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19-05-13 09:0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

第一篇: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A)。

A.大众化B.公理化C.逻辑化D.算法化

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C)。

A.注重问题解决B.注重数学应用C.注重逻辑推理D.注重数学交流

3.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内容分为数与代数、(C)、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领域。

A.应用题B.运算

C.空间与图形D.量与计量

4.从指向上看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是(B)。

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

C.格式塔理论D.“数学化”理论

5.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基本构成要素的是(D)。

A.教学活动的共同体B.教学活动的对象

C.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D.教学活动的手段

6.小学数学学业评估的原则包括“过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A)。

A.发展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

C结果性原则D.甄别性原则

7.不属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方式的特点是(D)。

A.淡化证明B.逐步深化C.合情推理D.注重命题

8.空间观念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所形成的(D)。

A.概念B.图像C.性质D.表象

9.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A)等。

A.状态B.运算C.问题D.方法

10.小学统计教学组织的主要策略包含“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和(B)等。

A.让学生尝试设计方案去体验B.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C.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D.通过日常活动来引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陈述性(概念性)知识程序性(自动化技能)知识策略性知识等三种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

2.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心理特征主要包含着_是建构数学认知的过程、是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 以及是发展情感的过程等三个方面。

3.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等三种不同的情况。

4.发展儿童的数感包括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以及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等三个方面。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或×即可)

1.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开发具有“学科取向”的特征。(√)

2.儿童的数学认知的起点是他们生活常识。(√)

3.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不是现代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之一。(×)

4.常模参照评价是一种绝对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2.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学生独立的尝试解决问题。

3.简述儿童数学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第二篇: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1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C)。A.抽象性 B.严谨性 C.客观性 D.应用广泛性

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C)。A.运算规则 B.数的概念

C-图形分解的思路 D.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3.下列不属于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有(B)。A.代数初步知识 B.概率知识

C.几何初步知识 D.量与计量知识

4.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A)两类。A.发现学习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D.问题解决学习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儿童的参与主要是指“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以及(C A.探究参与 B.问题参与 C.认知参与 D.评价参与

6.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D)。A.准备原则 B.活动原则

C.个别适应的原则 D.需要原则

7.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的目的地是(C)。A.师生活动质量的判断 B.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C.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 D.为师生活动提供反馈

8.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B)学习为起点的。A.方法 B.认数 C.概念 D.性质

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C)。A.水平O B.水平1 C.水平2 D.水平

10.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A)等。A.状态 B.运算 C.问题 D.方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基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包含着-儿童数学观、生活数学观、现实数学观等这样三个数学观。

2.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主要有社会的进步、数学自身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观等。

3.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方位、距离 以及大小等的识别。

4.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有试误法、逆推法以及逼近法 等三种。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或×即可)

1.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2.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3.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4.儿童的统计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⑤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2.简述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①创设情境

②提出假设

③检验假设

④总结运用

3.简述在运算规则的导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①情境导人

②活动导入

③问题导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论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转变儿童学习方式”。1.举例论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转变儿童学习方式”。

①变单一形式为多样化形式

②变单纯接受为探索发现与引导接受相结合

③变概念获得活动为概念获得活动与问题解决活动相结合④变个体学习为独立探索与团队合作相结合

2.请从以下案例中尝试分析,如下三种数学概念的学习,分别属于概念同化中的哪一种方式?(要能说明主要依据)

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除法、除尽、商、余数等知识,继续学习关于整除的知识;

②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继续学习关于梯形的知识;

③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表内除法、一位数除法等知识,继续学习关于多位数除法的知识;

答:①下位学习

理由: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是新概念中的属概念。

②并列学习

理由:两种概念不构成属种关系,却具有相似性。

③上位学习

理由:新概念是原有认知结构中概念的属概念。

第三篇: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1180 2011年7月

一、筒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在语文课程中,表达形式的学习是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

答:语文课程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重要内涵。(2分)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4分)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2分)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2分)2.语文教材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4分)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3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3分)3.简述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5分)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5分)4.当前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当前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应最大限度避免将分数功能绝对化,(2分)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2分)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2分)充分利用语文评价的反馈信息,(2分)调节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分)

二、论述题(颦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18分,共36分)1.结合实际论述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

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3分)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笋F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切人口,极大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2分)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2分)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分)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3分)

具体包括: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增强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增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分)

论述具体2分。

2.举例论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答: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3分)

首先,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比如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作文教学则着重发展学生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能力。(5分).

第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包括: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命题,半命题,假想性命题,过渡性命题,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作中选材求异、体裁求异、立意求异、结构求异、遣词造句求异。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或互改。

(5分)

举例论述5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4分)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设计

1.上课伊始,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人特定的游览情境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看看。我们漫步来到小河边,跳上一只小船,向河中心移去。小船儿平静地在水面移动,船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呀划,那声音就像一支轻快而美妙的乐曲„„” 2.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前教师提出要求:

(1)认真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

(2)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以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3.变序教学,由作者最后一句话:“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为切人点、突破点开展学习活动。

(1)阅读全文并思考:作者在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出示句子(课文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悟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惊叹。4.研读一:品味“天堂”静景

(1)播放CAI课件(秀丽的“天堂”静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大和茂盛。(2)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这株大榕树大得、茂盛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画上记号,做好旁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并以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3)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在汇报过程中,一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二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大榕树的大和茂盛,读出各自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重点点拨以下句段:

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感悟枝上生根的奇特景象,理解“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②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着重引导体会用词的准确,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叶“绿”,感悟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③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将原文与下列句子比较:“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南国的树是美丽的。”揣摩作者发自内心的惊叹,进一步体会树美,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研读二:领悟“天堂”动景

(1)播放CAI课件(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感知“天堂”之欢。

(2)自由读10-13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重点交流“到处都是鸟声„„有的在扑翅膀”一节,感悟清晨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天堂”的热闹情形,体会作者心情的愉快。

(4)畅谈感受:众鸟纷飞,画眉鸣唱,多么热闹的景象!置身于这样一个鸟的世界,大家被深深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想做什么? 5.(1)回顾全文,思考: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引导学生细读全文,找出“傍晚”、“早晨”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结合自然规律来理解傍晚沉寂、早晨热闹的原因。

(2)理解重点句。再次出示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珂!”有感情地练读,结合前文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第二个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幽静、美丽、安全,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3)默读全文并思考:“为什么这株大椿树会成为‘鸟的天堂’?”联系文中“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们不许人去捉它们”,体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示<来自“鸟的天堂”的信》补充阅读,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谈体会。

6. 播放音乐风光片《江边晨景》(所摄景物可为远山、草滩、树林、过往船只、飞鸟、江边牧童、晨雾等),首先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然后讨论交流各事物有哪些特点,鼓励学生当场口头描述,教师随机点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取1-2样事物作片段练习,写后集体评议

1.分析下面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每个教学流程的设计意图。(12分)

答:(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初读感知,整体把握(3)再读全文,真切感受(4)深入研读,感悟积累(5)回归整体,深化情感(6)领悟写法,习作练笔

以上6点各2分。

2.从母语学习和语文素养的角度看,该案例在教学中有什么鲜明特点?(12分)

答:(1)尊重母语学习规律,紧紧凭借课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在层层深入又重点突出的阅 读中具体落实对母语的感悟、积累和运用。(6分)

(2)教学设计重视识字、阅读、习作、口语能力的提高,追求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6分)

第四篇: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二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

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

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

二、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

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①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③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3、具体论述识字教学的策略。

答:识字策略包括: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等。

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的策略指识字教学要在注意音、形、义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教学。

简化字形记忆心理过程的策略指根据汉字本身的字形规律开展识字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指根据汉字音、形、义三者统一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提高认识生字效率。

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的策略指针对汉字往往一词多义的特点,在字义教学中,对字义应以讲清课文中的意思为主,对于学生常用到的、易理解的其他意思可以讲;少用到的、不易理解的一般不讲。同时,关于生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组词法,不是所有生字都一定要去组词,如果构词率不高或者学生不常用的字就不必组词,否则将会浪费教学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即汉语拼音,了解汉字笔画、笔顺等知识,查字典。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三套工具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提高识字速度。

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策略重在提高儿童学习识字的兴趣,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运用游戏识字,要落实到教学上来,不要将之流为表面形式。

4、结合你的教学经验,举例论述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前提下,主张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文本的钻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等途径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赤壁之战东吴大败曹军,谁该记头功?”初步阅读后,学生一致认为该归黄盖。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黄盖的功劳来,记在作业本上,然后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黄盖的功能都与周瑜有关,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周瑜的功劳,经过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学习一致的看法是赤壁之战周瑜、黄盖都立了大功。

三、分析题(5-6):

问题1

答:①该阅读课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探究性学习理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首先是教师让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亲历体验,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通过探究性阅读,学生不仅首先了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获得知识,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还亲自体验了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欢乐,有助于他们态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问题2

答:关于阅读教学,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所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和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理念的变化促使教学策略也发生着变化。教材中总结了以下几种策略: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多读、感悟、积累、运用),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通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所以特别要发扬语文的人文性。

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精髓在于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具体说来就是多读;感悟、积累和运用。

倡导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阅读教学同样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的开放,主要做法是“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具体说来有这些做法: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善于利用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2

作文训练计划:

2004年秋学期六年级作文授课计划

一、本学年的总体要求及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句、叹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作文教材分析:(7)本册课文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课文,共安排了7课,各课的训练内容及要求如下:

1、写一则报道新闻的板报稿。

2、根据采访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3、写一篇介绍苹果的习作。

4、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

5、写一篇以《菊花》为题的习作。

6、改写《妈妈又回到了身边》。

7、写一篇记事的习作。

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措施,从而让学生获得了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多种形式。

三、班级作文教学情况分析

(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学生作文水平、作文态度、兴趣、习惯等)

通过作文情况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作文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乱写一气,错别字连篇,记叙文中心不突出,趋向于记流水帐,学生怕写作文,怕思考,也苦于无材料。平时摘录的优美句段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

其次,学生作文两极分化严重,好学生态度端正,能自觉收集积累材料,而基础差的学生连基本的记叙文也没掌握,表达很不完整。

总之,学生的作文兴趣及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四、具体措施:

(包括作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外阅读辅导、作文辅助训练、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多给他们听、说的机会,如复述故事、演讲、讲故事等。

2、落实一些背诵任务,做到目标明确,并及时检查效果。

3、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新闻记者一些课外书,并做好摘记工作,丰富语汇适时做好交流。

4、抓好作文、日记训练,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小组评价及修改建议:(略)

参加讨论人员:

XXX、XXX、XXX、„„„„

小组评价执笔人:XXX

2005年11月30日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3

一、简答题:

1、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及思维活动的发展各呈现什么年龄特征?

答: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是由各年龄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活动和游戏活动,主要发展初步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发展比较系统地概括、传递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高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人际交往活动,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

2、如何理解口语交际的含义?

答: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如身势、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

3、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依据是什么?

答: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也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的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

4、怎样才能成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答:(1)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2)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3)设计挑战任务,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4)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答: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这一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答: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不了解作文的社会作用,对作文不感兴趣是作文教学质量长期不能提高的关键,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

一、激发社会动机: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和写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果,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这样做,他们的需要的层次是低的,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的需要。

二、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科学的训练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生动的谈话或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认识、交往或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表达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立作文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

2、举例论述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的区别?

答:口语交际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①关注的重点不同。听说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正确地发音,正确地选择词语,说出语法正确的完整的话来。口语交际教学更为关注学生语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根据对象和情境,抓住话语主旨,推断他人的立场、观点和意图,恰当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采用多效策略,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②教学活动开展的凭借不同。听说教学借助非交际的活动开展教学,而口语交际则借助交际活动开展教学。

从以上对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说教学的区别的分析,我们应该理解:无论是从活动性质、动机、目的,还是从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教师的作用、教材的作用来看,借助非交际活动进行教学的听说教学与借助交际活动开展教学的口语交际教学都有着鲜明的差异,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和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由着重要的意义。

3、你如何认识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请结合教学实际具体论述。

答:

一、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活动。以体验学习和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综合性学习有别于“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如在教学《传说》,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家乡美丽的传说,对家乡产生不同程度的自豪感,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交谈、了解了更多的家乡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三、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既要充分地发挥好指导作用,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虚心向小学生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4、根据你的实践经验,应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评价策略?

答:(略)一p355语文教学评价实施方法二p398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

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其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视为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的理念,并倡导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反映了我国对小学语文学习教学评价认识水平的提升,同时开拓了语文教学评价实践研究的新领域。

三、分析题:

评论:所谓“主题性”的综合性学习,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生活的需要选择一定的主题,在不同学段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语言发展规律、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旨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该活动方案中,能根据《这就是我》这一主题确定适当的活动目标,明确该活动要达到的要求。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选择三项内容: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竞选干部及各门学科课代表、小记者面试等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风采。

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展示自己的特点。活动准备计划比较完整、全面。

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活动。交流时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表达的机会。选举组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我认为在准备在“小记者”的环节中,可以以表格的方式提出问题,让每位学生填写,这样更加让大家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语文教学个案研究报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案例评析

师: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变花舞”这部分内容,你喜欢哪句话就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小组合作、讨论)

师:请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生:我喜欢第一句话,(生读第一句话)在这句话里作者把自己说成是一朵荷花,我想他是被荷花深深地陶醉了,但是我有一点不明白,作者说自己是一朵荷花,为什么在前面还要加“仿佛”一词呢?

师:你不仅能领悟作者的感情,还能提出问题,看书看得真仔细,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说成是“荷花”可他不是真的荷花,而是被荷花陶醉了,所以加上“仿佛”一词。

师:你说的有道理,其他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我的看法跟他不一样,把自己想象成荷花但不是真的,所以加上“仿佛”一此。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请继续汇报。

生:老师,我们组经过讨论知道作者为什么会穿着雪白的衣裳,因为荷花是白色的,用“雪白”这个词还能表现荷花的美。

师:我很赞成你的看法,看来大家已经理解这句话了,那么这句话该怎样读呢?大家练一练。(生练)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这句话?(生读)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好,只是“仿佛”“雪白”这几个词应读得重些,我给大家读一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生齐答好!)

师:好在哪里?

生:他读时语调很轻柔,感情充沛,让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请继续汇报。

生:我喜欢这三句话。(指2、3、4句)我觉得“翩翩起舞”一词用的好,他写出了作者随荷花舞动的美。

师:那么你能根据你们的理解表演一下吗?(生表演)

师:真的很美。你的表演很精彩,看来你已理解了“翩翩起舞”这个词了。

生:我也喜欢这三句话,他把荷花在有风时和无风时的样子写出来了。

生:我也同意,风起时荷花飞舞,随风舞动,风止时静静的站在那,我觉得作者好像一个荷花仙子。

师:你的想法很好,作者的想象的确很美,那么怎么读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呢?谁能试试。(生读)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还行,读时应把“翩翩起舞”读得重些,慢些就好了,我来给大家读读。

生:好!

师:我看大家听时都入迷了,是不是都想读一读?

生:是(齐答)

师:那咱们就齐读这三句话,可加动作。

生:(齐读,边读边表演)

师:好,把荷花的美读出来了,我似乎看到了一大池荷花就展现在我眼前。请继续汇报。

生:我们小组喜欢最后两句(读),在这两句话中作者与蜻蜓、小鱼成了朋友,他把自己真的当成荷花了,我觉得像童话,我们还想演一演。(表演)

师:(鼓掌)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这段内容表演出来,很了不起,那么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想象一下会有那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生:小蜜蜂会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

生:蝴蝶会飞过来和我翩翩起舞。

生:小蜻蜓会飞过来告诉我今晚这里要召开音乐会。„„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精彩了,此时作者已与荷花相依相伴,完全忘掉了自己了。

评析: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齐读,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请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想。在教学中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和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悟了就演,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教师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也体现了课堂上让学生手脑口眼耳等多中感官并用。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总之,这是一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促悟的阅读课,教师的作用只是架桥铺路,点拨启导,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活跃,撞击出课堂教学的生命火花。

我们才可以对小学生作文训练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构建。具体的内容是:1---2年级进行用词造句训练,3----4年级进行片段训练,5----6年级进行简单的篇章训练。在与之相关的思维上,1----2年级发展想象能力,3----4年级发展观察能力,5---6年级重点发展抽象概念思维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主要有:一,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二,尽早实现规范的书面语言,三,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四,通过课外阅读为作文提供智力背景,五,创设师生合作的教学环境,小学阶段识字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体的分布是:1---2年级认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4年级认常用汉字2500个,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在质量要求上识字教学讲究“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以此作为小学生的识字要求。写字方面,小学写字教学要求达到能够掌握2500个汉字,今天要求小学生用硬笔书写。

教材上提出了识字教学的六方面的策略:一是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二是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三是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四是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五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六是寓识于游戏之中。同时吴立岗先生还提出了写字教学的五策略:一是重视培养习惯,二是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三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四是重视示范和指导,五是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在识字教学中,教材重点介绍了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我国小学生认识汉字的一种重要方式,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吴立岗先生归纳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观点,具体是第一我们可以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第二可以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第三还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最后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对于阅读教学的任务,本教材编者吴立岗先生提出了四点:一是形成阅读技能。二是掌握常用词语。三是学会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四是积累与课外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些好的经验至今仍然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比如熟读成诵等,今天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包括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要有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比如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还要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还应该吧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在朗读时激起鲜明的内心视像和情感体验。阅读的技能和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的,这里主要是形成精读、略读和浏览的不同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策略可以采用,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倡导自主学习,建设开放课堂。

吴立岗先生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模式,具体内容是创设情境,自读自悟;读读议议,披文入情;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积累运用。在小学生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提到的教师也不能够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重要的补充,如何才能够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吴立岗先生提出了一些好的策略:注意兴趣性,注意广泛性,注意自主性,注意典范性,注意发展性。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定主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在我们每个学员平时自己学习时要多下功夫,注意全面当然也要重点掌握。导学教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仔细琢磨,其实这几章的内容有他们的共同规律可寻。几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讲到教学内涵的界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完成任务所采用的策略,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等。因为课程本身就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来展开的,因此就必须紧扣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这几个方面来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的四条基本理念,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它们是: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这个基本特点的内涵之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4.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能力,即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5.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

6.语文基本素养的含义(语文基本素养就是指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指学生应具备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

7.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重点问题分析提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

1.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2.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1.写字教学的意义(1)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3)写字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写字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5)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简化识字教学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由以往的“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意思、能在读写中运用,这种调整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认字,降低难度的精神。这样可以加快学生识字进程,既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规律,给教师们创造了灵活的教学空间。

1.我国古代阅读教学的经验。(古代阅读教学主要经验有:熟读成诵;学思结合;博览群书。)

2.读者实现有效阅读需要哪些条件?(读者要知道这些书面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读者要熟悉语言组合的规则;读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读者具有一定的认知策略。)

3.语感(指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

阅读作文训练体系包括哪些类型?

(1)摘录精彩的句段。这类训练主要是为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它是必备的作文的前奏。

(2)根据原文编写故事。这类训练通过让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3)写出文章提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思路,从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4)写心得体会。即把阅读后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是阅读作文的重要训练形式。

建国以后特别是1978年来我国对小学作文训练序列的各种探索的主要特点。

注意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例如先放后收的训练和读写结合的训练);注意吸收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将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例如作文分步训练和作文素描训练);开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既博采众长,又创造自己的特色,并且注意把训练计划细目化,实现训练项目的可操作化。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进行人际交往的经验?

一是教师经常根据形势确定一些带综合性的教学主题,让学生自己组织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主动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学写各类实用性的作文。二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确定单项的人际交往活动,让学生写作文。

为什么说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是低年级儿童的最佳作文训练形式。

首先,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来看,是具有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他们开展形象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想象,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其次,从低年级学生学写作文的特殊心理规律来看,产生文章思想内容能力的心理机制是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活动,包括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的结构。因此,发展低年级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的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首先,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序列之中。比如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作文教学着重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作文教学则着重发展学生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能力。

第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应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和命题、取材、指导、评价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包括: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命题,半命题,假想性命题,过渡性命题,作文指导要求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写作中选材求异、体裁求异、立意求异、结构求异、遣词造句求异。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或互改。)

在中年级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儿童的语言功能的必要性。

对中年级儿童采用观察作文的形式来发展其语言功能,既是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客观需要。首先,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儿童“虚构”,而且要教会他们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当儿童已经初步具备在头脑中产生表象和安排表象结构的心理机制,其观察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必须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去准确地摄取周围世界各种真实的形象,并用文字把由这些形象产生的表象和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用文字概括和交流周围世界比较复杂的信息,即掌握“构段”的基本思路。学生通过写观察作文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构段”的基本功。因为语言的条理性是观察的周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边观察边思考,有助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口语交际能力的含义。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

2.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

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书面交际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方式,是一种“活化”的学习,一种具有“自主性”、“群体性”和“探究性”的学习。

2.英、法、美、新、日等国开设的综合性课程有哪些共同之处?

这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名称各异、结构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却有共同之处,即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强调学习和生活的密切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极大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增强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增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性。

1.当前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最大限度避免将分数功能绝对化,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充分利用语文评价的反馈信息,调节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如何评价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提出目标;学生自己制定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生积极参与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并参与教学评价过程。

3.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有进步、有无学习的困难。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严重的困难则留待诊断性评价的分析与处理。

如何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认为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内涵和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这是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所凸显的价值取向。

要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首先应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从评价内容和评价领域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第三,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关注评价主体,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提倡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语文课堂观察中常用的记录方法。

编码体系、记号体系、等级量表、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和工艺学记录等。其中等级量表是常用的评议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2.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理念问题;课程问题;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评价问题;师生的发展问题。

3.选择语文研究课题的途径。

教育教学理念发展带来的新课题;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空白点;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矛盾;在观察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时发现的问题;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发现课题;从招标课题中获取选题。

1.根据语文课程新理念,举例分析这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特色。

2.具体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评价的?

《四季》教学案例

上课了,学生的桌上摆着一幅幅稚气而充满童趣的画。年轻的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回家每个同学都画了自己喜欢的季节。我们办个画展好吗?”学生们兴奋地异口同声赞同。这个提议是每个同学都没有料到的。随之,老师请同学们贴完自己的画,再给旁边的同学讲一讲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还注意听其它小伙伴说话。学生奔向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画栏,选个位置,把画贴上去,还和旁边的同学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做完了,有个小男孩,最后才在老师的帮助下贴上自己的画,老师拉着他的手,耐心地听他讲:“我喜欢秋天,秋天有很多落叶。”老师轻抚着他的肩,眼睛里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并没有因为他最后完成而放弃鼓励。

“哪个同学愿意说一说?”老师选了喜欢不同季节的学生。每个学生说完,老师都送上一句鼓励的话,“听,他说得多么清楚。”“你说话声音真洪亮!”

教师充分赞扬了学生的画展和交谈,接着说:“同学们的画好,而且说的话清楚。要是我们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画多好啊!”顿了片刻,老师又说:“我们继续学习《四季》这篇课文。”

学生大声地读起课文来。接下来,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同学说他字音准确,有的说声音响亮,还有的说他读的雪人很神气。老师随即引导学生:“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季节读出喜欢的感情呢?”学生们高声地读起来,兴致很高。

老师请学生逐个读给大家听,读完,又引导学生评一评。“你体会到他的喜爱的感情了吗?”有学生说:“体会到了。”老师接着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学生们积极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再问:“你能像他那样读一读吗?”学生们在朗读中感悟着语言,提升着感情。

老师又说道:“同学们学习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读?”有的学生说:“我想自己读。”有的说:“我们小组可以分季节读。”“我们想表演。”于是,学生们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起来。老师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位女同学被请到台前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有表演欲望的一组同学来到前面,看着屏幕上的课文表演起来,表演雪人的男孩子大肚子一挺,引来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同学们能背一背课文吗?”老师提出了挑战。

“能!”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

“如果你背下来了,就奖励自己一个金话筒。”老师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春天画面的动画,学生们自由地背起来,有的还边背诵边表演。背完,学生们高兴地在自己的书页上画下了小话筒。

“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老师在屏幕上出示略去了画面的课文。不知道老师想做什么?教室里沉静了几秒钟。有学生举起了手。

“我发现每个小节写一个季节。”

似乎启发了其他学生的发现。“我发现春天写了草芽。”老师引导着:“夏天写„„”、“你还发现什么?”学生们的发现似乎陷入了一个圈子。

老师说:“请女同学读每小节的第一行,男同学读后两行。”

学生们边读边思考着。“我发现草芽是尖尖的,荷叶是圆圆的。”

“谷穗呢?”

“弯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看来,学生们对课文的语言已经有所领悟了。

“雪人不一样,他大肚子一挺。”老师补充道:“是的。这几句都写他们怎么样?”

“我发现都写了‘他„„说’”。有学生回答。

老师说:“对!很好。”

又有学生说:“我还发现第三行都有‘我是’”。

老师满意地说:“对,写出了是什么季节。同学们的发现真多。”

接着,老师问:“你能仿照课文,说说你的画吗?再去画展看看你们的画。”

学生们纷纷下位子,边看边说。

有同学早已高高地举起了手:“落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老师送给他一枚书签。学生们跃跃欲试。

又有同学说:“西瓜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

老师分别请创作“四季”的学生合作朗读新的“四季诗”,学生们满有诗人的味道。

快下课了,老师说:“老师送给每个同学的书签上都有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读一读,还可以再去创作自己新的四季诗。”

学生们在愉悦中,在渴望中结束了这堂课。

分析:

问题1.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题的要求:第一问请抓住体现了新课程的什么思想,并且有个限制词“主要教学特色”,那么,这个问题初看有些大,似乎抓不住,经过分析,我们排除掉那些并不突出的方面,用新课程理念来衡量,首先这是堂阅读课,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地强调教师的教学应该致力于建立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里强调的是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而不是靠讲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语文实践主要是多读,以及在多读的基础上的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在教学组织方面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在这个阅读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等几个方面的确是比较突出的。只要抓住了这一点,答题就成功了。具体分析起来,这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特色在于:

①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建立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用自己的画办画展;画自己喜欢的季节;说喜欢的原因;给自己的画创作诗歌等。)

②善于利用多种形式激发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感悟。(齐读;指名读;分别读;汇报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读等)

③重视心理需要的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愉悦和满足。(“要是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画该多好啊”;自己选择读课文的方式;学习课文后自己创作诗歌等)

④较成功地尝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欣赏别人;品读课文语言;发现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发现和表现自己的感悟等。)

问题2.第二问是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的。这里一定要举出课例中的具体行为来分析:在这堂课中,教师综合运用不同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如:教师的口头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引导学生正面评议同学的朗读;让学生自我奖励“金话筒”;送小书签等。

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五种方法

语文教学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按照目的,合理地控制与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语文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五种方法是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课堂观察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

语文教学调查研究指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观察、调查表、问卷等形式,收集语文教学问题的资料,对语文教学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构想的研究方法。

语文课堂观察研究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从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指社会情境中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合作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在语文教学行动研究中,语文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在研究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

主要的识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六种: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写字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五种:重视培养习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示范和指导;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四种: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应该了解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成诵;学思结合;博览群书。

教材上介绍的教学策略有四种

注重人文熏陶 加强语言实践

倡导自主学习

建设开放课堂

第五篇: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1 180 2011年1月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答: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2分)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3分)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点拨、示范和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听教师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3分)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2分)

2:语文教材如何体现鲜明的时代性?

答:一是要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2分)二是应及时反映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的新成果、新思维,运用和传递语文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2分)三是要运用鲜活的时代语言,即最新鲜的、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使学生受到生动活泼的、切实有用的语言教育。(2分)

四是应充分注意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方式,为网上学习提供机会与可能,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2分)

此外教材编排、装帧应具有现代感和时代特征,要有面向世界的追求。(2分)3.关于事实的语文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哪些类别?

答:主要包括语文教学观察报告、(2分)语文教学测量报告、(2分)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5分)语文教学实验报告、(1.5分)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报告、(1.5分)个案研究报告(1.5分)等。4.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和辅线。

答: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何运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得体地完成各类言语功能,而完成各类言语功能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密切不可分的。(5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因为如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展现出来,是口语交际教学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5分)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18分,共36分)

5.举例论述阅读教学中运用“注重人文熏陶”的教学策略怎样才能收到实效?

答:(1)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3分)(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社会所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其中。(3分)(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使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人格的提升。(3分)

(4)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3分)

(5)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3分)举例论述3分。6.具体论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

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3分)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

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极大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3分)

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3分)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分)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包括:第一,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第二,增强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第三,增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性;第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性。(6分)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24分)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堂“人物素描”作文课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

师:那用你的眼睛看看,今天来的老师有什么不同。要善于观察。比如长相、言谈举止,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用自己的眼睛看,实话实说。

(学生们相当仔细地观察后,分别说出了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印象)

师:现在看看你还能不能有一双会描述的手,用三五句话把对老师的印象写出来。老师只有一个要求——“真实”。(师板书:真实)大家写五分钟。

(学生开始写作)

师:(巡视点拨)老师说的话也可以写进去。语句要连贯,注意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写完了还可以自己改一改。

师:谁愿意第一个来交流?其他同学要善于听:他是怎么写的?有哪些优美的词句?你可以“偷偷”地用在你的作文里。

生:(读习作)X老师长得又高又瘦,就是背有点儿驼,一米七七的个子看上去顶多只有一米七五。他居然说自己是“单峰骆驼”,真有点阿Q精神。(生大笑)他脸上有一副眼镜——师:(插话)他很简洁地概括了老师身材的特点。可以改一个字,什么叫“脸上有一副眼镜”?这眼镜是长在脸上的吗?(生大笑)

生:(插话)戴着,戴一副眼镜。

生: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斯文,也很有学问。师:这个“架”字很贴切,也很斯文。(生笑)

生:(继续读)他长着一双龅牙,但他觉得很可爱,说“有缺点的人才可爱”,可真自信呀!师:“一双”改成“两颗”好。很多词用得很恰当。

生:他逢人就笑,一笑就露出个小酒窝,给我一种很慈祥的感觉。师:越说越夸张了。(哄堂大笑)改得简练些。

生:(接着读)别看他长得高,却一点也没有架子。他的穿着也很体面,笔挺的西装,黑亮的皮鞋,还打着一条领带,很像绅士。有人说他像猴子,尖嘴猴腮,可是我觉得他像相声演员大兵——

师:(插话)他善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联系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好。

生:(继续读)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常常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紧张的情绪顿消„„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呢?(掌声)听他上课就像听相声一样,感觉——好极了!(掌声)

师:谢谢你的鼓励,我将沿着你们的期望继续努力。(生大笑,掌声)他重点写的是老师哪个特点?

生:(齐)幽默。

师:抓住一个特点,一个侧面描写,这个眼光就是独特的,这种写法也是独到的。谁还愿意来交流?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交流)

师:你们刚才写的是对老师的基本印象。要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有哪些方式?(学生们列举了搜索资料、语言沟通、通过朋友侧面了解等方式)

师:刚才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现在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我,最简单的方式是——(生齐答)提问。

师:对,那么问些什么?从哪些方面提问?每个同学自己先设计几个问题,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问。你最想了解什么就问什么。

(学生的提问一开始基本围绕年龄、家庭等方面)

师:我把资料全告诉你们,你们记一下,不麻烦你们再问了。(生大笑)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有没有遇到过挫折,有没有帮助你的人,你最自豪、痛苦、遗憾的事是什么。这些多有价值呀!问要问得准,才能对这个人真正有所了解!列出你最想问的三个问题。

(生列出想问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看问的什么问题,问得有价值我就直接回答。大家可以把一些真实的材料及时记录下来。生:你有痛苦吗?

师:我们都有刻骨铭心的事,每个人都有成功有失败。想不想听老师失败的事?生:想。师:老师读师范的时候,有一次音乐考试,老师让我们选一支唱得最好的歌参加考试。我选了最流行的《军港之夜》,整整练了一个星期,自以为唱得很投入。考完试,音乐老师对我说:“你很爱音乐,也很努力,但老师劝你以后不要唱歌了。”全班只有一个不及格,那就是我。自以为唱得很投入,却不知道一开始就跑了调。尽管很伤心,但是我毅然放弃了音乐,选择了学美术。我觉得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大智慧。(掌声)

生:你小时候的趣事?

师:老师长在农村,门口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夏天的傍晚,一放学,我就和小伙伴们到小河里游泳。河里有许多小鱼,都被我们扑腾的水花惊动了,纷纷跃出水面。我们尽情地游啊喊啊,常常要到筋疲力尽再回家。每次回想那时候的情景,我都觉得这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最令人向往的。(掌声)

生:你成为特级教师,有过什么挫折?怎样克服过去的?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我很高兴回答你。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我也遭受过挫折。那是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校领导让我上一节大型的公开课。我精心准备了三天,自己以为准备得很充分了。但是一看到有那么多领导、老师来听课,我就很紧张,学生比我还紧张,课堂上我们是大眼瞪小眼,一个个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课自然是失败了,我难过了好几天。但我想,在哪里跌倒的就该从哪里爬起米。后来,我又上了很多次公开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我真正体会到了失败最能锻炼人,最能让一个人成熟,也自然能让一个人成长。所以,当你遇到困难,遭受失败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因为走过失败,你就能获得成功。(掌声)

(生继续提问)

师:好,提问到此结束。现在大家概括一下,通过交流对老师有了哪些深入的了解。现在对老师的印象更全面了,梳理一下,哪些事例留在了你的脑海里。选择j两个方面写写你对老师的印象。要用事例来写,写一两段话,每段话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写出你对老师新的印象和感受。能不能写得栩栩如生,把我写活了?每个人10分钟。

(生练笔,师巡视)

师:(10分钟后)写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朗读)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师插话:引用俗话,很有特点)别看X老师长相有点难看,(生笑。师插话:这是实话。)可真有学问,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呢。其实,X老师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过挫折,遭受过失败。那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X老师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下子就承担了重要的上课任务。(师插话:这句话写得生动)他精心准备了足足三天,连吃饭都在思考问题,(师插话:这句话写得形象)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一上课就不行了,他和学生大眼瞪小眼,都紧张得不说话了。(师插话:不是不说话,而是紧张得说不出话)都紧张得不知说什么了。你看,这样的课肯定上坏了。老师很难过,足足三天没吃饭,(生笑。师插话:吃了。生大笑。师插话:可是吃不下。生又大笑。)足足三天茶饭不思。(师插话:这就有水平!)但是,X老师不愧是老师,他决定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一点也不气馁。真是有志者事竞成啊!经过老师的不懈努力,他终于上出了精彩的课,让人刮目相看。他说,走过失败,你就能获得成功!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啊!(掌声)

师:这位同学围绕哪一个方面来写的?

生:围绕老师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来写的。

师:写得真实、鲜活、准确。集中笔墨写一方面,给人的印象就深刻了。她不仅将听到的写下来了,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每个人要写出你心中的X老师。

(生再次整理作文,写出自己的感悟)(生继续交流,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通过描述写出了对老师的第二层次的印象。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就是对一个人完整的印象。不管写谁,要写出哪两个方面?

生:外貌、内心。

师:对,会总结的同学就是有智慧的。写外在,也要写内在。写外在的东西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写作材料,要抓住特征来写。写内在的东西可以通过提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相关的习作素材。总之,通过全面的了解,才能把一个人写活。

7.在案例中,该教师对作文方法的指导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指导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15分). 答: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作文的方法化在具体的作文教学情境中。教师对作文方法的指导是伴随着真实、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在师生们你来我往的“交谈”中及时地发挥效应的。比如:如何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如何了解一个人最本质的方面?这些具体的方法都渗透在师生的互动交谈中了,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甚至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进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相机点化。(9分)这种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在最恰当的时机指导学生掌握最适合的作文方法的艺术,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习得作文的具体方法,获得实实在在的长进。(6分)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多处插话。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看这些插话具有何种意义?(9分)

答:(1)教师以“插话”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同步点评,能发挥最佳时效性。通过及时中肯的评价能敏锐地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点,并加以放大、肯定,让学生充分而及时地体验进步的喜悦,长此以往,对于通过评价手段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作文兴趣具有益处。(3分)(2)及时的“插话”显得自然、有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吸收。(3分)

(3)“插话”式点评,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或肯定,或纠正,针对性强,教学效应强,在师生轻松自然的互动中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3分)

注:对于论述题和分析题,答出大致要点即可,不必要求表述完全一致。

下载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