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考察学习报告
赴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考察学习报告
为学习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12月9日至14日,我局机关各相关科室和各局属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湘潭电信的负责人一行二十余人,在副局长刘凤舞和纪委书记王霓的带领下赴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考察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和实施情况。考察团普遍反映,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维,增强了信心,效果较好。现将学习考察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市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城管局、城管行政执法局(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下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泰州市68平方公里城区管辖范围内数字化城管的指挥、调度、协调、监督与评价等工作,有行政执法编制25个,合同工人230人(其中接线员40人,城管监督员190人),城管局副局长兼任中心主任。该中心内设综合处、技术考评处、呼叫中心、监督员管理处、派遣处(工作协同平台)、跟踪协调指挥处6个处室(正科级)。
监督指挥中心创见性的将呼叫中心扩建为监督大厅,将派遣处和跟踪协调指挥处整合成指挥大厅,科学构建了监督和指挥两条轴线平行运行的管理体制。案件的处理、立案、结案后评价在监督大厅完成,案件的派遣、协调在指挥大厅完成,处置由38个专业部门单位完成,起始在监督大厅,结束也在监督大厅,始终呼应,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迟缓、粗疏、低能,向敏捷、精确、高效的转变,解决了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政府指挥失灵的问题,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作出了有益探索。遇复杂重大问题由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重大事项听证会解决。
2、建设方式
与电信部门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企业投资、政府租用、专业服务、利益双赢”的运营模式,中心与公安、国土等数字监控系统无阻碍链接,由“电信总揽集成、无线通讯(3G)支持、政府租赁使用”,有效整合了已有的信息化资源,提升了建设速度和质量,缓解了政府资金投入、技术人才的矛盾,系统平台建设仅用四个月就完成。
3、制度保障
①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处置资金运行机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工作部门专款专用、数字化城管部门核准确认、财政部门检查监督”,构建“一个龙头出水、一个部门审核、一枝笔审批”的资金运行机制。坚持“财随事转,专项拨付”的原则,由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根据数字化城管派遣的案件数,结合相关专业部门处理的城市管理事、部件工程量,测算年度处置经费预算,并报请市政府批准确定,市财政部门根据其审核结果按季将资金拨付到各部门(单位)专款专用,确保提高数字化城管问题的及时处理率和按期结案率。②建立保证金制度。年初三个管辖区每区交保证金50万元,其它的单位部门一把手交1万元、副手交5000元,政府下拨100万作为奖励资金。市长定期召开数字城市管理工作讲评大会,结果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布,讲评由开始的一月一次,一季一次,到现在的半年一次,考核奖励年末算“总帐”,效果非常好,充分调动各单位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③健全制约监督机制。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人民满意机关的评比,总分100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占1分。监督指挥中心每月将各部门履责情况公布于数字化城管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和《泰州日报》等媒体,让公众采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公布。
二、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启示
1、资源整合“多”:部件多、部门多、渠道多、系统多。①部件多:泰州市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按照不同功能,将全部城市部件分为7大类99小类,城市事件分为6大类66小类并运用地理编码技术,赋予唯一的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形成数据库。通过系统平台实行分类管理,同时把相关专业部门的职责逐一细化、分解到位,形成大城管格局和一站化的业务模式,提高了及时处置问题的效率。其中城管事件分四级,做到“小事情不大循环”,直接由城管监督员直接负责处置,提高处置效率。
②部门多: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涉及包括城管局、建设局、国土局等26个专业部门,电力、电信等8大专业公司,以及6个区管委会。
③渠道多:190名监督员上报、专业举报热线举报、市长热线转派、市长信箱领导批示、公安110,社会公众短信、互联网举报、社区上报以及城市管理求助站点的上报等10种渠道收集信息。
④系统多:有效整合了已有的政府信息化资源,创新的与公安、消防等数字监控系统无阻碍链接,提升了建设速度和质量。
2、项目建设“快”:泰州数字化城管系统从2007年4月启动,到7月一期工程构建完成,仅用4个月项目就建设完毕。2008年11月,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的验收。为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项目建设,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各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各部门
在其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责任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做好辖区城市管理部件的信息普查、信息处置和反馈工作,并积极提供技术、财力、人力和政策支持。为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保驾护航,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时间。
3、平台运行“好”: 享受专业服务,有效解决了技术上人财物的矛盾。泰州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速度快,时间短。在平台建设中,城管局只成立了一个7人工作小组,负责工作协调、任务布置和要求的强调,电信成立9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建成后电信公司的专业技术和CDMA的3G技术有效保障了系统的高速、平稳、健康运行。
4、建设维护经费“省”: “电信总揽集成”一解决了政府前期一次性资金投入大的困难,泰州数字化城管系统由电信公司前期投资1200万,建立两个系统平台,总揽集成,总服务器机房放在电信,平台设在监督指挥中心;二减少了平台建成后的后续负担,日常的保养、维护、更新升级等等;三“政府租赁使用”按实计算,经济合理。在系统运行上,中心与电信签订十年期服务合同,运行费用240万/年(总费用/10),用一年付一年,年终一次结算。
三、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作过程的经验积累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作二年来,实践证明,管理系统的资源可以进一步优化:一是指挥大厅和监督大厅可以合二为一。监督指挥中心接到各种举报由原先每天几十个减少到现在的每天不到10个,工作处理量大大减少,一个大厅完成可以承担两个大厅的工作职能。二是大厅接线员和城管监督员这二大块的工作也可走市场化道路,企业承揽,政府购买服务。
第二篇: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总结
积极推进数字城管新模式 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009工作总结
2009年,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部分市人大代表的热切关怀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全面投入运行。中心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突出抓好“建设、服务、监督、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精神文明,加强城市管理文明创建”的号召,深刻把握建设我市和谐文明首善之区的定位,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监督和指挥,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系统在我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区城市管理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根据蚌埠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管委会成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高标准、高品质的要求,建成了覆盖全区、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数字城管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并于2009年6月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数字城管中心具体负责区内有关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监督指挥工作,充分发挥了问题发现、协调指挥、协调监督及科学评价的重要职能。截至到2009年12月……日,监督员共上报案件……件,立案……件,已经结案……件,结案率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已初步取得成效。
一、2009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管理体制
中心筹备伊始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求配臵资源,完善办公场所建设,在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下,建立了符合我区快速发展实际和创新性工作模式要求的高标准的办公环境,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参照其他地市成熟的工作模式和我区的工作方案,在中心内设综合部、监督部和指挥部三个部门,确定了各部门负责同志,主持部门日常工作。按照实际需要聘用了12名信息处理员,负责群众电话举报、监督员上报案件的受理、核实、立案、核查等工作;通过招聘建立了15人的城管监督员队伍,负责城市事(部)件专业信息采集。合理分配布臵工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积极加强制度建设。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和有关要求,起草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守则》、《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职责及各部门工作职责》、《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蚌埠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管理标准及责任单位》、《城管监督员工作考核试行办法》等,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局面。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信息发现机制、问题处臵机制、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中心的正规化管理和制度化运作奠定了基础,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推进数字城管体系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
为达到数字城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心稳步推进运行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建设和管理模式建设。建立了科学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平台,制定了合理的运行程序,切实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中心着力打造新的城市管理流程, 以城管通系统为抓手,力争实现监督员“天天监督”,公共服务机构和责任主体“天天维护”, 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社区、街道办事处等组织“天天管理”, 行政执法部门“天天执法”, 系统平台对各类管理主体“天天评价”,系统内网“天天公布”。
视频监控系统设臵了109路监控摄像头,并可以进行360度旋转拍摄。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日常监控,在重大活动期间,中心将全部摄像头调至全区各重点路段和公共场所,并安排专人负责,通过终端显示屏幕,实现24小时全方位动态监控。
创新性的引入导听系统,实现数字城管既能看又能听。做到“地面有人、空中有声音”。对违规占道经营等进行劝导、指挥,向监督员发布语音指令。日常则进行区情及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宣传等,逐步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城管新路子。
中心依托城管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数字城管热线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数字城管体系,从城市管理和治安防范等多角度、多渠道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数字城管系统与平安网建设资源共享,已取得显著成效,对治安防范和及时有效处理各类刑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中心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加强队伍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业务工作水平。要求干部、职工学以致用,勤思考,勤锻炼。抓作风建设,以敬业爱岗、团结奉献为主旋律。每位员工尽职尽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全中心员工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强化信息处理员队伍建设。按照“懂规章、专业务、精管理”的要求,采取组织轮训、座谈交流、小组研讨、演练试讲等多种方式定期对信息处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案件派遣的准确率。每名信息处理员都能够熟练操作大屏幕演示系统、城管通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为数字城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城管监督员的作用。监督员工作在第一线,日常在大街小巷巡查,实现了主动发现问题、实地核查监督办理结果等跟踪服务,是中心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触角,直接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为此,中心通过定期召开城管巡查员工作会议,不定期地个别谈话交流以及月度、考核考评,就巡查环节进行讨论研究,总结经验,布臵阶段性任务,充分发挥队长、组长带头作用,带领整支队伍做好巡查工作。
重大活动期间,中心要求信息处理员和城管监督员严阵以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建立应急小分队,制定应急预案,快速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为保障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四)推动信息服务建设,提升中心宣传水平
中心紧紧围绕区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统一认识,明确信息服务和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着重在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及数字城管模式上下功夫。
抓好信息服务,结合数字城管运转和区城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着进一步提高处臵办结效率,不断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功能的目的,先后组织力量对“区雨水井盖问题”、“区占道晾晒谷物问题”、“区内垃圾桶问题”、“数字化城管部事件权属不明和边界不清问题”、“部分道路市政公用设施权属管理问题”等众多涉及城市管理各个方面的课题展开深入细致的普查和调研。对这些存在已久,难以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城管问题进行分析,从产生问题的根源入手,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以专题信息的形式报送区管委会及相关责任部门,并积极督促落实,充分发挥中心信息服务、综合协调的职能。
中心深入社区、背街小巷,深入城乡结合部,深入桥边、路边、河边,将原来的一些历年积存堆积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将隐蔽在阴暗处的一些卫生死角及时上报,并将发现的问题汇总抄送区管委会,使得过去忽视的城管问题一一予以清理、清查,市区卫生保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原来较普遍的卫生死角、垃圾桶满溢、桥下废弃物等得到清理,乱设摊、乱张贴、乱停放等“三乱”问题也得到有效遏制。
利用简报、通报的形式反馈信息,及时联系上下、沟通左右,服务领导决策。通过录播制音频资料的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加强与电视、广播以及报社等媒体的联络,突出重点,全力抓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和深度。自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共编发36期《数字城管简报》,16期《数字城管通报》,音频资料5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采用10篇,本市电视新闻媒体采用15篇。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对数字城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形成全区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较好的完成了对数字城管中心的宣传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与广大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离国家制定的“数字城管”行业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数字城管”网络建设不够完善。一期开发网络运行安全性还不高,有时还会发生故障,影响处臵效率。二是目前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难度较大,案卷派遣时效性不强。当前工作中主要依靠电话派遣案卷,案件的地点、问题等汇报不够直观,有时还出现协调单位第一责任人不在,多次交接造成时效性差。
三是部分案卷责权不清。中心在具体案卷派遣中,有些部件、事件责任单位不明确,造成派遣有难度,不能及时处理。
四是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到位。责任单位处臵效能缺乏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事部件的及时处臵工作,特别是动态的事件处臵。
五是数字城管宣传工作有待加强。个别部门和单位对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市民群众对数字城管工作不了解,通过热线电话举报的案卷数量太少。
三、2010主要工作思路
中心将切实加强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围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臵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创新工作方法,推进长效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手段数字化、评价科学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相互协作配合
进一步明确相关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沟通、协调、配合,着力消除工作中推诿现象,做到责任到人,定位准确,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系统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完善快速处理机制
结合数字城管体系运行工作实际,修改、完善各单位案件处理考核办法,严格对各单位案件处理率、按期处理率进行考核督查,进一步提高各单位对数字城管系统平台派遣案件的重视程度,促使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案件的处理和反馈,确保案件处理率、按期处理率有新的提高。
(三)拓展系统覆盖领域,延伸信息采集触角
积极拓展数字城管系统在绿化、环卫、渣土等领域的作用,实现对城市的实时有效监控,促进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同时,将信息采集的触角向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延伸,扩大信息采集的范围,及时发现、处臵、解决辖区内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四)加强队伍教育培训,提高平台工作效率
加强对信息处理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使其进一步熟悉、掌握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流程,定期分析、研究上报信息的质量,查找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积极寻找相应对策,逐步整理出一套规范信息上报和案件核查工作的指导性办法,提高信息采集和案件派遣的准确率,切实提高数字城管系统平台的运行效率。
(五)主动查找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针对系统设备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实际,主动加强与其他几个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及时发现、研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中心将依据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有前瞻性地提出系统建设性意见,供管委会和系统开发单位参考,以不断改进、完善、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六)提升宣传服务水平,提高市民的参与度
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市管理,重点解决市民关心、领导关注、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等问题,切实提高城市品质及人居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以更加方便直观的方式知晓和参与数字城管工作,形成市民与中心、群众与政府互动的和谐局面。
第三篇: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全体人员赴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东胜平台考察学习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全体人员赴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东胜平台考察学习
4月12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全体人员,赴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东胜平台进行了考察学习。
在东胜平台指挥大厅,所有人员认真观看、听取了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东胜平台的演示和介绍。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借助市政管网同步实施网络基础,目前已建设了2100公里自建网络,覆盖到了东胜城区的大街小巷,触及到了各个住宅小区、写字楼,延伸到了周边村镇,承载着263 个政府部门互联网、政务以及环保、安监网等专网,彻底打破了过去租用通信运营商线路所带来的带宽和经费的瓶颈。而覆盖全城的i-dongsheng无线网络,更是为市民提供了免费上网服务。
在数据整合方面,平台接入了31家行业主管部门、48个业务系统,整合了115类、2000余万条数据,实现了数据在部门间的实时共享。
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将东胜区的23个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和11家相关企业纳入到联动指挥序列,并将城市管理内容按照部件类和事件类进行权责划分,明确了344项具体工作的监管部门、管理内容、处置时限和考核标准,转变了过去部门和企业间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通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闭环式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模式,使城市各项管理日渐精细、科学、高效、规范。目前,东胜平台已接入智慧党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食药监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执纪监督这八大信息监管平台,形成了“1+7”工作模式,并已实现由过去的人工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转变,并让市民能够参与城市管理,获得更多认同感。
介绍结束后,双方就数字化城管模块工作机制和运行情况、数字化城管考评机制和办法、信息采集员队伍管理等问题与东胜区城管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学习。双方还对如何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在城市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和高效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完善数字化城管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提升数字化城管工作效率、全民参与城市管理模式优缺点、手机APP“智信城管”实际运用情况、今后双方数字平台对接工作、平台建设中的甲乙双方出现主要问题及实现我市数字化城管工作新突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东胜平台研发和运行的宝贵经验,着眼于“智慧鄂尔多斯”的建设规划,深入研究我市数字化、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切入点,加快推动大数据和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发展。
(数字城管指挥中心 巴雅尔)附图:
第四篇: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职能
平房区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工作职能
1.负责受理巡查员队伍、社会公众及媒体等反映的城市管理信息。
2.负责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确定终端部门及时进行派遣,协调重点、难点的综合治理问题。
3.负责组织城市管理信息传递系统、处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电子档案。
4.负责12319、行政执法举报电话的日常管理工作。
5.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定位
1.为终端部门服务。通过对全区的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动态监控,为终端部门当好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收集准确情报的“耳朵”,建设信息化数字城管。
2.为开发区城市发展服务,推动城市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对各终端部门处理城市管理相关工作事项的情况进行核查和综合考核评价,促进燕郊开发区城市管理手段和运行向精细化转变。
3.为全区人民服务,通过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达到改善全区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城市和谐发展为己任”的观念,构建数字城管系统。
三、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职责
1.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安全保密等工作。
2.负责对分类应办的案卷,依据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指挥手册进行派遣、协调和督办。
3.负责对责任主体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做好与各终端部门的沟通处置工作。
4.负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城市管理现状及各区域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5.负责对我区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篇: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系统介绍(20121015)
栖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简介
一、中心概况
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于2011年3月14日成立,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31人,分案件组、综合协调组和核查组。中心职能是:整合12345、12319热线、市(区)级菜单、市委书记(市长)信箱、网络问政等20个举报渠道,扎口受理;实行7×24小时值班责任制,对重大保障和整治任务统一调度。
图:中心工作流程
率先开通“580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谐音“我帮您12319”)拓宽为民服务途径,24小时受理城市管理方面的群众咨询、投诉,制成工单即时派遣交办,365天全天候服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回复。
1-9月份,中心共受理城管类举报20335件,日均80余件,回复率100%,办结率91.43%,满意率逐步提升,荣获2011全市城管系统特色项目奖和信访举报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二、平台建设
区数字城管平台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城市、服务市民、服务发展”为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3G通信、地理信息(GIS)、卫星定位(GPS)、数字加密传输和物联感知等科学技术,发挥信息综合、资源统一调度等管理优
势,全力建设“功能完善、技术领先、高效实用、共建共享” 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和解决问题)和城市“四化”(洁化、绿化、亮化、有序化)长效管理,深入推动城管工作由被动举报向主动寻找、由静态台账向动态分析、由粗放低效向精细机动、由每月一度考评向天天、件件考核、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方式的五大转型,实现“目标长远化,管理精细化、评价科学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建设步骤:根据省住建厅组织省市专家论证通过的《栖霞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施方案》,计划投入1257万元,分三期有序推进:一期在年内建成“数字城管”平台,搭建网络环境、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部件普查建库、地形图修测,与市区网络平台无缝对接,试点停车管理、环卫管理等专项建设,预计投入860万元;二期在2013年内按照“智慧城管”目标,在违建监管、广告管理、渣土运输等方面进行拓展应用,构建无缝隙的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对接各社会管理业务系统,向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平台逐步过渡,预计投入260万元;三期是在2014年构建“科学城管”平台,建设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形成以数字城管平台为载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基础架构,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推进“幸福家园”建设,预计投入160万元。
2、网格机制:采用“万米网格管理法”,融合仙林街道社会管理网格化机制,细化区内9个一级网格、61个二级网格、318个三级网格、594个四级网格,落实到2310名街道、社区责任人和1200多名城管、协管、环卫、市政等网格责任人,编制《网格图集》和《事件处置规范》。采用“城市部件管理法”,先期对100平方公里范围内240条、210公里道路沿路城市部件进行普查,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地理编码、扩展部件和其它设施等八大类、97种、10万余条部件要素(其中部件点97891个、防汛墙67.79km、各类护栏53.37 km,绿地1.14km 2)。每个部件分别赋予唯一代码,形成《部件图集》,固化在信息平台地形图中,精确显示大至中转站或泵站、小至垃圾筒或窨井盖等的准确位置、属性、现状、归属部门、责任人和处置记录,实现分类量化和动态管理。
3、系统架构:在住建部规定的9个系统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的地理信
息、卫星定位、高清监控、无线3.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视频识别和图像对比等技术,开发了二级指挥、业务短信、案件督查、公众发布、部件更新、执法作业车载视频、GPS轨迹、公安视频监控、案件执法、大屏显示、数字环卫、渣土监管、广告监测、停车管理等子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实际应用
1、监督指挥:开发4个版本“城管通”手机软件,中心巡查员版本、网格责任人版、市民版、领导督办版,在窗口地区、主次干道和各责任网格内,采集、核实城管问题菜单,精确定位发生位置、现场图像并及时上报平台,形成完善的考评、监督、追责体系。探索将社会公众广泛介入城市管理与监督中,热心城管市民通过免费下载“公众版”数字城管客户端软件安装到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浏览城管及区政府发布的社会服务信息的同时,一旦发现城管类问题还可及时拍照上传或者拨打城管服务热线“58012319”进行反映,通过核实立案后下发处置,再向举报市民进行在线反馈和适当奖励,有效减少路面督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增加了在短时间内解决突发问题的可能性,把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路面监控:共享区内公安视频监控信号点182个,根据三年建设计划将同步增加区社会治安面监控600余个,囊括区内大部分主要道路、路段、路口,实时监控路面情况,发现涉及违建、广告、市政、环卫、渣土、倚门占道等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由指挥中心及时指挥调度。对夏季疏浚防汛、冬季扫雪防冻等突发事件能够全盘掌控、调度有序、处置得当,彰显数字城管的巨大优势,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3、移动监控:目前对5辆城管执法车和一个区内工地、一个道路路口,安装了7套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控、云台控制、网络传输、硬盘存储、录像回看和远程监管和夜视等功能,便于执法人员对路面巡查、重点整治、查处违规渣土车辆等进行实时监管,实时收集执法证据,解决以往执法过程中取证难的问题,提高了管理力度和执法效率
4、车载GPS:在69辆环卫作业车辆安装GPS定位设备,实现环卫作业实时监测、轨迹查看,实现科学调度和作业面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