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与问题探讨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与问题探讨
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转变观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即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是高高在上拥有知识的权威,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感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探究性学习;再次,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要改变教学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杜绝“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以至全身互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寓教于乐,自觉不自觉地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3、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每篇文章有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教师应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积极挖掘并合理运用教材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精心设计教法,并创造性地施教,才能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高中数学组:马倩玲
在新课程推行的这三年中,所有担任新课改的老师一起经历了辛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首先感谢教培中心和学校组织许多形式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指导,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困惑。这些困惑源自于我们对新课程的陌生和教材的不熟悉;新教材传达的教学理念和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冲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1、全新的课程设置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置已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制。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唯一知识载体,它促使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
2、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数学技术的体现
数学技术融入数学课程是国际趋势,数学教学应使用数学技术帮助所有学生理解数学,并为越来越科技化的社会中应用数学作好准备。高中新教材中也增加了利用计算器等有关内容。数学技术集数学、计算机技术、数学学习工具三者为一身,数学技术是数学学习、研究的工具,是“工具”的“工具”。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不仅能计算、解方程、绘图像、因式分解、作统计等等,几乎囊括中学的全部数学知识,有的还具有智能推理的功能。它也会促进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课程也注重了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实验、推理、建模、应用的数学“思想”中,有效地实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4、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课堂活动方式的变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
2、明确教学要求的变化,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
如函数的零点问题应该是理论性很强也是应用性很强的问题,由于过去受计算方法的制约被人为地降低了,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要求也提高了。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如果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在每周5节课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3、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配置练习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题,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不必要求每题都做。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而是要开发其内涵的价值,根据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教师可及时地将练习册中与教学进度对应的内容作为课堂练习、口头作业或者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使用,及时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在使用习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过程性和成长性。
4、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每一周星期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一周确定一位主讲教师,就上一周的教学中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习)题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主讲,然后全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定案。
三、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1、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
2、合作流于形式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便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四、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1、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好新教材? 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多,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不好把握。另外,新教材编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提高了能力要求。例如:运算能力中有关指、对数运算及换底公式的使用,逻辑思维能力中有关实根分布、解对数不等式、解对数方程等,都只提供很少的课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关注与思考的是:能否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操作的既取舍分明又深浅度明了的实施方案或说明?让教师有所适从,让师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如何上好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有实效的课?
新课改以来,听了一些专家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高级别的新课程观摩课。专家的报告很精彩,观摩课也各有千秋,但总觉得这些新课堂里体现“新”的地方仍不多,仅仅是多一些提问、换一些术语而已,有些课堂上依然容量过大,抽象难懂,有些课堂虽有新课程的味道,但例习题安排得太少。
我们困惑的是:新课程中的“新”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专家所讲)与实践(教师上课)不相吻合的情况?是否是因为高考制度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只有这样做才最现实呢?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标准来上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高质量、有实效的课?
3、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作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肯定会对初、高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通盘考虑,但实际教学中情况往往不是如此,这是由于初高中的教学要求不同所造成。由于初中是普及教育,毕业会考是一种水平测试,教材上很多内容是作为阅读教材出现的,初中的教师为了教育质量,凡是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而高考是一种能力测试,是选拔考试。初中相当一部分阅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在高中课程中不再涉及,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这就造成初高中教学的严重脱节。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我们需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建立新的学生观和课程观。经过三年努力,新课改 的第一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对我们教师工作的极大的鼓励,也希望我们能再接再厉,在新课改中不断成长,不断创新。
第三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体会与感悟(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体会与感悟
东关小学张晓红
本学期,在褚校长和赵校长带领和指导下,城关镇总校部展开了
轰轰烈烈的课改活动,并且卓有成效。作为青年教师,我积极参与到
活动中去,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发现,高效课堂教学都
以“自主学习”的高效课改为模式。“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模式,非常值得教师们去学习,去尝试去实践。但真正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受旧的教学理念---“以教代学”影响甚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展开?”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在思考中改进。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同行交流。
一、构建对话新课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对话才
能引导,才能走进心灵,才能相互倾听、接纳,才能互相造就,才能
互相尊重、彰显个性。因此,语文新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应是“文本对
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元对话的课堂。
“文本对话”。在我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如果你是某
某(文中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
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以学生的朋友、同伴的身份平等地
介入其中,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价值观,影响和感召学生。当他
们互相对话时,我甘心当一名虚心的倾听者;当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时,伸出热情的手,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自我与他人交往的过程,是与其他精神生命交流的过程。我让学生合作互动地对话,他们既是讲授者又是倾听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犹如声乐世界的众生大合唱,保留了每一种声音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各展其才、各取所需、各自发展。
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去体验、去探究、去感悟,尽情地展示自己。如在课堂上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追寻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家庭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温床,校园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乐园,社会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天地,让语文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一些。如“在生活中识字”大街上、电视中、车厢里„„到处成为孩子识字的地方。
三、构建自主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如何让学生去体验父子情深?在初步感知课文后,我便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事情。孩子们充满对父母的深爱之情,述说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草原》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景,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读着,细细品味,孩子们真开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构建新课程,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创设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发扬和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的新境界。
第四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与困惑
1、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1.1全新的课程设置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置已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制。教材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唯一知识载体,它促使教师由原来的教师型向研究性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
1.2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3数学技术的体现
数学技术融入数学课程是国际趋势,数学教学应使用数学技术帮助所有学生理解数学,并为越来越科技化的社会中应用数学作好准备。高中新教材中也增加了利用计算器等有关内容。数学技术集数学、计算机技术、数学学习工具三者为一身,为数学的教育和传播准备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数学技术是数学学习、研究的工具,是“工具”的“工具”。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不仅能计算、解方程、绘图像、因式分解、作统计等等,几乎囊括中学的全部数学知识,有的还具有智能推理的功能。它也会促进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课程也注重了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实验、推理、建模、应用的数学“思想”中,有效地实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数学技术为人人掌握数学、用数学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数学技术将有利于使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数学”。
1.4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5课堂活动方式的变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2、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2.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
2.2明确教学要求的变化,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
如函数的零点问题应该是理论性很强也是应用性很强的问题,由于过去受计算方法的制约被人为地降低了,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要求也提高了。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如果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在每周5节课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2.3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配置练习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题,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不必要求每题都做。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而是要开发其内涵的价值,根据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教师可及时地将练习册中与教学进度对应的内容作为课堂练习、口头作业或者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使用,及时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在使用习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过程性和成长性。
2.4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每一周星期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一周确定一位主讲教师,就上一周的教学中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习)题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主讲,然后全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定案。
3、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3.1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
3.2合作流于形式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便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3.3变相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逐一解决。
反思: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而主动提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来设置。探究应是学生随着学习的开展,随着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合作及老师引导与促进而开展的。
4、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4.1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好新教材?
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多,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不好把握。另外,新教材编者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提高了能力要求。例如:运算能力中有关指、对数运算及换底公式的使用,逻辑思维能力中有关实根分布、解对数不等式、解对数方程等,都只提供很少的课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关注与思考的是:能否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操作的既取舍分明又深浅度明了的实施方案或说明?让教师有所适从,让师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2如何上好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有实效的课?
新课改以来,听了一些专家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高级别的新课程观摩课。专家的报告很精彩,观摩课也各有千秋,但总觉得这些新课堂里体现“新”的地方仍不多,仅仅是多一些提问、换一些术语而已,有些课堂上依然容量过大,抽象难懂,有些课堂虽有新课程的味道,但例习题安排得太少。
我们困惑的是:新课程中的“新”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理论(专家所讲)与实践(教师上课)不相吻合的情况?是否是因为高考制度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只有这样做才最现实呢?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标准来上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高质量、有实效的课?
4.3应如何拓广新课程中数学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完成对教材本身的教学任务,一般都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拓广与加深,如在课内增补一些相应的知识点,增加一些例题等。但是,怎样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加深?什么知识点可以适当拓展?什么样的知识点不必拓展?在什么时机进行拓展与加深?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盲目拓展只会只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困难,教学不易进行,出现教师用延长课时来弥补的不良状况。
4.4如何有效地使用配套练习
目前我们选用的配套练习是《创新课堂》,用了之后普遍反映不好。其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1)整体要求偏高,基础性体现不够,有些章节在基础训练中出现了类似高考题的综合性题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2)题量分布不均。在某些重要章节,题量偏少,不能达到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所必需的训练量。(3)题型不全面。某些传统的、典型的数学题有很好的训练效果,而配套练习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4)与初中数学缺乏有机的兼顾和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面理解。
(5)能力层次结构不够清晰,给教师的使用带来一定困难。
4.5如何对试卷进行合理命题?
一方面认为为了高考,课堂上要多讲一点,讲难一点,多补充一点,单元测试卷不宜太简单,太简单了没有练习的价值,而且学生会骄傲,可能不再去多花功夫;另一方面又认为学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已大不如前,课堂上讲多讲难,有很多学生根本就接受不了,单元测试卷出得难,让那么多学生考不及格,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开学至今两次考试平均分都不及格,后段学习中应如何命题,心中无数。
4.6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作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肯定会对初、高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通盘考虑,但实际教学中情况往往不是如此,这是由于初高中的教学要求不同所造成。由于初中是普及教育,毕业会考是一种水平测试,教材上很多内容是作为阅读教材出现的,初中的教师为了教育质量,凡是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而高考是一种能力测试,是选拔考试。初中相当一部分阅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在高中课程中不再涉及,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这就造成初高中教学的严重脱节。
4.7计算器与计算机的应用问题
新课程下的教材特别重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相关软件作图、进行数学运算、算法语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等,在现在的教学设备条件下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五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体会与认识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体会与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从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我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对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摸索,就此谈几点体会与认识。
一、对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
首先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每位教师须多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做到观念更新,真正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如果观念没有更新,继续用老观念进行教学,那探究性学习将成一句空话。
其次新的课程标准中,关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来说对教师也是完全新的,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的探究,这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自觉地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再次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找准自身角色的位置,那就是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应改变以往“导演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发现问题,确立探究课题,设计探究方案,并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教师更多的是以参与者和宏观调控者形式出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了解学生探究动向,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探究性学习赋予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但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作为主题探究活动的辅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实施提供条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尽责,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式的科学探究,因此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允许学生提出和实施不同的探究方案。在生物教学中,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因为提供给高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在科学上已有定论,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发现,目的是想让他们亲身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最终获取知识。例“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探究中教师在设计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实验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进一步为研究更合理的方案提供了依据。从学生的角度看,探究活动允许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它不追求结论的惟一性和标准化,而是鼓励学生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或调整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对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关系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生物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新的教科书是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是教学的辅助资料,对于教师、学生而言,教材内容是实实在在的,教材内容仍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研究重点。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是以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加大了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比例,教材中呈现出探究活动数量多,探究类型丰富,重视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的综合训练等特点,其探究活动按其在写法和能力目标上的不同,分为实验、、模型建构、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和调查、思维拓展等类型,各种类型探究活动共计128个(必修一45个、必修二37个、必修三46个),其中仅探究有11个、模型建构有5个、资料分析及资料搜集和分析有30个、技能训练有13个,教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与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按照现行的教学安排及学校评价体系,教师很难在探究性学习与教学效果之间获得最大的平衡。如何使探究性学习与教学效果获得利益的极大化,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本人认为教师首先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不动摇,不应将科学探究内容本应让学生经历或体验的探究过程转化为知识性的内容进行讲授;将科学探究变成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等;其次教学过程中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并不一定要事事探究,对教材中的相关探究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不同模式的处理。例如“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实验要求高、时间长、难度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其转化为“思考与讨论”模式;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对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显得没有必要。我们只有结合学生、学校、教师与教材等等的实
际情况,合理使用新课程的教材,设计好科学探究的教学,使新课标中提出的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对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教学关系的认识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中,而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如果离开课堂教学,那探究式学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教师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矛盾:
1、教材安排的理想课时与学校安排的教学课时存在矛盾。以我校2007学年为例:第一学期为22周,教学时间不到20周,第一学期为20周,到生物会考教学时间不到17周,而教材参考教学课时则需36周,所以高中生物教学课时紧张是教师没法回避的事实。
2、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课时与教材安排的理想课时存在矛盾。必修的三个模块36周教学时间仅是参考课时,而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水平,教学课时必然有所增加。
3、现行的教育与教学评价体制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存在矛盾。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会考、高考成绩为标准,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考试制度下往往并不是正相关关系。
4、社会、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与探究性学习理念的矛盾。在现在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条件下,学生没条件、没时间也没能力在课外进行探究活动(过去所谓一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际效果很值得思考)。正是多种因素使某些教师在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误区,一是将它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强调了能力、态度、体验,淡化了知识,于是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讨论、研究、实验等,抛弃
有序的指导,将探究性学习这一手段与教学目的本末倒置,忘记了教学真正目的所在;二是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抛弃探究性学习理念,教学中只以知识目标达成为目的,忽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广大生物教师面前不容回避难题,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能力不论作为探究的方法或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用的,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而将探究性学习置之不顾;其次认清探究性学习与知识目标达成的关系,探究过程固然重要,它让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认知的建构,可长期的探究而得不到结果,将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不能抛开知识的学习单独来搞探究。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教师不能左右考试制度,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起码可以做到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一味的去灌,以达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对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思考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强调探究活动,好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让课堂氛围积极热烈,而且与此同时也能够掌握探究技能,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现实的探究活动大多实际就是课堂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唤起解决问题的欲望。探究活动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意:
1、问题是实际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提出要自然);例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设计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作为设问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大头娃娃”,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气氛活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探究的过程应该是紧凑而又流畅的(这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课前材料、知识、技能上准备,并且设计好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和相应的问题引导);例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下列材料设计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采用问题结构进行编排,设疑、激疑,制造悬念和矛盾,层层递进,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向正确思维方向迈进,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材料一:1895年,英国的细胞生理学家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材料二:通过表面张力的试验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比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要小得多。有人在脂肪与水的模型中加入极少量的蛋白质,结果表面张力就降低了很多。材料三:每一个磷脂分子都包括头和尾两个部分,头部可以溶于水叫亲水端。尾部不溶于水叫疏水端。推测:磷脂分子在水中将如何排列呢在细胞膜中又将如何排列呢?材料四: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材料五: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发现:所有的细胞膜具有同样的形状,即深色平行线中间夹着一条透明带。这两条深色的平行线如同两条“铁轨”。材料六:1970年,福润(L.D.Frye)和艾地德(M.Eddidin)利用荧光技术研究细胞膜结构:人与鼠细胞融合实验。
3、对于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出现的问题,应该掌握的技
能进行总结,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提问或总结,对探究的问题也可进一步延伸。关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教师可以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进行探究,并结合生物和化学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主要途径,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确立探究性学习理念,加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正确处理传统的重视知识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与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关系,摸索出一条既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又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