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调研
汇报材料
和硕县第一中学
二0一二年六月
一、学校基本情况:
和硕县第一中学位于县城特吾里克镇清水河北路985号,2001年民汉合校将原来的汉文一中、蒙文二中和维文三中合并成为和硕县第一中学,现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完全中学。目前全校共有49个教学班,其中高中教学班23个,初中教学班26个,学生总人数达1967人,其中初中在校生973人,高中在校生人数994人。现有教职工221人(含特岗教师33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工勤人员3人,专任教师212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52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中学二级、三级教师39人;本科学历179人,专科学历35人。
二、学校核编定岗情况:
根据和硕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重新核定全县中小学校人员编制的通知》(和编办2010年61号),全校共定编201人,其中:汉回教职工145名(高中部81名,初中部64名),维文教职工42名;(高中部20名,初中部22名);蒙语教职工14名。
三、学校超缺编情况:
按照汉维蒙分开核编定岗情况,总体上汉文缺编,维、蒙超编。
学校现有教职工在册实际人数为221人(包括特岗教师34人)实际在编人数187人,核定编制201人,按在编人数计算缺编14人,按在册人数计算超编20人。汉文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在编人员102人,特岗教师26人;维文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在编人员58人,特岗教师8人;蒙文现有教职工27人。
四、现有教职工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民族班级核编办法不能满足现实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因为生源日渐减少,维、蒙族班级学生人数较少,普遍班额较小,依照现行城市学校的标准师生比核编,核定教师编制数较少,与教学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无法开齐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的课程。
2、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现有师资结构不合理,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民族结构不合理,汉文师资缺编,维蒙师资超编;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富余、部分学科紧缺;三是性别结构不合理,现有教职工当中女教职工占到全体教职工的70%以上,一线教师比例更高;四是年龄结构不合理,30岁以下、30至40岁、40岁以上三个年龄阶段的教职工成两头大、中间小的纺锤型结构,特别是近两年许多年龄在50岁左右的老教师相继退休,更加剧了教师队伍年
龄结构的失衡。
3、由于汉、维、蒙师资结构的原因,在职称评审当中造成维蒙超岗教师挤占汉文岗位。我校在核编定岗时汉维蒙教师是分开核编定岗的,但是在职称评审当中却是按照实有人数总数来计算,因此就造成维、蒙的中高级岗位超岗人员(共26人,高级10个,中级16个)挤占汉文教师岗位,造成汉文教师晋升职称困难,难以按照政策比例设置聘任到位。
4、对教职工婚育、大病等特殊情况未能充分考虑:从2005年以来,我校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先后补充了六十多名年轻教师,其中女教师占80%以上,近两年这些女教师先后进入婚育期,平均每年有将近十名左右的年轻女教师需休产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因身患重病需请假长期治疗,无法在岗;部分老教师因患病体质较差,难以承担满课时教学;还有一些教师长期借调到外单位;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学实际需要和能够上岗人数有一定差距。
五、对现行核编办法的意见建议:
1、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超前性,建议根据学校班级和师资规模,在核编之外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师资储备。主要应对如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教师患病请长假、婚育等特殊情况,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对因病无法上岗的教师出台具体政策,解决占编不上岗的问题,减轻学校压力。
2、民族班级可视班额具体情况,选择按照师生比或者班级
数核编。现有核编办法按照学校所处地域分城镇、农村学校两种办法核编,城镇学校按照师生比核编,农村学校按照班级数核编。我校虽地处城镇,但是开设了全县唯一的维、蒙初中部,由于生源日益减少,普遍班额较小,如果按照城镇学校的核编办法用师生比核编,教学实际需要与核编数之间差距较大,难以保证开齐大纲规定的课程。
3、对维、蒙双语班全部按照班级数核编。同时参照国家教学大纲需要开设的课程数量,以保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开齐、开足各门课程。
4、对民汉合校汉、维、蒙分开核编的学校,在职称评审当中分开设岗、分别核岗。避免汉、维、蒙教师之间互相挤占岗位,便于学校顺利地推进岗位聘任工作。
5、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在各学校间调剂余缺,进行必要的师资储备,保障各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二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武山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调研
汇报材料
武山县城关初级中学
二〇一三年九月六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武山县城关初级中学位于县城宁远大道中段(城关镇陈门新村4号),现为一所独立初级中学。目前全校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达1350人(寄宿生720 人)。现有教职工79人(50岁以上教师10人,40岁至50岁之间教师33人,30岁至40岁之间教师25人,30岁以下教师 11人),其中正副校长3人,支部书记1人,处室主任3人,专任教师 75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24人,中学二级、三级教师48人;本科学历61人,专科学历16人。
二、学校核编定岗情况:
根据武山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下达全县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编制的通知》(武机编发[2009]1号文件),全校共定编63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62人。
三、学校缺编情况:
按照武机编发[2011]59号文件核定编制数定岗85人,总体上缺编22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在册实际人数为79人(包括借调人员7人)实际在编人数72人,核定编制85人,按在编人数计算缺编13人,按在册人数计算缺编6人。
四、现有教职工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现核编办法不能满足现实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因为生源日渐增多,普遍班额较大,依照现行县镇学校的标准师生比核编,核定教师编制数较少,与教学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无法开齐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的课程。
2、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现有师资结构不合理,呈总量缺编、结构性缺编,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富余、部分学科紧缺;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平均年龄40岁,40岁以下36人、40岁以上43人,特别是近两年年龄在50岁以上接近退休的教师近10名,更加剧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失衡。
3、由于受武机编发[2009]1号文件岗位编制的影响(核定副高3人,中级25人,助理级35人),在职称评审当中造成中、高级教师岗位编制缺编较大。助理级教师晋升中级职称问题突出,不利于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4、对教职工大病、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未能充分考虑,近年来,一些教师因身患重病、意外事故需请假长期治疗,无法在岗;部分老教师因患病体质较差,难以承担满课时教学;还有一些教师长期借调;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学实际需要和能够上
岗人数有一定差距。
五、对现行核编办法的意见建议:
1、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超前性,建议根据学校班级和师资规模,在核编之外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师资储备。主要应对如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教师患病请长假、婚育等特殊情况,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对因病无法上岗的教师出台具体政策,解决占编不上岗的问题,减轻学校压力。
2、可视班额具体情况,选择按照师生比核编。现有核编办法按照学校所处地域分城镇、农村学校两种办法核编,城镇学校按照师生1:16比核编,农村学校按照师生比1:18核编。我校地处城镇,应按照县镇学校师生比核编。
3、我校新校搬迁后,学生人数达2400名以上,42个教学班,寄宿生1200名,应预增专职后勤保障人员和生活指导教师、门卫保卫人员、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机规模达到200台以上)编制人数。
4、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在各学校间调剂余缺,进行必要的师资储备,保障各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篇:关于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有关情况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为实现教师资源、编制资源和财政资源的优化配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6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75所,其中:职中1所,独立高中2所,完全中学5所,独立初中22所,九年制学校8所,完全小学231所,非完全小学105所,幼儿园1所。实有教职工4296人,其中:职中教师48人,高中教师508人,初中教师1224人,小学教师2284人,幼儿园44人。2005年核定编制4382名。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班额差距大。县属**、**小学最大班级人数达到76人,平均70人左右;农村小学平均班额只有20人左右。城镇教育基础设施紧缺和农村小学布点多、规模小,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矛盾突出。
2、学龄人口增长使普通高中办学压力不断增大。全县高中学生2001年只有4690人,2006年达到10752人,五年增长了129%。造成高中教师紧缺,一中、*高中扩招今年均达到48个班的最高规模。另外,由于小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各类中专学校生源骤减,加大了普通高中办学压力。
3、职业教育教师缺乏、农村急缺中小学音、体、美专业教师。择校现象引发的矛盾突出,不仅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办学理念,同时又折射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弊端,进而造成教育教学秩序的混乱。
4、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农村人口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发现,初中学生人数、教师人数近五年基本保持稳定。最大的问题是小学生数量将大幅度减少,2001年小学生51949名,2006年为38440名,到2011年小学生总数将减少将近一半。小学生人数在近五年的时间里逐年减少,使小学教师人数从而出现长余。这种现象的出现,随之引发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教师超编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为发挥教育资源重组的最佳效益,促进我县中小学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
1、撤校并校,整合教师资源。
2、积极鼓励非完全小学教师推行复式教学。
3、加大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力度。
(二)、提高办学质量
目前,师资队伍的质量与优质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在下一步的教育改革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初高中校长队伍建设,对初高中校长实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注重提高校长队伍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实行校长办学业绩考评和诫免制度,引导校长依法治校,科学办学。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实施全员继续教育、师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尽可能使有限的物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已有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
四、针对我县教师实际,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1.控制“入口”。即除了急需而又紧缺的某些学科、某些专业方面的教师外一般不增加教师。
2.提高学历。鼓励现有在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取得高学历,使有些教师陆续进入尚且有一定需求的中学任教。
3.自然减员。预计每年教职工自然减员100名左右。
4.提前离岗。对于一部分身体不好、不能胜任教师工作的教师,允许提前推休。对一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双差的教师,应该政策性的让其早日离岗。
5.转岗转行。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和撤并,集中办学和规模化办学大势所趋,小学寄宿问题已成现实,一部分教师可以由教学岗位转到后勤服务岗位,也可以鼓励一部分教师转行到其它事业单位工作。
6.在岗培训。借助教师终身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政策性制度,只要培训工作继续,总有一部分教师要轮训,不但是教师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需要,也是暂时缓解教师超员的一种方法。
7.全员招聘。全面实施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能者上岗,弱者待岗或下岗,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8.超员下岗。如果提前不考虑,到了最后超编人员中一部分因种种原因不能工作的教师,只好采取下岗的办法予以解决。
第四篇: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
考
科学合理地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事业编制的有序管理。XX区共有全额预算事业编制XXXX名,其中教职工专项编制XXXX名,占事业编制总数的XX.X%。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机构编制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X、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央编办于XXXX年联合制定的。一方面,XXXX以后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新增的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有所增加,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一些周边农村偏远学校生源少,办学规模小,如果要开足开齐课程,按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则无法保证正常教学。如市十小、XX学校、XX学校、市十八小X所学校共有XXX名学生,而配备了教师XX人,师生比例高达X:XX,与核编标准中依据 学生数测算的编制数相比,就出现了“超编缺人”的现象。再次,受当时教育发展局限性的影响,制定教师编制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
X、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是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教师偏多。XX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老龄化、职业病现象严重。男教师XX岁、女教师XX岁以上人数占XX.X%。在这些老教师中,因病无法承担教学工作占XX%,各学校经常有因职业病、身心健康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不定期请假,对于人员编制紧缺的中小学,短时间内无人顶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老教师出工不出力、有心而无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是从教师来源看,有许多是原企业学校整建制移交过来的,其中有一部分以前是工人身份转教师身份,仅新移交初中学校XXX人中,其中工勤人员XX人,占X.X%。XX地区学校还有一部分是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身份的。加之中老年教师知识更新较慢,部分以工代干、代课转公办的教师受自身学识的限制,无法有效进行转岗,造成了一方面人员大量积压,一方面个别专业的教师却严重缺乏的结构性缺编现象。三是从所授学科来看,专业学科紧缺。基础学科的专任教师相对偏多,而从事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明显不足。
X、交流渠道不畅通。综合分析,师资队伍几乎是单向 流动的。近些年来,许多农村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调离、考公务员等方式离开农村学校,而这些学校又不得不招收新教师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加之银川等一些城市区学校挖走了部分在职优秀骨干教师,造成一些农村偏远优秀教师严重短缺。这种不合理的流动造成了师资的严重不均衡,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对策及建议
强化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直接管理
今年XX区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时,教育局提出了“编办管数字,教育管人头”的办法,如果这样的话,编办对教职工外调、离退、调整等情况将难以掌握,全区教职工编制管理将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我们给予了坚决否定的态度。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一是全区教职工编制余缺调剂按照编制管理“三个一”规定,由区编委负责,编办承办,教育主管部门在调整教职工时,按照“编制审批在先”的原则,先报告区编办审核空缺编情况,并汇报政府主要领导按程序办理,禁止超编进人,违规进人。二是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教职工的编制核定到校,凡特岗教师招聘、教师外调、内部调整等编制事项必须报区编办审核和备案。三是严格控制超编进人。凡学校进人,都必须先由编办审核编制,在编办出具人员列编文件后,组织、人事、财 政部门才能办理相关手续。
盘活现有教师编制资源
由于受当时教育发展水平影响,我区大部分城区学校都是大班额,每班达到XX-XX人,这不符合国家每班XX人的标准。随着生育人口数量的自然下降,若按现有班级和教职工标准配备教师,教师编制数略有富余,但若按XX人标准班设班,要开足开齐课程,教师编制数又略显不足。建议自治区、市编制部门,不要立即核减县区教师编制数。一是要参照南京、山东等地区的教师配备标准,适当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以每班XX人的标准设班,按班核定教师编制数。二是县区在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时,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师生比,又要考虑学校学科设置、规模大小、学校年级数等因素,适度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标准,切实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周边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师的基本需求。
加强编制动态管理
X、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根据在校学生情况、学校规模、班额大小、生源变化趋势等因素,科学测算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量,在编制标准和政策规定范围内完成编制核定和教职工调配工作,既因地制宜地解决因教职工配备不足影响教育发展的问题,又防止因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而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的发生。XXXX年以来,XX区坚持每 年暑假前由机构编制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调查,重新核定下一学年的教职工编制,先后对原市属移交中学和区属小学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做到教师编制核定合理,教师配备合理,师资结构合理。
X、引导师资有序流动。积极引导教师从城区向农村、从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倾斜,适度提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指标等其它教育资源,让农村中小学有优秀教师想进来、留得住。另一方面采取定期流动轮换人员制度,通过建立帮扶结“对子”,让一些城区优秀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挂职,带领教研团队,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水平;派遣基础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资源学校任教,在教学中加速进步。农村、周边学校教师取得骨干教师资格后须在原学校工作五年,不满五年不得申请调动。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库,实行统一管理。选拔优秀骨干教师组建“优秀骨干教师服务团”,统筹安排到薄弱学校定期进行教育教学交流服务。服务期为一年。“优秀骨干教师服务团”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一年一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服从组织调配、无特殊原因不参与工作的,取消骨干教师资格。建立城乡捆绑发展共同体学校间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城乡学校必须进行教师轮岗交流,交流时间至少一年。城区教师轮岗交流经历纳入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审考核,无 一年以上轮岗交流经历的城区教师不得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利用公开招考特岗教师的有利时机,选择一些优秀教师到空编学校任教。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促进学校教师的有序流动,平衡师资资源。
X、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教职工有病、年龄大、知识陈旧等现象,我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X年且工作年限满XX年的中小学教师,实行提前退休。目前,已有XXX多名教师提交了退休申请,第一批XX名教师退休。同时,今年招聘了XXX名特岗教师和X名免费师范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强化中小学职工编制的监督管理
坚持对中小学的机构编制管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监督管理。近年来,我办会同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督察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对全区因病、因事长期不上班的干部职工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并对上班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涉及教师XX名,对确需长期病休人员,严格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并履行报批手续。目前,XX名教师中,除辞退X名、退休X名、死亡X人外,已全部在岗上班。有效杜绝了在编不在岗现象的发生。
第五篇:河南营子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河南营子小学教职工编制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全校共有14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达565人(寄宿生431人)。现有教职工67人(50岁以上教师34人,40岁至50岁之间教师10人,30岁至40岁之间教师13人,30岁以下教师10人)。师生比为1:8.6,班师比为1:4.7。专任教师66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39人,中师1人。
一线任课教师:语文13人,数学6人,英语3人,品德2人,科学3人,音乐2人,美术2人,体育3人,安全健康3人,微机1人。
学校设附属幼儿园一所,局聘幼儿教师6人,校聘4人,因幼儿园独立成园,工勤人员不够,在小学在编教师里抽调3人到幼儿工勤岗位工作。
二、学校设正副校长2人,处室主任4人,工会主席1人,实验员、保管员2人,食堂工作人员5人,舍管人员6人,门卫校警4人,会计现金2人。其中31人不任课。由于一线教师不充足,学校现聘用临时代课教师4人,三支一扶大学生1人,计5人。其中美术1人,音乐1人,语文2人,数学1人。学校聘用炊事员5人。
三、学校非在岗8人,其中退二线3人,借调2人,休产假3人。近二年退休13人,其中男11人,女2人。
四、现有教职工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现核编办法不能满足现实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核定教师编制数83人,实际配制教师67人。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无法解决教育教学了实际困难。
2、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现有师资结构不合理,呈总量缺编、结构性缺编,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富余、部分学科紧缺;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平均年龄46岁,40岁以下23人,40岁以上44人,特别是近两年接近退休的教师近13名,更加剧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失衡。
3、近年来,一些教师因身患重病、意外事故需请假长期治疗,无法在岗;二胎政策放开,女教师休产假的较多,给学校带来新的困难。部分老教师因患病体质较差,难以承担满课时教学;还有一些教师长期借调;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学实际需要和能够上岗人数有一定差距。
五、对现行核编办法的意见建议:
1、建议根据学校班级和师资规模,应预增专职后勤保障人员和生活指导教师、门卫保卫人员编制人数,按编制配齐教师。
2、对因病、因事无法上岗的教师出台具体政策,解决占编不上岗的问题,减轻学校压力。
3、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师资储备,及时在各学校间调剂余缺,保障各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主要应对如教师患病请长假、婚育等特殊情况,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