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如何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文化生活》课程模块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德育性质和人文价值,凸显了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的时代意义,增强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
那么,在《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性质的呢?
其实,从《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顺序来看,也正是从介绍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体会,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每节课要讲的文化知识,在欣赏、体会中渗透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内容,从而体现本课程的德育性质和人文价值。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实现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比如,在讲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框题时,我首先以大家熟悉的“丝绸之路”为例,在展示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历史资料之后,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讲解丝绸之路的过程以及这一史实的影响,从而体会到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然后根据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的关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让学生讨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从而把握了文化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人口迁徙。然后我展示了学生喜欢的相声演员大山的一些图片,学生兴趣高涨,也很容易就理解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各国间互派留学生。通过大量的名胜古迹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外出旅游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这样,通过对一些学生熟悉的文化现象的介绍,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讨论,基本的文化知识也就很容易被学生掌握了,而且,学生也很容易体会到: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对这些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历史事实的展示,以及学生对这些传播、交流活动所产生影响的讨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引导他们确立面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正确态度,在此基础上,阐述“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这也正是本框题的思想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喜欢关注的领域入手,依托学科知识,进行合情合理的教育,就能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渗透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篇:你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何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性质的?
结合实际说明你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是如何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性质的?
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众传媒作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重大的,也是有喜有忧、一分为二的。我们既不能对它放任不管,又不能对其加以封闭和遏制。人们的文化需求越多样,越需要加以引导;大众传媒的发展越迅速,也就越需要规范。在这方面,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整顿电视、网络的低俗之风、严查暴力色情内容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净化文化市场、发展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众传媒作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重大的,也是有喜有忧、一分为二的。我们既不能对它放任不管,又不能对其加以封闭和遏制。人们的文化需求越多样,越需要加以引导;大众传媒的发展越迅速,也就越需要规范。在这方面,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整顿电视、网络的低俗之风、严查暴力色情内容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净化文化市场、发展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在现实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跟不上学生思想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理论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缺乏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上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显性灌输的传统教育方法,而隐性教育方式利用不够充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而一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式。新时期显性灌输教育,仍然发挥着传达社会主义主导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社会意识导向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对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就必须建立一套新的适合新时期教育对象的“立体化”教学新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教材建设上要有立体性,不仅要有主教材,还要有相应的辅助教材,不仅有单一的纸介教材,还要有相应的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教学内容上的立体性,不仅在于反映出时代性、阶级性、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还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立体性,要表现出多样性,不仅有传统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讨论,还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组织教学活动,更要善于运用于试验、验证、实践等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尤注重教学辨析。
注重辨析,是体现教材形式创新的重要标志。如前所述,教材有时使学生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往往并不在于信息量的“多”,而在于内容过于“空泛”和“直白”,表述过于专注定义方式或过多采用从概念到概念的推导方式,不大关照当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维特点,给学生预留的思维空间太小。反思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认为教材中的每句话都应具有法规效力。经验表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要“求实、求新、求活”,需要由单纯强调教学依据的法规性质,转向更为注重开发引导教学的工具性功能。而创新编写形式的重要标志,就是注重辨析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性质的。
注重辨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知道,相对于传统德育课程的实施条件,如今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及其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来看:过去信息来源比较单
一、界线较为分明,如今则“八面来风”,而且难以一目了然;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织,有吸纳与排斥、融合与斗争、渗透与抵御,这意味着我们对许多文化现象的说明,既不能混为一谈、一概而论,更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从学生个体思想活动的表现来看,高中生的身心发育正处于即将成人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这种阶段性特点,使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不能不相应转换、与时俱进。如何帮助学生经历自主辨析的过程,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
把握辨析,要优化辨点的选择。生活中处处有“辨点”,但对于课程来说,并非所有辨点都是有意义的或具有同等意义。所以,确定辨点,需要优化。在教学中,关注优化辨点的意义,对于提高辨析的质量,是很有帮助的。优质的辨点,能够有效地支持、服务于课程内容目标的实施;有益于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够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达成基本观点的必要环节;它的内在意义具有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它的组合机制便于指导、设计富有成效的活动,如课堂讨论;能够显现或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富于情节,有吸引力;可以适合于不同地区学生的特点,可操作、可把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教材提供的辨点或自行选择辨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围绕观点、服务观点,是选择“讲点”的根本依据,也是优化“辨点”的根本尺度。
把握辨点,要讲究辨析的设计。这在教材中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确定型的(如“八荣八耻”);一种是不确定型的(如诸多文化现象)。但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合乎现实生活逻辑的内容,力求使思维活动具体化,而不仅仅是学科式的演绎或归纳。比如,对“是不是”、“值不值”、“对不对”、“能不能”、“该不该”的思考,提供比较、评估、质疑、权衡等引导思维活动的设计。这种设计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就是探究活动,它本身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与教学过程相随相伴、一以贯之。但引导辨析的设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题不同,要求也不同。
把握辨点,要慎行辨析的操作。对此,唯有“敏于事”,才能“慎于行”,对此应留心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关系。关注过程,是相对于只重结果、忽略过程而言,而不意味着只讲过程、不问结果。一般来说,没有只求结果不要过程的设计,也没有只要过程不求结果的设计;只是有的辨析重结果,有的辨析重过程,侧重点不同而已。二是掌控住导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就思维活动的形式而言,有的辨析取向趋同,有的辨析取向求异,但任何取向都不能导致“价值中立”,都需要在预设的轨道上、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展开。导向确定的价值标准,这是操作辨析的根本使命三是处理好意义性与技能性的关系。注重辨析,重在辨点的意义,而不是重在辩驳的技巧。要遵循意义优先、兼顾方式的原则,积极引导辨析的操作。
通过辨析处理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介绍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性质的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编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急需改革。吸收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便是一项重要举措。在各门学科中,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首先被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和出路,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基础科学
1.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还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基础之上。
1.1从研究内容上看。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一切社会实践领域都是必须的,因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参加的,而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人的思想现象,思想现象与心理现象密切相关,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心理过程由认识、情感和意志构成;个性分为两方面,一是由气质、性格、能力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是由理想、信念、世界观、动机和需要等组成的个性意识倾向性。思想现象就是个体通过思维得到的认识、个人观点、个性倾向性中的世界观、态度、信念等内容。从广义上说,人的思想只是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属于心理现象的高层次。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与心理过程是同步的,同样经历着知、情、意、行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心理过程的规律性为依据,只有研究把握好人的心理,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从方法论上看。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了解人的思想产生及变化规律的钥匙。提供了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心理学方法。心理学在国外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在实践中总结建立起来的学科,由于以往革命工作的需要,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宏观方面,即大的原则、规律方面研究较多;而微观方面,怎样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症结,怎样根据某个人的某种性格特性进行教育等方面研究较少,而心理学有相当多的原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补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基地,增强了心理学的实用性
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检验,通过实践,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心理学的良好试验基地。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心理学的运用是大量的。现在在许多高校普遍开展的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重要体现。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工作、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心理咨询工作已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特征,才能看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虽然有关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并不能等同,它们的区别在于:
3.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学以生物学、心理解剖学、精神病学、物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它本身无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其根本任务是按党的方针、政策,用真理武装人们的头脑,转变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从认识上,行动上都能自觉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党性,阶级性。
3.2起源不同。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后来随着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发展,十九世纪开始正式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形成一门科学。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二者的起源截然不同。
3.3范围和层次不同。就空间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大些,广泛些,它从总体上、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研究人,了解人,而心理学范围要小些,狭窄些,它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去研究人。但它们在研究人这一点上是相通的。从广义上说,人的思想只是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属于心理现象的高层次,其中政治思想在各种意识形成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心理现象还包括感觉、知觉等较低的层次和部分。
3.4地位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各项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而心理学则对思想政治教育起补充、完善作用。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必须认真学习,吸收心理学的知识,而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更进一步增加了心理学的实用性。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并不能相互代替,只有把这两门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动特点,而要实现这种结合,最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因人施教。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影响了教育的实效。第二,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第三,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不仅是人们的政治问题,还应促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状态方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分析自我,由此才能教育人们正视自我、评价自我,娇正不良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四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陈老师我的论文是《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下面是我文章的结构,麻烦你看下。谢谢您了!!
第一部分谈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关系
一、发挥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四、理论、教育与实践的关系
五、专职与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关系
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七、学生思想政治级育与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八、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九、主导作用与能动作用的关系
第二部分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发挥社会发展功能
二、发挥个体改造功能
三、发挥社会再生性功能
第五篇:传统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孝位于诸德之首、百善之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把传统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并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孝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77-0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条件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冲击,导致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孝观念日趋淡薄。这势必会带来家庭关系紧张、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后果。因此,应该把传统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孝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作用的同时,启发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而引导学生在“孝”这一情感基础上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基本阐述
所谓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和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尔雅?释训》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由此可见,自古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传统孝文化就是指孝道以及与此相关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家庭伦理关系的问题。总的来看,传统意义上的孝可以分为从物质方面孝顺和从精神方面孝顺两大方面。其中物质方面:第一,养父母之体,即孝顺父母要赡养父母,让他们吃饱穿暖。第二,慎重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是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的血脉,承担着使父母的血脉得以传承的重任,因此要慎重地保护自己的身体。第三,传宗接代。在儒家看来,家庭的功能首推延续男子宗系,完不成这一重任,便是最大的不孝。精神方面的孝为:第一,养志。侍奉父母不仅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要从细微的地方体察父母的感情,顺随父母的意愿。第二,葬祭以礼。就是要按照礼的要求安葬父母,祭祀父母。安葬父母,要有“哀戚之情”;祭祀父母,要有“恭敬之心”。第三,扬名显亲。古人认为,孝有大小,服劳奉养只是小孝,扬名显亲,才是大孝。创一番功德业绩,让父母跟着尊贵荣耀,才是最大的孝行。
这种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孝道超出家庭伦理生活的范畴而演变为一定的政治伦理秩序,它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维护家庭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当时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具有着封建性的因子,由此,我们对待传统孝文化时应运用文化二重分析的方法,对其加以批判继承,发挥其当代价值。
二、把传统孝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工作,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人认同、接受、遵守并践行道德准则和规则[2]。因此,以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孝”这一情感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则和道德行为,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一)是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集体主义受到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等等。西方外来文化中这些消极的因素,势必加剧了我国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观念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冲击。加之,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部分家庭对孩子过于宠爱,容易导致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当前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价值观念还没有最终定型。因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孝文化教育能帮助他们分析判别、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学校的教育中融入孝文化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关爱周围的同学、老师,从而激发学生对家庭、父母及国家的责任和爱,这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其原有的道德观,以致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其实,我们现代社会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情感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基于血缘的对父母感恩开始,感召人们对家、国感恩,唤醒人们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人们认同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基于情感基础之上的引导,有利于转变在传授政治理论、道德准则乃至法律规则等相关知识时的空洞说教和强硬灌输,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规律。因而,把传统孝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三)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任何个体的发展都要以人格的培育和完善为基础,健康的情感发展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方面,人才的成长也是如此。如今独生子女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对象,部分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十分淡薄。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纠正,那么成人以后他们可能就不懂如何去爱父母,爱他人,更不会懂得珍惜家人与社会的付出。因此在教育中能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的优秀思想,以对父母家人的爱作为爱之升华的根基,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品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其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健全人格的高质量人才。
三、积极探索高校孝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孝观念淡薄的问题,提高其道德素质,就需要在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孝的教育,进而在全社会内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家庭和睦与社会发展进步。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应避免空洞的说教与灌输,可以利用情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洗礼。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可以结合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和视频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引发情感的共鸣,激起其对父母、对他人及对国家的挚爱情感,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不孝的反面案例,让学生引以为戒,最终使他们认识到孝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
此外,学校在开展孝文化教育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拓展网络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平台,通过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将之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等这些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接触到教育性因素里,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积极开展与孝文化相关的节日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传承;开展感恩系列主体活动,或者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对学生中的先进模范进行宣传与表扬,从学生身边寻找榜样,更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同理心提高其道德素养。
(二)调动家庭与社会力量,全方位支持学生提升孝德水平
孝文化的内化过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学生个人在内因上有着主动的心理趋向,更离不开外界各要素的积极参与。社会和家长不能片面地把学生的教育完全推于高校。作为父母,要切合实际地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父母应树立“亲子平等”的家庭教育观,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这种良好和谐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威力,它是实施良好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保障。同时,父母也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在践行孝德、服务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是与孩子内心良性互动、积极反馈的过程,它会启发孩子主动形成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道德意识。
在调动社会力量方面,首先要利用大众传媒覆盖率高、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大众传媒对孝文化进行正面宣传,激励学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当然也可以对各种孝行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批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孝观念。此外,政府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兴建以宣传孝道为主题的公园或者诗词碑林,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燃起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从而在润物细无声处将孝文化融入人们情感的深处。
由此可见,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才能实现孝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的“传播性、放大性、增值性和永久性”[2]。
(三)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为行孝打下良好的基础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社会道德个体的内化过程,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加强道德修养,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律意识,主动不断地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同时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检验所学的道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是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当习惯转变为人的内在需要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时,良好的道德人格才得以真正形成。
总的来看,高校的孝文化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培养的主要阵地,但大学生道德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共同合力作用,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品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