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汽车销售行业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对汽车销售行业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汽车销售行业已由过去混车销售转为品牌专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一条龙售后服务模式,服务项目逐渐增多,由此带来了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税收明显增加。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税务机关监管不到位和一些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致使汽车销售行业存在不少涉税问题,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
一、营业税方面
(一)管理费收入。从1998年开始,各地市根据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和《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关于加强个体货运车辆的管理意见,比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市货运联合车队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内容大致为:“个体货运车辆在不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挂靠到货运联合车队,由货运联合车队实施集中管理”。另外,随着汽车销售贷款业务的普及,各汽车销售公司为了对自己所售车辆的管理,同时防止溜贷、跑贷、欠贷现象的发生,顺应了交通部和省交通厅文件的精神,分别成立了货运联合车队,对所售车辆进行了集中管理,统一悬挂本销售公司的标志,每月收取100元/辆的管理费(邢台市大致标准),主要服务内容为,为所辖车户办理车辆保险和事故索赔、购买养路费和车辆年检等事项。根据调查,邢台市目前两个最大的汽车销售公司车队的车辆数量都在3000辆以上,每月每辆车按100元收费,汽车销售公司每年的管理费收入应该在360万元左右,应纳营业税在18万元左右。这一现象应引起税务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银行返还风险保证金收入:这种保证金是车户在购车时由汽车销售公司代银行收取的,等到车户在规定贷款期限内将银行本息还清以后,由银行返还给汽车销售公司所有,银行在贷款开始前向销售公司收取的比例为车价的5%---10%之间,销售公司向车户收取的比例为车价的5%---8%之间。这一部分收入非常隐蔽,在检查时如没有银行和购车户的配合很难发现。
(三)代办车辆保险手续费收入。
其主要操作程序为:申请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向银行提供身份证明和收入证明→与银行和保险公司指定的经销商签定购车合同→贷款银行储蓄专柜开出首付款证明→银行批准贷款请求→银行向汽车经销商出具《汽车消费贷款通知书》。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保证保险的保险公司在车户购车时要求汽车销售公司代为办理车辆保险合同。这种保险合同的签定主要决定于车户的还贷期限,现在的还款期限长的为两年期、短的为一年期。汽车销售公司办理保险期限也是这样的,均为车户一次性付清贷款期限内的车辆保险费。虽然这样操作有背于保险
法的规定,但是实际中却是如此操作的。汽车销售公司在前几年获得保险公司返还的手续费是代收保险费的20%左右。2003年以后,随着保险费率的放开,保监委不再允许保险公司返还手续费,但是保险公司通过暗箱操作,返还率仍然不低于15%。现在每辆车的年保险费应该在1万元左右。这样的话,以上面车队为例,每个汽车销售公司年获得的返还手续费不应低于400万元。在检查中发现,汽车销售公司对于返还的手续费和应付保险费经常搀杂在一起,区分起来难度较大,解决的办法可以查阅保险公司分公司的业务底帐,并到中心支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微机帐证中核对实收保费。
二、增值税方面
(一)提车手续费收入
目前,对于某些供不应求的车型,汽车经销商往往向购车人收取一定数量的加价费用—提车费(也叫订车手续费)。大家比较熟悉的加价品牌有广州本田、一汽奥迪A6和帕萨特等知名国产轿车,其中以广州本田的加价幅度最大,时间最长。
三、个人所得税方面
个人所得税在汽车销售公司中的体现不仅在职工工资上,还体现在股东红利和汽车销售公司使用高息贷款利息上。由于国家对于汽车销售行业加大了管理力度,规范了市场秩序,那种汽车销售公司靠关系从汽车生产厂家赊销车辆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这些因素就决定了汽车经销商要在经营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经营,再加上汽车销售的利润越来越小,甚至规模小的汽车经销商开始亏损经营,使得银行资金注入开始减少。汽车经销商为了正常经营只能不断以股金形式或以高额利息为代价吸纳社会资本。在检查中应对汽车销售公司代扣股金分红和高息贷款部分支付的利息予以注意。
四、企业所得税方面:
随着国家“金税工程”体系的逐步完善,汽车销售企业想通过增值税票偷逃税款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少。从2003--2004年度的检查看,通过发票做手脚现象已经基本消失了。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隐匿年终返利
在流通领域,厂家为了鼓励经销商加大对自己产品的促销力度,制定了很多销售优惠政策。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根据经销商对自己商品年销售额业绩,在年底按比例返利。这种返利的形式从一开始的直接返还货币发展到现在的比较隐蔽的返还形式。汽车行业经销商也不例
外。主要表现在以实物(经销商经销的车辆或者零部件)形式返还;以广告费或业务宣传费形式返还;再就是直接从经销商的提车费中扣除。
(二)后厂收入不记收入
随着大型汽车生产厂家对于经销商经销其品牌要求的提高,4S品牌销售模式开始普及,主要特征就是营销、售后一条龙服务,表现形式为“前店后厂”,也就是说前面是展销大厅,后面是特约维修保养车间。经销商在车辆售后保养期内对车辆的保养维护所发生的费用,由厂家全面负责,根据对多家4S店的调查结果,经销商从厂家还可以得到相当于维护费用10%的返还(大型部件,如更换发动机、更换驾驶室为6%左右)。如果强制保养期内或者期满发生的机动车事故需要修理,经销商的特约维修厂会按照市场统一定价收取维修费用。这些维修收入也应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计征企业所得税。
(三)上面提到的车辆挂靠管理费收入、代办车辆保险手续费收入、提车手续费收入、银行返还风险保证金收入等四项,还应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计征企业所得税。
五、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一)现在汽车销售商非常注意企业文化培养,特别是销售文化正在成为每个汽车销售商所倡导的主旋律。在这种销售模式下,销售记录和维修记录已经成为汽车经销商每天向生产厂家报送的必需资料。这样就决定了网络和计算机设备在这一销售领域的大量应用。此外,这些企业的财务核算一般也已经普及了微机和财务软件。因此,建议一线检查人员在调取汽车销售公司帐簿和凭证的同时,使用移动硬盘或者U盘突击调取这些企业的微机储存数据和其使用的财务软件,并注意其银行帐户开立及资金流动情况,查看企业是否使用自制收据收取客户资金。
(二)对于后厂收入的检查,可以以该企业的微机储存数据为准。因为企业的特约维修记录必须每天定时向生产厂家或者大区销售代理报送,所以这些微机数据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如果汽车销售企业微机储存的数据不能提供稽查所属期间的完整记录,汽车销售商又拒不提供相关资料的,一线检查人员应采用委托协查或者外调检查方式进行。此外,还可以使用配比法检查企业维修所必须的配件库存,或者查看维修车间的派工单予以核实。具体使用哪种检查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三)随着税务稽查次数的增多和销售企业财务人员对税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合理避税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财务人员的一个研究方向。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车辆挂靠管理费收入、代办车辆保险手续费收入、提车手续费收入、银行返还风险保证金收入等,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流转税,还影响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所以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将汽车销售公司下属的联营车队通过更换法人、名称、办公地址等方式从母公司中分离出去,使这部分收入不再影响母公司的整体销售利润,加之总局对2002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归属问题进行了改革,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和我们的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正确理解总局的文件精神,误以为凡是2002年1月1日以后的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均应有国税征收,对于此项收入不再认真管理。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3〕76号)规定:原企业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规定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的,如企业扩建、改变领导(隶属)关系、企业名称、企业类型、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股东或公司发起人姓名(名称)、注册资本、增设或撤销分支机构以及住所、经营场所变更等有关事项的,即使办理了设立(开业)登记,其企业所得税仍由原征管机关征管。这一条决定了这些企业无论如何变更营业执照,其征管范围仍为地方税务局管辖。
关于我市汽车销售中偷漏税现象的调研报告
随着私人购买车辆不断的增多,轿车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庭。近年来,石家庄汽车消费市场也快速发展壮大,汽车专卖店也蓬勃兴起。自2000年6月上海别克汽车专卖店落户省城起,奥迪A6、一汽红旗、广州本田、风神汽车、一汽大众捷达、中华轿车、海南马自达、上海奇瑞、南京菲亚特等国内外汽车专卖店相继杀进省会汽车市场。目前,石家庄市场拥有大大小小的汽车经销商有200多家,这些汽车专卖店多集中在裕华东路、北二环、南二环、西二环等几个区域,形成汽车专卖店集群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石家庄市的新增车辆就达到3万多辆。
汽车品牌专卖在国外是一种成熟的汽车销售模式。石家庄市汽车专营销售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标志为上海大众在我市设立了河北第一汽车专卖公司——河北上海汽车联营销售公司,但当时汽车市场的情况是卖方市场和公务购车占主导,汽车专卖店服务功能相对单一,销售过程中偷漏税现象较少。近几年,而随着汽车专卖店功能不断完善、提高档次,逐渐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顾问式销售方式,包括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维修和信息反馈于一体(即4S)。同时,由于这些汽车专卖店或销售商服务项目的增多,其在销售过程中的偷漏税现象也逐渐严重出来。据本局有关部门和同志多年的调查,发现汽车销售过程中主要的偷漏税行为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汽车售后返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汽车专卖店或销售商在销售汽车后,厂商返利现象普遍存在。在汽车专卖店或销售商完成汽车厂商协定的年度或季度销售任务后,汽车生产厂商就拨付给他们数额不菲的返还利润,一般在每辆车400元—1200元不等。吉利、夏利等微型轿车和面包车返还利润为400元—600元,奥迪、本田雅阁、通用别克等中高档商务车返利一般在1000元以上。一般小的汽车专卖店年返还利润为10万元左右,大的汽车专卖店则高大几十万元。汽车专卖店或销售商偷漏税的过程为:当汽车生产厂家将钱汇来的款项挂在业务往来帐户上,或者列入应付款项目,甚至直接将钱款汇入单位另立的帐户,根本没有将该款项列入业务收入,从而逃避国家税收。
二、汽车售后服务
据调查,为吸引客户,汽车生产厂商一般对销售后车辆进行跟踪服务。在新车行驶2万公里以内,一般为客户提供5次左右的免费检修服务,包括检测和换机油等。这些服务厂家一般都委托给自己品牌的专卖店或特约维修部,并将向这些提供维修资金和一些仪器设备。维修资金视销售商卖出的车辆数目而定,小的专卖店或特约维修站一般每年为10万元左右,大的区域专卖店或维修站每年有几十万元。
专卖店一般将该项维修资金挂到预收款帐户上,没有列入年收入。同时,将实际已发生的车检测、换油的服务费用列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三、汽车促销费。
据调查,为提高自己汽车品牌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每年,汽车厂商都会对推出的某种品牌的汽车搞2-3次的促销活动,期间对自己品牌的车辆免费换机油、免费检测等。汽车厂商平均为每一辆车的支付的费用约在1000元—2000元不等,小的专卖店每年可获得5万左右的促销款,大的专卖店则10万元以上。而汽车专卖店或销售商一般将这部分款项计入其它应付款,而实际上发生的费用已经计入企业成本,从而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四、广告宣传费
据调查,为扩大汽车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厂商每年在广告宣传上投入力度特别大。区域汽车专卖店或销售商在电视或报纸等广告宣传投入资金后,厂商一般按需要直接拨付给他们。但这些专卖店或销售商一般会将这部分费用列入其它应付款帐,不计入年收入。而同时,又将自己的广告费用计入成本,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
第二篇:电子商务对税务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子商务对税务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作者:聂 宁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第三篇:税务检查的调查取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否正确履行纳税人义务进行审查、审核的具体行政执法活动。其中调查取证是税务检查实施执法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税务检查职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
问题,有待加强和完善。
一、目前在调查取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取证的程序及方式不规范。检查人员在调查取证中,不注意获取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及程序。如检查人员发现纳税人账簿、记账凭证有问题时,因某些原因不能提取原件时,只是复印了账簿、记账凭证,未在该复印件上载明“与原件相同”及让纳税人签字等情形;还有对纳税人的陈述及所承认的事实,检查人员未用书面形式加以固定并经陈述人核阅签字,一旦纳税人不承认某些事实时将无从查证,直接影响了查处案件的进度和质量。
(二)保存证据的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检查人员往往缺乏保存有效证据的意识,表现为在处理涉税违法案件中,对一些纳税人接受了税务处理决定,也按规定要求足额补缴了税款、滞纳金、罚款后,就将该案的一些证据遗弃,没有很好的与案件其他材料一起入卷保存,一旦纳税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做为被申请人或被告的税务机关,将会在行政复议程序或行政诉讼程序中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三)调查取证的内容不完整。检查人员在调查取证中对应收集的书证、物证等证据不完整,如纳税人开具“大头小尾”发票问题,应将其有问题的发票各联全部收集,这样才是一份完整有效的证据。另外,有些调查记录、询问笔录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涉税违法案件的基本情况。
(四)调查取证的针对性不强。在调查取证中,税务检查人员仅限于使用询问笔录这一单一的证据类型,对证明力度较强的原始证据材料的收集、运用缺乏认识,对于其他种类的证据如视听资料、现场勘验等证据,尚不会或不能掌握和运用,这样使得涉税违法行为从证据角度看显得较为薄弱。
二、加强和完善税务检查调查取证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调查取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税务检查的调查取证工作质量。
1、加强调查取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因而只有充分认识调查取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调查取证对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的作用,深入研究调查取证的内在规律,使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善于获取和运用证据,这是做好税务检查工作的重要基础。
2、善于收集、保存有效证据。税务检查人员在调查取证明,发现纳税人有涉税违法事实证据材料,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及形式进行收集,以确保证据来源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另外,对收集取得的有效证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登记,采取必要的保存措施,保证有效证据的安全与完整。
3、加强对有效证据的判断能力。有效证据是判定和确认涉税违法事实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正确作出税务处理决定的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审查判断所获得的证据材料是否有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调查取证工作中,面对大量的证据材料必须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与符合逻辑的审查方式,准确判定涉税违法事实的证据,不断增强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使检查人员在查处涉税违法案件中取得事倍功半的成效。
(二)税务检查的调查取证工作程序及规则,研究并确定调查取证的工作方法。
1、确立调查取证在税务检查工作中的地位,税务检查在行政执法中是一种独立的行政行为,而调查取证只是税务检查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税务处理决定均包括两方面即法律依据及事实根据,作为后者则需要税务机关经过深入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来实现,所以说调查取证在税务检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税务检查与调查取证往往同时存在,因此,充分认识调查取证在税务检查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推动税务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2、尽快制定有关调查取证的工作制度,调查取证工作是保证税务检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有利于税收违法事实的准确查实和认定,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收集、整理、保存、审查、判断证据工作程序和要求的规范性制度,明确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调查取证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调查取证在税务检查中的作用。
3、积极探索有关调查取证的技巧和方法,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有效开展税务检查的同时,税务检查人员应该认真研究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巧,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调查取证工作方法和技巧,推动税务检查工作深入进行,提高办案质量。
第四篇:汽车经销行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汽车经销行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彬彬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日益提高,汽车逐渐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以2009年为例,我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从全省来看,郴州市汽车销售也是持续火爆,名列全省第二。北湖区作为郴州市的商贸中心,汽车经销企业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汽车销售行业的税收控管,笔者近期对北湖区的汽车销售行业作了专门调查。
一、基本情况
北湖区局现辖管汽车销售企业38户,其中一般纳税人33户,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税收1720万元,税负0.7%。2009汽车销售收入前三名的企业为:郴州日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16641万元)、郴州名车会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15844万元)和郴州汇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2330万元);税负前三名企业为:郴州市南星工矿贸有限责任公司1.89%、郴州市辉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1.47%和郴州市创一贸易有限公司1.32%;税负后三名企业:郴州中天汽车服务有限公司0%、郴州华泰工贸有限公司0%和郴州市创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0.0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企业隐瞒汽车销售价格。由于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是车价款,也就是按机动车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车价款的10%征收车购税,这样购车者在办理报牌手续时,总希望机动车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车价款低一些。于是,应购车客户的要求,汽车4S经销企业在销售车辆时,采取“一车两票”的方式开具发票,也就是说一辆车同时开具机动车专用发票和商业普通发票,由机动车专用发票开具一部分车价款,余额部分用
商业普通发票以“配件”的形式填开,造成销售收入与实际销售收入不符。
(二)推迟销售实现时间。销售收入记入“往来帐”逃避税收。有的企业将实际收取的货款与机动车发票上的差额,长期挂在“应付账款”上不结转收入,有意推迟销售时间,影响当期税收。随车销售收取的汽车内饰等价外费用,不记收入,直接冲减有关费用,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三)不冲减进项税。一是个别企业在购车过程中,发生的碰撞等非正常损失车辆,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其进项税未作相应调整。二是从厂家取得的现金返利未冲减进项税额。
(四)汽车销售返利不入帐。汽车销售行业销售车辆一般由厂家或上级经销商给予一定的返利(4S店约为2-7%,综合汽贸相对较少),部分企业未入帐申报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还有一种变化:厂家给专卖店发出返利结算通知单,不直接支付货币资金或从往来帐结算,而是在下一期进货时,将专卖店上一期销售汽车的返点,在发票价款中直接少开少收货款,这样一来,经销商虽然未少缴税款,但生产厂家却少缴了税款。
(五)由厂家负担的保养维修费用未做收入。汽车销售后的首次保养或一定公里数内的维修保养,是由汽车生产厂家来负担的,一般来说专卖店是以车辆维修保养专用结算单向厂家结算,除少量厂家用货币资金结算外,绝大多数厂家是以支付配件的方式支付,对此,一些企业未作收入申报纳税。
(六)隐瞒车辆售后服务收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专卖店虽然销售车辆的利润逐渐减少,但随着本地区本品牌的车辆占有率的增加,售后服务的保养维修量会逐年增加,因此汽车的保养和维修的收入逐渐成为专卖店利润的主要来源,但一些企业在汽车销售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维修收入增长较小。
(七)随同车款向客户收取的价外费用未申报纳税。购车的客户,绝大部分是办理银行按揭贷款购车,银行按揭就需要担保公司担保,因手续繁琐,客户怕麻烦,就委托汽车销售公司代为办理,随同购车款一起支付给经销商一笔“管理费”或放在“包牌费”里,个别企业未入帐申报纳税。
三、原因分析
(一)实地监控不能到位。由于汽车经销行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计划性、规律性、稳定性,这就为我们实地监控提供了方便。如4S店均有销售计划、商务政策、与厂家联网的数据库等,只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监控,就能准确掌握每户汽车经销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是,由于管理力量的因素,税收管理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进行实地监控。
(二)日常检查深入不够。日常检查主要浮在面上,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案头检查,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没有深入进行剖析,没有挖掘问题的根源。另外,由于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的系统数据不能准确查清,致使管理工作一直浮在面上,导致管理漏洞。
(三)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首先在税务机关内部,有关数据信息还不能完全共享,数据资料传递不畅,导致在管理上不能形成合力,在机制上不能产生动力。其次是税务、公安、银行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很多数据资料很难掌握,单靠税务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有效的效果。第三是与车购税“一条龙”管理还没有完全结合,有些信息还没有综合运用到流转税、所得税管理上。
(四)纳税评估效果不佳。由于汽车行业对我们来讲是个新兴产业,对其毛利率、税负率、成本变动率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这就给评估工
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使评估工作没有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另外,由于有些信息资料收集不齐,数据资料掌握不准,使纳税评估工作很难有效开展,致使一些面上的问题也不易发觉。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汽车销售网点的税收监管。建议在为汽车销售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环节时,应责令其提供与汽车生产厂家签订的经营合同,分清究竟是受托代销,还是自营销售。如是自营销售应纳入国税征管范围;如是受托代销,应督促其按市场价格全额向购买者提供销售发票,防止其与生产厂家串通,将同一项销售行为人为地分割,利用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税率差,逃避国家税收。税收管理员要经常深入汽车销售企业了解资金运行及财务核算情况,掌握企业资金的收支及结存情况。对企业应收、应付款数额较大,购销业务发生后长期挂往来帐的;企业资金帐户数额不真实,现金日记帐余额长期较大的,企业销售汽车和汽车维修业务账务核算混乱,修理领用材料无出库单,无材料明细账的,要作为重点评估对象。建议税收管理员按月或按季收集汽车销售企业库存商品盘点资料,及时掌握库存商品的进、销、存情况。防止汽车销售企业虚增库存,造成留抵税额较大的假相。对企业库存商品经常出现负数,业务不真实的情况要重点关注。税源管理部门要对汽车销售行业经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税收评估和检查,发现企业在税收上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对长期偷税企业采取严厉措施,进行处罚或停供发票。
(二)加强对购车者取得发票的审核。建议在征收车辆购置税环节,应认真审核购车者取得的专用发票是生产厂家开具的,还是汽车销售网点开具的。如是生产厂家开具的,应对其价格进行评估,不仅要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比对,而且要与市场公允价格比对。发现异常,不仅要从高核定价格,征收车辆购置税;而且要按照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的要求,通知汽车生产厂家和汽车销售网点所在地税务机关加强评估,强化稽查,堵塞漏洞。
(三)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税源监控。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实时监控不够,造成了人为调控收入实现时间、销售配件等售后服务收入不入账、提前抵扣进项税、推迟应纳税额等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税管员要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流、物流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掌握企业资金变动、货物的进出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有关人员进行约谈和进行实地检查,这也是防止人为造成零、负申报的一种有效措施。对汽车经销行业的税收监管,要注重对各个汽车品种毛利率、利润率、费用率、税负率等信息的搜集和掌握,因为各个汽车品牌的上述指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科学进行纳税评估的基础。对当前汽车经销企业零、负申报现象较多的现象,要注重对各个店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新开业公司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发生的费用较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而对知名品牌及老店的亏损企业,则要注重对企业的资金流、物流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人为造成零负申报,进行偷税活动。
(四)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结合企业信息,做好数据比对。比如4S店每月底要向生产厂家进行有关整车、配件购销存、售后服务等信息反馈制度,与账面销售收入进行比对,找出问题。同时,将销售明细账与机动车发票进行比对,看企业有无低于成本价且无正当理由销售车辆的行为,对代收的汽车装饰品等价外费用和无偿赠送他人的礼品等视同销售行为,要结合结转的销售成本和有关经营费用科目进行检查。结合行业特点,查看返利核算。汽车经销行业最大的特点是毛利率低,但其厂家返利却很多,因此,在检查中重点要对返利进行核实,“4S”店取得的返利虽在发票上有反映,但因厂家商务政策的计算时差,同一类型的车辆因返利的时点不同,成本结转的金额也就不同,造成企业不
能准确核实应结转的成本,其他不在一张发票上注明折扣金额的则应重点检查是否将全部返利入账,冲减成本和作进项税额转出。
(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纳税评估。作为税收管理、稽查人员必须注重对整个行业的各主要品种的个别毛利率,平均利润率、费用率、税负率等信息的搜集,以此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和纳税检查。同时,要加强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完善信息采集、传递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另外,要加强与银行、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纳税人资金动态。并结合汽车行业产、供、销“一条龙”信息,进行全面监控,防止税收流失。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联动管理,与车购办、保险公司、车辆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多联系,检查汽车销售企业开具发票的完整性,代办保险业务收入提成的真实性,从而掌握纳税人销售的真实性。
(作者单位:北湖区局)
第五篇:当前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大开发、国企改革、发展高科技等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优化税收执法环境,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当前税收执法中存在的总是及对策做粗浅的探讨。
一、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税收的干预妨碍税收执法
税务执法是依法治税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它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执行公务。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治往往大于法治,领导讲话代表法、地方文件大于法,越权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或制定违反国家税法的有关文件、会议纪要,对个别企业进行越权减、免、缓税和长期实行“包税”的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当税务机关清理欠税和查处偷漏税案件时,政府有些领导便以扶持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出面干预,甚至施行压力。由于有政府撑腰,有的欠税企业老总轿车越坐越小,房子越坐越大,票子越捞越多,国家的税款就是可以赖着不缴,甚至公开说“欠税出效益”。
(二)部门政策利益化干扰了税收执法
部门政策利益已成为社会一大突出问题。一些权力部门为谋取本部门和小集团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扭曲行政行为,制定出台一些收费政策,对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仍继续收费。据有关资料统计,东北某省物价局、监察室组织人员进行行政收费大检查,涉及全省14个市221个单位,共查出违法收费1.7亿元,有的权力部门甚至采取垄断手段搞创收。由于收费项目过多过滥,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积累能力大大下降,加上费税交叉征收,费搭税车,模糊了纳税人的认识,致使一些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执法也不能理解,不配合,甚至反感。
(三)税收计划的“硬性”弱化了税收执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税收计划的制定不是以当地经济基础和税源状况为依据,而是从地方财政的需要出发,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编制预算。国税只要求保“基数”略增长就行,而对地税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各级税务机关和地方政府普遍对税收计划都采取行政手段,如年初与上级部门签定责任书,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税收任务“一票否决”,经费挂钩等,在一些经济落后,税源贫乏的地方,有的政府领导把完成税收任务与乡镇领导“帽子”挂钩,为了保住官帽,一些乡镇领导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导致了征收过头税、寅吃卯粮、摊派税、引税、买卖税、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生。
(四)税务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税收执法
税务执法要求执法者必须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极强的法治意识,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但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数中小企业纷纷改制,大量企业转为私人所有,偷税将直接转化为个人财富。不惜重金聘请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做假帐,进行所谓的“合理避税”是企业普遍采取的手段。税务干部如果业务不熟,到企业去就无法看帐,更谈不上查帐,只能以帐查帐,应付了事。偷税与反偷税,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是当前和今后税务部门面临的一道课题。同时,税务执法人员缺乏法律程序方面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与税收相关的其他法律知之甚少,正确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重实体、轻程序也是税务机关被推上被告席的重要因素。
(五)征管不严,对涉税案件打击不力放任了税收违法
征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提高征管质量好坏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征管基础数据混乱、可信度低、可用性差在各征管单位普遍存在,管理上多数征管单位流于形式,被动受理纳税人的各项涉税资料,基本上是企业报送什么就受理什么,申报多少就受理多少,很少对企业纳税资料和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缺乏动态的跟踪管理。如对部分餐饮业实行查帐征收,最终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了偷逃税的行为发生。在对涉税案件的处理时,不是严格按《征管法》的规定处理,而是以补代罚,以罚代刑。
二、几点对策
(一)加强税法宣传,树立法治意识
广泛深入地开展税法宣传教育,增强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税收法律意识,要形成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积极氛围。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税法,执行税法,正确地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培训地方税源与执行税收政策,完成税收任务的关系,对税收工作要着眼于宏观指导,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支持而不干预,协助而不代替,要通过税收政策的执行,各项任务的完成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发挥地域优势,而不是通过擅自减免税收,出台一些与税法相悖的文件来换取暂时的眼前的小利,影响经济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要借助新闻媒介力量曝光一些典型的偷逃税案件、欠税企业,对涉税案件的打击要出重拳,决不能心慈手软。
(二)加快费改税步伐,建立规范的政府收入机制
税费征收有着不同的理论依据,税的征收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全国人大立法),接受社会和纳税人的监督;而费的征收则完全基于征收机关的权力和垄断,这种权力和垄断最容易被滥用,同时,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费税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我国政府目前收入格局中,税外收费占有相当的比重,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二财政,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费大于税的怪现象,项目繁多、数额巨大的收费不仅严重侵蚀了税基,而且严重影响了税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扰乱了正常的分配秩序。由此必须尽快实行费改税,消费立税、压费增税,使税收真正成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
(三)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法能力
税务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好坏,是从根本上保证学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贯彻执行,直接体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一是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领导班子、基层队伍和党风廉政三项建设,强化对税收执法权、行
政管理权的两权监督,从制度上、机制上、手段上解决执法的随意性和行政管理上的腐败问题。二是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应对入世后依法治税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有计划地分批选派政治素质高的年轻业务骨干到高等院校深造,或聘请高等院校教育、大型企业的会计师、律师对税收、会计、法律、外语和计算机等业务进行重点培训。三是全面推行执法资格认证和能级管理制度,保证税收执法队伍基本素质,对经考察称职和考核合格的,颁发税收执法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不具备执法资格的,调离执法岗位,取得执法资格上岗的人员,要实行等级管理。通过这些途径,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的整体水平,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和素质专业化的税务干部队伍。
(四)强化征管效能,推进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制
按照新的征管改革的要求,合理地划分征、管、查三大系列的专业职责,完善岗位体系,做到以岗定责,任务到人,形成配合、互相协调、运作规范、职责分明、管理到位的征管机制,规范各类征管资料和纳税人分户档案,切实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督管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科学严密的税收管理监控体系。认真解决家底不清、税负不公、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的问题,通过扎实的工作,提高质量和效能,促进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建立和制定严格的切实有效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度,对税收征管工作不作为者和乱作为者,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增强税务机关自我纠错能力,更好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