果说前两点互动、生动是电脑的软件,那个人的修养就是电脑的系统,没这个系统支撑电脑运转不起来,对学生的品德渗透学科教育,首先是教师的人品中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啊。渗透给学生的也是这些。所以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教师一定要“洗脑换血”。
第二,孩子。指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叫孩子,不单指年纪,不懂不通事理的都叫孩子。是孩子就要学习,学习首先是管理,“管不了就教不了”。课堂纪律最重要。《周易》当中《蒙》卦就是讲教育原理的,首先强调就是要有纪律的约束,纪律是教师讲课顺利进行的保障。课堂纪律混乱涣散,把孔子请来也教不了。课堂才是真正的战场,一切理论到课堂上都平淡。最好的兵法是在战场上写出来的。学生才是主体,评价教学好与坏只有他们说的算。那就是说,课改全靠老师,老师全靠课堂,课堂全靠学生了。学生才是根,所以得研究他们琢磨他们,研究他什么?心理。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掌握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的老师、学长、大朋友,这样就能给他们讲明白课了,才能把话说到他们心里去。
第三,银子。指的是利益。既有老师的又有学生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应当一贫如洗。教师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也要生存和体面的生活,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讲,教书真的不是为了挣钱,但挣钱是为了更好的教书。《非你莫属》里面“谈钱不伤感情”,鼓励从教人员奖励优秀教师,让他们先富起来刺激另一些教师觉醒,促使他们有利可图,自动的研究课改上好每一节课了。激发教育积极性。真的很敬佩那些穷乡僻壤艰辛从教的教师,但有几人在这物价飞涨的年代能做到如此?我们不希望教师的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教师不是苦行僧。好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教师待遇了。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有利益,现在的学生都是被动学习,是家长逼迫的,为什么不主动?无利可图啊,吃的饱穿的暖不需要啊,考大学利益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知识就是粮食更是空的。眼前就是他们每天每节课有什么所得,我想一个是精神上的,另一个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鼓励表扬奖状等都可,就是要在班级里让他们有位置有价值有粉丝,物质上的不仅仅指钱,有一次在省里看一位老师优秀课,有两个苹果,教学用的,刚开始老师提问一个很简单问题,回答时全班只有一名同学举手,回答后老师说:“答的很好,送一个苹果奖励你,现在还剩一个了,谁能再举手回答呢?”这时,全班同学都把手举起来。《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说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为名和利而来。这也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致。利益本身没有错,善于运用才是正道。
以上可总结为:教师要洗脑换血,学生要守纪想学,没有利益挂钩做保障,课程实施哭爹。
第二篇:第一模块作业您认为美术课程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您的建议是什么?
5.您认为美术课程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您的建议是什么?
课改十一年的今天,其实我们的美术教育理念已经很新了。各种教育理论也很多,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落实和实施。
就从我校的美术教育谈起吧。
到今年2012年,我校没有专用美术教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购了很多次的美术用具用品,如今分散在各个仓库间,校安工程又大搬家,毁的毁,损的损,丢的丢,到如今我实际上课能用到的用具等于零。这是什么水准?别说是一个城区学校应该有的水准没有,哪怕跟农村比也比不上。除了教室里勉强能用的模模糊糊的多媒体之外,就和边远的困难区没什么分别了。
我工作近二十年,一直想有一间专用的美术教室,而旁边一间正好是我的办公室兼画室,这个不过分吧?但到现在没能实现。观念,理念,都很新,有实施的地方吗?
你问我美术课程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您的建议是什么?很简单,我只需要一个专用的美术教室。而这个美术教室是很难的问题吗?不是。
这就折射出领导层面的重视问题,而领导也很无奈,因为其他的更重要。为何其他的更重吗?教育局要考核,考核的分数是致命的。那么为何美术没有专用教室考核却可以评优呢?
所以,讲这么多有用吗?我的建议是:上天,赐我一间美术教室吧。
第三篇:我校美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小编推荐)
我校美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新课改的声势已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纵观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有其成功之处,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一门艺术。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我校是新建没几年的中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遇到多种问题:
在很长的时间里,学校的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班级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主科教师的作业课、自习课;长期如此主科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学校老师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一)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于学校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其次,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和所需的最基础的“美感”,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再者,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者”。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美术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中学的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四)评价标准的单一
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除此之外,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仍是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层面,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
误区一:(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二:(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待”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通过对学校美术教育状况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难以真正实施,特别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劲不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反思扬弃,让美术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多年来,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加上教育管理意识落后,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相应教学设施落后,使得这旧传统教学模式依然与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相互并存,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也有其合理的内容和成功的经验,但缺少开放性、太注重机械化的模仿;我们应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剔除有悖于新课改理念的糟粕。我们意识到富有人文性的美术课堂要义不容辞地为学生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把生活嫁接到绘画中,把绘画融入生活中,用生活来解读课本。因此,美术教师应努力走出课堂,让学生开拓视野,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整合资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体验美术的趣味,体验美术带给生活的魅力,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
(二)加强师资,改善条件,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
我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多是兼职,因此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可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重视教研,开展活动,给美术课堂增添春天的气息。
1.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得不到开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理论导向,没有教育研究成果作借鉴,加上美术教师自身美术素质不高,他们多半是美术爱好者,优秀一点的美术教师也仅限于师范学一点点。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学校美术教育活动高水平,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氛围。
2.开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科研活动,循序渐进,不可盲目不讲方法不讲顺序。教师兴趣一来就教,活动一来就搞,上面布置的是素描就搞素描,是色彩就搞色彩,是创作就搞创作,不管学生是学了还是未学,也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因此,首先要重视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要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安排教学内容。
3.开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科研活动,美术欣赏是不可忽视的。多年来,农村美术教学很少上美术欣赏课,而重点是临摹,再其次是写生,因此,导致有些学生一本书上完了,还不了解书中欣赏课内容怎么欣赏,欣赏什么。美术欣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眼,扩大知识领域;美术欣赏还可以陶治学生思想情操。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美术欣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因地制宜,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为此,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曾经我听过这样一节活动课《办年货》,老师先利用电教手段播放节日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过节的气氛,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而引导他们用多种材质为自己做新衣服,帮年夜饭配菜„„整堂课同学们忙的不亦乐乎,这么积极的态度都出与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从这堂课中也不难看出,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的,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教育投资意义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美术学习用品以此来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进步。当然,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
1.绘画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在教学色彩知识时,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利用学生服装的颜色进行冷暖色,对比色等进行游戏)
3.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处,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砖瓦、陶瓷厂所用的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制,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有兴趣。用家里的蔬果制成果雕,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使课堂更加的有活力。
4.欣赏课除了书本上的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新楼房,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楼房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如山区学校可进行竹工、木工制作;湖滩地带学校可用柳条、芦柴、编管或制作草编小用具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我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我觉得,美育是一门即遗憾的又很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教师用爱心施教的同时,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人际环境,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第四篇: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课标实施以来,美术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等等。但毋庸置疑,美术课堂中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使美术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殿堂呢?
一、针对新课程工具材料观的变化而生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少带、不带工具材料。
问题现象: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去创造作品。美术课上,常会看见部分学生在其他同学专心画或做的时候无所事事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成为课堂的不和谐因素,而其原因是没带材料,更有一部分学生长期不带材料,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解决策略: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其一,是思想上不重视,轻视美术课;其二,对美术课不感兴趣;其三,材料确实难备。对其三,教师不能怪罪学生,应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练习的可操作性,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为宜;对其二,既有教材、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课堂教学不生动及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因此,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让课堂增添一份“趣味”;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该学生“画不好”或“做不好”,导致对美术学习丧失信心,采取放弃的态度,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难度方面应有梯度,争取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一,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请班主任、学生家长配合教育。
2.不用、乱用工具材料。
问题现象:很多美术教材中,学生要准备的学习工具、材料又多又杂,其中不乏剪刀、钢丝等尖锐物品,在调皮好动的小学生手里,成了玩具,甚至成了攻击其他同学的“武器”,所有这些都给美术课增添上了不安全隐患。
解决策略:造成这类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想象力没有得到拓展,实践能力弱,好奇贪玩,寻求他人注意。对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学生,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如名家作品欣赏、学生作品欣赏、对材料启发讨论、教师示范等,努力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对上课拿工具材料当玩具耍的学生,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要加倍地给予关注及帮助,可以在玩中加以启发,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对于自控力弱的学生可以为其找合作伙伴,让小伙伴来引导、制约,当然,合作中的乐趣也会吸引这类学生的注意力。
3.不理、胡理剩余材料。
问题现象:下课铃声响,学生匆忙收拾材料离开美术教室,虽然教师一再强调先把垃圾扔入纸篓,可当人去室空时还是会发现桌上、地上一片狼籍。
解决策略:产生这个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⑴美术教室往往只有一个纸篓,学生簇
拥着去扔垃圾难免会扔到或掉到周围地上。对此情况,可以请学生自带一个塑料袋整理收集用剩材料,再统一放到指定地点。⑵学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此,教师可采用榜样法,让这部分同学看看在卫生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从而督促其改过;也可采用抵消奖励法,如摘去其带有奖励性质的标记,像五角星、小红旗等;另外,也可请其课后和老师一起整理整教室,体会不讲卫生给整理教室带来的辛苦。
二、针对新课程教师教法的变化而生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心不在焉”。
问题现象:有的学生貌似挺乖,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但思想开小差,当请他回答问题时,却是答非所问,甚至不知所措。
解决策略:形成该问题行为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学生的身体情况有关,如睡眠不足,没有休息好,注意力分散;另一方面或许是教学内容太难,教师教法单一,引导不当,使学生失去兴趣、信心。对此,教师一方面应要求学生早睡早起休息好,尤其是夏天中午,要午睡好;另一方面可降低教学期望,改变教法、转换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不务正业”。
问题现象:美术课上常常有学生偷偷地玩玩具,或看其他书籍,或做其他作业,对真正的美术活动却不投入。
解决策略:学生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对的,故总是偷偷地进行,很怕老师发现,往往心理上顶着压力,就像小偷一般。引起该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有:⑴学生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课堂教学上,无法激起其学习的动机。对此,我觉得主要还是教师要改进教学,教学环节不可沉闷、单调,应让学生多参与,如多设问题,激发学生多动脑,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教学;发现个别学生思想不集中时,可以请这个学生回答问题,在其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将分散的心思集中起来,同时也让他明白老师的用心,从而自觉改过。⑵因其他科目作业多,怕完不成挨老师批评,故在美术课上偷偷写。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的种种弊端,教育学生一心不可二用;再有和其他科目的执教老师相商解决该问题的好办法,形成合力。
三、针对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生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不愿合作。
问题现象:有的学生自己带齐了材料,就不愿意借给其他同学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和他人合作也不积极参与,或是进行无效、低效的合作。
解决策略:产生这个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认真了成绩就好,或是认为合作出来的成绩就不属于自己的成绩。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可以提升个人的学习效果、学习成就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要对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指导与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成效地合作。
2.不会合作。
问题现象:这种问题多出现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中有的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则在一边袖手旁观,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合作。
解决策略:该问题行为成因主要是合作学习分工不明确,放羊式的自主学习和优势生有看轻弱势生的心理倾向。对此,在小组刚组成时,教师应花一定的时间使每个组员明确责任,学习合作技能。在合作过程中,千万不要有部分学生打“小工”或者小组成员各自为政、自耕自由地、一张画面四分天下的现象出现,否则就是无效的合作。
以上笔者所述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所困扰的一些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发的一些反思。当然,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策略也不是灵丹妙药,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发展中的、各具个性的人,某种方法今天对他们有效,明天就可能失效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须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而“教”似乎也永远没有“定法”。让我们携手在教学中学会沉淀自我,学会思索问题,学会探寻新路,学会享受过程吧!
第五篇: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新思路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新思路
城市化的推进表现为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而城市规模扩张离不开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于失地农民来讲,城市化的内涵必然体现为农民的就业城市化、户口城市化和生活城市化,这是惠及他们的利益所在。但我国城市化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后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用完仅有的失地补偿费后便生活困难,只能伸手向政府求援。这不仅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更严重地危及社会的安定。因此,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所在。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有保征,就业有门道,保障有依靠,失地农民问题就不会产生,也不会引起理论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正是这一群体在被动失去土地的基础上,他们的生存权受到挑战,发展权得不到保护,失地农民问题才被引起广泛关注。
1.失地农民“失地”是一种非自愿失地。基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的特点,农民失地进城是我国亿万农民追求的目标。但普遍中有特殊,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就是这群特殊的人。城郊结合部的农民不愿意失去土地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他们是农村的富裕阶层。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常常是城市的蔬菜供应地,是外来人口的居住地,且这些地方常常发展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使这些农民能增加不少收入。此外,他们在没有失去土地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区位优势进城打短工,挣一部分钱作为农业收入的补充,可以说这部分人生活是富裕的。二是土地情结严重。“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据笔者调查,尽管有不少郊区的农民因这样那样的理由而让田地荒芜,但他们存在的普遍心理是不能失去土地,他们认为,将来的预期难以把握,拥有土地至少还可以拥有生存的基础,这也是他们生活的底线。
2.农民“失地”等于农民“失权”。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土地,一旦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政府又没有相应的强力政策和措施,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将受到严峻的威胁。首先是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受到挑战。一方面,现行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征地补偿费普遍偏低,甚至不少地方费用发放困难,难以到位;另一方面,作为失地后唯一解决生存问题的就业遭遇困难。失地农民的就业在失地前后必然发生根本改变。从日出而作,就业有保障的农耕就业模式转变到激烈的市场二三产业竞争就业,由于失地农民先天的知识、技能的劣势使其就业困难重重,因而失地农民失地后的生存阻力相当大,他们成为新一批生活困难的群体成为必然。其次是失地农民的发展权得不到保证。生存权是发展权的基础,在生存权遇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发展权处境必然艰难。事实亦如此,薄弱的经济实力难以完成子女的教育,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口号大于落实,失地农民面对高昂的就业培训费也是有心无力。
3.城市化等于地方政府收益重新分配的极大化。不少地方政府将城市化看作是利益重新分配的契机,意欲在分配的过程中抢得先机,于是将农民的土地低征高卖,从中获得极大的受益。可以说解决地方政府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本位问题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二、城市化必然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悖论”
城市化以规模之势推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安排的体现。尽管在此过程中使部分
农民失去土地,但他们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理应是城市化的享受者,可是在我国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城市化剥夺了失地农民享受城市化的结果,造成失地农民问题,这一“悖论”的症结何在?
1.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客观现象。从某种角度说,农民失地与城市化是同日而生的。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起飞阶段,为了推进城市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城市化为目标的发展速度空前,城市空间迅速扩展,数量大增。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这必然要求城郊结合部的农民作出牺牲,让出土地以支持城市规模的扩张。
2.失地农民问题并非是与城市化相伴而生的,产生失地农民问题是政府决策和操作的直接结果。从国外城市化的经验看,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建设者,他们享受了城市化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这也应该是各个国家城市化的本质体现。但我国无论是政策的制定上,或是实际的操作上都排斥了失地农民享受城市化。由于政策的制定和操作的主体都是政府,因而,当前的失地农民问题都离不开政府所起的作用。
(1)决策层制订的征地制度不合理,安置和补偿额度过低,失地农民的生存难以为计,发展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目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常采用一次性现金补偿的方式,补偿额度东部地区大约为每亩3万~12万元,西部地区大约为每亩1.5万~6万元。土地征用补偿费在经过乡(镇)提留、村社留存后,剩余部分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农户手中。这种补偿水平人均能维持基本消费2~3年。而失地农民固有的知识结构、技能等劣势又使得失地农民就业困难重重,更为严峻的是失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失地农民成为真正的“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
(2)操作层与现有法律相违背。我国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主体。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该法律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性,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第十六条)。法律还明确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三条)。但在实际操作上不少地方政府仍旧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占用方式,农业用地在转为建设用地前必须先征为国有,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性,且排斥失地农民参与土地的非农业化价值以及土地非农化后级差收益的增值相关联,失地农民的利益受损、失去保障等问题由此产生。
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1.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真正做到两个落实,一个转变。
(1)政府要落实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在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要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保障公众了解和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政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处于同等的地位,而不能将农民排斥在关心自己利益之外。
(2)政府要落实失地农民的享受权。农民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但农民的利益又是最容易忽视的,然而忽视农民的利益又必然遭到农民的反抗,从而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城市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过程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失地农民享受。如果政府一味排斥失地农民的享受权,必然出现不少地方失地农民为难政府的场面。
(3)转变政府行政方式。两个落实的本质内涵就是要求政府转变行政方式。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顾人民的利益趋势十分明显,这是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忽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驱动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因此,改变政府的行政方式,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摒弃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成为解决两个落实的关键。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具体体现
(1)地方政府改革行政思想和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弱化“以地生财”等偏好,让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关心自己的利益。首先是地方政府改变行政方式,弱化“以地生财”等偏好。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最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6000亿~8000亿元的代价。政府层面应该反思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给农民带来的痛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不仅要考虑降低征地成本、扩大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更要考虑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改变把土地作为财政“提款机”,低征高卖。加快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规范政府行为,把主要工作放到土地监督管理和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上。其次,失地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集中体现为政府人为安排农民的参与权,特别是政府从中获利较大时甚至压制农民的参与权,而农民面对这样的参与方式往往有心无力与之抗争。因此,政府让农民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笔者以为,土地是失地农民参与的权利基础,它具有参与的不可剥夺性,农民利益的主体可以是农民协会、村民委员会,在征地方式、补偿办法、就业、社会保障和失地后利益的补偿及分享等方面和政府进行平等的谈判和协商。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保证农民协会、村民委员会真正能代表农民的利益和反映农民的心声,要从法律上保证农民协会、村民委员会有权拒绝政府的不合理,有损农民的利益行为。再次是成立失地农民权益落实机制的监管委员会。监管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也有利于政府在处理失地农民问题上的透明度。监管委员会可由农民协会或村民委员会,政府、村集体的代表按一定的比例构成,它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主要负责失地农民权益落实机制的监管。监管的内容包含保证土地安置补偿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监管政府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和使用,监管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和保障的落实情况等。
(2)完善现有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完善现有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这几项制度是失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存在体,也是失地农民能真正感受到的政府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之处,更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集中体现。①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沿袭了计划经济的做法,没有充分尊重失地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此外,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不可靠,测算方法缺乏科学的论证,测算注重静态而忽视土地增值的动态。解决的办法除了提高征地补偿费标准外,还要硬化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合理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对于经营性用地,由农民经济
组织直接和经营性用地单位谈判,政府作为参与者,制定用地规划,标准,作为调节者,协调农民和用地单位的利益。对于公益性用地,政府尽可能地提高补偿标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②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尽管失地农民的就业难具有客观现实性,但就业对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最好的解决之道。针对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应该对失地农民实行特殊的就业对策。先就业,最好安置于就业稳定性好、适合农民素质的部门,其次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免费培训,尤其是学习掌握二、三产业技能,增强他们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③尽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政府应该利用城市化推进之机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至少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大病医保等。四川省2004年出台省委一号文件,决定从政府土地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解决因征地而失地无业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从2004年起,对因国家征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全部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④探索失地农民利益分享机制。鉴于土地双层所有的性质,在不改变土地归属性质上,探索失地农民的利益分享机制。改革集体建设土地使用制度,积极探索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加快修改相关法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采取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入股、联营、抵押等方式,直接参与城市建设。这些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促进了农民非农化和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将土地的级差收益和增值留在集体内部,并且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它能够真正保护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