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子课题《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
子课题《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实施方案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创新教育思想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关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介绍有很多,但大多处于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关于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资料只有极少的案例。
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一方面,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在宏观上从“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实施应用、模式构建、质量和效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但以应用导向从省域发展的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另一方面,国内外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施、资源建设和教学应用等单方面的研究,缺乏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模式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吉林省特定省情的基础上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从体系上、整体上的模式研究还很欠缺。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确定了本选题。
二、选题意义
1.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2.本研究通过探索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策略,加快在吉林省省域不同程度的数字化环境基础上,深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吉林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推进吉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决策
咨询与实施依据,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提供典范。
三、研究价值
1.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2.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区域的联动,产生省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3.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省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省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态评估。
4.通过研究与实践,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特色实验区及特色实验学校,增强其辐射功能,并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出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
2.建立并完善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层级管理与评估体系;
3.打造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特色实验区及特色实验学校,增强其示范与辐射功能,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4.打造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并能以点带面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五、研究内容
1.省域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调研。通过对全省不同市(州)的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吉林省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题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差距和异同点,为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与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2.推进全省城乡教育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应用。结合试点区域内的学校实际,从提高信息化应用绩效出发,探索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3.探讨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体系。基于“十一五”吉林省“双教一课”城乡协作的经验,继续调动和发挥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构建具有吉林省区域特点的城乡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模式,并打造典型实验校、实验区。
4.推进吉林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根据吉林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市(州)、县(区)各级教育信息化推进机构评估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实验校的评估标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建设评估标准等。
六、创新之处
1.以应用为导向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模式与策略;
2.在考量城乡信息化差别基础上,关注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的协同发展,探索在原有基础上的相对均衡;
3.建构省、市、县、校、师五级联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
七、研究思路
以国家级和省级电化教育实验校为研究主体,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
1.基于理论研究,构建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创新应用学校以及不同区域信息化环境与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2.基于实践研究,构建城乡中小学不同信息化环境下如何使应用效益最大化,并在实验中打造典型实验区、实验校,实现以点带面的带动、辐射作用;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构建教育信息化实验校以及各级电教系统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评估体系。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文献法、网络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研究过程与常规教学、日常教研、教师培训结为一体,主要以三种培训推进研究:一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培训,主要采用课例分析、专家引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二是“研究措施与实施策略”的培训,主要采用理解观摩、经验交流、骨干示范的方法进行;三是“效果测量、数据分析与结论形成”的培训,主要采用个案点评,启发带动,以点促面的方法进行。
九、技术路线
以省域整体推进为目标,以应用为主导,采用行政推动、实践结合、项目评估和信息化竞赛并举的推进策略,统领各子系统协调发展,调动各级电教系统和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十、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6月-12月)
1.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对课题的目标进行初步研究,拟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
2.成立子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3.优化校园信息环境,丰富资源库为课题实施做好准备;
4.网络调查问卷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分析吉林省城乡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题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差距和异同点。
(二)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3年6月)
1.根据制订的具体研究计划开展实施。
2.各市(州)、县(区)确立实验区和实验校,实验校间确立互动协作机制,基于网络等信息化手段组织各实验校及校际间的教研、培训、资源、教学各方面互动。
3.每半年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工作,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
(三)成果汇总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2.整理教师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资源等,整理学生问卷、成绩统计、相关评价等资料。
3.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十一、预期效果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科研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家校沟通信息化,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二、保障措施
在试点建设中需要充足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软件管理。这些方面都需要市政府、教育局对各试点校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试点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我市、局领导高度重视,为试点建设的开展做好组织分配工作,并对试点建设开展过程中的设施做好硬件保障。
第二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实施方案
本研究将进行一些扎扎实实的调查,摸清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得到关键的数据。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和中央电教馆的合作,可以从调查的质量、调查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得到充分保证。我们将获取详细、真实的数据,经过深入细致地研究,发现问题,并揭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本研究将主要关注“校园网建设现状”、“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状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三个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对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过程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将采用层次结构,按照县、市、省的结构得到相应的研究报告。例如,某个县的调查问卷收集之后,经过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就可以得到该县的有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数据和报告。该县所属省的报告,就可以通过所有属于该省的市、县的数据的汇总得出。这样,本研究将对各级部门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状况给出一个较详细的调查。
这里的具体数据请费老师填写(多少地区、学校等)
研究将分成四个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第一阶段
2002年10月----2003年1月,分析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的状况,问题、困难、前景等,考虑问卷的设计,负责人赵国栋。这个阶段的主要成果是研究报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相关资料收集》
第二阶段
2003年2月----2003年4月,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问卷,负责人缪蓉。这个阶段的主要成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之问卷》
第三阶段
2003年5月----2003年9月,将调查问卷发放到各地电教馆并下发学校,然后回收。负责人费龙。
第四阶段
2003年8月----2003年12月,收集调查问卷上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负责人缪蓉。这个阶段的主要成果是《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模式研究》、《中小学教育软件产品比较研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研究》、《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指标研究》等。
第三篇:《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
《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课题管理办法
第 一 章
总
则
第一条 第二条 为了加强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以下简称“杂志社”)负责本课题的管理。其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和发布课题研究指南;
2、组织和指导子课题研究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评价及成果验收与成果发布;
3、组织专家参与课题管理、指导工作;
4、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上建立课题专用网站;
5、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网络科技时代》杂志上设置“课题在线”专栏。
第三条 杂志社受理子课题申报的范围为全国教育领域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教育科研单位、教育信息化产业单位。
第四条 本课题属自筹经费课题,总课题组重要活动的经费由杂志社的科研专款与各子课题单位上交的课题管理费构成。
第 二 章
课题立项
第五条 第六条 子课题采取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原则。
子课题申报时间限在总课题开题前1个月、开题后3个月内受理,逾期原则上不再受理子课题的申报。
第七条 子课题实验区、实验基地、实验校申报条件。
(一)课题实验学校申报条件
1、有一个经济实用的信息化校园网络;
2、有一支志在创新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3、有一套有个性的现代化办学理念;
4、有一批信息技术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5、接受总课题组的管理。
(二)课题实验基地申报条件
1、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卓有成效;
2、学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3、学校有个性的现代化办学模式已经或正在构建;
4、接受总课题组的管理。
(三)课题实验区申报条件
1、有教育研究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2、“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实用、成效显著;
3、有一批承担本课题子课题的实验学校(县(市)级实验区有实验校5所以上;地(市)级实验区有实验校15所以上);
4、接受总课题组的管理。
第八条 子课题申报程序
1、实验学校按照总课题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提出课题申请报所在省级指导组签署意见后送总课题组备案立项,并颁发课题任务资质证书;
2、参加专项(题)研究的实验学校有相关省级指导组推荐并与总课题组合议后下达立项通知书,并颁发课题任务资质证书;
3、实验基地先须申报子课题实验学校,再经所在省指导组签署推荐意见,最后由总课题组核查资质,认证后即于授牌。
第 三 章
课题管理
第九条 成立总课题组
1、总课题组属一级课题组,负责制定总体实施方案,负责对专项课题研究方案的审定,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信息的管理;策划并实施总课题组各类交流与研讨活动及成果集成与推广工作;负责对一般实验学校实验研究活动与行为的指导与督察。
2、总课题组原则上负责对核心子课题组(二级子课题)包括专项课题组和省级指导组和实验基地进行直接领导与指导。
3、总课题组下设专家指导组、工作执行组两个直属机构。
第十条 成立各类子课题组
1、成立专项课题组和省级指导组 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专项课题组、省级指导组均属二级课题组。
专项课题组由总课题组规划的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专项课题组必须制定本项课题研究方案,负责专项课题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交流等具体工作。
有关省市(区)的省级指导组负责对本地区实验学校日常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与监督。
2、成立实验学校子课题组
实验学校子课题组属本课题组的三级子课题组。
凡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均须申报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原则上学校校长担任子课题组长。子课题的申报必须依据总课题的原则要求和学校实际。
成立专家指导组,下设若干学科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指导。主要职责:
1、对总课题整体实施方案及其具体操作策略的理论支撑;
2、课题进行中有针对性地视导与培训(培训、报告、讲座、研讨与示范);
3、课题终结时对各子课题成果的验收与鉴定;
4、总课题结题时负责总成果集成的策划、主持与参与;
5、其他委托工作的指导。
成立课题执行工作组,具体料理日常事务。其主要职责:
1、课题研究过程中重要文件的撰写,重大活动的策划;
2、课题研究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3、课题组内外各重要公关关系的建立与培育,研究过程中各重要环节的把握与梳理;
4、课题研究进行中各类咨询的及时解释与服务。
5、定期深入实验学校调研,为总课题组及其专家指导组及时提供课题实施情况的报告;
6、完成其他委托工作。
专项或省市指导组、实验区、实验基地、实验校一经认定便由总课题组与其一一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各自承担的任务与享有的权利。
本课题研究期限内所属各实验单位每年12月向总课题组上传本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各子课题批准立项后不得更改,如需对课题研究范围和重点进行调整,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并由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向总课题组报告备案。
子课题研究因故需中止者,其所在单位应及时报告总课题组由总课题组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
总课题组可对下列情况的子课题做出撤销决定:
1、课题立项后一直没有任何研究活动的;
2、课题实施情况证明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不具备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能力与条件;
3、子课题单位无任何理由不接受总课题组管理(立项、中止、变更、活动、经费、协议等的管理)的。
4、由于课题内部原因致使课题无法正常进行的。
第 四 章
课题结题
第十八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必须按时填写《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书》,并提交全面、翔实的课题研究报告(文本一式三份)连同电子文档软盘一并报送总课题组。
第十九条
课题结题由总课题组专家指导小组对各子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由总课题组颁发《成果鉴定证书》;评为优秀成果的课题,给予适当奖励并向全国推广。
第二十条
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软硬件、数据库、专利、成果报道新闻稿等,均应注明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子课题》(全称)字样;课题成果将整理结集成册公开出版。
第 五 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起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总课题组拥有对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其他未尽事宜,另行商议后颁行。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
王怀宇,李景丽
(保定学院 信息技术系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城乡义务教育现状,导致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问题,结合教育信息化,提出教育信息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为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 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断加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其中教育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失衡现象:第一,发展的优先级别不同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第二,教学条件差异较大;第三,师资力量差别大。由此可见,义务教育均衡化还远远没有实现,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手段之一。
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善区域环境,消除区域差别,而教育信息化则为教育均衡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可能。首先,教育信息化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借助于现有的通信网络,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可以合理利用教育投入,减少重复性建设。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秀课程资源,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时间,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再次,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实现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将知识以更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因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教育信息的高度共享
城乡教育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获取的不公平,对于区域优势明显的地区,学校可以更为及时、全面的获得各类教育信息,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从而能够实现双向信息交流,能够及时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沿,修正办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办学效率。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学校往往不能及时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现状和发展方向,即便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也缺乏对这些教育方针政策的相关指导和疑难解答,从而导致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另外,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种类繁多,既有教育部的信息平台,也有省级、市级甚至县(区)级的各级教育信息发布平
台,教师往往要访问多种信息平台才能获取较为及时、全面的教育信息,同时也会因为各种平台信息的不同步问题造成信息获取的滞后和缺失。教育信息获取的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当整合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平台,构建统一、具有权威性教育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平台,实现教育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能够及时方便的进行教育信息的双向交流,实现教育信息获取的公平。
2、建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发达地区的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有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机会,从而能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而对于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能够获得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不仅没有信息化资源,而且连基本的图书馆、资料室都不具备,甚至都没有教学参考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限。因此,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素质是实现教育均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远程教师培训平台和教师自主学习的平台,可以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进而实现教师素质的提升。远程培训利用计算机网络打破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程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还可以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其他教师学员交流,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和技能,更加适应当前偏远地区教师的现状。同时还可以构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学习室,使教师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学习手段,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不均衡的现象。
3、完善教学资源信息库,打造区域教学中心
优质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的教学资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学内容,各地区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学资源库并不适合,而且建立集中信息数据库反而会增加数据中心的流量,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质量,较好的方法是在全国统一的教学资源网站中根据区域差异建立区域教学资源库,集中区域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地方教育服务,这样既可以消除区域内城乡差异,分流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又利于教师和学生快捷的获取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4、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随着信息化的来临,教学方式已经由单一的“粉笔+黑板”过渡到计算机辅助教育,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和采用多媒体教室等手段,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教师信息化培训后要配套相应的教学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教室或电子教室,首先教师从教上进行变革,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更大的求知欲,进而配套多媒体网络机房或构建数字化校园,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寻求问题答案,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教育信息化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进,盲目的一步到位只能导致资源不能有效地得到利用,从而导致财力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张燕军.从奥巴马政府修订NCLB法看美国教育均衡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1.(2)
[2] 刘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3] 翟博.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7,(7):22-29
[4] 李崇爱.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第五篇:《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溧阳市燕山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一)对传统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策略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
尽管传统教学模式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较大的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如今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孩子的求知欲望,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而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的误区的反思
随着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然而我们看到,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一些误区。
1、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不适当的过度开发使用,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其他媒体(言语交流、课本等)的作用,以致造成高投入,低产出。
2、在应试教育观念的驱动下,我们的教学比较强调书本知识,不少课件仍以展示和呈现知识为主。由于软件缺乏灵活性,许多老师在教学上难以体现自己风格。课件内容完全重复材料内容,环节固定,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3、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展示各种用常规手段难以表现的现象,帮助学生获得直觉经验。计算机具有交互性的本质特点是多媒体技术优于其他媒体最突出的特点。但目前演示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居多,计算机的交互性运用不足。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新策略的提出。
1、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已成为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但计算机及网络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只是为了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提供了一种基础、一种可能。要使计算机及网络在教育领域真正发挥促进作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
2、当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
3、我校是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98年开始学校一方面花巨资投入完善现代教育硬件设施。到目前为止,我校拥有交互型的电脑室二个(含94台多媒体电脑)、语音教室一个、讲授型的多媒体综合教室1个。另一方面同步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几年下来,取得了一些成果,课堂教学已发生了可观的变化。近两年,学校硬件条件正发生质的变化,对现代教育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展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的研究已迫在眉捷。
二、研究的几个概念和实验因子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改革教与学的过程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既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归宿。其实验因子: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性功能有机结合,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且能立即反馈,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运用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促进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心理学家苏瑞特拉做过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说明运用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功能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多媒体技术能看见、听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的多,通过讨论、交流、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的教学效果。
3、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可以按教学目标要求把不同的媒体信息和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按学生的个体之间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及调整,便于因材施教。
4、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容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识。学生在交互式环境中学习,不再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练习等。
(二)现代化课堂教学策略
我们认为现代化课堂教学策略应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成效最大化。
1、教育思想现代化,关键是教师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1)新的学生观。教师应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上进心、自尊心、求知欲,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应该为他们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新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应成为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3)新的教学方法观。学生是索取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识工具。
2、教学过程最优化
(1)运用多媒体技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人类知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输的效率。
(2)构建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和“学”,教师的他控和学生自控的完美结合,必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不能老是挂在教师嘴上而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模式去行以
学生为主体之事。
3、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1)最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络,搜集所需的资料,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和高密度的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参与面进行反馈交流。学生在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形成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渠道,且可以人人参与。CAI能提供及时的反馈,这些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所不能及的。
(3)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实现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控制学习进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培养。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策略的理论假设。
“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构建新教学策略”研究的假设是:通过在现代化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下,正确而充分的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逐步地丰富和完善以计算机为技术核心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新策略,最终全面实现学生素质的更优的发展,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目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一)多媒体展示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
1、研究的起讫时间:从2000年9月起,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引入课堂,以多媒体展示型的教学模式为重点,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
2、多媒体展示型课堂教学策略基本格式及特点。
多媒体展示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格式如图所示:
本策略是指教学中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来传递教学信息,呈现与阐述教学内容,学生同步学习。
其特点表现在:
(1)从教师角度看,教师通过制作的课件更好地表达了教学内容,呈现了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情景的创设。
(2)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接受的信息更为形象丰富。
(3)从计算机提供的信息特点看,媒体创设了良好情境,提供集声像,图文并茂的更为直观,形象的信息。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增加感染力。
(二)多媒体交互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
(1)究的开始时间:2002年5月,在已有的展示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基础上对交互型策略进行研究。
(2)硬件、软件准备。
硬件:学校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争取全校每个班都成为多媒体教室,建设几个人机交互的网络班,在网络教室中安装视频信号传输网络实现联网教学,并在校内基本建设成一个点对点形式的对等网络。
软件:教学使用的CAI课件具有交互性,教师要熟悉网络教室的功能,并会控制教室网络系统。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会使用CAI课件。
多媒体交互型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格式,如图所示。
本策略是指每位学生一台多媒体电脑,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并通过多媒体
教学网络及其有交互功能的课件实现点与点间的通讯。教师通过网络,利用媒体的交互性程序设计间接控制教学过程,学生根据课件的指导及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异步学习,实现人机对话。
其特点:
(1)从教师角度看,通过制作好的课件表达教学内容,呈现教学过程,创设一个交互性学习环境。
(2)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接受的信息形象而丰富,学生之间利用网络进行集体的交流,同时学生一人一机,个体在集体环境下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3)算机提供的信息的特点看,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同时备有大量的资料以拓宽思路。在交互型课件中设有练习题库,能作出智能判断,具有辅助功能。
(三)多媒体网络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
(1)研究开始时间:2003年5月。学校校园网的不断完善,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学校开始涉足网络化教学的实践。
(2)硬件、软件准备
硬件:构建一个100兆接入,百兆到桌面的大网。新建IBM网络教室,通过ISMDN的接入将电脑教室及全校电脑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加速学校发展的数字化进程。
软件:由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负责建立校园网资料库,全体教师接受校园网络平台的操作培训。实验班学生能自如登陆校园网,并利用搜索引擎浏览、搜集信息。
(3)多媒体网络型课堂教学策略。
本策略是指教师利用网络教室与校园网、广域网相联,将三种资源即交互型课件,校园网资源,英特网资源实现同时共享,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度等。进行生生、师生交流,从而实现网络化学习。
其特点:
(1)从教师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探讨。
(2)从学生角度看,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且接受信息的来源更为广阔,学生个体不但可以自由选择内容、进度,还可以自主支配时间,选择地点。
(3)从计算机提供的信息特点看,媒体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并与局域网、英特网的相联结,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学生的网上学习具有充分的自主权。
四、研究成果的形成成果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教研组等结合实际建立子课题开展研讨。
第二阶段:中期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评比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通过结题鉴定并推广成果。
成果形式:阶段性成果为科研论文、调查报告、音像资料。最终成果为结题主题报告或著作。
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本课题是在我校原有课题《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研究》(报市立项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前期的研究、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关成果及论文在省地市级以上多篇发表。我校已建成多媒体演示教室,网络教室,绝大数教师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了证书,具备了初步的操作运用能力,多数教师已具备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能,并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指导。我们将请上级有关专家担任顾问,直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我校与有关电脑公司广泛联系,并能随时获得他们的硬、软件等的技术支持,为教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
六、课题组成员结构和分工情况:
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给予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职务姓 名职 称分 工
顾问黄虎松中学高级指导督促课题研究的实施
组长钱腊彬中学二级负责课题研究过程的全面工作管理,总体组 织管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副组长管春军中学二级课题实施,负责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 研究成员
研究成员
研究成员邱静中学二级陈粉庆中学高级彭瑛中学二级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 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 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