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合集)

时间:2019-05-13 09: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

第一篇:浅议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

浅论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

摘要:幼儿园的课程理论一直是学者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谈一谈幼儿园的整合课程理论,从整合教育的概述,整合教育的开展,整合课程与主题课程、分科课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谈论了笔者对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的看法。

关键词:整合课程理论;概述;开展

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经历了分科课程、分领域课程、再到现在的综合课程、主题课程或项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模式,可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整合化是幼儿园课程内容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整合教育理论的概述

在谈论整合课程理论时,首先需要澄清两个概念:

一是课程整合,也称课程综合,另一个是综合课程。课程综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的技术或行为,而综合课程是一种课程的模式。课程综合,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而整合课程是将课程系统中各个要素及其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成为整体的课程。即各领域、各方法兼重并纳,协调统整、相互为用。

但是有学者针对综合课程与课程综合对师资的要求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课程模式的选择必须是现实和历史的有机统一,必须从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和条件出发。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课程对师资有特殊的要求,并非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所有的幼儿园都应该作这种选择。

基于以上考虑,也结合现在师范教育的弊端,来谈谈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1、整合教育理论的概念

“整合课程”是一种灵活的新课程形式,它不只是教材的单因素整合,而是教师、幼儿、教材、环境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它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强调隐性课程与显形课程并存,达到以“整合”促“整体”发展的效果,是培养完整幼儿的重要途径。

2、整合课程的目标

幼儿教育是3-6岁的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需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初浅的表面的,概括能力还很低,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往往不能过于分化。幼儿又是通过生活及其它活动来学习的,这些活动尤其是生活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因此,对幼儿教育而言,尽可能的加强教育的整体性,是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的教育目标的原初形态并不是割裂的,要使教育深入和具体化,有必要对教育目标进行适当的划分,但这种划分不应只是是单一领域的目标细化和分解,而还应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教育目标从总体的目标到现实的活动目标应该是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

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目标的整合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整合,进而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整合。

终其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搜集信息,学会生活,因为只有能够细细的观察生活的时候才会更好的了解生命的价值,才会觉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整合课程应该遵循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活动性原则,模式多样化原则

4、整合课程整合的对象(也即整合的内容)

(1)教育观念的整合就是观念的联系和渗透,幼儿教育应关注多样化的观念,并注意这些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整合的观念,才会有真正整合的教育。避免机械的、片面地理解某些教育观念。

(2)课程内容的整合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园整合课程的主要表现,也是最基本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的整合为前提的,主要有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两种,即领域内的内容整合、多领域的内容整合和超领域的内容整

合。我们在预定整合课程方案时,我们应尽量深刻、细致的挖掘课程中隐性因素,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按幼儿的需要进行课程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构想,扩展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就是让孩子更好的认识一件事物,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与学习。

整合并非各科课程的叠加,就像初高中的文综、理综,那种换汤不换药的教育形式,而应该是融合的教育。

第一,领域内的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可以相对地划分为一些领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

第二,领域间的整合:

以恢复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一些固有联系,将某些内容还原成整体的、联系的状态,并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领域间新的、更多的联系线索。这种联系的发现和利用不是为了使领域消失,而是为了使不同领域相互联系,使幼儿园教育发挥更大的整体性功效。领域之间的整合有多种水平,有两个领域之间的整合,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有领域之间的零星联系,多点联系和密集联系。在一个课程中,可能不同的领域间联系和整合的水平是不同的。

第三,超领域的整合,已经超越了领域,在这种课程中,已经看不到特定领域的存在。不同领域的内容都围绕一个核心,整合在一起。这种课程一般成为综合课程、整体课程或整体性课程,也有的课程方案从具体的组织形式上考虑,把这种课程成为主题课程、单元课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域内和领域间的整合也是一种综合课程,只是其综合的范围比较小,而超领域的课程整合的范围比较大。

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要真正从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进行整合教育,所谓的五大领域,不能单独的形成一种整合,要有机的对其进行整合。

(3)课程资源的整合整合课程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从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地方寻找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一个角度。

(4)课程的实施组织者的整合整合课程从人的角度来讲,课程不能仅仅只是课程专家、老师的设计,而应当让家长、幼儿、社区、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等集体参与到整合课程的设计中来,集思广益,兼顾全体。

教师之间要突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凝聚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5)课程组织活动形式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经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较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的成效为目的,避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和刻板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教者从主题选择、内容规划到活动设计,必须有机整合集体、小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并学习,在乐趣中得到发展。

5、整合课程理论对教师的要求

实施整合课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整合课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整合课程的实施,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整合课程的实质与特点。

在整合教育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会很高,而现在高校里很少有整合形式的教育,老师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分科教育,那么就很少有老师能开发出自己心目中的那种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师范教育中对师范生的教育加强了要求。

6、课程评价的整合性

是课程的评价内容,课程的评价对象等的整合。

对课程的评价要从多个角度,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评价课程实施的成效以及教师和幼儿的成长,改变单独的针对可以观测到的内容来进行评价。

二、整合课程如何开展

1、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大致的区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环节。

专门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这些专门的学习活动,应把认知、情感、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发现、探究和体验结合起来,把计划的学习情境与变化的学习情境结合起来,把室内的学习活动同室外的、园外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先前的活动与当今的活动和将要进行的活动结合起来,使各种学习活动产生多维度的联系。应避免学习活动目标单

一、内容单

一、形式单一的现象,避免各种活动之间封闭、割裂甚至抵触的现象。

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锻炼、用餐、就寝、散步、日常劳动等都是与生活直接关联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身体的发展,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形成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生活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特质。生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而且,现实生活具有对课程内容的渗透作用、综合作用。生活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生活活动中包含了多领域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2、注意教育内容之间的整合。

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人们经常关注的联系方面。内容的联系和整合的本质目的,往往不在内容本身,而在于通过内容的整合,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内容的整合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课程中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即内容的纵向联系;二是不同的、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即内容的横向联系、整合。课程内容联系和整合的形式很多,在此主要讨论领域内的教育内容的整合、领域间的教育内容的整合和超领域的教育内容的整合,这几种整合,均属横向的整合。

在这部分内容中,有领域内的整合、领域间的整合、还有超领域的整合。

这些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整合,已经超越了领域,在这种课程中,已经看不到特定领域的存在。不同领域的内容都围绕一个核心,整合在一起。这种课程一般成为综合课程、整体课程或整体性课程,也有的课程方案从具体的组织形式上考虑,把这种课程成为主题课程、单元课程。从课程类型的角度看,它们都属于核心课程。

3、在现实的、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整合对活动的开发和创新、注重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的生成三、整合课程理论与其他课程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与生活课程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讲,整合课程理论借鉴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生活中一些可以借鉴的可以整合的内容加入到整合课程中。让幼儿从生活中学习。

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过程,就是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过程。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现实背景,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活动、用餐、午睡、日常劳动等都是孩子们在园的生活活动。如果课程脱离了幼儿生活,就难以产生教育,难以落实科学的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事实上就是幼儿发展的生活世界本身。教师如果不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这样的整合课程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2、与主题课程理论

整合课程在主题课程的基础上发展的,并丰富和完善了主题课程,弥补主题课程可能存在的领域间、时间上的纵向联系的间断性。

在整合教育中,可以以主题为主线进行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在课程实施中,以主题为主线,将集体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并进行有机的整合。幼儿园的整合课程可以出现在教育中的各个领域,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如主题课程的教育,也即幼儿园的整合课程必须以其他的教育内容为依托,脱离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计划性的随机教育不是整合课程的内容,教育应该是一个系列的发展过程。所以从幼儿园开始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教育内容的一个系列的基础,不应该是随机的整合教育,是计划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3、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式,要么片面强调整合或分科的优点,要么试图取代对方,这些都是不足取的。解决问题的关键立足于人是整体、教育是整体、生活是整体的观点,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整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整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整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不同阶段的课程整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整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尤其是我们的幼儿园课程。

四、我对整合课程理论的看法

人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分科教学从人的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是有其不合理的因素的,因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进行着各项活动的,分科教学的方式不易让人对一件事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而整合教育,不管他整合的范围的大与小,都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让其能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世界。

而整合课程对教师的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我们这些受教育者接受的一直是分科教学,所以拿出来的知识与方式也就是分科的方式。所以这就对师范生的培养,对课程设计者以及幼儿园的管理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让幼儿教师参加一定的师资培训,时刻成长的幼儿教师才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教师,才是能够给幼儿带来最大的支持的教师。

参考文献:

①幼儿教育整体观2009-10-23 09:37

②实施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010年04月08日 10:09

③有效整合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④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必须注意的七个问题祝建芳 http://www.baidu

⑤幼儿园整合课程设计和实施.网络.王翔.2006.9.7

⑥实施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010年04月08日

⑦幼儿园课程论.陈文华.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

第二篇: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

一、基本知识题(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分,共15题,总计30分)

1.一般认为,现代课程研究兴起的标志是:博比特的《课程》

2.在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下列不属于这两个“筛子”的是:教育社会学

3.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

4.从学习要求的角度来看,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划分,教师的“教案”属于:领悟的课程

6.课程概念重构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派纳

7.在目标模式中,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是:教育目标的确定

8.认为课程是由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共同构成的学者是:施瓦布

9.在“理解有关营养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营养” 10.在“理解有关消化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 “消化” 10.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特点是:以有争议的问题为内容

11.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2.将原来的“植物学”和“动物学”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生物学”课程,这门“生物学”课程可以称作:融合课程

13.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心理顺序”相对的原则是:逻辑顺序

14.某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由原先计划中的“尝试进行科学研究”,改为“农作业种植实验”,这属于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

15.课程组织通常要遵循的原则除“顺序性”、“连续性”外,还包括:整合性 1.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的代表作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3.强调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课程开发模式是:过程模式

4.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不属于这两个“筛子”的是:教育心理学

5.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以集体审议为方法 6.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逻辑顺序”相对的原则是:心理顺序 7.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标准属于: 正式的课程

8.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泰勒提出目标的确定要有三个来源,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泰勒所指的目标的来源之一:家长的意见

11.根据斯宾塞的观点,在下列学科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 C.生理学 12.从课程组织的角度看,与学科课程对应的课程组织形式是:活动课程 13.课程组织通常要遵循的原则除“顺序性”、“整合性”外,还包括:连续性 14.在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中,通常有“单一学科”、“相关课程”和:融合课程

7.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际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教师编制的教案”属于哪个层次:领悟的课程

1.一般认为,现代课程研究始于博比特的哪部作品:《课程》

2.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泰勒所列的“筛子”:教育社会学

5.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划分,“课程标准”属于:正式的课程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10分,总计20分)

1.课程就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所有经验。

1.错误。该界定主要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的,但扩大了课程的外延,几与学校教育等同。

2.课程内容是由系统的学科知识构成的。

2.错误。课程内容不仅来自系统的学科知识,还包括社会和学生的经验。

1.课程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科目。

错误。这种理解将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经验等内容。

2.校本课程都是选修课程。

错误。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发和管理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自主选择的课程。两者在性质和功能上是不同的。

1.课程就是教科书。

错误。课程组织的表现形式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表等。

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2题,总计30分)

1.结合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比较和分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必修课程中内含着的是民族、国家和人类共同的文化要素。功能是多方面的:选择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儿童获得某一教育成都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策进儿童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等。

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再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

学科课程:具有只是安排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它偏向于社会本位和理性主义,看重理论和间接经验的获得。在实践中学科课程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直接经验。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几个特点。更重视儿童的教学过程中的兴趣、需要与创造,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活动课程在实践中的弊端。首先,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对系统知识的忽略。其次,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对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发展的忽略。

分科课程:定义,即学科课程,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强调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分科课程重视各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安排。

优点:有助于教学科目的设计与管理,也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系统的知识。缺陷:第一,导致学科数量的无限膨胀。第二,束缚了学生能思维广度。第三,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第四,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课程:定义,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得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重心主题或问题。评价:克服由于学科细分所导致的知识零散,使课程中分裂了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1.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曾将“课程”分为哪五个层次?结合你熟悉的一个学习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说明这五个层次的具体内涵。以品德与社会为例:

理想的课程是指:课程专家就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及课程本身的角度,提出的应当如何设计和应当达到什么水平或标准的设想。

正式的课程:是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专家或研究者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性的文件,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领悟的课程:是一线教师由于各自得经验和知识的差别,对于文件课程所反映的理念、目标和具体内容方法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就是每个教师对正式课程的领会。

执行的课程:就是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往往与文件的课程有一定的差别,与教师所领悟的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际得到的东西,一般认为是在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经验。

2.结合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简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学会因素

有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应试教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流程,逐渐丧失了创新力和表达自我的需要。

二、教师因素

1..不分教师能力有限,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一些教师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特别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为主。他们经验丰富,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的得心应手,课堂几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一旦改变课程标准,他们反而不知道怎么教了,无从下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已经无法跟上新事物的发信函,更别提交给学生了。2.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观念难以接受。新课程之所以新,不光是体现在具体内容上,最重要的是理念上的改变。新课程的教育是开房的、创新的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没有理念上的更替,那么新课程就是空话一句。

3.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出现职业倦怠,懒得去改。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其典型症状就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一级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仅仅是把教学看作一份职业,养家糊口,并无多大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甚至冷漠相待。这样的教师本身职业认同感不高,更别提改变教学模式,实施新课程标准了。

三、学校因素

1.校长在新课改中举足轻重。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地,新课程历年能否走进学校、走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同以及对实施改革的积极领导。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氛围的形成是离不开校长的引导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的。

2.校长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在领导全校师生进行客户层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校长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困境,承担着改革的风险和压力。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这些因素分析当前我国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根据富兰等人的分析框架,可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归纳为四类。

1、课程变革的特征。特定的课程特征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包括四种。

(1)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这是指课程实施者所意识到的需要。

(2)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这是指课程变革计划的应用者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3)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这是指课程实施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难度以及变革的复杂的程度。

(4)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这是指课程变革计划所要求的、所提供的课程资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2、学区特征。这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包括六方面。(1)学区人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2)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3)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

(4)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5)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体制。(6)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这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校长的角色。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3)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4、外部环境的特征。这类因素可概括为两类。(1)政府机构的力量。(2)社区的支持。

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地实施,取决于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这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四类因素缺一不可;第二,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是理想的,即四者之间具有内存一致性,其动态交互作用能够产生合力。

四、论述题(共1题,总计20分)

简述“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观点,并根据这两种模式,论述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目标模式是由泰勒提出的,认为教育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进行评价的准则。课程开发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编制工作。过程模式是由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听从课程编制者的安排)和主动探究。考生能具体说明教师在这两种模式中的作用,观点清晰,论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简述“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观点,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参考答案:目标模式是由泰勒提出的,认为教育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进行评价的准则。课程开发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编制工作。过程模式是由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听从课程编制者的安排)和主动探究。目标模式强调专家课程,相对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过程模式强调学生的选择和探究,相对忽略了课程的系统性(参考教材)。考生作答观点清晰,论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述评泰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这个模式是否适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什么? 20世纪以来,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两类。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它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课程开发的必读书目。

1、“泰勒模式”: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

2、四个问题的关系: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确定目标即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1)“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他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2)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可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模式,模式简洁明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圣经”。这四个问题因而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泰勒原理在课程探究领域受到多方批评却仍能长盛不衰,与过程模式相比,更具有操作性,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思路还是借鉴泰勒原理居多。

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课程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3、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4、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三篇: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题目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判断

1.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①.学科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注重教材,学科体系。②.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关注儿童的兴趣。③.计划维度:过分强调课程的预设。2.怎样判断一个目标是以教师角度来写还是幼儿角度来写?

3.维果茨基理论:“最近发展区”、“鹰架教学”和“心理工具”。4.成熟理论:影响和重视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

5.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蒙台梭利。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尔。

6.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采用的课程型方式是“审议”方式。课程审议是课程编制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7.布卢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的所有领域都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8.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更多用在艺术领域。

9.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原则组织课程内容。

10.瑞吉欧教育的课程生成: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课程理念 儿童的自然发展 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游戏多,低结构)(强调于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学业知识技能的获得(教学多,高结构)(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能力)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11.海伊∕斯科普课程:强调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创设兴趣区,给孩子主动学习兴趣,“49条关键经验”。

12.凯米和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是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方案。

13.光谱方案的理论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费尔德门——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

14.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15.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

16.幼儿园课程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其最明显的差别 表现在对教育对象不同。17.过程模式:斯坦豪斯提出

18.幼儿园课程评价可用于三个方面:①.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②.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③.对课程效果的评价。19.凯米的课程看作是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的典范。

20.蒙台梭利教育是以感官为核心。

21.主题网:允许教师根据需要加以更改、增加或删除,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22.光谱方案:较为成功地解决知识、技能与一般能力,教师教学与儿童需要,个体与集体等的关系。

23.目标游离评价算不上是一种完善的评价类型。

例子:目标游离评价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可以用以下例子说明:某幼儿园领导与教职工认为本园的目标已基本达到,但未经外部人士的评价,故拟进行一项目标游离评价,邀请某幼教界权威人士,与其他幼儿园的园主任、教师、家长和某教育心理专家一起组成评价小组。在对该园目标并不了解的基础上(未听取有关目标的汇报),评价人员用三天时间连续观察机构的运行情况,与儿童、家长、教职工等谈话,审阅书面记录与材料。最后,根据所掌握的全部资料写出评价报告,向该幼儿园提供相当可观的有关该园工作情况的信息。该评价报告不仅肯定某些预定目标的成效与影响,而且指出一些未预料的积极或消极影响。24.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以从下到上(从民间到官方)的方式进行的。

25.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最大区别:“发展—互

26.瑞吉欧在活动档案记录中,强调记录幼儿的表现,不仅记录活动过程,而且也在活动结束后记录。

27.可以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对象:园长、教师、家长、儿童以及教育行政人员。

28.布朗芬伦纳生态系统中,小系统包括: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教育系统: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

29.能运用直线曲线是从幼儿角度表达的。

二、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3.方案教学的含义:指的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4.发展适宜性的定义:一是基于对人类发展的研究,课程和教育要适宜儿童的年龄;二是基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人格、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课程和教育要适宜儿童的个体差异。

5.儿童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从这种课程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科,而是儿童,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为中心,而且内容可以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6.园本课程内涵:实质上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7.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8.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三、简答题

1.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认为编织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2.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从维果茨基的理论获得启示:①.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②.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③.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④.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3.在光谱方案中,选择这些活动的理由 ①.能反映各种类型的智能;

②.在各个学习领域内,能强调和练习关键能力; ③.在有意义的背景中能与问题解决的技能有关; ④.能为教师提供有关为每个儿童准备适合的课程的信息。4.园本课程的特点

①.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②.在课程权利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③.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④.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与于联系

区别:①.课程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②.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知识和技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而得到知识、态度和价值观。③.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联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①.在显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隐性课程;②.隐性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化为显性课程。6.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影响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并将进一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①.淡化课程目标的预设,强调儿童活动的过程; ②.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创造; ③.淡化根据客观标准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自我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这样一些指导思想和做法,与过程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7.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①.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能对材料和活动进行选择; ②.明确要求儿童运用某种方式决定计划和制定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和评判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通过提问、建议和环境设计,为儿童创造与其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关键经验的活动情景。8.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

①.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 ②.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 ③.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④.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 ⑤.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

四、论述题 1.瑞吉欧

1).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背景:

①.背景: 瑞吉欧的悠久文化,政治传统,使瑞吉欧的市民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就早期教育不断开展的话,也得到当地市政的大力投资(享有12%的政府拨款)。社区的大家庭式环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合作与分享。

②.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杜威的进步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

艾沙克斯的英国幼儿学校教育实践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

③.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皮亚杰理论对瑞吉欧教育体系产生最大的影响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2).瑞吉欧中的方案活动的特点:

方案活动是瑞吉欧教育体系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①.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②.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③.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3).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育者和指导者;

②.在学习活动中,瑞吉欧的教师是儿童的共同建构者; ③.教师与儿童和家长之间处于互动关系。4).瑞吉欧教育的评价:

涉及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各个主题,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对儿童,儿童期,早期教育机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教师的职业身份等问题的崭新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瑞吉欧,不同的文化背景孕有不同的教育实践,我们需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2.班克街(银行街)1).班克街理论基础:

①.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②.皮亚杰等一些研究兴趣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理论; ③.杜威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理论 2).班克街的早期教育法案的基本理念、:

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与其社会化过程是不可分离的,托幼机构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家庭和社会其他机构分担对儿童教育的职责,它不应被看作是“学课”的地方。因此,教育的目标应依据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学业成就。3).课程要素:

①.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 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 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

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鼓励儿童的创造性。

②.班克街的早期教育内容: “社会学习”是该方案的核心 ③.早期教育方案的实施方法: 主题网和课程轮。④.评价: 班克街长期主张更宽泛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是立足于理解儿童如何了解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理解。

⑤.教师的作用: 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作用

⑥.与家庭的共同工作: 包括教师深入家庭以及家长参与教育机构工作等,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班克街家庭中心就是其中之一。⑦.对班克街教育方案评价:

优点: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满足,鼓励儿童主动地参加活动。

缺点:较少顾及儿童生活所处的文化背景。

五、案例分析

1.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经常出现的两大矛盾以及什么是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以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2).矛盾:

第一个矛盾: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不符合孩子的兴趣。第二个矛盾: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程序,进度,重点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一样,不一致。

第四篇: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而且走过不少的曲折路程。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学前教育的先驱,如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对当时那些严重脱离中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模式进行了锐意改革,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形成了“但愿设计法”、“整个教学法”、“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设计幼儿园课程的指导思想,主张儿童“在活动中学”,通过实际生活获得发展。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建立了分科课程,进行分科教学,幼儿园采用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程。同时,全面批判美国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论,也全面否定了我国陈鹤琴等老一辈幼儿教育家的“活教育”思想。其结果是我国幼儿园课程走向单一模式,变得僵化,仍旧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和实际。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幼儿园课程研究受到了摧残,失去了发展方向。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工作积累了极为引人注目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去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行了大变革,要求幼儿园课程做出相应的改革,一方面吸收外国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借鉴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老前辈的幼儿园课程思想,逐渐形成了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整体教育课程、活动教育课程、游戏教育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新世纪之初,全国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对于中小学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质;从上个世纪初,我国开始对幼儿园课程展开了研究,到今天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的主要观点对幼儿园课程的事实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的一些幼儿园课程理论以及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创设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五篇:课程理论读后感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的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本书作者施良方先生通过对课程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的探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思索,对课程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对课程的历史、现状的剖析以及对未来课程的展望,从而确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的框架,为我国课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课程定义及其课程理论进行概述性的阐述;第二部分分析课程的基础,主要探讨了课程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三大学科的关系,及其相关学科流派对课程理论的影响与启示;第三部分对课程编制的原理及其程序进行了分析,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泰勒的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课程探究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分析其原理,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反思;第五部分是关于课程理论与研究,谈到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的基本问题(课程的分类问题等相关问题),以及课程的未来挑战和未来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绪论

本书的《绪论》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的剖析,使读者对课程处论探讨的基本对象有所了解,以帮助读者形成或澄清自己的课程定义。书本在绪论中首先对课程的定义做出了探讨,但是作者也提到,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对待现存各种课程定义的一种合适的方式,是仔细考察人们是如何使用“课程”这个术语的,以及这些定义的实际含义,这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所以作者在追溯课程定义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归类了过去六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即社会改造等。上述各种课程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课程的某些本质,但也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作者看来,与其对各种课程定义冲突程度做概念上的分析,不如去考察一下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对课程定义的方式做了一番探讨,使读者了解了课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好几种转换。事实上,有些课程定义关注的是某一层次上的课程,而有些则把焦点放在另一层次上。当然,关注不同层次上的课程,本身也反映了定义本身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我们在探讨课程时应注意到,既然课程存在于不同层次,若如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完全忽略其他,则不但见不到课程的全貌更有扭曲课程的危险。作者在此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精确的课程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课程的基础

作者指出,所谓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考察课程的基础,实际上是要确定课程知识领域的外部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也就是说,要确定课程的基础学科有哪些。然而,仅仅考察基础学科有哪些种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种种关系,以及对课程的实际含义。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基础或基础学科,是大家比较公认的。“这些基础学科能使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更仔细地分析所提议的或所实施的课程计划,并更好地为之辩护。„„ 它们为在课程领域中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观念。”事实上,每一个课程工作者不论持什么观点,也不论自己意识到没有,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概念、观点、方法等来充实自己的课程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课程研究工作。

(一)、课程与心理学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持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心理学历来对学校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常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课程抉择的依据。

作者在开篇考察了心理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过程,系统介绍了心理学发展成果与课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知道,心理学自发初起,从来就没有形成过一个大一统的体系,而是各种理论流派纷呈。当今学校课程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与各种心理学流派结下了不解之绿。其中,以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1、行为主义与课程

行为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B.Wtson)提倡, 在20世纪初期逐渐得到重视。行为主义分古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者认为, 人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一样,均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他们把人的意识和精神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用简单的动物行为研究的结果来解释人的行为。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赫尔(C.L.Hull)等人,不再坚持行为只限于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反应, 也不再坚持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唯一的行为建立和改变的过程,而是把行为动机和认知的研究与行为研究结合起来, 开创了行为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后人将之称为新行为主义。当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和班杜拉(A.Bandura)。其中,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行为分析学派,而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社会学习学派。这两个学派的理论有些不同,从而对课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行为分析学派的观点基于两个基本假定:一是,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斯金纳继承发展了古典行为主义理论, 把行为分成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认为前者需要刺激,而后者不需要刺激。行为不只是遗传的结果, 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的行为是由学习而来。二是,行为具有法则性,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斯金纳建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由刺激引起, 对反应进行强化,则可以使某种行为继续出现;人的行为由学习而来, 也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分为外显示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可控制测量, 内隐行为不可控制和测量;

研究分析行为主义理论, 对于课程建设与发展,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课程目标的制订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可控制和测量;课程实施过程应有序,循序渐进;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充分照顾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上,要重视个别化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与教学效率,正确运用条件控制和强化原理, 改变和调节儿童的行为, 加强儿童学习行为的管理等等。

2、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自20世纪50年代中起,由于米勒(G.Miller)1956年关于信息加工酌论文、纽厄尔与西蒙(A.Newell and H.Simon)1956年对“逻辑理论机器”的研究、布鲁纳等人(J.S.Bruner)1956年的《思维之研究》、乔姆斯基(N.Chomsky)1957年的《句法结构》、皮亚杰在美国被“重新发现”,以及最后奈瑟(U.Neisser)1967年的《认知心理学》的问世,从而导致了一场认知革命。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择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工作者使用“认知发展阶段”、“认知结构”、“认知策略”、“信息加工”等术语。当然,有那么多人以认知为取向,是由于一些人认为学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的学习,有些人甚至把学校学习与认知发展视为同义词。

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 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不是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例如,布鲁纳认为思维方式是各门学科所使用的方法的基础。“对一门学科来说,没有什么比它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事情。” 鉴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所以,“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菜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而奥苏贝尔则认为,在设计课程时,员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尽管布鲁纲与奥苏贝尔都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课程如何设计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提出了很好的设想和建议,但是他们各自关注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布鲁纳强调归纳法,奥苏贝尔注重演绎法。因此,根据他们的课程设计原理,会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教材体系。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课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反对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之上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理念而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其提出的理论对我国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而忽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教育观,以及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师生关系、教师角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本主义课程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整合的必要性,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课程中如何把学生个人生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许多课程研究者目前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作者在此指出,由于心理学在对课程的表述、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整个课程编制过程都与心理学原理发生一定的关系。事实上,人们在设计课程或安排教学内容时,心目中都会对哪些内容、如何组织员适合学生学习持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都有其心理学基础,只不过没有明确阐述出来罢了。通过对课程心理学基础的考察,有利于课程工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依赖的是何种心理学原理,它们是否相互矛盾,以便少走弯路,更有效地解决课程问题。

(二)、课程与社会学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现代教育社会学三种理论流派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课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是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受不同的社会观支配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1、社会系统诸要素对课程的制约作用

社会系统诸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它们是制约和影响课程系统的宏观因素。课程受特定历史、社会条件所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是从广泛的知识中进行选择,在现时点被视为妥当的教育知识。从政治角度来讲,政治权利决定课程的权力系统,政治权利下的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影响课程的价值系统。从经济的角度讲,它主要以两种方式影响课程,一是通过政治意识、政治权利等中介因素影响课程;二是直接影响课程。从文化角度讲,文化因素则是影响课程系统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它往往跨越时代,绵延不绝,一般观点认为,文化影响课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只能在社会文化发展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它所负载的文化质量是由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决定的;二是文化对课程类型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分科与综合与否起到相当重要的制约作用。

2、课程的社会功能分析

课程一方面受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与控制,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课程往往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分类、组织、分配、评价等过程以及通过不 同的课程载体、课程实施等环节和形式执行着为社会选择、培养、鉴别、输送人才的社会任务,并由此影响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一是对社会个体的社会功能,主要指促使个体社会化。二是对整个社会和社区的社会功能,主要指促使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功能,促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3、课程系统内部的社会学分析

课程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知识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课程知识,特别是课程知识的分配问题,它们都打上了社会学的性质与痕迹。选择什么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就课程类型来看,潜课程的社会功能就在于社会控制;就课程知识来看,社会如何选择、分配、分类、传递、评价其公共的教育知识,既反映了社会权力的分配状况,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就课程实施来看,教学中知识授受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灌输,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要进行着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结构;就课程评价来看,课程评价是维持社会现状、强化社会制度、准则、价值体系的强有力的机制,隐含着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往往带有文化偏见和阶级色彩,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

(三)、课程与哲学

就学校课程理论和实践而言,离不开其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基础,而在这二者中,最重要的当推哲学基础。因为不仅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与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导引、支配的。作者在开篇考察了哲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过程,系统介绍了四种哲学流派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从中可以透视出哲学对课程的制约作用。可以说,所有课程观都与哲学观存在某种联系。离开了哲学的基础,学校课程就无法竖立起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哲学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源于哲学,都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心理学思想还是社会学思想,都是从某种哲学观念出发的,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作为其支柱。

第二,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的观点,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课程设计的模式,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第三,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的问题的探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

第四,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形式与分类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折射”为课程的类型和门类。哲学上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探讨,导致人们去分析知识的形式与分类。此外,哲学上对认识过程的看法,也影响到课程实施的问题。

三、课程编制的原理

本书论述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是目前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或称为课程目标模式,因为后面三个步骤都是围绕课程目标而展开的。这种模式主要来源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是在美国本世纪初课程编制科学化运动推动下, 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 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而逐步形成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美国三四十年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首先,关于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事实上,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此,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编制工作,这是课程工作者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是作者在本章想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围绕课程目标的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章首先分析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以便对课 程目标有一个明确的看法,接着论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然后考察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最后介绍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模式。作者指出,考虑不同的制定课程目标的取向,如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不同的取向导向不同的制定目标。如此,我们要区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者的关系和区别,教育目的是国家宏观层面的目标,培养目标是学校微观层面的目标,而课程目标是在学科内容上的具体化,而教学目标则是在具体的课堂上的深化。在制定课程目标的同时,需要对学生、社会和学科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是泰勒模式的主要要素。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使用需要评估模式,其主要采用以下几个阶段:系统阐述试验性的目标、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确定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和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

(二)其次,课程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断,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虽说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于段,但由于内容直接指向“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因而导致一些人以为内容是课程工作者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些人甚至是在没有注意到课程目标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教的情况下,便对课程内容问题发表议论,这样做难免会有偏颇。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人们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往往是与各自对课程所下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在本章主要探讨四个问题: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以及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围绕着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和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在考虑课程内容时,需要相互联系得考虑以上几个取向,从而更好的兼顾学科体系、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在组织课程内容的时候,要相应得考虑课程的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以及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编制原则。

关于课程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泰勒的课程组织方式可以把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完全未分化的结构四大类;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虽然分类的方式很多,但是在实际中需根据实际需要来寻求更好的课程分类方式。对于课程的结构,该书主要分析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本人认为学校的课程在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主要以必修课为住,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活动课与社会活动。课程内容此章节主要围绕对各学科知识、原理的选择和编排来阐述。

(三)再次,课程实施是课程编制过程的重点。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船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尽管有经验的课程工作者都意识到,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但只是到了70年代以后,课程实蘑才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是由于50、60年代花了巨额资金设计出来的课程,大多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实施。目前,汉程实施作为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个基本阶段的重要性,正在为大家所认识。

本章首先探讨课程实施的界定与三种不同取向;然后论述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方式——变革与教学,采取何种实施方式,与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有关;最后分析影响36程实施的因素。关于课程实施的概念的界定和课程的实施的不同价值取向,还存在着分歧。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其实课程实施的对旧的课程计划的变革,实施新的课程计划,要求 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要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适应。课程实施通过教学这个中介来贯彻执行。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始考虑课程与教学二者的关系。其实有效的课程计划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转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信息加工类教学模式、个性发展类教学模式、社会交往类教学模式和行为系统类教学模式等。不管采用何种模式或者教学策略,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原理、方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教师的培训(因为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阶段,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如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等。

(四)最后,关于课程的评价,在此简要地介绍相关理论,因为课程评价的理论,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虽说评价只有一个基本目的——评价其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很多的作用。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如此等等。

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早已为人所知。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一种比较正规的评价活动。然而,教育评价,尤其是课程评价,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系统研究,则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在1934年至1942年进行的“八年研究”,标志着课程评价领域趋于成熟。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课程评价领域发展迅速,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作者在本章主要论述三个问题:(1)课程评价的取向,这涉及对评价的一些基本看法。不同的评价观会导致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技术和方法。(2)课程评价的模式,介绍几种主要的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分析各自的特点。(3)课程评价的过程。不同的教育者对课程形成不同的评价,必然反映出一定的取向,如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采用着目标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等评价模式。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基本延续着关注课程现象、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与报告结果的五阶段。

四、课程探究的形式

上一编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章,作者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课程编制模式展开的。尽管在这几章里也分别介绍了其他各种观点或取向,但从体系上来讲,还没有摆脱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应该说,泰勒课程原理并非他个人“首创”或“独创”,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泰勒本人也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这个原理是慨括和综合了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其中主要是博比特、查待斯、拉格、杜威和波特等人的学说。在这数十年来,泰勒课程原理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课程专家。有人甚至认为,“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也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所以,美国《教育研究百科全书》把它视为“课程研究的范式”。事实上,大多数课程专家所做的工作——不论他们自己意识到与否——或者是致力于使精致化、机械化,扣它转化成操作手册;或者是对它进行补充修正,以求使它更趋完善。这在许多课程论专著的体系上得到了清楚的反映。但近年来,目标模式受到了各种挑战。尤其是从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原有课程原理的修补工作,而是试图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探讨课程问题。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提出的过程模式,美国学者施瓦布(J.J.Schwab)提出的实践模式,以及西方国家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批判模式。

(一)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提出的。斯滕豪斯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自主能力,使人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已有知识作为思考的材料,发展理解、“负责的判断’和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基本思想促使他对受美国影响而在英国流行的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实践作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种“过程模式”(theProcess model)的课程编制方法。他明确表示,“我自己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是针对我所认为的目标模式的缺陷而作出的。过程模式不依赖于分解的目标来选择内容、活动和指导教学过程,它选择的依据是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斯滕豪斯认为真正指导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各种价值是体现在他所从事的教育过程本身之中,而不是在他想要达到的结果之中。过程模式的评价有意不预先阐述目标,而是用一种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和判断比较接近的方式来描述具体的 活动,意在向课程决策者提供关于教育过程的信息,也为学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信息,而不是测量他们学习结果的好与坏、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

斯滕豪斯对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目标模式作了较有影响的、系统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模式。他强调,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即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最大限度地教与学,本身就构成了目标。知识不是现成的让学生接受的东西,而是思考的对象;教育是要通过促进学生思考知识.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解放。为了使学习更加有效,教师需要成为课程研究者。斯滕豪斯把课程看成是把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种尝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过程模式的课程编制方法符合了这一精神。过程模式实际上是要表明,课程编制的基本问题——内容选择、教学过程的开展、评价——不是通过把一般的教育目的分解成具体的目标而得到解决的。它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试,目的在于使教育产生最大限度的效益,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

(二)实践模式是由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提出。施瓦布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也是针对传统的“理论的”课程探究模式而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课程领域已到了穷途末路,其原因是过于依赖理论。课程研究领域复兴的希望,在于把主要精力从用于追求理论(如追求普适的原理和复杂的模式,追求固定的次序和不变的决定因素)转向解决实际的问题。由于实践中的问题都是具体的、特定的,不可能只受一种理论的指导,为此,他提出了“实践一准实践一择宜”的运作方式。这种新的运作方式需要有新的探究方式——集体审议。“审议”的一般性描述。首先,审议既非演绎,也非归纳。其次,审议是复杂而又繁重的。最后,审议将形成一个新的工种,其成员之间将形成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课程审议的特点。第一,审议涉及被择方案的形成与选择。第二,审议遵循实践的逻辑,而不是形式的逻辑。第三,审议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课程审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之复杂性,称之为艺术——实践的艺术,准实践的艺术,择宜的艺术。审议的重点应放在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上。课程的基本要素由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要使学术性材料转换成课程内容,必须同时考虑 到上述四个基本要素,他们是课程审议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足以代表这些方面经验的集体的共同合作。这个集体就是课程审议小组。审议小组 通常由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人组成。集体审议是要求所确认的问题是所有参与者所体验到的或所理解 的问题,审议最后做出的行动决定应该是集体共同的决定。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三)批判模式是西方60年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构建模式,近年来影响日增,它以批判教育理论为支柱,对课程编制提出了一系列振聋发馈的见解。它指出了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大影响,揭示了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并力图去克服这些现象的主张。这些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具有活力的感觉。也正固如此,批判教育理论及其课程的批判模式,被誉为“世纪末的狂飘”。

批判模式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自产生以后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有众多教育家卷入其窄。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摈式,往往以自己是一个批判教育理论家为荣‘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模式,以批判模式的批判者的身分出现在教育论坛广;还有的以学者的身分对批判模式进行学术研究,对之保持清醒的认识。这些推进、批评、研究的台力,构成了起伏跌荡的批判模式。本章力图在错综复杂的有关批判模式的认识窄,加以梳理、辨析,在尽力理清批判模式形成与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论述批判模式的一般原理及其对课程构建过程的分析,最后对课程模式本身作些批判。在以 批判为取向的课程论者看来,“什么知识员有价值?”这一经典的课程问题巳不再有什么价值。因为,课程内容不只是教育上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批判模式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学生生长和发展的影响。它试图指出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权力、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并力图克服它们。根据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大体可以区分出三种相对独立的、相互渗透联系的取向:概念重建取向、新马克思主义取向及批判教育学取向。

批判取向的课程论者,提供了对传统教育意识形态提出挑战的各种分析的模式。他们反对保守的观点,即认为学校传递客观的知识,他们形成了各种隐性课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理论,以识别隐藏在具体知识形式背后的利益。批判取向的课程论者把“解放”作为教育最终要追求的目标,要求个人摆脱权利的控制,把自己从其他人的操纵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取得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

课程批判研究所要经历的五个基本阶段。第一,要识别和理解目前的问题。第二,所有问题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背景的。第三,批判取向的参与者必须面对重大教育问题的政治现实,认识到其中体现的价值、信念和利益。第四,对知识的批判需要具有批判的知识。第五,批判探究必须既指导行动又从行动中获取知识。所以,批判性探究模式反对研究者与实践者,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两分法。批判探究的参与者本身就是认识者,他们必须在自己日常工作环境里不断地认识,再认识。

五、课程理论与研究

作者在本编着重探讨课程理论本身的构建,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课程理论发展的趋向。再看完本章内容后,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课程理论改革发展的趋势问题。

当前,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将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可以预见,在下一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

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 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

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 势表明:新型意义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具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下载浅议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幼儿园整合课程理论(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胡翠红 厚厚的一本《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刚接到手中时,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几页,现在终于在......

    足球理论课程教案

    《足球》理论课程教案人数__年月日教学内容:一、足球运动发展史简介二、足球比赛的基本要素三、越位教学目标:一、认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史。二、技能学生能熟......

    人力资本理论课程复习

    A卷 1、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对美国的资本形成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下降了。则意味(A )。 A.资本产出比下降 B.资本产出比不变C.资本产出比上升......

    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一·用一条你认为的主线来贯穿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理论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理论力学有了初步大体的认识,笔......

    艺术理论课程学习心得

    艺术理论课程学习心得 ------------苏艳玲 艺术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五篇]

    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是从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对建构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建构主义有多种流派,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认知......

    课程理论期末复习

    课程理论期末复习1、孔子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古希腊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3、蒙学课程教材 蒙学: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一、理论课程参考资料

    一、理论课程参考资料 1张建钢主编·数控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明兴祖主编·数控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朱晓春主编·数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