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件校核工作程序浅谈
世间万物都有序。序,顺序,即规则,即条理。文件校核工作同样也具有内在的规则性。在文件校核工作的实践中,此种规则性经过提炼、归纳,逐步形成为程序。文件校核工作程序,就是从事文件校核这项工作所必须依循的规程和次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八个环节:
一、接收文件
这是整个文件校核工作的起始点,大体包括以下四项工作内容;一是签收。二是核对。三是编号。四是登记。
二、初步校核
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采取个体初校与群体初校两种形式。一般来说,较为简单、字数不多的文件,通常选择个体初校形式,由文件主校人自行初校即可;而事关全局的重大方针政策性文件,则大多数选择群体初校形式,由文件主校人把文件复制后分送众人共同进行初校。文件初校环节有三:一是对文件发布形式进行初校。二是对文件中的政策规定进行初校。三是对文件的文字和格式进行初校。
三、意见汇总
意见汇总就是集思广益。集思,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广益,是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意见汇总环节,同样是处理初校意见的环节。就作为初校对象的文件来说,初校后肯定会出现行或不行两种估价。对经过初步校核、认为可行的文件稿,文件主校人汇总出一个综合修改稿,在报经部门负责同志审核同意后径转下一工作环节。
四、送印清样
初校汇总后的文件综合修改稿大多比较杂乱,通篇涂改填删,字迹不易辨认。待文件清样印出后再予报批或送往有关部门征求意见。送印清样这一环节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送印清样前要将文件综合修改稿报请部门负责同志审定,不论文内改动多少,均应履行这一审批手续。二是要注明所需清样份数和限定退回时间。三是要进行登记。送印清样属于文件的移交,为了明确责任,一定要在送印时进行登记。四是要装信封或文件袋密封后送出文件印制部门。
五、征求意见
这是协调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即就文件内容所涉及的工作征求有关主管业务部门的意见。在党政领导机关发布的文件中,常常有些事项涉及主管业务部门的工作。对此,在文件校核过程中。要征求各有关主管业务部门的意见。
六、综合意见
征求意见后、就要对各方意见进行梳理、筛选和综合工作。综合意见是在对文讲稿征求意见后进行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际上,综合绝非一件简单地把各方意见揉在一起的易事。要分析,要研究,要经过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各部门的一些好的意见综合起来,以达到完善决策的目的。
七、送审签发
送审,即把文件校核稿送请部门负责同志审阅定稿。签发,即指领导同志对文件予以签批发出。送审签发是文件校核工作必须履行的手续。文件校核稿的送审签发是一个环节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紧密相联,互有交叉,不可分割。我们很难说领导签发文稿时没有审定的成份在内,实际上签发也是一种审定。送审签发这一环节异常重要。
八、送文注发
送文注发就是把经领导同志签发的文件稿送文件批抄部门注发。文件的注发工作具体由文件批抄部门负责。因此,校核并经领导同志签发后的文件稿,在办理文件移交手续后要转至文件批抄部门,由其具体办理文件的注发事项。送文注发是文件校核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要把领导同志的审批情况及批示意见详细地进行登记。二是进行送出前的最后一道检查,从文字到格式对文件稿再认真细致地检查一遍,然后再看看所有的文件是否完整。三是把文件的原件、文件的签批件和文件报批请示一并移交文件批抄部门,由其在文件校核登记本上予以签字接收。四是销号。文件送出后,表明该文件在校核工作阶段的运行已告结束,在登记本上注?quot;已办"的字样。一俟文件正式下发,只需在登记本上注明文件编号即可。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文件校核工作程序是死的.而文件校核工作中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文件校核工作程序中的八个环节,仅是从一般意义上总结出来的。在文件校核的实际工作中,允许根据情况作变通处理。
第二篇:文件整理工作程序(精选)
一、制度汇编
建立新文件夹——命名【制度汇编】
1、简介
2、章程
3、工作制度
二、活动文件
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活动文件】 每一项活动新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内包括5个新文件夹(分别是:活动策划、活动申请表、活动审批表、活动其他表格)。文件名称为 如:【20110520第八届东软之声十佳校园歌手大赛】
三、内部文件汇编
1、成立文件(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文件汇编】——建立【年成立文件】 内容:何时何地成立,成立文件批文)
2、红头文件(建立【红头文件】——建立如:【2008年红头文件】、【2009年红头文件】、【2010年红头文件】内容:各年下发的红头文件
3、人事任命文件(建立【人事任命】文件夹——建立如:【2008年人事任命】、【2009年人事任命】、【2010年人事任命】 内容:按照各年份放置)
4、会议记录(建立【会议记录】文件夹——建立如:【2008年会议记录】、【2009年会议记录】、【2010年会议记录】 内容:每一次会议的记录,文件名标明日期)
5、重大事件发布文件(建立【重大事件发布】文件夹——同理建立子文件夹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
内容:发布重要讲话稿)
6、换届材料(建立【换届材料】文件夹——同理建立子文件夹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内容:换届资料及名单)
7、申报文件(建立【申报文件】文件夹——同理建立子文件夹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内容:奖项的申报,如东软十大品牌活动申报
四、获奖材料汇编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获奖材料】——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建立文件夹以该活动命名(例:20080901五四表彰大会)——该活动文件内容:方案、预算、图片(筛选3张)、新闻报道(校内报道、校外报纸、网站等)
五、活动图片、视频存档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活动图片视频】——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建立文件夹以该活动命名——该活动视频、图片
六、版头汇总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版头汇总】——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建立文件夹以该活动命名——该活动所录制版头,如为其他组织社团版头,另建【其他组织社团】文件夹
七、宣传品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宣传品】——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该宣传品(包括小册子、宣传海报、报名表)
八、总结与计划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总结与计划】——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该文件(例:2008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计划)
九、其他文件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其他文件】——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无法归类的文件
第三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工作程序
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条件、市环保局不受理审批的建设项目
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项目;
②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
③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的项目;
④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
⑤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⑥不符合省政府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要求的项目;
⑦不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环境功能区
划(含海洋)及生态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市环保局受理审批的建设项目
①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
②化工、合成革及人造革、废纸制浆造纸、非原料药农药、电镀、味
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畜禽养殖、矿产勘查、莹石矿、饰面石材、普通建筑用沙石料等所有非金属矿开采等行业的项目;
③
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变电项目;
④由省环保厅审批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
3、建设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的规定,确定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登记表可自行编制。
4、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环评单位应在编制之前向所在地
县(区)环保局申请确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执行的标准,所在地县
(区)环保局出具执行标准确认函。
5、需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正式受理时提
交由所在地县(区)环保局出具的,经市局总量办确认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核定表。
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登记表)审批工作程序
1、建设单位编制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登记表)后,征求所在地县(区)环保局同意后,向市局监督科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见附件1)。
2、在建设单位材料报送齐全的前提下,监督科对建设项目进行预审,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踏看,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符合上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条件的;或报告表(登记表)编制质量较差的项目,预审不通过,监督科退回所有材料并告知存在问题,不予受理。
3、预审通过的项目,监督科正式受理,原则上对建设单位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工作程序
1、建设单位编制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后,向市局监督科
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见附件2)。
2、在建设单位材料报送齐全的前提下,监督科对建设项目进行预审,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踏看,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符合上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条件的;或环评单位、监测单位不符合规定的项目,预审不通过,监督科退回所有材料并告知存在问题,不予受理。
3、预审通过的项目,监督科应建设单位申请,组织专家组,邀请相关部门代表,召开报告书技术评估会,对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不通过的项目退回修改,不予受理。
4、技术评审通过的项目,监督科正式受理,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相关部门意见等,对建设项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5、审查通过的项目,监督科在作出批准决定前由建设单位进行10天公示,公示期满后在7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
附件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登记表)审批需提供的材料一览表
材料内容提供时段和接受单位
★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登记表)5份提出申请时报送监督科
★
2、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份
★
3、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证明文件1份
★
4、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1份
★
5、项目用地预审意见1份
6、海岸工程需提交海洋主管部门、海事部门审核意见各1份
7、涉及水土保持项目,需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1
8、涉及林地保护的,需提交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文件1份
9、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需提交有关保护区主管
部门出具的同意文件1份
10、污水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需提交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证明材料1份
11、项目环境监测数据原始资料1份(包括监测单位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及能力
附表复印件、监测报告、采样记录、采样照片及分析原始记录等)
12、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表正式受理时报送监督科
★
13、所在地县(区)环保局出具的审查意见1份
★
14、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申请报告1份
★
15、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代理人办理需有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
1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
★
17、所提供材料真实性承诺1份
注:打★为必备材料,其它需提供的材料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打√。
附件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需提供的材料一览表
材料内容提供时段和接受单位
★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审本)10份提出申请时报送监督科
★
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申请报告1份
★
3、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份
★
4、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证明文件1份
★
5、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1份
★
6、项目用地预审意见1份
7、海岸工程需提交海洋主管部门、海事部门审核意见各1份
8、涉及水土保持项目,需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1份
9、涉及林地保护的,需提交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文件1份
10、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需提交有关保护区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文件1份
11、污水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需提交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证明材料1份
12、项目环境监测数据原始资料1份(包括监测单位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及能力附表复印件、监测报告、采样记录、采样照片及分析原始记录等)提交技术评审会上备查
13、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表正式受理时报送监督科
★
14、所在地县(区)环保局出具的审查意见1份
★
1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本)3份
★
16、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代理人办理需有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
1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
★
18、所提供材料真实性承诺1份
注:打★为必备材料,其它需提供的材料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打√。
第四篇:文件销毁程序
文件销毁程序
1.目的:为了使本公司各类受控文件与非受控文件经更新或换版回收的文件以及各类修改或过期的技術资料,记录表单,以及过期或报废的外来文件,不致发生誤用,确保公司作废文件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適用于本厂與体系有关的所有作废文件的控制。
3.职责:
总经理:负责公司作废体系文件销毁申请的最终批准。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作废体系文件销毁申请的审核。
各部门主管:负责识别本部门范围之内体系文件的使用审查。
文控中心:负责过期作废文件的收集与清理工作,并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参与文件:文件保存期限一览表。5 文控要求:
5.1文控中心是期对所保存的文件进行鉴定,并对保存期限已满的文件材料,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
5.2 文件鉴定工作由行政部主管主持,有关部门参加,组成文件鑒定小組,對被鑒定的文件進行逐件審查,提出存毀意見。5.3 文件材料經鉴定小组審定,并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
5.4 销毁文件材料要由二人以上并在指定地点进行销毁,销毁人要在销毁登记表上签名
第五篇:不合格程序文件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 2007-12-19 11:36:55 阅读37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有效控制机
制,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或出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生产全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理。
3.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工作。3.2 采购部负责与供货商的联络和协调工作。3.3 生产车间、PE 负责车间生产的不合格品的返工。3.4 副总经理批准对不合格物进料、成品的处理。
4.作业程序 4.1 进料不合格处理
当来料整批部分不合格时,IQC 应将“IQC 检验报告单”交生产计划科计划员加签是否急用的意见,而后呈品管部经理做出处理意见,最后报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4.1.1 如物料为生产急用,不合格项又不至于引起客户抱怨时,可作“特采”处理(如合同有要求时,特采接收一定要经顾客认可同意)。IQC 在该批物料的适当位置上贴
橙色“IQC 特采接收”标签。
4.1.2 如物料为生产急用,该物料又可为生产使用部门加工/挑选使用时,可作“加工/挑选”处理。IQC 在该批物料的适当位置贴黄色“加工/挑选”标签,IQC 主管应填写“加工/挑选使用指示单”给仓库、PE、生产部门、QE、QA、QC 等部门。4.1.3 如物料不为生产急用或使用后必定引起顾客抱怨,则对该批物料作“退货”处理。IQC 在该批物料的适当位置贴红色“IQC 退货”标签。对做“退货”处理的物料,仓库应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与供货商协商退货事宜。
4.2 生产过程中来料不合格的控制(注:此处之“来料”可以是上一车间产品,也可以
是外协、外购物料)
4.2.1 生产车间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原材料、零部件进行隔离(将不合格品放在有“不合格品”标识的容器/红色容器中,或将其放在不合格品区域),并适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整理,在盛不合格品的容器上贴“不合格品标识卡”,然后开出“退料
单”,通知品管部判定。
4.2.2 品管部按相应检验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在“退料单”、“不合格品标识卡”上填写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包括: a.将不合格的外购(外协)物料、零部件退回供货商;
b.报废;
c.退上一车间返工; d.让步使用; e.挑选/加工使用等。
4.2.3 生产车间根据品管部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a.判退回供贷商的不合格外购材料、零件,由生产车间退回仓库,仓库通知采购部
进行处理。
b.报废的不合格品,生产车间将其退回仓库,仓库适时废弃或通知采购部转买。c.作“挑选/加工使用”处理的不合格品,由生产车间安排合适人员进行挑选/加工使
用。
d.判退回上一车间返工的不合格品,退回车间返工,返工后的产品由品管部复检。4.2.4 当不合格较严重时,品管部必须对同一批、类的仓库存货、在用品重新进行检
查。
4.3 生产过程中检查或自检发现的单个不合格品的处理(注:此处不合格品为本车间生产中产生)对于生产过程检查或自检发现的单个不合格品,应在其相应部位贴纸色箭头纸或将其放在有“不合格品”标识的容器/红色容器中,或将其放在不合格品区域,并
做如下处理:
4.3.1 五金车间:由原作业人员或车间主管指定的人员进行返工,返工后的产品由品管部相关人员进行检验。不能返工的,又不能破碎后重复使用的,由生产车间收集整理,开具“退料单”,由品管部签述报废处理意见后,将报废品退回仓库。
4.3.2 塑料车间:由作业人员或车间有管指定的人员进行返工,返工后的产品由品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检验。不能返工的,又不能破碎后重复使用的,由生产车间收集整理,开具“退料单”,由品管部签述报废处理意见后,将报废品退回仓库。
4.3.3 将配车间与插件车间:外观不合格品由生产车间返工;性能不合格品由PE 修理工返工,并将修理结果记录在“PE 修理日报表”上。返工后的产品应做好返工标记,并将它从第一道检验工序前 的适当位置投入生产线重检,重检合格后,质检员应将返工标记去掉。对于不能返工的产品,PE 修理
工应进行适当折卸,折卸后仍旧合格的零部件继续使用,已损坏的零件作报废处理。
4.4 塑料车间、五金车间QC 巡检中发现的不合格批的控制
4.4.1 塑料车间、五金车间QC 质检员按《品管部巡检管理规定》对各机台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判
定的不合格批,QC 质检员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应填写在“QC 巡查记录表”中。4.4.2 塑料车间、五金车间QC 质检员对不合格批的处理决定包括:返工(挑选)、报废。
a.对于需返工(挑选)的不合格批,QC 质检员在其上贴黄色“巡检返工(挑选)”
标签。车间员
工返工(挑选)后的产品由品管部复检。
b.对于需报废的不合格品,QC 质检员在其上贴红色“巡检报废”标签。
4.5 塑料车间、五金车间入仓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批的控制
4.5.1 对检查中判定的不合格批,QA 质检员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填写在“QA 半成品检验 报告”中。
4.5.2 处理决定包括:返工(挑选)、报废。
a.对于需返工(挑选)的不合格批,QA 质检员在其上贴黄色“QA 返工(挑选)”
标签。车间员工
返工(挑选)后的产品由品管部复检。
b.对于需报废的不合格批,QA 质检员在其上贴红色“QA 报废”标签。
4.6 不合格半成品的让步接受 4.6.1 如生产车间认为不合格半成品可以让步接收,生产车间应填写“让步接收申请
表”,品管部、PE 部经理在考虑对下道工序或成品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作出是否接收让步申请的决
定,让步申请应
由副总经理批准(外观之类的不影响结构、性能的让步申请只需品管部批准即可)。4.6.2 对批准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半成品,品管部质检员应在其上贴橙色“让步接收”
标签,并在相
应的报表中做好记录。
4.7 装配车间成品QA 入仓检查中不合格批的控制
4.7.1 当成品整批不合格时,QA 质检员应将“QA 成品检验报告”交装配车间QA
主管签署意见,而后呈品管部经理做出处理决定,最后报副总经理批准。
4.7.2 处理决定包括:返工、让步接收、报废等。a.生产车间返工后的产品需经成品QA 复检。
b.让步接收应不影响顾客的使用,应不引起顾客的报怨。有合同要求时,让步接收应
经顾客批准认
可。
c.批准报废的产品,由生产车间将其移至仓库废品区,由公司统一处理。
4.8 交付及投入使用后不合格品的处理
4.8.1 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本公司给予调换、修理或赔偿,详见《与顾客
沟通及服务控 制程序》。
4.8.2 顾客退回修理的产品的控制见《顾客财产管理程序》。
4.8.3 顾客退货(所有权不再属于顾客)的处理见《顾客退货处理程序》。4.8.4 品管部视问题的严重性,适时向责任部门发出“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单”。
5.支持性文件
5.1 《品管部巡检管理规定》
5.2 《与顾客的沟通及服务控制程序》
6.记录 6.1 退货单 6.2 让步接收申请表 6.3 不合格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