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18: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篇:“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课题的提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从教师的人格修养开始,没有教师的健康人格,就没有学生的健康人格。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榜样的基石,是联系学生的重要纽带,具有率先垂范作用。可以说,优秀教师是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他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并躬行实践,表现出特有的教师人格。他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他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使许多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伟大人格至今仍为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所敬仰。鲁迅留学日本时的教师藤野师藤野先生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曾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得鲁迅在回国多年以后,还深深怀念着怀念着老师。在鲁迅晚年,深感写作疲倦时,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激起无穷的力量,点一支烟继续奋笔疾书。鲁迅把藤野先生作为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教师人格的特殊魅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还是我们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课题组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作为二级子课题进行探索,希望通过课题的形式系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课题的研究意义

有利于促进教师师德师表工程建设,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水准。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课题研究理论支撑

以马克思关于人和人格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的各种关系中,人格必然会通过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来体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哲学理论。马斯洛和罗杰斯都认为对人性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有利的环境,使人性充分发展,使个体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认知科学理论。艾森克理论能科学地解释学生人格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指出,人的智力结构由8种智能组成,而且不应局限于他所确认的这几种,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既然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那么,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应该以多种形式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去评价,全面掌握各方面信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而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满足的追求。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激发教师对声望、地位、荣誉、赏识、威信、信心、本领、成就等需要的追求,并帮助教师满足这些需要,使教师逐渐地达到需要层次之颠——自我实现。

二研究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一方面,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多元的;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素养是由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等诸方面的素养构成的复杂系统。为此,要构建教师成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教师专业素养的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主体性原则:教师是研究的对象,更是发展的主体,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必须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为教师的自我实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全体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发展性原则:一方面,教师本身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发展的愿望,行动研究要以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把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学校集体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真正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研究目标

提高教师多方面的素质,进一步弥补教师人格上存在的某些缺陷与不足,使教师人格更加完善。

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亲近感,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通过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人格,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使学生不仅学到渊博的知识,获得终身受益的做人的道理。

以“考核与评价制度”为导向,强化师德师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设计:

①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分析 ②初中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

③职预职高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

④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

⑤优秀教师身上的人格魅力个案研究

⑥构建教师成长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教师在反思、学习、激励和活动中努力提升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研究思路:

①广泛宣传和发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作为学校工会师德师表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②设计问卷调查表,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访谈调查。

③根据教师人格魅力的十二个方面,确定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评估指标。④各人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气质类型确定自己的科研范围。⑤以点带面,形成教科研氛围。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具体将采用以下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

②文献理论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③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教师的访谈或问卷调查,实现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④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规划4黑体.研究时间与进程

启动阶段6年月—年4月.5 ①讨论、确定子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确定课题组成员和本课题的集中活动时间。②根据学校《分层次教育背景下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课题研究方案》,讨论、制定“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方案.③设计教师人格魅力调查表,调查分析我校教师对人格魅力项指标的排序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阶段性成果之一.5 推进阶段年5月—年月.5 ①做好课题的切入准备工作,并开始初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必要的访谈,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初步开展课题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②在专家及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对参研人员进行进一步培训,对所研究课题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解决,参与交流讨论。结题与总结阶段年月—8年6月

主要任务为:整理资料:研究的情况如何,所取得的成果有哪些,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结题,对所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写出结题报告。

六、组织保证

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子课题组: 组长:陈益民

副组长:金&辉

组员:严建伟、管晔、刘发明、叶叶君、吴并梅&朱春红&钱炳安 课题组任务:

①制定研究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方案,组织方案实施,总结研究成果。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经验材料,学习《实施方案》,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掌握操作方法。③确定本课题研究的集中活动时间,检查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进展,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④做好档案管理,注意研究材料的积累。

第二篇:10年课题总结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09-2010第一学期课题组研究工作总结

和顺镇中心校 王小琴

从确立了《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的课题开始,我们全体课题组的老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中。本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计划,以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进一步调动课题组成员投身于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不断规范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力求通过探索研究小学生作业设计的现状,寻求一种既能促进学生提高,又能促使教师发展的作业过程管理方法,积极探索出小学数学课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挖掘数学教学的最大效能,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数学学习态度。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短短的几个月,课题组成员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潜心学习和研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作一些大胆的探索、延伸和发展,使我们的这项课题顺利地开展。在2009年,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接触的不是太多,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课题负责人组织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和新的教材教法学习,还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本,课题组成员自费订阅了小学数学的专业刊物《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研究》等杂志,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此外,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加了上级组织的教材教法考试,均考试合格。

2、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为了使课题有效推进,了解了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及作业管理的现状,本课题组设计了《关于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问卷调查》的调查问卷表,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活动,及时总结了这次调查活动的情况,并完成了调查报告的统计。通过对学生的个案分析,发现了小学生在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组做下一步研究做好了准备。

3、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我们课题组成员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1)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智能结构的独特性,按照学生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我们在设计作业时,注重考虑作业的层次性,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时,在作业的难易度上考虑作业的层次:其一,巩固性作业,即初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之基本层次;其二,应用性作业,即能较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较易问题之中等层次;其三,发展性作业,即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之高等层次。三个层次的作业相互联系,逐步深入。

(2)根据个体差异与作业分层: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从智能多元与作业分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这对作业分层设计很重要。因此在作业分层设计时,既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式、图表式、语言式、实物式等媒体沟通数学作业内容,同时又设计解决途径多样的作业。

当然,课题组成员在本期也开展人人上好一堂研究课的活动,全组成员集体备课,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分层作业设计的方法和途径。11-12月份,本课题组成员张志华、郑春洪两位老师分别上了一堂有实效的对作业分层设计研究的公开课,课题组成员根据上课的情况,共同研究了对分层作业设计教学中“备”有层次,“练”有层次以及“评’有层次性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并把在上课中体现出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讨论、分析,形成了有效的教学反思。

4、制定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以此激励和督促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保证课题的可持续发展。定期举行调查研究活动。领导小组及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研究的某些专题定期举行调查研究(原则上每月至少一次),通过听汇报、听课、现状调 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以此作为过程性检测的依据。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我们的老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

5、认真整理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适时召开小型的课题研究研讨会,调研课题的研究情况。做到研究前有计划,年末召开研究成果总结会,并作好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督促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整理研究的资料。如,积累学习资料一册,教学反思14篇,课堂教学教案7本,教师论文6篇等。

在后续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奋力扬鞭,不断进取,从实践中去总结,从总结中去实践,再从实践中去升华,扬长补短,修正不足,真正地把我们的课题《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次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落到实处,也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了一切学生,为了改变学生的一切,使学生在快乐的海洋中汲取着知识的精华而努力!

和顺镇中心校

2010年1月12日

第三篇:有效性课堂研究背景下学生教育实施方案

有效性课堂研究背景下学生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有效性课堂研究实际,特制定本学年教育学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依据,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使学生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教育目标

通过礼仪、感恩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通过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环保意识;通过学习习惯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节俭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实施途径

1、高尚师德引领: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对学生有巨大的示范引导作用,全体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文明行为的楷模。

2、主题活动教育:各班级、团支部、学生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学科德育渗透: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各学科教学要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

4、校园文化影响: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5、家校互动协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四、实施步骤与措施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

通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1.成立我校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网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组 长:陈国明

副组长:马建忠、孙晨曦、刘丰、陈德忠

成 员:付小铸、陈秀中、严华、戢刚、宫铁托、万大江、谌海波、聂太保班主任、思品教师

执行成员:全体教职工

2.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纲要精神和《万店中心学校学生一日常规》、《万店中心学校绿色班级评选细则》、《万店中心学校违纪学生处理条例》等规范,政教处制定出学生的学会感恩、仪容仪表、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考试习惯等日常行为具体要求,开学后组织学习要求学生会背诵,进行闭卷考试和随机抽查,让学生明确并牢记守则和规范的要求,考试不合格的学生需补考。

3.各班学生自查自纠,各班也要研究制定出本班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案要有针对性,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4.国旗下的讲话。利用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举行升旗仪式,全体教师参加。活动环节由三部分构成,即旗手感言、国旗下演讲、总结安排。旗手为当周负责班级杰出学生两名,政教处组织演讲团,人员包括学校领导、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校外成功人士,主题由政教处提供思想教育侧重点,题目内容自行准备,一般时间不超过8分钟。

5.利用每天夕会时间开展“天天成长会”活动,由班主任落实,年级组和政教处检查督促。这一时间主要进行三个环节,一是学生在成长手册上记录感悟当天收获,二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三是班主任简单点评。

第二阶段:执行与检查落实阶段

学生在明确良好习惯要求的基础上,贯彻落实,自理自律,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行为规范逐条分解,巩固习惯养成。专项养成教育内容、具体措施及检查督促办法如下:

强化一:两操管理

要求:早操、课间操铃响后安全下楼梯后跑步进操场,做到快静齐,严禁拖拉、迟到、旷操。

具体措施:

1、早操、课间操迟到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2分,旷操一人次扣量化分3分。

2、早操、课间操由体育老师分年级评出最优班级和最差班级,最优班级奖班级量化分2分,最差班级扣量化分2分。

检查人员:值日领导老师和学生会干部、政教处、教务处、体育老师。

检查方法: 值周老师对各班上操人数进行清查,值日领导和体育老师对各班上操质量进行检查督促,体育老师进行操后点评。

强化二:就寝管理

要求:晚就寝及时回宿舍,严禁就寝期间在寝室外闲逛、逗留;按时关灯,安静就寝;严禁就寝时间在寝室吵闹或者做与就寝无关的事;严禁在校期间翻墙外出、进出网吧等严重违纪现象;

具体措施:

1.每周对寝室卫生、纪律进行量化评比,每周评出就寝最佳寝室,每月评出最卫生寝室。

2.在校期间翻墙外出、进出网吧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5分,并邀请家长来校配合教育。

3.就寝时间做与就寝无关的事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3分,并由违纪学生个人书写书面保证,达两次以上者,邀请学生家长来校配合教育。

4.班主任老师查寝到值日领导处报到,一次不查寝扣3分。

检查人员:值日领导、值周老师、班主任和寝室管理并按规定扣安全奖金。

检查方法: 班主任对就寝人数进行清查,值周老师和值日领导及寝室管理员对就寝纪律进行检查督促,并做好记载。

强化三:就餐管理

要求:学生带学生证有序慢步下楼梯进入饭堂,严禁跑步进饭堂;进饭堂后自觉排队,严禁插队;严禁在饭堂乱倒饭菜。

具体措施:学生跑步进饭堂、插队、乱倒饭菜者一人次扣量化分2分并上交书面检查。

检查人员:值日领导、值周老师和学生会干部、政教处、教务处。

检查方法: 值周老师和值日领导对就餐环节进行检查、记录、通报。

强化四:文明礼仪

要求:在校期间一律身着校服,按要求佩戴学生证,仪表大方,不戴耳环首饰、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在教学区及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使用礼貌用语,见到师长朋友,礼貌问好;集会时,不讲话,不看书报,不随意离开会场,离开会场时保持会场干净;严禁在教学区疯狂打闹、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严禁在校期间骂人、说脏话、打架擂肥、以大欺小等严重违纪现象。

具体措施:

1、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前全体校委会成员佩戴标志到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到校。

2、每周对各班学生仪容仪表、学生证的佩戴进行普查,不按要求注重个人仪表和佩戴学生证,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2分;

3、语言不文明、说脏话、骂人、疯狂打闹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3分,并由违纪学生个人书写书面保证,达两次以上者,邀请学生家长来校配合教育。

4、打架擂肥、以大欺小者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5分,邀请学生家长来校配合教育,违纪两次及以上者要求其家长转学。

5、坚持尊师礼仪示范岗,每周一个班级负责,开始时间为每天早饭后十五分钟开始,岗位时间为十分钟,可轮流安排学生参加。

检查人员:全体教师、学生会干部及各班督查小组。

检查方法:各班督查小组每天自查,学校随时检查学生

强化五:学习习惯

要求:按时到校,午自习及晚自习课安静学习,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随意走动;讨论问题尽量小声不影响他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严禁带手机、Mp3等物品进入校园;严禁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打瞌睡。

具体措施:不按要求在学习时间学习者,一人次扣量化分2分,带手机Mp3进校园发现一人次扣量化分3分,上课打瞌睡,发现一人次扣量化分5分。

检查人员:值日领导、老师和学生、教务科、政教处、各科任老师及各班督查小组。

检查方法:随机检查各班级学生。

强化六:卫生习惯

要求:各班做好教室、寝室卫生,清理垃圾死角,保持室内外整洁,美化生活学习环境;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严禁在校随意乱丢乱倒垃圾、教学楼上乱倒豆奶、随地吐痰、用脚污染墙唇等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

具体措施:

各班负责打扫的卫生区域,将按照学校卫生检查相关的规定进行量化扣分,发现随手乱丢垃圾、乱倒豆奶、随地吐痰,用脚污染墙壁等行为一人次扣量化分3分,并要求违纪学生书写书面保证,多次履教不改者,要求其家长来校配合教育。

检查人员:值日领导、老师和学生、总务处、政教处。

检查方法:逐班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

检查督促的要求:

1、值周值日制度全面检查: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对各班的文明礼仪、纪律、卫生、两操、就餐、就寝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

2、专人专项检查:根据各周的养成教育重点,政教处组织有关人员及团总支、学生会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整改。

3、学生自查互纠: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互评互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4、畅通反馈渠道,加强检查指导。领导小组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班主任例会汇报、学生、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等途径,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工作偏差,调整策略,使养成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注重阶段总结。通过学生座谈、访谈,班主任汇报、检查评比的形式针对每一类教育内容做好阶段性及专项总结。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确保养成教育工作的深入有效的进行。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总结表彰,弘扬先进,做好经验交流工作,为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1.考核评比。

(1)根据各阶段的教育主题,各班评出本班校园之星各10名,即“文明礼仪之星”、“文学之星”、“希望之星”、“书画之星”、“诚信之星”、“雷锋之星”、“体育之星”、“节约之星”、“爱心之星”、“环保之星”,通报表彰奖励。

(2)在全校范围评出十佳绿色班级,感动校园十佳中学生,并给予奖励。

2.总结表彰。本学期养成教育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一份收获体会交班主任,班主任要及时写出本班活动的书面总结(总结材料应有具体数据、典型事例及效果反映,包括文明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成绩、成功经验、办法措施、存在不足等),政教处写出全校活动的书面总结,然后召开全校大会,总结表彰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3.交流提高。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第四篇:基于“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享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向,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将互联网与中职教育充分结合在一起,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中职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255-01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职学校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的有利条件,全面提高中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实现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化,中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效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联网+的教育中来。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没有完全意识到,互联网+教育产生的积极价值与意义,进而影响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导致中职学校教育始终无法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不能获取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学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忽视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优势。

2.教师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因为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决定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质量。但是,现阶段有些中职教师还无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自身运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水平不足,无法紧跟时代发展,不能为学生提供依托于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教育平台,导致中职教学改革模式无法顺利开展。

3.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改革中心,围绕学生建立起依托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但是有些中职学生受自身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限制,对互联网+教育认识不足,始终带有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响应缺乏热情,导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无法获取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加强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互联网+教育带来的优势,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对学生教学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比如,互联网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分类,为教师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的开展专业技术的教学。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互联网设备建设,为教师提供优秀的硬件设施,比如,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是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开展形象生动、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展开交流,以及对学生的习题进行修改等活动,借助校园互联网设备完成网络信息组织,有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教学。

2.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我国中职学校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仅借助单一的辅助教学工具,已经无法在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创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平台。比如,将教育资源置于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供学生学生下载、浏览、使用,同时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优化,让学生可以更加丰富的选择优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可以直观生动了解抽象复杂的专业知识。

3.加强中职教师培训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因为中职教师决定了中?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为了加强互联网+教育的质量,学校要依据教师教学能力、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对教师开展分层培训的模式,有效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分类等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学校还要结合互联网教学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保证教师对互联网教育开展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师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核心,提高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有效通过加强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以加快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步伐,为学校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创建完善的教育保障。

4.整合互联网资源信息技术与各专业学科

中职学校在推动中职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学科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专业学科的整合优化,提高中职信息化教育水平,在整合优化过程中的,教师要从专业学科的特点出发,比如,中职车工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在整合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虚拟场景的创建,便于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专业学科的整合优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更要重视运用目的与结果,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相关信息,以实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叙述的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的模式的改革措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职学校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中职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的素质的提升,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依据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互联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努力为社会输送优秀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探究中职电子信息教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2):314-315.[2]刘俊先.浅析如何提高中职电子实训教学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9):188-189.[3]陆凤娇.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通讯,2013,18(13):71-72.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探讨新课程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和师德的评价系统。它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新课程理论和师德建设理论。应用价值在于通过此项研究使师德被教师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用理性的、清晰状态的、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调节师德建设中的诸种关系。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从确保新课改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使师德建设工作与新课程改革相统一,相谐调,被教师个人所认同并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用理性的、清晰状态的、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调节师德实践中的诸种关系。

三、研究内容、方法、进度安排与具体措施:

课题要论证以下观点(1)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

(2)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是全方位的,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3)新课程要求师德在传统的理想师德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教师的意识和行为都应适应新课程的方向;(4)搞好师德建设必须有良好的机制和科学的评价系统。

计划采用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此项研究。

第一阶段(2006年)立项;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师德现状分析(包括对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认识、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影响师德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师德建设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师德建设的现状等)。第二阶段(2007年1月——2008年7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实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包括师德的内涵、师德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德建设机制、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系统等)。深入教育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普遍开展探讨、教育、发现典型、形成阶段性研究理论。第三阶段(2008年7月——12月)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分工:

课题主持人:刘占革;课题组成员:闻桂敏、王翠梅、卢桂丽、何冶清、李翠菊、高伟。

五、预期成果:

此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为论文、研究报告等。

下载“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层次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策略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