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外汉语语言点的教学案例研究
谈谈对外汉语语言点的教学案例研究随着汉语教学的逐步发展进步,汉语语言点教学需要向具体研究深入。当我们从理论上了解了科学的教育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先进的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之后,想把它们按预期效果实际地体现在汉语语言点教学过程中,才会发现理论或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相当比例的学生、学员经过为期不算短的汉语教学学习或培训后,拿到一个具体的、要求有一定语法知识做背景的教学材料后,仍然不知从何下手或不知怎样才能教会学生,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他们尚需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还是那样的漫长。怎样才能缩短这种距离?怎样才能使有知识、有经验、有方法的教学案例成为共享资源?我认为,其实没有更多捷径可走,需要我们做的只有下大功夫,从具体个案做起,各个击破,深入细致地做好汉语语言点教学案例研究。
从教与学的有用性上着眼,汉语语言点教学案例研究至少应包含两大研究角度。
一、教学角度
从教学角度谈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指研究制作融入知识、经验、方法策略的汉语语言点教案或课件。一个好的教案或技术含量较高的课件,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设计或制作出来的,它需要较多的必备条件:
(1)熟练掌握、驾驭深入理解了的汉语语言点相关知识;
(2)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对知识、难度、可接受度等的适宜处理);
(3)灵活巧妙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力;
(4)完整、流畅的教学架构、设计能力;
(5)对学习者习得该语言点的偏误有深入的了解(其中还包括对学习者思维模式及母语类型的了解)。
这五个方面不是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所以最难的是把这几个方面水乳交融为一体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把语言点中学习者最需要认知学习的角度——通常是指最容易造成学习者汉语表达中表层或深层的偏误问题,通过研发,设计或制作出来较为高质量的教案或课件,就会使这些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发挥更大的能量,成为教师随手可用的得力工具,成为众多教师的共享资源,也成为该学科发展性的标志成果乃至学科基础。这一研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从汉语自身特点规律出发,做专业性的具体的学科研究,直接应用于汉语教学,相对理论研究来说,它奠定的是应用性的、物质性的学科基础,成为相对永久性发挥能量的可用成果,裨益于所有教师。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多么重要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的节约,也必然成为一些年轻的、经验不足的或专业并不十分对口的汉语教师当处捉襟见肘之窘,即可轻松缓解燃眉之急的有效工具。目前类似教案的参考书也有一些,但是如果不是相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是实现不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我们要提高师资水平、教材水平、教学水平,都应该沉淀下来,做深入的具体教学案例研究,并以此逐步丰厚学科基础。
二、习得角度
这里的“习得”是个广义概念,包括了语言学习、习得的全部过程。习得角度可以说是目前汉语教学学科领域内研究缺口最大的部分,指的是一个具体语言点的(不只是语句表层形式,还包括该形式被准确得体应用的条件)习得过程研究。
作为习得过程的研究,好比医生研究病人一样。一个好医生要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必须了解病人病因、治疗过程的全部数据和效果情况,包括吃药、打针等各个治疗环节病人的反应细节等等,从而才能作出更为合理、适宜的治疗方案并实施治疗。汉语学习者的具体个案(个体)研究亦如此,学习者到底是如何习得该语言点的,习得过程经
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他在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点时,其思维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汉语语言学或母语语言学的基本规则,在整个习得过程中他运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发生了哪些泛化、简化等迁移、衍推过程等等。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的研究,我们就很难说对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规律都了解了,因此就很难说我们的教学方案是有的放矢的。学习者的这种习得研究,除了采取学习者个体个案追踪、研究外,还应该有群体性的个案研究。如:以某一语言类型(母语)的样本为对象,或以某一水平层级的样本为对象,或把二者结合起来等。表面上看,这似乎是针对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研究,但其作用决不仅限于对学习者汉语语言点习得的深入了解,更是为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通过了解,教师可以准确把握该语言点教学的主要角度,知道哪些规则对于指导学习者运用该语言点更为具体有效,因此采取哪些教学方法策略才是真正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有可能提高教学效率的。
当前,有的学者也在做习得研究,但偏向理论多,深于具体少,尤其直接针对学习者习得问题和规律角度的。具体案例研究只有积累到一定数量,再加以整合分析、归纳概括,才会真正提升理论,深化理论,甚至建构理论。汉语教学研究到今天为止,还在更多地照搬国外的理论,甚少具体深入研究汉语教与学案例恐怕也是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汉语语言点的案例研究做多做大,这样既有利于教学使用,又有利于教学研究,真正从底层、具体然而却是有用的、有针对性的个案做起,使我们的专业从理论到实际丰满起来、雄厚起来。
作者简介:卢福波,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Email:lufubo@163.com
参加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考取英国City&Guilds国际教师资格,去国外当对外汉语教师吧!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流程:
T:现在开始上课,首先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S:我是九月份来北京的。T:问他。
S1: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S2:我是十月份来北京的。T:你是从哪来北京的? S:我是从美国来北京的。教师示意学生互相提问 S1:你是从哪来北京的? S2:我是从越南来北京的。T:你是怎么来北京的? S:我是坐船来北京的。教师示意学生互相提问 S1:你是怎么来北京的? S2:我是坐飞机来北京的。T:好,完整地说一次。
S:我是十月份从美国坐飞机来北京的。教师示意另一学生
S:我是九月份从越南坐船来北京的。T:好,再来一遍。
S:我是九月份从越南坐船来北京的。
T:好,下面是老师写的一句话。我是九月份从湖南坐火车来北京的。大家跟我一起„„ 学生跟读
T:我们来复习上节课。上节课有这么一段话是“他什么时候回来的?”而回答是“他昨天就回来了”。大家用今天“是„„的”强调的方法来说一遍。S:他是昨天回来的。
T:看看关键词“是„„的”,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这个。它的用法就是强调他后面的这个词。比如说“他昨天回来的”强调的是“昨天”,不是“今天”,也不是“前天”。回到课文,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去长城”,大家跟我一起„„ 学生跟读(正音“自行车”)T:是谁骑自行车去长城呢?
S: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去长城的。T:北京大学的学生是怎么去长城的? S: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骑自行车去长城的。T:北京大学的是骑自行车是去哪呢? S: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是去长城的。
T:这三句话“是”的位置不一样,它强调的部分也是不一样的。第一句话它强调的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第二句话它强调的是“骑自行车”,第三句话强调的是“去长城”。所以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如果你要强调一个部分,那么你可以把“是”放到你所强调的部分的前面。回到这句话,“我是九月份从湖南坐火车来北京的”,我们强调的是“九月份”,如果我们要强调“从湖南”,“是”就要放到“从湖南”的前面。
S:我九月份是从湖南坐火车来北京的。T:如果我们要强调“坐火车”,这一部分,“是”就要放到“坐火车”的前面。S:我九月份从湖南是坐火车来北京的。T: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的”,中间的省略号就是“是”所强调的部分。大家再把例句读一遍。
案例分析:
经过视频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课程类别:语法课
2.学生群体:中级水平(由语言点难度,学生反应速度以及发音水平推测),年龄约20多岁,文化背景来自全球各地。3.目标语言点:“是„„的” 4.教学重难点:“是„„的”句型的强调部分。5.教学使用教材(不详)
课程整体评价: 教师教态良好,针对留学生水平并能结合上节课所学语言点来进行教学,课堂上重点突出了学生的“练”,使得学生有大量开口说的机会,而并非只是老师讲解。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教师围绕几个例句进行变形,在示范过后,主要的衍生句型均由学生自行完成,达到了教师放权于学生的效果。虽然视频只有5分钟,但是可以看出这个视频完整地演绎了一个语言点的讲解全过程。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列出的几项教学原则,可以逐一做分析。1.学生为主的原则:
如上所说,在本案例中,教师突出了学生的“练”这一重点,精讲多练。并且在设问方面能让学生互相提问,达到了多向互动的效果。本案例中所列出的例句,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实用,也贴近他们的生活现实。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实用性的原则。另外,虽然学生很少,但教师在点名时能叫不同的学生回答,体现了教学中给学生练习机会均等的原则。然而本案例中的部分例句,诸如“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是去长城的。”这样的说法,中国人日常很少去说,也会觉得别扭。通常中国人会省略不需要强调的部分。这样的句子一般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去哪?”的回答,而一般比较地道的回答或省略其他成分,直接说“去长城。”尽管为了突出对比,这样的句子可以出现,但是这种教学中作为解释性的,且在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例句,应该如何使用,使用多少,都值得商榷。2.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案例中基本上达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要求。先由从前学过的句型转移到带有“是„„的”的句型。也做到了提示由多到少,先前是需要说明“是”的位置,后来就可以直接用手指词语作为提示,无需再口头提示。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然而或许是时间所限等原因,本案例中的练习方面仅仅是围绕给出的三个例句,没有进行扩展。当然如果是5分钟讲课演示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还应该在给出的例句完成以后,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行使用刚才学过的句型来造完整的句子。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语言点的用法。3.直观形象的原则: 在本案例中,教师全程使用汉语而没有使用英语或学生的母语,达到了浸入式教学的目的。然而或许是条件所限,教师并没有使用教具,也没有使用幻灯片、图片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实际上,在语法教学中,可以考虑使用卡片。例如本案例中就可以把“是”写在卡片上,通过贴在句子不同位置来强调语法点。更加直观形象,也是学生容易记忆的。本案例中使用已经写好的板书属于更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年轻学生来说,有可能会缺乏吸引力。4.课型分明的原则:
本课应该是综合课当中的某一语言点讲解,可以说属于语法课的范畴。在这一点上,教师对于课型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教学方式符合语法课的特征和原则。当然,课型分明并不是指只要不属于该课型范畴的一律不管。在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自行车”的发音问题也进行了正音,然而正如上面提到过的,语法课强调的是语言点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保证学生学会语言点才是重点。在案例中教师只是以黑板上已列出的三个句子为依据进行变换,并且要求学生重复跟读,又有了点口语课的样子。作为语法课,我还是认为需要更多样的练习,比如上面提到的情景造句练习。5.随讲随练的原则:
本案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很明显,从一开始的例句练习到后来加入语言点的变化练习再到学生之间互动练习,可以说练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课堂上的多练有助于让学生消化知识,也可以作为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的依据。在练习的量上,本案例做得很到位。然而还是刚才提过的,练习的种类过于单一,只是在板书的限制之内,没有脱离板书让学生自行发挥。机械的练习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学生的需求来说或许不够,也难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点。6.轻松活泼的原则:
在课堂气氛方面,本案例教师举止大方,穿着得体,有亲和力,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教师采取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少显得有些死板,难以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当然作为一个5分钟的演示视频,加入做游戏等能调节课堂气氛的环节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面对年轻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避免“满堂灌”式的讲解。尽量创造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并可以参与进来的活动,寓教于乐,可以打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善于制造幽默。然而要注意的是,在有些文化中的幽默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就成了冒犯,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掌握相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7.注重效率的原则:
本案例将一个语言点的讲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可以说课堂效率是挺高的。除了必要的正音,也基本上没有涉及与语法课无关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错。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如何又快又好地讲解语言点,基本的原则还是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本案例中所有的例句都在围绕“是„„的”这一语言点展开,重点很鲜明,是比较成功的。8.严于要求的原则:
作为一个5分钟的演示教学视频,难以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因此这一原则方面无从评价。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督促学生完成预习、复习及作业任务的根本,只有学生按要求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教学才能正常进行。另外,严于要求的原则不是仅仅对于学生而言的,对于教师来说,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包括自己的仪态,讲解的科学性、趣味性,对学生的态度,教学法的掌握等等。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对我的启发也很大。能在5分钟左右的时机内完成一个语言点的讲解,其方式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根据以上8个教学原则逐一分析,我们发现该案例基本上都能够符合那8个原则的要求。上面也提到过一些美中不足,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个5分钟的演示教学视频,我们也不能苛求做到面面俱到,完美无瑕。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该案例中成功的部分。同时我们也需要评价自己在教学中是否能按照教学基本原则进行。当然,教学原则只是指导性的,我们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学原则来刻板地规划我们的教学。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法论文-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法论文-语言的对比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一、对比语言学在中国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是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LeeWhorf)在1941年提出来的,其本意是要与19世纪以来欧洲的“比较语言学”相区别,通过不同语系、相距遥远的语言之间的对比,来更好地“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逻辑和对经验的一般分析上的重大区别”。但沃尔夫的论述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直至1957年拉多(RobertLado)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出版,对比语言学才真正的成为一门学科。在该书中,拉多与沃尔夫的主张不尽相同,拉多的主张完全是为了第二语言教学,因为他相信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的比较可以预测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困难及偏误。可是,后来证明这一想法并不成功,因而60年代后期就冷落了下去。直到80年年代才逐渐兴起。
中国的对比研究肇始于《马氏文通》,该书所建立的汉语语法体系是一种“单向”比较的产物。所谓的“单向”是以一方语言为出发点来描写另一方,并使用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那些范畴。《马氏文通》的成书是建立在普通语言观的基础之上,对比拉丁语法所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体系。
作为一个学科引起汉语界注意是在1977年吕叔湘作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著名演讲,其背景是正在起步并发展越来越快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该文中,他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一个事物的特点。比较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只有通过比较,被研究对象的共性与特性才能显示出来。“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示出来。”“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这又在理论上阐述了对比研究的原理、方法以及比较的对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实例比较,为汉外语法对比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使得成效并不显著,该理论是研究随即受到人们冷落。
直到80年代杨自俭、李瑞华主编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的出版,对比研究才重新兴起。吕叔湘为此书题词:“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赵元任也曾指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两段话成了中国学者此后从事对比研究的根本指导方针,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对比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一)汉外语音的对比研究
作为语音系统的比较,如汉英音系,除了音位数目不等,更重要的是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作用,英语则无。英语辅音有清浊,汉语则无。总之,对于两种语言音系的系统比较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外语教学中用对比分析,能将两种语言的殊异点显示出来,易于学生掌握目的语的特征。
1、音位(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质。首先从整体上分析和认识汉语音位体系区别于学生母语音位体系的特征,找出汉语有而母语无的音位,如汉语的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都是英、日语中所没有的。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易发生的差错是,用母语中相似或相近的音位来代替汉语音位。教学中应及时准确地指出音位的区别特征所在,讲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怎样改。其次是,比较相关音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如汉语塞音和塞擦音没有清与浊的对立,但每组都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英语塞音和塞擦音有清与浊的对立但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英语可以把塞(擦)音发成送气也可以发成不送气音,它们在英语中是同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亦即送气不送气是非区别性特征,不影响意义。而在汉语中送气不送气是区别性特征,不可以混淆,否则将形响区分意义、影响交际。同一音位的不同音位变体往往是导致学生学习另一种语言发音不准确的又一原因,因为他受到了母语音位系统的形响而忽略或难以认识到目的语言相应音位的不同音值。日本学生
常把汉语元音u发成日语う行元音,这种错误很普通也很顽固,如果从音位对比入手,讲清楚不同音位的区别特征,即发音方法上圆唇、展唇的区别,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声调系统。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以及平仄(“仄”包括上、去、入)交替组合的规律,如“相间相重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汉语典型的音律,英语里是没有的。这在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就应该跟学生强调,并在教学中不断的纠正其声调发音的错误。
3、重音和音调法。英语有词的重音和句的重音,汉语只有句的重音。在音调法中,汉英也完全不同。英语有升调、降调、升降调规则,汉语没有“升降调”,升降的规则也不同于英语。这是在篇章教学中值得强调的问题。
(二)汉外词汇的对比研究
作为最小的语法单位的词,它具有表意功能。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各自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所以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系统有着许多不尽相同,每一个词反映着不同语言使用民族不同的价值观、文化特征,其所指、能指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除了在意义上,词语的用法搭配关系、感情和语体色彩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这就是我们要进行汉外词汇比较的基本原因。
胡明扬先生在谈到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时指出,过去只重视语音和语法教学,而忽视语汇教学。语汇教学中又常常采取一对一的翻译方法,这样也“就在学生中养成外语和母语的语汇之间一种一对一的印象,而一旦学生养成这种错误印象,对外语教学十分不利。事实上,任何两种语言的语汇,除了一些单义的科技术语和专有名词以外,根本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总有所不同,特别是一些常用词,在语义范围和用法上往往很不相同”。这种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存在,需要我们通过两种语言的词语对比让学生更好、更正确地掌握汉语词汇,这是十分必要的。
通观近年来我国汉外词汇研究成果,有汉英名词、动词、连词以及成语、俗语的比较。这次比较研究,有系统的比较,如颜色词、委婉语和禁忌语比较;也有逐词比较,也有从构词法上加以比较。此外,这些对比的研究也注意到了从语义、语用方面去研究,不仅仅加深了汉外词汇比较研究的层次,更因其关注到词汇的语用意义这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参考价值。
(三)汉外语法的对比研究
汉外语法对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比语音和词汇的对比研究要广要深。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论文数量比较多,既有语序和句子成分的对比分析,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又有句式的对比研究,如疑问句、是字句、被动句、比较句等等。比较所涉及的语种也是最多的;二是特别注意两种语言事实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句法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可以将句子切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成分。我们以汉英比较为例,汉英双语句法成分分类虽然大体相同,但是不同成分之间差异很大。比如主语,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语在句子中的地位的不一样的。英语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因而与谓语动词形成了以SV提挈全句主轴。而汉语主语并非如此。汉语主语与谓语动词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结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主语的人称与“数”和动词形式有严格的“一致”关系,但是汉语主语概念的涵盖比较宽、功能也比较弱,在一句话中有时候可以没有主语,更不必有“形式主语”的存在。总之,汉语主语与谓语动词不能够对全句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挈形式结构关系。
而在语序方面,我们可以看看一下的例子:
例1你在看什么?Whatareyoureading?英语里边疑问句和非疑问句的语序不同(相同只是偶然),汉语里两者语序相同。
例2他一句话也没说。Hedidn'tsayanything.或者Hesaidnothing.汉语的否定句里边常常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头,英语里没有这种习惯。
例3这个电影我看过。Ihaveseenthispicture.汉语里边动词的受动者如果带上“这个”、“那个”的,一般放在动词前头,英语不这样。汉语里如果把这个名词放在动词后头,就好像话没说完,还得说下去:“我看过这个电影,是个惊险片。”
当然,汉外语法的对比研究所涉及的方面岂是何等的简单?本文所提及的只是浅层次的问题。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能对学生母语及目的语的语法问题有更深的了解,那么就能更好的预测到学生在学习目的语时会犯下的错误,也能更好的进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的热情。
三、语言的对比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忽视语言对比研究的地位,其原因有二:其一,由语言的对比研究所预测的难点或错误不一定准确,有时候甚至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发现学习者出现预测的错误;其二,未能预测到的,却在学习者的学习中出现了。语言的对比研究并没有能在理论上做出很好的解释,这就为学术界所诟病。但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对比开始的。语言的对比研究虽然不能准确预测操不同母语的学习者的困难,但对习得偏误分析却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是预测学生习得难点的前提性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开展汉外对比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而言,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及特点,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开展汉外对比研究,可以挖掘本学科的研究材料,运用于教学。吕叔湘说:"把汉语作为外语来教,跟把英语或日语作为外语来教,遇到的间题不会相同;把汉语教给英国人,或者阿拉伯人,或者日本人,或者巴基斯坦人,遇到的问题不会相同;在国外教外国人学习汉语跟国内教外国学生汉语,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实也正如吕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尽相同的,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是由于母语和汉语两种结构、语用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负迁移的结果。我们要确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就必须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就要求汉语教师把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特点,掌握最常用的句型,而且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母语及其思维方式,能在对汉语和各种外语的对比研究中,分析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特点来。在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教师有了一定的对比语言学知识和修养,把握汉、外语言的相同点、相似点以及不同点,就能预言、解释、改正并消除由于学生因母语干扰而出现的差错,就能及时准确地判明其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加以解决,这样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丁金国.对比语言学及其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1981,(2).[2]赵永新.汉外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4,(2).[3]潘文国.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4]丁金国.对比语言学及其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1981,(2).[5]潘文国.二十多年来的对比语言学[J].中国外语,2006,(1).[6]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J].外国语,1991,(4).[7]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1).[8]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2).[9]胡明扬.外语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10]吕叔湘.汉语集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11]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汉语。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多了(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动词+人称代词+时间)(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 + 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房间的门开着。(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 + 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26.兼语句
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不)比B + 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我比他高一点。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他的脸红红的。(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 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他是从北京来的。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
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一般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 注意: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2.别类副词 +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 时间副词 /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9.能愿动词 + 介词短语: 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
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今年我来了中国,明年我还要来。11.能愿动词 +“常常”、“再”: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12.“就”+“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14.形容词短语 +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15.时间词 + 表时间介词短语 + 表时间的副词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
| 一---就---
|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既然---就---
| 即使(纵然、哪怕、就算、就是)---也---连---都(也)---| 凡是---都---| 无论(不管)---都(也)----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第五篇: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中级二册教材)
教学内容:
1.生词,注重结构,词义,用法上具有汉语特点的词汇。
2.课文,通过大声朗读以及问题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3.语言点,重点是语言点的用法及语义的掌握和应用。4.练习,重点放在语言点的相关练习上。5.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俗语背后深意。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生词,特别是重点生词的用法。2.掌握并熟练应用语言点的语义用法。
3.理解课文出现的俗语,并领会作者的心理。教学方法: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感知文章,对难理解处进行简单的讲解,力求掌握文章大意。
3.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提问并小范围讨论,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词
同学们,早上好!在上课前,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句中国的俗语,(板书:沉默是金)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沉默”就是不说话,保持安静。大家觉得沉默好吗,重要吗?(小范围讨论)(找个别同学)你觉得回答老师问题时,沉默好吗?开party时,沉默好吗?(生答)恩,那这些时候,沉默还是金吗?对,今天呢,我们就“让沉默不再是金”(板书:让沉默不再是金)
讲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词。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恩,在他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帮他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生读)他读得真不错!(适当纠错,然后,老师领读一遍。再找平时发音好的同学领读一遍。)好,我们先看第一个生词:
1、复杂(形)复杂是指事物多而且乱,主要用在以下三种情况: 例句:(1)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关系复杂——简单、单纯
(2)这道数学题很复杂。——问题复杂——简单、容易
(3)她的想法真的很复杂,总是想太多。—— 思想、想法复杂——简单、单纯 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反义词也有一点不同,但都可以用“简单”一词。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来看第二个词:
2、耿直(形)跟老师读。这个耿直呀,是说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我们常说:性格(引导学生说出“耿直”)例句: 他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
这个词还有两种其他的写法,鲠直、梗直。其实,接下来的这个词和“耿直”的意思一样,它的意思表现得很明显。第三个生词是什么?
3、快人快语 我们常常把它写成“快言快语”。
近义词:心直口快
反义词:吞吞吐吐 就是说有些人说一句话之前要先想半个小时,我们就说: 例如:他说话吞吞吐吐的。
那大家说说,你们喜欢哪一种人啊?是耿直,快言快语,心直口快的的,还是吞吞吐吐的?(学生回答)很明显!好,我们接着往下看,4、打抱不平(走到同学们中间,什么都不说,打一下A同学)老师刚才说面都没说就打了A同学一下,这时候,B同学看到后,觉得老师打A同学很不公平,他很可怜,所以,B同学就打了老师一下。那我们说B同学的这种行为就叫“打抱不平”。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成,“B同学为A同学打抱不平。”
在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抱”写成“报”。好,看第五个生词
5、得罪(动)意思是“使……不高兴”。我们常说:~人,~领导。“你们最好不要得罪我,小心考试不及格。”(教室笑)
例如:他做了不少得罪人的事儿。恩,这就是得罪。我们看最后一个词
6、遭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它的意思不止一个。
(1)动词 作动词时,是“碰到、遇到”的意思,后面接的常常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例如:~难,~灾,~险
(2)量词 它还有做量词的情况,相当于“回、次”。我们班都有谁是第一次来中国?恩,我们就可以说:来中国,我还是第一遭。对我来说,接触到这么多可爱的外国留学生,今天还是头一遭。
课文中出现的是“遭”做动词的情况。
再带学生一起读一遍这六个生词(生齐读)。生词就先学到这儿!
二、学习课文
学生分读1、2自然段,然后老师读一遍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大学毕业时,教授是怎么对“我”说的?
2、教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3、教授的话让“我”想到谁了呢?
4、“我”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5、父亲为什么一生都不顺?
6、他吃亏又是因为什么?
7、“我”毕业以后到哪儿工作了?
8、到工作岗位之后,我是怎么做的?(生答:“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引出语言点:一……就……)
看来大家听得都很认真!现在你们看课本上的这句话(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板书:一……就……)这呀,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它有两个用法
(1)表示的是一个动作或是情况出现以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个动作或是情况。连接的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前后两句的动词一般是不一样的。(引导同学)一会儿放学后你要做什么?(生答:去食堂吃饭,回宿舍……)我们就可以说,例如:一放学,我就去食堂吃饭。
一放学,我就回宿舍。
(引导同学)你平时有时间都喜欢做什么呢?(生答:睡觉,看书,打球)(请学生造句。)
例如:他一有时间就睡觉。(看书,打球)
在主语不相同的时候,也可以用“一….就…”,例如:她一打球,我就去加油!给出几组词语,让学生造句 a.我 睡觉 她 说话 b.老师 提问 我 紧张 c.我 回家 妈妈 高兴
(2)表示一个动作一发生就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这时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前后两个动词是一样的,或者用“是”代替后一个动词。
(引导同学)我们已经上了一上午的课了,怎么样,累不累?(生答:累……)例如:“我们一上课就是(上)一上午,大家都累了。”
(引导同学)你在北京住了多久了?(生答:三个月,一年……)例如:他在北京一住就是(住)三个月(一年)
(引导同学)食堂早餐的包子,你能吃几个?(四个,六个……)(请学生造句)。例如:食堂早餐的包子,他一吃就是(吃)四个。(六个)把以上的句读一遍,(生齐读)
扩展练习:
用“一……就……”完成下面的对话,注意它的两种不同的意思:
(一)前后动词一样,或用“是”代替后一个动词:
1、A:你昨天和你的朋友聊了多长时间?
B:我们已经十年没见面了,所以。
2、A:她在商场买了多少衣服?
B:她觉得那儿的衣服既漂亮又便宜。
(二)前后动词不一样:
1、A:你听完报告以后去哪儿了? B:。
2、A:你什么时候给我回信的? B:。作业:
复习上课学过的生词和句型 复习课文 课文:
让沉默不再是金(节选)
大学毕业时,教授对我们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说:“进入社会,切记沉默是金啊!”教授的意思是,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随时都可能遇到麻烦。教授的话是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我父亲性格耿直,快人快语,还爱打抱不平,因为得罪领导而遭到报复,一生都很不顺。母亲说,你爸爸吃亏就因为他那张嘴。
三个月后,我来到一家高新技术研究院工作。一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水、擦桌子、取报纸,这些活干完后,我才静静地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等待领导和同事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