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1

时间:2019-05-13 06:4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1》。

第一篇: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1

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面 2007-2008学年度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依法办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策略;以“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理念;以“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效能”为办学宗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力求实效,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科研兴教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以队伍建设为驱动力,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安全教育,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经过全校教职工团结努力和勤奋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本学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坚强有力

学校领导班子能认真带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一直非常重视“两个文明”建设,而我们单位作为育一代新人的特殊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年年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把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责任目标。为此,我们从领导班子做起,工作上团结奋进,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生活上廉洁奉公,严于律已。如学校坚持每周一召开行政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上下协调一致;重大事情总是集体商议后才施行,先民主后集中。工作上既有明确分工,更有通力合作。

三、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方向,走“育人为本”的办学路子,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学校为了在师生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坚持了以“德育为首”的办学方向,走“育人为本”的办学道路。学校以政教处为龙头,开展了以“中小学德育大纲”为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本,以创“五文明”为荣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做四有“新人”。如开展“爱共产党、爱祖国、爱人民”的三热爱活动中,要求必须从“爱学校、爱班级、爱师生”做起。创“五文明”活动中,开展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创文明班、建文明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师生的创建文明意识。开展“知荣明耻”活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五旗五徽”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落实学生“新守则,新规范”,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每年还开展了文明班级、文明教研组、文明个人等评选活动。目前,全校已形成良好的尊师爱生、文明向上的好风尚。学校连续多年被县教育局授予“德育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三、加强教学教研,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工作重心。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教学教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切实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年来,我校主抓以下几项工作:

1、坚持不懈抓好常规教学

在常规教学工作中,我们牢记“严、勤、苦、巧”的校训,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主要有:

一是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效。要求备课做到三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课前各备课组群策群力,分工协作,每科都有把关教师,组织研究形成学案,学案充分体现学的要求、学的内容、学的方法、学的反思,着重从过去的“教什么,如何教”转向“学什么,如何学”的研究,把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认真研究大纲、教材、中考考试说明和各地资料信息的基础上,精编精选符合本校各年级各阶段教学实际的随堂练习、章节训练、单元测试、综合试卷,做到教学资源同科组、同备课组都能共享。备课中能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课后能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教学后记,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二是规范课堂礼仪,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注重讲与练的结合,做到精讲多练,做好课堂上知识点的过关工作,使知识点和考点及时得以落实和巩固。善于引导学生和重视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是科学安排作业、测试和辅导。作业适中,全批全改,并重视作业的面批,通过面批及时指出学生错误之处,有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各学科在重视单元测试的同时,又重视随堂小测,对重点知识和薄弱 1

环节能够滚动训练、反复测试。认真上好辅导课,各年级继续加强对晚自习的管理,下班辅导的教师认真负责。

2、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科研意识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互动平台,本学年各科组加强了校本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体研究与专家引领的方式,让教师充实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科组自主地开展工作。各科组除了正常开展活动外,还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子,抓好备课组的协调工作,对教师的的日常教学环节全方位进行检查评比,规范教学行为,提升学科质量,科研工作求真、求实。本年度教师科研成果在省、市、镇获奖共3项;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优秀课评比在全国、省、市获奖共19项,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共9篇。

3、举行教师说课和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

一年来,我校开展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举行青年教师说课和优质课活动,接受各教研组教师的观摩指导,给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上一级教育部门举行的各项教学比赛,有效地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兰风丽老师在县优质课比赛中获奖,韩珍、朱焕英、邢春艳、兰风丽分别在县说课比赛中获奖。

4、课堂教学层级评价

按照青县教育局及盘古学区的工作安排,本学期对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听评课,并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定,结果如下:专任教师67人,其中有效课3人,过关课64人。

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007年11月一栋投资600万元的高标准四层教学楼投入使用,但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因此,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万元:其中购置课桌张,床铺张,共计元;改造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元;绿化校园500平方米;植树100棵;硬化地面5000平方米;安装防盗设施平方米。继续抓好宿舍、饭堂、课堂、公共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坚持定期检查评比制度。让全体师生有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五、工作凸显成效,荣誉催人奋进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中考成绩稳步上升,全校师生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数量增多。

1、今年我校中考创历史最佳成绩,全校128名学生参加中考,一中录取44人上线率35%,取得了乡镇中学第一名的好成绩。

2、本年度我校师生在各级获奖共10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项,市级12项,县级56项,镇级34项。学校多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2008-2009学年度主要任务

佳绩已于作日铸就,展望未来,诗篇期待明天书写。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以新的姿态全面提升办学效益。因此要求全校师生务必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危机感,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科学教育方法,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新形象、新举措积极主动投入工作之中,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盘古中学而努力奋斗。

针对我校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奋斗目标,我们制定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

一、继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通过召开教代会、教师大会,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育引导教师明确各自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位、纪律严明、奖惩分明;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通过行政会、教工会,把涉及师生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开,密切干群关系,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根据集体备课、教案、批改、辅导的要求,制定了各项制度,不断规范教学活动,实行定期检查和抽查教师工作状况制度,以保证不脱岗,实行行政下班听课制度,领导巡课制度,考勤制度,修订盘古中学教职工考核方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和师生安全管理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二、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在管理中要将法、德、情融为一体。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校兴则我兴,校荣我更荣。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精心构筑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人心工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凭才用人、依律束人。

学校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为教师搭设展示才华的平台,尽量满足教师们学习、进步的需要,关心爱护教师,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使教师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感化和帮助,使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从教的幸福,形成“知心同德、知难同进、知足同乐”的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全体教职工要弘扬我校的光荣传统,以评选“盘古中学十大名师”为契机,在自我修养方面克已慎独,厚德载物;在立身处事方面弘毅宽厚,知行合一;在人际风气方面上下齐心,和衷共济;在师生关系方面以生为本,亦师亦友;在工作作风方面张驰有度,务实开拓。让盘古中学文化深深地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而生生不息。

三、继续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1、继续重视初一起始年级的基础教学。以理科教学为突破口,增加训练的容量,并要求科任老师跟踪检查,力求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进而推广到其它学科,努力夯实学科基础。另外,各年级各学科还要加强学法指导,教导处要指定人负责组织实施,为学困生解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2、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和教学常规的管理。认真研究课改新理念,研究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研究怎样改进早午晚读的教学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早午晚读的学习效率。组织和督促科组定期和不定期对本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共同教案、学案、教学课件、批改作业等进行检查或抽查,教学计划、进度及集体备课每周由科组及时跟进,教案、学案和教学课件科组在每个月的月末检查一次,作业的批改情况由教导处分别在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各抽查一次,检查的情况书面报告存档备查。强调集体备课,培养团队精神;强调集体备课以个人备课为前提,备课时中心发言,集体研究,充分讨论,畅所欲言,统一意见,形成模式,得出共案,采用统一的课件,然后每位教师再对具体的班级和学生情况作针对性的微调,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里我们特别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强调集体备课,所有科目的每一节课都要求做到一个主备,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形成共案;教案上应体现知识体系,体现思维方法,体现训练过程,体现渗透运用;分析重点难点,分层进行作业测试。二是强调资源共享。不管谁得到什么新题型,新信息,都要与备课组其他成员共享,反对搞个人英雄主义。三是强调新老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决不能只靠少数人,少数优势科目,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我们还要强调教师个人备课及集体备课之后要形成共案,因为课堂教学既要动态生成,更要预设成功。首先、教师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案,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工作,预设教案犹如杜威所说,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愈高,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现实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成功的。其次,动态生成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没有预设教案,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倘若教师没有作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可能是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单纯的动态生成的课还比较少,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第三,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企盼较快融入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师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防止浮躁,避免因追求新潮而丢掉根本,在连基本的预设教案尚且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又去全盘照搬动态生成,或者放弃自己本身已具备预设教案的良好条件,以动态生成取而代之,都有可能欲速则不达。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今后教师上课一律使用普通话教学,在校内与学生交谈、对话也提倡和要求使用普通话。

3、大力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他的个人、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关于这一

点很多教师已达成共识,并就此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但是教师的责任感教育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应该落实在自己教育教学的行动中,体现在你的教育教学成果当中。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时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备课、授课、阅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更应当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要时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仅对所教专业要有所研究有所造诣,及时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认真备课认真授课。有责任感的教师会时时鞭策自己前进,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成长负责,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学生的榜样、模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给予积极的帮助。全校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会学”、“乐学”、“能学”,成为智慧的下一代。

4、适度控制作业数量,促学生在质疑中深刻。上一个学期,有不少老师积极进行作业“负担轻,质量高”的有益探索,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然而一旦这种探索告一段落之后,我们一些教师也就未能将“负担轻、质量高”继续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不再在精心选编、精心讲练上下功夫了,一门心思去抢占时间,不光是自己的课堂满堂灌,不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而且通过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去挤占自习时间。老师们,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不也是常常抱怨某些合理或不合理的负担影响到自己的教学精力吗?当你的精力不济的时候,有许多事情你不都是应付了事吗?这就是教育专家们常说的负担过重从而导致肤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负担过重会使得一个人忙忙碌碌,疲于奔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所获得的知识,去体味学习的乐趣,去发现知识对于他个人所具有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变得心灵麻木,死板机械,暮气沉沉。负担过重,还有可能导致过早、过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他们的潜能缺少必须的滋润,就会逐渐萎缩以至枯竭,从而导致平庸、肤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最后需要冲刺的阶段而江郎才尽。本学期,教务处将组织科组对各班级作业量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学生的作业量负担情况。

5、抓好实验室、图书室建设和管理,规范实验教学,扩大图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实验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面前,有进一步被轻视的倾向,但不做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哪里来,我们必须大张旗鼓地加强实验教学,规范实验管理,规定实验要求,保证今后能够做足老师演示实验,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充分发挥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功能,提高师生的知识阅读面。

6、加强推门课的听课力度,确保常态课质量。要求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50节,教师不少于40节。

7、抓好教学档案资料和学籍管理。

四、深化校本教研,增强教师科研意识,狠抓课堂教学层级评定,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我校课堂教学等级整体偏低的现状,我们集思广益,将层级评定工作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引导教师侧重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出发。主要采取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遵循“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落实到教学反思的撰写,要能找出学科之间的共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注重实效性。

2、创造条件,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专家学者、特级教师来校讲学,进行科研培训,提升教师科研素养,以进一步开阔广大教师的视野,理清科研思路,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配合青县树人学校做好送教下乡工作,并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3、继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订各组考核的详价细则,引进激励机制,加大竞争力度,注重教研组过程管理,发挥教研组团队意识。继续加强“教学常规五认真”检查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对集体备课环节,各行政、中层要沉到教学第一线,促使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继续开好研究课,学案每个年级专人审核,杜绝浪费,防止流于形式,要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用好每一份学案,为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服务。同时对听课工作加强考核力度,将听课计入每月工作量考核。

4、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专项引领作用,开学后率先上好示范课。规范校级公开课的管理,各教研组要开展“主题式”探讨,成员每人要上好一堂校级公开课,并报教导处存档。筛选优秀教师参加县级公开课,这是展示我校教师风采的平台,教导处将精选教师,严格把关,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展现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我校知名度。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设置平台,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本学期将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现场备课比赛,命题竞赛,说课比赛,加强他们对教材的认知水平,对中考方向的准确把握,提高解题能力,尽快胜任日新月异的课程改革,成长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6、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层级进步帮扶方案》。为了尽快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帮扶指导、跟踪反馈策略。根据每个教师的不同情况,分科对教师指导,先有教师说课、讲课,再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然后由评审小组听课、评课,对板书设计、目标提出、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祥细帮扶,力求使过关课教师尽快晋升到有效课,创造一切机会使付文焕、王艳萍、兰凤丽三位教师向高效课和优质课挺进。

五、加强毕业班管理,细化毕业班教学,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

1、毕业班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但我们绝对不能放松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班主任是各班备考的第一负责人,班主任工作要“爱”字当头,“勤”字开路。要注意加强日常管理,抓迟到、自习、自修纪律,午睡、晚睡纪律,清洁卫生及日常行为规范等,创造积极向上、有较强凝聚力的和谐班集体。继续实施“强化尖子生,着力好学生,带动临界生,稳住后进生”的策略,每个老师要对上线指标实施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既要关心、辅导学生的学习,又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既关注学生课内、校内表现,又关注他们的课外、校外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紧张的备考学习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细化毕业班教学、复习各环节的跟踪管理,抓好每一个细节,抓紧每一个阶段,扎实做好月考分析工作,采取自愿原则,封闭管理部分优秀学生,有效提高初三的复习质量。初三复习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应该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联系实际,注重迁移”,不应该以题海战术打无谓的时间消耗战,要根据学生历次月考所反映的实际水平,在已有分层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适度倾斜的教学辅导对策。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上课时做到概念清晰,看清对象,边讲边练,以追求有所收获为目的,做到精心选编、精心讲练,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差必补。

3、除重视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还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008届中考中个别学生的失常发挥,与其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考试前的失眠,考试中的手足无措,甚至于内分泌失调,都影响到原有水平的正常发挥。教务处将和初三组一起围绕升学目标开发和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下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特别是稳定的心理素质。

4、加大特长生的培养力度,实现零的突破。

5、出台初三教师奖励政策。一中首批预选以6人为基数,每增加一人奖励1000元,指标分配每增加一人奖励1000元,特长生每一人奖励1000元;班级总体成绩居全县前三名奖励本班全体任课教师1000元;个人学科成绩居全县前三名奖励500元。

六、增强后勤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不放松。

1、宿舍管理方面,要加强早午晚自习值班教师、带班领导与宿管员的沟通与互动,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严肃学生考勤制度、教师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早午晚自习中如有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与政教处、班主任、宿管员及时沟通严肃处理,齐抓共管,坚决杜绝学生不良行为。行政后勤服务部门要做好规范管理工作,积极为师生服务。

2、要加强学校财产管理,科学理财,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学校财务及时公开。

3、积极筹措资金,硬化操场和地面,安装电动门,安装监控设备,最大限度地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加大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增加贫困生的资助数量,协助教导处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巩固率。

5、加强食堂、服务社管理。严禁三无食品进校园,严禁无证、缺证上岗,严格检查,监督,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师生安全。

目前,盘古中学正处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同在,我们要珍惜机遇,要有危机意识,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为构建具有特色的盘古中学而努力。

第二篇:努力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新局1

努力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中央军委日前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不仅在全军引起强烈反响,也使广大部队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几位军旅作家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从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部署,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更好地肩负起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崇高使命,努力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意见》的下发对军事文学的繁荣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李存葆说,我们的军事文学要有更大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积累,必须放到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参照,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应该是军事文学最炫目的底色。英雄主义历来是人类文明和人的精神的主旋律之一。当然,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英雄主义的内涵当然不会完全一样。但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民族不倡导他们的军队和人民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军事文学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一个没有哲学巨子的民族,是精神瘫痪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伟大英雄的民族,也只是患有“软骨症”的生物群。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我们正处在历史大转折的伟大时代,当物质的大厦遍地矗立时,我们民族精神的华殿也应巍峨高耸。我们的军事文化理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我们军旅作家肩负的任务就是不断寻找和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作为人民军队的作家,更应身体力行,时刻不忘向人民学习,向基层官兵学习,从火热的军营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与人民、战士同呼吸、共命运。

柳建伟谈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在这篇光辉讲话的影响下,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特有的军事文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余年中,军事文化始终扮演着中国文化引领者的角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到兴国之魂的高度后,先进军事文化因其原本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而显得格外重要。中央军委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更显重大意义。文化需有魂,文化必须弄清为了谁的问题,先进军事文化则是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分支。此次下发的《意见》必然会带来先进军事文化的再次大繁荣,这种繁荣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

朱向前对此也有着相近的看法。他提到,从建军之初到今天的80多年间,人民军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先进军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党所创造的新的文化往往首先是由军队来实践的。同时应看到,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一系列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十分成功的典范之作,其内容也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人民军队早年间创建和征战的历程。因此,这笔宝贵的财富本身就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源。谈及对军事文学今后发展的希望,朱向前说,近年来军旅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影视化倾向比较突出,不少作家从创作长篇小说转向了影视剧本的创作。希望军旅作家能继续坚守精神的高度,始终不放弃对文学的终极追求,以更多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与世界战争文学接轨。

周大新说,中国军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军委专门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对建设先进军事文化进行部署,这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作为一个军事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看到这个《意见》非常高兴。军事文学是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军事文学可以通过对中国战争历史和当代军队生活的艺术表现,讴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为我们民族血脉中注入一种昂扬和雄强的成分,张扬一种阳刚美。军事文学作品又可以成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歌舞作品、美术作品的创作母本,为繁荣其他艺术品种的创作打下基础。周大新表示,我们这些军事文学创作者应该乘《意见》下发的东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为军事文学的发展和

军事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在李西岳看来,《意见》不仅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先进军事文化的精神内涵,也为我们军队文艺工作者确立了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坚持军事题材的文艺创作,反映火热的部队生活,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军队文艺工作者是军队建制中的一员,也是部队战斗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部队走到哪里,我们就应该出现在哪里,笔触就要延伸到哪里。这些年,我们先后随部队执行了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国际维和等采访任务,创作了许多反映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文学作品,受到了上级首长的好评,也在部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李西岳介绍说,2011年11月上旬,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的3名专业作家利用50天的时间下连当兵,参加连队的一日生活,了解了部队的编制、装备的变化和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也了解了“80后”、“90后”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追求,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汲取了营养,也激发了创作灵感。这次活动的切身感受是,如果军旅作家离开了部队、疏远了官兵,我们的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这对于我们来说永远也不会过时。为兵服务是我们的政治和艺术属性。

二炮部队作家徐剑将自己学习领会《意见》的感受归纳为“要有三种意识”。一是要有厚土意识。《意见》将军事文化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先进的军事文化,特别是富有特殊魅力的火箭兵文化,自然是军队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箭兵的战斗生活宏阔雄奇壮丽,丰富多彩,有着独特的个性。可以说,二炮部队为我们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可资纵横捭阖的沃土、厚土和舞台,也是军旅文学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富矿和源泉。二是要有担当意识。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往往通过先进文化展示出来。我们这个时代、这支部队正呼唤着代表时代和历史高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构成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军旅艺术家,更要有一种时代和历史的担当,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高扬创新旗帜,以《意见》为坐标,寻找军旅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方位,触摸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的纬度,用国际竞争力这把标尺来衡量和反思文学艺术本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素质,创作和发掘出具有中国气派和史诗的文学艺术作品。三是要有深耕意识。要创作出火箭兵文学的精品力作,别无他途,惟有对火热生活和文学艺术进行精心的深耕。要在主旋律创作中拓展艺术性和文学性,上接天心,下接地气,直逼灵魂和情感,为读者打造一个崭新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情感的家园,探索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重铸中国军

旅文学艺术的光荣与梦想。

第三篇:着力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 努力开创党团共建新局1

着力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 努力开创党团共建新局面

――英德市党建带团建工作情况介绍 中共英德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英德市委坚持从巩固新时期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把基层团的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突出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新成效。

一、突出“强”字,着力营造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环境 全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团的建设,做到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加强、同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一是领导责任到位,做到“真抓”。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的总体要求,把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党团组织目标一致、上下联动、紧密配合的党建带团建工作体系,实现党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目标考核一起抓,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

二是组织保障到位,做到“实抓”。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确保各级团委领导班子成员的任期不超过两届,对接近或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团干部及时安排转岗。严格执行团干部协管制度,规定基层党组织在调整同级团组织负责人时,必须在党委会(党组会)讨论确定前征求上一级团组织意见;基层团组织的专兼职书记、副书记均按同级党组织(行政)中层正、副职干部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

三是运行机制到位,做到“常抓”。首先,建立了党建带团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市、镇、村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把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创建的内容,做到统一部署规划、统一配置力量、统一检查指导、统一考核验收。其次,建立了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总结交流经验,解决突出问题。第三,建立了党建带团建工作考核制度。把党建带团建工作作为考核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实绩的内容之一,形成了党、团共建,党、团互动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狠抓“建”字,着力打造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动力 基层团组织建设,根本在建设,核心在活跃,关键在机制。为确保基层团组织持续活跃,我们力求从选得好、训得好、推得好、转得好长效机制上提供保证。

1、注重“双推”,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加入党组织,带动团员进步。在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中坚持做到两个结合:首先,在下达发展党员计划和下达推“优”计划上结合;其次,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

团员,实行党组织和团组织培养考察相结合。近三年来全市共推荐优秀团员969名,其中781名优秀团员加入了党组织,占全市党员发展总数的23.79%,占新发展35岁以下党员总数的89.1%。二是推荐团干参加教育培训,提高团干部素质。市委始终坚持将团干部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范围,做到团干部和党员干部同步教育、同样要求。近三年共举办了3期团干培训班,培训团干105名。尤其是突出抓好团组织书记的培训,2007年选送团市委书记分别参加了市委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和中央团校团县委书记培训班,2008年组织全市48名基层团委书记、副书记到省青年干部学院参加基层团干素质拓展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团干的素质和能力。

2、坚持“三优”,加快团干部成长成才步伐。

市委坚持团干部优先培养、优先调整配备、优先提拔使用的“三优”原则,把团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输送纳入党政后备干部统一序列,对那些德才兼备、具有开拓精神的团干部给予提拔重用。近两年来,共有40多名优秀青年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仅2008年就有4名乡镇团干部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共有71名团干部被推荐确定为后备干部,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3.12%。上届团市委机关7名干部当中,共有4人分别转任镇长、教育局副局长、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和市委组织部副科级干部,另有一人直接提拔为团市委副书记。通过优化转岗环境,有效调动了团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3、通过“四选”,配齐配强团干部队伍。

我市严格团干部的选配标准,选调选配优秀青年团员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尤其是重点从“四类人”:即从青年优秀党(团)员中、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中、从乡土拔尖人才中、从回乡创业成功青年中挑选行政村团干部。目前,全市88个基层团委的团干部中,30岁左右的占69.4%,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8%。全市24个镇(街)团(工)委书记中,2名由党委委员或副镇长兼任,4名兼任党政办主任;全市299个村(社区)均配备专职的团支部书记,并在去年村(社区)班子换届中,100%被推荐选入“两委”班子,使得党建与团建工作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强了团干的参政议政能力。

三、注重“带”字,着力注入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活力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入实施“三带”工程,狠抓团建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使团组织在青年群众中的号召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力明显增强。

一是带阵地建设。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团的各级各类阵地建设。一是党团共建各类阵地。各级党组织与暂不具备条件独立建立各类阵地的团组织共建各类阵地150多个。二是团组织独立建立各类青年科技兴趣协会。在农村普遍建立青年科技文化协会,在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青年之家和青年活动室,在学校加强了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三是加大青少年宫建设力度。投资380万元的市青少年文化宫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建好网络阵地。2008年5月,支持团市委建

成并开通“英德市共青团”网站,增添了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新媒介、新手段。

二是带组织建设。我们充分利用党组织的优势,加强分类指导,积极调整团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如借助本市“党组织+中介组织+农户”党建新模式这一省级党建工作品牌的成功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延伸了模式的内涵,在波罗等6个镇建立了“党组织+团组织+青年技术培训服务中心+青年农户”的党建带团建工作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党建、团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成效。2008年,我市建立了黎溪镇兴农砂糖桔专业合作社团支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于行业协会组建团组织,进一步创新了基层团组织的设置。

三是带活动开展。近年来,我市实行党群联动,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党政中心”的目标,整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在凝聚团员青年、活跃团组织活动和发挥团员青年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精心打造“英德市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的特色工作品牌。自2007年开始,按照“一乡一品”的原则,在11个乡镇开展了农村青年农业技术培训、农村青年科技文化志愿宣传服务、“科技大篷车”信息培训,对3万多名青年农民进行了培训。又比如,支持团市委开展“希望工程”活动,近两年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争取资金援建薄弱学校建设、援助优秀贫困青少年。此外,各级团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奉献青春力量共建和谐英德”英德志愿者大型公益活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和“迎

奥运、颂改革、同创卫”大型宣教活动等,为英德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市通过狠抓党建带团建工作,在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农村行业协会建团、农村青年培训工程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团市委2008年被评为清远市先进团委。今后,我们将秉承“党盛团兴、团兴党强”的工作理念,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谋划新举措,探索新路子,努力开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局面。

[此文系清远市2009年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四篇:积极开展机器人教学,努力构建学校特色

积极开展机器人教学,努力构建学校特色

昌乐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83年,现有教学班41个,在校生2600余人,教职工13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余人次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60余人次获县优秀教师及教学能手。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配有实验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室、语音训练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机器人教室等各种专用教室十四个。学校荣获山东省农村小学教学先进单位、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省级荣誉称号,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等市级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教育教学工作多次受到市、县教育局的表彰奖励,被昌乐县委、县政府嘉奖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我校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并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大赛,成绩突出,多次在省、市获奖,特别是2005年,滕广亮老师辅导的《日记没有锁》获全国电子报刊一等奖,辛福臣、滕广亮等五位老师辅导的机器人在全市机器人大赛中四个队获潍坊市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两个队分别获省一、二等奖,是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之一。现就我校的机器人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同仁做一简单汇报。

一、创环境,重研究,为学校特色奠基。

1、结合现代新课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课程选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科技平台。

2002年,我校先后投入十万余元购置了十七台机器人及机器人配件、机器人场地、笔记本电脑等,并建成了高标准的机器人实验室一个。为了使这项新兴的青少年科教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开展了“2+1”工程,即充分利用每周六、寒暑假及平时的兴趣小组,开展专题培训。在星期六开设机器人研修班,该班利用每周六的时间,全天开课,本着完全自愿的原则进行开班。周六班学习内容主要有:力求引导学生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了解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勤动脑、多实践,大胆想象,发散思维,乐于发现,勇于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以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寒、暑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本着重在过程、重在参与的原则,都举行为期二十天的机器人培训活动;在每周1——5,我们成立十五个机器人兴趣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组成,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每小组配机器人一部、各类传感器和电动机等相关材料,要求学生利用这些硬件基础,编写出程序,再下载到机器人里面,让机器人执行各种命令,如找东西、走直线、灭火等。

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创造了条件,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舞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发展平台,学校也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理想平台。

2、努力创设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电教馆的号召,积极开展“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和竞技”活动。为了使此活动得到全面落实,我们构建了“社会——家庭——学校”“三

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上:我们一是聘请顾问与名誉主任,让这一部分人当学校实施机器人实验的理论支持者与社会支撑者;二是广造舆论,让社会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争取社会大氛围的支持。在家长方面:我们一是发放公开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渠道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了解机器人,让家长接受机器人,从而主动让孩子接受机器人教育,二是学校及时把学生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建立机器人家长联系卡,并让家长把自己的意见在卡上填出来,这样学校也能及时了解家长的心态,以便更好的调控机器人教学工作。在学校方面,我们建立机器人教学活动室,配备机器人教学教师,成立机器人教学领导小组及教学研究小组,并制定了系列相关通过规章制度、奖惩措施,使我们的机器人教学步入正常的教学轨道。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与大力支持,经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较好地促进了学校机器人实验的开展与实施,获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3、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努力构建适合自校特色的机器人课堂教学思路。

我校的机器人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大胆探索,积极开发机器人课程,先后在市电教馆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对机器人教材进行了编写,创办了继《创意思维训练》、《挑战自我》之后的校本课程之三《智能机器人》,效果显著。同时我们根据自己编写的教材在机器人教学中多次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自校特色的机器人教学思路,我们命名为机器人“六步教学法”,其基本步骤简单表述如下:

1、激趣导课

在上课开始,我们利用科技发明的小故事、机器人故事或者用精彩的录象片段等进行导课,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机器人研究中去。例如,在机器人创意课上,播放挖掘机挖树坑的片段,然后让学生研制挖树坑机器人,会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点互动

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进行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气氛,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大胆的想;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任何一个灵感的火花。教师的作用不是灌输,只是因势利导,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操作实践

根据上一环节的知识点学习,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操作实践。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尽情的创造,在操作中,让学生学习实践许多物理原理,并且和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

4、合作交流

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间的合作交流。操作初步完成后,再分组交流讨论本课领悟到的知识,畅谈收获,找出不足,共同进步。

5、巩固深化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做好笔记,巩固本课学到的知识,改正不足。

6、拓展延伸

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以本课内容为点,扩展到生活中的面,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实践证明“六步教学法”符合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时机,重成果,为学校特色铺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自建立机器人教学基地之后,积极创造时机,让师生有机会外出学习参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水平,在上级开展的各级培训活动中,我们均派人参加学习,在学习之后,让他们进行交流汇报,相互提高,并积极聘请有关的专家来校指导讲课,真正做到了请进来走出去。对上级开展的各种比赛,我们从不错过与兄弟学校交流的时机,均派人参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的机器人特色铺下了坚实的道路。

自有了实验室以来,学生们也有了创造的舞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绽开。走进实验室,学生们就有了精神,一双双灵活的小手不停的扩展套件、学习实践„„,学生们有了可发展的空间,真正把学生推向了科技发展的康庄大道。

2003年学校有两个机器人灭火队参加潍坊市机器人大赛,均获得二等奖,同时创意作品“擦黑板机器人”参加了创意比赛,取得了潍坊市一等奖、省三等奖的好成绩;2004年5月我校有两个机器人灭火队和两个创意队参加潍坊市第二届机器人大赛,灭火队荣获一等奖;两个创意队分获市一等奖、三等奖。2004年6月,我校创意“挖树坑机器人”参加省“泰山杯”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获小学组机器人创意比赛项目二等奖;2005年5月,我校有五个机器人代表队参加潍坊市第三届机器人大赛,两个灭火队、一个舞蹈队、一个创意队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一个足球队获二等奖。舞蹈队和创意队入选参加了山东省“山东教育社杯”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其中创意队荣获一等奖,舞蹈队荣获二等奖。学校荣获山东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创管理,重总结,为学校特色添秀。

为了使学校的机器人工作逐渐成熟,使学校的特色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在管理方面实施了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策略。即针对前段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及时进行全面横向总结、积累,找出成败得失,同时定出下段工作的攻坚方向,使学校的机器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几点体会:

1.及时总结。

(1)学校重视。常言道:羊无头不走,雁无首不飞。机器人教学要想有大的发展,学校领

导是关键。我们学校的主要领导积极带头更新理念,以超前的思路,以率先垂范的态势积极参与并策划机器人教学工作,积极创设良好的机器人教学环境,保证了我校机器人教学的顺利运行。(2)建立一支热爱机器人实验室教学、刻苦钻研的师资队伍。一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是发展机器人教学的基础。机器人教学这个新生事物对我们教师来说,基本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借鉴,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并且我们所掌握的机器人知识也不多,所以要想发展机器人教学,必须要求机器人教师本质上热爱机器人教学、主动刻苦的研究机器人知识、积极探索机器人的教学模式,迅速提高自身素质,以确保机器人教学快速发展。我们的机器人研究教师兢兢业业,视机器人教学为已任,积极投身入该课题的研究中来,较快的适应并掌握了机器人研究的知识,取得了骄人的成果。(3)大投入、精培训。机器人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成本也很高。所以发展机器人教学活动必须要舍得投入才能正常开展。我们学校现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购置了充足的机器人活动材料,同时多给机器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比理论,赛技能等多种方式,使教师向精深发展,保证了我校机器人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2.强化积累。事实胜于雄辩:一个遍身挂满勋章的将军,人们看见后就知道他曾经骁勇善战,且战绩辉煌;正如秋后的果树,它用那累累硕果向人们表白一年来的功绩。只有不断的总结积累,才能留下脚印,才能不断前进。在机器人实验室建设方面,我们注重了边操作、边总结、边积累,无论是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活动及参加的比赛等,我们都留下了可追寻的足迹,积累了相应的资料,并在网上实行了资源共享。

(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我们准备分三步走,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第一步:加强储备

1、强化师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开展相应的校本研究,组织机器人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2、多方面收集有关机器人的教育教学资料,推荐优秀的教学课件、课堂实录、以及教学网站。

3、充实、完善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师用书。突出机器人理论、拼装搭件、程序设计等教学单元。

第二步:深化探究

1、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展机器人课堂教学。

2、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积累经验,完善智能机器人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步:展翅腾飞

积极参与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比赛,争创辉煌成果。

成绩的取得,来自不懈的努力。我们将以这次机器人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为契机,学习兄弟县市区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开拓进取,再接再励,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校长尊重人才 提高效能 努力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

尊重人才

提高效能

努力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

——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和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学校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主力军。当今,无论怎样强调人才及其重要性,更好的发挥人才作用,一点都不为过。学校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求贤若渴,积聚人才,尊重人才,学校才有后劲,才有希望。在此背景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剖析我校师资人才队伍现状,认清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研讨人事人才工作新的政策措施。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晒一晒家底——我校的人才队伍基本情况;二是研判一下形势——分析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是探究一下未来——部署下一步人事人才工作。

一、人事人才工作基本情况

2014年底学校召开了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两年来,学校

坚持培养和引进“双轮驱动”,积极统筹抓好师资、管理干部、教辅人员和辅导员等人才队伍建设,以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情况如下:

(一)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两年来,共招聘博士研究生48名(含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海外留学人员4名),柔性引进9名在各自的学科研究领域成就突出的特聘教授,聘任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31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二)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15年,学校推出了5个人才培养计划,其中“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重点支持计划”两个批次,共资助38位教师出国研修;“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共资助2人;“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个批次,共资助44名教师;2016第一批“青年博士学术专项支持计划”共资助25人;2016“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共有3个团队入选培育计划,6个团队入选孵化计划。前期的投入终于结出硕果,2016年,刘培德教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于文广和谢申祥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沈万芳等教师和外方导师合作发表了特类期刊论文,刘华军等教师受聘博士生导师,我校“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团队”入选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获得600万经费资助。

截至目前,我校现有各类高层次人才141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泰山学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等同于泰山学者水准的山东省高端人才智库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6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博士生导师50人。

(三)吸引人才的平台建设有所突破

1.我校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一流学科审核认定结果,共认定立项建设一流学科32个,我校的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位列其中。这标志着山东省“双一流”建设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

2.我校获批两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近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公布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名单的通知》。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

“十三五”期间,每个重点专业(群)每年将获资助建设经费400万元,每个培育专业(群)每年将获资助建设经费200万元(2016年为150万元)。

3.2016,我校再次成功申报“泰山学术论坛”项目,已连

续六年获得教育厅的资助,先后成功举办了“宏观经济政策、微观企业决策与财务管理创新”、“大数据与互联网经济”两个专题论坛;申报成功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2项。

(四)着力建设现有教师队伍

鼓励和引导教师外出进修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两年来,21名教师考取在职博士研究生,29名教师获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17人次获省教育厅国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9人次获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共派出国外进修57人次,国内访学34人次。招聘14名辅导员。

截至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449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65.5%,职称结构方面,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887人,占61.2%;学历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博士658人,所占比例为45.4%;学缘结构方面,具有海外学习或研修经历的教师227人,占专任教师的15.7%。

(五)积极稳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2015年,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完成2379人的首次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其中教师岗位1412人,管理岗位614人,其他专业技术岗位259人,工勤技能岗位94人,各类人才队伍岗位聘用与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进一步完善岗位聘用工作,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校院两级人事管理,副教授以下教师岗位聘用权全部下放学院。完善分配体系,落实国务院、山东省工资政策文件,已全部兑现到位,我们职工的收入水平已居全省高校前列。以绩效工资为主体,初步建立校院两级校内津贴发放体系,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

二、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国家、教育部及山东省陆续出台一系列高等教育及人事人才发展改革文件,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为我校人事人才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紧迫任务。相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学校人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我省已全面启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今年4月2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并召开高规格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这项工作。7月25日,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前,省委还印发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出台的这一系列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统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明确了改革目标,细化了改革措施,是十三五期间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人事人才工作要增强创新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新一轮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中赢得主动。

(三)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状,出台了“十三五规划”和教育综合改革相关文件。

这次会议,学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经过充分调研,出台一系列人才人事政策文件,将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后正式印发并实施。未来五年,将成为我校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学院人事人才工作主体地位的重要时期。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国内一流特色财经名校的发展目标相比,与财经类高校和其他走在前列的省属高校相比,虽然我们纵向比有进步,但是横向比不乐观,我校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数量、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教师发展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还面临较大挑战:

(一)我校师资规模虽然较大,但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相对

偏低。在学术上,尚未形成一批有建树、有较大影响力、有话语权、有较高地位的学术名师、大师;在教育教学上,有待培育一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能力出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名师、大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缺乏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方案的有影响力的、著名的智库专家。人才引进方面,既面临着引进人才难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压力;人才地位方面,既存在存量人才的作用和潜力未得到很好的挖掘的问题,同时尊重人才和崇尚学术的氛围还有待不断培育。

(二)人才发展面临瓶颈,人事人才体制机制亟需改革。

人才引进方面,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工作相对薄弱;人才培养提高方面,政策导向不够有力;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分类考核评价机制;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超岗聘任,后续岗位匮乏,严重压缩了人才引进的政策空间和现有人才的发展空间。

(三)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待提高。

总体上来看,我们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放在省属高校层面来看,也有很大提升空间。国内项目的立项、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学术话语权都不太强。学术贡献与我们的师资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匹配,我们有的教授、副教授没有科研成果,存在连续若干年都不搞学术、没有成果的情况。学校层面需要在科研考

核、科研激励、人才支持等方面的进行较大的改进,改善学术环境。

(四)在推进教师队伍发展的同时,管理人才队伍和教学支撑人才队伍有待同步发展,提高服务支持力度,三者尚未形成体系化发展和内生保障机制,发展存在一定的割裂现象,在发展制度方面,管理队伍尚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职员制,没有建立真正的职级晋升通道;

在人才培养方面,对管理队伍和教学支撑队伍缺乏配套培养培训机制;在岗位聘任考核方面,对管理岗位和教辅岗位缺乏硬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明晰的岗位职责;在内生保障方面,管理人员队伍规模过大,存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学支撑队伍服务教学意识不高,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学习能力、学历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人事人才主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放开手脚用人才,就是要深刻认识和自觉遵循人才的成长、服务和使用规律,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思路,科学规划,在政策制定、选拔培养、管理服务、评价考核等方面,探索和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人事管理与服务水平新提升,激发各类人才队伍的活力。下面,我强调几点下一步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发展的几项重点工作,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不仅仅需要人事人

才部门努力工作,同时,各学院、职能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发挥各自的作用。

(一)把握重点,强化措施,做好人才工作

1.进一步改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是解决学校高端人才紧缺最现实、最直接的办法。要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通过提供购房补助、科研启动经费等形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越的工作待遇;要更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敞开大门,不拘一格,柔性汇聚;要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采取“以才引才”和“大师加团队式引才”等灵活的方式延揽高层次人才;要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师资补充机制,面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和高级专家;要严格实行高层次人才的评估论证制度,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要实行新进博士(讲师岗位)预聘制度,预聘期满如未获聘高级职称或达到相应水平,不再续聘。

2.培育青年学者,构建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成长体系。我们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育力度,让青年教师不断“增值”而不是“贬值”。我们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重点支持计划”,“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青年博士学术专项支持计划”,分层次遴选,给予重点培养和扶持,资助他们赴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教学研修和学术研修。

3.要特别利用我省“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大力培养领头人,建设人才、平台和成果。要重视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泰山学者岗位、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学科人才团队培育。遴选具有较强攻坚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创新团队予以重点培育和建设,特别鼓励支持学科交叉合作进行科研攻关的团队,聚集优秀人才和优势资源,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带动学科发展,力争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造就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形成一批我校学科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加强与重点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的合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发挥作用、产出高水平成果拓展新的平台。

(二)统筹规划,重点支持,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建设

1.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我校“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60%左右,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其支撑学科达到70%左右”的目标任务,为此,要在重点建设学科对45岁以下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进行刚性要求,提供支持政策,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博士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2.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在职进修培训。进一步实施“中青年教师国内进修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新任职教师助教培养计划”、“教师社会实践计划”、“青年博士学术专项支持计划”等项目,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提高。要加强教师业务进修的目标管理和评价考核,保证进修效果。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员到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访学,探索教师“团队式”国际访学交流,提高进修成效,努力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

3.强化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突出我校鲜明的财经特色,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实践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推动教师面向行业和区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特别是财经战线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复合人才。

(三)健全体制,优化机制,不断改善人才成长环境

1.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明年首次岗位聘任聘期届满,在第二个聘期要对教师进行分类聘任。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设置不同的岗位类型,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进行分类考核。教授不再是终身制,要以岗位聘任代替职称评审。对于多年不发论文、不出成果、授课内容不更新的教授进行低聘。而对于师德差、教学能力差者,要坚决亮红牌,将其调离

教学岗位。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行即转的良性循环机制。

2.建立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师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完善现有考核制度,坚持发展性绩效评价的改革方向,有效发挥奖惩性评价的约束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方向引领作用,通过考核评价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与持续发展。将考核评价与薪酬制度、激励机制等有效结合,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职业规划,找准职业方向,实现职业发展。

3.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提升激励保障水平。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对于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要倾斜,讲竞争、看实绩、重贡献,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报酬的结合。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现有的有潜力人才,统一岗位考核要求和相关待遇,探索实施基本年薪制度,探索以项目绩效为核心的项目工资制,使核心人才的待遇水平具有较大吸引力。规范聘期考核,逐步建立正常的薪酬调整机制。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不断完善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

4.完善管理人员和教学支撑人员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创造性。建立岗位竞争和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岗位竞聘、评优推先等措施,按需设岗,择优聘任,对于事业心强、业务精的人

员给予更多发展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绩效,激励工作热情;开展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专项研究,鼓励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专业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研究;重视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理论学习,为他们提供进修、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开展定期的经验交流。

5.优化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推进简政放权。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完善机关机构设置,压缩机关人员编制,明晰部门职能职责,提高工作效能。二是整合教学科研机构,以学科优化整合为出发点整合学院和学科,明晰科研机构和管理岗位有关人员的学科、学院归属,提高资源利用、共享和管理效益。三是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推动资源配置向学院倾斜,让学院在人员聘任、岗位考核、绩效管理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加强对学院的指导服务、目标管理和监督考核。四是开展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改革试点,淡化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行政等级,突出学术导向。五是突出服务效能,探索试行教育职员制度。探索建立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职员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构建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促进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同志们,人才兴,财大兴,人才战略更是我校的强校战略,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建设一支优秀的、以师资为核心的各类人才队伍,是加快特色名校建设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与兴衰成败。学校即将论证、出台的《人才引进工作管理办法》《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办法》《关于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也是我校人事人才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的制度支撑。各单位要把人事人才工作放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干事创业,关心、支持人事人才工作,共同开拓,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山财大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发展道路,为建设一流财经特色名校的目标贡献力量!

下载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特色 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盘古中学教育教学新局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桥中学机器人特色教育总结

    新桥中学机器人特色教育总结 自动化是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高科技机器人则是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在中学阶段实施机器人教育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

    努力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教学新体系

    编者按: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教学重复、低效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对作文教学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比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广汉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新稿1)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开创广汉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2012年半年工作推进会汇报材料 2012年以来,我市统一战线工作在中共广汉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统战部门的有力指导......

    《稳中求进开新局》龙峰中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稳中求进开新局 龙峰中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26日 稳中求进开新局 龙峰中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26日) 2011年度真是:卯岁迎紫气,兔年呈吉祥。......

    彻底解放思想 真正“十破十立”努力开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新局

    彻底解放思想 真正“十破十立”努力开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新局面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十破十立”,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当前政治任务,开展......

    XX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_1

    XX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我,虽了解到了一些教学教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

    [中学教育]任务型教学1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江苏省泰兴市分界初中 张春美 关键词:任务型 教学 内容摘要: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可操作性,活动必须贴近生活,情境交融;活动必须面向......

    长堰中学教育教学汇报材料(2010)1专题

    长堰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我校是原长堰镇所在地中学,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4人,教职工52人。近几年,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学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